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作文教案
想象与联想写作教案

想象与联想写作教案教案标题:想象与联想写作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提升写作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与联想方法,写出富有细节和想象力的作文。
教学重点:1. 理解想象与联想的概念,以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会通过想象和联想,拓展写作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 板书:想象与联想写作2. 音频素材:自然风景、城市街道、人物对话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出标题:“想象与联想写作”,让学生对这个话题进行猜想,并谈谈他们对这个话题的了解和看法。
2. 给学生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频素材,例如自然风景、城市街道或人物对话,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进入到想象的环境中。
讲解(10分钟):1. 解释想象与联想的概念:想象是指通过思考、构思和虚构来形成新的概念、想法或形象;联想是指通过思考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想法或感知。
2. 探讨想象和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想象和联想可以帮助我们创造丰富的细节、形象和情节,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实践(20分钟):1. 分发一些图片,如自然风景、人物形象、动物等。
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通过联想的方式描述图片中的场景、人物以及可能发生的故事。
2. 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和联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形成一个想象丰富的段落。
3. 随机选择学生分享自己的段落,进行现场点评和讨论,鼓励学生用更具体、更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
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一些单词或短语,如颜色、气味、声音等,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些单词或短语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一个有关于某个场景或事物的段落。
2. 学生交换自己的段落,互相阅读并给予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提供更多具体的细节和形象描述。
3. 学生将修改后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自己在想象与联想写作中的提升。
总结(5分钟):1. 总结想象与联想的重要性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积极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方法。
联想与想象作文教案

联想与想象作文教案教案标题:联想与想象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联想与想象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联想与想象的技巧来丰富作文内容。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板书:联想与想象作文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激发联想与想象的素材。
3. 学生练习纸和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分享一些他们最喜欢的故事或小说,并讨论这些作品中是否有引起他们联想和想象的元素。
2. 引出本课话题:联想与想象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10分钟)1. 板书“联想与想象作文”并解释其含义。
2. 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素材展示给学生一些具有联想与想象元素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讨论。
3. 引导学生总结联想与想象对作文的作用。
步骤三:联想与想象技巧的讲解(15分钟)1. 介绍一些常用的联想与想象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等。
2. 通过示范和练习,教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技巧来丰富作文内容。
3. 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步骤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或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利用联想与想象技巧,共同撰写一个富有联想与想象的作文。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联想与想象,以便提高作文的质量。
步骤五:作文展示与反馈(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文,并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写作中运用联想与想象来提升作品的质量。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联想与想象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积极运用联想与想象技巧。
3. 预告下节课内容。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主题,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技巧写一篇作文。
2. 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观察,以扩展他们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写作训练联想和想象 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训练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写作的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一些优秀的写作作品,展示联想和想象的力量。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练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创作练习中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第二章:联想的概念和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联想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进行写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联想的定义和不同类型的联想。
分析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联想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联想进行写作的能力。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创作练习中运用联想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三章:想象的概念和作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想象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想象。
分析想象力在写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的能力。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创作练习中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四章:联想和想象的训练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训练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力进行写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常用的联想和想象训练方法,如思维导图、自由写作等。
分析这些方法的应用和效果。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训练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力进行写作的能力。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教学设计-运用联想与想象(优质课一等奖)

教学设计-运用联想与想象(优质课一等奖)个事物的心理活动,就是XXX。
接着,教师再引出想象的概念,即通过联想,想象出新的事物或情境。
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想象其中的场景和人物,再让他们用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短文,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二、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写出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这个环节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让学生先进行联想,列出与春天相关的词汇,如花、草、阳光、雨、蝴蝶、鸟儿等。
2.让学生进行想象,想象春天的景象和气息,如花海、绿草如茵、温暖的阳光、细雨蒙蒙、蝴蝶翩翩、鸟儿欢唱等。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找出其中的联想和想象的段落,并进行模仿写作。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析原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再结合自己的创造力进行模仿,写出自己的段落。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同时也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六、XXX和想象的要求XXX需要自然恰切,想象需要合情合理,而XXX和想象都需要有新意。
七、关于伞的作文以“伞”为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可以表现亲情、友情,对伞进行说明,或者以伞为线索进行想象作文。
八、范文供参考范文可以起到模仿作用,帮助学生回归课本,明确要求,欣赏和思考,借助观图进行思考,从不同角度入手。
九、XXX和想象的重要性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可以拓展写作思路,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十、十年后的我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从自己的未来规划、职业发展、人生态度等角度入手,展示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理清思路,巩固旧知,发挥余热,形成XXX。
想象与联想的作文教案

想象与联想的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想象力与联想能力的作文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2. 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如词语、句子或段落,用于学生进行联想;3. 准备一些范文或优秀作文片段,用于分析和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2.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看到这张图片/视频时,有什么想法或联想?你们觉得这个场景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讲解(10分钟):1. 解释想象力和联想能力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它们在作文中的重要性;2. 提供一些实例,解释如何使用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来丰富作文内容和表达;3.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一些优秀作文片段,找出其中使用了想象与联想的例子。
实践(20分钟):1. 分发一些写作素材,如词语、句子或段落,要求学生进行联想,并写下他们的想法;2.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想法,展开写作,尝试在作文中运用想象和联想;3. 鼓励学生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他们的想象和联想。
分享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作文,并提供建议和指导;3. 分享一些范文或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想象与联想的运用。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想象与联想在作文中的重要性;2. 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技巧和方法;3.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继续锻炼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2. 组织写作比赛或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和交流经验;3. 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和练习,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内容:1.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2. 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给出具体的主题,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写作。
4. 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写作。
3.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评估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反馈。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联想和想象的应用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事情,尝试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其发展成一篇作文。
2. 分享环节:每组选取一个有趣话题,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邀请其他同学给出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PPT:展示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2. 作文素材:提供一些作文素材,帮助学生激发联想和想象。
3.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评价。
八、教学拓展:1. 举办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的作文比赛,展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
2. 组织写作小组: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写作小组,相互评改作文,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设计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写作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学生将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元素进行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课时:联想与写作活动1:联想游戏•要求学生围绕一个给定的主题进行联想,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词语或形象。
•学生们可以通过联想扩展词语或形象,创造更多的关联词汇,培养联想能力。
活动2: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刚才联想游戏中得到的词语或形象,写一篇短文,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情景或一个描述。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二课时:想象与写作活动1:观看影片•选取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短片或动画进行观看。
•学生们观看后,讨论影片中的想象元素,例如场景、角色、情节等。
活动2: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角色或情节,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
第三课时:合作与交流活动1:小组写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
•要求小组成员充分合作,互相讨论、补充和修改自己的写作。
活动2:展示与反馈•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提供建议或给予反馈,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估•通过写作练习和活动观察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并对他们的写作进行评估。
•考核标准包括创意与想象力、表达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故事作品,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组织写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
•鼓励学生写作日记或个人随笔,培养他们持续的写作习惯。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在联想和想象的引导下,写出更加有趣和有创意的作品。
同时,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学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部编版七上语文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教案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目标】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2.教学难点:学习发散思维的方法,广收并蓄,拓展延伸,多角度、多方位地立意。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看见这漫天飘飞的雪花,你们想到了什么?预设:“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教师: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个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出示课件1)二、整体感知,知识积累教师:同学们,学习本单元写作之前,先要明确什么是想象和联想,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教师:什么是联想?(出示课件3)(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预设: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心理活动。
它既指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相关的另一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一事物又想起有关的其他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便于大家理解这一概念。
举例:(出示课件4)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着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道:“白雪纷飞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教师追问:同学们,分析一下“白雪”和“撒盐”,“白雪”和“柳絮”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学生:它们之间有着相关、相似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激发点,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2、帮助学生了解写作中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学到想象作文的写作方法。
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获取独特观察、思考和描绘客观景观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写作状态,并且抓住写作要点。
2、借助多媒体,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获取语言情趣。
3、构思:层层推进地训练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节课指导,第二节课写作)
教学过程:
一、析
大多数学生在描绘某一个事物(自然景观)时往往只注意事物本身的表面(表象),只重视了对事物的感性感受,造成写作时千人一面的局面,作文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开启思维,没有展开想象,使写作呈现僵化现象。
二、导
作文是需要激情的。
作文是思想感情与生活碰撞的火花。
从生活中去感悟写作奥妙、体验写作乐趣,是激发写作灵感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
对生活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会使我们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更加美好。
今天让我们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验自然的风景吧!
三、赏
1、老师引导并用投影仪显示写景作文的几个注意点:观察的角度,景物的特征,具体的描绘,思维的拓展。
2、展示课文中有关写景的文段和课外名家美文中的写景妙句。
A、展示台展示第五册课文《鼎湖山听泉》中的精彩选段(略)。
B、投影仪显示课外名家语段(先显示未画浪线的文字,再一次显示浪线上文字):
村落沉睡了,幽暗的夜空泛着银光。
一颗颗绿色的星星,像夏夜那般温柔,它从深奥莫测的苍穹,从遥远的银河深处,若隐若现,友爱地向我眨着眼睛。
当我走在布满灰尘的夜路上,它随我同行;当我停在桦树林边,在那幽静的树阴下,它就守侯在树丛中间;当我走过家门,它就从漆黑的屋檐后面向我亲切而温柔地闪着光辉。
——(苏联)邦达列夫《星星和月光》
四、思
请几位同学谈感受,分析选段好在哪些地方。
1、为什么作者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没有诀窍?
明确:借助联想和想象。
多思。
投影仪显示两行字: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
2、选段语言优美的特点:
贴切;句式多样;情感丰富。
五、练
1、有人去过张家界吗?如果有人回答去过,就让他谈谈感受,或简略描绘一下,如果没有,老师就直接多媒体播放《张家界风光》。
老师提示:注意这些风光美在何处、拍摄者的角度等。
2、观察学生的情绪,在情绪高昂之时,定格一个画面,如《张家界风光》中的五色海中的一格反光点,一处如珠玉乱溅的瀑布……
3、给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将画面上的景点描绘下来,选择几个好的当堂诵读。
4、老师小结学生片段训练可能出现的长处和不足:①写作技巧欠缺,如句式单一,修辞手法欠缺,表现手法不熟;②缺少联想,没有与其他类似的景观进行比较。
正例:《济南的冬天》;③缺少想象,不能从语言上给读者更多的情思。
正例:《鼎湖山听泉》;
④没有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未将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文思想相结合。
正例:《画山绣水》。
六、拓
投影仪显示有关张家界的美文片断。
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与其他山峰迥然不同,从山脚到顶巅,像斧砍刀劈似的,不
长树木,明晃晃,高巍巍,四方形,有如一支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
尤其令人感到奇异的是,金鞭岩紧靠一座巨峰,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金鞭岩,气势雄勃,这是有名的“神鹰护金鞭”。
(峻青《翠绿的张家界》)人们习惯于以“猴子望太平”、“童子拜观音”等等形象的联想来歌颂自然界形式之美,还往往要用“栩栩如生”来形容其酷似,其实许多石头本身就很美,美就美在似与不似之间。
张家界的石峰名堂可多了,什么秦始皇的“金鞭”,什么“三姐妹”……美丽的故事由人们的想象自由去创造吧!(吴冠中《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我游览回来的路上,我发现“相见恨晚”已不只是我一人的感觉,而是人类的感觉了。
我想起伯乐和马的故事。
中国古人慨叹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话也可借来说明人对自然美景的发现。
当人类以关心的眼光来审视自然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被自然界“珍藏”着的美景,原是人类视而不见的,发现自然之美与人的觉醒是紧密相联的。
为此,我们不仅要呼唤马伯乐、人才伯乐,也要呼唤美景伯乐或曰美伯乐,世上不知有多少张家界等待伯乐们去发现呢。
(孙荪《相见恨晚》)
其山川秀色,全无人工雕凿与粉饰。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全凭天造地设,风雨切割。
无论高山、洼地、深涧、幽谷,还是洞壑、石潭、奇花、异葩,都是自然成型,自然成趣,自然成景,自然成名。
它藏而不露,好似长在山里的土家族姑娘,笑逐颜开而矫健,是断断无法在内心形成具体的场景的。
(网友作品)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
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久旱不断流。
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
放轻脚步谛听,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
走着走着,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觉察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
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动,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
(网友作品)
杜仲茶除具有杜仲的药用功效外,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位采药老人有一次在上山采药的时候不幸落入悬崖,昏迷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居然能够奇迹般地醒来了。
醒来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口中含着一株什么草,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杜仲。
老人当即对该草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解剖其中的奥秘,让这种草药得以流传。
至今在“武陵源”的“十里画廊”还留存着采药老人的石峰,是那样的栩栩如生,那背上的药篓已经背了数不清的严寒酷暑,而且还将永远背下去……(网友作品)
七、悟
1、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悟解。
2、在此基础上,学生当堂进行修改刚才的片段训练
3、投影仪展示几篇好的修改文章,让学生结合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悟解进行评论。
4、投影仪显示总结:
观察的角度(不同角度、点面结合、移步换景)
景物的特征(不同时间的不同特色)
具体的描绘(句式多样、善用修辞、情感丰富)
思维的拓展(联想和想象)(有理性高度)
八、战
写一篇游记或风光介绍,重点是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