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列式的性质
§1.5 行列式的性质

§1.5 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是矩阵最为基础的性质之一,它具有众多的特性、定理和性质。
行列式在线性代数、微积分、算法设计、物理、统计学等众多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行列式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矩阵的相关知识,在各个领域更为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
行列式的性质包括:1. 矩阵中任意两行(列)交换,行列式的值变号,即 $det(A) = - det(A^T)$,其中$A^T$ 表示 $A$ 的转置矩阵。
2. 矩阵中某一行(列)加上另一行(列)的若干倍,行列式的值不变。
3. 矩阵中某一行(列)乘以一个非零常数 $k$,行列式的值乘以 $k$。
5. 对于$n$阶矩阵,行列式可以按任意一行(列)展开,展开后的行列式值等于该行列式中所有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以对应元素的余子式。
6. 若矩阵中有两行(列)的对应元素成比例,则该矩阵的行列式为 $0$。
7. 若矩阵 $A$ 是可逆的,则其行列式值不为 $0$,并且$det(A^{-1})=\dfrac{1}{det(A)}$。
8. 对于矩阵 $A$ 和 $B$,$det(AB)=det(A)det(B)$,其中 $A$ 和 $B$ 的阶数应当相同。
9. 对于 $n$ 级单位矩阵 $I_n$,其行列式的值为 $1$。
这些性质并不是行列式的全部,但是是最基本的性质。
它们在计算行列式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掌握这些性质可以使我们更加熟练地应用行列式进行矩阵运算和分析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对一些常用的性质和定理进行详细的讲解。
对于$n$级方阵$A$,若将它的任意两行交换,则其行列式$det(A)$的值变号。
这意味着行列式具有交换性和反对称性。
对于$n$级矩阵$A$,如将它的第$i$行与第$j$行交换,则有:$$\begin{vmatrix}a_{11} & a_{12} & ... & a_{1n} \\a_{21} & a_{22} & ... & a_{2n} \\... & ... & ... & ... \\a_{i1} & a_{i2} & ... & a_{in} \\... & ... & ... & ... \\a_{j1} & a_{j2} & ... & a_{jn} \\... & ... & ... & ... \\a_{n1} & a_{n2} & ... & a_{nn}\end{vmatrix} = -\begin{vmatrix}a_{11} & a_{12} & ... & a_{1n} \\a_{j1} & a_{j2} & ... & a_{jn} \\... & ... & ... & ... \\a_{i1} & a_{i2} & ... & a_{in} \\... & ... & ... & ... \\a_{i1} & a_{i2} & ... & a_{in} \\... & ... & ... & ... \\a_{n1} & a_{n2} & ... & a_{nn}\end{vmatrix}$$使用这一方法可以将行列式划分成多个简单的子项,方便进行计算。
1.2行列式性质

a13 a23 12 a33
a23 a33 3 a21 a33 a31
1
0 2
0 1 2
100 298
100 0 200 1 300 2
例2
计算行列式 2 1 199
3
1 2 3 0 1 2 100 1 199 2 298 3
解
1 2 3
0 1 2
100 1 200 2 300 3
D T 称为D的转置行列式。从而有 D D T
这条性质说明行列式的行和列的地位是相同的。也就 是说,对“行”成立的性质,对于“列”成立的
性质2 互换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反号。即
r r i j
D
c c i j
D,
则D D
推论 如果行列式有两行(列)完全相同,则此行列式等 于零。 性质3 行列式D的某一行(列)的所有元素都乘以数k 得到行列式D1,等于数k乘以此行列式。即
0 an
例6 设
a11 11 ak 1 k1 c11 c n1
这是用两条线将行列式分成四 块了,其中一块为0,与0不在 同一对角线上的两块必须方块
D
a1 k akk kk c1 k c nk
0
c11 c n1 b11 11 bn1 bn1
0
解
b a Dn a a
a b a a
a a a a a b a a
a b a a
a a a b
a a a a
c1 c2 cn
b (n 1)a a a a a b (n 1)a b a a a b (n 1)a a a b a b (n 1)a a a a b
行列式的性质及求解方法

行列式的性质及求解方法行列式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矩阵求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空间向量的叉积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行列式的性质及其求解方法。
一、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1.1 行列式的定义对于一个$n$阶方阵$A=[a_{ij}]$,定义它的行列式为:$$\begin{vmatrix}a_{11} & a_{12} & \cdots & a_{1n} \\a_{21} & a_{22} & \cdots & a_{2n}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a_{n1} & a_{n2} & \cdots & a_{nn}\\\end{vmatrix}=\sum_{\sigma \in S_n}(-1)^{\mathrm{sgn}(\sigma)}a_{1\sigma(1)}a_{2\sigma(2)}\cdotsa_{n\sigma(n)}$$其中,$\sigma$是$n$个元素的全排列,$S_n$表示$n$个元素的置换群,$\mathrm{sgn}(\sigma)$表示$\sigma$的符号,即$(-1)^k$,其中$k$为$\sigma$的逆序数。
1.2 行列式的性质- 行列式的值不变性行列式的值只与矩阵的元素有关,而与矩阵的行列变换或线性组合无关。
- 互换矩阵的两行或两列,行列式变号将矩阵的两行(列)互换,则该行列式的值取相反数。
- 矩阵的某一行(列)乘以一个数$k$,行列式的值乘以$k$将矩阵的某一行(列)乘以一个数$k$,则该行列式的值乘以$k$。
- 矩阵的某一行(列)加上另一行(列)的k倍,行列式不变将矩阵的某一行(列)加上另一行(列)的k倍,行列式的值不变。
- 方阵的行列式等于其转置矩阵的行列式$$\begin{vmatrix}a_{11} & a_{12} & \cdots & a_{1n} \\a_{21} & a_{22} & \cdots & a_{2n}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a_{n1} & a_{n2} & \cdots & a_{nn}\\\end{vmatrix}=\begin{vmatrix}a_{11} & a_{21} & \cdots & a_{n1} \\a_{12} & a_{22} & \cdots & a_{n2}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a_{1n} & a_{2n} & \cdots & a_{nn}\\\end{vmatrix}$$二、行列式的求解方法2.1 按定义计算法按照上述定义,计算行列式涉及到全排列的遍历与逆序数的计算,这种方法虽然理论上可行,但计算量较大,不适用于较大的矩阵。
§5 行列式的性质

⋯⋯⋯⋯⋯⋯⋯⋯
对角行列式
λ1 λ2
⋱
= λ1λ2 ⋯λn ;
λn
反对角行列式
λ1 λ2
⋰
= ( − 1)
n ( n −1 ) 2
λ1λ2 ⋯λn .
λn
一、行列式的性质
a11 a12 ⋯ a1n a11 a21 记 a21 a22 ⋯ a2n a12 a22 T D= D = ⋱ ⋮ ⋮ ⋮ an1 an2 ⋯ ann a1n a2n
=
1 5 3 6
+
2 5 4 6
D 注: =
பைடு நூலகம்
1+ 2
2+3
3+4 4 + 5
≠
1 2 3 4
+
2 3 4 5
性质6 把行列式的某一列( 性质6 把行列式的某一列(行)的各元素乘以 同一数然后加到另一列( 加到另一列 对应的元素上去, 同一数然后加到另一列(行)对应的元素上去,行 列式不变. 列式不变. 例如
3 1 1 1 3 1 如D = 1 1 3 1 1 1
1 1 1 3
1 1 又D = 1
-1 1 x -1 -1 x +1 -1 x -1 1 -1 -1 x +1 -1 1
(P12例8)
例3 D =
a a
b a+b
c a+b+c
d a+b+c+d
a 2a + b 3a + 2b + c 4a + 3b + 2c + d a 3a + b 6a + 3b + c 10a + 6b + 3c + d
1.4 行列式的性质

a 1n
则
D b1 a n1
bn c1 ann a n1
一、行列式的性质
注: 性质5可以推广到某一行(列)的元素为几组 数的和的情形. 性质6 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各元素乘以同一
个倍数然后加到另一行(列)对应的元素上去,行
列式的值不变.
注:以数 k 乘第 j 行(列)加到第 i 行(列)上,记作
例5 设 D
ak1 c 11 c n1
a b 11 a 1 k 11 b 1 n D a ,D b , 1 det( ij) 2 det( ij) a b k 1 a kk n 1 b nn
D D . 证明 D 1 2
二、行列式性质的应用
1 1 3 1
1 1 1 3
二、行列式性质的应用
r2 ( 1 ) r1 r3 ( 1 ) r1 r4 ( 1 ) r1
1 0 6 0 0
1 2 0 0
1 0 2 0
1 0 6 8 48. 0 2
二、行列式性质的应用
例4 计算行列式
a b c d a ab abc abcd D . a 2a b 3a 2b c 4a 3b 2c d a 3a b 6a 3b c 10a 6b 3c d
D 4 1
r1 r2
6 1
0 2
0 1
4 1 1
二、行列式性质的应用
6 0 0 4 1 1 1 2 1
c3 c2
6
0
0
4 1 0 18. 1 2 3
1
(方法二)
2 D 1 4 1 1 200+1 100+2 100+1
1.2 行列式的性质

1 1 2 3 0 2 1 5 0 0 1 1
1 3 2
0 0 0 1 0 4 0 0 0 4 6 1 1 2 3 1 0 2 1 5 3 r5 4r4 0 0 1 1 2 2 1 6 12. 0 0 0 1 0 0 0 0 0 6
两行相同,行列式的值为0
a11 a12 ... a1n ... ... ... ... ... ... ... ... ai1 ai 2 ... ain ai1 ai 2 ... ain an1 an 2 ... ann a11 a12 ... a1n ... ... ... ... ... ... ... ... ai1 ai 2 ... ain ai1 ai 2 ... ain an1 an 2 ... ann
D D,
D 0.
6
引例
例如:
a1 a2 kb1 kb2
k (a1b2 a2b1 ) k
a1 a2 b1 b2
n阶行列式也有此性质
性质3 行列式一行的共因数可以提出去,即
a11 ... ... a n1 a12 ... a1n ... ... ... ... ... ...
即bij a ji 按定义
D 1 b1 p1 b2 p2 L bnpn 1 a p1 1a p2 2 L a pnn .
T
又因为行列式D可表示为
D 1 a p1 1a p2 2 L a pnn .
故
D DT .
3
说明 行列式中行与列具有同等的地位,因此行列 式的性质凡是对行成立的对列也同样成立. 引例 例如
a11 b12 a21 b22
b11 b12 b21 b22
行列式的性质

a 11 c i + kc a 21
j
a 12 a 22 an2
a 1 i + ka 1 j a 2 i + ka 2 j a ni + ka nj
3
4
r3 r2
2 1 3 5
2 1 0 0
3 1 11 9
3 1 4 8
4 4 14 10
4 4 10 2
r3 × ( 1) 0 r2 × ( 1) 0
0
r3 3r2
1 0 0 0
0 0 0
2 1 0 0
2 1 0 0
3 1 8 4
3 1 4 0
4 4 2 10
4 4 10 22
r4 r3 1
(-1) a1 p1 a2 p2 aipi a jp j anpn = (-1) a1 p1 a2 p2 a jp j aipi anpn
t' t ''
经过一次对换结果如此, 经过一次对换结果如此,经过多次对换结果当然 还是如此.于是,经过若干次对换,使得: 还是如此.于是,经过若干次对换,使得:列标排列 p1 p2 pi p j pn 逆序数为 )变为标准排列(逆序数为 (逆序数为t)变为标准排列( 0);行标排列则从相应的标准排列变为某个新的排列, );行标排列则从相应的标准排列变为某个新的排列 );行标排列则从相应的标准排列变为某个新的排列, q1q2,其逆序数为 ,则有 其逆序数为s, qn (-1) a 设此排列为 a a
D = 3 4 1 5 0 1 2 2 2 1 3 2 5 3 4 4
行列式的性质

3 5 7 14 6
4 4 10 10 2
1 1 2 3 1
r4 3r1
r5 4r1
0 0 1 0 2 0 2 0 4 1 0 2 1 5 3
0 0 2 2 2
14
1 1 2 3 1 0 2 1 5 3 r2 r4 0 2 0 4 1 0 0 1 0 2 0 0 2 2 2
r3 r2
i行
k行
abb…1…111 …………abb122…2……… …………a…bb…1nnn a…n1……an…2 ………a…nn
D D 0 7
性质4 行列式中如果有两行(列)元素成 比例,则此行列式为零.
证明
a11 a12 a1n
a11 a12 a1n
ai1 ai2 ain
ai1 ai2 ain
都乘以同一数 k , 等于用数 k 乘此
行列式。
a11 a12 a1n
a11 a12 a1n
D1= kai1 kai2 kain k ai1 ai2 ain = k D
an1 an2 ann
an1 an2 ann
推论 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元素 的公因子可以提到行列式符号的外面.
c1
c2 cn
an1 an2 ann
i行
9
证明 左端=
1 a a (b c )a a j1 j2jn
1 j1
i 1 ji1 ji
ji i 1 ji1
nj n
j1 j2 jn
1 a a b a a j1 j2jn
1 j1
i 1 ji1 ji i 1 ji1
nj n
D 2 0 4 2 1
3 5 7 14 6
4 4 10 1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b bb
a (n 1)b
ab
0 a b
a (n 1)b(a b)n1.
0 ab
例3 计算
ab
c
d
a ab abc abcd D
a 2ab 3a2bc 4a3b2cd
a 3ab 6a3bc 10a6b3cd
解 从第4行开始,后行减前行:
a r3 r4
b
c
d
0 r2 r3
小结
行列式的性质 (行列式中行与列具有同等的 地位,行列式的性质凡是对行成立的对列也同样 成立).
计算行列式常用方法:
(1)利用定义 (2)利用性质把行列式化为上三角形行列式,从 而算得行列式的值.
anj
anj
性质6 互换行列式的两行(列),行列式变号.
例如
175 175 6 6 2 3 5 8, 358 662
17 5 715 6 6 2 6 6 2. 35 8 538
性质7 行列式任一行(列)的元素与另一行(列) 的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等于零,即
a A i1 j1 a A i2 j2 a A in jn 0, i j .
a b bb b a bb
例2 计算 n 阶行列式 D b b a b
b b ba
解 将第 2,3,,n 都加到第一列得
a n 1b b b b
a n 1b a b b D a n 1b b a b
a n 1b b b a
1 b bb 1 a bb
a (n 1)b 1 b a b
由n阶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7,可得:
定理 设n阶方阵A=(aij),则有
n
| A | ,当 i j,
(1) aki Akj
k 1
0 ,当i
j;
n
| A | ,当 i j,
(2) aik Ajk
k 1
0 ,当i
j;
二、 行列式的计算
常用方法: 一、灵活运用行列式的性质化为上(下)三角形行列式; 二、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法则; 三、利用特殊行列式。
a2 b2 c2
abcbacacb
5 3 1 2 0 1 7 2 52 例6 计算行列式 D 0 2 3 1 0 0 4 1 4 0 0 2 3 50
5 3 1 2 0 1 7 2 52
解 D 0 2 3 1 0 1080.
0 4 1 4 0 0 2 3 50
3 1 1 2 例7 计算行列式 D 5 1 3 4
若
D
a21
a22
(a2i a2 i ) a2n
an1 an2 (ani an i ) ann
a11 a1i a1n a11 a1i a1n
则
D
a21
a2i
a2n
a21
a2i
a2n
an1 ani ann an1 an i ann
性质5 把行列式的某一列(行)的各元素乘
假设(1)对于 n 1 阶范德蒙德行列式成立,
1 11
即
Dn-1
x1
x2
xn1
(xi x j )
n1i j1
x n2 1
x n2 2
x n2 n1
假设(1)对于 n 1 阶范德蒙德行列式成立,
Dn
1
1
1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x2 x1
0 x2 ( x2 x1 )
x3 x1
xn x1
x3 ( x3 x1 ) xn ( xn x1 )
例4 证明范德蒙德(Vandermonde)行列式
1 11
x1 Dn x12
x2 xn
x
2 2
xn2
( xi x j ). (1)
ni j1
x1n1
x
n1 2
xnn1
证 用数学归纳法
1 D2 x1
1
x2
x2 x1
( xi x j ),
2i j1
当 n 2 时(1)式成立.
an1 an2 ann
推论1 如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元素全为零, 则行列式为零。
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元素的公因子可以提到
行列式符号的外面.
通常将第 i 行(或列)提出公因子k ,记作 ri k (或ci k ).
以后用 ri 表示行列式的第 i 行, ci 表示第 i 列. 交换 i, j 两行记作 ri rj ,交换 i, j 两列记
以同一数k然后加到另一列(行)对应的元素上
去,行列式不变.
a11 a1i a1 j a1n
例如
a21 a2i
a2 j k
a2 j
an1 ani anj anj
a11
(a1i ka1 j )
a1 j
a1n
kc j ci a21
(a2i ka2 j )
a2 j
a2 j
an1
(ani kanj )
x n a1x n1 a2 x n2 an2 x 2 an1x an .
初等矩阵的行列式
1. | Ei jA | | A || Ei j || A |; 2. | Ei (c)A | c | A || Ei (c) || A |; 3. | Ei j (c)A || A || Ei j (c) || A | .
0 x2n2 ( x2 x1 ) x3n2 ( x3 x1 ) xnn2 ( xn x1 )
按第1列展开,并把每列的公因子 ( xi x1 ) 提出, 就有
1
( x2 x1 )( x3 x1 )( xn x1 )
x2
x
n2 2
n-1阶范德蒙德行列式
11
x3 xn
x3n2
x
n n
对任一初等矩阵 E,都有 | EA|| E || A |
同理,设 E1, E2,, Er为初等矩阵,则 | E1E2 Er A || E1 || E2 | | Er || A |
三、方阵乘积的行列式
定理1 n阶方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0 .
定理2 设A,B均为n阶方阵,则有 |AB| = |A| |B| .
x 2 xDn3 an2 an1 x an
x 3 Dn3 an2 x 2 an1 x an
x n1D1 a2 x n2 an2 x 2 an1x an
x n1 D1 a2 x n2 an2 x 2 an1 x an
x n1 x a1 a2 x n2 an2 x 2 an1 x an
x y r2 r1 x z y w r1 r2 x z y w ;
zw
zw
x y
x y r1 r2
x
y r2 r1 z
w
zw
zx w y
zx w y
当运算次序不同时,所得结果不同. 而忽视前一 次运算作为基础,就会出错.
如 x y r2 r1 x z y w
z w r1 r2 z x w y
Dn
1n1
an
x
1
0
0
111
x
0
0 x
1
0 0 x 1
an1 an2 a2 xa1
1n1 an 1n1 xDn1 xDn1 an ,
所以,Dn xDn1 an ,n1,2,,n.
以此作递推公式,可得
D x xDn2 an1 an x 2 Dn2 an1 x an
2
Dn ( x2 x1 )( x3 x1 )( xn x1 ) ( xi x j )
ni j2
( xi x j ).
ni j1
例5 试用范德蒙行列式计算
ab c
D a2
b2
c2 .
bc ca ab
解 将D的第1行加到第3行,得
a
b
c
111
D a2
b2
c2 abc a b c
abc abc abc
2 0 1 1 1 5 3 3
解: D
5 1 1 1
2c3 c1
11 1 3 1
c3 c4
0 0 1 0 40.
5 5 3 0
x 1 0 0
0
0 x 1 0
0
例8 计算 Dn
00
0 x 1
an
an1
an2 a2
x a1
解 按第一列展开
1 0 0 0
x 1 0 0
说明 行列式中行与列具有同等的地位,因此行列 式的性质凡是对行成立的对列也同样成立.
性质2 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的元素都
乘以同一数 k ,等于用数 k 乘此行列式.
a11 a12 a1n
a11 a12 a1n
kai1 kai2 kain k ai1 ai2 ain
an1 an2 ann
注:(1) | A B || A | | B |, (2)| kA | k | A |,而 | kA | k n | A | ( A为n阶方阵)
推论1 设Ai (i 1,2,, r)均为n阶方阵,则
| A1 • A2 •• Ar || A1 | • | A2 | •• | Ar |
推论2
若A, B均为n阶方阵,且 AB I (或BA I ), 则B A1.
a
ab
abc
D 0 r1 r2 a 2a b 3a 2b c
0 a 3a b 6a 3b c
ab c
d
0 r3 r4 a a b a b c
0 0 r2 r3
a
2ab
00 a
3ab
ab c
d
0 r3 r4
a
ab
abc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