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动机访谈研究19页PPT

合集下载

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

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

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重要选择。

那么,大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一、追求学术兴趣和热情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是因为他们对某个专业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深入研究获得更多的学术成就。

对于这类学生,研究生学历可以提供更好的学术平台,帮助他们深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二、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选择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

研究生学历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

三、逃避就业压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些大学生选择考研来逃避就业压力。

他们希望通过攻读硕士学位来延长自己的学生生涯,避免进入社会就业。

然而,这种动机可能会导致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竞争力不足。

针对以上考研动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一、调整学习计划大学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这包括定期评估学习进度、调整学习方法、合理分配时间等。

同时,学生应该注重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二、增强自我认知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理性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

在决定考研前,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未来职业方向有清晰的认识,避免盲目跟风考研。

三、寻求支持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可以寻求家人、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

家人可以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老师可以提供学术指导,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

这些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考研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总之,大学生考研动机多种多样,既有追求学术兴趣和热情,也有提升就业竞争力、逃避就业压力等因素。

在面对考研这一重要决策时,大学生应该理性分析自己的动机和需求,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增强自我认知,寻求必要的社会和学术支持。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自身情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及分析
表2 学习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性别 求知兴趣 能力追求 79)
4.16(0.69)
3.52(0.93)
3.58(0.81)
3.90(0.69)
3.55(0.81)
3.75(0.69)

3.50(0.77)
1.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顺序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加看重个人能 力的提高,以求将来能干出一番事业、增加就业竞争力。对于社会和人生 的思考更加成熟,知道学习知识不再只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是为了使自 己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2.差异性检验及分析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学校差异 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专业差异 5)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生源地差异
2. 硏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田澜、潘伟刚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问卷包括:1)学 生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2)学习动机的情况问卷。 问卷分4个维度34个项目,①求知兴趣分量表;②能力追求分量表;③声誉获取分 量表;④利他取向分量表。求知兴趣和能力追求两维度之和为内部动机分量表的 得分;声誉获取和利他取向两维度之和为外部动机分量表的得分。 本问卷的记分方式:问卷采用“符合”、“有点不确定”、“有点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不符合”共5级评定,与此相对应记5,4,3,2,1分,某种学习 动机得分越高,表明动机强度越强,得分越低,动机越弱。
1
I. 序論
1.问题的提出 学习动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机,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 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其学习动机的差 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因此,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 的现状和特点,在高等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许多社会 问题冲击着大学生。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问 题,教师应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就 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调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收稿日期:2018-10-27基金项目:教育部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201814389035)研究成果;四川省2018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201814389035)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刁佳玺(199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和教育心理学;李玲淋(1990-),女(汉族),重庆綦江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和应用心理;陈晓锋(1998-),男(汉族),四川宜宾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心理学;于敏章(1988-),男(汉族),四川仪陇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实践教学和教育心理学;杨雪(1998-),女(汉族),四川都江堰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心理学;吴谦谦(1998-),女(汉族),四川资阳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心理学;杨密(1998-),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和教育心理学。

通讯作者:朱虹(1979-),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持续需求,个人对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和质变的阶段。

受到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需要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因素驱动,考研成为大学生追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考研人数正逐年递增。

本选题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针对大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探究,试图揭示大学生考研的深层原因,以便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考研。

一、需要层次理论与大学生考研动机社会性是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的特性,人类心理和行为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初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及建议

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及建议

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与建议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考研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考研动机共5大因素:自我提升因素、就业压力因素、家庭因素、群体效应因素和学校氛围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毕业生考研动机的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适当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当前考研现状,分析自身现状,明确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考研动机;因素结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本科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对不断升温的“考研热”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透视是极其必要的。

以下我将把涉及考研动机的五个因素逐个分析,并给出合适的建议、意见。

一、考研动机分析(一)自我提升因素在大学四年当中,同学们能够学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多。

本科阶段并不是要教会同学们多少专业知识,这个阶段的课程大多会比较宽泛,往往是面广而深度不够。

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从而对该方向能有清晰的认识、准确地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技术开发或学术研究的能力并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大学本科生就业困难重重,尤其是本科专业比较冷门的,毕业之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甚至无法就业,考研成了仅有的出路最终不得不选择考研。

从每年考研热门专业来看,最热门的报考专业往往不是就业率最好的专业,而是那些就业率不是很高的,各高校开设比较普遍的专业,本科毕业后就业较困难的专业。

可见每年由于就业困难而被迫走上考研道路的考生不在少数。

现阶段在我们的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学历崇拜,市场对高学历者也有着更大的需求,拥有高学历者在现实中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

尤其在就业竞争激励的这个时代,专科生已基本无人问津,本科生就业困难重重,拥有一个研究生学历无疑于在职场中拥有了一把杀手锏。

访谈研究法ppt课件

访谈研究法ppt课件
• 怀疑或胆怯者
– 停止提问,转向轻松话题。
• 不善言谈或回答不具体者
–耐心地询问得出一些进一步追问的。
33
(二) 采访现场的有效控制
关键四:访谈自然结束 • 适可而止 • 把握住结束谈话的时机 • 致谢
34
(三)做好访谈纪录
带好纸笔等记录工具,最好有录相或录音 机(方便记录访谈全过程,但事前要征得 被访问者的同意); 设计记录表或规定速记符号;
39
作业
• 选一个话题,五至七分钟内提四至五个问 题,并做好访谈记录
• 比如最喜欢的广告、电影、节目和书。
40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在审节目时对此给予了严 厉批评,说:为什么不追问?难道课本上的答案错误也 是设备问题吗?分明是不负责的态度和利欲熏心的行为, 却被厂长一句‘设备落后’给搪塞过去
32
控制话题,始终围绕中心
• 跑题者
– 您谈的这个问题,跟你的(——)有什么关系吗?
• 健谈者
– 对不起,您说的这些非常有意思,但是由于时间关系, 我不得不问您另外一个问题。 “好,现在我们谈谈……” 或“我的下一个问题是……”。
音 叛 个 爱勇
乐 天
逆 孝
性 突

往 直
赋 顺 出 子前
吐风善贴 字格于近 不多创生 清样新活
26
将提纲转化成具体问题:
• 你的音乐一直是比较前卫、叛逆的,为什么 会想起回到欧洲去寻找肖邦呢?
• 现在已经出了6张唱片了,有人批评你曲风没 有突破,有想过改变自己的演唱方格吗?
• 当你在做创作助理时,写了歌明星们都不唱, 你有没有感觉到被打击,没有自信?
21
被拒绝了,怎么办?
• 对身份不放心 • 对研究不感兴趣 • 担心内容的安全性 • 访谈对象犹豫不决时 • “我很忙”,“现在没空” • 反省自己的行为,思考对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

Vo l. 33 N o. 6 N o v. 2010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
朱宁波 ,

1
赫丽娜 ,
1
李亚文
2
( 1.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 辽宁 大连 116029; 2.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辽宁 铁岭 112001)
要 : 大学生不同的考研动机会影响其 在读研 时具有 不同的 价值观 和学习 态度。能否 合理引 导并利 用大
44
朱宁波等 :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
统地学习某专业知识的占 51. 2% ; 为找一份更好的 工作的占 28. 7% ; 为获取更高文凭的占 12. 5% 。访 谈中一名被试认为, 通过考研可以对个人毅力、 学习 能力进行锻炼, 最终通过获得更高文凭来满足成就 感, 证明自我实力。另一名被试说: ! 为工作而读研 未必一定会有好工作, 但在读研时以全面提升自我 为核心反而会使自己拥有实力 去寻求更好的 发展 空间。 ∀ 从调查和访谈结果看, 大部分被试的考研动机 是端正的、 务实的。反映了被试比较注重提高自身 专业素质和竞争力 , 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的良好意识。 ( 二) 院校与专业的选择 调查显示, 院校选择依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 : 选择院校的声誉高 , 教学质量好的占 47% ; 选择喜 欢院校所在城市的占 36% ; 选择院校所在城市离家 近或有亲戚在该城市的占 12% 。专业选择 依据排 在前三位的分别为 : 选择 个人喜好的占 46. 2% ; 选 择该专业的培养实力及导师实力的占 36. 2% ; 选择 该专业就业前景好的占 16. 3% 。 从调查结果看, 被试在选择报考院校时, 比较重 视院校实力及其所 处地理位置。在选择报考 专业 时, 多以个人主观选择为主, 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 ( 三) 生源背景 1. 生源的学历和专业背景。调查显示 , 全体被 试中应届大 学毕业 生占 81% , 往 届大学 毕业生 占 19% ;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占 91. 3% , 自考、 函授本科 毕业生占 8. 7% ; 同专业考研者占 47. 5% , 跨专业考 研者占 52. 5% ; 第一次考研者占 91. 2% , 两次或两 次以上考研者占 8. 8% 。 调查结果表明, 被试的主体是应届大学毕业生 , 全日制本科者最多, 自考本科、 函授本科学历者占少 数, 跨专业考研现象突出 , 形成了考研生源学业( 历 ) 背景多样化的特点。 2. 读研费用 。本次调查中, 有 32. 5% 的被试认 为读研是否收费及相关收费标准是很重要的参考因 素; 有 60% 的被试认为需要参考读研费用 , 但不是 最重要的 ; 有 7. 5% 的被试认为读研费用不是问题 , 不需要考虑。全体被试中读研费用来自于父母 ( 家 庭) 的占 85% ; 学费来自于个人的占 15% 。在全体 被试中, 选择读研期间不做兼职、 全心攻读学业者占 5% ; 选择学业兼职两者兼顾者占机 , 直接影响着 研究生 的教 育质量。 依据我 国考 研热不 断升 温的 现状 , 了 解大 学生 的考 研动 机 , 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 并对问题进 行剖析 , 提出 相应的 对策和 建议 , 有助于 引导大 学生考 研动机 理性 化 , 端正学习态度 , 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和学习 观。同时 , 对加强 高校研 究生的 培养、 教育教 学的 管理具 有一 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

升学读研访谈问题

升学读研访谈问题

升学读研访谈问题
一、基本信息与动机
1.为什么选择继续深造读研?
2.是否已有目标学校或导师?为什么选择他们?
二、专业与研究方向
3.目标专业或研究领域是什么?
4.你对目标专业或领域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
5.你对目标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前景有何了解?
三、备考与规划
6.你打算如何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
7.在本科阶段,你是如何为读研做准备的?
8.你认为具备哪些品质或技能对读研有帮助?
四、未来规划与影响
9.你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何期望?
10.你认为读研对你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11.在研究生阶段,你期望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这些问题主要从读研动机、专业选择、备考方法、学术追求和未来规划等多个角度,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读研想法和准备情况。

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访谈研究

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访谈研究
进一步探讨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社 会环境等对大学生考研动机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缺乏深入了解
尽管考研热持续升温,但 对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深 入了解和研究仍然不足。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访谈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 考研动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
影响因素。
研究意义
为高校教育提供参考,帮助高校更 好地指导学生考研,同时为大学生 提供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的参考。
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结果,为大学生提供更有 针对性的考研建议,提高考研成功 率,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机会。
社会认可型
此类考生希望通过考研获得社会认可 和家庭荣誉,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就业导向型
此类考生以就业为直接目标,希望通 过考研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好的 就业机会和待遇。
从众心理型
此类考生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跟随 大众选择考研,缺乏明确的动机和目 标。
03
研究方法
访谈设计
确定访谈主题
围绕大学生考研动机,设计访谈问题,包括对考研的 看法、动机来源、备考过程等。
对大学生考研动机的引导与建议
明确个人目标和动机 建议大学生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 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思考 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和需要考研。
平衡考研与其他发展需求 考研并不是大学生发展的唯一途 径,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平衡考研与其他发展需求, 如实习、社交等。
充分了解考研信息和难度 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考研的信息 和难度,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报考。
期望价值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其 行为选择和动力,某些特质如自我效 能感、成就动机等与考研动机有较高 的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