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综合布线施工及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要求嘿,朋友!你要是想把综合布线这事儿干得漂亮,那可得好好听听我下面要说的施工工艺要求啦。
这就像是盖房子,每一块砖、每一根梁都得按规矩来,综合布线也一样,一丁点儿都马虎不得。
先说说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吧。
就像厨师做菜前得把食材准备好一样,我们施工人员得先把材料和工具都备齐喽。
材料那可得精挑细选,线缆啊、插座啊、桥架什么的,质量得过硬。
我就见过有个施工队,为了省几个钱,买了便宜的线缆,结果后来网络老是出问题,就像一个人老是生病似的,今天这疼明天那疼,把用户折腾得够呛。
工具也得齐全,像测线仪、打线工具这些,那就是我们施工的武器啊,武器不好使,这仗还怎么打?接下来就是开工啦。
这线缆的铺设可是个大工程。
想象一下,线缆就像血管一样,要把各个设备连接起来,给它们输送信息的“血液”。
在铺设线缆的时候,得注意不能让它受到挤压或者磨损。
我有个同行,在穿线的时候不小心把线缆的外皮划破了,这就好比血管破了个口子,那信息传输能不出问题吗?这时候就得重新布线,费时又费力。
在管道里穿线的时候,还得考虑线缆的余量,不能拉得太紧,太紧了容易断,就像皮筋拉过头了一样,那可就完蛋了。
还有这桥架的安装。
桥架就像是高速公路,线缆在上面跑。
安装桥架的时候,一定要水平、牢固。
要是桥架歪歪扭扭的,那线缆在上面跑起来也不安稳啊,就像汽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开,速度肯定快不了,而且还容易出故障。
我曾经见过一个施工现场,桥架安装得那叫一个糟糕,结果线缆经常从桥架上掉下来,就像调皮的孩子从滑梯上掉下来一样,整个布线系统乱成一团麻。
说到插座和面板的安装,这就像是给房子装门窗一样重要。
插座的位置得提前规划好,要方便使用。
安装的时候,得保证它和墙面齐平,不能歪歪斜斜的。
我就遇到过一个客户,看到插座装得歪歪扭扭的,那脸拉得老长了,就像吃了苦瓜一样,嘴里嘟囔着“这活儿干得也太糙了吧”。
面板上的标识也得清晰准确,要是标识错了,就像给人指错路一样,那用户找设备的时候不得晕头转向啊?再讲讲线缆的端接。
数据布线系统施工规范及施工工艺流程

数据布线系统施工规范及施工工艺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指导并规范数据布线系统的施工过程,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施工人员应遵守以下规范和工艺流程,以确保系统的高质量完成。
2. 施工规范以下是数据布线系统施工所需遵守的规范:2.1 安全规范-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安全工具等。
- 施工人员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接触高电压设备或进行电气连接。
-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火灾预防措施,使用防火材料和设备。
2.2 设备安装规范- 所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制造商提供的指南和规定。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设备的挂墙、布线和固定。
- 设备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范,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效果。
2.3 布线规范- 施工人员应合理布置数据布线路径,避免与其他系统的干扰。
- 使用合适的布线材料,按照标准进行布线,保持线路的整洁和可维护性。
- 布线路径应避免弯曲、拉扯和挤压,以减少信号损失和传输错误。
3. 施工工艺流程以下是数据布线系统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3.1 施工准备- 确定布线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量、布线区域等。
-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2 筹划布局- 根据布线需求,在建筑平面图上规划布线路径和设备位置。
- 考虑到布线路径完整性和故障排除的便利性,合理安排设备和布线路径。
3.3 线缆安装- 根据布局规划,安装线槽、线管等线缆通道设施。
- 根据布线需求,将线缆进行剥皮、连接和固定。
3.4 设备安装- 根据规范,安装数据设备,确保固定牢固、连接正确。
- 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和调试,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3.5 施工检查和测试- 对布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故障和松动。
- 进行相关测试,包括信号强度、传输速度等,验证系统的性能。
3.6 完成与交付-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残留材料和安全隐患。
- 提供施工报告和技术文档,包括布线图、设备连接图等。
- 进行系统交付和培训,确保用户能正确操作和维护数据布线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审核: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图纸准确无误,并与实际现场相符。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需求,准备所需的各类线缆、桥架、配线架、插座、适配器等材料。
3. 施工队伍组织: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包括施工人员、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
4. 施工现场布置: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施工过程1. 线缆敷设(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线缆敷设路径,确保线缆安全、美观、方便维护。
(2)在地面、天花板上敷设桥架,按照间距要求固定桥架。
(3)将线缆穿入桥架,注意线缆的弯曲半径和间距,避免线缆受损。
2. 配线架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配线架安装位置。
(2)将配线架固定在桥架上,确保牢固可靠。
(3)将线缆连接到配线架上,注意线缆标签清晰,便于后期维护。
3. 插座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插座安装位置。
(2)将插座固定在墙上或机柜上,确保牢固可靠。
(3)将线缆连接到插座上,注意线缆标签清晰。
4. 适配器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适配器安装位置。
(2)将适配器固定在墙上或机柜上,确保牢固可靠。
(3)将线缆连接到适配器上,注意线缆标签清晰。
5. 系统测试(1)按照设计要求,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线缆连通性、信号强度、传输速率等。
(2)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及时修复。
三、施工验收1. 施工完毕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干净整洁。
2. 组织验收小组,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验收,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3. 验收合格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向用户交付使用,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总之,机房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需要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要注重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第2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方案:根据机房的需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布线方式、线缆类型、设备配置等。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引导语: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欢迎参考阅读!一、基本规范1、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2、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宜用蓝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3、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Ω,使用兆欧表测试。
4、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5、进线穿线管2~3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
出线穿线管从家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
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
6、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7、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8、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9、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
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10、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10倍。
11、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2、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13、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4、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5、暗盒均应该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电器、电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1.5平方毫米线,主线用标准2.5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4毫米平方线;②背景音乐线:标准2×0.3平方毫米线③环绕音响线:标准100-300芯无氧铜④视频线:标准AV影音共享线⑤网络线:超五类UTP双绞线⑥有线电视线:宽带同轴电缆2、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IDC-综合布线施工及工艺要求

PTL-31-427 (双绞线标识)
PTL-19-427(光纤常用标识)
PTLFP-01-425(光纤用旗型标识)
PTL-12-109(大对数线缆吊牌)
配线架--端口标识
配线架编号
结束
二0一九年二月
双机柜配置: 网络、通讯与服务器机柜分别应用 设备之间建议预留1U空间,以利散热
线架背面走线图
注意线路走线需捆扎整齐
线架正面走线图
注意每根线都需有单独标识,走线需均匀
交换机正面走线图
跳线需整齐,不可出现飞线
电话线架正面走线图
线路需明确,每个端口需有标示
服务背面走线图
布线工艺——信息插座安装
信息插座安装前必须确认所有装修工作完成,核对信息 口编号是否有误; 所有信息插座按标准进行卡接;
信息插座安装在墙体上时,宜高出地面30cm; 信息插座安装完毕后应立即依照平面图在面板上做好编 号。
布线工艺——标识及美观
电缆标识:电缆与光缆是信息传导的主体介质,特别是 在主干网中。在信息点量较大的网络中,电缆有明确的 标识,可为网络管理以及将来的扩容带来方便。
机柜施工
线路进入机柜,应走桥架, 如无桥架连接机柜, 线路离开桥架 后应予以捆扎整齐再进入机柜 机柜内布线应务求整齐,线路应予以标示 机柜后方整线,应遵循网络线在左,电源线在右原则,切忌 混杂整在一起 设备装置于机柜中,应注意散热
布线工艺——水平电缆敷设
在敷设之前,先检查所有管槽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及 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 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 在管里穿线时,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 公斤,必要时可在管内加 少量滑石粉以减少线揽与管内壁之间的磨察; 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 布线事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 水平线缆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 作区为0.3~0.6m;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 水平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签,填好放线记录表; 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最好在吊顶施工前完成; 所有线缆不应外露。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综合布线技术要求1.布线系统分类: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将布线系统分为电力布线系统、通信布线系统、数据布线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等。
2.布线系统结构:布线系统由用户设备接入区、水平布线区和垂直布线区组成。
设备接入区是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连接的区域;水平布线区是指连接设备接入区和主线区的水平布线;垂直布线区是指连接主线区和机房之间的垂直布线。
3.布线系统标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综合布线设计和施工,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4.布线系统要求:布线系统的损耗和串扰要低,带宽要宽,安全性要高,施工工艺要规范。
二、综合布线施工步骤1.工程准备阶段:包括施工队伍的组建、工程人员的培训和相关施工材料的采购。
2.布线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户的需求,制定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并编制相关施工图纸。
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测和环境预处理,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4.安装主线桥架:根据设计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主线桥架,确保布线系统的结构和位置。
5.安装水平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在主线桥架上安装水平布线,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等。
6.安装设备接入区:根据设计要求,在用户设备接入区域内安装终端设备和配线模块,完成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7.安装垂直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在机房和主线桥架之间安装垂直布线,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等。
8.系统测试和调试:对布线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9.系统验收和交付:对布线系统进行验收和交付,包括验收测试和使用培训等。
10.施工总结和维护:对综合布线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保证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综合布线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材料的选择: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综合布线施工技能,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3.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1.1 施工准备※与土建单位及其它设备供应商建立协商机制,确定施工方案。
※施工图必须经业主认可,并能保证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开工。
提供所需加工产品的规格型号尺寸或生产厂家的地点、名称。
在配合和进入安装前,确定供货时间,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各施工项目负责人及操作人员,在开工前认真熟悉图纸,与本项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规程、规范及地方法规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和解决。
※按系统初步设计中的要求,根据采购、制作、运输、施工与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技术培训进度作好全过程的组织计划安排。
1.2 施工方案1.2.1 室内线缆敷设※该阶段一般分为水平线缆敷设和主干线缆敷设,首先先进行水平线缆敷设,然后进行主干线缆敷设。
※线缆敷设完毕,应进行初步测试(主要进行通断测试),保证每根线缆的编号唯一性,每根线缆的通断正常,确保每根线缆达到设计指标。
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由质检员报监理、业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1.2.2 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安装※在配线间装修完毕、门安装完毕后,可进行配线架的安装,主要包括机柜、机架安装;语音、数据、光纤配线架安装;信息插座安装在墙壁油漆结束之后进行。
该阶段属于综合布线工程比较关键的环节,因此,进行安装的施工员是经过培训、并且有丰富安装经验的技术人员。
※在配线架安装时,严格按照设计说明及图纸要求,把功能相同的信息点安装在一起,这样便于今后的维护。
1.2.3 线缆端接要求:※缆线在端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缆线端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缆线端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端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不大于13 mm。
1.2.4 光缆芯线终接要求:※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综合布线施工工艺目录1、概述 (2)2、管道安装 (2)3、线缆布放 (3)3.1、布线安全 (3)3.2、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3)3.3、放线 (3)3.4、线缆牵引 (4)3.5、建筑物水平线缆布线 (4)3.6、建筑物垂直干线线缆布线 (5)4、信息插座端接 (6)4.1、安装要求 (6)4.2、信息模块端接 (6)5、配线架端接 (6)5.1、模块化配线架的端接 (6)5.2、接插式配线架的端接 (7)6、光纤敷设 (7)6.1、架空光缆 (7)6.2、墙壁光缆 (8)6.3、管道光缆 (8)6.4、埋式光缆 (8)7、屏蔽布线施工特殊要求 (9)7.1终端信息点安装密度 (9)7.2底盒的深度 (9)7.3屏蔽模块在地面安装的情况 (9)7.4底盒内的线缆预留也需要注意 (10)7.5屏蔽系统接地的连续性 (10)7.6配线间屏蔽跳线进行有效管理 (10)1、概述本次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包括管槽敷设、线缆的布放及面板、信息插座、主配线柜、单元配线柜、配线架的安装和线缆的打线、光纤的架设、熔接、线路测试等。
所有前期工作完成后,进行最后的系统调试开通。
2、管道安装(1)金属管的要求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及连接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
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采用直接、锁母等配件连接。
(3)金属管的弯曲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
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施工
网络线压接技术采用EIA / TIA 568b 标准 5类线最长不超过95米,若距离过长需加装中继设备,不可 直接接延长线 制作水晶头时需确保夹合处咬在外皮上,以防松脱 所有网络线需经过福禄克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供验收 所有线路应有桥架、线槽、线管或压条保护,严禁裸线 所有桥架、线槽、管或压条遇转弯时,仅能90 度或135 度 转弯, 特殊情况视现场而定 网络线不得与电源线收在同一桥架内,除非桥架中有分隔板
双机柜配置: 网络、通讯与服务器机柜分别应用 设备之间建议预留1U空间,以利散热
线架背面走线图
注意线路走线需捆扎整齐
线架正面走线图
注意每根线都需有单独标识,走线需均匀
交换机正面走线图
跳线需整齐,不可出现飞线
电话线架正面走线图
线路需明确,每个端口需有标示
服务器背面走线图
布线工艺——信息插座安装
信息插座安装前必须确认所有装修工作完成,核对信息 口编号是否有误; 所有信息插座按标准进行卡接;
信息插座安装在墙体上时,宜高出地面30cm; 信息插座安装完毕后应立即依照平面图在面板上做好编 号。
布线工艺——标识及美观
电缆标识:电缆与光缆是信息传导的主体介质,特别是 在主干网中。在信息点量较大的网络中,电缆有明确的 标识,可为网络管理以及将来的扩容带来方便。
网络与电源线需左右分开,避免辐射干扰
机柜走线对比图
不标准
标准
各类线标识
机柜外部进线
外部进线需走线槽 进机柜的线路需安装高架走线槽,避免直接 接触地板
参考实例图片
参考实例图片
参考实例图片
面板标识
线缆标识
A1:字符“TO”或“→” 其中S1~S3:为标签近端的设备,D1~D3为标签远端 的设备。 所以一条线缆两端标识识)
PTL-19-427(光纤常用标识)
PTLFP-01-425(光纤用旗型标识)
PTL-12-109(大对数线缆吊牌)
配线架--端口标识
配线架编号
结束
二0一九年二月
机柜施工
线路进入机柜,应走桥架, 如无桥架连接机柜, 线路离开桥架 后应予以捆扎整齐再进入机柜 机柜内布线应务求整齐,线路应予以标示 机柜后方整线,应遵循网络线在左,电源线在右原则,切忌 混杂整在一起 设备装置于机柜中,应注意散热
布线工艺——水平电缆敷设
在敷设之前,先检查所有管槽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及 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 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 在管里穿线时,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 公斤,必要时可在管内加 少量滑石粉以减少线揽与管内壁之间的磨察; 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 布线事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 水平线缆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 作区为0.3~0.6m;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 水平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签,填好放线记录表; 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最好在吊顶施工前完成; 所有线缆不应外露。
信息口标识:信息口的标识要能让用户从中尽可能多地 得到有关信息,如是数据端口还是语音端口,线路和去 向等。在大的工程中,最好有统一的编号标准。
机柜配置分布图
单机柜配置: 机柜整体区分服务器、网络、通讯3部分 通讯集中在机柜下部,包括PBX/VOIP 网络集中在机柜中部,包括交换机、防火墙 服务器集中在机柜上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摆 放
1对—白兰 6对—红兰 11对—黑兰 16对—黄兰 21对—紫兰 2对—白桔 7对—红桔 12对—黑桔 17对—黄桔 22对—紫桔 3对—白绿 4对—白棕 5对—白灰 8对—红绿 9对—红棕 10对—红灰 13对—黑绿 14对—黑棕 15对—黑灰 18对—黄绿 19对—黄棕 20对—黄灰 23对—紫绿 24对—紫棕 25对—紫灰
布线工艺——光缆敷设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 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 于20 倍; 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布放速度同步,光缆索引的速度一 般每分钟15 米; 布放光缆时,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保留缓冲的余量, 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光缆在两端预留长度为5-10 米; 敷设光缆时应做好标签,并填好放线记录; 所有光缆不应外露。
布线工艺——配线架安装及端接
分配线架挂墙安装时,下端应高于0.3 米,上端应低于2 米; 配线架挂墙安装时应保证垂直,垂直偏差度不得大于3mm; 分配线间配线架采用壁挂式机柜包装;机柜垂直倾斜误差不应 大于3 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大应于2mm; 系统端接前应确认电缆和光缆敷设已经完成,配线间土建及装 修工程完工完成,具有洁净的环境和良好的照明条件,配线架 已安装好,核对电缆编号无误; 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电缆开线器,不得刮伤绝缘层,电 缆中间不得产生断接现象; 端接前须准备好配线架端接表,电缆端接依照端接表进行。
综合布线施工及工艺要求(参考)
设备认知
中心机架 墙柜 配线架 理线架 110配线架 配线架模块 信息面板——单口、双口 信息点模块 线槽 线管 桥架
双绞线——T568B
双绞线——交叉线
大对数语音电缆线序
基本以25对为基本单元,线缆有五个基本颜色,顺序分别为 白、红、黑、黄、紫,每个基本颜色里面又包括五种颜色顺 序 分别为蓝、橙、绿、棕、灰,即所有的线对1~25对的排 序为白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红蓝、红橙、红绿、红 棕、红灰;……紫蓝、紫橙、紫绿、紫棕、 紫灰。
布线工艺——垂直主干敷设
垂直主干敷设时一定要避免因电缆自重使电缆受到过大的拉力; 垂直主干自上而下敷设时,每隔三层须将电缆全部抽回楼面,绑 扎好上面的电缆后再向下敷设; 垂直线槽中敷设主干电缆时,每隔1.5-2 米应绑扎固定,水平电 缆在垂直线槽中敷设时应每20 根绑扎一捆,然后每隔1.5-2 米进 行绑扎固定。 主干电缆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10 倍,在线槽中排布整齐,电缆 在绑扎时松紧适度,不可绑扎得过紧; 垂直主干在两端预留5-6 米; 敷设垂直主干时应做好标签,并填好放线记录; 所有线缆不应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