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_职业高原_现象的自我突破
4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

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教师的“高原现象”是教师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暂时的停滞不前,一时找不到前进动力的规律性现象。
处在“高原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以致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
要克服“高原现象”,教师首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勇敢面对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
下面我就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
1、首先要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要了解“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是由于自己错误归因、压力过大、有疲惫、厌倦等消极因素造成的。
当出现发展停滞等类似“高原现象”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高原现象”带来的挫折感、自卑感,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可以克服“高原现象”。
2、要积极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本所在。
教师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千差万别,如有的是因为知识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是因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有的是因为缺乏敬业精神;还有的则是因为缺乏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等。
当出现“高原现象”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产生“高原现象”的真正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3、要充分利用周围资源。
教研组、年级组是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教师在这里交往、备课、批改作业、讨论问题、交流思想。
教研组体现着教师们直接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专业活动中的微观心理环境,它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情绪和心境。
教研组的集体修养水平,构成了内在的关系状况和心理氛围。
充分利用周围资源,融洽同事关系,获得同事的支持,十分有助于我们克服“高原现象”。
4、可以通过阅读让自己变得充实。
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智慧的化身。
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怎样使自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呢?那就是阅读。
教育教学类书籍杂志的阅读使我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指导我们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课题研究;历史文化、自然、旅游类的书籍使我开阔了视野。
联系个人实际

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来自学校的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常造成教师对职业信服感及幸福度较低,很多教师无法从自己的工作中体现更高的希望值。
所以,为了缓解压力,有的教师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于是“高原”现象就出现在这些教师身上。
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呢?
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教师的素养。
教师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
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为终身备课服务。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
提供物质和精神动力。
使教师获得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
三、深刻反思教学理念,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在反思中克服“高原现象”。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同事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培养广泛的兴趣,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
学会自我调节,以便更好地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工作。
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

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1、正确理解人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人生本来就是一条波浪线,有高峰,也有低谷。
我们作为老师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为挫折所困扰,暂时处境艰难,要寻找积极因素,决不放弃取得可能成功的一切机会,创造条件迎难而上;面对挫折,不应幻想奇迹出现,依赖他人,更不能畏缩,自暴自弃,而更应该锲而不舍,勇往直前,以毅志对付挫折,笑傲得失。
2、掌握正确方法,认真调适心理。
(1)学会宣泄,缓解紧张。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尤其心理压力更大,既要搞好素质教育,又不能降低了升学率,既要在夹缝中生存,又要在两难中取胜,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又不知有多少的苦。
应有选择地找同事、领导、朋友或自己信得过的人面对面尽情倾诉,也可以用书信等方式交流,利用各种方式把挫折、委曲说出来。
也可以借助活动如打球、郊游等把挫折中积累的能量排遣出来,使情绪得到缓和;如有意识地做操、散步等控制生理及心理活动,调节因紧张反而紊乱的心理生理功能。
(2)学会幽默,自我解嘲。
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调节一下失衡的心理,冷静地看待挫折,使工作增加情趣和活力。
(3)自我暗示,自增信心。
不妨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要成功”、“我比他人更善于控制自己”,对自己说的话往往更能影响自我感觉,只要我自信就会改变沮丧情绪,工作就会出现新的意义。
(4)理喻反问,摆脱困扰。
为失败挫折找“借口”,或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暂摆脱困扰,排除自卑心理,平静心理之后,再仔细分析原因,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和如何采取措施。
3、正确认识自我,制定恰当的人生目标。
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对自己客观地认识、评价、监督、控制,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行的奋斗目标。
(1)通过生活经历、教学历程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应包括自己的观念、价值、情感、态度、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客观、冷静地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了解自己,从而客观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期待和要求,不因无法达到过高的要求而产生挫折感,也不因过于轻易达到过低要求而陷于自傲的境地。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分析及对策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二〇二〇年第三期一、职业高原的概念及研究意义职业高原是由于组织或个人的原因,在职业阶梯上向上移动发展的可能性变得很小的情况。
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与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息息相关。
深入探讨青年教师“职业高原”相关问题,对于稳定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提升办学水平,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科技服务、人才培育以及校企协作等层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青年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精准且客观地探究并解决青年教师职业高原难题,积极准确助力青年教师突破自身职业发展瓶颈,对于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高原现象表征(一)职业高原的形成绩效回报期望是指个体经过努力取得良好工作绩效所带来的对绩效的奖赏性回报的期望。
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奖励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绩效回报期望是影响职工工作热情的主要原因,绩效回报期望大致包含发展绩效方面的回报期望以及报酬绩效方面的回报期望,如职位晋升与物质奖励等。
职工历经一段时期的努力,得到较佳的工作绩效后,其晋升希望便会持续增加,工作积极性被有效激发,实际工作成效也获得快速提升,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但是因职工工作表现优异,其具备较高的回报奖励需求,如职位晋升期望值的提升等,这也使得落差有可能持续增加。
只要晋升机会减少的可能性增加,或者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职位晋升时,职工便会发生职业高原现象,形成离职、消极心理以及兴趣转移等负面情绪,对于实际工作成效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限制了职工个体职业技能的发挥,而这亦是职业高原现象形成的主要根源所在。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高原现象表征Godshalk 认为任何职业能力的发展均存在着高原现象。
当然职业密集型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
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与突破高原区

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与突破高原区第一篇: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与突破高原区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与突破高原区》考核作业1.在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从中有何启示?2.您是否有清晰的职业梦想,您认为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困惑和收获是什么?两个题目二选一1、字数在500-800之间2、内容真实,结合学习的内容第二篇: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答:克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高原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心态调适与自身的努力。
1、调整认知,以平和的心态接受“高原现象”到来的事实。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职业高原”来临时,首先要接受这一事实,努力克服自己的挫折感和愤怒情绪。
我们对“高原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停顿,而非事业的终止;是一个创造型发展的间歇,是职业生涯新的飞跃的起点。
教师在“高原现象”期间要善于自我激励,调整心态,使自己顺利度过“职业高原”期,进入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起点。
2、修正目标,调整自我期待。
自我期待过低的人往往安于现状,陷入高原期而不能自拔;而自我期待过高的人则往往事事追求完美,任何事情都要求合乎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容易产生挫折感,更多受到职业高原期负面情绪的困扰。
因此,教师要调整好自我期待,一方面要善于自我激励、自我超越;另一方面要冷静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条件,必要时将目标降低一点,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增强个人有效感和工作有效感,使自己更快走出职业高原期。
3、赋予自己的工作以积极意义,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职业高原期的个体容易对自己工作的绩效、能力产生怀疑,缺乏热情与持续成长和追求的劲头。
因此,教师要善于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走出职业发展的停滞阶段。
4、提高综合素质,挖掘潜能。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行在职培训,开发职业技能。
骨干教师如何突破发展高原区

骨干教师如何突破发展高原区“骨干教师发展高原区”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规律性表现,其主要特点是:成长缓慢、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工作热情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等负面情绪。
作为骨干教师如何突破发展高原区,有效实现二次成长?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得到突破。
一、保持良好心态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理智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都要保持自己情绪的平和愉快。
就像向日葵花一样,永远面向阳光绽放灿烂的笑容。
即使阴天下雨也不气恼抱怨,更不灰心气馁,总是对未来报有坚定的信念,相信总有雨过天晴、阳光普照、明媚灿烂的时候。
好心态的人,即使遇到挫折坎坷,也不阴冷绝望。
有了好心态就会有好心情去面对人生每一天。
拥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心态,我们教师才有可能有效地克服职业倦怠,提升突破发展高原区的信心,顺利实现二次成长。
二、倡导不断学习西方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
面对知识的蜂拥而至,我们必须学会从中筛选、检索、加工、整理这些信息,从中提取出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桶里常流水,流活水”。
这样,才能真正站到教改的前沿,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去看待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从而找到最佳策略,使自己不断进步。
另外,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也是走一条专业成长的捷径。
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
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
听课的对象如果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或是有着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听课过程中我都会进行详细的、实录式的记录,回来后会进一步的研究与梳理,对照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录,再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通过一系列的听课学习活动,我从中收获到很多东西,让我在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上得到很多启发,使我获益匪浅。
如何突破教师成长的高原期

《如何突破教师成长的高原期》学习心得五龙背小学李艳军教师专业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成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的专业成长停滞现象,心理学称这一现象为教师发展中的“高原现象”。
处于“高原期”阶段的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对自己专业成长中停滞可不前原因进行归因分析,对自我高原现象没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加以解决,就会失去专业发展的信心,丧失工作的内动力。
因此在教师研究中,对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这一带普通性的共性问题加以探究,并引领导教师进行自我归因和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前提。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学习了姜主任的《如何突破教师成长的高原期》,对照自己这几年在教学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以及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才知道自己和很多同行一样,都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一、高原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性表现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而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不仅要求从教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从教者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大学毕业新走上教坛的教师,虽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但由于教师职业特殊性,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并非同步,一般是知识掌握在先,能力形成在后,也即是教师要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配合起来转化为技能或能力,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
同时,教学改革,尤其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教师在已有知识尚未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前,尤其是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尚未形成之前,教师专业发展常会出现一个相对停顿状态时期,甚至会给人造成一种专业知识和能力退步的感觉。
二、高原现象是教师自我心理缺陷的外在显现高原现象在不同教师身出现的频率、时间持续长短是不一致的。
研究表明这与教师的心理特征差异有关,个别教师由于性格的怯懦、自卑、优秀寡断,缺乏工作上的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生活和工作中喜欢钻出角尖等一些不良的人格上的内因,一旦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压力和困难,尤其是一遇到事业上的挫折,往往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或方法加以应对,会产生核心,失望情结以致专业成长上的障碍频频“光顾”。
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

联系个人实际,从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角度,谈谈怎样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答:高原期的学习方法转变是重中之重,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不相适应状况,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 因此要突破教学中的“高原现象"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基本已达到复习目的的基础上,应适当重复、强化,以增加二分之一的量为佳。
无节制的重复、强化也会造成枯燥无味,影响学习兴趣.如复习内容短,内容孤立,可一鼓作气,从头到尾采用“整体学习法”。
如复习内容长,内在规律较明显,可逐步复习,各个击破,采用“部分学习法"。
同时,进行“选择性遗忘”,即记重点遗忘枝节,记概念淡化典型,促使心境愉快,遗忘消极情绪.其次,尽快把头脑中较为混乱的知识排序重新组合,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可以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人为造成“高原现象”。
养成勤于思考、总结的复习习惯。
复习时要善于用脑,积极思考更适合自己的套路,同时,把经验总结下来,以便掌握和把知识归纳。
再次,要合理安排好时间。
特别是早晨、中午、下午放学以后与晚上这四段时间,具体是早晨可用于早读,中午休息,下午整理消化当天复习内容,晚上系统复习为好.当然在晚上复习时也可有两三门学科交叉进行。
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眼耳手脑并用,积极思维。
在听懂的基础上适当做些笔记,不懂的在课后向师生请教,及时补上。
另外每天的学习任务一定要适度.每天给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不可太重;不可把时间都用学习塞得满满的,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休息、锻炼、娱乐的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有讲究,科学的安排分配时间将事半功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11期摘要: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社会认可度不高,高职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更易受自身能力水平、个性特征、价值观差异、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职业高原”现象。
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个体成因类型可归纳为压力型、瓶颈型、安逸型和边缘型。
要突破“职业高原”期,高职教师必须学会化解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强化自身,提高对职业和自我的认同感,并不断完善人格。
关键词:职业高原现象;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自我突破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一、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的概念内涵“职业高原(Career Plateau )”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Fer-ence 于1977年提出,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1]。
后来,美国学者朱迪丝·巴德威克又将“职业高原”看成是个体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个体职业上的一种“停滞期”。
一旦进入“职业高原”期,个体容易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认同危机。
如果长期不能突破“职业高原”现象,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基于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存在“高原现象”的观点(Godshalk ,1997),[2]高职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职业高原”现象。
笔者认为,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不仅受到高职教育特点影响,同时也和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和心理需要等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基于此,把高职教师的“职业高原”定义为:高职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体能力水平、个性特征、价值观差异,以及工作压力与责任的增加和组织环境异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教学能力提高缓慢、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下降或停顿,职业成长和发展出现“停滞与衰退”的状况或体验。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不长、社会认可度不高,其办学目标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高职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更容易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工作量大、职称职务晋升困难、个人成就感低等原因而失去工作热情和动力,出现“职业高原”现象,进而产生职业认同危机,对职业前景丧失信心,产生职业倦怠或对工作缺乏激情,工作绩效显著下降,萌生退缩或离职的念头等。
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逐步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个体成因类型分析以全国12所高职院校302名专任教师为被试,对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个体成因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纳为压力型、瓶颈型、安逸型、边缘型等四种类型。
(一)压力型压力型是指高职教师由于职业和生活压力形成“职业高原”的个体成因类型。
调查发现,72.6%的高职教师承认较大的职业和生活压力是造成他们专业成长中“职业高原现象”的主因,其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
尽管目前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数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社会需求相比,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认同度并不高。
在家长学生看来,高职院校是他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高职教育被“认可不认同”的现实窘境容易让高职教师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
二是工作压力。
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高职教师工作时间长、隐性劳动量大。
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巨大的科研压力,使高职教师既感到自身知识的贫乏,又缺乏充足的学习时间,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同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高职院校对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中,常产生有心无力的疲惫感。
(二)瓶颈型瓶颈型是指高职教师由于受到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自我突破□何霞个体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局限以及职业成长规律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职业高原”现象的个体成因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61.7%的高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职业高原”现象是由于自身能力水平所限造成的。
一是个体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制约。
高职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实践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及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教育智慧。
但从个体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角度上看,高职教师个体存在能力和水平提高的“瓶颈”,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强,但科研水平一般;有的教师水平很高,却由于身体原因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
特别是当教师个体能力和水平跟不上组织成长的进度时,其“职业高原”现象就更为明显。
二是受到教师个体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影响。
借用经济学中边际效应理论来分析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发现,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不是一直提高、持续上升的,当达到一定高度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或递减现象,这时即进入了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原期”。
(三)安逸型安逸型是指由于受到个体低成就动机和低自我价值感等因素影响导致“职业高原”现象的个体成因类型。
在被调查的任课教师中,有55.4%的教师认为其职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是由于自身个性特征和价值观等所导致的。
一是个体的低成就动机容易导致“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
例如有的教师由于能力所限,在向着更高目标迈进时,遭遇阻碍和失败,低成就动机的人格特点促使他们选择逃避,并将注意力转向家庭或其他事情。
有的教师虽具备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却由于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安于现状,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也不把事业的成功当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低成就动机的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热情和工作承诺,不愿意为工作付出或努力程度不够,对教育教学工作厌烦,缺乏事业成功的强烈动机而导致“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
二是低自我价值感的高职教师也容易陷入“职业高原”的困境。
在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中,低自我价值感者被认为是保守、中庸、对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评估居中的人,[3]而这一类型的人在高职教师中不乏其数,自我价值感低的教师对自己既不绝对肯定也不绝对否定,他们不关注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也不在乎能否从成功中获得动力或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更关注的是成功或失败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他们在教学初期或低职务期尚能有所追求、积极进取,一旦胜任工作、能熟练处理常规教学问题后,就忽视学习,不愿意为提高职业能力而努力。
自我价值感低的教师如果不能及早意识到这一点,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职业产生倦怠和认同危机,由此导致专业成长中的“职业高原”现象。
(四)边缘型边缘型是指高职教师由于个体人格特征及职业污名、组织边缘化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受到排挤、漠视、边缘化或歧视等行为而产生“职业高原”现象的一种成因类型。
统计分析表明,有31.9%的教师承认自身的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组织边缘化等也导致了其职业发展中的“职业高原”现象。
一是“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受到教师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
高职教师个体的人格特征与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密切相关,连榕在对3000多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人格特征方面,处于“职业高原”的熟手型教师自主性不强,情绪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如专家型教师。
[4]二是“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受到组织中职业污名问题的影响。
高职教师的职业污名是指由于教师个体之间存在能力和水平差异、价值观“异化”、工作方法和理念缺乏积极沟通或产生严重冲突等问题时,教师个体受到上级或周围同事的漠视、回避、排斥和打击或歧视性行为。
如果高职教师意识到他们在工作中难以得到组织的支持,或者他们的努力不被组织所关注时,工作积极性会急剧下降,并失去前进的动力,产生“职业高原”现象。
三、高职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自我突破(一)化解压力,自我调节高职教师应摆脱高职教育“低人一等”的职业阴影,从社会大环境中看到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
政府日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并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高职教育质量也不断提升,同时日渐被企业和社会所认可。
对个人来说这是有利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大好环境。
高职教师如果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调整好心态,增强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正确看待目前的困难和问题,并逐一化解,就一定能够在高职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实现自身“职业高原”的跨越。
同时,高职教师还应认真分析职业压力来源,以坚强、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并采取多种方式,借助各种社会资源,化解职业压力。
此外,高职教师应学会快速适应高压力的工作环境,自觉提高抗压能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恰当的方式对职业压力及自我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并通过专业指导、和谐人际关系、组织和社会支持等途径来进行调节,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自身,勇于实践高职教师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理论和学科知识学习,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技能,利用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职业成长。
高职教师还应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当高职教师从职业岗位上的“教书匠”变成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时,自身的学习愿望和工作热情将被大大激发,职业能力迅速提高,从而跨越“职业高原”期。
(三)认同职业,认识自我高职教师要提高职业认同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在工作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和精神的满足,在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高职教师还应提高自我认识,确立切实目标。
研究表明,高职教师在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追求上相对不易进入“职业高原”期,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工作为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5]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审视自己职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职业特点为自己设定适当的职业目标,在不断的知识更新和教学反思中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人格,加强沟通高职教师应重视完善自身的人格,避免急功近利、骄傲自满、心浮气躁、悲观消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绪,培养谦虚务实、开放进取、坚忍不拔、乐观自信的优良品质,并在与学生的各种接触中注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提高自己职业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成长,“职业高原”期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突破。
高职教师要加强多方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由于高职教育中存在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职业要求,高职教师应做好与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沟通,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毕业生推荐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高职教育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热心、耐心和宽容对待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高职教师还应该了解教学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价值观、做事方式等的差异,采取肯定、接纳、大度、豁达的态度与人交往,并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沟通,提高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摆脱“职业高原”现象的困境,迈向更高层次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1]Ference T P,St oner J A,W arren EK.M anaging t he C areer Plat eau[J].The 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1977(4):602-612.[2]G odshalk,V.M.The Effeet s of C a-reer Plat eauing on W ork andN on-w ork O ut com es[M].D oct oral D is-sert at ion of D rexel U niversit y,June,1997.[3]张焰,黄希庭.试论低自我价值感者成就动机的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77-81.[4]连榕.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心路历程[J].教育研究,2008(2):15-20.[5]寇冬泉,张大均,黄技.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自我应对[J].教育导刊,2008(9):43-45.收稿日期:2009-03-13作者简介:何霞(1976-),女,湖南岳阳人,暨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511483)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区域经济和人口视角的广东省高职教育布局调整研究》(编号:07JT128),主持人:陈基纯Self-break of “Career Plateau ”Phenomen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HE XiaPage 70Abstract:As a result of short time run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ocial recognition is not high,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tend to confront with the phenomenon of “career plateau ”influencing by the factors of their self -abilities,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values differences and work pressure.The type of career plateau phenomen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can be divided into pressure type,bottleneck type,comfortable type and edge type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auses.To overcome this period of “career platea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must learn to defuse pressure,learn to self-regulation,raise self-identity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ersonality,etc.Key words:career plateau phenomenon;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career development;self-breakInfluence and Intensif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Humanities Quality ofPost-90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alysis Based on Shenzh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CHEN Xiao-boPage 86Abstract:The survey shows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strong impacts on the humanities quali -ty of post-90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which manifest in three areas:concept,functionality and cators must capitalize on the trend and strengthe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 -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intensif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al pro -grams,carefully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actively promoting th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nhance humanities qualities of post -90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traditional culture;humanistic qualityReferring the Experiences of Germany for Building Training Bases for Higher Voca -tional Education ■LI Yan-xiaPage 91Abstract: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n government management,enterprises participation and the role of training bas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 in China and Germany,it is considered that practic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issue of higher vocational e -ducation,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macro -management of practice training base by policy,establish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training bases,establish related systems to inspire enthusiasm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building training bases,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for serving enterprises.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Germany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