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森林生态系统(试行)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森林生态系统(试行)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森林生态系统(试行)

附件2: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

(试行)

森林生态系统

中国气象局

二○○六年三月

前言

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是全人类正在且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因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范围内生态、资源、环境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导致了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干旱化和荒漠化加剧以及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气象事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环境、外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按照“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八条业务轨道和四个功能平台的业务布局与分工,其中生态与农业气象为业务轨道之一。

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是气象部门“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现实需求,是进一步发挥气象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气象部门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其中,生态气象监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是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核心构成。

为了保证全国气象部门生态气象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并进一步实现业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组织编制了该项《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试行)》。本书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和《生态气象观测规范(试行)》等,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6种生态系统下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等监测指标体系。

生态气象监测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业务,其指标的建立尚未完全成熟,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必将对此项业务提出更新更多的需求。因此,随着今后全国气象部门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工作实践,本监测指标体系将不断得到检验,预测减灾司也将适时对本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并根据发展需要建立其它生态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二〇〇六年三月

目录

概述 (1)

原则 (2)

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总表 (3)

气象 (4)

大气成分 (6)

生物 (7)

土壤 (10)

水 (11)

灾害 (12)

参考文献 (18)

附加说明 (19)

概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气象是应用气象学、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天气气候条件与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态气象监测,即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发生的主要特征量的观测、调查和计算,解读气象条件与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科学评价生态系统的动态状况,提供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同时为气候系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测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指的是在生态气象监测过程中选定的能够反映和指示生态系统状况的特征量,由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五类特征量组成,包括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方法获取的直接观测值或调查值,以及对直接观测值或调查值加工处理后的计算值。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是各生态系统生态气象监测指标总集。本指标体系涵盖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六种生态系统。其中农田生态系统指标47个,森林生态系统指标43个,草地生态系统指标48个,湿地生态系统指标35个,湖泊生态系统指标35个,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指标40个,总计248个指标。

应用本指标体系,可以选择单一或多个指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服务或评价;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各生态系统中分别进行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发生的变化分析或评价;可以在综合分析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总体指标的前提下,定期制作各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原则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和(或)生态环境的差别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以及相应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和途径。因此,各生态系统存有共性,但又有各自的自身特点、面临问题和发展需求。

本监测指标体系在充分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六种生态系统的共性与各自独特性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建立指标体系。

(一)代表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充分体现各种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的自身特点,以及各种生态系统下信息服务的针对性、独特性。是为代表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涵盖各种生态系统中各类信息服务产品的加工、制作和服务的全过程,包括直接观测指标、调查指标和计算指标。是为整体性原则。

(三)通用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整体适用于不同地域范围的同种生态系统,而非部分适用并且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区域。是为通用性原则。

(四)应用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在信息服务中做到获取方便,加工程序简单,产品服务方向明晰,容易付诸实际应用,总之具有可操作性。是为应用性原则。

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总表

气象大气成分生物土壤水灾害

1 ≥10℃活动积温降水pH值物候期土壤pH值地下水位干旱

2 (日、月、年)平均气温降尘总量林木密度土壤盐分含量地表径流量寒害、冻害、冻裂

3 (日、月、年)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高度土壤养分含量树干径流量冰雹

4 气温(年)日较差胸径土壤水分含量皮烧

5 降水距平百分率生长量风害

6 降水总量单株立木材积雪灾

7 气候湿润指数(CMI)乔木层的

叶面积指数

森林火灾

8 日照时数植物丰富度森林病虫害

9 光合有效辐射林木层盖度

10 气候生产潜力凋落物量

11 积雪森林采伐量

12 冻土深度植树面积

13 森林面积

14 植被长势

气象

1.≥10℃活动积温

积温指一定时期内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积温是植物要求热量的指标,因植物种类、品种和物候期的不同而异;积温也是地区热量资源指标。根据植物的积温要求,对照地区的热量资源,便可评价该地热量条件,为植物的物候期预报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等提供依据。

10℃是大多数植物生长的下限温度。每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这天起,到稳定结束10℃这天止,其间逐日平均气温相加,和为≥10℃活动积温。

A a =ΣT i (T i ≥10℃)

其中A a为≥10℃活动积温;T i为时段内某日的平均温度。

2.(日、月、年)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是将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

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

3.(日、月、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日最高气温指一天中气温的最大值,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月、年)极端最高气温指一月中或一年中气温的最大值。

日最低气温指一天中气温的最小值,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月、年)极端最低气温指一月中或一年中气温的最小值。

4.气温(年)日较差

每昼夜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某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称为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气温日(年)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产品品质等有很大影响。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

5.降水距平百分率

指某时段降水量与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差值占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的百分率,降水距平百分率可表示旱涝的程度。

降水距平百分率=(某时段降水量-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100%

6.降水总量

某时段的降水量之和。

P=∑P i

P i=I si+E ti+Q si+Q ssi+△W i

式中,P i为降水量;I si为林冠截留量;E ti为蒸发散量;Q si为地表径流量;Q ssi为土壤中径流量;△W i 为土壤含水增量。

7.气候湿润指数(CMI)

气候湿润指数(CMI)是年平均降水量与年潜在蒸散量之比,以百分比表示。用于说明由气候条件(降水量和气温等)确定的气候湿润状况,值越大表示气候越湿润,值越小表示气候越干旱。该指数未计入灌溉或径流等非降水因素对土壤湿润状况的影响。

CMI=P/E×100

CMI 值为100时,表示年降水量等于年潜在蒸散量;CMI 值大于100时,表示年降水量大于年潜在蒸散量,气候条件较湿润;CMI 值小于100时,表示年降水量小于年潜在蒸散量,气候条件较干旱。

潜在蒸散量又称最大可能蒸发量或蒸发力,是指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包括地上植被含水量和林地土壤含水量均达到饱和以上的情况)水体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可以表示天气气候条件决定各种下垫面蒸发过程的能力。潜在蒸散量的计算常采用经验公式,其中利用改进的Penman 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应用较为普遍。

8.日照时数

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 W ·m -2的那段时间总和,以h 为单位,取1位小数。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

日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关系很大。一个地方日照时数的多少,如果没有云雾和山脉的影响,太阳可能照射时间就决定于纬度的高低,且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但同纬度地区实际日照时间,由于地形的不同和云量多少而有差异。

观测日照的仪器有暗筒式日照计、聚焦式日照计等。

9.光合有效辐射

植物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完成其生理学过程的光谱区,通常称之为辐射的生理有效区。在这个波长范围内,量子的能量能使叶绿素分子处于激发状态,并将自己的能量消耗在形成处于还原形式的有机化合物上,这段光谱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即进行光合作用的那一部分光谱区。

光合有效辐射使用光合有效辐射计直接观测获得。

10.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面积上,假设植物品种、土壤性状、耕作技术都适宜,在当地的光照、温度、水分条件下,植物可能获得的最高产量。因此,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阶乘式数学模型,即

Y c =Y p ·f (T )·f (W )

式中,Y c 为气候生产潜力,Y p 为光合生产潜力,f (T )为温度影响订正系数,f (W )为水分影响订正系数。

植物光合生产潜力是指在温度、水分、土壤肥力和技术措施等参量处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仅由太阳辐射所确定的植物产量,即在当地气候条件下植物产量的最高值。

某地的植物光合潜力可表示为:

Y p =(E ?C H ?∑Q )?[h (1-C A )]-1

其中 E =ξ(1-α)(1-β)(1-γ)(1-ρ)(1-ω) Φ

式中,E 为理论光能利用率,表示理想情况下,扣除各种损耗后,植物吸收太阳辐射合成干物质的理论效率,分别由以下各项决定:ξ为光合有效辐射占总辐射的比例,取0.49;α为植物反射率;β为植物群体对太阳辐射的漏射率;γ为光饱和限制率,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构成限制,取0;ρ为植物非光合器官对太阳辐射的无效吸收;ω为植物呼吸损耗率;Φ为量子转化效率。

C H 为植物经济系数,表示经济产量占生物量的比例。

C A 为植物灰分含量。

h 为每形成1g 干物质所需的热量,等于干物质燃烧热,平均取为17850焦耳/g 。

∑Q 为植物生长季内太阳总辐射。根据温度对植物影响的差异,进行温度影响订正:

2.266439234()10(510576956671

3.628923.11683.2532 5.881247)f T T T T T T -=?-+-+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满足程度可由水分的收入和支出之比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主要水分收入项是自然降水和人工灌溉,支出项是蒸散。在不考虑人工灌溉情况下,水分影响函数可以表示为:

f(W) = P ?(ET m )-1

式中,P 为降水量,ET m 为植物需水量,由Penman 公式计算。

11.积雪

记录积雪初日、终日、深度。

①地面状况

积雪深度为自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cm为单位,取整数。

选择一地势平坦,方圆1km2内没有建筑物的区域作为积雪观测地段。在观测地段中确定一中心点,使用GPS定位,编号记录并上报备案。每次观测在中心点附近进行5个重复的积雪深度测定,取其平均值作为积雪深度的观测值。

积雪分布为降雪过程后,某区域内积雪的分布状况,在晴空且地面有大于1cm厚度积雪时进行调查,调查项目主要为积雪深度。

在区域内选择适当路线,使用GPS定位,进行积雪分布情况调查,测定积雪深度。

②空间状况

卫星遥感积雪监测主要利用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亮温(T11μm)和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等多个物理量进行积雪信息的判识提取。

在可见光波段,地表和云、雪的反射率差异较大,云和雪高,地表低,以此作为识别晴空地表和雪面的主要依据;在远红外波段,地表和云、雪的亮温有明显差异,地表最高,雪其次,云尤其是中高云最低,以此作为区分积雪和中高云的主要依据;在近红外波段尤其是1.6μm附近,积雪的反射率低,云尤其低云高,以此作为识别积雪和低云的主要依据。

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R可见光-R近红外)/(R可见光+R近红外)

其中R可见光和R近红外分别为可见光通道和近红外通道的反射率。

亮温T b = ε1/4T kin

式中,ε为发射率,T kin为动力学温度。

12.冻土深度

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的状态。

一般根据埋入土中的冻土器内水结冰的部位和长度,来测定冻结层次及其上限和下限深度。如果遇有两个或以上冻结层,应分别测定每个冻结层的上、下限深度。当冻土深度不足0.5cm时,上下限均记为“0”。冻土深度以cm为单位,取整数。

大气成分

1.降水pH值

pH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水中氢离子活度倒数的对数值。当温度25℃、pH等于7时,溶液为中性,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活度相等,相应各自的近似浓度为10-7mo1/L。大气降水中pH值的大小反映了降水的酸碱性。pH值小于7表示呈酸性,pH值大于7表示呈碱性。

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湿沉降)。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等产生明显损害。

一般采用电位计法进行测定。

通过配制两种pH标准缓冲溶液,在溶液温度为25土0.1℃时,对仪器和电极进行定位与校正。仪器经校正定位后,进行样品测定,直接从仪器上读出样品稳定的pH值。

2.降尘总量

大气降尘是指从大气中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地面的颗粒物,其直径一般大于10μm。颗粒物在地面上的自然沉降能力主要决定于自身质量及粒度大小,但其它一些自然因素如地形和气象条件(风、雨、雪、雹、雾等)也起着一定作用。

大气降尘总量观测采用重量法。即大气中的颗粒物自然降落在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再根据集尘缸口的面积,计算出大气降尘总量值,单位为t / km 2·d 。

大气降尘总量W =[(W 1﹣W a ﹣W b )/( S × n ) ]×104

其中W 为降尘总量,t / km 2·d ;W 1为在105℃下,降尘总量加蒸发皿质量,g ;W a 为在105℃下,烘干的蒸发皿质量,g ;W b 为在105℃下,2.0ml0.1N 硫酸铜溶液蒸发至干后的质量,g ;S 为集尘缸口面积,cm 2;n 为采样天数,d 。

生 物

1.物候期

物候是指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等)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准周期的自然现象,如树木花草的发芽、展叶、开花、秋季的叶变色和落叶等。

林木的物候现象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是适应过去一个时期内气候和天气规律的结果,是比较稳定的形态表现。通过长期的物候观测,可以了解林木生长发育季节变化同气候及其他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作为指导林业生产和制定营林措施的科学依据。

选择各层优势种和物候指示种,野外观测。

2.林木密度

林木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通过对群落内各个种的密度的测定,可以计算全部个体(不分种)的密度和平均面积,在此基础上又可推算出个体间的距离。

在林内有代表性的标准地内用百米绳圈起10×10m 2的样方,在其内直接点数各种群的个体数目。某

种林木的密度计算用公式为:

S

N d 式中,d 为林木密度;N 为样方内某种林木的个体数目;S 为样地面积。

计算结果以株数/ hm 2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3.高度

林木从地面到林木冠层的高度,是反映森林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以m 为单位。

选择优势树种进行实地测量,常用的仪器为按照三角原理设计的视距测高器。

①在平地测树高,测者站立位置与树基本在同一水平。

树高=仰视树顶读数+眼高

②在坡下测树高,测者眼高或水平视线低于树基。

树高=仰视树顶读数-仰视树基读数

③在坡上测树高,测者眼高或水平视线高于树顶。

树高=俯视树基读数-俯视树顶读数

④坡度订正,在坡地使用视距器测距,由于坡度影响,其读数非水平距离,致使树高观测值大于实际树高值,必须加以订正。

h =h ’-h ’sin 2α

式中,h 为订正后的实际树高;h ’为坡地上树高观测值;α为坡度。

4.胸径

树木1.3m 高处的直径,是反映森林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以cm 为单位。如果树高不足1.3m ,则测量地径,地径指苗干靠近地表面处的直径。

选择优势树种,在距地面1.3m 上作一标记(如为坡地,应以坡上方量取为准),用皮尺量其周长(取

整数),计算直径(取一位小数)。

d1.3 =C /

式中,d1.3为胸径;C为周长。

5.生长量

在一定间隔期内,树木材积所发生变化的数量称为生长量,是反映森林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以m3为单位。

年生长量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立木年生长量=当年优势树种立木平均材积-上一年优势树种立木平均材积

6.单株立木材积

指测定的单株树木之主干部分材积,是反映森林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以m3/株为单位。

V =0.7845×d1.32× (H+3)×f /10000

式中,V为树干的材积,m3;d1.3为胸径,cm3;H为树高,m;f为实验形数。

表2-1 常见树种实验形数

实验形数适用的树种

0.45 云南松、冷杉及一般强阴性针叶树种

0.43 实生杉木、云杉及一般阴性针叶树种

0.42 杉木(不分起源)、红松、华山松、黄山松及中性针树种

0.41 插条杉树、落叶松、樟子松、油松、赤松、黑松及一般阳性针叶树和一般阔叶树种

0.40 一般阔叶树、柏、柳、桦、水曲柳、柞、栎、青冈、刺槐、榆、樟、桉等

0.39 马尾松及一般强阳性针叶树种

7.乔木层的叶面积指数

单位土地面积上森林群落乔木层的绿色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森林群落乔木层的叶片数量和分布对于光线投射、叶片温度湍流、生产力、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降雨量截流和土壤温度十分重要。

①仪器测量法

利用植物树冠分析仪测定。植物树冠分析仪是利用一个“鱼眼”光学传感器(视野范围148o)进行辐射测量来计算叶面积指数。每次测定选取5个不同角度来进行,取平均值,取一位小数。

②卫星遥感法

LAI={ln[(1-NDVI/A)/B]}/C

式中,A、B、C均为经验系数。A、B通常接近于1,C通常为0.5。其中,A值是由植物本身的光谱反射确定;B值与叶倾角、观测角有关;C值取决于叶子对辐射的衰减,这种衰减呈非线性的指数函数变化。

8.植物丰富度

指样地群落中所出现的物种数量,是物种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指标。

采用样方法计算群落中所出现的物种数量,样方法是以一定面积的样地作为整个研究区域的代表,样方面积的大小,要由群落性质决定,一般森林通常采用100m2。

9.林木层盖度

盖度指的是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林业上常用郁闭度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

郁闭度的大小对森林内的灌木层、土壤、微生物等都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林下可燃物的载量、含量和林内小气候,郁闭度增加,死地被物载量增加,活地被物载量减少。郁闭度的大小,对林内光照、湿度和风速都有很大影响,郁闭度大,林内光照弱,温度低,风小,蒸发小,湿度大,不易燃。

①地面测定法

在标准地内选取25×25m2的样方,两对角线上树冠覆盖的总长度与对角线的总长之比,作为覆盖度

的估测值。长度和结果均取一位小数。

②卫星遥感法

f =(NDVI-NDVI min)/(NDVI max-NDVI min)

式中,NDVI为所求像元的植被指数;NDVI min、NDVI max分别为研究区内NDVI的最小、最大值。

10.凋落物量

森林生态系统中枯枝、枯落叶、凋落树皮、针叶树的针叶、小枝、球果等凋落物的总重量。观测森林凋落物,旨在了解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数量和质量、组成和动态分解及其相应的养分归还量。

在标准地中随机设置凋落物收集器,每月月末收集一次,将收集到的凋落物区分叶、枝、果和有机碎屑(花、芽鳞、种子等)4部分,晾干称重,然后分别计算每平方米的凋落物量和每平方米的总凋落物量。以g·m-2为单位,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11.森林采伐量

森林采伐量是指每年采伐林木的立木材积,以m3为单位。

森林长期过度采伐将导致林地大量流失、树种简单化、林分幼龄化、林地衰退生产力下降等。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

调查有关部门的统计值。

12.植树面积

植树面积指每年植树造林的面积,以hm2为单位。

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和河流的淤积,能够防风固沙,调解气候,也能够减少污染,美化环境。

调查有关部门的统计值。

13.森林面积

区域内森林面积的获得采用地面调查(观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相结合的办法。

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对试验区内不同类型植被的光谱特性进行观测,找出各类植被光谱的变化规律,重点从中找出森林与其它生态系统的差异,用于划分森林范围。其次,以陆地资源卫星资料为底图,通过实地普查,进行分类处理,确定区域内森林面积。辅以EOS卫星资料动态监测,获取每年的森林面积与变化。

14.植被长势

植物长势是一个综合性定量概念,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它包括植被盖度、高度、季相、植株含水量和干物质重量等。植物长势是预测预报植物生物量的重要依据。主要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方法。

①比值植被指数(RVI)

由于可见光红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十分不同,因此两者简单的数值比——比值植被指数(RVI)能充分表达两反射率之间的差异。比值植被指数可提供植被反射的重要信息,是植被长势、丰度的度量方法之一。比值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叶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相关性高,被广泛用于估算和监测绿色植物生物量,在植被高密度覆盖情况下,它对植被十分敏感,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好,但当植被覆盖度小于50%时,它的分辨能力显著下降。

RVI =DN NIR /DN R

DN NIR和DN R分别为近红外、红波段的计数值(灰度值)

或RVI =ρNIR /ρR

ρNIR和ρR分别是近红外和红波段的反射率

②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针对浓密植被的红光反射很小,其RVI值将无界增长,因此将简单的比值植被指数RVI,经非线性归一化处理得“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使其比值,限定在[-1,1]范围内。其被定义为近红外波段与可

见光红外波段数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数值之和的比值。NDVI与叶面积指数、绿色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光合作用等植被参数有密切关系,是植被生长状态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在植被遥感中,应用最为广泛。

NDVI=(ρNIR-ρR)/(ρNIR+ρR)

ρNIR和ρR分别是近红外通道和红外通道的反射率。

土壤

1.土壤pH值

土壤pH值说明土壤的酸碱程度,是土壤形成过程和熟化培肥过程的一个指标。土壤中养分存在的形态和有效性,理化性质、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一般pH值在5~6.5时呈酸性或强酸性,在7.5~8.5时土壤呈碱性或强碱性。

将钻取的土样取出约30g土样放入50ml烧杯,加入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待土粒完全沉淀后用pH计测定其溶液酸碱度作为测定土壤的pH值。

2.土壤盐分含量

土壤中的盐类主要为Ca2+、Mg2+、Na+、Cl-、SO42-、CO32-、HCO3-等组成的各类盐类。土壤含盐量是指干土中所含易溶盐的重量百分数,土壤盐分会对植物造成危害,一是由于总含盐量高使渗透压升高,造成植物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二是由于土壤中某些特殊离子浓度过高或由于两种或多种离子不平衡,危害植物生长,具有毒害作用;三是由于土壤交换复合体中Na+含量过高,土壤中胶体易于分散,因而使土壤结构破坏。

全盐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质量法。首先将土壤中的易溶性盐分提取出来,一般用水来提取,我国常用的土水比为1:5,即1份土5份水;然后将浸出液过滤分离后放置在蒸发皿中,并置于烘箱中烘干(以除去有机质),直至恒重,称量,即可计算土壤含盐量。

3.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这三种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成分,它们的缺少或不平衡可以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土壤全氮:土壤中的氮分为有机态氮(如蛋白质)和无机态氮(如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NO2-—N)。两者总和为全氮。其中有机态氮含量占土壤全氮量的99%左右,无机态氮占1%左右,后者是速效养分。

土壤水解氮:土壤有机氮中的氨基酸、胺类等简单含氮化合物很容易被微生物水解为有效氮。所以在土壤中,凡在短期内可以矿质化的有机氮化物、铵态氮和硝态氮等都是植物容易吸收利用的形态,通称为水解氮。一般土壤中水解氮每百克干土中含2~6mg。

土壤全磷:土壤中的磷分为有机态磷(如核酸类、植素类)和无机态磷(如磷酸钙镁类、磷酸铁铝类)。两者总和称为全磷。其中有机磷占全磷比重的25~50%,红壤有机质很少,有机磷多在全磷的10%以下,而黑土有机质高,有机磷可达全磷的65%以上。

土壤有效磷:土壤全磷中仅有一小部分是离子态磷酸根、易溶的无机磷化合物和吸附态磷,它们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称为有效磷。

土壤全钾:土壤原生矿物中的钾(如钾长石、白云母)、固定态钾、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之和,称为土壤全钾。我国矿质土壤含全钾量少的只有万分之几,多的可高达4~5%左右,而一般则均在2.5%以下。

土壤速效钾:土壤之中的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称为速效钾。其中交换性钾约占速效钾的95%左右。

土壤养分含量(氮、磷、钾)采用化学实验法或用土壤养分计测定。

4.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土壤中气体的含量及运动、固体结构和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制约着土壤中养分的溶解、转移和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是植物生长需水的主要给源。

①烘干称重法

在烘箱中105土2℃的环境下烘干土壤中的水分,求算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土重的重量百分数。 W = ( g 1-g 2 )/( g 2-g )×100%

W 为土壤重量含水量;g 为铝盒重;g 1为铝盒加湿土重;g 2为铝盒加干土重。

②时域反射仪法

TDR 测定土壤水分是通过测定电磁波沿插入土壤的探针传播时间来确定土壤的介电常数,进而计算出土壤含水量。这一传播时间与土壤的介电常数K a 有关,可表示为:

K a =(c Δt /2L )2

式中,c 为光速,L 为波导长度。

土壤含水量Q 与介电常数K a 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Q = -5.3×10-2+2.92×10-2 K a -5.5×10-4 K a 2+4.3×10-6 K a 3

1.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上层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对植物根系分布层的土壤水分影响更大。因此,测定地下水位深度对于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十分必要。

选定能代表当地地下水位的、供灌溉或饮水使用的水井进行测定,一般在早上测定。当水井水位因灌溉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应在水井水位恢复到正常时进行补测。可用绳、杆、皮尺(绳、皮尺下端应系一重物),或自动仪器进行测量,以m 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2.地表径流量

降水或融雪强度一旦超过下渗强度,超过的水量可能暂时留于地表,当地表贮留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即向低处流动,成为地表水流而汇入溪流,这一过程称为地表径流,而此过程的水量称为地表径流量。

地表径流量是总径流量的一部分,一般由降水造成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薄薄的水流层。开展对地表径流的观测及深入研究,对研究水分平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地表径流量通过地表径流场进行观测。地表径流场是从周围地区分隔出来的一块土地,上面建设地表径流观测设施,径流场一般用截水沟分成若干小区域,截水沟相互联系并与一集水槽相接。降到地面的降水在降水量大于土壤渗透率及蒸发时,多余的水分会集中到地表面并流到截水沟,最后集中到集水槽中。集水槽中水量与集水面积之比则为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量以mm 为单位。

3.树干径流量

降落到树冠上的水量,其中一部分沿枝、叶集中到树干下流,并沿根系渗入土壤,这部分水量称为树干径流(或称干流、茎流)。以mm 为单位。

干流量通常很小,占降雨量的比率基本在5%以下,极少超过10%。树干径流可将水流直接导向根系周围的土壤,大大地增加了树木近根系范围的土壤含水量,同时,树干径流中含有相当可观的营养元素,对生长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的树木具有重要意义。

在标准样地内进行每木检尺,以4cm 为径级,每1径级选取平均木;在距聚乙烯管一端1m 处将其竖直剖开(开口向上呈U 字形)缠于树干基部,管一侧用炮钉固定于树干上,空隙用橡皮泥密封,缠绕时与水平面呈30°角,并用导管将水引入下面的塑料桶,降雨结束后及时进行雨量测定。

n n

i n n M K C M

C ∑==11

式中,C 为树干径流量,mm ;M 为单位面积上的树木株数;C n 为每一径级的树干径流量,mm ;K n 为每一径级树冠平均投影面积,cm 2;n 为各径级数;M n 为每一径级的树木株数。

灾 害

1.干旱

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降水、少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干旱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一是干旱灾害。前者是指最大可能蒸散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候现象,通常干旱气候是指用H.L.彭曼公式计算的最大可能蒸散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5的地区。与干旱气候不同,干旱灾害是指某一具体的年、季或月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发生的危害,它的发生区遍及全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降水显著偏少的年份比较多,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往往比较高,而湿润气候区则相反。

用于描述气候干旱的指标有很多,诸如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率、Z 指数、Palmer 指数等。 ①降水量(P )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 a )

定义和计算方法见气象部分。

表2-2 根据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的干旱等级

等级

类型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 a )[%] (月尺度)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 a )[%] (季尺度) 1

无旱 -50< P a -25≤ P a 2

轻旱 -75< P a ≤-50 -50≤ P a <-25 3

中旱 -90< P a ≤-75 -75< P a ≤-50 4

重旱 -99< P a ≤-90 -90< P a ≤-75 5 特旱 P a ≤-99 P a ≤-90

②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或Z )

由于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化幅度很大,直接用降水量在时空尺度上很难相互比较,而且降水分布是一种偏态分布,不是正态分布,所以在许多降水分析中,采用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标准化降水指标(简称SPI )就是先求出降水量Γ分布概率,然后再正态标准化而得。其计算步骤为:

a.假设某时段降水量为随机变量x ,则其Γ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β

γγβ/1)(1)(x e x x f --Γ= 0>x (1)

?∞--=Γ01)(dx e x x γγ (2)

其中:β>0,γ>0分别为尺度和形状参数,β和γ可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得:

A A 43

/411?++=γ (3)

γβ

?/?x = ........................(4) 其中 ∑=-=n i i x n x A 1lg 1lg (5)

式中,x i 为降水量资料样本,x 为降水量多年平均值。

确定概率密度函数中的参数后,对于某一年的降水量x 0,可求出随机变量x 小于x 0事件的概率为: ?∞=<00)()(dx x f x x P (6)

利用数值积分可以计算用(1)式代入(6)式后的事件概率近似估计值。

b.降水量为0时的事件概率由下式估计:

n m x P /)0(== (7)

式中,m 为降水量为0的样本数,n 为总样本数。

c.对Γ分布概率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即将(6)、(7)式求得的概率值代入标准化正态分布函数,即:

?∞-=<02/0221)(dx e x x P Z π (8)

对(8)式进行近似求解可得:

0.1))(()(1230

12+++++-=t d t d t d c t c t c t S Z ……………………(9) 其中,21

ln P t =,P 为(6)式或(7)式求得的概率,并当P >0.5时,P =1.0-P ,S =1;当P ≤0.5

时,S =-1。

515517.20=c ,802853.01=c ,010328.02=c ,

432788.11=d ,189269.02=d ,001308.03=d 。

由(9)式求得的Z 值也就是此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

表2-3 根据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划分的干旱等级

等级

类型 SPI 值 累积频率 1

无旱 -0.5< SPI >31% 2

轻旱 -1.0< SPI ≤-0.5 16~31% 3

中旱 -1.5< SPI ≤-1.0 7~16% 4

重旱 -2.0< SPI ≤-1.5 2~7% 5 特旱 SPI ≤-2.0 <2%

③相对湿润度指数(M i )

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定义可写成如下形式:

E E

P M i -=

式中,P 为某时段的降水量,E 为某时段的可能蒸散量,用Penman-Monteith 或Thornthwaite 方法计算。

表2-4 根据相对湿润度指数M i 划分的干旱等级

等级

类型 相对湿润度指数M i (月尺度) 相对湿润度指数M i (季尺度) 1

无旱 -0.50< M i -0.25< M i 2

轻旱 -0.75< M i ≤-0.50 -0.50< M i ≤-0.25 3

中旱 -0.90< M i ≤-0.75 -0.75< M i ≤-0.50 4

重旱 -0.99< M i ≤-0.90 -0.90< M i ≤-0.75 5 特旱 M i ≤-0.99 M i ≤-0.90

④综合干旱指数C i

由于发生干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干旱严重程度的因子很多,所以确定干旱的指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单一干旱指数无法满足要求。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 i 是以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指数和降水量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综合指数: 9

33Z M Z C i βγα++= 当C i ﹥0时,P 10≥P a ;P 30≥1.5×P a ,并P 10≥P a /3;或P d ≥P a /2,则C i =C i ;否则C i =0。

当C i ﹤0,并P 10≥E 0时,则C i =0.5×C i ;当P y ﹤200mm ,C i =0。

P a =200mm ,E 0 =E 5,当E 5 <5mm 时,则E 0 = 5mm 。

式中,Z 3、Z 9为近30天和90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M 3为近30天相对湿润度指数;E 5为近5天的可能蒸散量。P 10为近10天降水量,P 30为近30天降水量,P d 为近10天一日最大降水量,P y 为常年年降水量;α、γ、β为权重系数,分别取0.4、0.8、0.4。

表2-5 根据综合干旱指数C i 划分的干旱等级

等级

类型 C i 值 干旱影响程度 1

无旱 -0.6

轻旱 -1.2< C i ≤-0.6 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对植物有轻微影响。 3 中旱 -1.8< C i ≤-1.2 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较严重不足,地表植物

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 重旱 -2.4< C i ≤-1.8 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地表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

产生一定影响。 5 特旱 C i ≤-2.4 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持续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植物和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⑤土壤墒情干旱指数

土壤相对湿度,以重量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表示。

%100?=c f w R

式中,w 为土壤重量含水率;f c 为田间持水量。

土壤重量含水率:

%100?-=d d w m m m W

式中,W 为土壤重量含水量,m w 为湿土重量,m d 为干土重量。

表2-6 根据土壤相对湿度划分的干旱等级

等级

类型 20cm 深度土壤相对湿度 对植物影响程度 1

无旱 R >60% 地表湿润,无旱象 2

轻旱 60≥ R >50% 地表蒸发量较小,近地表空气干燥 3

中旱 50≥ R >40% 土壤表面干燥,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 4

重旱 40≥ R >30% 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地表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 5 特旱 R ≤30% 基本无土壤蒸发,地表植物干枯、死亡

⑥帕默尔干旱等级

表2-7 根据帕默尔指数划分的干旱等级

级别

干旱等级 旱度指数(X )范围划分 名称 危害程度 1 2 3 4 5 无旱 轻旱 中旱 重旱 特旱 无危害 轻微危害 中等危害 严重危害 特重危害 X ≥-0.99 -1.00≥ X ≥-1.99 -2.00≥ X ≥-2.99 -3.00≥ X ≥-2.99 X ≤-4.00

帕默尔干旱指数计算步骤如下:

a.统计水文帐,由长期气象资料序列计算出月水分平衡各分量的实际值、可能值及平均值,包括蒸散量、潜在蒸散量、径流量、潜在径流量、补水量、潜在补水量、失水量和潜在失水量;

b.计算各气候常数和系数,包括蒸散系数、补水系数、径流系数、失水系数和气候特征值;

c.计算出水分平衡各分量的气候适宜值,包括气候适宜蒸散量、气候适宜补水量、气候适宜径流量、气候适宜失水量和气候适宜降水量;

d.计算水分盈亏值和水分距平指数;

e.建立帕默尔干旱指数计算公式;

f.对权重因子K进行修正,计算最后的水分距平指数Z;

g.干期(或湿期)结束的度计算。

2.寒害、冻害、冻裂

寒害又称冷害,指气温降至0℃以上植物所受到的伤害。其原因是低温造成植物代谢紊乱,膜性改变和根系吸收力降低等。

冻害指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

冻裂多发生在日夜温差大的西南坡上的林木。下午太阳直射树干,入夜气温迅速下降,由于木材导热慢,造成树干西南侧内热胀、外冷缩的弧向拉力,使树干纵向开裂。

灾害性天气出现后及时观测,自植物发现受害开始至受害植物生长恢复或受害部位症状不再变化为止。记录受害部位及症状、受害程度、计算树木受害百分率、受害面积百分率和部位受害百分率等。

①树木受害百分率。

受害棵数

受害树木百分率(%)= %

100

总棵数

②受害面积百分率。有时灾害性天气发生后,观测区域内树木只有部分受害,如以树木受害百分率表示受害程度还不及面积表示更有代表性,则可估计受害面积占整个区域面积的百分率。

③受害部位的受害百分率。估计受害树木的受害部位的百分率,个别部位受害(10%),受害25%、50%、75%、90%以上。例如叶片受害,则估计受害叶片占总叶片数的百分率,记入树木受害部分的受害程度及受害症状栏内。

3.冰雹

冰雹是一种局地性强、季节性明显、来势急、持续时间短,以砸伤为主的气象灾害,观测中专指直径在5mm以上的固体降水。

轻雹:冰雹大小如豆粒,直径5mm左右,降雹会造成植物的叶片被打落或打成麻状,作物茎秆折断或打成秃茬子。中雹:冰雹大小如杏子、核桃,直径20~30mm,降雹时可将树木细枝打折,树干皮层打成“遍体鳞伤”,作物茎叶被打断成茬子,甘薯蔓被打烂。重雹:冰雹大小如鸡蛋、拳头,直径约30~70mm,各种作物地上部分会被砸光,地下部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重点是记录分析发生范围、程度、发生频次,与常年比较。

采用地面观测调查与卫星遥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①地面调查法

冰雹危害程度评定标准见表2-8

表2-8冰雹危害程度评定标准

等级受害症状

轻个别植株叶、花序、花蕾、子房、未熟果实受损,植株折断。

中部分植株叶、花序、花蕾、子房、未熟果实受损,植株折断。

重大部分植株茎杆折断、草倒伏、灌木、半灌木当年生枝条断落。

②卫星遥感法

在灾害发生后,利用灾前和灾后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对比。

△NDVI=NDVI灾后-NDVI灾前

再结合地面调查资料确定阈值,然后计算受灾面积。

4.皮烧

由于强烈的太阳辐射,使树木形成层和树皮组织局部死亡的灾害。

观测自树木发现受害时开始至受害树木生长恢复或受害部位症状不再变化为止,记录受害部位及症

状、受害程度、计算树木受害百分率、受害面积百分率和部位受害百分率等。

①树木受害百分率。

受害棵数

受害树木百分率(%)= %

100

?

总棵数

②受害面积百分率。有时灾害性天气发生后,观测区域内树木只有部分受害,如以树木受害百分率表示受害程度还不及面积表示更有代表性,则可估计受害面积占整个区域面积的百分率。

③受害部位的受害百分率。估计受害树木的受害部位的百分率,个别部位受害(10%),受害25%、50%、75%、90%以上。例如叶片受害,则估计受害叶片占总叶片数的百分率,记入树木受害部分的受害程度及受害症状栏内。

5.风害

超过10m/s的大风,对树木有伤害作用,由此引发的灾害为风害。

观测在灾害性天气出现后及时进行,自树木发现受害时开始至受害树木生长恢复或受害部位症状不再变化为止。记录受害部位及症状、受害程度、计算树木受害百分率、受害面积百分率和部位受害百分率等。

①树木受害百分率。

受害棵数

受害树木百分率(%)= %

?

100

总棵数

②受害面积百分率。有时灾害性天气发生后,观测区域内树木只有部分受害,如以树木受害百分率表示受害程度还不及面积表示更有代表性,则可估计受害面积占整个区域面积的百分率。

③受害部位的受害百分率。估计受害树木的受害部位的百分率,个别部位受害(10%),受害25%、50%、75%、90%以上。例如叶片受害,则估计受害叶片占总叶片数的百分率,记入树木受害部分的受害程度及受害症状栏内。

6.雪灾

由于积雪而使树木遭受机械损伤或受冻而造成的灾害。冬春季节因降雪过多在树木上形成积雪,量过大时会使树木被压折,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记录受害部位及症状、受害程度、计算树木受害百分率、受害面积百分率和部位受害百分率等。

①树木受害百分率。

受害棵数

受害树木百分率(%)= %

100

?

总棵数

②受害面积百分率。有时灾害性天气发生后,观测区域内树木只有部分受害,如以树木受害百分率表示受害程度还不及面积表示更有代表性,则可估计受害面积占整个区域面积的百分率。

③受害部位的受害百分率。估计受害树木的受害部位的百分率,个别部位受害(10%),受害25%、50%、75%、90%以上。例如叶片受害,则估计受害叶片占总叶片数的百分率,记入树木受害部分的受害程度及受害症状栏内。

7.森林火灾

表2-9 森林火灾程度标准

受灾程度受害森林面积S(hm2)

森林火警<1

一般森林火灾1~100

重大森林火灾101~1000

特大森林火灾≥1000

森林起火会给森林经济和环境带来一定损失和危害,林火的发生季节和时段、以及林火的强度和蔓延的快慢都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主要利用卫星遥感方法,确定火点位置、判断火点性质(是否为林火),计算过火面积,划分火灾程度等。

8.森林病虫害

监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关病虫害种类、发生发展规律、危害情况等资料,以便为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预测预报,以及制定防治规划和采取检疫措施提供依据。

①地面观测法

记录病虫害名称、受害期和危害程度,危害程度指因病虫害对林木的枝梢、树干、树叶、根茎、果实等器官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以轻、中、重三级来表示。

表2-10病虫害危害程度标准

各部位受害情况病虫害

等级

轻中重

根部枝干病<10% 10~25% >25% 虫<5% 5~10% >10%

叶片病<15% 15~25% >25% 虫<15% 15~25% >25%

果实(种子)病<5% 5~15% >15% 虫<5% 5~15% >15%

②卫星遥感法

通过GPS对发生病虫害的区域进行定位,根据其植被指数的变化情况及其地物光谱特征,利用中低分辨率卫星的红外通道晴空资料(EOS资料和NOAA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等,建立病虫害区域的监测模型,确定发生发展面积。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全文及编制说明

附件1 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2019年10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促进监测事业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定义与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生态环境监测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环境质量、生态状况和污染物排放及其变化趋势的采样观测、调查普查、遥感解译、分析测试、评价评估、预测预报等活动。包括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土壤、声、光、热、生物、振动、辐射、温室气体等环境要素质量的监测,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河湖、海洋、农田、城市和乡村等生态状况的监测,以及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活动的监测。 第三条【工作原则和目标】 生态环境监测实行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原则。 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的独立、公正,维护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四条【地位与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共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监测事业纳入同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保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参与生态环境监测活动,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五条【管理体制与部门职责】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对生态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气象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按照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组织实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监测活动。 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森林监测系统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属于森林管理技术领域。本技术的森林监测系统,通过服务器、火灾探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人机操作模块、虫害监测模块和预测分析木块进行完整地对森林进行监测。本技术中火灾探测系统通过RFID读卡器,利用设备控制接收光焰的受光部,实现对火灾进行远程控制,显示在视频图像上产生光源图像,然后采集图像照亮物体表面,增强人眼的可视范围。本技术的火灾预测准确率为92.1%~93.6%,相比较于对比例提高34.85%~37.04%,虫害预测准确率为91.8%~92.9%,相比较于对比例提高30.40%~31.96%,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要求 1.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火灾探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人机操作模块、虫害监测模块和预测分析木块,其中,服务器保存有环境监测的信息,针对用户组的用户端生成并发送环境监测任务信息中的采样任务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灾探测系统:利用一个或多个RFID读卡器,将其布置在具有系统设施内以读取一个或多个RFID 标签,RFID读卡器连接于探测器,用于控制接收光焰的受光部,从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中提取烟雾特征 参数,然后对烟雾特征参数进行匹配统计分析;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图像源、采集卡、显示屏、图像传感器和至少两台摄像机,所述图像源用于产生源图像,通过采集卡采集图像源,采集到的图像源显示在显示屏上,图像源与显示屏一体成型,图像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辐射光源的阵列表面,以摄像机关联可以采集所述图像区域照亮物体表面; 所述人机操作模块用于用户登录,输入待监测点的基本数据和控制命令,用户在登录前注册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和手机号的信息,用户在登录后进行实名认证和微信支付认证,关联小程序,用于实施监测用户的位置信息; 所述虫害监测模块用于对害虫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有虫害,采集植物受到病虫害时的图像特征,植物受到病虫害之后的每个时间段的图像特征,以及植物受到病虫害已经死亡的图像特征和未受到病虫害的图像特征,这些图像特征反应在虫害监测模块上,该模块与服务器相连接,将病虫害监测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然后虫害状况评级数值的比例,确定大范围的虫害状况量化评级; 所述预测分析模块:登录人机操作模块,将火灾监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虫害监测模块的数据反馈到预测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将其发送到服务器终端进行统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操作模块用户在登录时会返回唯一的token,客户端则保存登录token,并将token存入共享内存和数据库,同时对token进行时效性检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oken的返回状态码为280。

物联网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 术》 综合报告 题目:智能环境与物联网技术 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二О一六年六月 摘要

环境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而物联网技术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智能环境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信息融合等技术对空气环境,海洋环境,河,湖水质,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通过构建全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检测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建立全国性的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和污染预警提供更客观,有效的依据。 关键字:智能环境物联网技术传感器

目录 1引言 (4) 1.1 物联网简介 (4) 1.2智能环境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4) 2需求分析 (4) 2.1智能环境功能需求分析 (5) 2.2各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1大气污染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2海洋污染监测子需求分析 (5) 2.2.3水质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4生态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5城市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3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6) 2.3.1可靠性需求 (6) 2.3.2开放性需求 (6) 2.3.3可扩展性需求 (6) 2.3.4安全性需求 (6) 2.3.5应用环境需求 (6) 3详细设计 (6) 3.1各环境监测子系统解决方案 (6) 3.2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结构图 (5) 3.2.1各子系统环境监测拓扑结构图 (6)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架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系统架构 文/北京方大天云科技有限公司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典型区域内的风、温、光、湿、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因子进行系统、全天候连续监测的自动气象站。用于测量林内梯度分布特征相关的气候因子,测量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小气候差异,研究各种类型小气候的形成过程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森林生态研究相关部门对森林下垫面的小气候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内容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依据森林气象学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规范设计的一款综合生态监测站。支持多种传感器组合搭配的形式,无线/P2P/卫星通讯等多种通讯方式传输,观测要素包括: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等要素。该站主要观测梯度分布包括:地上四层为冠层上3m、冠层中部、距地面 1.5m 和地被层,地下四层为地面以下5cm、10cm、20cm、40cm。该站可通过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口和PC 机,可查看数据采集器内存中的数据文件。数据可存储在SD 卡中,通过直接读取SD 卡,或通过Ethernet,采用FTP 或Http查看数据,也可通过GPRS远程传输数据到用户端。 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50℃、0~100%RH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 防护等级:IP65 采集通道: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可扩展 通讯方式:有线传输、GPRS无线传输 操作系统:嵌入式、智能可编程 电源:220VAC或太阳能 功能特点 监测多种气象环境因子及空气和水环境因子 提供长期连续的准确生态气候变化数据 太阳能供电,可在野外各种环境下使用 可连接信息显示屏 数据存储量大,可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 典型应用 森林生态研究监测系统 森林小气候监测系统 森林生态保护及恢复研究 生态产业监测系统 科研基地生态研究系统 土壤土质研究系统 系统组成 传感器: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指标体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 规范 编制说明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课题组 2017年3月31日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 编制《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标准的任务来源于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起草单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项目下达后,起草工作组成员认真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岩溶石漠化治理及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等相关技术文件,结合我国国情和站情进行分析,构建编制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的总体框架,并进行任务分工,签订相关执行协议,明确起草工作组成员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时间。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的初稿完成后,按照标准制定的要求,向我国长期从事石漠化治理的地方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水土保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的专家以及从事标准研制的专家发放了征求意见稿。针对专家意见,起草工作组一一进行认真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初稿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送审稿。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 周金星:项目总负责人。起草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的总体框架,修改完善《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 崔明、刘玉国:起草和修改编制说明及具体标准条款,编写气象、水文、土壤和生物等4部分观测指标,征求专家意见,并进行项目组织协调,准备相关报批材料,修改完善《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 郭红艳、秦伟、单志杰、殷哲、李柏:协助编写和修改完善具体标准条款。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及其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 1、标准的编制原则 (1)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指标选定时,应保证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各个指标按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全面考虑,构成完整综合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包括工程实施及政策执行情况、生态效益、经济效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概述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概述 摘要: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没有普通意义上的市场的一些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和计算方法,比较系统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各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学研究领域,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 国外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方法主要为旅行价值法和意愿调查法。如日本林野厅[1]于2000年对其国家的森林公益机能进行了经济价值评价,选取的功能指标包括水源涵养等六大类指标。目前国外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各异, 但被普遍认可的是Daliy等人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2]。Daliy 认为,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和过程”。在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起步较晚,欧阳志云等学者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作用”。以李金昌、孔繁文为代表,对生态系统的评估特别是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而蒋延玲、周广胜等(1999)估算了我国38种主要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

但在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中, 自Costanza等人的“全球生态 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价值估算”一文发表以后[3], 学术界引起极大的轰 动和争议.主要是以Costanza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派”和以Pearce 为代表的“环境经济学派”,围绕该论文的一些观点、计算方法和有关 内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价值的可计算性、计量方法和计量中技术处理问题等方面[4~7]。Pearce等人认为,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可计算性或者说其计算结果没有实际意义;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量方法上,坚持应该遵 循“货币化”二原则, 即以“支付意愿”表达的“消费者偏好”和边 际分析。Costanza 等人认为,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作为一个宏观量与GNP一样可以计算,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是一个宏观经 济学问题,而不是一个微观经济学问题,因此不必建立在边际分析之上;计算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市场价格、准市场价格、替代成本等各种方法.应该说Pearce等人对Costanza等人的工作的经济学挑剔是深刻有力的。只要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计量没有与经济学接轨,它就难以为经济学家 接受并对经济实践产生影响.但是,Costanza等人的一些观点为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 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面临全球环境问题严重威胁,自然资源有价论的呼声越来越高,所 以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是改变公众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观,近一步地认知森林的生态地位。对于公众 而言,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评价能使他们更容易和准确地了解森林的作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首先介绍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指标内容;阐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4种方法,重点介绍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还简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和补偿机制。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为森林的合理经营,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结果可用于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的复杂性,时间序列上的多变性,生长发育过程的周期性和环境反应的滞后性等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方法。 ①定位监测: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环境类型,设固定监测点,进行长期地、 系统地、连续地观测与研究。 ②半定位监测:相对于定位监测而言,通常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位观测站数量有限, 对于一些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相对短期的、不连续的观测和研究,作为对定位观测站的补充。 (2) 宏观监测、微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和典型区域监测。 ①宏观监测:研究地域至少应该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 宏观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②微观监测:研究地域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 类型。 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③重点地区监测:对重点预防防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进行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分布、 面积、治理程度、治理效益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④典型区域监测:如对泥石流、滑坡、崩岗、汛期等进行监测预报。 (3)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①定期监测:在已有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扩充、完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资 源与生态环境变更调查,全面监测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利用遥感手段,定期监测重点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监测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并核查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详实性。 ②日常监测:随时监测有关洪水、违法用地、毁林砍伐、毁草开荒、乱占滥用土地等突发事件。 ③专项监测:在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地区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的监测,主要包括黄河 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等。 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极大,森林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都有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研究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阐述了城市森林的概念以及当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研究评估的方法,以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满足市民接近和回归自然的渴望,已成为城市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提高绿地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当今主流的研究方向。 1.城市森林的概念和内涵 城市森林与城市林业的概念主要差异性在于城市林业主要侧重于行业的经营和管理,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林业经营管理的范畴,是一个多方面的经营管理体系;而城市森林是将城市绿地主要以森林的形式进行构筑和管理,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1]。因此,城市森林是建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借鉴地带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乔木为骨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2.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生态服务功能的含义 广义上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2]。一般而言,生态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s)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共同支撑和维持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过程;它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人类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依赖性,为人们评价各种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影响提供了一种参考,以防止和减少自我毁灭性的经济和社会活动[3]。 2.2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4]。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括该系统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和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这内部效益,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的外部公益作用。 3.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研究方法

互联网+林业智慧林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林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1智慧林业如何理解 2智慧林业如何构建 3智慧林业如何管理 4智慧林业视角

生态建设与保护 注:荒漠化和沙化严重;野生动物安全;超限额采伐、乱占林地、毁林开垦。营造林 重点生态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林业产业安全和管理 注:管理难,事故多,信息孤岛,研究困难,舆论压力大干鲜果品、茶药材以及林业食品等 锯材、人造板等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业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业 课题研究

森林火灾现状 林业火灾2010年数据2011年数据2012年数据 火灾次数772455503966 伤亡人数1089121受灾面积(公顷)458022695013900 注:数据来源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

国家及地区政策 ?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违反林业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林业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和《关于破坏林业资源重大行政案件报告制度的规定》 ?发布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及其指南。召开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确立了“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举办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林业信息化成果展,设立了林业信息化标识。 ?3月25日,《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林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一业务系统建设,包括林业资源监管系统建设工程、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系统建设工程。二是支撑系统建设,包括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工程、运维系统建设工程。三是基础建设,包括标准规范建设工程、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工程、国家卫星林业遥感系统建设工程、网络及运行环境建设工程、安全系统建设工程。 ……

2020年二轮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专题卷(精编)

2020届二轮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专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9·湖南省郴州市生物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草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 C.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同深度有不同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草原中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A正确;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强,如苔原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 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弱,B正确;人工湿地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 的间接价值,C错误;湖泊生态系统中不同深度有不同的生物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故选C。 2.(2019·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高三期末)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 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 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 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棚以便防雨、防高温等的管理。 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 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 和能量多级利用 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 为显著 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 [解析]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可能也会增加新的食物链,A错误;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了空间,实 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 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不会出现抗药性,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C正确;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D正确。 3.(2019·安徽省淮南市生物二模)有人研究某弃耕多年荒地中的一条食物链:植物→田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包括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一·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森林能够提供大量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还能生产有很多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当然现代森林的主要生产功能还是表现为它是―个巨大的原材料供应者.木材及木制品,在建筑,交通,采掘,轻纺,水利电力筹许多生产部门是不可缺少的物资.木材的化学加工产品及各种林副产品也是重要的原材料及出口物资. 中国有繁多的经济林木树种,林副产品极为丰富,还有大量的中草药材,多种稀有珍贵的野生动物.产品的丰富多彩,实在是举不胜举.这些产品从需要上讲,不仅在国内牵涉到各行各业,不可缺少;而且其中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是国家重要的出口物资。森林中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仅热带雨林中的物种就占地球上全部物种的50%.在我国的森林中,既有大量的食用植物,又有很多油料植物,还有丰富的药材资源。现代的森林仍然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能源生产者,由于世界上一些化石能源渐渐枯竭,森林作为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正在引起越来越大的重视. 二·涵养水源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将地表水转为地表径流或地下水的作用。主要功能表现在增加可利用水资源、净化水质和调节径流三个方面。森林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茂密的枝叶能够截留降雨,减弱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层,如同一层松软的海绵覆盖在土壤表面,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庞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对土壤有很强的粘附作用.另外,森林还能抵御风暴对土壤的侵蚀.我国的有关观测结果表明,有林地水土流失量比荒坡地小得多.森林能够蓄水保肥,消洪补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森林是巨型蓄水库.降雨落到树下的枯枝落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会被蓄积起来,就像水库蓄水一样.雨过天晴,大量的水分又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森林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保育土壤 森林中活地被物和凋落物层层截留降水,降低水滴对表土的冲击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同时林木根系固持土壤,防止土壤崩塌泻溜,减少土壤肥力损失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功能。风蚀是土壤流失的一种灾害.风力可以吹失表土中的肥土和细粒,使土壤移动,转移.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更是风起沙飞,往往埋没了农田和村庄.风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更为普遍. 四·净化大气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粉尘、重金属等)的吸收、过滤、阻

生态环境监测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2.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3.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 (1)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2)根据生态系统的情况,决定管理对策 (3)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4)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5)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4.环境监测:是指测定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数据的过程。即通过物理测定、化学测定、仪器测定和生物监测等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实施测定的过程。 5.环境监测的内容: (1)物理指标的测定。包括噪声、振动、电磁波、热能、放射性等水平的监测。 (2)化学指标的测定。包括各种化学物质在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水平的监测。 (3)生态系统的监测。主要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如乱砍滥伐森林或草原和过度放牧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二氧化碳和氟氯烃的过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6.环境监测的分类 (1)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以分类以下三类: ①研究性监测。主要是研究确定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等。

②监视性监测,亦称常规监测。主要是对在不同功能区内的水、气等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的定点、定期监测,从而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情况,评价治理效果和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 ③特定目的的监测。主要是指污染事故的监测和污染纠纷的仲裁监测。前者为污染事故的判断和处理提供监测服务;后者为解决污染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2)环境监测按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①环境质量监测。由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的监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编报各种环境监测报告和环境质量报告。 ②污染监督监测。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3)还可按污染物存在的空间分类,分为大气监测、水质监测 和土壤监测等。 7.环境监测的三项任务: (1)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系统掌握和提供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①在全国各个地区科学地分布环境监测站点和网络,按照统一规定的方法和规范,对各个环境要素进行连续地或者定期地监测; ②结合污染源监测,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全国、地区和特殊环境区域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和防治污染措施的建议。 (2)污染监督监测方面: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①对污染源进行宏观调查,建立污染源档案; ②对污染源进行现场监测;或者核对排污单位测试的数据; ③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污染治理装置进行验收和监测,为执行各种环境法规、标准,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④对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进行监测,为追究污染者的法律责任以及解决污染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3)环境科研和服务监测方面 ①开展以科研为主要目的的监测,为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开展研究工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知识点最新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 营养成分: 成分代谢类型生态作用地位实例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 质和能量 必需 阳光、热能、空气、水、 无机盐 生产者自养生物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 栖息场所和食物。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必需 主要是光能自养型生物 如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 还有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 菌 消费者异养生物对植物传粉、受精、种子 传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非必 需 分为初级、次级、三级 消费者等 分解者异养生物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 逐渐分解为无机物 必需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 菌; 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 2. 营养结构: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因食物关系而形联系。分为:捕食链、腐生链、寄生链通常所指的食物链是捕食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以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因食物链彼此交错而形成的复杂联系, 其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是捕食和竞争 意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途径。 生物富集作用:重金属和杀虫剂等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一)能量流动: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的输入: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3.能量流动途径: 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中化学能形式存在 ①通过细胞呼吸供自身生命活动消耗 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以粪便、遗体、残枝落叶中化学能 形式被分解者所利用 ③以食物(有机物)中化学能式流入下一营养级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_省略_初探_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_肖寒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 3 ———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 肖 寒3 3  欧阳志云 赵景柱 王效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0) 【摘要】 以尖峰岭地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并使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机会成 本和替代花费等方法评价了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在尖峰岭地区,面积为44667.00hm 2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每年66438.49万元,其中林产品价值为7164.11万元,涵养水源价值为39429.21万元,保持土壤减少侵蚀价值为247.26万元,固定CO 2减轻温室效应的价值为1316.24万元,营养物循环价值为428.55万元,净化空气的价值为17853.12万元.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尖峰岭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cological valu ation A case study of tropical forest in Jianfengling of H ainan is 2land.XIAO Han ,OU Y AN G Zhiyun ,ZHAO Jingzhu ,WAN G Xiaoke (Research Center f or Eco 2Environmental Sci 2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2Chin.J.A ppl.Ecol.,2000,11(4):481~484.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esent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indirect economic value of Jianfengling tropical forest in Hainan Isl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annual integrate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Jianfengling tropical for 2est ,which covers 44667.00hm 2,adds up to 664.38million yuan (Chinese RMB ),of which ,about 71.64million yuan is of the output of standing trees and other forest products ,about 394.29million yuan of water 2holding ,about 2.47million yuan of soil conservation against erosion ,about 13.16million yuan of carbon fixation for reducing green house effect ,about 4.29million yuan of nutrient retention for N ,P ,K ,Ca and Mg ,about 178.53million yuan of air purification. K ey w ords Ecosystem services ,Forest ecosystem ,Ecoservice valuation ,Jianfengling mountain.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RCEES9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项目(799308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670089). 33通讯联系人. 1999-10-12收稿,2000-05-29接受. 1 引 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 成与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5,12].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研究发现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替代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6].由于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不了解,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明显损害,威胁人们的安全与健康,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维持与保育生态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国际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十分重视,生态学家、生态经济学家及其它相关领域的科学 家共同合作,从生态系统过程、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研究,不断充实与丰富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探索其评价技术及生态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美国生态学会组织了以Gretchen Daily 负责的研究小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形成了能反映当前这一课题研究最新进展的论文集[4],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曾成立Constanza 负责的专门研究组以研究生物多样性间接经济价值及其评估方法,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Costanza 等13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a -1,平均为33万亿美元?a -1[3],Pimentel 等[15]研究报道,全球仅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淤积所造成的损失约60亿美元.分析与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在我国,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8月 第11卷 第4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Aug.2000,11(4)∶481~484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摘要]对个别概念的区分,并简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且讨论生态环境监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

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

1 、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对于生态环境监测,许多人有不同的理解。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综合技术,可相对便宜地收集大范围内生命支持系统能力的数据。前苏联学者曾提出,生态监测是生物圈的综合监测。美国环保局把生态监测定义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原因的监测。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这一定义从方法原理、目的、手段、意义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2 、生态监测的对象 生态环境监测已不再是单纯的对环境质量的现状调查,它是以监测生态系统条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趋势,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监测的对象包括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另外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提出了生态监测的因子。 3 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生态监测2个基本的空间尺度,可将其划分为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大类。 (1)宏观生态监测。是在大区域范围内对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等进行监测。主要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生态制图技术等进行监测。 (2)微观生态监测。其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它是对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集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进行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起主导作用,且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4 、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牵涉到多学科的交叉,它包含了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领域。又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性的工作,因为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复杂变化过程,受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自然因素等的影响,长期监测才能揭示其变化规律。其还具有分散性,生态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监测网的分散性很大。同时由于生态过程的缓慢性,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也很大,所以通常采取周期性的间断监测。 生态监测系统性强。生态监测本身是对系统状态的总体变化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森林生态系统(试行)

附件2: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 (试行) 森林生态系统 中国气象局 二○○六年三月

前言 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是全人类正在且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因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范围内生态、资源、环境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导致了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干旱化和荒漠化加剧以及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气象事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环境、外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按照“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八条业务轨道和四个功能平台的业务布局与分工,其中生态与农业气象为业务轨道之一。 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是气象部门“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现实需求,是进一步发挥气象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气象部门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其中,生态气象监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是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核心构成。 为了保证全国气象部门生态气象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并进一步实现业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组织编制了该项《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试行)》。本书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和《生态气象观测规范(试行)》等,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6种生态系统下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等监测指标体系。 生态气象监测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业务,其指标的建立尚未完全成熟,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必将对此项业务提出更新更多的需求。因此,随着今后全国气象部门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工作实践,本监测指标体系将不断得到检验,预测减灾司也将适时对本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并根据发展需要建立其它生态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二〇〇六年三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