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_针下气_候气针刺补泻的_度_

再论_针下气_候气针刺补泻的_度_
再论_针下气_候气针刺补泻的_度_

文章编号:0255-2930(2001)06-0359-02

中图分类号:R24510文献标识码:A

刺法与灸法再论/针下气0)))候气针刺补泻的/度0

黄建业

(佛山市中医院,广东528000)

[摘要]通过笔者多年针灸实践,从失误的病例中,反证了候气针刺补泻,除了正确分辨针下气,准确进行补(导)正、泻邪外,还要注意针灸的刺激量)))补(导)泻的度,过与不及都不适宜。这是候气针刺补泻的第二难点。

[主题词]针下气*;候气*;针刺感应;剂量效应,针灸

Once More Discussion on/Qi under Needle0)))/Degree0of Acupuncture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 of Waiting for Qi

H uang J ianye(Foshan M unicipal Hospital of T CM,Guangdong528000)

[Abstract]T he author dispr oofs from faulur e cases in many years p acupunctur e pr actise that for acupuncture reinforcing-r educing manipulation of waiting for Q i,besides correctly differentiate Q i under the needle and accurately invig orate(in-duce)the vital energ y and reduce patho logical factors,stimulative amount of acupunctur e)))t he degree of invigo rating (inducing)and r educing should be played attention to,over or less being impro per.T his is the second difficult point for re-inforcing-reducing of acupuncture o f w aiting for Qi.

[Key words]Needling Sensation Respo nse;Dose Response;Relat/acup mox

5灵枢#九针十二原6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0又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0可见,/气至0与否,往往直接影响针刺的疗效。这里所述/气至0二字,有两种含义:(1)气至针下;(2)气至病所。/气至0的第1种含义,即针刺后,/针下气0已至,辨别其/邪0、/正0的问题,笔者在5试论针下气6(见5中国针灸6杂志1983年第2期)一文中已论述过,那是属于/质0的范畴;本文着重讨论/气至0的第2种含义,即每次候气针刺补泻的/度0(通常被称为/刺激量0),这是属于/量0的范畴。

1针刺的度

究竟候气针刺补泻到怎样的程度才算够/量0呢?目前,在未有相应精确仪器协助之前,可以凭借两个标准:自觉(病者的自我感觉)和他觉(医者的感觉)标准。如果这两种感觉都能客观地反映实际,那么,这两种感觉都是正确的;如果只有一种感觉能反映客观实际,那就只有这种感觉(自觉或他觉)是正确的;如果这两种感觉都不能反映客观实际,那么,这两种感觉都是错误的。在候气针刺补泻的实践中,就无所适从,治疗疾病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就不可能进行候气针刺的实践。

111泻邪的度

(1)病者的感觉(自觉)

1针下凉。泻后,针刺局部或者肢端,或循经至病所甚至全身可有/凉0的感觉出现,/气虚则寒0故也,发热病人的体温也可适当降低。

o若有所失。泻后,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病灶局部或全身感到舒适。正如,5灵枢#九针十二原6所说的那样:/为虚与实,若得若失0,以及/明乎若见苍天0。

(2)医者的感觉(自觉)

1针下的感觉,/紧而疾0的/邪气0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穴位周围的肌肉较针前松弛,如果/邪气0未清,则针下仍有被吸吮感,尚可候/紧而疾0的/邪气0来至。

o脉诊,由坚到不坚。泻邪后,脉搏较针前为软,5灵枢#终始6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脉虽大如其故而不坚也0。

112补正的度

(1)病者的感觉(自觉)

1针下热。补后,针刺局部或肢端,或循经至病所甚至全身有温暖发热感出现,/气实则热0故也,局部或全身体温较针前增加。

o若有所得。/为虚与实,若得若失0,补后,针刺局部或全身若有所得,感到较针前精神充沛,肢体舒适,亦达到/明乎若见苍天0的效果。

(2)医者的感觉(他觉)

#

359

#

中国针灸2001年6月第21卷第6期

1针下的感觉。补后,针下/正气0逐渐充盛,肌腠较针前富有弹性及充实感,无虚软松弛感。

o脉色。补后,脉搏较针前充实有力,5灵枢#终始6所谓:/补者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0。同时,神态改善,面色红润。

113导气的度

(1)病人的感觉(自觉)

导气后,病者自觉有/凉0或/热0气感到达病所,局部或全身觉得舒服。

(2)医者的感觉(他觉)

导气后,可摸到病所皮肤温度较针前有较/凉0或较/热0的变化,或看到病者神态或面部颜色的改变,接近或恢复正常的状态。

因此,无论补、泻或导气,/气至0的标准中,病人的/自觉0标准则以感到/舒服0为度,医生的/他觉0标准:泻法,则以针下再无/紧而疾0的邪气出现或明显减弱;补法,则以/徐而和0或/滑疾0的针下/正气0感从弱到强、从空虚到充实,脉搏较针前有力,神色好转;导法,则以/气至病所0为准,而不以候气时间的久暂或行针次数的多少来作依据。

在一般情况下,病者的自觉标准和医者的他觉标准是一致的,但由于人们体质的差异和经络敏感性的不同,5灵枢#行针6早已指出:1/神动而气先针行0;o/气与针相逢0;?/针已出,气独行0;?/数刺乃知0;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故不能单独依赖病人主诉的/自觉0标准去衡量,如属于?、?类型的人,则只能以医者/他觉0的标准去衡量了,而在医者的/他觉0的标准中,则以医者/针下气0的感觉为主要依据。

2病案举例

关于泻邪或补正,气至得/度0的病例,在拙作/试论针下气0一文中已有叙述,而导气气至得/度0的病例在/运用手法诱导经络感传的体会0一文中,陈@@案(见1978年第4期5新中医6)亦已记述,因篇幅所限,不再另举。而补、泻失/度0(太过与不及)的病例,下面分别举例说明。这既是我对/针下气0深信不疑的反面教材,也可谓/前车之鉴0,以作同道或后学者之一面镜子。

病例1:泻邪未清复导之令病人痛楚复加。

刘@@,男,年五旬余,广东省罗定市船步镇人。因全眼球炎拟作眼球摘除术,于1965年初夏某日中午饭后,因饮食不适,胃脘突然剧痛,大声呻吟,半坐卧于床上,两手紧揪上腹不放。是时我正毕业实习于母校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指导老师命我为其针刺足三里,我取左侧刺之,当候得/紧而疾0的邪气来至,疾而徐,急泻之,凡三往,邪气大减,疼痛亦缓,呻吟停止,可平卧于床上,紧揪腹皮之两手已撤去。当时我对针下的邪正体认尚未深刻,当针下有一股似属滑疾,但尚有一定冲击力(实即紧疾)的/气0至时,误作/卫气0,徐入徐出而导之,病者即觉得有一道酸胀不适的/气流感0,沿足阳明胃经而上,抵胃,过肩井,达于耳下,胃脘复感不适。因而觉察到误将/邪气0作卫气导之之过,犯了/毋令邪布0之禁!即反针再候得邪气来至而尽泻之。乃渐适,病亦随失。知邪气尽,遂去针,嘱服加味四逆散以善后。

按:此例胃脘痛,乃饮食失宜所致,属肝胃不和(急性胃痉挛),经泻邪后,邪减痛缓,但尚未清。邪气再至时,误认为正气而导之,令邪气布,痛楚复加,后再候得邪气来至复尽泻之,乃适。虽未至5灵枢#九针十二原6所说的那样/刺之害,(不)中而去则致气,,致气则生为痈疡0之过失,然亦一度加重其疾苦。可见,泻邪未尽以及导其邪气,均可为害也。

病例2:泻邪太过致病情反复。

侯@@,男,四旬余,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江贝乡人,患肺结核多年,羸弱,因感冒未清,咳嗽不爽,短气食少,于1968年秋要求出诊治疗。诊其脉细而虚,人迎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刺左外关。其邪气虽微,针下仍可辨之,微泻其邪,气较顺,体渐适,神情较清爽。恐其邪未清,再候气泻之。当针下有股滑疾之气至时,误作/紧疾0的邪气泻之,病人旋即张口抬肩喘气,其状若脱。旋即反针候取正气而补之,乃渐得定耳。

按:此例亦有违经言:/刺之气至而去之,勿复针0之教,犯了/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精泄则病益甚0的错误。本已邪去正安,而再刺之,误将/卫气0作邪气泻了,反愈为剧,犯了/虚虚0之禁,5灵枢#终始6云:/一刺则谷气至而止0。邪去正复,再刺则正气伤,安有不重加其疾之理耶?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病例3:补正不足,未取效。

梁@@,男,38岁,广东省封开县长安镇小学教师。于1976年1月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脘胀满不适,食少,要求针灸治疗。遵经旨:/胀取三阳0,刺左足三里,候其气补、导之,凡数往,胃微有热感,久候之,其气至仍微,约历一时许,其热感未增;因去针,针后其胃胀稍减,食增不多,效未显也(后2月,再于左内关导、补之,其热感留于胃脘足足一整夜,针后即知饥,胃胀大减。当晚需进夜餐。此例即5试论针下气6一文中,/补法0条下梁某某案)。

病例4:补正太过令患者一时性眩晕。

#

360

#Chinese A cup unctur e&M ox ibustion,Jun.2001,V ol.21N o.6

梁@@,男,年逾六旬,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人。1966年冬腰痛发作,由其妻与子扶来门诊。两尺脉弱,关弦,寸浮,此上盛下虚之候。盖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主筋,属肝肾阴虚之腰腿痛。按5肘后歌6 /尺泽能舒筋骨疼0的经验,导补左尺泽,以生天一之水,而取补肝肾之效,凡数往,其针下及腰脊间热,再候气二、三补、导之,热增,并从脊上颈项、抵面,面热如醉,赤如丹,头晕,旋出针,令卧片刻,乃复如常。

按:经云:/饮酒者,卫气先行0。补卫气亦有如/饮酒0之状,初补之腰热,知其气已至病所,本当去针,欲促其效,再二、三补、导之,至卫气隆盛,面热如醉,赤如丹,则知过矣,竟至出现一时性眩晕(非晕针,因无冷汗及脉迟弱等征),亦悖于经言:/刺之气至而去之,勿复针0之教也。

3结语

综上所述,针下是否气至,乃行针补、泻、导之前提,亦治病难、易之基础,分辨邪正营卫之气,乃行针补、泻、导之关键,而补、泻、导之是否得/度0,则直接影响着疗效。无论补、泻或导,判断是否得/度0,一般来说,可以用:(1)病人是否感到舒服;(2)补或泻后是否已有/针下热0或/针下凉0的感觉产生;(3) /气感0是否已到达病所。这3个/自觉0的标准为依据的,但因为有经络敏感度的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的/自觉0和医生的/他觉0是一致的,而有一部分人又不相一致,而且经络感传又有/显性0和/隐性0的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补泻是否得/度0,应以医者的/他觉0标准,即/针下邪气是否已清(或明显减弱)0和/正气是否已较针前充实0,以及观察/病者的神态和色脉是否已趋于正常0为决定性的标准了。但如果医者本身的感觉失灵或者根本就不敏感,非5灵枢#官能6所说的/手巧而心审谛0者,则难以胜任候气针刺补泻的职责了。

以上所讨论的是指每一次候气补泻的/度0。对某些病证来说,在正确辨证取穴,准确候气补泻而且又能得/度0的话,多能一次取效,但对于大多数的慢性和急性病证,则常经过多次或数次的候气补泻(必要时配合药物或其他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在每一次的治疗中,这个候气针刺补泻的/度0,还是适用的。

(收稿日期:2000-07-11,成平发稿)

文章编号:0255-2930(2001)06-0361-01

中图分类号:R24613文献标识码:B

临床报道

针刺照海为主治疗不孕症12例

刘传伟1田霞2

(11淄博市桓台县起凤整骨医院,山东256407;21淄博市桓台县起凤中心卫生院)

1998年1月~2000年1月,笔者采用针刺照海穴治疗子宫位置异状的不孕症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例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为38岁;不孕年限2~10年,均为结婚2年以上,夫妇同居未避孕而未受孕者。全部病例做下列检查:夫妇染色体,子宫输卵管造影,连续3个月B超监测排卵,男方精液常规,均正常。妇科检查:子宫后倾位。

2治疗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单侧照海穴刺入015寸,留针30分钟。肝郁气滞者加太冲穴,月经有血块、色黑者加三阴交穴。每日针1次,7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3天,3个疗程后隔1个月观察效果,最多治疗9个疗程。3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受孕者5例,6个疗程后受孕者4例,9个疗程后受孕者1例,无效2例。受孕妇女妇科检查:子宫正常位置;未受孕妇女妇科检查:子宫后倾位。

4体会

采用针刺照海穴治疗子宫后倾的不孕症,因照海穴为肾经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阴跷脉起于跟中,至咽喉与冲脉交贯;而冲脉起于胞中,有血海、十二经脉之海之称,与女性的胎妊、月经关系密切。针刺照海可间接起到调节冲脉的功能,加上太冲穴的疏肝解郁、三阴交穴的活血化瘀作用,故能取得满意效果。

(收稿日期:2000-11-20,成平发稿)

#

361

#

中国针灸2001年6月第21卷第6期

灸法补泻之探讨

?特约专题? 本期 特约 专家 常小荣,女,生于1956年6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湖南 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经脉-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主任,湖南省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针灸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湖南省针灸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研究生针灸的科学基础精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获得者,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脉-脏腑相关规律和机制的研究”以及“灸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持国家973课题1项,主持和主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省部级12项、厅局级研究课题24项。获部省级二等成果奖6项,三等成果奖8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等。近年来,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视听教材2部,副主编及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先后出版《实用推拿保健按摩》等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 I收录6篇) 。 常小荣 教授 灸法补泻之探讨3 常小荣,严 洁,易受乡,岳增辉,林亚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本文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方法、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初步探讨。其目的是通过对灸法补泻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灸法补泻的临床应用率。 关键词:灸法;补泻;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8X(2009)04-0003-03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枝奇葩,在古代、现代的临床治疗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许多医者认为灸法没有补泻之分,但灸法的补泻还是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于临床。现代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注重灸法的补泻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了外感病、脏腑病的灸法;《素问?骨空论篇》记载了内伤、寒热的灸法;《灵枢?痈疽》、《素问?病能论篇》记载了痈疽的灸法;《灵枢?背俞》还记载了灸法的补泻操作;后世《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治秘要》、《扁鹊新书》等书中对灸法也有较多记载。现就历代相关文献对灸法补泻的记载作一探讨。 1 灸法补泻的操作方法 《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使艾炷自然燃烧,慢慢自灭,为灸法补法;点燃艾炷后,快速吹艾火,使艾炷快燃,为灸法泻法。又如《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让其自燃自灭,灸后快速按压旋灸部位,为补法;将艾炷点燃后,使其快燃快灭,灸后不按压穴位,为泻法。再如《丹溪心法?拾遗杂论》按灸法深浅论补泻:“灸法有补泻火者,若补火,灸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用口吹之,风主散故也。”其操作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项目编号:2009CB522904;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项目编号:08A04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编号:07JJ6050。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使艾火之力透达肌肉为补法;点燃艾炷后,待艾炷燃过一半后即移去,另换艾炷,使艾火之力不至肌肉为泻法。还有《类经图翼》以灸法贴膏论补泻:“凡用火补者,勿吹其火,须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贴之,以养其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用火泻者,可吹其火,传其艾,易于迅速,待灸疮溃发,然复贴膏。此补泻之法也。”其操作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可灸多炷,灸毕后用膏药贴于施灸部位为补法;点燃艾炷后,使其快燃快灭,待灸疮发后即用药膏贴施灸部位为泻法。而现代医家在古代灸法补泻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功能,将艾条温和灸、温针灸、隔附子灸、丁香敷灸、五倍子敷灸、隔盐灸列为灸法之补法,把艾条雀啄灸、回旋灸、隔姜灸、白胡椒敷灸、灯芯草灸、线香灸、斑蝥敷灸、毛茛敷灸、威灵仙敷灸、板蓝根敷灸、甘遂敷灸、薄荷敷灸、天灸、黄蜡灸列为泻法。而隔姜灸、化脓灸既扶正气,又祛邪气,补泻功能均有。 2 灸法补泻的作用机理 灸法有温经疏风散寒之功效。《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指出寒邪阻滞经络所致之痛痹,可用温法,即用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指出风寒中脏腑可用具有温通散寒之功的灸法治之。《伤寒论》292条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 ? 3 ? 中医外治杂志 2009年8月第18卷第4期

针灸补泻手法

附表1-针灸补泻手法 附表2-艾灸使用 附 表 3-电 针仪使用 波形 机理 功用 类型 补泻名称 操作 提 插 补 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法。 捻 转 补 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平补 平泻 补泻 针下得气后,施行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 开阖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快速出针,迅速用棉球按压针孔,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缓慢出针,摇大针孔,为泻法 疾徐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快速出针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缓慢出针为泻法 迎随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迎着经脉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呼吸补泻 补法 针下得气后,患者吸气的时候进针,为补法 泻法 针下得气后,患者呼气的时候出针,为泻法 分类 灸型 类型 功用 艾炷灸 直接灸 无瘢痕灸 虚寒性疾患 瘢痕灸 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间接灸 隔姜灸 因寒而致呕吐,腹痛,风寒鼻痛等 隔蒜灸 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瘰疬,肺痨及痈疡肿毒初期。 隔盐灸 伤寒阴证,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隔附子饼灸 命门火衰而至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敛。 艾条灸 悬起灸 温和灸 慢性病 雀啄灸 急性病 回旋灸 急性病 实按灸 太乙神针 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 雷火神针 温和灸 温灸器灸 灯火灸 适于各科病证治疗。 天灸 白芥子灸 痰饮咳喘,胸肋疼痛,反胃呕吐,中风失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损伤等 蒜泥灸 捣敷足心,治霍乱转筋、泄泻暴痢、鼻血不止;敷内关治疟。 斑蝥灸 银屑病、头痛、周围性面瘫、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小儿咳喘、痛经等疗效更务确切。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中医针灸之针刺手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部分,它脱离不了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如果你只是想学点皮毛,那么可以只看针灸方面的书,比如《针灸学》教材、《针灸大成》之类,还有《马丹阳天星12穴》、《玉龙赋》、《标优赋》等歌诀。学完这些你只能治好别人都能治好的病和书上描述过的病,要想兵来将挡,还得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研究各种刺法和灸法的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作用原理的一门学科。我们本次主要讲的是针刺手法即针法。针法:又称刺法,指采用针具,运用手法,刺激人体一定部位(一般是腧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一、针刺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2)双手进针法: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

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二、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

浅谈灸法之补泻

【学术探讨】 浅谈灸法之补泻 张艳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053) 关键词:灸法Π补泻 方法 机制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现今所言针灸补泻,多指针法补泻,忽略了灸法,或认为灸法只补无泻,为提高灸法疗效和治疗范围,特对灸法补泻问题进行探讨。 1 灸法作用机理 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灸法的取材主要是艾叶。艾叶,《名医别录》云:“味苦,微温,无毒。”《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性苦辛,苦能泻下,辛可宣散,因此既具有泻下之功又有温补之力。所以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具有温补和泻实的双重调节作用。 艾叶性温,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感及艾叶药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施灸部位所产生的良性调整作用是艾灸具有温补作用的主要因素。 “虚者灸之,使火气欲助元阳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从而使气血流畅,经脉疏通。《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虚衰,若“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阳气来复,故曰“不死”,若脉不至,可用灸法以温通阳气,阳气通而脉自复。《理瀹骈文》记载用熏脐法治疗劳伤、失血,精神倦怠等,明?龚居中《红炉点雪》:“虚寒病得热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临床[5]常灸足三里、曲池治寒痹,灸中脘、足三里治胃寒痛。王焘《外台秘要》记载用“四花灸”即双膈俞、双胆俞以艾柱直接灸之,具有温经通络、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之功,对慢性虚劳性疾病有较好效果。 有报道[1]应用温盒灸治疗产后癃闭,方法:用12cm×12cm×12cm的温灸盒,置于中极穴上,取5cm 长的艾条,两头点燃,放入灸盒中,待火灭后再添一节, 灸30分钟左右,轻者1次,重者3次即愈。因此,灸法可用于虚证、寒证,用缓和之温热,而奏温通经脉,补益正气之功。 灸法的泻实作用也与艾灸的温热刺激有关。艾灸的温热刺激可发散实邪和以热引热,此即温热泻实机理。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从而起到祛瘀散结,荡涤肠腑,拔毒祛腐的作用[2]。如《千金方》记载用灸法治疗热痢“灸小肠俞百壮”,热痢本为湿热郁蒸,搏结肠间,气血阻滞,化为脓血。灸性温热,火性畅达,气温则行,血温则散,气血宣行通畅,经脉调和,使滞者得行,结者得散。《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灸可宣通气血,防病治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灸。临床用灸法治疗饮食停滞、水停气阻、瘀血证、肠腑燥结等实证、热证均可收效。 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证均由外感邪毒,内由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针灸资生经》“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未溃者,能拔引郁毒,行散滞气,使毒易泄;已溃者能补接阳气,祛散寒邪,使疮口愈合。临床常用直接灸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灸温和灸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3]。有报道[1]熨灸法治带状疱疹32例,治疗一般采用清泻邪毒、清泻肝胆湿热、清热解毒为主,用熨灸法,治疗效果颇佳。 2 影响灸法补泻的因素 211 腧穴特性: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相对特异性[4]。应用灸法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部分穴位适宜于补虚,如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 1 ? 光明中医2007年3月第22卷第3期 C J G MT C M March2007.V ol22.3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帝内经》对针刺补泻问题非常重视,并有较详尽的论述。本文就其基本内容归纳如下,以期对当今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1制定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日:“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 虚之。”又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经脉》曰:“盛 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者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虚 泻实是《黄帝内经》针灸治疗原则。虚实补泻要妙,以九针针具最为理想,补泻的功效取得,可以用针刺手法来解决。《黄帝内经》制定的针刺补泻原则,为后世针灸医学家 所竭力遵循。 2创立多种补泻手法 2. 1迎随补泻 《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指出迎着经气循 行的方向而针刺,是泻法,顺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是补法。 2. 2徐疾补泻 《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解释说:“虚 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这是以进针、出针 过程的快慢来区分补泻。慢进针而快出针,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为泻法。 2. 3呼吸补泻 《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怜;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 针一,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名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呼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 命曰补。”这是在进针出针时配合患者呼吸来区分补泻。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为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2. 4提插补泻 《灵枢·官能》曰:“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 而迎之……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灵枢》中没有出现“提插”二字,但上文中所说“伸”即提之意,“推”乃插之意, 这就是说泻法以向外提引为主,补法以向内按纳为主。 2. 5捻转补泻 《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 这是以针的捻转方法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泻法用力较重,捻转幅度大,频率快,补法用力较轻,捻转幅度小,频率慢。 2. 6开阖补泻 《灵枢·官能》云:“泻必……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 其皮,盖其补门,真气乃存。”《灵枢·终始》又曰:“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清,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清,无使邪气得入。”是说出针后 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后摇大针孔或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2. 7导气补泻 《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导气补泻又称导气法,是慢进针,慢出针,以导引逆乱的经气,使其 恢复正常。这种补和泻,手法轻巧无形,其月的在于调和精气。因为这类病证,并不属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 香河县中医医院徐冬梅 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一、毫针刺法 1、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2、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

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3、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提插补泻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下插用力为主)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上提用力为主) (2)捻转补泻法: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 捻转时补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捻转时泻法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3)迎随补泻法: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4)疾徐补泻法: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快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5)开阖补泻法: 出针时迅速按拙揉针孔为补法; 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为泻法。 二、灸法操作 1、灸法总论: 灸法的内容看起来虽然比较多,但在实践技能第二站的考试中,考点主要集中在艾柱灸的间接灸和艾条灸的悬起灸。这是复习的重点。在灸法内容的复习中,首先要分清每个灸法的大概类别和内容,这样就容易多了。 艾灸主要分两大类:艾柱灸和艾条灸。这两类的划分,是用于灸法的材料的不同。

灸法临床应用

灸法的临床应用 一.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根据艾灸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阳虚尤为适宜,某些热证、实证也可酌情施灸。下面将灸法的治疗作用与适应范围归纳如下。 1.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唐代医家王焘说:“御风邪……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灸法有疏风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表证、寒性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证。 如寒性胃痛、呕吐,隔姜灸中脘、梁门、内关、足三里。 2.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灵枢·禁服》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由于寒邪或外伤、劳损使经络气血凝滞、痹阻不通所造的风寒湿痹、痛经、寒疝、经闭、肩凝、肘劳、腰痛等病证,可用灸法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如膝关节痹痛,可在犊鼻、足三里、阴陵泉等穴温针灸;肩凝可在肩髃、肩髎、臂臑温针灸;腰痛可在肾俞、大肠俞、委中温针灸。 3.壮阳益气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灵枢·经脉病》说:“陷下则灸之。” 灸法能温补阳气,用于脾肾阳虚之阳痿、早泄、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病证。如阳痿、灸关元、肾俞、命门。 灸法能回阳固脱,用于亡阳虚脱证,可在神阙或关元灸几十壮、甚至几百壮。 灸法能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久泻、久痢、久咳等证。如脱肛,可灸长强、神阙、百会。 4.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灵枢·官能篇》:“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于毒邪造成经络阻滞,气滞血瘀形成的外科疮疡肿结,可用灸火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如疮疡、痈疽、疖肿初起未化脓者,局部隔蒜灸;疮疡溃破后久不愈合,局部桑枝灸;痄腮,灯火灸角孙、耳尖。 5.防病保健益气延寿 《千金方》说:“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现代研究证明: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

读针灸医籍对得气的认识

试谈针灸医籍关于得气的认识 吴群;指导老师:王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号:1235121084) 按传统中医学理论,得气是指针刺穴位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即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 (包括提插、捻转、循、弹、刮、摇、飞、震颤等)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气至一词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气至概念包括了上述得气与补泻气调两个方面,气至乃指“谷气至”,是针刺得气后,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以达到经气调和的过程。《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强调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得气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治疗效应的依据。 1 什么是得气 1.1针刺后患者的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相应地出现酸、麻、重、胀等反应,有时也出现热、凉、痒、痛、蚁行、抽搐、放射等感觉,或沿着一定的经络循行方向和部位出现传导扩散现象。 1.2医生的手下感患者得气的同时,医生手下也有相应的一种特殊感觉,即医生的施针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滞涩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医生施针手亦感到针下空送、虚滑。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闲处幽堂之深邃。” 1.3脉象变化医者可通过针刺前后患者脉象的变化来测知气至的临床效果。《灵枢·终始》云:“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又云”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均可以看出《灵枢》非常强调通过脉象的变化以测知针下谷气是否到来。在施行补法后,正气充实,脉象变得较前有力;施行泻法后,邪气被排除,脉象转为缓和,这些征象均说明谷气已至,乃可去针,这时病人症状未必有明显改善,但通过补泻手法,经气已调,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就会通过补虚泻实而得到恢复,这主要是由于气至

灸法补泻探讨

胀满者加煨诃子、肉豆蔻、炮姜;便秘难下,腹满痛者加槟榔、大黄、全瓜蒌;便下夹有黏液,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舌苔黄腻者加黄连、藿香、佩兰、砂仁、薏苡仁等;若腹痛日久,部位固定,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者当考虑气病及血,久痛入络,可酌加丹参、失笑散、桃仁、片姜黄、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瘀血较重且夹积滞甚者可用三棱、莪术等行气、破血、消积之品;肝郁失疏,中焦壅滞,脾运失健者,多有湿滞内阻,治疗应兼燥脾湿,常加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等;若脾虚日久殃及肾脏,损及肾阳,治疗必须健脾与疏肝温肾并顾,可选用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加减;若出现泄泻伴腹中不舒,口干欲饮,食少纳呆,心烦神倦,唇红干裂,肌肤干燥,舌红少苔,甚则红绛光剥,脉细数等脾阴虚的症状,则可选加怀山药、太子参、扁豆、莲子等以滋补脾阴,若脾胃之阴俱虚者可酌加沙参、麦门冬、石斛、乌梅等甘凉柔润之品;若阴虚有郁热者,酌配蒲公英、石见穿等清泻郁热而又不致过于苦寒伤脾败胃之品。 4 辅以心身疏导治疗 IBS 是一种典型的功能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心 理压力、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极易使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应激能力低下,而表现具有精神因素的IBS 躯体症状,故治疗IBS 时,应辅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和运动锻炼。临诊时向患者耐心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预后,说明本病属良性疾病,同时充分以X 线钡灌肠、内窥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及大便多次培养阴性、潜血检查阴性等辅助检查结果作依据,为患者解释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使患者解除多虑多疑的心理障碍,在服药时亦可作适当的药后某些症状缓解暗示,使患者建立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正确面对自身心理矛盾和情绪紊乱,此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对于有可能引起症状的过敏食物,如海鲜及产气食品、高脂肪食品等嘱患者尽量避免,以减少病情复发。有条件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生活规律及良好的心境,增强体质,整体调理以利于疾病痊愈。◆ 收稿日期:2005-03-16 作者简介:张永臣(1968-),男,江苏丰县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工作。 灸法补泻探讨 张永臣1,张晓立2,指导:吴富东1 (1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1枣庄市中心血站,山东枣庄277101) 摘 要:根据有关文献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机理、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结论: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应用灵活掌指。 关键词:灸法;补泻 中图分类号:R2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31(2005)05-0445-02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据此说明灸法可能起源于北方寒冷地带,以后向其他地方传播。《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了外感病、脏病灸法,《素问?骨空论篇》记载了内伤、寒热的灸法,《灵枢?痈疽》、《素问?病能论篇》记载了痈疽的灸法,后世《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治秘要》、《扁鹊新书》等书中对灸法也有较多记载,《灵枢?背俞》还记载了灸法的补泻操作。现就历代有关文献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 1 灸法补泻的操作 111 灸法徐疾补泻 《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 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操作为:将 艾炷点燃后,使艾炷自燃燃烧,慢慢自灭,为灸法补法;点燃艾炷后,快速吹艾火,使艾炷快燃,为灸法泻法。 112 灸法深浅补泻 《丹溪心法?拾遗杂论》:“灸法 有补泻火者,若补火,火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 扫除之,用口吹之,风主散故也。”其操作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使艾火之力透达肌肉为补法;点燃艾炷后,待艾炷燃过一半后即移去,另换艾炷,使艾火之力不至肌肉为泻法。 113 灸法开合补泻 《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 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让其自燃自灭,灸后快速按压旋灸部位,为补法;将艾炷点燃后,使其快燃快灭,灸后不按压穴位,为泻法。 114 灸法呼吸补泻 邵良谱[1]认为,以物垫灸,如 有3壮之后,病人必须气热,然觉之时,艾炷已经燃 尽,正可施补泻手法,即以大拇指用薄纸包齐,紧按垫灸物上,行补法,令病人鼻吸进气;行泻法,令病人口呼出气。115 灸法奇偶补泻 以《周易》书中所提到的以奇数1,3,5,7……等属阳数,定作艾灸的壮数为补法; 第7卷 第5期 2005年9月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L IAONING COLLEGE OF TCM V ol.7 N o.5 Sep.,2005 445

常用针刺补泻法

常用针刺补泻法 一、概述 《内经》说:"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可见,针刺补泻法,是产生补泻作用,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也是针刺治病的关键。 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徐疾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平补平泻法和热补凉泻法等八种,它们由针刺的基本手法结合其他方法组合而成。根据其手法简繁不同的特点,可将针刺补泻手法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基本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综合补泻手法)两类。 下面重点讲授常用针刺补泻法的操作步骤及要点。 二、单式补泻手法 名称概念操作要点 徐疾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掌握毫针进针、出 针的快慢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 法。 补法--徐徐进针,插针;疾速退针,出针(或结合少捻 转)。 泻法--疾速进针,插针;徐徐退针,出针(或结合多捻 转)。 提插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掌握毫针上提、下 插着重点不同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 刺手法。 补法--紧按(重插)轻提(结合先浅后深)。 泻法--紧提(重提)轻插(结合先深后浅)。 捻转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大指和食指末节的 指腹部来回转针,从掌握毫针左转(拇 指向前捻针)或右转(拇指向后捻针)、 角度大小、用力轻重、速度快慢的着重 点不同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左转为主,捻转角度小, 用力较轻,频率慢。 泻法--右转为主,捻转角度大, 用力较重,频率快。 迎随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掌握毫针的针尖方 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来区分补 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针尖顺经脉循行方向而刺。 泻法--针尖逆经脉循行方向而刺。 呼吸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配合患者的呼吸来 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补法:针的进出与气的出入正好相反;泻法:针的进 出与气的出入完全一致。) 开阖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出针当时按不按针 孔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 补法--出针后按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出血)。 平补平泻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转既可出针。 三、复式补泻手法

针刺手法大总结!

针刺手法大总结! 展开全文 导读: 由单式到复式,由简单到复杂。针刺补泻手法虽各有不同,但其理论基础都是遵循着《内经》补虚、泻实的基本历代针灸医家,对针刺补泻手法,都一直视为针灸临床治疗中重要问题。《内经》就曾提出了“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等多种补泻方法。以后历代不少针灸家,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发展,提出:“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烧山火、透天凉”等针刺手法。法则。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及其理论的阐述报道很多,都各有其意义。本文仅就补泻手法中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

1治神和守神(一)治神 (素问.宝命全形篇)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本神篇》说:“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神的意义,从广义来说可多方面理解,从针刺治疗补泻手法来说主要是: 1.了解掌握病人的思想状态和心理活动; 2.明确病人的五胜、六腑病机变化; 3.认真观察病证的虚实盛衰。在全面了解掌握这些情况的前题之下,应补则补、应泻则泻,运用与病证适应的针刺手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不然则会犯“虚虚实实”泻不足而补有余之戒 (二)守神 守神,是对针灸医生提出的明确要求,如“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谨守病机”等。要求细心体察病人,观察体会针下的微细感觉得气情况,做到因人、因病、因穴、因针下得气感的不同,而进行辨证施治,这正是“守神”。 2针刺手法针刺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进针法、补泻法、辅助手法三部分。三者虽各有不同,却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一)进针法 进针,是指针刺入皮下和进入到一定的深度而言。可采用刺、插、提、捻、旋各种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一、二种或二、三种方法综合应用。

针灸补泻手法

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仅几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引刺补泻: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1.决定补泻效果的三个因素:1.功能状态,2.腧穴特性,3.针刺手法。 1.功能状态:入体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产生不向的作用。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起到补虚的作用。而机体处于邪盛而表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可起到泻实的作用。 2腧穴特性: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例如补虚强壮的穴位有足三里等,泻邪的穴位有少商、十宣等。 3.针刺补泻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有七种 ⑦捻转补泻: 补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 泻法: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 或:补法: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 泻法:右转时角度大,用力贡 ⑦提插补泻 补法:得气后 泻法:得气后 ③疾徐补泻 操作时间短 操作时间长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 疾:快速之意徐:缓慢之意。 补法:徐徐进针,少捻转,疾速出针 泻法;疾速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 ④迎随补泻: 补法,近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泻法,出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⑤呼吸补泻: 补法:病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⑥开阖补泻: 补法: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 ⑦平补平泻:称导气法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二种: ①烧山火: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操作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 香河县中医医院徐冬梅 一.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一、毫针刺法 1、针刺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 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 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的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 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 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进针。 2、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的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的语言叙述。 (1)提插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2)捻转法: 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口的旋转行针手法,即为捻转法)。 要领: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o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3、针刺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手法中,最重要的是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这两项内容也是笔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记忆的时候,要配合动作找其中的规律,不要单纯背文字,不然很容易搞混的。 (1)提插补泻法: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下插用力为主)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上提用力为主) (2)捻转补泻法: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 捻转时补法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 捻转时泻法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 (3)迎随补泻法: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4)疾徐补泻法: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快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5)开阖补泻法: 出针时迅速按拙揉针孔为补法; 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为泻法。 二、灸法操作

针灸的精华--补泻手法

针灸手法 疾徐补泻:进针慢、退针快,少捻转为补;进针快、退针慢,多捻转为泻。 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退针为泻。 开合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泻。 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捻转补泻:左转时角度小,用力轻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为泻。 另外还有很多复杂的复式手法,临床上常用的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 烧山火因可使病人局部或全身出现温热感而得名,适用于治疗麻冷顽痹等寒证。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纵向分为天、地、人三部,将针刺入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再将针刺入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天部。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即将针按至地部留针。 透天凉因可以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现寒凉感而得名,适用于热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应刺深度的地部(下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人部(中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再将针紧提至天部(上1/3),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地部。如此反复三次,将针紧提至天部即可留针。 此外,临床上对于虚实不明显的病症一般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本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操作时应均匀地提插、捻转,力量速度中等,以得气为度,然后用中等速度出针。 “补泻不明,扎针不灵”是针灸学界的一句格言。在针灸的临床治疗中,只有针对素体症状配合相应的针灸补泻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发展中几千年的精华也在于此。

灸法补泻法

灸法补泻法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实际上,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 目录 1简介 2历史渊源 3现代研究 4作用 5方法 辨证施治 灸法补泻 1简介 如果机械地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就会无形中否定了针和灸法补泻的实际意义。灸和针是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由于针和灸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穴为刺灸点,在临床上有着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因此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 2历史渊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

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 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例举如下。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 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 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 3现代研究 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 压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 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1 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② 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