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
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症状管理及心理干预

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症状管理及心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肿瘤终末期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予以心理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肿瘤终末期;应用效果终末期肿瘤患者身心都已备受疾病折磨,抑郁、恐惧、悲伤等负性情绪日渐严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者,极有可能已处于崩溃的边缘,部分患者根本无法接受死亡现实,仅有的生存时间也都处于意志消沉的状态中[1]。
本研究针对目前的现状,比较和分析给予肿瘤终末期患者心理护理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计算机随机表法将我院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肿瘤终末期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2~80岁,平均(64.15±3.36)岁。
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4~80岁,平均(64.69±3.47) 岁。
简单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差异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1)焦虑:用亲切温柔语气慢慢和患者交谈,借助抚摸、眼神交流等方式向患者表现出自己的同情;陪患者散步,引导患者倾诉、宣泄出内心苦闷和压力。
家属在医师许可下才可探视患者,非必要人员不可随意进出病房,以免患者受到过度刺激。
(2)恐惧:若患者恐惧情绪较甚,可通过听轻音乐、将病房环境装饰成患者熟悉布局、邀请病友交流、遵医嘱止痛等方式尽可能消除患者恐惧情绪来源。
鼓励患者多参加群体性放松类活动。
(3)悲伤:引导患者对自己讲述内心真实想法和未实现愿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帮患者实现现实愿望。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效果评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可能会面临着各种负面的心理影响。
为了帮助乳腺癌患者有效应对手术后的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在术后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
乳腺癌手术对患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还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持久的影响。
手术后的患者往往面临青春失去、身体形象改变、生活质量下降、功能受损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引起患者的心理不适,包括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负面情绪。
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被广泛应用于术后康复。
心理干预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心理教育和行为疗法等多种技术手段,旨在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减轻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情感支持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支持通常是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实现的,旨在提供患者一个倾诉和宣泄的渠道,让他们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情感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他人的关怀和理解,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其次,心理教育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乳腺癌的知识,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自己的疾病。
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乳腺癌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并且可以提供各种康复资源的信息。
这种知识的传递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应对能力,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最后,行为疗法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中常见的技术手段之一。
行为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
乳腺癌患者往往存在着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负面的思维模式,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此外,行为疗法还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行为技巧,如放松训练、问题解决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一个名为“乳腺癌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估”的研究发现,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下降,自卑情绪得到了缓解。
恶性肿瘤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肿 瘤就是 绝症 的说 法在 很多 病人 的
表 现对化疗 的否定和对生活悲 观失
观念里根深 蒂固 , 这一 观念严 重影 响了病 人治疗 的信心 和决心 , 是影 响病人坚持 治 疗 的主要 素l 1 I 。恶性肿 瘤已成为一种严 重危害人类健康 的常见病和多发 病 , 全世 界每年新发现恶性 肿瘤患者 7 0万例 , 6 是 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 恶性肿瘤伴
察 和保护 ,避免黏膜经常受磨擦而引 起 出血 、 肿 、 水 感染等 并发症 , 利于 有 造 1的康复 。 : 3 同时具有 通风透气 , 保持 局部皮肤干燥的作 用 ,避免 了造 1周 : 3 围皮肤长时间受化学物品刺激而引起
的皮肤炎 , 值得我们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症 的病人 中,0 感到没有力气 4% 。
发心理障碍越 来越 受到重视 , 一般地把 他
11 恐 惧 疼痛 的心理 凶素 .3 .
墒
灌洗疗法 , 人为地控制大便。 有资料报 道, 采用结肠造 口灌洗后 , 不仅能使 排
便 得 到 控 制 ,随 意 排 便 次 数 下 降 2 %, 0 控制皮炎的发生 , 而且 能 明显减
是一 种令人不快 的感觉和情 绪上 的感 受 ,
刘 文 阁 刘丽 华 刘 玉华
( 州医学 院附属无棣 医院 , 滨 山东 无棣 2 1 0腹泻食物 , 如绿豆 、 波菜 等。指 导每 日
晨晚按摩腹部 以促 进排便并逐 渐养成
定时排便习惯 。嘱不 随意排便 次数增
治疗 、 复或濒危等阶段均 I 出现心理危 恢 『 丁
全丧 失做人 的尊严 与生存 的欲望 说 口 』 I
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甄洪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50)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肿瘤患者会因癌症带来的躯体疼痛和精神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会对康复造成很大影响。
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因此,加强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问题的常见特点(1)缺乏生活的信心:由于受疾病的长期折磨和经济负担沉重,部分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
(2)丧失自我:部分患者在治疗中丧失了自我意识,不能准确判断病情,无法及时做出积极调整,导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3)躯体化症状:部分患者表现出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退等,使机体的功能下降。
(4)焦虑抑郁:部分患者因疾病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5)认知障碍:患者对肿瘤知识的缺乏和误解,认为是不治之症,进而出现心理问题。
心理支持的目标和原则目标: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则:(1)要在尊重、理解患者的基础上,以同情和支持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关爱和同情,使之感受到被关心和被理解,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2)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治疗的过度反应。
(3)引导患者学会面对、接受、适应现实,正确认识自己。
(4)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解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支持的方法和技巧倾听和沟通倾听是指专心听他人讲话,包括仔细听和认真听两个方面。
倾听时,应集中注意力,理解他人所说的内容,并给予适当的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状态。
此时,耐心倾听患者讲话不仅能减轻其心理压力,还可通过询问了解患者内心感受和想法,予以疏导和解释。
沟通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使他人了解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两种形式。
肿瘤科中的病人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

肿瘤科中的病人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肿瘤科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因此,肿瘤科中的病人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该主题展开探讨,介绍肿瘤科中病人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干预措施,旨在提供对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参考。
一、肿瘤患者心理健康评估的意义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是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精神压力和心理需求的重要途径。
通过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此外,通过心理健康评估,医务人员还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机制,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肿瘤患者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1. 问卷调查法:医务人员可以设计一份涵盖主观感受、情绪状态、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问卷,通过患者填写问卷来了解其心理状况和需求。
常用的问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
2. 面谈法:医务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和思想感受。
在面谈时,医务人员需要运用积极倾听、共情等技巧,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关心,从而更加自主地表达内心的困扰。
3. 观察法:医务人员可以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言语和情绪变化等,从中获取有关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线索。
观察法需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三、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干预的策略1. 提供信息和教育:医务人员应向肿瘤患者提供详尽准确的治疗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治疗过程和可能的副作用等。
通过提供正面的信息和教育,医务人员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2. 积极倾听和共情:医务人员应该学会积极倾听患者的心声,并试图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所面对的困境和痛苦。
通过共情,医务人员可以与患者建立更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并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支持。
3. 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对于严重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的患者,医务人员可以采用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的方法。
比如,认知行为疗法、解离替代技术和心理咨询等。
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干预

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伤或 失望,这些是个体非特异的正常心理行为特 征。
精选课件ppt
23
肿瘤病人自杀的危险信号
向别人表达悲观厌世的心理,或明确表示要 自杀(和家人、朋友、写日记)
拒绝接受治疗 拒绝交流自己的自杀想法 交代和安排后事 突然减少和家人、朋友、医务人员的交流 突然情绪好转 准备可能用于自杀的物品 询问自杀的方法
实上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
当想自杀的人严重抑郁后变得情绪活跃起来
的时候。一个危险的迹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杀
后出现“欣快”期。
精选课件ppt
27
关于自杀的常见误解
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和赠送个 人财产,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 象。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者在情绪好转 后,才有精力开始做出一定的计划,安 排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 时类似于最后愿望与遗嘱。
精选课件ppt
8
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反应
III. 不同时期的正常与异常心理反应
表2. 确诊前的心理反应
精选课件ppt
9
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反应
表3. 诊断期的心理反应
精选课件ppt
10
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反应
表4. 治疗期的心理反应
精选课件ppt
11
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反应
表5. 治疗后的心理反应
精选课件ppt
34
肿瘤病人自杀行为的治疗
对自杀病人进行连续的、全面的评估
– 认识到评估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任务;
– 评估的内容不仅限于自杀行为本身,而 是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短期和长期自 杀的危险性,精神、躯体健康问题,人 格、社会心理环境、应付资源等各个方 面
肿瘤患者病情评估标准

肿瘤患者病情评估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及时对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病情评估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针对肿瘤患者的病情评估,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评估标准来衡量患者的身体状况、症状和患病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肿瘤患者病情评估标准。
一、肿瘤患者病情评估的目的1. 肿瘤的类型和分期肿瘤的类型和分期是评估肿瘤患者病情的基础。
不同类型和分期的肿瘤有着不同的生存率和治疗方法,因此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肿瘤类型和分期情况,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身体状况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生通常会检查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身体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身体机能和代谢情况。
患者的症状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信息,例如疼痛程度、持续时间、频率等,以帮助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
4. 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标准之一。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绪状态、饮食情况等,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5. 患者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患者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可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医生会了解患者是否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并发症,以调整治疗方案,并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1. TNM分期TNM分期是评估肿瘤患者病情的最常用的标准之一。
TNM分期通过评估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2. ECOG评分ECOG评分是评估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常用标准之一。
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状态,医生可以给患者打出不同的ECOG评分,用以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3. 患者自评量表患者自评量表是评估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患者可以通过填写不同的自评量表来说明自己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干预

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干预在我们的生活中,肿瘤是一个令人恐惧的词汇。
当一个人被诊断出患有肿瘤时,身体上的痛苦不言而喻,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同样巨大。
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干预至关重要。
肿瘤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往往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
最初,可能是震惊和否认,他们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试图通过否认来逃避。
接着,可能会出现愤怒和怨恨,为什么是自己患上了这种病?然后是恐惧和焦虑,担心治疗的痛苦、疾病的进展以及未来的生活。
还有可能陷入抑郁和绝望,觉得生活失去了希望。
为了准确评估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医护人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与患者的面谈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心理感受以及对疾病的认知。
这不仅需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让患者能够敞开心扉。
问卷调查也是常用的评估工具之一。
比如,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量表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与患者的直接沟通。
此外,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和表现也是评估的重要途径。
包括睡眠情况、饮食状况、社交活动参与度等。
如果患者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不愿与人交流等情况,往往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在评估出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后,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支持是最基础的干预方式之一。
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恐惧,给予鼓励和安慰。
认知行为疗法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帮助患者纠正对肿瘤的错误认知,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应对方式。
例如,让患者认识到肿瘤并非绝症,现代医疗技术有很多治疗方法和手段,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有希望康复的。
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开之以其所若”古训
整理ppt
慢性心理危机的干预要点
1、调整期望目标;
2、找出榜样; 3、指明路在何方; 4、帮助设定近期最低目标; 5、借助各种方法,缓解症状; 6、帮他理解生命的真正含义整理pBiblioteka t癌症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技巧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
询问、观察 • 睡眠:早醒和入睡困难 • 精神状态:情绪的变化 • 思维、反应、内在动力的变化 • 消极意念的挖掘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
常用的评估量表 • SCL-90 • HAD • SDS • SAS • HAMA • HAMD • GQOLI-74
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
汪 波 主任医师
内容
1、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2、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3、肿瘤患者的心理评估 4、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 5、肿瘤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6、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的相关问题
整理ppt
心理因素与肿 瘤发生的关系
整理ppt
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1、 生活事件与癌症的发生: 其中以家庭不幸等方面的事件 为多, 例如丧偶、 近亲死亡、 疾病、 离婚、失业、 经济状态的改变、 暴力事件等 。
8、若已确诊为癌症或已肯定转移复发,
舒缓压力同时,帮助他接受现实,面对现 实。
整理ppt
癌症慢性心理危机的干预
• 包括癌症,也见于其他难治性疾病 • 虽经治疗情况却未见好转,甚则进入晚期
。
整理ppt
可细分为两类:
A、真的到了绝对晚期,任何措施回天乏力; • 这时,最需要的是晚期的临终关怀。 • 文化层次较高的,建议看看: 《相约星期二》 《我的死亡谁做主》等有益书籍
2、 个性与癌症的发生: 根据对疾病的易患程度, 将人的 个性分为 A、 B、 C三型。
整理ppt
性格类型与疾病
在心理学上,将人们性格特点常分为三种 :A型、B型和C型,且每种性格行为类型 均对应于相应的疾病类型。
整理ppt
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3、情绪因数: 研究证明生活事件与癌症发 生的关系, 取决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应对 方式。那些不善于渲泄生活事件造成的负 性情绪体验者, 即习惯于采用克己、 消极 对应的人, 其癌症发生率较高。
1、讲究形式:轻松、自然(圆桌诊疗),不可以说教式的, 不痛不痒!
2、讲究前后一贯性 ( 医、护、员工、家属…,切忌不统一)
3、讲究不经意中透露最有意义信息 (在他没有启动心理防御机制的情况下)
4、讲究因人而异
整理ppt
5、寻求同盟军 (巧妙请老病人支持) 6、需要信息交流与权威支持 7、需要道具、工具 (网络、书籍) 8、讲究全过程、全天候 (可由助手、组织、老病人相
多,但行为总是有始无终)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关于抑郁综合征
1、抑郁情绪 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 外在表现:“三无症状”、“三自症状”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三无症状” • 无望(hopeless) • 无助(helpless) • 无价值(worthless)
“三自症状” • 自责(self-blame) • 自罪(delusion of sin) • 自杀(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 心理防卫机制的出现 • 焦虑综合征(早期) • 抑郁综合征(后期) • 精神病性症状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当患者刚开始得知癌症时,都无法接受事实,第一个反 应就是震惊,并试图否认这个事实,这就是防卫机制。患 者会利用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否认事实的存在,认为是 诊断错误,故而反复求医。这一过程的调整因人而异,有 的患者较短时间即可调整过来,但有些患者直至死亡仍处 于否认阶段。
整理ppt
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4、心理神经免疫学 神经免疫学研究证明, 心理社会因素主要通过HPA轴的 功能紊乱来影响免疫系统, 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转归 。紧张刺激使人陷于抑郁、 沮丧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及肾上腺皮质醇分泌增加, 抑制免疫系统的 正常功能, 从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 “免 疫监视” 作用。
整理ppt
B、病态虽不乐观,但暂时不会威胁生命; • 应对措施得当,还可有病较长期生存; • 或通过其他疗法,病情可以缓解。
整理ppt
• 后者(B),在提供医疗措施同时,应积极 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此时“哀莫大于心死!”若只治病,不解 决心理危机问题,将因病而郁,因郁而病甚 的恶性循环,很难起效。
整理ppt
4、专业医师应适时的做出解惑,释疑。 5、帮助解决实际的困难,让他能感受到家属及医护人员的
真诚和善意。 6、经常与危机者晤面、交流、沟通。
可及时提供相关的专业信息(对象文化层次较高时有此 需要,一般人士不一定有此需求)。 给患者一个联系方法和承诺。
整理ppt
7、帮助联系与他有过类似经历的老患者, “找出榜样”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2、思维和行为的抑制 • 焦虑情绪 •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觉醒增多、缺乏睡
眠感等) •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和妄想) • 躯体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疼痛)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3、肿瘤(作为应激源)所诱发的其它精神 疾病(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幻觉-妄想综 合征)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
整理ppt
心理干预的方法
• 急性期的心理干预 • 慢性期的心理干预
整理ppt
癌症急性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1、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到不孤独。 2、稀释或淡化癌症等病态的恐怖性及后果的可
怕性。 3、要善于倾听与理解。 • 若系情绪敏感者,可帮助他渲泄情感,甚至诱
导其痛哭一场。 • 善加理解,多多给予轻松的接触、沟通。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关于焦虑综合征
躯体症状: • 运动系统:震颤、肌张力增高、乏力 • 植物神经症状:
口干、出汗、躯体发冷或发热、厌食、 腹胀、便秘或腹泻、 小便次数增加或尿频、心悸、呼吸困难或憋气感等
整理ppt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
精神症状 • 内心的不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或易激惹 • 注意力不集中 • 睡眠障碍(以缺乏睡眠感为特征) • 运动不安(肢体的小动作、坐立不安、活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