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诗句。

(2)学生能够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学生能够通过诗句描绘出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历史背景。

(3)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发挥想象,生动描绘出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历史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 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描绘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1. 诗句的深层含义和韵律美。

2. 对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3. 发挥想象,生动描绘出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场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课件和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课件介绍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历史背景。

(2)学生朗读《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诗句,感受韵律美。

2. 教学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背诵。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文化内涵。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李时珍夜宿古寺场景的想象。

3. 课堂练习:(1)学生书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诗句。

(2)学生绘画出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场景。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其他古诗词,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李时珍夜宿古寺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掌握程度。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感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以苦为乐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幻灯《本草纲目》和医学成绩,请同学们读一读,再谈谈感受。

2、《本草》医学成绩之高,让人张口结舌。

就来看看李时珍写《本草》的经历。

二、学习第一局部(简)。

1、揭题并考虑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2、自由朗读感悟这一局部。

三、学习第二局部(详)。

1、师徒俩就在这样破败的古寺里过夜的,的确很苦。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很艰苦?2、自由朗读,找一找(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泉水。

)。

如此艰苦,他们有没有埋怨?我们来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3、出示师徒对话,初读感悟,读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说一说。

重点突出“笑”字,表示他们以苦为乐的精神。

理解:“常年累月地奔走,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出示资料,为什么待遇丰厚的御医不做,在外劳苦奔走?)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再读再悟,体会人物以苦为乐,为国为民的精神。

四、学习第三局部。

1、借着月光,我们走近寺庙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

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2、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做的。

读一读,说一说(通过记载药物和药性和用法,可以看出他们工作的认真严谨。

)3、当记录到鸡肠草时,有个“。

”,表示什么意思?李时珍又是怎么做的?(李时珍一时无法分辨两种草药了,他扯下一点放在口中嚼嚼。

)4、你敢嚼吗?(出示资料,李时珍曾经尝药险些中毒丧命)。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使学生了解李时珍的生平和贡献,认识古寺的建筑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李时珍的生平和贡献。

2. 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内容,体会作品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理解。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古寺的氛围。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全文。

2. 李时珍的生平介绍资料。

3. 古寺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李时珍及其作品《本草纲目》。

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李时珍吗?他有什么贡献?”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感受作品描绘的意境。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描绘了古寺的哪些特点?李时珍在古寺中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在古寺过夜?4. 欣赏古寺图片或视频展示古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寺的建筑特点,感受古寺的氛围。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画面。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李时珍生平及其贡献的掌握情况。

2. 课文理解:评估学生对《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本草纲目》,深入了解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 学生能够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人物李时珍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内容介绍:课文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夜晚宿营于一座古寺时的经历。

在古寺中,李时珍发现了一本古老的医学书籍,通过阅读和研究,他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医学知识。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2.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自主获取知识。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培养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李时珍的简介和医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关键词语解释: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和理解。

4. 故事背景介绍:教师讲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意义,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表达与展示: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展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与反思: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生平事迹,领略他的崇高品质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

1.2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1.3 教学内容: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及相关拓展内容1.4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第二章: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李时珍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李时珍的崇高品质。

3.2 教学难点:课文中所体现的李时珍的敬业精神及如何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养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李时珍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时珍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回答课文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详细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分析他的崇高品质和敬业精神。

4.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养分。

4.6 课堂小结: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李时珍的敬业精神。

5.3 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围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李时珍生平事迹的掌握以及对其敬业精神的领悟进行。

6.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

6.3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李时珍生平事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其敬业精神的感悟。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对李时珍敬业精神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通用15篇)《李时珍夜宿古寺》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48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干甘于吃苦,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

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为编《本草纲目》不辞辛苦……)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

二、学习课文第2、3、4小节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3、4小节,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生交流,同时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这座古寺非常破败,但李时珍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师相应板书:破败)“破”就是-------,那为什么不说破的古寺,而说是破败的古寺,究竟“破败”在哪儿呢?△“到处是灰尘”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这是一座荒凉的古寺。

还“败”在哪儿?△“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墙壁已经倒塌,说不定地上还有残砖剩瓦,仅剩的墙壁也摇摇欲坠,而这残留的墙壁上竟然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长在哪里?(背阴潮湿的地方)这是一座阴暗潮湿的古寺!还“败”在哪里?△“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不是一点点,而是厚厚的蜘蛛网!古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2)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读-----,“就”再读得坚定些。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4、学生交流:(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时珍及其作品《本草纲目》2. 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产生兴趣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李时珍的生平及其医学成就2. 引入故事主题: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活动:1. 播放李时珍的介绍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2. 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医学知识教学内容:1. 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2. 解析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如草药的识别、药效等教学活动:1. 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2. 针对故事中的医学知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第三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2. 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新词汇教学内容:1. 学习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如草药名称、医学术语等2. 进行词汇练习,巩固学习成果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并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2. 进行词汇练习,如填空、造句等第四章:口语表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 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2.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场景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用英语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和情节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及其现实意义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和情节2. 探讨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让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和情节,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草药的合理使用等第六章:文化探索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古代医药文化,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2. 探讨李时珍夜宿古寺故事背后的文化意义教学活动:1. 展示中国古代医药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2. 分析故事中的医药文化元素,如草药的采集、炮制等第七章:问题解决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 让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2. 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活动:1. 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的草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疾病治疗等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进行问题解决练习第八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创造力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以故事为背景,创作与中医药相关的故事或文章2. 进行写作指导和建议教学活动:1. 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故事为背景,创作与中医药相关的故事或文章2. 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创作第九章: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思考教学内容:1.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2. 探讨故事中的中医药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教学活动: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 探讨故事中的中医药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第十章:拓展阅读教学目标:1. 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教学内容:1. 推荐与中医药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关于李时珍的书籍、中医药杂志等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活动:1. 推荐与中医药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进行交流和讨论重点解析本文主要通过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李时珍及其作品《本草纲目》,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通过资料拓展,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了解李时珍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感知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老师简介李时珍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4、读题质疑二、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三、再读课文1、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

(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生读文)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

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引导理解环境的苦: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3、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门小学四年级冀秀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可伴随悠扬的古筝旋律,轻轻的悠悠的,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

(学生读题)
2、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严谨认真……)(板书:不怕吃苦)
3、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4、小组交流。

二、交流读书体会。

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
(一)第一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


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
(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讨论交流: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神像、蜘蛛网)
练习朗读。

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
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荒凉、简陋。

板书)
(学生朗读)
2、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a)“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交流)
b)错过了客店,就没人家住宿了吗?(抓“前不见村,后不着店”,“隐隐约约”理解)
c)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时,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学生朗读)看到这一切,李时珍会说些什么呢?(出示。

句中无“就”字。

学生辨析。

“就”字说明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随遇而安。


(二)第二段(从师徒谈论“苦”字看出)
1、师徒俩在什么时候谈论的?(板书:啃干粮)
2、可见,他们的条件是这样的艰苦:没有柴火,他们——捡树枝杂草;没有丰盛的晚餐,他们——烧开水,啃干粮。

他们谈笑风生:(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七自然段。

学生朗读)
这种生活苦不苦?为何觉得不“苦”?
(“破庙”——“家里”的对比,看出现在的“苦”,“万民得福”——“吃点苦”的对比,看出李时珍——“以苦为乐”。


因此,他是怎样和徒弟谈论“苦”字?(出示笑)李时珍是何等让人敬佩!怎样来读好这段话?
3、分角色表演朗读。

(同桌互练,个别表演。


(三)第三段
1、过渡:
“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它们工作到什么时候?(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这时已是深夜,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从白天工作到深夜,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夜以继日,日理万机,怎么不辛苦呢?(板书:连夜记)
2、虽然这么辛苦,师徒俩对工作采取什么态度呢?(出示第12自然段。

朗读。


(1)“鸡肠草……”这儿用了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鹅肠草,生嚼无涎……”
这儿又用了一个省略号,表达的意思和前面的相同吗?(不同,前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有点吃不准,于是疑惑、思考,这才叫庞宪拿来药包,找出“鸡肠草”和“鹅肠草”作比较。

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下的并非到鹅肠草为止,下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药材。


(2)李时珍是怎样分辨“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放在嘴里咀嚼。

)(李时珍的这样做将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好多植物是有毒性的,这样鉴别你们觉得值得吗?可见,李时珍对科学是那样的——严谨认真。

(板书)(3)亲自尝草药是很危险的,李时珍这样做就是为了——万民得福。

我们怎样来读好这段话“(敬佩、赞扬)
学生练读,个别读,齐读。

三、总结课文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

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可让学生写一些,再交流。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四、作业
1、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包装盒或说明书),了解药效。

2、课外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或像李时珍一样的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住古寺
啃干粮
连夜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