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报告

引: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了考研的队伍。据调查,引发考研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内在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个人内在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外界因素对考研动机转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考研动机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其中不乏盲目考研、为逃避就业而考研的大学生。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式也不十分理想,因此在考研问题上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

关键字:大学生,考研,动机。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研究对象为浙江理工大学各个专业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学生。其中以大三大四为主,大一大二占小部分。而且主要从考研动机,专业情况,生源背景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3,有效率96.5%,用百分比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考研动机的现状

(1)动机调查(主)

调查研究显示:选择较多考研动机分别是1.本科毕业生薪资有所下降,提高学历层次有利于就业(占55.4%)2.本科毕业生就业

前景不理想,迫于企业要求高学历的压力(占59.1%)3.深入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养(占54.9%)4. 有名校情结,向往名校(占40.9%)。5.能够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便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占29.5%)6.家长的督促,希望,使自己萌生考研的想法(占21.8%)。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被试者的考研动机是端正的务实的,甚是有个人说:“为工作而读研未必会有好工作,但在读研时以全面提升自我为核心反而会使自己拥有实力去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可见,被试者比较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竞争力,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的良好意识。

(2)专业与院校

被试者中,参与考研的以理工,经管类占绝大部分。

其中在选择学校与院校方面,29.5%的学生考虑所考专业在该学校的实力师资等影响。27.4%的认为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再作判断,24.8%的因有名校情结,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近18.6%考虑到学校所在的地区和城市,仅有6.2%的同学受父母,同学和男女朋友等的影响。从调查结果看,被试者在选择报考院校时,比较重视院校的实力及其所处地理位置。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多以个人主观选择为主,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3)学习目标与自我认可。

3

2020年4月19日

调查显示:在对读研学习目标调查中,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被试者占24.3%,有想过但不清楚的占40.9%不打算考研的占15.5%,其中各自有选择出国,直接就业,考公务员等选择,但最过无奈的是处于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考虑。

从上述调查结果显示被试者的学习目标尚有不明确的,缺乏自我认可。

?问题及其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总体上被试者比较看重个人能力的提高,注重兴趣与专业的结合。特别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趋势,体现出读研动机端正务实的一面。但确实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进行积极引导,有助于这些学生读研期间在思想和学业方面的健康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I 对院校的选择过度看重地理位置。在读研院校的选择中,与城市

地域相关的选择原因合计比例近20%,

很多被试者比较看重院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事实上,城市的人文与地理位置同个人专业的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

ii 学习目标不明确。被试者中有明确学习目标的仅20%,说明大部分被试者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发展目标,这会是其在学习过程中因缺乏学习规划而无所适从,因而没有目标而虚度光阴,因而不

4

2020年4月19日

明确目标而缺乏自信。这样无疑浪费了国家资源,同时也影响其的成才。

iii 经济压力的原因。本次调查中,部分被试者需要考虑读研是否收费以及相关收费标准。在考研人数日益庞大的今日,考研并不是一份能够拿工资的学业了,读研的经济压力也日趋扩大,这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

?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大学生考研动机不但仅是个人单纯追求学业提升的结果,更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具体原因如下‘

?社会因素(1)城市间,城乡间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发展机会较多,吸引力较大,从而导致院校的地理位置被看重。(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新兴行业不断涌出,优势行业不断变换,本科专业就业不乐观的大学生便会选择跨专业考研或者选择考研,以文聘来提高就业率(3)社会生活成本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生的费用也在逐步提高,这不能不对学生及其家庭产生影响,同时也促使被试经过做兼职的方式来获取一定的生活费用,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学校因素(1)高校忽视学习目标的引导。过多吧注意力集中到就业率和升学率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规划和自身发展目标

5

2020年4月19日

的引导。(2)无对口招生专业,有些本科专业过偏或过新,没有高一级的同类专业招生,导致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得不跨专业考研。

?家庭因素(1)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关于读研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家长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家长惯于安排学生所有的大小事宜,让孩子在自己的指挥中生活,会使大学生缺乏自立能力,迷失自我,失去目标。

?个人因素(1)缺乏自我设定学习目标意识。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读书升学的惯性中易产生从众心理,特别是对于“本专业考研”的学生,更易产生延续本科心里状态,产生学习惰性,缺乏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2)对于大城市的追求,大学生充满对繁华都市的向往与追求,为了将来有更熟悉的就业环境和人脉,她们会很看重地理位置。(3)个人跨专业学习原因,兴趣使然。对自己的本科专业不感兴趣,考研时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避难从易,本科专业难度大,跨专业考研可选择相对简单,易考取的专业。(4)追求自立,很多被试者都有“大学本科毕业就不应该再依赖父母”的心理,对经济独立的渴求,减轻家庭负担的孝心真实而强烈。因此她们会利用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做兼职,不但能够缓解经济压力,还能够锻炼个人的实践能力。

6

2020年4月19日

四对策及其建议(我对考研的看法)

有些人选择考研单纯是为了高文聘,躲避就业的压力,为了更好的工作,之类之类。觉得本科毕业的时候找不到工作,过两三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就胜券在握了,这个实际上是犯了典型的形而上学的错误,用一尘不变的观点而非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高中就有学过,市场货币的需求总量是一定的,发行的货币越少,单位货币就越值钱,而发行的越多,单位货币就却不值钱,即所谓的通货膨胀。如果说市场与人才的需求相当于市场货币的需求,那么中国这些年显然已经通货膨胀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为6.5万,就激增到34.4万,教育部官员曾公开表示,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每年递增30%。

事实上,当你本科生毕业的时候,研究生确实比你更受欢迎,当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应该也比应届毕业生更受欢迎,然而这也只是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的。如果你读研,三年后你是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但如果你不读研,在那个时候你也就成为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对于大部分的用人单位而言,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明显比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更有吸引力,这在市场营销,公关等非技术性的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实对于任何工作而言,工作经验就算不直接决定能否被聘用,也绝对会影响到薪酬的高低。深圳市公布了最新劳动力指导

7

2020年4月19日

价位,其中大专毕业生月薪1850元,本科毕业生为2500元,硕士博士毕业生为3800元,也就是说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硕士生,博士生的月薪只比本科生的月薪高出1300元,在深圳这样一座年轻比任何财富更为宝贵的城市,牺牲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来换取每个月高出1300元的工资,值得吗?

一些人力资源的经理也说:“一些博士生开口就是要价5000甚至10000,觉得她们的文聘就应该值这个价钱,这可能不太现实,凭我的工作经验,一些博士有很强的优越感,心高气傲,工作又很浮躁,人际关系处理的也不好,还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就跳槽,这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

从上面的数据和实例能够看出,本科或者说是毕业如果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验,那么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的时候,不是因为更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找不到理想工作,达不到理想薪水而更令人失望。

让我们再来算一笔账。

首先算算考验的成本,买专业课本书籍和公共书籍资料的费用1000元左右,英文政治辅导班1000吧,有关学校听专业课1000,有些人为由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外租房半年,1500吧,考试报名费、材料邮寄费等等200,经济成本已将近5000.

读研究生期间费用:每年学费6000(共费只需3800,可是只有

8

2020年4月19日

极少数,自费要将近8000以上,现如今三年的花销0是下不来的)每年住宿费额1200,生活费,书籍费500,这个数字算下来三年36000多吧。

但如果一个本科生假定第一年平均月薪1800,第二年2500,第三年3500,三年共收入93600元加上前面两项费用,共计135000元左右。

卖弄对13.54万元的成本,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投资读研究生么,如果研究生毕业以后月薪比本科生高出1000,那就需要的时间才能赚得回来更何况本科生工作到第四年拥有4000工资的时候,研究生只有2500甚至更低的工资。

当然啦,还有一些人想读研究生,不只是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是想要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能胜任以后工作中将要面临的重任,抱着这种心态去考验当然是无可厚非,于是值得让人学习的,可是好的出发点不等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读完研究生或博士并不等于工作能力更强。

假如有两个能力差不多的人,其中一个本科毕业后留在学校读研,而另一个成为了某公司的职员。读研究生基本能够没是么压力,课能够逃,毕业论文想要及格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这个研究生可能在睡懒觉,打麻将,看影碟中度过三年光阴。

9

2020年4月19日

而工作压力却比读书要大得多,老板既然花钱请了你,她总会觉得这笔钱能够买你做任何事情,就拿业务员来说,这个月完成了10万业务,老板下个月就会给你15万业务,当你下个月完成了15万业务,再下个月的任务可能变成了25万,这种压力虽然丝毫不敢让人懈怠,却足以让一个人得倒充分锻炼,三年后,那个读研究生的人除了有一纸文凭可能是么也不会,而那个参加工作的或许早已成为了市场总监。

只有那些将学术做为事业追求的学生来说,读研究生,博士不可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因为本科阶段毕竟是比较基础的教育,想要在一个学术的领域有所成就,那就需要经过深造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

还有一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的专业索然无味,对别的专业更加兴趣盎然。另外如果那个专业的门槛不高,那就能够以毕业便去抢那个专业的饭碗。对于门槛较高的专业,恐怕毕业以后直接经过不对口的就业而进入那个行业就很难了,如果一个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很想做医生,恐怕没有哪家医院会聘用她,就算聘用了也很难胜任。因此跨专业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对于这种学生来说恐怕考验的意义就更加接近于第二次高考了。

考研室需要很的付出的,而事情就是这样:你付出的越多,你就越想得到,当你没有得到的时候,就越想卷土重来。很多大学

10

2020年4月19日

生最初决定考研的时候或许只是想捞个硕士文凭或者逃避就业的压力,但随着她们对考研付出的东西越来越多,考研的理由便不再那么简单了,考研或许不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考试,而是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图腾,成为了她们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精神支柱!

因此,想要考研的同学,在做自己的决定之前,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确立明确的目标,这也需要学校家庭对其的支持和指导。

而对于还有三四年本科路的大学生而言,学好专业课程,找寻好目标,在实践和锻炼中提升自我才是最佳的选择吧。考研不是赶集,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我才不枉费这四年的生活!

11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