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区别

合集下载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解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讲解

4)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余 25% 肺活 量的最大呼气流量 , FEF75 V25)反映呼气末期流速指标数,V50、 V25 的下降反映有气道阻塞或小气道病 变等。
四、气速指数(AYI)
mvv % AVI 1 VC %
正常值为1左右,气速指数<1,表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与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弹性降低有关。气速指数>1,为限制 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肺扩张受限至肺活量百分比降低,但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由于最大通气量百分比及肺活量百分 比均降低,气速指数可在正常范围,必须结合临床各项指标 考虑。
二、肺功能测定意义:
1、对呼吸系统疾病预测,早期发现和功 能诊断; 2、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3、病情演变和治疗监测及疗效判断; 4、预后估计与药物疗效研究; 5、航天和深海医学研究。
三、肺通气功能
(一)肺容积(lung volume):呼吸道与肺泡的总肺量,为具有静 息意义指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潮气量(tidle volume VT):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 气量(正常值500ml)。 2、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rve volume IRV):平静吸气时 所能继续吸入的最大气量(正常值,男性2000ml,女性 1500ml), 3、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ERV):平静呼气后能继 续呼出的最大气量(正常值男性约900ml,女性约560ml)。
禁忌症: 1、高热、耗氧最大的患者。 2、剧咳患者。 3、两周内有大咯血患者。 4、严重缺氧、紫绀患者
六、肺功能检测及结果判断:
肺功能检查项目繁多,但临床上常用的为通 气及换气,可对大多数肺部疾病作出诊断。常规肺 功能检查一般先做通气功能检查,若通气功能正常, 需排除气道高反应性时可作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通 气功能异常,为气道阻塞性病变,可作支气管舒张 试验,若阳性且气道阻塞是可逆的(如哮喘);可 作弥散功能测定;弥散功能减退者可判断为阻塞性 肺气肿;若弥散功能正常者考虑过度充气(如哮喘) ; 若通气功能异常为限制性改变;可作弥散功能测定; 弥散功能正常可考虑肺外疾病(胸腔积液,胸廓崎 形等),弥散功能下降则为肺间质或肺实质病变 (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毁损肺,大叶性肺炎 等)。

临床肺功能检查

临床肺功能检查

时间—容积曲线
时间—容积曲线
定义:是在用力呼气过程中各呼气时间段内发生相应改 变的肺容积的呼气时间与容积关系图 常用指标:用力肺活量、一秒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 1、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以最大的努力、 最快的速度作呼气,直至残气量位的全部肺容积 2、一秒量: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一秒之内的快速呼 出量 3、一秒率:一秒量/用力肺活量,常用百分数表示
肺容积和肺容量
二、叠加肺容量
1、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是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IC=Vt+IRV 2、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l capacity,FRC) 是平静呼气末肺内容纳的气量 FRC=ERV+RV 3、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 是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VC=IRV+Vt+ERV 4、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 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 TLC=IRV+Vt+ERV+RV
类型 FVC FEV1 FEV1/FVC RV TLC
阻塞 - / 限制 混合
/-
-/
/-
?
?
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分级
根据FEV1%预计值判断
轻度: >=70%,<80% 中度:60%~69% 中重度:50%~59% 重度:35%~49% 极重度:<35%
肺量计检查的常用项目及指标
三、气道反应性检查
肺容积和肺容量
Vt: 潮气量 RV: 残气量 IRV: 补吸气量 ERV:补呼气量 VC: 肺活量 IC: 深吸气量 FRC:功能残气量 TLC:肺总量
肺量计检查的常用项目及指标

【肺功能】快速判断通气功能障碍(阻塞、限制、混合)

【肺功能】快速判断通气功能障碍(阻塞、限制、混合)

【肺功能】快速判断通气功能障碍(阻塞、限制、混合)肺功能检查是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现代检查技术探索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

包括肺容积、肺量计、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肺弥散功能、气道阻力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等等。

肺功能检查对于胸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

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或胸外疾患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这些病人治疗的疗效评估;气喘、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手术前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的预测;重症抢救检测;劳动力鉴定等等。

今日这篇文章向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快速的诊断通气功能障碍。

重点关注3个指标:(FEV1/FVC)/Pred、FVC/Pred、FEV1/Pred。

第一步:看(FEV1/FVC)/Pred结果:若数值<92%,则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第二步:看FVC/Pred结果:若数值<80%,则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第三步:若同时存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异常结果,则为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第四步: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看FEV1/Pred结果,共分为5个程度:大于70% 轻度60% -70% 中度50% -60% 中重度35%-50% 重度小于35% 极重度PS:无论阻塞性,还是限制性都是通过FEV1/Pred的结果来评估严重程度。

最后可得出基本的结果:如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极重度限制性型通气功能障碍...实战一下:肺功能检查举例如上图,我们可以先找出三个数据分别是:①(FEV1/FVC)/Pred结果:79.99%,是<92%的,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②FVC/Pred结果:122%,>80%,故不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③FEV1/Pred的结果:103.27%,>70%,故为轻度。

结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上就是今天简单阐述的内容,主要是分享一下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通气功能障碍的判断方法,方便大家掌握最基础的判断方法。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一、选择题【A型题】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内呼吸功能障碍B.外呼吸功能障碍C.血液携带氧障碍D.二氧化碳排出障碍E.氧吸入障碍2.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呼吸节律异常B.发绀的程度C.血气分析参数D.呼吸困难程度E.组织细胞受损程度3.当吸入气的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是:A.PaO2<8.0kPa(60mmHg)B.PaCO2>6.67kPa(50mmHg)C.RFIW300D.RFK300E.RFI>3004.以PaO2<60mmHg为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室内空气时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根据:A.临床经验制定的B.此时外周感受器方可被缺氧刺激兴奋C.此时会引起酸中毒D.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性变化E.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著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5.以PaCO2>50mmHg作为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可能由于:A.此时pH将低于正常水平,出现酸血症B.CO2解离曲线特性,此时CO2含量陡增C.临床统计经验D.此时CO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明显 2E.正常人PaCO2最高可达50mmHg6.关于血气特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正常人的PaO2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B.正常人的PaCO2也随年龄而有变化C.PaO2<60mmHg不一定是呼吸衰竭D.老年人的PaO较年轻人低是因为通气/2血流比例不平衡的肺泡多E.由于CO2弥散快,所以PaCO2和PACO2通常是相等的7.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A. PaO2和PAO2的差值B.PaO2C.PAO2D.PaCO2E. PaCO2和PACO2的差值8.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A.PaO2<8.0kPa;PaCO2<6.67kPaB.PaO2<6.67kPa;PaCO2>8.0kPa C.PaO2<8.0kPa;PaCO2>6.67kPa D.PaO2<5.32kPa;PaCO2>6.67kPa E.PaO2<4.0kPa;PaCO2<5.32kPa 9.过量使用麻醉药时,患者可出现: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弥散障碍D.通气/血流比失调E.解剖分流增加10.声带麻痹的患者表现为:A.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呼气性呼吸困难D.进行性呼吸困难E.潮式呼吸11.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因素是:A.气道内径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E.气流形式12.反应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是A.肺活量B.潮气量C.PaCO2D.P A CO2E.PaO 13.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A.低钾血症B.多发性神经炎C.胸腔积液D.化脓性脑膜炎E.慢性支气管炎14.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弹性阻力增加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制E.肺A-V交通支大量开放15.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引起:A.阻塞性通气障碍B.限制性通气障碍C.弥散障碍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解剖分流增加16.出现严重胸膜病变时,病人可发生:A.弥散障碍B.限制性通气不足C.阻塞性通气不足D.死腔气量增加E.功能分流增加17.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白喉B.支气管哮喘C.气管异物D.多发性肋骨骨折E.肺泡水肿18.下列哪项不会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A.低钾血症B.呼吸中枢抑制C.气道痉挛D.气胸E.肺组织广泛纤维化19.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中央气道阻塞B.外周气道阻塞C.肺泡膜面积减少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E.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20.11型肺泡上皮受损时可产生:A.肺泡回缩力降低B.肺顺应性增高C.肺泡膨胀稳定性增强D.肺泡表面张力增强E.肺泡毛细血管中血浆外渗减少21.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A.肺顺应性下降B.支气管粘膜水肿C.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D.小气道阻塞E.肺组织弹性下降22.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脊髓灰质炎B.重度低钾血症C.多发性肋骨骨折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E.胸腔大量积液23.急性喉头炎症、水肿的患者主要表现为: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劳力气性呼吸困难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E.端坐呼吸24.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A.中央气道胸外阻塞B.中央气道胸内阻塞C.慢性阻塞性肺疾患D.限制性通气不足E.中枢性呼吸衰竭25.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A.声带麻痹B.肿瘤压迫气管胸内部分C. COPD患者D.张力性气胸压迫肺E.细支气管慢性炎症26.中央气道胸内阻塞可发生: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吸气呼气同等困难D.吸气呼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27.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主要表现为: C. PaO2下降,PaCO2升高A.吸气性呼吸困难 D. PaO2正常,PaCO2升高B.呼气性呼吸困难 E. PaO2下降,PaCO2正常C.劳力气性呼吸困难32.神经肌肉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特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点是:E.端坐呼吸 A. PaCO2升高比PaO2降低明显28.可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 B. PaO2降低比PaCO2升高明显A.过量麻醉药使用p Do八 K冬/工壬n Do「八 rtL_RTC.1@。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探究进展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探究进展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研究进展肺功能检查是呼吸内科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及预后评价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肺功能检查主要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检查两部分,临床上以通气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分为阻塞性、限制性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这一标准沿用多年,也被大家广为接受。

然而,关于判定通气功能障碍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争论并没有停止。

目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FEV1/FVC,但其存在早期诊断敏感度欠佳、老年或者病情较重的患者完成困难等问题;FEV1 占预计值% 主要用于判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但对于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由于FEV1 的降低受阻塞和限制两方面的影响,FEV1 占预计值% 难以准确评价其阻塞程度。

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FEV3、FEV6 和校正的FEV1 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弥补FEV1/FVC 和FEV1 占预计值% 的缺陷。

此外,临床上经常见到非特异性通气功能指标异常的肺功能,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非特异性肺功能(nonspecific pulmonary function,NSPF) 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类型的肺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本文就近几年肺通气功能检查方面的一些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一、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1.FEV3: 气道阻塞早期多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

由于小气道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为总气道阻力的20% 以下,因此在病变的早期,FEV1 和FEV1/FVC 并无明显下降。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敏感可靠的检测轻度阻塞性肺功能异常的指标。

大多数研究关注于FEF25-75,目前公认的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判断也依靠于此,但由于FEF25-75 特异性欠佳,一直未能成为轻度肺功能异常的早期判断指标。

1984 年美国临床肺功能手册中推荐使用FEV3/FVC 及其95%CI,并认为其更优于FEF25-75。

Lam 等对中国成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以FEV1/FVC< 正常低限作为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参照,FEV3/FVC< 正常低限的敏感度为78.5%,特异度为92. 6%,阳性预测值为65. 3%,阴性预测值为96%。

通气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通气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通气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肺功能测试中的指标来进行判定,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果患者的肺活量(FVC)正常或增加,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低,且FEV1/FVC比值低于70%,则可诊断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2.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果患者的肺活量(FVC)降低,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FEV1/FVC比值均正常或增加,则可诊断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3.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果患者同时存在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表现,则可诊断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健康的问题或疑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进行相关检查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肺功能简述

肺功能简述

通气储量百分率:反应通气储备能力; 通气储量%=(MVV-VE)/MVV×100%; 正常值≥93%; 低于86%提示通气储备不佳,胸部手术须慎重考虑; 70%-60%时为手术相对禁忌; 60%以下一般为手术禁忌。
气促指数=MVV实测值占预计值%/VC实测值占预计值% 对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1.0为阻塞性; >1.0为限制性。
④测试前使用过舒张剂,致使气道反 应达到了极限。
支气管激发试验判定
✓ 高渗盐水吸入激发 ✓ 药物激发(常用乙酰
胆碱或组胺) ✓ 运动激发(踏车) ✓ 特异性激发(花粉、
尘螨等过敏原)
阳性判定: FVC或FEV1 激发先后下降率≥20%
提示: 气道存在高反应性
1、协助哮喘的诊断:对于轻度哮 喘患者和处于哮喘潜伏期的病人 ,可以早起发现和预防。 2、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3、作为哮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 估:气道反应性高低与哮喘严重 程度相平行。 4、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7、TLC-HE:氦气稀释法 肺总量 FRC-HE:氦气稀释法 功能残气量 RV-HE:氦气稀释法 残气量(男:1.38±0.63;女:1.30±0.47) RV/TLC-He 残气量/肺总量(正常值:≤35%) COPD通气功能程度分级RV/TLC-He:轻:26-45%、中:46-55%、重≥56%。 结论:通气功能X度减退。
注:LLN为正常值下限。
实例解释3
实例解释4
阻塞性通气
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

(完整版)肺功能简述

(完整版)肺功能简述
深吸气量,IC:潮气量+补吸气量;成人平均值:男2600ml,女2000ml; 功能残气量,FRC:补呼气量+残气量;成人平均值:男2300ml,女1600ml; 肺活量,VC: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肺总量,TLC:四个基础容积相加。
肺泡通气量: (1)肺泡通气量,VA: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2)死腔通气量,VD:
实例解释1
预计值
最优 优/预 进行3次测试后择优
限制性分级: VC/pred 重度<40%≤中度<60%≤轻度<80%
3.FVC<80%:限制性; FEV1/FVC<70%:阻塞性; FVC及FEV1/FVC<70%均下降:混合性。
2.可重复性: 最优与次优相差<0.15L
4.FEV1/预计值: 80% 轻 70% 中 60% 中重 50% 重 35% 极重度
7、TLC-HE:氦气稀释法 肺总量 FRC-HE:氦气稀释法 功能残气量 RV-HE:氦气稀释法 残气量(男:1.38±0.63;女:1.30±0.47) RV/TLC-He 残气量/肺总量(正常值:≤35%) COPD通气功能程度分级RV/TLC-He:轻:26-45%、中:46-55%、重≥56%。 结论:通气功能X度减退。
(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指胸肺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障碍,主要表现为FVC明显下降。 FVC的判断效能易受影响,故结合肺容量指标如TLC、RV及
RV/TLC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判断更为精确。 F-V曲线(流量-容积曲线)特征性改变为肺容积和流速等比例
缩小和提前完成。
(3)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兼有阻塞及限制2种表现,主要为TLC、VC及FEV1/FVC的下降,
肺功能的简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区别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特别是以流速(如FEV1.0/ FVC%)降低为主,如COPD;限制性通气障碍则以肺容量(如VC)减少为主,如间质性肺疾病。

阻塞性是指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

可以理解为气体进出受阻。

就好比气球的口被堵上了。

多见于肺气肿。

见于喉头水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限制性是指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可以理解为肺扩张受限制或肺不容易扩张。

就好比用双手包住气球,膨胀的空间受限。

多见于肺间质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或肺切除术后等。

常见原因 1呼吸中枢受损 2呼吸机运动障碍 3胸廓或肺顺应性降低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是指最大吸气末作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是受试者从最大吸气末开始进行快速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旧称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TVC),是指在进行用力肺活量测定时,某一指定时程内的呼出气量,可以用FEVt 占FVC的百分比来表示,即FEVt/FVC%。

临床上以FEV1/FVC%在80%以上为正常,低于70%为异常。

阻塞性肺疾患时FEV1/FVC%降低。

FEV1/FVC%不能反映有限制性通气障碍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代表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的肺容量。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ion volume,MVV):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尽量用力快速呼吸时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最大通气量减去平静通气量,其差值与最大通气量的百分比,称为通气储量百分比。

通气储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一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也称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在用力呼气曲线从最高到最低点之间,按坐标轴分为四等份,取中间两分段,即在用力呼气曲线的中间25-75%,求得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以L/s表示。

正常值为3.5L/s,。

小于正常值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大于正常为限制性通气障碍。

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MEFVC)临床上,让受试者尽力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到余气量,并同步记录呼出的气量和流速,即可绘制成最大呼气流速随肺容积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是衡量肺通气功能、诊断阻塞性肺疾患的指标,敏感度较高。

闭合容量(CC)和闭合气量(CV)闭合容量CC是指从肺总量在一次呼吸气末过程中,肺低垂部位小气道开始闭合时的总肺容量。

肺闭合容量等于CV+RV(余气量)。

闭合气量CV:肺底部气道闭合时,在余气量位以上的肺容量,即来自肺上部的呼出气量。

对小气道疾患的早期诊断较敏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慢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

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FEV1/FVC(用力肺活量)%(一秒率)<70%及FEV1<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

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

由于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损伤气道上皮细胞:①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②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③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④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

同时,烟草、烟雾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

【例题】与COPD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吸烟B.感染因素C.空气污染D.气候异常E.过敏因素『正确答案』A2.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

3.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维持平衡是保证肺组织正常结构免受损伤和破坏的主要因素。

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

其中a1-抗胰蛋白酶(a1-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

吸入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可以增加蛋白酶的产生和活性加强,而抗蛋白酶(a1-抗胰蛋白酶)的产生则降低,甚至加快其灭活。

4.氧化应激有众多研究表明COPD氧化应激增加,氧化物如超氧阴离子(02-、次氯酸(HCIO)和一氧化氮(NO)等。

可直接作用并破坏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也可以破坏细胞外基质,导致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5.炎症机制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COPD特征性改变。

6. 其他如机体的内在因素(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分泌型IgA-SIgA减少)、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的突变、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等都有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病因总结:1.吸烟最密切 2.感染加重期 3.a1-AT活性最强 4.IgA-SIgA减少。

(二)病理生理★1.早期:患者可有小气道(直径-内径小于2mm的气道)功能异常,仅闭合容积增大,动态肺顺应性(指在气体流动时测定的肺和胸廓的顺应性,是慢性支气管炎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降低,但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多为正常。

【例题】慢性支气管炎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是A.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B.残气容积明显增加C.呼吸道阻力增加D.闭合容量减少E.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降低『正确答案』E2.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管壁纤维化与管腔狭窄,阻力增加,气流受限成为不可逆。

最终造成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发生肺心病)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并发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

(1)通气功能障碍:残气量增加,可形成肺组织结构的破坏,肺组织融合,常有肺大疱形成(自发性气胸发生)。

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程度异常。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逐渐出现,最大通气量降低。

(2)换气功能障碍: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膨胀肺泡的挤压而退化,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壁的血流量减少。

如此,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出现换气功能障碍。

【例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不会出现的呼吸功能变化是A.小气道阻B.大气道阻C.残气量增D.弥散面积增大E.通气/血流失调『正确答案』D(三)临床表现和病程分期★★★★★1.临床表现(1)症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主要症状有:①慢性咳嗽(最早)、咳痰,常晨间咳嗽或夜间阵咳,清晨排痰较多(注意不是夜间),痰多呈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

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②逐渐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③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可出现喘息。

(2)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随疾病进展出现肺气肿体征:①视诊可见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②触诊示双侧语音震颤减弱;③叩诊示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④听诊示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2.病程分期 COPD可分为①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②稳定期:是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

注意区别慢支的病程分期(急性发作、慢性迁延、临床缓解)(四)辅助检查★★★表10-2 COPD的相关检查检查项目临床意义FEV1/FVC(用力肺活量)%,简称1秒率是评价气流受限的敏感指标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一秒率<70%及 FEV1<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作为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增高(对诊断有参考价值)肺活量(VC)减少(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残气量(RV)/肺总量(TLC)增加(>40%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肺部X线检查早期无改变,对诊断COPD价值不大血气分析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及判断呼衰类型有重要价值(五)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1.诊断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FEV1/FVC(用力肺活量)<70%及FEVl<80%预计是值金标准)等。

对少数无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肺功能检查时一秒率<70%,而FEV1≥80%预计值,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也可诊断为COPD。

【例题】男性,60岁,反复咳嗽、咳痰5年,近半年来发作时常伴呼吸困难。

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有湿性啰音。

肺功能测定: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55%,残气容积/肺总量为35%。

诊断应考虑为A.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B.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E.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正确答案』B血气分析结果示:PaO2下降, PaCO2升高,ph下降或正常,碳酸氢根升高,符合的疾病是(A)本题题干给出的条件是PaO2下降伴PaCO2升高,因此可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上引起Ⅱ型呼衰的病因一般是慢性呼吸道受阻、气流受限,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而吸入异物(B)、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C)都是急性气道受阻,脑干出血(D)所致的呼吸障碍为中枢性,与气道慢性受阻无关。

脊柱后侧突(A)可引起胸廓畸形,导致气管扭曲,发生慢性气道梗阻。

导致肺心病2型呼衰患者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病因有(BD)A使用呼吸兴奋剂B补碱C过度机械通气D利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