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铝材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性。
以下是铝材氧化的工艺流程:
1. 预处理:首先需要对铝材进行清洗和脱脂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油脂,确保后续的氧化过程能够有效进行。
2. 硝酸清洗:将铝材浸泡在硝酸溶液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其他杂质,使得铝材的表面变得更加干净和光滑。
3. 阳极氧化:将经过预处理和清洗的铝材放置在氧化槽中,作为阳极,通过电流的作用在铝材表面形成氧化层。
这个过程要控制好氧化层的厚度和均匀性,通常会在酸性或碱性的氧化溶液中进行。
4. 封孔处理:对于一些需要更高耐蚀性和耐磨性的铝材,可以进行封孔处理,即在氧化层表面形成微孔,然后通过热水或热浸的方式将这些微孔封闭,从而增加氧化层的致密性。
5. 烘干和包装:经过氧化处理的铝材需要经过烘干和包装,以确保其表面不受损,同时防止氧化层再次被污染。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铝材就可以获得优秀的耐蚀性和耐磨性,适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
同时,氧化层的颜色也可以根据
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从而满足不同的装饰要求。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既保护了铝材的表面质量,又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对于提高铝材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铝材氧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氧化处理可以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
下面将介绍铝材氧化工艺的具体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铝材氧化之前,需要对铝材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清洁完成后,将铝材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粗糙度,使表面更加光滑。
第二步,阳极氧化。
将清洁处理后的铝材置于氧化槽中,作为阳极,通过直流电源施加电压,使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
在氧化槽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和添加剂,控制电压和电流密度,可以调节氧化膜的厚度和颜色。
第三步,封孔处理。
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材表面会形成微孔结构,为了提高氧化膜的密封性和耐蚀性,需要进行封孔处理。
封孔处理可以采用热水封孔、热镁封孔或者镉盐封孔等方法,将微孔完全封闭,提高氧化膜的密封性能。
第四步,染色处理。
为了提高氧化膜的装饰性能,可以对铝材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处理可以采用有机染料或者无机染料,将染料溶液浸渍在氧化膜中,使氧化膜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效果,增加铝材的装饰性能。
第五步,封闭处理。
经过染色处理后,需要进行封闭处理,以提高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封闭处理可以采用热水封闭、热镁封闭或者镉盐封闭等方法,使染色氧化膜充分封闭,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最后,检验包装。
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的铝材,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厚度均匀性、耐蚀性能等指标。
合格后,进行包装,以防止氧化膜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以实现铝材的氧化处理,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使其在建筑、家居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铝材氧化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将进一步推动铝材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是指将铝材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的工艺。
这种氧化膜具有很好的耐蚀性、绝缘性和装饰性,可以保护铝材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并赋予其更多的功能特性。
下面是一般的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1. 预处理:首先,需要对铝材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通常采用碱洗、酸洗或机械处理等方法。
2. 阳极化:接下来,将铝材置于电解槽中作为阳极,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使其与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用的电解液可选择硫酸、草酸、硼酸等。
3. 氧化:在阳极化的过程中,铝材表面会形成氧化膜。
氧化膜的厚度和性质可以通过调整电解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等参数来控制。
4. 封孔:铝材经过氧化后,氧化膜上会形成一些微小的孔洞。
为了提高氧化膜的密封性和耐蚀性,可以采用封孔处理。
常见的封孔方法包括热封孔、镉盐封孔等。
5. 清洗:完成氧化和封孔后,需要对铝材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电解液、封孔剂等。
清洗可以采用水洗、酸洗、碱洗等方式。
6. 改性(可选):根据需要,还可以对氧化膜进行改性处理,以增加其功能特性。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着色(染
色)、电泳涂装、阳极氧化硬化等。
以上就是一般铝材氧化的工艺流程。
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会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工艺条件而有所差异。
铝型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型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型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型材氧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增强铝型材的耐腐蚀性能、提高表面硬度和美化外观。
下面是铝型材氧化的工艺流程:
1. 预处理
首先进行预处理工序,将铝型材进行清洗、去除油污和表面氧化物。
这一步可以采用化学洗涤或者机械刷洗的方法。
2. 防腐处理
对清洗干净的铝型材进行防腐处理,可以采用化学镀或者涂覆磷化的方式,增强铝型材的耐腐蚀性能。
3. 涂胶
将经过防腐处理的铝型材进行涂胶工序,即在铝型材表面形成一层含有氢氧化铝的胶体膜。
涂胶工艺可以采用喷涂或者浸渍的方法。
4. 氧化
将涂胶后的铝型材置于氧化槽中,进行电解氧化处理。
在电解条件下,铝型材表面的氢氧化铝会与铝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
氧化工艺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一次氧化或者两次氧化。
5. 封孔
对氧化后的铝型材进行封孔处理,即将铝型材浸入封孔槽中,使得氧化层孔洞内部充满封孔液体,增加氧化层的致密性和耐腐蚀性能。
6. 染色
如果需要对铝型材进行着色,可以采用阳离子或者阴离子的染色剂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后的铝型材颜色丰富、外观美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铝型材可以获得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提高的表面硬度和美观的外观,适用于建筑、家具、电子等领域。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铝材氧化工艺流程铝氧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将铝材暴露在氧化剂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来改善其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铝材氧化的工艺流程。
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氧化槽、废气处理设备、铝材、氧化剂、酸洗剂、酸洗槽、电源、电解液等。
第一步是铝材的准备。
首先要进行表面清洁,去除表面的油污、脏物和氧化物。
可以使用去油剂或者酸洗剂进行清洗。
清洗完后,将铝材进行切割、折弯等加工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氧化工艺。
第二步是铝材的酸洗处理。
将铝材放入酸洗槽中,使用酸洗剂进行酸洗处理。
酸洗的目的是去除铝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不纯物,使其表面更加干净。
酸洗的时间可以根据铝材的种类和要求进行调整。
第三步是氧化。
将清洗过的铝材放入氧化槽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和电解液。
然后接通电源,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铝材表面生成氧化膜。
氧化的时间和电流强度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第四步是氧化膜的封闭。
在氧化完毕后,将铝材放入封闭槽中,加入适量的封闭剂。
封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氧化膜的密度和耐蚀性。
封闭的时间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调整。
第五步是工件的清洗和干燥。
将氧化完毕的铝材从封闭槽中取出,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残留物。
然后进行干燥处理,使铝材表面完全干燥。
最后一步是检验和包装。
将氧化完毕的铝材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氧化膜的厚度、均匀性和耐腐蚀性。
通过检验合格后,将铝材进行包装,以防止表面受到污染或损坏。
总的来说,铝材氧化工艺流程包括铝材的准备、酸洗处理、氧化、封闭、清洗和干燥、检验和包装等步骤。
不同材料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通过清洗、氧化和封闭等处理,提高铝材的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
这种工艺流程可以广泛应用于铝材的表面处理和防腐蚀等领域。
铝材阳极氧化工艺

铝材阳极氧化工艺主要通过,盐雾、耐摩擦、电导率、电击穿等测试来判定膜层的好坏。
工艺:除油--水洗--水洗--阳极反应--水洗--封闭--烘烤铝制品阳极氧化工艺流程铝制品阳极氧化通用的工艺流程如下:铝工件→上挂具→脱脂→水洗→碱蚀→水洗→出光→水洗→阳极氧化→水洗→去离子水洗→染色或电解着色→水洗→去离子水洗→封闭→水洗→下挂具对于要求高光亮度的铝制品,可采用如下的工艺流程:铝工件→机械抛光→脱脂→水洗→中和→水洗→化学或电化学抛光→水洗→阳极氧化→水洗→去离子水洗→染色或电解着色→水洗→去离子水洗→封闭→水洗→机械光亮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流程(图)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电泳生产的工艺和操作的技术要求及规范。
2、工艺流程(线路图)基材→装挂→脱脂→碱蚀→中和→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封孔→电泳涂漆→固化→卸料包装→入库3、装挂:3.1装挂前的准备。
3.1.1检查导电梁、导电杆等导电部位能否充分导电、并定期打磨、清洗或修理。
3.1.2准备好导电用的铝片和铝丝。
3.1.3检查气动工具及相关设备是否正常。
3.1.4核对流转单或生产任务单的型号、长度、支数、颜色、膜厚等要求是否与订单及实物相符。
3.1.5根据型材规格(外接圆尺寸、外表面积等)确定装挂的支数和间距、色料间距控制在型材水平宽度的1.2倍左右,白料间距控制在型材宽度的1倍左右。
3.1.6选择合适的挂具,确保正、副挂具的挂钩数与型材的装挂支数一致。
3.2 装挂:3.2.1装挂时应先挂最上面一支,再固定最下面一支,然后将其余型材均匀排布在中间、并旋紧所有铝螺丝。
3.2.2装挂前在型材与铝螺丝间夹放铝片,以防型材与挂具间的导电不良而影响氧化、着色或电泳。
3.2.3装挂时,严禁将型材全部装挂在挂具的下部或上部。
3.2.4装挂的型材必须保持一定的倾斜度(>5°)以利于电泳或着色时排气,减少斑点(气泡)。
铝材氧化处理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处理工艺流程铝材氧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铝材氧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1. 铝材清洗:将待处理的铝材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油污、灰尘和其他杂质,以保证处理效果。
2. 铝材预处理: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酸洗或碱洗,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氧化物。
二、化学处理1. 酸洗:将铝材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常用的酸洗液有硫酸、盐酸等。
酸洗可以去除铝材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涂层附着力。
2. 碱洗:将铝材浸泡在碱性溶液中,常用的碱洗液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碱洗可以中和酸洗残留的酸性物质,并去除铝材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三、氧化处理1. 阳极氧化:将铝材浸泡在含有硫酸、硫酸铜等物质的电解槽中,作为阳极,通电进行氧化处理。
在氧化过程中,铝材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增加铝材的耐腐蚀性。
氧化膜的厚度可以通过调整电解液的成分和工艺参数来控制。
2. 阴极氧化:将铝材作为阴极,与阳极(通常为铝)通过电解槽连接,通电进行氧化处理。
阴极氧化可以在铝材表面形成均匀的氧化膜,提高铝材的装饰性和耐腐蚀性。
四、封孔处理1. 热封孔:将经过氧化处理的铝材表面进行热处理,使氧化膜中的微小孔洞闭合,提高氧化膜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2. 冷封孔:将经过氧化处理的铝材浸泡在封孔剂中,通过封孔剂的渗入,使氧化膜中的孔洞闭合。
冷封孔通常在低温下进行,适用于对铝材的温度敏感性较高的情况。
五、后处理1. 清洗:将处理后的铝材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封孔剂和其他杂质。
2. 干燥:将清洗后的铝材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铝材表面的干净和干燥。
3. 检验:对处理后的铝材进行检验,包括检查氧化膜的厚度、颜色和质量等指标,以确保符合要求。
4. 包装:将符合要求的铝材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储存。
铝材氧化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化学处理、氧化处理、封孔处理和后处理。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可以使铝材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

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硬度和耐磨性。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对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艺流程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将铝制品进行清洗、去油、去污等预处理,以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2. 阴极电泳涂装:在预处理后的铝制品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阴极电泳涂料,以提高其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3. 氧化:将已经涂有阴极电泳涂料的铝制品浸入含有氢氧化钠或硫酸等溶液中,通过电解反应使其表面产生一层致密且均匀的氧化层。
该氧化层可分为硬质阳极氧化层和软质阳极氧化层两种类型。
4. 封孔:在完成氧化后,需要对孔洞进行封闭,以防止其表面发生腐蚀和氧化层的破裂。
封孔通常采用热水封孔或镉盐封孔等方法。
5. 洗涤:将已经完成氧化和封孔的铝制品进行清洗、去污等处理,以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二、影响因素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解液配方、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浓度、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等。
其中,电流密度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铝制品的具体要求和工艺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应用领域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装饰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铝制品需要具备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因此采用硬质阳极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在汽车制造领域,铝合金车身件需要具备高强度和美观性能,因此采用软质阳极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在建筑装饰领域,铝合金门窗、幕墙等需要具备高耐腐蚀性和美观性能,因此采用软质阳极氧化技术进行处理。
总之,铝氧化表面处理工艺是一项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其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和应用领域的介绍,相信读者对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材氧化工艺流程
铝材氧化生产工艺规程
一、工艺流程:
①银白料及银白电泳料氧化:
上架——水洗——低温抛光——水洗——水洗——钳料——氧化——水洗——水洗——水洗——封孔——水洗——水洗——下架——风干——检验
进入电泳工序
——包装
②磨砂料及磨砂电泳料氧化:
上架——除油——水洗——酸蚀——水洗——水洗——碱蚀——水洗——水洗——中和出光——水洗——水洗——钳料——氧化——水洗——水洗——水洗——封孔——水洗——水洗——下架——风干——检验——包装
进入电泳工序
③着色料及着色电泳料氧化
上架——水洗——低温抛光——水洗——水洗——钳料——氧化——水洗——水洗——水洗——着色——水洗——水洗——封孔——水洗——水洗
检验进入电泳工序
——下架——风干——检验——包装
二、上料:
①型材上料前应将吊杆接触面打磨干净,并按标准支数上料,其计算公式:上料支数= 标准电流标准电流密度×单支型材面积
②上架支数的考虑原则:
a、硅机容量利用率不大于95%;
b、电流密度取1.0—1.2A/dm;
c、型材形状和两支型材之间留必要的间隙;
③氧化时间的计算:氧化时间(t)= 膜厚 K·电流密度 K 为电解常数,取0.26—0.32,t单位为分钟;
④上排时必须按照《型材面积及上排支数表》规定的支数上架;
⑤为了便于排液和排气,上排捆扎时应倾斜,倾斜度5°为宜;
⑥两端可超出导电杆10—20mm,最多不得大于50mm。
三、低温抛光工艺
①低温抛光槽中低温抛光剂浓度控制为总酸25—30g/l,最低≥15 g/l;
②抛光槽温20-30℃不得低于20℃,抛光时间90—200s;
③提架倾斜,滴净残液后,迅速放入清水槽中漂洗,经两道水洗后迅速放入氧化槽氧化,在水槽中停留时间不应大于3分钟;
④低温抛光材料在抛光前不得进行其它方式的处理,也不能将其它槽液带入抛光槽中。
四、除油工艺;
①在室温酸液中进行,时间2—4分钟,H2SO4浓度140-160 g/l;
②提架倾斜滴净残液后,放入清水槽中清洗1-2分钟。
五、磨砂(酸蚀)工艺
①除油后在清水槽清洗再进入酸蚀槽;
②工艺参数:NH4HF4浓度30-35 g/l,温度35-40℃,PH值2.8-3.2,酸蚀时间3-5分钟;
③酸蚀结束后经两道水洗再进入碱蚀槽。
六、碱洗工艺
①工艺参数:游离NaOH 30-45 g/l,总碱50-60 g/l,碱蚀剂5-10 g/l,AL3+ 0-15 g/l,温度35-45℃,砂料碱蚀时间30-60秒;
②提架倾斜,滴净溶液后迅速放入清水槽中清洗干净;
③检查清洗后的表面质量,当无腐蚀斑纹,无杂物、凝附表面现象,即可进入出光工序。
七、出光工艺
①工艺参数:H2SO4浓度160-220 g/l,HNO3适量或50 g/l -100 g/l,温度室温,出光时间2-4分钟;
②提架倾斜滴净残液后迅速放入清水槽中1-2分钟,再放入第二清水槽1-2分钟;
③两次清洗完毕后,应钳紧扎架上的铝线,以保证氧化过程的良好接触。
普通料钳紧扎架一端铝线,着色料、电泳料应钳紧扎架的两端铝线。
八、氧化工艺
①工艺参数:H2SO4 浓度160-175 g/l,AL3+≤20 g/l,电流密度1-
1.5A/dm,电压12-16V, 氧化槽温度18-22℃,按计算公式求得通电时间。
氧化膜规定:银白料3-4μm,白砂4-5μm,电泳7-9μm;
②阳极架应平稳放入导电座中,检查并确认型材与阴极板无接触时,可通电氧化;
③氧化结束将阳极杆吊离液面倾斜并滴净残液,转入清水池清洗2分钟;
④对不着色的型材可进入二级水槽待封孔处理。
九、着色工艺
①工艺参数:SnSO4 5-6g/l;NiSO4 16-18 g/l;着色剂9-12 g/l;游离酸17-20 g/l;PH值=0.8-1.2,槽温19-21℃,着色电压应低于氧化电压即14-16V;平时添加按如下比例进行: SnSO4:NiSO4=1:1;着色添加剂:SnSO4=1:1
②着色产品只能采用单排双线扎排的方式,产品之间间距≥相邻两产品的对应面宽度,一般用手指测时≥两支手指宽度,扎排必须扎紧,扎牢
固,只能采用新线扎排;
③着色产品氧化时氧化槽温必须控制在18-22℃,保证膜厚均匀结构细密;
④着色产品每排氧化着色面积应基本一致;
⑤着色后提架倾斜,用色板对比,符合条件后,再入清水槽清洗,否则试下列情况而处理;
a、色彩浅,重新入着色槽,按补色开关着色,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色泽深,应放入氧化槽相应的水槽中退色,或空中悬挂退色至理想为止;
b、氧化后产品必须经三道或以上水洗后方可进入着色槽,保证最后一道水洗槽PH≥5;
⑦着色产品在氧化后禁止在水槽中长久浸泡,一般浸泡时间应不大于3分钟;
⑧产品进入着色槽后,应先不通电,浸泡1分钟左右,再开始通电着色,着色过程开始后,约在30s内平稳地将着色电压升至14-18V,然后保持电压稳定不变直至着色完毕;
⑨尽可能避免不同品种产品、不同批次产品在同一架上进行着色;
⑩着色完毕后进行二次水洗后才能进行后处理,控制水洗PH,值第一道PH≥2,第二道PH≥5。
十、封孔工艺
①将氧化型材入封孔池中,使其让多孔膜层封闭,达到提高氧化膜腐蚀能力;
②工艺参数:普通封孔温度:10-30℃时间3-10分钟,PH5.5-6.5,封孔剂5-8 g/l,镍离子0.8-1.3g/l,氟离子0.35-0.8g/l;
③封孔结束后,将排架吊起倾斜,滴净封孔液后,转入清水池清洗二次,每次一分钟,然后吹干型材,卸下再风干检查、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