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骑行的自行车基本知识
自行车骑行知识-8.正确认识长途骑行

正确认识长途骑行,达到锻炼目的(一)除了短途骑行健身外,对我们骑游爱好者最有吸引力的就是长途骑行了。
如果到市外甚至省外进行长途骑游,一定要做好骑行前的准备。
首先,要检查自行车是否适合长途跋涉。
其次,要记得带上以下用具:水壶,保证足够的饮水。
打气筒、新内带一条、自行车修理工具。
根据路途远近带适当衣服,甚至帐篷、较薄的小床单。
内衣最好是轻薄质地,洗后便于晾干。
雨衣必不可少。
有公里数标记的地图、手电筒、自行车里程表、捆扎行李用的绳子等。
**可带创可贴、止痛药、感冒药、清凉油以及治疗急性腹泻的药物。
牛肉干和巧克力等能迅速补充体力、携带方便的小食品可以带一些,尤其是到偏远地区骑游。
还有自行车专用头盔、防磨手套。
带上照相机、摄像机等,以便给自己的旅途留下记忆。
(二)正确的自行车长途骑行每周进行一次适当的长途骑行对于我们这些爱好者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每周的骑行我们的有氧能力和肌肉耐力必然有所提高,然而这一定是建立在正确把握骑行节奏和方法之上。
我们常常会见到如此情景:在出发不久或刚到郊外,大家一见道路豁然开朗就一时兴起,奋力猛冲,或相互较劲或跟车猛骑........如果你规划的路程在100公里以上,结果往往是出征时象一个意气风发大将军,快回来时一个个精疲力竭......我不知如何形容。
然后乎乎大睡,到第二天也仍旧疲惫不堪。
如果你第二天也不能很好的恢复,你就应该好好的检查一下自己的骑行过程。
恐怕你的肌肉组织和其他身体机能已经已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你这次骑行不但没有提高自己反而有可能已经伤害了自己。
其实:训练在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
如果训练方法科学10公里的骑行比无头绪的100公里其效用不知道要好到哪里!我以为如果你想通过长途骑行提高自己能力,以下几点请您参考:1、培养对长途的乐趣而不是恐惧。
方法是轻松的骑行,如果有心率表你应该将自己的心率控制在70\%左右,最好不要超过80\%(当然这点地球人都知道,但你能控制自己吗-----不抢、不冲!!!)如果你没有心率表你最好将速度控制在26-28公里/小时(我指平路)。
自行车长途骑行(川藏线)知识3—必须知道的完整的骑行姿势

必须知道的完整的骑行姿势1,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
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
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
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2,坐垫高度: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
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
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
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
长途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及技巧

长途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及技巧长途骑自行车注意事项1、长途骑自行车选车的注意事项1.1、单车的贵贱*能不是主要的,骑得快慢主要靠发动机,长途旅行更考验人的体力和意志,所以平时要多做运动,训练体能。
1.2、选择2000元左右的品牌自行车,品质可靠,*价比较高,骑的人多,沿途维修点多,配件容易找到。
1.3、如果路上准备经常搭车的骑友,可以选择折叠车,但是骑折叠上大坡很费力,下大坡时危险,平路速度也太慢。
2、长途骑自行车骑行时的注意事项2.1、骑行头盔,骑行手套,电筒和尾灯都是必须的,只要上车,必须戴好头盔和手套,绝对不能侥幸。
2.2、轻便的旅游鞋球鞋就可以,不必穿防水的登山鞋,费那劲还不如带个电吹风呢,一路上还看见过只穿沙滩拖鞋和凉鞋的人,也都是资深长途骑友。
2.3、一般来说,常见的线路都有路书,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是路况每年变化很大,具体还要路上多问。
地图要买注明道路各段公里数的,尽量买单张的,减少重量。
3、如何安全的长途骑自行车夏季,由于气温太高,白天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
最好选择在早晚骑行。
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
换上干燥的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
并且时间不宜过长。
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
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
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
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
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
冬季骑行时,如感到皮肤发痒、红肿、麻木甚至起水疱时,要尽快用冻疮膏轻轻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温。
切不可因发痒而使劲搓揉。
长途自行车旅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
长途骑行,感到身体疲劳,腿脚乏力时要及时休息调整。
否则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车、撞车事故。
骑自行车的技巧1、也许提高车手舒适度最重要的就是车座的位置:让车座稍稍向上翘可以防止你滑到前面,保*身体得到必要的支撑。
自行车长途骑行(川藏线)知识8—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2

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2健康是可以“踩”出来的!对于苦无运动休闲机会的现代人来说,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
然而不要光只是用力地骑,还要注意正确的骑乘姿势,才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以下是一些骑乘观念供车友参考。
我很清楚唠叨的嘱咐“不要做什么”是没有用的,与其把话题放在“你不该”上头,还不如告诉各位如何会好一点不论你骑的是何型车种(从路跑车到技巧车),你会发现这里面还有不少你可以加强技巧的空间。
一、在车队行进中勿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一定要保持稳定的骑乘动作。
自行车车队行进中没有什么比出现一个毛毛躁躁的车手还会扰乱整体车行进度的了。
有些人会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整个车队中的成员的安全受威胁。
不管任何情况都应该保持动作流畅及预先掌握路况的骑乘原则,车队行进是一种相当需要互信的运动。
二、在车队中不要放开双手骑车,一定要保持将手掌置于刹车握把、下弯车手柄或接近竖管的车把顶端在车行之中。
之所以万万不可把手置于休息把上骑车,有好几项理由:首先,你会被其他车手责骂,虽然这已是老掉牙的问题,但犯这些毛病的人仍是大有人在。
第二,放双手意味着你主要是用手肘来控制车行动作,其操控性远不如将双手置于握把上——着并非是让你在集团中受欢迎的方法。
最后一点,若遇上紧急事件,由于你的双手离刹车握把过远,你还得骤然坐起来找寻它们的位置。
当然了!在车队行进中,我们是不会想到要减速的,但如果真有需要时,你就得手忙脚乱地找刹车了。
三、不要在爬坡时变换至最高档齿位,一定要选择可以让你顺利通过坡段的适当档位。
在穿越艰苦路段的时候,常有人会因受不了而变换至大齿位。
虽说,如果维持冲力,在你碰上石头或树根时可较顺利跨过;但反之,若你的速度不够快,就可能会“原地踏步”了,如果你的体力够强且技术也足以应付上坡路况的话,当然很好,但是一旦你的齿位换过了头,那就会一下子就停在半路上了。
所以在爬最陡的上坡时,最好将齿位再低一些为宜,在遇到石块或地上突出冒出的突出物时,便可游刃有余的撑过障碍,而不至于拖着沉重的脚步过不去。
户外自行车骑行常识

户外自行车骑行常识第1篇:户外自行车骑行常识近年来,骑行做为一种低碳环保健康的运动方式,骑行风在都市悄然兴起。
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然而不要光只是用力地骑,还要注意正确的骑乘姿势,才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特别是在车队行进中,不管任何情况都应该保持动作流畅及预先掌握路况的骑乘原则,这也是一种相当需要互信的运动。
忙忙碌碌的都市人利用休息时间,穿上酷酷的骑行服,骑上心爱的自行车,或三三两两,或加入某一个车队,在速度与力量中释放压力,释放心情。
不过为了安全第一,不要在爬坡时变换至最高挡齿位,一定要选择可以让你顺利通过坡段的适当挡位。
每遇到上坡就猛力冲刺,并将臀部挪离车座,拼命猛踩,也会使你累断腿的。
所以切忌不要到上坡就死命地踩动踏板,一定要善用齿位变换,使你在上坡时施力情况维持稳定。
再者,爬坡时不要突然站起身来骑,一定要以缓和平顺的动作,慢慢地将臀部挪离车座。
当你突然站立起来爬坡时,你的自行车会有轻微的后顿倾向,车身左右摆动会抵消前轮的动力。
不要死盯着路线或路上的障碍物,一定要专注于你单车的行进动线。
因为车子的动向是随你的视线而移动的,如果你的眼睛盯着障碍物不放,你的单车便会自然而然地朝它行进,战斗机飞行员称之为“定向地标”。
自行车的主要种类有哪些自行车主要分为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折叠车。
这是目前最受车友欢迎的类型。
其中又以山地自行车最为广泛。
山地属于全能型自行车,对道路条件没有要求,对于复杂的路况通过*非常好。
*一般有29寸和27.5寸。
公路车,相较山地车,从名称可以看出公路车对道路就有挑选了,它更适合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
公路的轮胎一般是没有齿痕的,而且相对细窄,这样的设计让公路车在平坦的公路上更能发挥优势。
如果说山地是汽车类的越野车的话,那么公路就属于汽车类的轿跑了。
折叠车,也常叫小轮车。
优势就在于方便携带,地铁公交它都可以乘坐。
一般的折叠车在速度上自然无法与*的山地或公路相比,但是经过改装后的折叠车,不仅方便携带,而且速度与山地车可相媲美。
自行车中长距离骑行知识讲座

介绍所谓中长距离骑行,一般来说,即:500---1500公里路程或一星期左右的骑行为中等距离骑行;1500公里或一星期以上的骑行称为长距离骑行。
主要内容:*自行车中长距离骑行的目的、意义;*骑行的装备;*骑行与体能训练、出发前的准备;*骑行安全、注意事项。
第一,自行车中长距离骑行的目的、意义、体能、意志的磨练视觉上、精神上的享受亲近、了解大自然增长知识、见识,丰富人生阅历提高处人处事的能力专题宣传、广告活动炫耀?无聊、打发时间、忘却痛苦事件?第二,骑行的装备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首先解决骑行的目的、态度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的装备能减少路途中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骑、行、看,享受大自然美景、吸收知识方面。
主要装备:一、自行车:根据路线类型而定。
1、车架:一般来说,况路好,坡度不大,路面平整的,选用公路型车架;路况差,坡度大,路面崎岖泥泞的,选用山地型车架。
不论选用什么车架,后*最好是硬*,方便负重,省力。
前*最好是可以调软硬的避震*,根据路况调节,让手感舒服,加强操控。
2、轮胎:平整的水泥、柏油路面选较窄、胎纹较细的轮胎;崎岖松软、泥泞的路面,选较宽、胎纹较粗的轮胎。
3、座椅:座椅是非常重要的部件,最好是使用过自己感觉舒适的。
它的高度、角度、前后度须按要求调整好。
一般形状窄小、表面光华较好。
4、配件:选择耐用型:尤其是中轴、轮轴,最好是著名品牌的,密封型,性能好的。
车刹最好是V刹。
碟刹(尤其是液压型的)不易保养、不好换件。
尽可能套装零配件。
5、附件:前照明灯、后反射灯,计程表,货架……二、备用配件:主要是易损部件,如:内外车胎、轮圈幅条、刹车胶、变速刹车线、链节……三、修车工具四、行李携带方式:1、背包:适合短途轻装,不适合中长途。
背的时间长了损伤腰肌,不利排汗。
2、捆绑在车上:重心高,风阻大,容易丢失。
(不推荐采用)。
3、自行车旅行专用行李包:适合崎岖的路。
4、自行车旅行专用行李拖车:适合平整的路。
长途骑行的自行车基本知识

人是设计来跑步追猎物的丌是骑车的 现在开始学习正确的骑行知识为时丌晚…
骑行装备篇
&
装备篇—自行车种类
?
公路车 折叠车
山地车
此外还有一些专用车辆 场地车 攀爬车 速降车 躺骑车
装备篇—自行车组成
?
装备篇—头盔必备
有人说骑马, 那马是发动 机,你不是 好吗?
?
骑行是要尽量在整个骑行距离中保 持发动机平均功率稳定输出
心肺腿
心律—注意安全心律范围,累了就歇别硬 拼,最大心律为220-年龄,危险心律范围是 最大心律*90%(个体有差异) 呼吸—尽量保持匀速呼吸 踏频—保持90/min左右踏频最省力
长途骑行莫 着急,不怕 慢,就怕站, 匀速15KM/H 骑10小时也 够150KM
人只有
!
1
个脑袋,任何头部的损伤都是致命的
比起昂贵的脑部手术费用,任何头盔都是便宜的,所以
骑车必须戴头盔!
头盔的正确佩戴方式,松紧度以咬合牙床时头盔不动为宜
装备篇—手套必备
任何时候摔倒人都会下意识用手撑地,手心皮肤很脆弱 所以骑车必须戴手套!
!
手套选择手心有防滑防摩擦垫,材料舒适透气 根据气候选择全指或半指手套
**骑行裤里丌穿内裤,难道你泳衣里穿?
装备篇—水壶or水袋
• 自行车专用水壶容量一般600ml或者 750ml • 水袋1000-3000ml适合长途,配合水袋 包用缺点沉,阻止背部散热,夏天不建 议用 • 长途骑行就用饮用水原配塑料瓶,随买 随喝随扔(入垃圾桶) 丌论口渴丌口渴,每15分钟补水一次 喝水请丌要遮挡眼睛视线
骑行篇—坐垫角度
山地车长途骑行技巧

山地车长途骑行技巧山地车长途骑行技巧长途骑行,一般指里程不少于1000公里,或时长不少于一星期的骑车旅行。
在进行长途骑行之前,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
那么,山地车长途骑行技巧有哪些?下面跟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山地车长途骑行技巧1、正确的骑行姿势上体前倾,头部稍倾斜前伸,目视前方,两臂自然弯曲,双手轻而有力地握住车把,腰部弓屈,双脚做垂直的园周蹬踏动作,避免两腿左右摇摆,将体重比较均匀的分配在臀部、两脚和双手上。
2、养成良好的蹬踏习惯很多人习惯用脚心接触踏板,在长途骑行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正确的蹬踏方法应该是用前脚掌蹬踏。
但是在长时间的骑行时,只用一种姿势极易引起疲劳,腿和脚也是一样,所以要经常变换蹬踏的方式。
自行车运动员采用的蹬踏方式主要有三种:自由式蹬踏法、脚尖朝下蹬踏法、脚跟朝下蹬踏法。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自由式蹬踏法。
这种蹬踏方法的要领是用前脚掌接触脚踏板,踝关节与小腿之间的角度随脚所在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力的方向与脚踏旋转时形成的圆周切线一致。
它的优点是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的动作幅度,肌肉能得到相对的放松。
3、上坡的骑行技巧一般来说,短坡应采用加速利用惯性上冲的方法完成。
而长坡或陡坡应变换不同的档位,保持一定的蹬踏频率和力度骑行的方法。
上坡的骑行技巧主要针对长坡和陡坡而言。
上长陡坡时,骑手的重心应该前移,保持匀速蹬踏动作,适时变换档位,不要停顿也不要突然用力,不要轻易下车。
变换档位的时机视坡度和速度而定。
掌握换档时机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能够保持骑手均匀的蹬踏力度,二是较必须换档的时机略提前一些,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换档,否则会完不成换档的动作,被迫下车。
坡度越陡档位应该越低。
另外前后车不要跟得太近,因为上坡时不可避免地会左右摇摆,容易发生事故。
4、下坡的骑行技巧下坡时的安全系数非常低,所以下坡时的第一准则就是保证安全。
为了能够保证绝对安全,首先应该将重心后移,并作到以下几点:在下坡之前仔细检查车辆,特别是刹车,使其保持灵敏可靠;将车速保持在骑手可控制的范围内;刹车时,以后闸为主,前后闸同时使用,但使用前闸的时机要滞后于后闸,避免单独使用前闸和急刹车;目视前方最少在三十米以上,精力集中,不要东张西望,发现情况要提前减速,例如路面颜色有变化时就应引起注意;通过弯道时,身体与车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或称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人与车同时向弯内倾斜,用以克服离心力,倾斜的角度视速度和弯道的半径而定,但一般不超过28°,不在弯道上超车,最好在下坡时不超车;后车与前车应保持较大距离(不少于三十米),以防前车影响视线,遇到突然情况来不及刹车而发生意外;如果坡道过长或太陡,应适时下车休息并检查车辆,下车时,尽量降低速度,身体后倾,保证停车时的身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