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惊恐障碍的识别和处理

惊恐障碍的识别和处理

28
惊恐障碍的治疗药物
• 特别是高效价的BDZs,剂量高于治疗GAD剂量 抗焦虑药 物 • 起效比苯二氮䓬类药物 慢,需要6-8周
>>> SSRIs: 帕罗西汀、西酞普 兰、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氟西汀和舍曲林 >>> TCAs:作用于5-HT转运 体的药物有效 氯米帕明 >>> 其他:如苯乙肼,不作为 一线使用,因为饮食限制和不 良反应(Rosenberg, 1999)
5
惊恐障碍-定义

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1. 主要症状为濒死感或失控 感 >>> 病人常体会到濒 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 和恐惧 >>> 伴有很特异、很 强烈的心脏和神经系 统症状 2. 发作特点 >>> 反复的、突然的、 不可预测的、强烈的 惊恐体验
>>> 一般历时5~20分钟 3.场所特异性 >>> 置身于某些地方或处 境,可能会诱发惊恐发作 >>> 这些地方或处境具 有这样的特征:即一旦 患者惊恐发作,不易逃 生、不易得到帮助,如 独自在家、独自外出、 排队、过桥或乘坐交通 工具等,曾名广场恐惧 症
6
惊恐发作
内心紧张和不 适感,突然发 作,10分钟 内迅速达高峰
窒息
心 悸
眩晕 晕厥感 口干
热潮红,寒战
失控
发疯
战悚 感觉异常 人格解体/ 现实感丧失
频死感 胸痛
呼吸困难
场所恐惧症
人群
商场 独自在家
公共交通
集会
堵车
7
惊恐发作典型的表现
• 典型的表现: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
如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 突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 胸闷、胸痛、胸前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 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同 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将死去,或即将 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 因而惊叫、呼救。此种发作历时很短,一般 5-20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症状可自行缓

经前期综合症怎么治疗呢

经前期综合症怎么治疗呢

经前期综合症怎么治疗呢其实很多女性都有轻微的经前期综合症,这并不难治疗,而且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也可以选择不治疗。

因为经前期综合症的症状随着经期的结束也会一起结束,它只在经期的前几天出现,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只是有一些人的病情比较严重,症状不会随着经期一起结束,就需要治疗了。

治疗方法1、抗焦虑药/非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非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较安慰剂能更显著缓解经前期综合征,但一部分妇女因药物副作用而中止治疗。

益处:多数研究认为抗焦虑药/非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能显著缓解一项和多项症状。

危害:大多数试验中副反应如嗜睡、恶心、焦虑、头痛等问题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

阿普唑仑会出现嗜睡现象,出现恶心和头痛的比例相对较低。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反应有口干、疲劳、恶心、头晕。

2溴隐停:溴隐停的副作用主要表现恶心。

3按摩疗法:按摩疗法治疗妇女PMS效果的证据不足。

4认知行为疗法: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较对照组能显著缓解经前期症状。

放松、行走活动、自我监督、教育、合作技巧等对妇女的症状都有缓解,该疗法有中长期治疗的益处,且认知行为疗法可能对较主动的患者更合适一些。

5达那唑:评达那唑能缓解经前期症状似乎非常明显,许多坚持治疗的妇女有一些症状被达那唑治愈。

6饮食补充:补充钙剂较安慰剂能显著缓解整体症状,包括乳房胀痛、水肿、头晕、腹部痉挛性疼痛。

经前期综合症的治疗方式多达二十种,有一般的按摩放松等方式,也有服用药物的方式,也包括手术方式。

根据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你的接受程度,会有不一样的治疗方式。

经前期综合症不用太过担心,因为严重的情况比较少,大多都是能接受的程度。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不良反应观察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不良反应观察

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不良反应观察贾凯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目的:观察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中抽取62例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司西酞普兰(A组)及阿普唑仑(B组)治疗,分析
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及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贾凯
【作者单位】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沈阳1101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31
【相关文献】
1.探析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不良反应观察 [J], 贾凯
2.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J], 郑梅
3.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J], 李涛;陈思宇
4.艾司西酞普兰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J], 徐锋
5.艾司西酞普兰在欧洲获准用于治疗社交恐惧症 [J], 温晓雪;王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是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

在过去的几年中,艾司西酞普兰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表现出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等症状。

抑郁症则是一种情绪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沮丧、无助、失去兴趣和快乐等。

焦虑症和抑郁症常常同时存在,并且有很大的重叠性。

许多药物可以同时用于治疗这两种疾病。

艾司西酞普兰作为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血清素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症状。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在焦虑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是显著的。

一项针对焦虑症的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的患者在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对于焦虑和担忧等症状的缓解效果非常明显。

类似地,在抑郁症治疗中,艾司西酞普兰也被证明对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总结了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发现在治疗期间,艾司西酞普兰比安慰剂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抑郁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可能是由于其对血清素水平的调节作用。

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调节情绪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素水平较低,而艾司西酞普兰可以增加血清素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应用安全性较高。

临床试验和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包括恶心、失眠和头痛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暂时性的,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剂量来减轻。

与其他抗抑郁药物相比,艾司西酞普兰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相对较少,这也使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每个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a s n a u s e a a n d o t h e r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l a d i s c o m f o r t s w e r e t o l e r a t e d . Co n c l u s i o n s :Es c i t lo a p r a m h a s a p o s i t i v e e f f e c t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g e n — e r li a z e d a n x i e t y d i s o r d e r a n d ls a o h a s a h i g h e r s fe a t y .
剂 。可 给予支 持性 心理 治疗 ; 对 于存 在严 重 失 眠者 ,
眠药 , 治疗 时间为 8周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s y c h i a t r y o f t h e T h i r d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l a o f T a i c a n g , J i a n g s u 2 1 5 4 0 0 , C h i n a )
o u t p a t i e n t s a n d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e n e r a l i z e d a n x i e t y d i s o r d e r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C MD一 3 c r i t e r i a w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8 we e k s o p e n s t u d y
时点 HA MA的总分 、 因子分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 < 0 . 0 1 ) 。总体有效率为 7 3 . 6 8 %, 痊愈 率为 4 2 . 1 0 % 。不 良反应轻微且均

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伴抑郁症状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伴抑郁症状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王通 ,张爱娟 ,沈月
( 1 . 潍坊 医学院 内科学教研室 ; 2 . 潍坊市脑科 医院神经 内二科 ,山东 潍坊 2 6 1 o 4 2 )
摘要 :目的
探讨 西酞普 兰联合 阿普唑仑 治疗伴抑郁症状 紧张型 头痛的疗效 。方 法
将1 4 8例 患者 随机 分 为两组 ,即
西酞普 兰联合 阿普唑仑及 头痛发作 时加 用双 氯芬酸组 ( 治疗组 7 4例 ,均 完成) 和 头痛发 作 时单 用双氯芬 酸组 ( 对 照组 7 4 例 ,脱失 2 例) ,并进行 随机单盲 对照研 究。同时应用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其抑郁 状况进行 治疗前及 治疗后 ( 2 , 4 , 6
Ab s t r a c t :0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i c a c y o f c i t l a o p r a m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a l p r a z o l a m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f o t e n s i o n—t y p e h e a d a c h e
J L i a o n i n g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t m i t v 2 0 … 1 4 F … e b . ‘ 3 5 ( 1 ) Un t g
辽孝 压 学 院 提
西 酞 普 兰 联 合 阿 普 唑仑 治 疗 伴 抑 郁 症 状 紧 张 型 头 痛 的 临 床 观 察
o f Te n s i o n —t y p e He a da c he A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De pr e s s i o n Sy mp t o ms

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张瑞刚【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24(18)7【摘要】目的探究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88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以就诊病历尾号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

参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试验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焦虑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和参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90.9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周后,试验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12±0.04)、(0.53±0.11)、(1.21±0.12)、(1.22±0.26)、(0.71±0.14)、(0.45±0.12)、(0.48±0.34)分,低于参照组的(1.36±0.16)、(0.88±0.14)、(1.58±0.23)、(1.69±0.28)、(1.23±0.31)、(1.15±0.15)、(1.22±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2、4、6周,试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较参照组的27.2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进行治疗后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焦虑情绪,但是与阿普唑仑相比,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127-130)【作者】张瑞刚【作者单位】临沂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2.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3.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4.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5.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比劳拉西泮和其他抗焦虑药物

对比劳拉西泮和其他抗焦虑药物

对比劳拉西泮和其他抗焦虑药物劳拉西泮,又称为阿普唑仑,是一种常用的抗焦虑药物。

它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在临床应用中,劳拉西泮常常与其他抗焦虑药物进行对比。

本文将从药理学、适应症、副作用和依赖性等方面对劳拉西泮与其他抗焦虑药物进行比较。

一、药理学对比劳拉西泮作为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发挥抗焦虑效果。

与其他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劳拉西泮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半衰期较长,因此可以减少频繁的药物剂量。

此外,劳拉西泮的代谢产物具有抗焦虑和催眠作用,对于焦虑和失眠并存的患者具有独特的疗效。

二、适应症对比劳拉西泮广泛应用于焦虑和紧张症状的治疗。

与其他抗焦虑药物相比,劳拉西泮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恐慌障碍等病症的疗效较好。

此外,劳拉西泮还可以用于手术前的镇静和催眠,以及癫痫发作的治疗。

三、副作用对比劳拉西泮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其副作用相对较轻。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肌肉无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与其他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劳拉西泮的镇静作用较弱,因此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保持清醒和专注。

此外,劳拉西泮相对较少引起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四、依赖性对比劳拉西泮作为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潜在的依赖性是需要关注的。

长期使用或滥用劳拉西泮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

因此,在使用劳拉西泮时,医生需要严密监控患者的用药情况,并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依赖性的发生。

与其他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劳拉西泮的依赖性相对较低,戒断症状也较为轻微。

总结:劳拉西泮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焦虑药物,在药理学、适应症、副作用和依赖性等方面与其他抗焦虑药物有一定的差异。

劳拉西泮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发挥抗焦虑效果,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恐慌障碍等病症。

其副作用相对较轻,依赖性相对较低。

然而,患者在使用劳拉西泮时仍需密切关注,并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的疗效比较
【关键词】西酞普兰阿普唑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对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remenstrual tension syndrome, PMS)的研究已较为深入。

对于伴有轻中度身心症状的PMS患者,国内外均着重于心理治疗,但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常需配合药物治疗。

文献报道,应用氟西汀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获得了较好疗效[1,2]。

作者试用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对中重度PMS 患者进行治疗,并作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本院农村健康体检普查中诊断的PMS患者和门诊已确诊的PMS患者,选择年龄16~49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月经规律,排除合并有各种躯体疾患和精神障碍的患者共80例,均符合PMS的诊断标准[3]。

入选前均从未使用过抗焦虑药、神经阻断剂、激素、利尿药及口服避孕药。

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AMD两组比较,t=0.92,P=0.36;HAMA两组比较,t=0.13,P=0.89)。

详见表1。

1.2 用药方法两组均要求被试者月经来潮前1周开始服用药物,持续服2周并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

试验组给予西酞普兰片20mg (商品名:喜普妙,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次/d,口服;对照组给以阿普唑仑片0.8mg,每晚1次口服。

1.3 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抑郁、焦虑情况,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安全性。

评定时间均为月经来潮前1周。

按诊断标准中各项症状的评分累积&lt;5分或症状全部消失为治愈;各项症状累积分≥5分而&lt;10分或症状大部分消失为显效,其他一律为无效。

1.4 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6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试验组治愈18例,显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9例,无效12例,有效率70.0%。

两组有效率比较经秩和检验,Z=-2.43,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2.2 两组HAMD、HAMA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t=9.16,P&lt;0.01;△t=4.99,P&lt;0.01
2.3 两组副作用比较治疗结束后,TESS评分试验组(
3.1±1.3)分,对照组(3.4±1.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P=0.29)。

试验组的主要副作用是恶心、口干、失眠、出汗等,对照组为嗜睡、乏力等。

两组均无一例因副作用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

3 讨论
经前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黄体期第14~28天)表现出有规律、反复发作的一组症状集合,主要包括躯体和心
理症状,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

PMS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水肿等。

国外资料显示,PMS的病因与激素比例失调、神经介质改变、精神打击、维生素缺乏等有关[3],国内赵更力等[4]报道其发生率为30.4%,轻度占61.6%,中、重度占38.4%。

国外报道PMS发生率为30%~40%[3]。

PMS患者中主诉症状多种多样,而以情绪异常最常见,躯体检查常无明显阳性体征发现。

Johnson[5]报道,PMS 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使朋友关系、家庭关系紧张,增加犯罪和冲动性行为的发生。

生活压力越大,越易发生PMS。

阿普唑仑是以往治疗PMS的常用药,西酞普兰是高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本研究结果发现,西酞普兰不仅能较好控制PMS 的焦虑症状,而且对于改善PMS的抑郁状态效果明显,疗效优于阿普唑仑。

TESS评分表明,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服药依从性高,与阿普唑仑比较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比较适合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情绪症状明显的患者。

当然,PMS的发生不仅与生物因素相关,还与许多诸如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相关,因此,在进行必要药物治疗的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也同样显得重要。

社会支持对心理社会应激具有缓冲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个体缓冲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应激,维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Steiner M,Steinberg S, Stewart D, et al.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ementrual dyshoria. N Engl J Med,1995, 332(23):1529~1534.
2 陈焕春,贺凤义,孙秀芹.氟西汀、阿普唑仑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对照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3,16(3):166~167.
3 Lurie-Borenstenin R.Premenstrual svndnme. Obstet Gynecol Surv,1990,45:220~228.
4 赵更力,王临虹,渠川琰.育龄妇女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4):222~224.
5 Johnson SR.The epidemiology and social impact of premenstrual symptoms. Clin Obstet Gynecol,1987,30:367~3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