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案

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案

小学音乐《彩云追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彩云追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彩云追月》的词曲分析。

2. 歌曲《彩云追月》的演唱技巧。

3. 歌曲《彩云追月》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彩云追月》,了解其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2. 乐谱。

3. 教学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彩云追月》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唱:让学生跟随音频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4. 演练: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提高演唱效果。

5. 演奏:教授歌曲的演奏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

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和审美价值。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美感。

2. 运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4.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

2. 演唱效果:评价学生在学唱、演练过程中的音准、节奏、感情表达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练习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邀请民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

3. 开展民族音乐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民族音乐会、民族音乐舞蹈等。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彩云追月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彩云追月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彩云追月》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彩云追月》的优美旋律,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幼儿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意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彩云追月》的旋律、歌词及节奏。

2. 歌曲的情感内涵及意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彩云追月》,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音准把握,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彩云追月》音频、图片等。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 合唱用具:小谱架、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授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节奏,教授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3. 练习演唱:幼儿分组练习演唱,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4.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合唱协调能力。

5. 歌曲表演:幼儿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彩云追月》的意境及美好寓意。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彩云追月》接龙、音乐抢答等,巩固所学知识。

2. 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音乐会,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增强亲子关系。

3. 开展《彩云追月》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及进步情况。

2. 演唱能力:评估幼儿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协作能力。

3. 作品展示: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和想象。

八、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练习情况及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 幼儿反馈:倾听幼儿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音乐教学:《彩云追月》教案

音乐教学:《彩云追月》教案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彩云追月》演唱学习,感受广东音乐轻快、活泼、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能够欣赏民族音乐并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能用二部合唱形式,以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比较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3、知识与技能:了解广东音乐的基本风格,能用气息来控制歌唱的声音,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了解广东音乐的基本风格,能用圆润的声音,以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的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演唱,歌曲的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爱戴歌曲《彩云追月》片段,回答问题1、这段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2、伴奏形式是什么?(月亮朦胧,思念,故人,故乡)设计意图:以流行版本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人声伴奏形式为切分节奏的学习及让学生作简单的人声伴奏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一)初识歌曲1、出示课题《彩云追月》分析字面含义2、教师范唱歌曲,邀请学生用简单节奏加以伴奏嘣嘣嘣嘣嘣(视情况加入响指)设计意图:用伴奏的形式让学生反复切分节奏,加深歌曲难点节奏的学习(二)学唱歌曲1、聆听教师范唱,感受二声部,并给歌曲分段(分成AB两个乐段,A段连贯平稳,B段轻快活泼,A段单声部,B段二声部)2、视唱A段歌谱3、用“lu”哼唱4、唱A段歌词设计意图:用“lu”哼唱可以让学生体会声音位置统一的状态。

5、学唱唱B段低声部6、师生合作:教师演唱B段高声部,学生低声部7、邀请几个同学帮忙一起演唱高声部(使声部均衡)设计意图:多数学生唱比较难掌握的低声部,老师及少数演唱相对简单的高声部,从而解决二声部的演唱(三)深入歌曲1、处理歌曲情绪2、完整演绎歌曲(合伴奏)设计意图:深入了解歌曲的情绪,用声音来控制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三、拓展1、聆听民乐合奏版《彩云追月》(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出示表格并填空:(学生填表格后两个空格)2、听辨音乐(哪首是广东音乐?)(步步高,欢乐歌)四、小结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多若繁星,其音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是一种令人回肠荡气、消魂摄魄的音乐美。

音乐课《彩云追月》教案建议

音乐课《彩云追月》教案建议

音乐课《彩云追月》教案建议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1.1 课程背景《彩云追月》是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曲目之一,也是新时期创作的著名歌舞作品之一。

该曲描绘了汉代梁山伯和祝英台痴情相思的故事,以广阔壮丽的云海和悠扬动听的笛箫乐曲,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彩云追月》这一作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解音乐艺术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彩云追月》的歌曲学习和演唱;2.《彩云追月》的乐曲学习和演奏;3.针对乐曲中的重要节奏和旋律,开展节奏练习和声部练习。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听、说、唱、演奏相结合的教学法。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乐曲的魅力,深入理解乐曲的情感和意义;2.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小组进行学习和演出。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3.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方法。

三、教学步骤和课堂活动3.1 教学步骤1.引入乐曲并做简要介绍: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段《彩云追月》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首著名的民间音乐作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习歌曲并进行合声练习: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分小组进行歌曲学习,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重点学习歌曲中的合声技巧和情感表达方法;3.学习乐曲并进行排练: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学习《彩云追月》的乐曲部分,分组进行排练,并加强针对乐曲节奏和旋律的练习;4.小组排练和演出:小组排练完成后,分别进行演出,让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并从中提取出优秀的表现形式;5.反思和总结:通过课后的反思和总结,让学生深入理解乐曲的情感和意义,同时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有收获、有反思、有总结。

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活动目标: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内容,感受音乐优美轻柔的性质。

2.根据图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和选择乐器,学习看指挥、图谱用打奏乐器演奏乐曲,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节奏火车图、彩云追月图谱、打击乐器、磁带。

活动过程:一、玩节奏小火车。

出示节奏小火车,请幼儿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随音乐根据老师的指示完整地变化着玩节奏火车。

二、讲故事。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星星在天空中呆腻了,他们来到了小池塘,一会儿跳到这片荷叶上,一会儿跳到那片荷叶上,荷叶也乐得跟着他们摇动起来,小星星踮起脚尖转呀转,跳起了圆圈舞。

一会儿小星星们又钻进水里游呀游呀,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他们好高兴好高兴呀!跳着跳着游着游着,小星星们有点累了,他们依偎在一起,慢慢地闭上眼睛睡着了。

三、看图谱,听音乐。

你们喜欢小星星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讲得也是小星星在池塘里玩耍的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提问: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你从音乐中听出小星星在池塘里怎么玩的呢?从图上的什么地方也能看出小星星在……?谁知道图上的<=是什么意思?(反复标记)最后的小星星有什么不同?四、听音乐说图谱。

让我们随着音乐和小星星一起走进小池塘。

注意反复和星星累了,睡觉了,声音要渐渐轻弱下来,还要把音乐优美轻柔的情感表现出来。

五、配器。

出示小铃、响板、铃鼓。

星星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响板演奏哪一部分呢?“游”用什么乐器?小铃清脆的叮叮声可以表现出星星的活泼、调皮;响板的哒哒声就像星星跳到这片荷叶上,又跳到那片荷叶上;铃鼓听上去像哗啦啦的水声。

六、演奏。

分发乐器。

优美轻柔地演奏,同时注意反复和星星累了,声音要渐渐轻弱下来。

——交换乐器演奏,感受成功合作的快乐。

出示荷叶、水波图贴在最后星星渐弱下方,小星星睡了,小池塘里波动的水也平静下来了,荷叶也不动了,音乐的最后我们可以加入铃鼓、响板,小铃、响板、铃鼓合奏表现湖面渐渐平静下来。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第一篇:《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彩云追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用打击乐器、声势动作和人声伴唱等多种音乐形式来表现歌曲。

2、能用连贯、流畅的气息,柔和深情的声音演唱《彩云追月》的主题乐段,并准确地掌握切分节奏。

3、通过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彩云追月》,让学生从中体验《彩云追月》音乐的艺术特色与美感。

教学重点:1、感受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的风格特色。

2、能用连贯、流畅的气息,柔和深情的声音演唱《彩云追月》。

3、学会与他人合作,用多种音乐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1、能唱准、拍准切分音节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声势动作和人声伴唱等形式表现歌曲。

3、调动每个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法、提问法、练习法、示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钢琴、CAI课件、课堂打击乐器、多媒体光盘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1、提问:这首音乐,你们熟悉吗?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二、介绍作者任光:此曲作于1935年,作曲家任光把中国的民族五声音调与西洋创作手法融合写成的,是一部中西合璧的音乐作品。

提问:你们听出来了吗,是哪个节奏型拉开了帷幕,一直贯穿在乐曲当中,就如云儿追逐月亮玩捉迷藏游戏的节奏呢?1、拍拍节奏2、引导学生可用其他形式表示出来:如:轻敲凳子、捻指等三、分主题欣赏(一)、请一学生哼唱一句自己最熟悉的乐句?导入重点欣赏我们经常聆听到的第一和第二主题音乐。

(二)、导入第一主题音乐。

1、聆听第一段音乐,2、让学生唱唱第一主题音乐。

并听到了由什么乐器演奏的?3、引导学生模仿乐器的声音边唱边画旋律线帮助感受理解音乐。

师提示;这乐句是否像月亮姐姐慢慢升起,一会躲在云层里一会又露出来,若隐若现的情境呢?要求学生边模仿乐器演奏姿势边哼唱出其中韵味。

(三)第二主题音乐1、师:如果说,第一主题的音乐是描写温柔委婉的月亮姐姐,那么第二段主题的音乐应该是描写调皮活泼的云彩妹妹了。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彩云追月》这首经典音乐作品。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十章“民族器乐欣赏”中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彩云追月》的背景介绍、旋律分析、演奏形式、音乐特点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及音乐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彩云追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彩云追月》旋律的分析和音乐特点的讲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彩云追月》的音乐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彩云追月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来源。

3. 旋律分析:播放《彩云追月》,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分析音乐结构。

4. 演奏形式:讲解《彩云追月》的演奏形式,如独奏、合奏等,并让学生亲身体验。

5. 音乐特点:分析《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和声丰富等。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奏形式表现《彩云追月》。

7. 例题讲解:选取一段《彩云追月》的旋律,讲解音乐理论知识。

8.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段《彩云追月》的旋律。

六、板书设计1. 《彩云追月》2. 内容:创作背景演奏形式音乐特点旋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彩云追月》中的和声运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 答案示例:和声运用丰富,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讲解清楚。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彩云追月》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彩云追月》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彩云追月》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彩云追月》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彩云追月》大班音乐欣赏教案1活动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初步感受、体验广东音乐《彩云追月》所表达的内容。

2、愿意用动作、绘画、泥工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享受并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彩云追月乐曲和爱戴演唱的彩云追月歌曲2、绘画工具3、活动过程1、律动导入。

2、欣赏音乐(1)播放音乐,幼儿完整欣赏。

(2)师:听完音乐请你选择与音乐有关的图画。

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选择这幅图画。

(图画有月亮、云、太阳、跑步、爵士舞太极)(3)你听过这种风格的乐曲吗?这是什么地方的音乐?(4)有位姐姐把这首乐曲用歌来唱,我们一起听听(播放爱戴的《彩云追月》)(5)请说说这位姐姐在歌曲里唱了什么?小结:这是一首抒情的广东音乐。

3、用动作表达感受。

(1)幼儿自由地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幼儿两两结对,合作表现彩云与月亮一起嬉戏的情景。

(3)请个别幼儿表现自已创编的动作。

4、听着音乐,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活动延伸进行打击乐演奏《彩云追月》大班音乐欣赏教案2教材分析:这个活动选自任光的乐曲《彩云追月》,它创作于1935年,其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明快,音色清脆明亮,保留着浓郁的广东音乐特点。

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音性旋律、上五度自由模进,笛子、二胡轮番演奏,低音乐器的拔弦以及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的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使幼儿陶醉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在听听、想想、演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表现力,并借助丝质的彩色纱巾来充分的演绎乐曲迷人的意境,达到乐曲意境和人的情感的共鸣!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听听、想想、演演的自由表现中,初步感受乐曲《彩云追月》上五度自由模进的音乐特色。

2、借助丝质彩色纱巾道具,来帮助幼儿充分的感受和表现乐曲《彩云追月》的优美意境,体验欣赏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充分感受和表现乐曲《彩云追月》的优美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内容,感受音乐优美轻柔的性质。

2.根据图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和选择乐器,学习看指挥、图谱用打奏乐器演奏乐曲,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火车图、彩云追月图谱、打击乐器、磁带。

活动过程:
一、玩节奏小火车。

出示节奏小火车,请幼儿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随音乐根据老师的指示完整地变化着玩节奏火车。

二、讲故事。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星星在天空中呆腻了,他们来到了小池塘,一会儿跳到这片荷叶上,一会儿跳到那片荷叶上,荷叶也乐得跟着他们摇动起来,小星星踮起脚尖转呀转,跳起了圆圈舞。

一会儿小星星们又钻进水里游呀游呀,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他们好高兴好高兴呀!跳着跳着游着游着,小星星们有点累了,他们依偎在一起,慢慢地闭上眼睛睡着了。

三、看图谱,听音乐。

你们喜欢小星星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讲得也是小星星在池塘里玩耍的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提问:这段音乐听上
第 1 页/ 共 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