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

合集下载

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复习进程

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复习进程

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回顾5年,海关经历了“廉政风暴”的洗礼,走上重振雄风、改革创新的道路。

海关在打私、征税方面成绩突出,业务改革和队伍建设蓬勃发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历史经验告诫我们,越是形势好、越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自2001年以来,海关系统违法违纪案件虽呈下降趋势,但顶风违纪案件仍时有发生。

尤其是一些廉政高风险岗位,如通关、监管、加工贸易核销、缉私等部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势头,仍没有被根本遏制,“后勤保障”部门的廉政案件也时有发生。

东莞海关凤岗办事处发生的“2•17”受贿案,厦门海关发生的利用技术手段内外勾结走私案,充分说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关特别是基层海关仍将面临执法腐败易发多发的考验,廉政形势依然严峻。

<br>一、基层海关廉政风险的表现及特点<br>当前,海关主要人力资源和大部份执法活动分散在基层海关。

基层海关管理的状况,对关区整体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近几年海关系统发生的执法腐败案例来看,基层海关队伍廉政状况仍令人堪忧。

结合对暴露出的有关案例的分析,作者认为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有以下特点:<br>(一)业务岗位的领导和骨干廉政风险居高。

凤岗2•17案件中,通关、查验、风险管理岗位中的49名干部被走私分子拖下水,他们中多数是科长和业务骨干。

厦门海关董启立等3人参与走私案,涉案3人都为科级干部。

我们新港海关在廉政方面被投诉的,也以业务岗位的骨干居多。

这些在重要业务岗位上,担任科、组长职务的干部,掌握一定权力,是权利寻租现象易发多发群体,是不法分子“攻关”的主要目标。

<br>(二)青年干部成为廉政风险的高发群体。

近年来,大批新进关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纷纷走上基层海关的各个业务岗位。

他们是各个岗位的业务骨干,也成为廉政风险的高发群体。

凤岗2•17案件的涉案人员中,其中青年干部占绝大多数。

<br>(三)廉政风险仍产生于自由裁量权监控不力。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为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有效防范廉政风险,扎实推进口岸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根据威办发[2010]24号通知要求,针对前段排查确定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等主要廉政风险点类别,特制定如下防范措施。

一、思想道德风险防范措施(一)前期预防措施1、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始终把加强教育、注重预防摆在规避和防范廉政风险的突出位置,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力求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多样性。

一是合理安排教育计划。

把党风廉政教育融入办党组和各科室的学习计划及党员教育工作计划,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上党风廉政教育课,不断提高廉洁从政的意识。

二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在教育对象上,以党员领导干部和涉及人事、财务等一级廉政风险岗位的干部为重点,加大遵纪守法教育的力度,使其增强防范意识。

三是把握教育时机。

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时期,如重要节假日、重大项目实施、干部职务变动等时机,及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广泛开展谈心活动,随时掌握机关干部思想动态。

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分管领导与所属科长、科长与所属科员每半年谈心一次;对一级风险岗位人员由分管领导有侧重地谈话;工作表现不佳,面临职务任免、岗位调整,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由分管领导及时进行谈心。

(二)中期监控措施1、利用民主生活会加强监控。

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年不少于一次,民主生活会必须涉及到廉洁勤政方面的内容,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利用民主测评、社会评议加强监控。

党组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利用行风热线、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接受社会评议,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3、结合工作总结加强监控。

办党组要认真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落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正完善。

海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海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深入评估
对初步评估中确定的重点风险点进行 深入评估,分析其具体危害和影响。
制定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和实施计划。
监督执行
对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 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03
海关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制度措施
建立健全廉政制度
制定和实施廉政规章制度 ,明确海关工作人员的行 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强化 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电子化办公效率更高,廉政档案系统更全面可靠,社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案例三
背景介绍:尽管某海关已经采取 了一系列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但 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挑
战和问题。
挑战问题:该海关面临的挑战包 括
部分员工对廉政风险防控意识不 强,存在侥幸心理;
案例三
部分岗位存在监管盲 区,难以全面覆盖;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 以上问题,该海关采 取了以下措施
它将风险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廉政建设,通过对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进 行全面排查、科学评估、动态监控和及时预警,达到有效预防和化解廉政风险的 目的。
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廉政风险防控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党员干 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权力运行 中的不当行为,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进海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我们提出以 下建议:一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 对廉政风险防控的认识和参与度;二是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 可操作性;三是加强监督执纪力度,对违规违纪行为 严惩不贷;四是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提高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汇报人:日期:•引言•廉政风险概述•口岸办廉政风险分析•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实践案例目•总结与展望录01引言口岸办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口岸办廉政建设形势的紧迫性背景介绍增强口岸办的廉政意识,提高廉政水平建立健全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为国家对外开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研究目的和意义02廉政风险概述廉政风险的定义廉政风险是指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是由权力行使的自由裁量度和可能存在的漏洞与缺陷所决定的。

廉政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它以权力运用的自由裁量度和可能存在的漏洞与缺陷为存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

廉政风险是一种不正当行为的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也就是说,廉政风险是一种可能导致腐败行为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廉政风险的特点廉政风险具有隐蔽性。

由于腐败行为往往难以被发现,因此廉政风险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廉政风险具有危害性。

一旦腐败行为发生,将会对个人、家庭、单位甚至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廉政风险具有可预防性。

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廉政风险的发生。

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思想道德风险。

指公职人员因私欲膨胀、价值观扭曲、道德底线失守等引发的腐败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

指由于岗位职责不清、权力边界不明、工作流程不规范等引发的腐败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

指由于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落实等导致的腐败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

指公职人员因外部环境因素而产生的腐败风险,如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问题。

03口岸办廉政风险分析口岸办工作特点高风险岗位口岸办中的一些岗位,如审批官员、海关人员等,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可能引发廉政风险。

涉及大量资金和物资口岸办在处理进出口业务时,涉及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流动,可能存在利益诱惑和腐败风险。

复杂的业务流程口岸办涉及的业务流程复杂,包括审批、许可、监管等环节,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海关基层科室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海关基层科室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三) 自控 落 实 弱化
分析近年来海关 内控 工作中发现 的一些 问题 . 其浅 层次原 因往往表现为 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 “ 硬约束” 失灵 。 其深层次原 因则是 , 海关 系统 尚未形成 相对成熟的 内控文化 , 关 员对 内控工 作 的认 同感 不强 , 其行 为难 以受到 内控机制 的“ 软约束” . 从而很 大程度上影响 了内控工作 的实效 。 ( 二) 内控机制有待理顺 是职能监控各 自为战 , 不成体系 。目前各个职能部 门对所 辖业 务的内控工作十分重视 , 分别设立 了各种风险监控指标 、 建 立了不少 用于风险监控 的信息化 系统 。但 是这些指标和系统之 间缺乏有机联 系和互动 , 数据 来源不 同 , 统 计 口径不 一 , 处置方 式各 异 , 提示 结果重复 , 没有形成 统一高效的监控体系 。海关基 层科室往往负有多种职 能 ,从风 险控 制角度来 看是多个职能部 门的监控对象 。这种不成体系 的多头监控使得 海关 基层科室疲 于应付 , 内控质量往往就会 打折 扣。 二是专 门监督 力度 尚待进一步加大 。有 的单位 成立 了内控 督察组 , 较好 的促 进了专门监督的开展 。但是 , 一方面 由于熟悉 各个部 门业务 的“ 通 才” 关员少 , 有 的时候存在 “ 外 行查 内行 ” 的 情况 , 其督察意见缺 少针对性 , 难 以触及 实质性 的问题 : 另一 方 面督察组 即使提 出了相关整 改意见 ,也往往因为存在理解上 的 不同而缺少权威性 , 影响整改效果 。另外 , 专门监督 比较重视对

都 比较注重 内控制度 的制定和内控机构 的设立 . 内控机制 的“ 硬 约束” 相对 比较完善 。 但是, 从经济学“ 理性人” 的假设 出发 , 可 以 推断 出存在个别关 员利用信息不对称来 自利 的可能性 。一旦这 种情况发生 , 那么 内控制度就形 同虚设 . 即内控机制 的“ 硬约束 ”

海关整改措施

海关整改措施

海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海关是国家的重要边境管理机构,负责监管进出口货物、执行关税征收、打击走私等任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海关在执行职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来提升工作效率、加强监管能力,确保国家的边境安全和经济利益。

二、问题分析在海关的工作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海关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2. 海关监管手段不够完善,容易导致走私行为的发生;3. 海关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腐败和不规范行为;4. 海关信息系统不完善,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理。

三、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海关工作,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和选拔为提升海关人员素质,应加强培训和选拔工作。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提升海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加强选拔工作,确保海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符合工作要求。

2. 完善监管手段和技术设备为加强海关的监管能力,需要完善监管手段和技术设备。

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和技术,提升查验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合作,共享情报信息,加大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

3.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解决海关内部管理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

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严厉打击腐败和不规范行为。

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海关人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4. 提升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为实现海关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理,需要提升信息系统建设水平。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推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形成整体联动的信息网络。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海关人员素质得到提升,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得到加强;2. 海关监管能力得到提升,走私行为得到有效遏制;3. 海关内部管理机制得到健全,腐败和不规范行为得到有效打击;4. 海关信息系统得到完善,信息共享和处理效率得到提升。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口岸是国家的重要门户之一,是国际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反腐倡廉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确保口岸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加强管理,建立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围绕“口岸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展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保障,制度对廉政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的制度,包括制定清晰的口岸廉政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口岸各方面工作都能在规范的框架下开展。

1、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对口岸的贸易、通关、服务、管理等过程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同时,建立信息核查系统,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企业、个人进行记录,以便后续查证和处理。

2、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口岸廉政卫士队,负责监督和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在口岸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公民举报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

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是口岸廉政风险防范的第一线,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口岸的廉政风险防范水平。

因此,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

1、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普及法律法规,减少法律风险。

2、加强廉政教育。

培养从业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自律意识,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3、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预防和处罚并重的机制预防与处罚并重是防范廉政风险的重要原则。

建立预防和处罚并重的机制,既能预防风险,又能及时处罚违规行为。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加强对口岸各个环节的内部监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减少风险。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在发现风险和问题时,要能够快速反应,及时予以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

3、加强惩戒力度。

对违规现象,要给予足够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宣传,营造整体的廉政氛围。

四、加强监督和公开监督和公开是廉政风险防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将风险防范过程公开化,能够有效地制约从业人员的行为,提高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海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报告

海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化形势的推进,跨国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多,海关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量日益增多,由此导致的海关廉政风险因素逐渐增加,如何积极应对廉政风险,制定一套适合我国海关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廉政风险防控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对我国海关廉政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跟踪,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腐败案例进行研究,并对相关领域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我国海关廉政管理问题。

依据风险管理的规范流程,参考调研得到的相关数据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一套以海关廉政风险为核心,包含海关关员廉政守法管理系统、海关廉政风险管理的协调运作机制、关廉政风险管理信息平台的体系完善的海关廉政风险监督机制。

期望通过设计这套机制,弥补我国海关现行廉政监督管理的不足,更好的进行海关廉政风险管理,实现海关贸易便利与安全的职能要求。

关键词:海关廉政风险;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流程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trade and the situation of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is increasing, the customs of the work environment and work quantity increased, leading to the custom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increasing, how to actively deal with integrity, risk, formulate a set of suitable for China's customs of the risk control mechanism, integrity, and improve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Independent risk management of customs have been followed to select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corruption case studies, and related fields were investigated to find out the Chinese customs integrity management issues. Based on a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specifications, the data obtained by reference to research and advanced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o develop a set of customs integrity risk as the core, comprising Customs officers and law-abiding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coordinate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dependent risk management of customs, customs Independent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 improve customs platform Independent risk oversight mechanisms. Expectations by designing the mechanisms compensate for the lack of custom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corruption, to better carry out customs integrity risk management, trade facilitation and Customs security functional requirements.Key words: The custom independent risk; risk management;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ustoms; Risk management process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二)文献综述 (2)(三)研究方法 (5)(四)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6)第二章海关廉政风险及其管理现状 (8)(一)相关概念与理论 (8)(二)我国海关廉政风险管理现状 (9)第三章海关廉政的典型腐败案例及调查分析 (12)(一).海关典型腐败案例分析 (12)(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15)(三)海关腐败案件的特点及其成因 (19)第四章国际海关廉政风险管理实践及启示 (21)(一)发达国家海关廉政风险监管模式 (21)(二)韩国海关廉政风险监管模式 (25)(三)港、澳海关廉政风险管理模式 (27)(四)对我国海关的启示 (29)第五章改善我国海关廉政风险管理的建议 (33)(一)海关廉政风险信息采集 (35)(二)海关廉政风险识别 (38)(三)海关廉政风险分析与评估 (39)(四)海关廉政风险处置 (46)(五)海关廉政风险绩效评估 (49)结语 (51)附录 (52)附录一: (52)参考文献 (56)致谢 (49)第一章绪论(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有一个共同困扰政府和社会的问题,就是如何消除社会公权力行使或公职行为中存在的以权钱交易为主要手段的腐败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和对策回顾5年,海关经历了“廉政风暴”的洗礼,走上重振雄风、改革创新的道路。

海关在打私、征税方面成绩突出,业务改革和队伍建设蓬勃发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历史经验告诫我们,越是形势好、越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自2001年以来,海关系统违法违纪案件虽呈下降趋势,但顶风违纪案件仍时有发生。

尤其是一些廉政高风险岗位,如通关、监管、加工贸易核销、缉私等部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势头,仍没有被根本遏制,“后勤保障”部门的廉政案件也时有发生。

东莞海关凤岗办事处发生的“2•17”受贿案,厦门海关发生的利用技术手段内外勾结走私案,充分说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关特别是基层海关仍将面临执法腐败易发多发的考验,廉政形势依然严峻。

<br>一、基层海关廉政风险的表现及特点<br>当前,海关主要人力资源和大部份执法活动分散在基层海关。

基层海关管理的状况,对关区整体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近几年海关系统发生的执法腐败案例来看,基层海关队伍廉政状况仍令人堪忧。

结合对暴露出的有关案例的分析,作者认为基层海关面临的廉政风险有以下特点:<br>(一)业务岗位的领导和骨干廉政风险居高。

凤岗2•17案件中,通关、查验、风险管理岗位中的49名干部被走私分子拖下水,他们中多数是科长和业务骨干。

厦门海关董启立等3人参与走私案,涉案3人都为科级干部。

我们新港海关在廉政方面被投诉的,也以业务岗位的骨干居多。

这些在重要业务岗位上,担任科、组长职务的干部,掌握一定权力,是权利寻租现象易发多发群体,是不法分子“攻关”的主要目标。

<br>(二)青年干部成为廉政风险的高发群体。

近年来,大批新进关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纷纷走上基层海关的各个业务岗位。

他们是各个岗位的业务骨干,也成为廉政风险的高发群体。

凤岗2•17案件的涉案人员中,其中青年干部占绝大多数。

<br>(三)廉政风险仍产生于自由裁量权监控不力。

业务现场关员的自由裁量权大,是众所周知的。

如,可查验可不查验及其查验的程度,可估价可不估价及验估的尺度,可罚可不罚及处罚的轻重,以及通关速度快慢的掌握和各种灵活措施的变通措施等,在一定范围内的执法度的伸缩尚无明确的基准,制约监督有一定难度,产生廉政隐患。

基层海关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是越权裁量。

有的一线关员为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或为打击报复而滥用权力。

二是擅自增加审批程序。

即可以由一般关员办理的业务,被要求为三级审批;可以允许企业自行操作数据输入的业务,被限定须科级领导审批等。

三是放弃或拖延行使自由裁量权。

有的对职权范围可以裁定的事务,故意久拖不决;有的将该办的事务,用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决定有为或不为。

<br>(四)外勤作业和8小时外超时作业,也存在着廉政隐患。

海关派员下厂外验核销,8小时外加时作业等,为企业减缩了成本,提供了方便,但伴随而来的廉政风险也增大。

虽然实行双人作业,但是关员的作业远离内部监督视域,单货是否相符的裁量权掌握在他们手中。

此外,调查、稽查和缉私人员,外出取证避重就轻,以换取当事人给的好处,极易引发廉政问题。

<br>(五)海关人员与工作对象关系趋于隐蔽。

海关人员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

异常关系又往往被正常关系所掩盖。

如,有的工作对象与某些关员过从甚密,或主动帮助关员疏通解决个人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诸如生病、小孩升学、家人工作调动等问题,却并不托关员办事,谓之“联络感情”。

海关关员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与他们形成隐性的关系,这就为日后的不正常交易埋下伏笔。

杨前线在法庭上就公然称呼赖昌星为“兄弟”,凤岗2•17案的走私分子就是利用平时的“小恩小惠”,为其长期走私打开了方便之门。

<br>(六)“后勤保障”部门的廉政风险不容忽视。

从厦门海关董启立等3人参与的走私案中看到,在通关作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海关技术人员已从“后勤保障者”变成了直接参与者。

我关原车队队长刘东舟因受贿案被判刑的事实警示我们,行政财务部门在设备采购、车辆维修和内部资金管理等方面同样存在着廉政隐患。

<br>二、基层海关廉政风险产生的原因<br>近几年,海关系统结合湛江、厦门海关的执法腐败案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廉政教育、业务改革和执法监督,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廉政风险。

作者认为,基层海关廉政风险的产生,无不与“人”有着紧密联系。

<br>(一)党建工作薄弱,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br>党团组织工作停留在读读报纸,讨论发展入党入团等表面工作上。

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管理,疏于监督,相当部份的党团员对身份的认识趋于模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识淡薄,责任制没有落实到齐抓共管上,反腐败合力没有形成。

2•17案件中有73%的党团员牵涉进去,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br>(二)一些关员思想认识错位,价值观念扭曲,见利而忘德忘法。

<br>近几年,基层海关的年轻关员逐年递增,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廉政风暴的洗礼,“心比天高”,面对多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抵御诱惑能力差。

有的思想认识错位,认为海关是行政执法机关,是权力部门,地位高,进入海关工作应有与之匹配的“待遇”。

有的价值观念扭曲,认为自己辛苦工作,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而自己的付出没有对等的“回报”,从而产生价值补偿心理。

于是有的人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向企业发出各种“明示”或“暗示”,“用权来赚钱”,走向违法犯罪。

有的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收点小钱不会被发现,不安和恐惧感逐渐减弱,直至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还有的存有从众心理,别人收钱我也收,不收不合群,即使被发现,也法不责众。

<br>(三)少数领导干部思想麻痹,廉政敏感性不强,没有看到形势大好的背后潜在的隐患和潜伏的危机。

<br>近年来,海关系统查处了湛江、厦门案件,严厉打击了执法腐败行为。

进行了一系列的业务改革,在运行程序的设置上改变旧的作业模式,在新模式中加大科技含量,以防范来自外部的侵入和规范关员的操作行为。

通过权力分解并设限,建立全方位、多层面的风险监控机制,使走私分子打通海关内部渠道的企图屡屡失败。

因此,有的领导干部思想麻痹了,并乐观地认为顶风作案的事情没有人“愿为”,没有人“敢为”,甚至过分依赖程序,认为没有人“能为”了,降低了廉政警惕性。

也有个别领导满足于自己不贪不占,对明知存在的不廉洁现象,不去想办法解决,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br>(四)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给执法腐败留下空间。

<br>海关内部的规章制度,虽然在近5年里不断建立和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缺乏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有的刚性不足,伸缩性较大;有的可操作性不强,甚至存在漏洞。

有的有明确的操作规范,缺乏检查落实机制,形同虚设。

上述情况的存在,使海关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基层权力的透明度,容易产生“暗箱操作”。

对业务现场关员自由裁量权的监控,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擅作主张、越权处理等随意执法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使偶而采取复查复验行动,也远不能从根本上对部份关员的侥幸心态产生威慑。

此外,由于有些业务交叉环节,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权责划分,给关员刁难卡压、推诿扯皮留下空间。

这些不执行业务制度或作业规范不明确的问题,极易与执法腐败混在一起,是形成廉政和执法风险的重要原因。

<br>(五)管理不到位,使执法腐败能够蔓延。

<br>有的领导抓基层存在形式主义。

基层领导在想什么、做什么,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仅是听听汇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基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基层领导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问题不解决,有苗头不报告,以致问题越积越多,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br>对基层科长的管理不到位。

基层岗位的科长处在反腐败斗争的前沿,是政策法规的具体执行者,也是队伍管理和执法的监督者,其言行极具示范影响。

正如孔子言:“政者,正也,子帅也正,熟敢不正?”又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些处在兵头将尾的科级领导干部如果思想不正,行为不轨,必然会上行下效,带坏整个队伍。

对基层领导的选用考核流于形式,如,个别科级领导干部曾在某个部门被发现有不廉洁的行为,或有被外界投诉记录,但有关部门没有进行严厉的诫勉,却简单地将其交流至另一个业务岗位了事。

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造成个别人视制度和纪律为儿戏,肆无忌惮,一犯再犯。

同时这种消极榜样犹如瘟疫一般蔓延,形成一种正不压邪的氛围,造成整个队伍“塌方”,廉政风险成倍加大。

<br>有的科长不懂管理,只顾埋头干业务,把主要精力放在亲自办理一件具体事务上,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忽略、放松甚至放弃对下级的管理,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心中无数;对思想工作不重视,对腐败现象警惕不足,有的缺乏科学管理理念,不善于运用数据信息来加强管理,在管理工作中顾此失彼。

由于基层科长管理薄弱,廉政风险不能有效化解。

<br>(六)行业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是腐败滋生的温床。

<br>海关行业不正之风,不像执法腐败那样是非界限十分清晰,而往往比较模糊,因而它的腐蚀也是潜移默化的,让人难以警觉。

经过这几年的专项治理,海关人员中明显的“吃、拿、卡、要、报”的现象减少,而“生、硬、推、拖”的现象增多。

这些现象表面上是工作作风或工作方法问题,其实质是要达到“吃、拿、借、报”的个人目的。

因此,行业不正之风是导致执法腐败的温床。

<br>(七)海关监督体系单一和分散,整体功能和监督合力不够。

<br>目前,海关监督体系中,监督部门多,包括监察、督察审计、各职能处室等;监督方式和渠道也多,如明察暗访、任中审计、问卷调查等。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多部门多渠道实行监督是好的,能使监督工作辐射到海关的各个业务层面。

但因为各种监督机构之间关系尚未理顺,工作中往往各自为战,信息共享不及时,监督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业务论业务,缺乏将业务上发现的问题与队伍廉政管理结合起来,找原因、查根源;缺乏从看似一般性工作差错中查找隐藏其中的风险。

对发现业务管理方面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处理偏差的问题,也仅是简单地事后整改和纠正,监督检查如同隔靴搔痒。

对那些界限不清的疑难问题,有时还出现各监督部门互相推诿、无人监督的状况,从而影响行政监督的整体效能,缺乏监督合力。

<br>此外,纪检监察队伍仍需扩大。

目前,派驻基层海关的纪检监察特派员力量单薄,参与海关业务工作层面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随时掌握高风险岗位人员动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