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高翻李长栓教授的《口译程序和策略》

合集下载

非文学翻译教材的新突破:李长栓著作《非文学翻译》述评

非文学翻译教材的新突破:李长栓著作《非文学翻译》述评

非文学翻译教材的新突破:李长栓著作《非文学翻译》述评谢诗琳
【期刊名称】《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1.引言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1月23日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高级翻译人才职业化教育由此开始.职业化的翻译教育也因此需要专门化的教材.李长栓的专著《非文学翻译》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作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方向必修课教材,本书全书分三篇,共十二章,系统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与职业发展、翻译理念与工具、以及译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就非文学翻译来说,《非文学翻译》教材有许多新的突破.
【总页数】1页(P93)
【作者】谢诗琳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武学院江西南昌33004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和职业化发展研究——评《非文学翻译》 [J], 陈芳
2.非文学翻译教材的新突破:李长栓著作《非文学翻译》述评 [J], 谢诗琳
3.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非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Wordfast为例 [J], 沈韵; 张炼
4.从目的论的角度看非文学翻译中的四字格翻译
——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J], 张瑾
5.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非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Wordfast为例 [J], 沈韵;张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院英汉互译同声传译专业考研经验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院英汉互译同声传译专业考研经验

北外高翻英汉互译同声传译专业考研经验报考院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汉互译(口译方向)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其实本来没想这么早启动,因为偶然听了一场专业机构的讲座,在老师的提醒下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决定及早动手报了班开始全面复习,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考研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说确定考研的院校、专业,由于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以明确了目标专业、学校,才能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对于考研,我想很重要的是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的参考资料以及良好的心态。

在专业机构报了班了解到英语真题的文章主要出自欧美的一些权威期刊杂志,所以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有意识的翻看一些外文杂志,包括:Economist、Times等,还有在图书馆里经常会翻的:Digest、China today、English World等。

由于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因此,在看的时候,并不着急,慢慢看,认真看,有问题的时候会问问专业机构的老师,这个是免费的,不会的单词一定要查,这样不仅能能有效提升阅读的能力,也能储备一些背景知识,这都是对付考研英语很重要的基本元素。

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一个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高效的复习?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里就凸显了计划的重要性,合理有效的计划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培训机构的全程策划班给我们讲了一个基本的计划模版,我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作了个性化的调整,下面将我的学习计划与大家分享一下:大三下学期开始开学,写计划,开始下决心认真准备:专业一轮:3.4.5.6月牢固基础,多看原版杂志;第二轮:7.8月暑假天热,在专业课强化班听教师指导,同时复习二外,开始看参考书;第三轮:9.10.11月强化政治,认真看,开始做题;二外也不丢,重点在杂志和翻译书上,多看多翻,经常让老师看自己的作品,让老师给意见,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了,就报了一个班,确总去问问题,不过专业机构的教务老师每次还是很热情,安排老师给答疑;第四轮:12.1 冲刺,各科模拟题、真题,严格按时间限制练习,培养考试感觉:政治背大题,看时事,上了专业机构的冲刺点题班,重点击破可能的考点;二外再次认真看参考书、单词;杂志还是不能断,根据个人安排时间量;翻译真题,练习题,术语强记。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

按语:下文作者为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同声传译员,联合国认证笔译员。

本人已得到原文作者的授权首次发表。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请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如需转载请咨询原文作者。

请尊重原创。

谢谢合作!我的童年农村的生活状况农村非常贫困。

我小的时候,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那时大多数家庭只能吃玉米面、高粱面、窝窝头。

我家稍微好些,可以吃高粱面和白面做的花卷,其他小孩很羡慕。

因为我爸爸当工人,每月有19块钱的工资(后来涨到40多块)。

一般家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顿肉。

有的家庭一年吃一次肉——全家十几口人,买一斤肉,剁成馅,吃顿饺子就算过了年。

人们穿的也是补丁摞补丁,过年才有新衣服穿。

小孩一般都是穿大人的旧衣服改造的衣服。

一般人家住的是土坯房子;能住里生外熟(墙体内层是土坯,外层包裹了一层砖)的,是有钱人家。

一般人出门靠步行,因为买不起自行车。

永久牌自行车最好,但买到永久牌自行车,需要拉关系,托熟人,弄到专门的供应票,才能买到。

当时就200多块钱,需要一个工人半年的工资才能买得起。

我爸是一个邮递员。

邮电局处理旧车时,我爸买了一辆,全村人都来借。

娱乐基本没有。

个别时候,村里请个戏班子,唱几天戏。

村里(当时叫大队)有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记得审判四人帮时(1976年),大队部挤得人山人海。

我当时上小学二年级。

师资水平我上小学和初中就在我们村子里,同一个校园,叫“戴帽中学”——意思是小学上面戴了顶中学的帽子。

我的小学和初中老师,绝大多数是民办教师(村里出钱雇用的读了几年书的农民),有的是高小毕业(小学高年级),多数是初中毕业,少数是高中毕业。

公办教师学历最高的是中师毕业(相当于高中,不过是师范学校),连一个大专毕业的都没有。

所以,老师的水平都不算高。

主要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有专门的老师教,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等次要课程,都是主课教师附带上的。

即使有专门的老师教,也不一定按时上课。

学习笔记 《非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学习笔记 《非文学翻译》读书报告

学习笔记(非文学翻译)读书汇报(非文学翻译)一书是由李长栓所著。

李长栓为北外高翻学院教授,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兼做口笔译实践,擅长法律翻译。

其著作有(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译公司,2022〕、(非文学翻译)〔外研社,2022〕、(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外文社,2022本书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为三编,共十二章,系统地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根本理论与职业开展、非文学翻译理念及工具、译员专业素养的培养等,对于翻译学习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书中的许多章节、许多观点都深有感触,尤其是和一般翻译实践息息相关的几点,比方译者的能动性、翻译与写作、平行文本以及以宏观视角解决微观问题。

1. 译者的能动性译者的能动性是指译者依据交际的情境对原文进行调整的灵敏性,包含省略、简化、增补、完善等。

这种能动性对于完成翻译目的至关重要,然而,这一点也是学习翻译的学生经常无视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翻译是需要依据不同的目的和读者对象对原文进行调整的,完全的遵照原文来翻译有时不仅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而且还可能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阅读负担,或者引起读者的困惑,甚至将原文中错误的信息不假思索地翻译出来。

这样被动的翻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达,同时也会显示出一个译者的翻译经验与水平。

就像工厂里挂的宣传标语“糊弄客户等于慢性自杀〞,翻译时我们就应该想一想,这样的标语真的应该翻译出来吗?译出来真的能到达预期的宣传效果吗?再如,首都机场边境治理处的中文提示是:请出示登机牌、护照、出境登记表,而英文提示只有Please Show Your Boarding Pass and Passport,而没有“出境登记表〞,因为外国人不需要填这个表。

这充分说明了不同的读者对象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做翻译时要时刻关注不同的翻译目的,充分考虑读者对象、交际情境、文化差异等,发挥好译者能动性,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到达翻译目的。

如何跨专业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中英会议口译?

如何跨专业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中英会议口译?

如何跨专业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中英会议口译?本科:北外某欧洲非通用小语种专业报考专业:北外高翻中英会议口译初试成绩:政治66翻硕英语76百科115翻译118排名38(复试进50人)复试成绩:面试82.5笔试82最终成绩:79.75排名9(拟录25人)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

六级586,专四76,CATTI三笔。

这样的成绩在有志于北外高翻的同学中确实不算好。

虽然本科是北外,但因为是小语种专业,大一完全松懈了英语学习,大二出国交换连英语课都没上过。

大二暑假萌生了考研高翻的想法,但是正式准备考研是在大三下学期,备考1年。

因此,来自跨专业的对自身英语基础和水平的不自信一直伴随着我从初试到复试。

经验帖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分为心态、备考经验和应试技巧三个部分。

希望对学弟学妹,尤其是跨专业背景的同学有参考意义。

一、心态为什么把心态放在第一部分,因为我觉得心态是考研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人的战斗,要耐住寂寞,全靠坚定的信念才能够胜利。

一是坚持。

虽然现在考研报录比越来越夸张,但最后能够坚持学到最后一天的人已经跑赢了一半。

有很多半途而废的人,甚至还有考到第二天就消失的人。

考研是场马拉松,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已经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很多人。

二是专注坚定。

考研1年,我没有实习找工作,没有留退路,没考上就二战。

因为我知道自己比英专学生少了2年多的沉淀,所以我没有分散太多精力到别的事情上。

我建议如果立志考研,尤其是跨考或是非高翻不可的同学,分配给实习工作的时间能少则少,不要给自己太多侥幸和备选。

毕竟考研很残酷,你的竞争对手很可能是二战三战。

设定了一个目标就卯足力气完成它,哪怕最后没有考上,也没有遗憾。

三是自信乐观,丢掉包袱。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在临近初试的最后1个月,虽然我的百科连第一遍都没过完,政治才开始复习,但是我没太大包袱,没太多对结果的顾虑,所以最后1个月我的复习效率很高。

尽管初试分不算高,但是我临场发挥基本尽力,所以我还比较满意。

北外名师李长栓谈翻硕专业-学翻译,多一些选择与积累谈翻译硕士(精)

北外名师李长栓谈翻硕专业-学翻译,多一些选择与积累谈翻译硕士(精)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作为近两年招生异军突起的热门专业,翻译硕士专业的需求主要是基于该专业设置的实践性、应用性契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来听听李教授解析北外翻译硕士专业:翻译专业硕士(MTI)与英语语言文学下的翻译方向(MA):北外高翻的MA和MTI并无实质区别近两年来,北外高翻学院开始招收翻译专业硕士(MTI),这与北外高翻之前招收的英语硕士相比,有什么特殊要求呢?针对这个问题,李长栓老师认为,北外高翻学院的MA(文科硕士)和MTI(翻译硕士)并无实质区别。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据李老师介绍,北外高翻学院的前身是联合国译员训练班(1979-1995),1995年改为高翻学院之后,培养宗旨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即为国家培养高级翻译人才,课程体系也没有什么变化。

译训班毕业不发学位,毕业后按硕士研究生对待。

高翻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可以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的文科硕士(MA)学位。

2007年,国家参照译训班(高翻学院)的培养模式,设立了翻译专业硕士(MTI)的培养模式。

北外高翻也是首批有资格招收MTI学员的单位之一。

但前两年并没有以MTI的名义招生,而是继续沿用原来的MA体制。

近两年,北外高翻也开始在MA的基础上,同时招收MTI学生。

目前在校生中有4个班的MA学生,有3个班的MTI学生,还有一个复语班(中英再加一个小语种)。

MTI的报名和招生与MA分开进行。

但由于报考MTI的人较少,每年约300人,而报考MA的每年有1200人,为了保证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北外,高翻学院仅从报考MTI的考生中招收10来个优秀考生,其余的则从报考MA,但在面试中落选的考生中选拔。

无论进入MA班,还是进入MTI班,所学课程完全一样,老师的配备也一样(李老师本人教8个班的汉英笔译)。

只是学费有些差异,毕业后获得的证书不同。

但用人单位似乎并不区分MA或MTI,他们看的是北外高翻的牌子。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梁颖: 副教授 BA. MA. Ph.D. 研究领域:翻译学、比较文学 教授课程:英汉笔译
蒋凤霞: 副教授
BA. MA., Ph.D.
1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视译
孙婷婷: 讲师
BA. MA. MA. Ph.D.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周明: 讲师 BA. MA. Ph.D. 研究领域:文化研究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4
邓小玲: 讲师
复语翻译课程主任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德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德汉口译
朱玉犇: 讲师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视译
江璐: 助教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刘宇波: 助教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
5
丁宁: 讲师,MTI 课程主任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交传
林薇: 讲师,一年级教研组主任
BA. MA. MA. Ph.D.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交传
朱悦平: 讲师
2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陈亦峰; 讲师
BA. MA.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英汉同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师资队伍—教师简介
李长栓: 教授、副院长
BA. MA. 研究领域:翻译学 教授课程:汉英笔译
姚斌: 副教授、副院长 BA. MA. Ph.D. 研究领域:口笔译理论与实践 教授课程:视译
王立弟: 教授、博导 BA. MA. M Phil. Ph.D. 研究领域:语言学、翻译学 教授课程:当代翻译理论
曲强: 讲师 BA. MA. Ph.D Candidate. 研究领域:汉英口译究领域:汉英口译 教授课程:汉英同传

梅仁毅教授访谈实录

梅仁毅教授访谈实录

视野Horizon 163编者按:2019年10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了 “联合国译员训练班(部)”成立40周年的庆典。

在筹备院庆期间,我 们对曾为译训班(部)成立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师进行了一系列访谈。

本文是庆典前笔者一行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 语学院梅仁毅教授的访谈实录。

1974年,梅仁毅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学院薛建成教授随中国代表团赴美国 纽约参加第29届联合国大会,重点考察了当时联合国中文翻译的情况。

他们的考察活动是建立译训班的重要准备 步骤之一。

在本次访谈过程中,梅教授娓娓道来,回顾了他们考察联合国翻译的具体细节,并对年轻一代翻译工 作者寄予了厚望。

梅仁毅教授访谈实录姚斌李长栓黄磊姚減:梅老师,2019年北京 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将举办高翻学院成立40周年院庆 活动。

我在档案馆找材料的时候,看到您1974年9月曾和法语系的 薛建成老师一起随中国代表团去美国纽约参加第29届联合国大会,并考察了当时联合国中文翻译的情况。

你们回来后撰写了一份报告,详细记述了当时联合国翻译工作的情况,还对同声传译(以下简称“同传”)人才培养提出不少建议。

所以我们想请您给我们讲讲那段经历。

梅仁毅:好的。

我们当时是跟 着外交部代表团一起去的,领队是 时任外交部部长乔冠华。

黄华是中 国常驻联合国的代表。

我们作为外 交部的工作人员随代表团一起去了 联合国。

我和薛建成老师的任务就 是盯着翻译处的情况,重点关注笔译和口译两方面。

我们听了大会的翻译,之后翻译处又专门拿来一份联合国秘书长年度报告的中文稿让我看。

我看了以后,挑出了一二十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还不是一般翻译上个别字词错误的问题。

我把这个发现跟翻译处见面一谈,那边就“爆炸”了,后来我们代表团的人跟我说“你在那边放了一颗‘炸弹’”,甚至还传说我要去接任翻译处的处长了,实际上学校根本没这个安排。

本来的计划是我们考察完成后,如果外交部同意,就可以跟联合国签约(指建立“联合国译员训练班”,以下简称“译训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外高翻李长栓教授的《口译程序和策略》(二)
李长栓
四、记忆和笔记问题
1.原文记不住怎么办?
记不住的原因可能是:专业不熟悉,听不懂; 听懂了,没做笔记又忘了;解决办法;提前做好展业方面的准备;做好笔记
2.前边的记住了,后边的忘掉了怎么办?
如果现场不允许你做笔记,可以:让发言人再重复一遍;自己根据逻辑补充出来;不译,等发言人说下一段时,你可能会想起来,再补充翻译出来;如果现场允许做笔记,最好做笔记,这样就不会忘了
3.如果说得太长,记不住怎么办?
事前与发言人商定不要说得太长; 做笔记;如果条件不允许做笔记,要设法抓住讲话人的逻辑;
如果没有做笔记,只好请发言人再重复一遍
4.笔记是否记得越多越好
不是。

笔记是理解基础上的笔记。

没有听懂,记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因为这时记下来的只是孤零零的单词,毫无逻辑联系,翻译出来的话当然也会文理不通。

笔记是帮助记忆的手段
5.口译中是如何速记的?
口译员所做笔记不是速记
速记有一整套符号规则,它以语音为基础,记录发言者全部的发言内容,目的是会后整理为书面资料
译员的笔记虽然有一个大概的格式,但具体的做法因人而异,每个译员根据自己的习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和体系。

它使用符号,但不是很多。

它记录的不是语音,而是意思。

它的目的是帮助译员回忆起刚刚讲过的内容。

笔记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否则笔记毫无意义
6.如何做笔记?
笔记格式有几个要点:纵写.、内缩、列表、分隔
如下面一段话
At least four factors, however, suggest that China's compliance with its WTO obligations could be somewhat problematic. First, China's WTO commitments in services - including telecommunications, finance and distribution – will be more challenging to implement than those for goods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China’s goods market is already relatively open. By contrast foreign investment in many parts of the service sector has remained heavily restricted. For example, with few exceptions, foreign banks operating in China have been
restricted to offering banking services only to foreign customers. As a result, although there are more than 150 foreign banks operating in China their share of total financial assets in China on the eve of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was only 1.5 percent. Most of the restrictions that have limited foreign bank expansion will be eliminated five years after China entered the WTO, i.e. December 2006. Thus China’s real market opening under the WTO will be more in the services sector than the goods sector.
可以这样作笔记
But
至少
4因:
中守
W
问题
1st,
commit/service:
telecom


+challenge/goods


商市
已开
相反
FI/服务s
限制
eg
(few例外)
外银行/中

->外客户

tho

+150外行/中
But
资产/W前
仅1.5%
most限/外行
×
->5y
=06/12


real市开/W
服务
×品
大家可以看到
纵写:句子的每一个成分占一行
内缩:下一行比上一行向右缩进
列表:并列的成分纵向排列整齐
分隔:每一个意思群落下划一线。

翻译完一段话后可以再画一条线表示这一部分已经过去
另外,做笔记时
不要用散页纸。

如果用,要标上页码。

否则会乱。

本子最好是前后翻页,不是左右翻页
用16开本时,要在中间用直线界开
记什么
关联词:一律放在每行的最左端。

关联词是一篇文章的路标,必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关键词:具有提示意义的词,不要什么词都记
用什么语言
既可以用译入语,也可以用译出语;哪个方便用哪个
用什么符号
缩写:km, kg, WTO,中(中国)
单词的一部分:telecom
数学符号:=,≠,<,>,±,+,-,×,⊥(基础)
其他符号:↑↓←(之前)→(之后)↗↘,下划线,着重号等
自造符号
符号不要太多,以免自己不知道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一个符号的意思要相对固定,不要表示太多的意思
笔记中常见的问题
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笔记,记得太多,反而妨碍理解,或漏掉重要内容
关联词没有记下,或没有放在显著位置,导致一文支离破碎,没有逻辑
记多少为宜
笔记仅仅起到短时提示作用,不是用作长久保存,所以,只要足以提醒自己刚才讲的什么,就够了因人而异
因对材料的熟悉程度而异:熟悉的内容记得少,不熟悉的内容记得多
因语速而异:语速较慢时,自然容许你多写一些
五、翻译基本功问题
1.笔译和口译有什么关系
笔译和口译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
笔译是口译的基础。

一般情况是,虽然能做好笔译的人不一定会做口译,但能做好口译的人一定会做笔译
所以,正规的翻译培训课程一般先学习笔译,或口译与笔译同时学习;很少有只学习口译的,除非是强化课程。

养成良好的笔译习惯是很重要的。

口译和笔译对语言的要求水准不同。

口译允许出现少量语法错误和不通顺的地方,口译不行。

但口译和笔均要求准确传达源语的意思,达到交流的目的。

2.句子结构是否最重要?
从语言表达上讲,是。

从传达意思上讲,不是。

最重要的是把意思表达清楚,即便出一点语言方面的小错也没关系,不用再改翻一遍
汉译英时,要保证句子结构(包括动词句型、词的搭配等)站得住脚,否则说出来的英语是支离破碎的英语
英译汉时,当然也是同样的要求
3.翻译时能否重新组织句子?
时刻牢记翻译的目的,或者说译员的作用:帮助沟通和交流。

所以,只要能够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译员可以重新组织句子,使语言更加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译员要翻译的不是词、不是句子、不是源语的结构,而是意思,只要能把意思传达出去,可以完全抛弃源语的用词和句子结构。

4.汉译英出的英文不地道
先学好外语,再学好汉英笔译
5.汉译英时,如何克服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先学好笔译。

具体地讲
词汇上,翻译前多做准备,时用英语地道的词,不要直译汉语的词
句子结构上,遵守英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信息表达先后顺序上,旧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
加强句子之间的衔接
处理好汉语特有的句式和表达方法
6.英译汉中如何克服翻译腔?
先学好笔译。

具体地讲
词汇尽量归化
句式不要照搬英语(把复杂的句子变为很多小短句。

见《翻译课讲义》中核心句分析的论述) 7.英汉翻译中如何克服逐字翻译?
真正理解源语意思。

我们翻译的不是词,是意思;只要真正理解并抓住了意思,用汉语表达出来是不困难的。

翻译的好坏不在于是否翻译出每一个词,在语意思表达是否充分。

8.特长的句子如何断句?
笔译中会碰到特别长的句子,口译当中比较少见。

如果碰到,可以按照事务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把各个信息点逐个翻译出来。

9.如何练习口译?
课堂练习
分组练习:可以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一个人发言,一个人翻译,其余的人作听众。

译员不懂有权要求发言人澄清。

听众可以随时打断翻译,要求澄清。

磁带练习:以练习听力、熟悉口音、扩大知识面为重点。

可以分段翻译,段落长短不限,不懂的地方要反复听,遇到专业问题,查阅资料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