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咽炎40例的护理观察

合集下载

对慢性咽喉炎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对慢性咽喉炎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对慢性咽喉炎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咽部不适、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中药治疗在慢性咽喉炎中有着显著的作用和优势。

常用的中药包括玄参、白花蛇舌草等,通过清热解毒、祛痰平喘等作用来缓解患者症状。

疗效评估显示,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可以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机制分析显示,中药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促进局部炎症缓解。

临床研究案例表明,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

在未来,中药治疗在慢性咽喉炎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中药治疗对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值得认真评价,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咽喉炎,中药治疗,效果分析,常用药物,疗效评估,机制分析,临床研究案例,注意事项,地位和作用,效果评价,发展前景。

1. 引言1.1 慢性咽喉炎的定义和症状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喉咙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患者常常会出现喉咙疼痛、咳嗽、声音嘶哑、喉咙干燥和异物感等症状。

在病情较重或长期不治疗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喉咙溃疡、喉头肿胀、甚至喉头炎和喉癌等严重后果。

慢性咽喉炎的症状会经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些患者甚至因为反复发作的症状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增加,甚至影响到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

对于慢性咽喉炎的治疗,传统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消炎药物等,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

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以争取更良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的温和性质、疗效稳定性以及对慢性炎症具有一定的调理和修复功能,使其成为慢性咽喉炎治疗的另一种选择。

1.2 中药治疗的作用和优势中药治疗在治疗慢性咽喉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药物多为天然植物提取,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中药治疗能够综合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帮助患者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减少反复发作的可能性。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60例临床观察慢性咽炎属中医慢喉痹,又名虚火喉痹。

是因脏腑虚弱,咽部失养,或邪滞于咽所致的咽部不适,咽黏膜肿胀或萎缩为特征的慢性咽病。

我院于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咽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为116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1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2年。

对照组5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5岁;病程最短2.5月,最长1.5年。

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尿、便化验,心电图、X线检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药出版社,2007年)。

1.2.1 主要症状:咽异物感、咽干、咽痒、灼热、微痛。

1.2.2 主要体征:咽黏膜慢性充血,或有萎缩,咽侧索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1.2.3 病程:病程较长。

1.2.4 病史:可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或有嗜好烟酒、辛辣食物史,或长期烟尘,有害气体刺激史。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局部体证即可确诊。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1.4 排除标准1.4.1 不符合上述慢性咽炎诊断标准者。

1.4.2 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4.3 有过敏体质者。

1.4.4 不能坚持治疗,中途改变治疗方法,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

2 治疗方法对照组以西医治疗为主。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辩证使用中药,一日一剂,分三次口服,共用4周。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12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12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120例疗效观察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一部分,病程较长,症状较顽固,不易治愈。

西药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20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28~40岁28例,41~50岁37例,50~68岁55例。

病程1年<58例,<2年30例,<3年32例。

诊断标准[1]:咽部干涩不适,无规律性刺激性咳嗽,或痒、或痛、或自觉堵塞。

检查可见全部病例均有咽喉部黏膜慢性充血。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急缓而治之。

①急性期:慢性咽炎又遇外感邪气,郁而化热,致症状加重,症见干咳少痰,恶寒发热,咽痛明显,此时宜疏风清热,养阴润肺,方用连翘30g,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加玄参18g,麦冬15g,山豆根15g。

温开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用。

②缓解期:咽喉疼痛减轻,但仍刺激性干咳,咽喉干涩不适,用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不见好转,方用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干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去皮),丹皮9g,知母24g,黄柏24g,加蒲公英15g,玄参15g,如平时畏寒易患外感者,去知母,黄柏,加制附片6g;如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加黄连6g。

温开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用。

经过上述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随访观察,不但咽炎痊愈,而且全身症状都得到改善。

但治疗的同时,须慎起居,节房事、忌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事物,并保持口腔卫生。

疗效判断标准[1]: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黏膜充血消退。

②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咽部黏膜充血减轻。

③无效:临床症状改善,咽部黏膜充血无改善。

结果治疗结果:依据上述疗效标准,治愈78例,好转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00%。

讨论咽喉者,呼吸之门户,水谷之通道也,故易受外界刺激而致病。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40例的护理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40例的护理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40例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咽炎中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

方法:利用“中药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进行疗效对照,其中药治疗组病例40例,对照组病例23例,6个月为期限观察疗效。

结果:通过病例疗效对照统计分析,中医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值得在临床推广,其疗效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中医中药;慢性咽炎;临床效果;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83-01慢性咽炎系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慢性炎症,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病程长,症状顽固,久治不愈。

以咽部不适,发干、发痒、灼热、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患者,因咽部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我院施行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在适当的护里配合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治疗组40例,对照组23例,现将我院治疗63例慢性咽炎患者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病人均为成人,是我科确诊病例,分为2组。

治疗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8~60岁之间;病程在6个月~20年不等。

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0~60岁之间;病程在1年~16年不等。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无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1](1)慢性单纯性咽炎: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含潄。

亦可含服典喉片、薄荷喉片或中成药草珊瑚含片等等。

(2)慢性肥厚性咽炎:除给予药物含服外,可用激光治疗。

亦可用药物硝酸银冷冻或电凝固法治疗,但范围不能太大。

(3)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用2%碘甘油涂抹咽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腺体分泌。

服用维生素A、B2、C、E,促进粘膜上皮增生。

治疗组在对照组所用局部治疗方法基础上,我科采用自制的“咽炎一号”和“咽炎二号”水煎服,1日1付,早晚2次分服,7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后改中药代茶饮。

咽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咽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饮食质量
治疗后患者的饮食质量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享 受美食。
睡眠质量
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能够获得更好 的休息和恢复。
工作生活质量
治疗后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能够更好 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03 中医治疗咽炎的 优势与不足
中医治疗咽炎的优势
整体观念
中医从整体角度出发,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辨证施治 ,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咽炎进行对症治疗。
04 咽炎的预防与保 健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
01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之 间,以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和微生 物对咽喉的刺激。
02
避免长时间待在干燥的环境中, 如使用空调或暖气时,可以使用 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
注意口腔卫生
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保持口腔清 洁,防止细菌繁殖。
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以 减少口腔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01
02
03
04
治愈
咽部疼痛、肿胀、异物感等症 状完全消失,咽部检查恢复正
常。
显效
咽部疼痛、肿胀、异物感等症 状明显减轻,咽部检查显示炎
症明显消退。
有效
咽部疼痛、肿胀、异物感等症 状有所减轻,咽部检查显示炎
症有所减轻。
无效
咽部疼痛、肿胀、异物感等症 状无改善,咽部检查显示炎症
无变化。
梅核气
以针刺膻中、中脘、足三 里等穴位为主,以达到疏 肝解郁、化痰散结的效果 。
推拿治疗
急性咽炎
以推拿手太阴肺经、大肠经为主 ,以达到宣肺利咽的效果。
慢性咽炎
以推拿足太阴脾经、肾经为主,以 达到养阴清热、生津润燥的效果。

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慢性咽炎中医称为“慢喉痹”,是脏腑亏损、虚火上炎、咽喉失养所致。

本病以咽部疼痛、干痒、灼热干燥、异物感等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

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颇为棘手,缠绵难愈,且易产生耐药性。

我科自2008年1-12月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中药咽爽含漱液雾化及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咽炎6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收集本院门诊、住院患者共123例,年龄14-61岁,平均39岁;病程2月-10年。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14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半年,平均2.8年;其中单纯性咽炎42例、增生性咽炎21例。

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5岁,平均36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2个月,平均2年;其中单纯性咽炎32例、增生性咽炎28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以咽爽含漱液雾化治疗。

咽爽含漱液由洛阳千草堂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用SGA舒适型超声雾化器,每次取药50 mL,每次雾化20 min,2次/d。

2.2 对照组生理盐水47 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进行雾化治疗,每次雾化20 min,2次/d。

两组均7 d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消失,咽后壁增生的淋巴滤泡消失,咽侧索红肿消失或明显减轻。

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咽部充血及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均减轻。

无效:治疗满1个疗程,自觉症状及咽部阳性体征均无改善。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对照组为7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中药咽爽含漱液雾化配合精心护理对慢性咽炎有效好的疗效。

3.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儿童慢性咽炎的中药疗效评估和观察

儿童慢性咽炎的中药疗效评估和观察

儿童慢性咽炎的中药疗效评估和观察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症状包括咽部灼热感、干燥、疼痛和干咳等。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长的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评估和观察中药在治疗儿童慢性咽炎中的疗效。

一、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原理慢性咽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环境污染和呼吸道疾病等因素引起。

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原理在于通过草药的药理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咽炎症状、改善咽部健康的目的。

二、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常用方剂针对儿童慢性咽炎,中医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有麦冬汤、枇杷叶汤、玄参麦冬汤等。

这些方剂中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养阴生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儿童慢性咽炎的症状,促进咽部的康复。

三、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临床评估结果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疗效显著。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应用麦冬汤治疗儿童慢性咽炎,咳嗽、咽痛等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在缓解症状和改善咽部情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安全性评估相比于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

多项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个别患者可能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五、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观察与建议在使用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避免滥用或误用。

其次,对于儿童,中药的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等情况进行调整,以避免用药过量。

另外,应严格控制中药的用药时间,一般情况下,使用中药治疗儿童慢性咽炎的疗程为2周左右。

总结起来,中药在治疗儿童慢性咽炎中显示出了明显的效果,并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12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120例疗效观察

结果分析
04
结论与讨论
结论
本文通过对120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观察,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与西医相当,且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讨论
在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方面,虽然本文列举了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等多种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1
02
03
0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研究方法
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
120例慢性咽炎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
实验分组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
实验过程
实验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期间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但是,由于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多样,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01
02
03
05
参考文献与致谢
请输入您的内容
参考文献与致谢
THANKS
03
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68例和52例,年龄分布在18-75岁之间。
有效和无效的患者中,大部分为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且以女性居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40例的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0-12-31T16:55:27.373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文杰荣风菊王乐秋李丽娟
[导读] 随访的63例病人,半年后,治疗组复发2例,占5%;对照组复发4人,占25%。

王文杰荣风菊王乐秋李丽娟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耳鼻咽喉科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咽炎中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

方法:利用“中药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进行疗效对照,其中药治疗组病例40例,对照组病例23例,6个月为期限观察疗效。

结果:通过病例疗效对照统计分析,中医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值得在临床推广,其疗效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中医中药;慢性咽炎;临床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83-01
慢性咽炎系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慢性炎症,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病程长,症状顽固,久治不愈。

以咽部不适,发干、发痒、灼热、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患者,因咽部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我院施行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在适当的护里配合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治疗组40例,对照组23例,现将我院治疗63例慢性咽炎患者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病人均为成人,是我科确诊病例,分为2组。

治疗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8~60岁之间;病程在6个月~20年不等。

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0~60岁之间;病程在1年~16年不等。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无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1](1)慢性单纯性咽炎: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含潄。

亦可含服典喉片、薄荷喉片或中成药草珊瑚含片等等。

(2)慢性肥厚性咽炎:除给予药物含服外,可用激光治疗。

亦可用药物硝酸银冷冻或电凝固法治疗,但范围不能太大。

(3)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用2%碘甘油涂抹咽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腺体分泌。

服用维生素A、B2、C、E,促进粘膜上皮增生。

治疗组在对照组所用局部治疗方法基础上,我科采用自制的“咽炎一号”和“咽炎二号”水煎服,1日1付,早晚2次分服,7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后改中药代茶饮。

药方: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生地9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桔梗6克,连翘12克,牛蒡子9克,石斛15克,生豆根15克等等十二味中药加减。

1.3疗效评定标准[2]:(1)治愈: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干燥感、微痛感、刺激感等临床症状消失;检查:咽部黏膜恢复正常;(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检查:咽喉壁淋巴虑泡减少或消失,咽部粘膜充血、肥厚、干燥、萎缩等表现明显减轻;(3)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检查:咽部表现无明显变化;(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2护理
2.1日常护理:(1)戒烟酒,避免进食辛辣、过冷、过烫刺激性食物,宜清淡饮食,不偏食。

(2)生活和工作要有规律,不宜过劳,工作环境需空气新鲜,空气流通,居室要寒暖适宜,花草树木不宜过多。

(3)注意锻炼、劳逸结合、少说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

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4)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5)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

(6)平日多喝温开水保证睡眠不熬夜,多吃清淡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西瓜等。

(7)积极治疗鼻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其他全身疾病[1]。

2.2心理护理:由于本病一般病程较长,病人常表现为焦虑、烦躁等,这些不良心情影响着病人的治疗与康复,病人往往易失去信心;再则本病有时也可暂时减轻,治疗时容易放松,因此鼓励患者要有信心、恒心和决心,才能有治愈之日。

护士要擅于与病人沟通,要擅于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需求,分析患者心理,要随时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要注意文明用语,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

除治疗饮食的需要以外,要尽量照顾她们的习惯。

耐心的向病人介绍病情,告诉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尽快解除病人的焦虑、烦躁或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以利康复。

通过语言的引导,或情感的支持、鼓励,或暗示、启发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适应环境、促进全面康复为目的的治疗方法,能使患者乐观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3结果
3.1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病人疗效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更满意,见表1。

表1 2组病人疗效比较(例 %)[3]
.
3.2不良反应:2组病人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3随访结果随访的63例病人,半年后,治疗组复发2例,占5%;对照组复发4人,占25%。

4讨论
慢性咽炎病因较多、较复杂。

现代医学认为[1]: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②各种鼻部疾病后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长期刺激咽部;③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

④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度等;⑤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等都可继发本病,如贫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性格内向、忧郁者都可发生本病;⑥长期生活不规律、疲劳、精神紧张,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和病毒容易反复感染,也会引起慢性咽炎。

而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系脏腑阴虚,虚火上扰,治宜滋阴清热,我科的一号、二号方剂具有养阴清肺,滋阴降火,清利咽喉,化痰消肿,止痛止痒、增强免疫力之效。

中药代茶饮:麦冬、生地、沙参等三味代茶叶作饮料天天常饮。

麦冬滋阴降火,润燥生津,消肿解毒;生地清热凉血,滋阴补肾;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止咳;半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咳嗽多痰;茯苓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玄参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连翘治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牛蒡子用于风热咳嗽、咽喉
肿痛;石斛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生豆根清火、解毒、消肿止痛。

综上所述: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9%。

实践证明在适当的护理配合下,中药治疗慢性咽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勇泉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7版.人民出版社,2008,6:136.
[2]郭丽华,林桂芝.中药治疗慢性咽炎251例护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2:21
[3]谭启云,丁演鹏,崔连秀.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42例疗效观察[J].中华医药研究杂志,2007,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