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银行存款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正确管理和清查个人银行存款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银行存款的概念和种类。

2.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正确管理和清查个人银行存款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你们有存款吗?为什么要存款?”让学生思考银行存款的意义和作用,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概念讲解:a.阐述银行存款的概念:银行存款是指个人或单位将货币存入银行的行为或者把货币存放在银行的账户上。

b.解释银行存款的种类: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

3.方法和步骤:a.活期存款的清查方法和步骤:i.学生通过查看自己的活期存折或银行对账单,获取个人活期存款的总额。

ii. 按照日期顺序逐笔清查每次存款和取款的金额,并计算出当前余额。

iii. 将清查记录整理成表格,并计算出总存款金额。

b.定期存款的清查方法和步骤:i.学生通过查看自己的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获取个人定期存款的总额。

ii. 按照到期日顺序逐笔清查每次存款的金额,并将到期日在日历上标记。

iii. 到期后,将清查记录整理成表格,并计算出总存款金额。

c.通知存款的清查方法和步骤:i.学生通过查看自己的通知存折或银行对账单,获取个人通知存款的总额。

ii. 根据通知存款的约定期限,提前通知银行取款。

iii. 将清查记录整理成表格,并计算出总存款金额。

4.实际操作:a.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上述清查方法和步骤,进行个人银行存款的清查。

b.学生将清查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并和同学分享清查过程和总结经验。

5.拓展延伸:a.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管理和保护个人银行存款,提出自己的观点。

b.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或金融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银行存款的认识和管理意识。

6.总结与评价:a.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小结,并点评学生的表现。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布置任务
2′
王强到淄博晨光集团进行出纳岗位实习,晨光集团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开设了账户,王强的主要工作就是跑银行和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一天,财务主管问王强:“我们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有多少?”王强不知应如何回答,因为王强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发来的对账单余额不一致,到底哪一个是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呢?我们和王强一起核对一下账目,看看有哪些账目不符的地方。
布置任务,核对答案:
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和对账单余额
观察分析
归纳概念
讨论类型
理解格式
计算余额
通过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分析未达账项的概念、类型以及解决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初步突破了教学难点。
环节三
得结论
答问题
回归问题,分析原因:
中国工商银行可用的银行存款是多少?(在各自记账的基础上加减应记账而未记账的款项)
布置练习,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分小组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出农业银行可用银行存款数
理清思路
参与游戏
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最终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再次突出了教学重点,彻底突破了教学难点。




1’
得结论
答问题
得出结论,完成任务:
工商银行
晨光集团可用银行存款数
农业银行
完成任务
呼应开篇提出的任务,形成完整的工作过程。
聆听故事
观察图片
激发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8’
环节一
核账目
找不符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银行存款清查说课

银行存款清查说课

教学过程——【案例二】 教学过程 【案例二】
银行对账单
2010年 年 月 3 3 3 3 3 3 3 3 3 日 1 1 2 5 8 10 12 14 14 收1 付1 收2 收3 付2 付3 收4 付4 期初余额 收到货款 购材料 收材料款 收现 代付水费 代付托收款 利息收入 息税 96 1 500 7 000 22 200 213 200 57 000 270 200 248 000 8 000 256 000 6 700 262 700 261 200 1 000 254 200 490 254 690 254 594 凭证 号数 摘要 借方 贷方 余额
调节后余额
221 894
调节后余额
221 894
教学过程——【案例三】 【案例三】 教学过程 【案例三】 案例三】
板 书 设 计
银行存款清查
银行存款日记账
1.含义 含义 核 对 账 目 2.类型 类型
未达账项
银行对账单
3.调节方法 编制银行存款余 调节方法—编制银行存款余 调节方法 额调节表
教学过程——【案例二】 教学过程 【案例二】
东胜公司2010年3月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资料如下: 年 月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资料如下 月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资料如下: 东胜公司 银行存款日记账
2010年 凭证 年 号数 月 日 3 3 3 3 3 3 3 3 3 3 1 1 2 3 4 5 6 7 8 31 收1 付1 付2 收2 收3 付3 付4 收4 付5 对方 科目 摘要 期初余额 收到货款 购材料 支付劳务费 出售设备 出售多余材料 支付运费 支付材料费 送存现金 付电费 6 700 15 000 8 000 57 000 借方 贷方 余额 213 200 270 200 22 200 248 000 5 000 243 000 258 000 266 000 1 000 265 000 30 000 235 000 241 700 11 700 230 000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以构建生本课堂为教学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教师转换角色,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倡导者的角色,以学为中心,注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的落实。

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嘴、动手,各个感官都充分投入到学习中。

充分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以前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会计》(第四版)第七章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我将第一课时定为“财产物资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方法中的“财产物资实物的清查与货币资金的清查之现金的清查”,因为这两种财产都可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

第二课时定为“货币资金的清查之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清查是财产清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也必须要掌握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学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所以此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是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平时课堂学习不是很积极、主动,对理论性知识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学习信心。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掌握了财产清查的基础知识、财产物资实物清查方法和库存现金清查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学习对账和错账更正法等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未曾参加过生产经营活动,既缺乏理性认识,又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在授课时就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使学生能够借助文本,通过同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去探究未达账项的种类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说出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未达账项的类型,能自己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并动手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了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

能养成团结协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创设岗位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明确学习目标;接着以岗位任务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去探究未达账项的相关知识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教师通过问答引导学生明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

银行存款清查教案

银行存款清查教案









新课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学费、生活费等来自于哪里呢?
2、我们想好怎样向我们的“开户银行”进行“存款”了吗?
3、我们的“开户银行”--父母亲都要定期跟我们对账,进行资金清查,那么企
业又是怎样对它存放在银行的款项进行清查的呢?
了解:1、什么是银行对账单?
2、银行对账单的作用?
新课引入:
(案例二,引导学生逐笔核对,勾对已达,找出未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课堂总结:银行存款清查
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
逐笔核对,查找原因
错账→更正
未达账项→分析类型→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认企业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1、完成学习任务;2、保持优良品质;3、养成良好习惯布置作业:
1、思考:四种未达账项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两者之间的余额大小有什么影响?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节公式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真实案例,引导学生逐笔核对,勾对已达,找出未达)
课堂讨论
提问:
问题1、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能说明什么问题?
问题2、哪笔金额是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问题3、能否根据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账面记录?(引出注意事项)
2、完成实训作业,并写一份实训报告总结。
信息反馈:
对同学们的疑惑及时解答
生活案例导入
图展示银行存款清查
银行存款对账单实物展示
展示账实引入重点内容
课件动画展示
公式展示
课堂示范
案例教学
观察案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操作,强化难点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银行存款清查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银行存款清查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银行存款清查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二、教学内容1.银行存款清查的定义和意义。

2.银行存款清查的流程。

3.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安排1.铺设情境(5分钟)教师以银行柜员和客户的角色进行情境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30分钟)(1)银行存款清查的定义和意义。

-解释清查的概念,即对银行存款进行核实和验证的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清查的意义,如保护银行和客户的权益,防止存款违规行为等。

(2)银行存款清查的流程。

-介绍清查程序的主要步骤,如选择清查对象、制定清查计划、核实存款信息、比对账户余额等。

-解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3)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和技巧。

-介绍几种常用的清查方法,如抽查、全面清查和样本调查等。

-分享一些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清查效率的技巧,如使用电子数据分析软件等。

3.实践操作(40分钟)(1)教师演示银行存款清查操作过程,重点展示清查对象的选择、清查计划的制定、核实存款信息和比对账户余额等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清查操作,每组学生完成一套清查任务,包括选择清查对象、制定清查计划、核实存款信息和比对账户余额等。

(3)学生进行清查结果的汇总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4.反思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银行存款清查的要点和要求。

(2)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和小组交流,分析自己在清查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银行存款清查工作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选择清查对象、清查计划的制定、核实存款信息和比对账户余额的准确程度和操作流程的顺利程度。

2.学生完成清查任务的结果汇总和分析格式是否规范、结论是否准确。

高中校本课程_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校本课程_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银行存款清查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会计》第七章第二节第五版,和库存现金清查构成货币资金清查,是会计人员必备技能,是会计核算方法之一,是对前面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进一步深入,又为后面具体核算程序及报表的学习打下基础,启动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财产清查方法,理解未达账项及四种类型,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表的编制。

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正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弘扬互帮互助的精神。

增加团队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未达账项。

教学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重难点突破:运用多种信息手段,通过任务驱动、模拟情境、课堂任务书、教师点拨,学生探究、小组讨论来突破本节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对象:中职一年级学生优势:1、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2、具有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寓教于乐、喜欢直观可感的教学,比如动画、视频、音画PPT等,喜欢能以信息手段充分参与的教学模式。

劣势:1、高一学生刚接触专业课理解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

2、缺乏学习习惯和技巧三、教法分析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做中学,做中教,理实一体化。

1、任务驱动法:情境创设,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做到有的放失。

2、案例教学法:引入案例,理实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个人评比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评出冠军个人和冠军小组,哪位学生也不甘落后,整个课堂动了起来。

四、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 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并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大胆分析、勤于思考。

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由被动变主动学习。

2、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探究并互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共享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相互帮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银行存款清查教学设计25

银行存款清查教学设计25

基础会计教案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授课地点授课使用的教材《基础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授课班级16.2 授课时数一课时指导教师讲授人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并理解未达账项的基础上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乐于探索、团队合作的态度。

内容分析重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额表的编制;难点:未达账项的概念;关键:教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

教法、学法讲述法、演示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具、学具黑板板书、PPT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教师辅导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引入新课引入1银行存款日记账该由谁登记?出纳。

2、假设你是企业出纳,如何知道自己登记的正确与否?认真负责,定期与银行核对。

3、你很认真负责地为企业记账,但发现和银行的结果还是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引出银行存款清查的内容根据教师演示复习相关内容环节二:讲授新课(三)课后强化开始新课一、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核对账目法二、银行存款清查账实不符的原因(1)双方或一方记账出现了差错。

(2)在银行与企业双方的记账均无差错的情况下,未达账项的存在造成双方银行存款余额不一致。

(3)详细解释未达账项及未达账项的种类三、银行存款清查的步骤(1)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以结算凭证的种类、号码和金额为依据,逐日逐笔核对。

凡双方都有记录的,用铅笔在金额旁打上记号“√”。

(2)找出未达账项(即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中没有打“√”的款项)。

(3)将日记账和对账单的月末余额及找出的未达账项填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计算出调整后的余额。

(4)将调整平衡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经主管会计签章后,呈报开户银行。

四、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课程小结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原因、清查步骤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课后作业练习册根据业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随教师提示讨论2、和老师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
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孙红
教案首页
授课班级:2012级会计二班
山东省教师技能展示课
教学设计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查阅资料等活动)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根据任务书进行预习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2′
王强到淄博晨光集团进行出纳岗位实习,晨光集
团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开设了账户,
王强的主要工作就是跑银行和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
存款日记账。

一天,财务主管问王强:“我们可以动
用的银行存款有多少?”王强不知应如何回答,因为
王强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发来的对账单余额不
一致,到底哪一个是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呢?我
们和王强一起核对一下账目,看看有哪些账目不符的
地方。

聆听故事
观察图片
激发兴趣
充分调
动学生参与
课堂的积极
性。

探求新知子任务一环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核对账目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日期、
摘要、结算凭证种类和号数、发生额及方向)
理清思路,找出不符:
1.金额不符
2.业务不符
回答问题
找出不符
采取由
浅入深的方
式引导学生
逐步认知,
符合认知规
律。

财务室的小故事
交流归纳2’归纳总结,点出课题:
归纳完成任务的过程,总结出工作程序,点出课
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明确银行
存款清查的程
序,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培养学
生的总结归
纳能力,帮
助学生更清
晰的理顺知
识。

布置作业1’技能训练,夯实基础
课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知识拓展,开阔思路
课下了解一种其他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方
法,并与今天所学的方法进行对比。

完成本任
务,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提
高运用知识的
能力。

培养学
生严谨求实
的岗位意
识,开阔学
生思路。





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师寄语2′
同学们,通过对银行存款的清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错账和未达账项,得出实际可用的银行存款数。

那么,我们的生活需要不需要清查?我们的人生需要不需要清查?学会清查,我们就能发现不足,修正错误,盘点收获,完善自我,把握正确的方向,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