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食用菌松茸的保育促繁技术
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苏 开 美. 云 南 楚 雄 中 甸 地 区 松 茸 生 态 环 境 的 调 查 研 究 [J]. 中国食用菌,2002,3: 19 ̄20. [2] 弓 明 钦,陈 羽 , 王 凤 珍 , 陈 应 龙. 松 茸[M]. 云 南 科 技 出 版 社, 1999. [3] 王云, 何兴元.谈谈松茸的几个问 题[J]. 中 国 云 南 香 格 里 拉松茸交易会松茸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云南 2004. [4] 廖 树 云 , 冷 怀 琼 , 刘 彬.四 川 松 茸 的 特 殊 生 态 研 究[J]. 四 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1, 9( 2) : 297 ̄302. [5] 傅伟 杰 , 许 广 波 , 刘 继 生 , 廉 玉 姬. 长 白 山 区 松 口 磨 分 布 及其生态研究[J].食用菌学报, 1996, 3( 3) : 46 ̄50. [6] 李维国, 赵永光. 适于松茸生长的生态条件[J]. 微生物学 杂志, 2000, 20( 3) : 52 ̄54. [7] 唐利民, 鲜明耀. 松茸不同生态环境调查[J]. 西南农业学 报 1995, 1: 86 ̄89.
第 25 卷 第 1 期
中国食用菌 EDIBLE FUNGI OF CHINA
21
查, 布置试验时每个小区的基础条件大约一致, 试验 的每个小区约 50 m2, 而且每个小区内都 有 3 个 小 菌 塘。基础产量平均约为 1050g, 共重复 3 次, 分别布置 在 坡 位 上 、中 、下 。
块菌的经济价值及保育促繁措施

块菌的经济价值及保育促繁措施摘要:阐述了块菌的形态特征、资源分布、经济价值及综合利用途径,为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服务。
关键词:块菌;经济价值;促繁措施;烹调技术块菌(truffles)又叫猪拱菌、无娘果(大姚、永仁)、猪拱茯苓(南华)、黑松露(法)、松露(台),是世界四大名菌(块菌,松茸,鸡枞,牛肝菌)之首,也是世界三大名菜(松露、鱼子酱、鹅肝酱)之一,是一类块状地下共生真菌的通称,而非独立的分类单元,属子囊菌门(Ascomyt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盘菌亚纲(Pezizomycetidae)、盘菌目(Pezizales)、块菌科(Tuber aceae)、块菌属(Tuber Micheli Fr)的野生食用菌,是经济价值极高的食用菌(方明,2006),食用部分为子囊果。
目前报道的主要有云南块菌〔Tuber yunnanenses〕,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台湾块菌〔Tuber Pormosanum〕,中华块菌〔Tumber sinenses〕(胡弘道,2009),法国块菌[Tuber francenses],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Vitt)和意大利白块菌(Tuber MagnatumPico),其中以黑孢块菌和意大利白块菌最为昂贵,其价值可与黄金媲美[1],云南块菌主要分布在“野生菌王国”的南华县五顶山乡和马街镇(哀牢山脉中部)的山区缓坡地带,我国是真正的块菌发源地(王云,2006)之一,在意大利、法国、新西兰、美国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块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顶级绿色食品,是欧洲宫廷宴会上的美味佳肴,独享盛益,是珍贵的食、药兼用菌,谓之餐桌上的“黑钻石”,全球年产块菌1000-2500吨,中国年产300-600吨,占全球的1/4强,南华年交易量20-100吨,全世界以意大利白块菌(Tuber MagnatumPico)最为昂贵,在欧洲市场上一般为4000-5000美元/kg鲜重,(胡弘道,2009)(国内一般在500-1000元/kg,其表面平坦,呈不规则椭圆型,产孢组织淡黄褐色,具强烈的蒜香味,其次是法国块菌[Tuber francenses],它和南华的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Vitt)差异不大,子囊壳表面呈金字塔果皮,产孢组织紫黑色,具白色纹路,有浓郁香气,在欧美市场一般为800-1200美元/kg鲜重(胡弘道,2009),云南块菌〔Tuber yunnanenses〕,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台湾块菌〔Tuber Pormosanum〕,〔2〕中华块菌〔Tumber sinense〕子囊果外表都很相似,在国际市场上极具市场潜力(胡弘道,2009),南华市场上块菌价格起伏,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子囊果大者如鸡蛋大小,小者如桑葚状,质地硬,(略比马铃薯硬),不规则圆形或椭圆,淡红褐或紫褐色,子囊壳表面具有规则的马赛克状瘤突,在南华,食用块菌有很早的历史,在饥荒年代,人们对块菌认识很少,山区人们误认为是“猪拱茯苓”。
松茸种植技术

松茸种植技术
松茸属于天然的药用菌,平常售卖价格较高,但是营养价值也会高很多。
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的农户也在增长。
那么松茸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松茸种植技术
1、建堆翻堆
需要用到甘蔗渣、或者玉米秆或麦秆、木屑以及稻草或茅草。
然后加入适量的牛粪之类的以及少量的化肥,搅拌均匀堆在一块儿。
大概一周之后翻一次,利于发酵。
而后每间隔三四天翻一次,让整个养料保持良好的状态。
2、进料铺床
将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育床上均匀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即可。
环境温度可以调至50-60度。
3、播种管理
室内种植直接铺料后盖土就行,室外的话需要加盖一层薄膜,起到保温效果。
室内我们要不定时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室外需要每隔三天左右揭一次膜进行通风。
4、出菇管理
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通风,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松茸可以采收。
种植松茸并不简单,需要很好的耐心和培养技术,所以建议大家多去研究一下细节再决定。
松茸人工促繁实用技术实验研究

·88·种 植 技 术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松茸味道清新浓郁,口感鲜嫩脆甜,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野生食用菌,素有“蘑菇之王”的美称[1]。
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抗衰美颜等功效。
昌宁县境内有栎松茸、斑柄栎松茸和小脚栎松茸3个品种,主要分布在八卦山、天堂山、老君店山等海拔1800-2400m以栎类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地内,主产并销售的品种为栎松茸和斑柄栎松茸[2]。
栎松茸产茸分布林地面积约900hm 2,年出菌量约2300kg,采摘销售量约1700kg,产值80多万元;斑柄栎松茸产茸分布林地面积约1200hm 2,年出菌量约3100kg,采摘销售量约1300kg,产值约60万元。
昌宁县有丰富的产茸林地资源优势,但对松茸经营管理长期处于天生地养,任人随意采摘的状态,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部分菌塘濒临灭绝。
为寻求保护濒危松茸资源的有效途径,笔者团队于2013年起在昌宁县观音山国社合作林场的松茸原生区进行松茸人工促繁试验,探索松茸人工促繁实用技术[3]。
1 国内外松茸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 国外松茸研究现状日本岩泉町松茸研究所原所长吉村文彦,从1990年起致力于松茸及营造松茸山林的各种研究,试图把当地的松茸林恢复到1955年之前的水平。
2008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吉村文彦编著的《松茸促繁技术》翻译本,书中从山林树种的布置、灌木的清理,到腐殖质的清理与保留,再到对松茸的生长原理,对场地、阳光、水分、通风的偏好摸索,形成了一套非常体系化的理论[4]。
该书图文并茂,数据精确到诸如种树、种灌木每平方米保留几棵的程度,相当具有可操作性。
1.2 国内松茸研究现状2006年云南省楚雄州林业科学研究所的苏开美和王志和在论文《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研究》中提出:每50m 2的松茸林地每年留一个开伞茵、使松茸林地的郁闭度在0.6、腐殖质厚度在3-5cm最有利于松茸的生长发育[2]。
南华:立足资源做大做强野生菌产业

最 大 限 度 地 保 护 野 生 菌 资 源 赖 于 生 存 的 自然 生 态
牛 肝 菌 、羊 肚 菌 、 鸡 油 菌 、干 巴 菌 、虎 掌 菌 、鸡 枞 等 野 生 食 用 菌 均 有 分 布 和 生 长 。 经过 多年 培 育
和发 展 , 南 华县 已建 成 专 业 野生 菌 集 散 交 易市 场 ,
环境 , 该县 自 1 9 9 5 年 开始 探 索 封 山 育 菌至 2 0 1 1 年,
全县封 山育菌面积达到 1 7 0万 亩 。 加 强 林 地 资 源
管 理 ,建 立 健 全 相 关 管 理 措 施 。
结 合 集 体 林 权 制 度 改 革 ,在 现 有 “ 家 庭承 包 、
集 体 承 包 、对 外 承 包 ” 方 式 的基 础 上 ,将 野 生 食 用 菌 基 地 管 护 与 开 发 推 向 市 场 ,实 行 “ 公 开标 底 、 竞 标 承 包 ” 等 方 式 进 行 规 范 管 理 与 开 发 ,共 推 行 承 包 经 营面 积 近 3 0万 亩 。 加 强 与 科 研 院 所 的 交 流
入 占家 庭 收 入 的 3 0 %至 7 0 %。 培 育 具 有 一 定 规 模 的 1 4家 野 生 菌 加 工 企 业 , 加 3 2 业 产 值 近 2. 4 8亿
元 ,泡 酒 类 、油 炸 类 等 产 品 通 过 了 QS 质 量 认 证 。
与 合 作 ,研 究 野 生 菌 资 源 消 长 规 律 、 推 广 野 生 菌
规 模 的 野生 菌 加 工 企 业 1 4家 ,年 均 加 工 野 生 菌 产
品 3 0 0 0多 吨 。
南 华 县 野 生 菌 种 多量 大 , 目前 境 内 已知 野 生
常见野生菌保育促繁技1

常见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是指在遭到破坏或低产的野生菌林分中,采用人工管护野生菌林地,改善野生菌林地的生态条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菌资源,以达到提高野生菌产品和品质,并实现促进珍贵野生菌的进一步生长与繁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保育促繁技术的首要措施是封闭式管理林地。
封闭式管理后,在封禁区内采取不准谁意采菌、不准砍树、不准放牧、不准开荒等措施,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林地的干扰,使森林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也使野生菌的生长环境得到保证。
进而实施促进珍贵野生菌的进一步生长与繁殖的技术和措施,以提高野生菌的产量和品质。
松茸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又名松口蘑,山鸡枞。
松茸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历来被视为食用菌中的珍宝,称之为"蘑菇之王"。
日本是世界上松茸消费的第一大国。
松茸富含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其菇体肥大,肉质细嫩,是一种美味可口,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名贵食用菌。
它除了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外,还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
松茸还有抑制肿瘤,滋养肠胃及理气化痰之功效,也是一种食疗食品。
一、松茸的生长环境松茸天然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900m范围内的松栎混交林、栎类阔叶林、云南松纯林中均有生长,在2000-2600m范围内最多。
过成熟林分中生长较少,多见于中幼林中。
二、松茸保育技术松茸属于共生真菌,它必需与宿主树木根系共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并长出子实体(蘑菇),如果松茸菌塘上与松茸共生的树木都被砍掉,松茸就失去了营养的来源,菌塘就会消失,松茸就会减产甚至绝产。
同时,树木遭到砍伐破坏,森林环境条件会恶化,也会直接影响松茸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三、采用科学的采摘技术采摘松茸时禁止使用大型铁质工具,如锄头、镐头、铁锹、砍刀、镰刀等。
正确的采摘方法是:小松茸长出后,不要随意碰它,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当它已钻出土表,长出土面,高7cm以上,经济价值最高时,戴上棉布手套,用双手的食指从松茸的基部轻轻掏开腐殖质,让松茸的基部露出,轻轻摇动松茸,感觉整个松茸都已脱离地面时,把它拿出,然后轻轻扒掉粘在基补的泥土,用干净、透气的吸水纸单个包装。
松茸的种植栽培技术

松茸的种植栽培技术
首先,种植松茸要注意建堆,在种植松茸的时候,可以选择玉米杆或者麦秆,还有甘蔗渣或者稻草,然后可以加入适量的化肥或者复合肥,再搅拌均匀之后把它们堆到一起,大概等到7天过后让它们发酵完成,4~5天可以又翻一次,每次翻大概间隔3~4天,这样翻到5次,大概也就是一个月左右,等到这些材料充分的发酵,就能用来种植松茸了。
其次,注意给松茸铺床,简单的来说就是给松茸进料铺床,把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养床上,把它铺好,然后把颜料的厚度控制在20公分左右,然后把培育松茸的温室温度调到50~60度,让养料进一步的发酵,大家一定不要心急,在两天过后就可以播种。
再次,掌握播种的方法。
大家在种植的时候,可以把菌子的种子铺好放在培养床上,然后再铺上一层薄土,如果在室外种植松茸的话,把菌种撒好之后还要盖上一层薄膜,然后注意给松茸保温。
如果在室内种植松茸则需要保持通风,这样能够保证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的平衡,让松茸菌更好的长大。
然后,松茸产出管理。
松茸在长出来之后,不需要把这种松茸菇采摘,一般来说在播种45天之后,松茸菇就可以长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浇水,然后覆盖一层薄膜,大概两天之后就可以把它揭开,等到3~4公分的时候就不用浇水,并且保持室内外25度左右的温度,每天两次通风,可选择早上七八点钟和晚上六七点钟,等到松茸可以采收上市即可停止。
最后,松茸病虫害的预防。
松茸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在平时大家一定要注意管理,以免导致松茸出现病虫害感染,在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如果有松茸菌已经出现腐烂,出现病虫害,则需要及时的拔掉进行消毒,这样松茸菇才能长得更好。
松茸如何种植_松茸的种植技术

松茸如何种植_松茸的种植技术松茸非常的珍贵,多以有很多人想要种植松茸,但是松茸不是那么好种植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松茸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松茸的种植技术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台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
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
我国主要产茸区有香格里拉产茸区、楚雄产茸区和延边产茸区等地区,其中香格里拉产茸区占全国总产量的70%,是连续30年的松茸出口冠军。
松茸中所含的松茸多糖对提高免疫力具有很好的功效。
还能够直接杀死癌细胞,并能抑制癌症细胞的生成和分裂。
提高体内胰岛素含量、减少饭后血糖含量,并具有直接降糖的作用,是糖尿病辅助治疗的康复食品。
学名松口蘑,别名大花菌、松茸、剥皮菌,纳西语称“裕茂萝”,是丽江地产菌类中的山珍,产品主要由丽江空运出口,有鲜货和盐渍两种。
松茸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PP等元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益肠胃、理气化痰、驱虫及对糖尿病有独特疗效等功能,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在欧洲、日本自古就枧松茸为山珍,日本在古代还把松茸作为百姓向贵族和皇亲国戚进献的贡品之一。
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
相传1945年8月广岛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
它长在寒温带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
宋代《经史证类务急本草》有过记载。
研究证明,松茸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
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采集、食用。
有特别的浓香,口感如鲍鱼,极润滑爽口。
松茸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称。
日本人习惯于秋季食用松茸料理,信奉“以形补形”,食之具有强精补肾,健脑益智和抗癌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食用菌松茸的保育促繁技术
松茸,学名松口蘑,是一种珍贵的真菌,松茸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食用时因其味道鲜美可口,有特殊的浓郁香味,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同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等独特功效,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因而自古以来被称为山珍食品,也是出口日本、欧洲的重要产品之一。
松茸的自然繁殖有菌丝繁殖和孢子繁殖两种方式。
菌塘上的菌丝生长发育成松茸的过程就是菌丝繁殖;松茸开伞后菌褶上的孢子散开后由孢子发育成菌塘,菌塘内产生菌丝,菌丝发育成松茸,这个过程的生长发育就是孢子繁殖过程。
如何让松茸健康发育达到最佳的商品松茸,取得最好商品价值?在松茸的生长过程中就要采取一系列的保育措施,剑川县金华镇庆华村、清坪村通过集体林地承包管理采收野生食用菌,当地农户通过多年的摸索,找到了适合于当地松茸保育促繁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为:
1、集体林地统一发包,确定面积、界限,由承包人自行管理林下野生食用菌,严禁牲畜、闲杂人员进入承包面积内,以免损坏松茸的生长发育环境。
2、做好遮荫、防虫、保湿工作。
遮荫采取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搭棚以达到遮荫、防雨水;防虫、保湿工作同时进行,方法是发现松茸长出后,就近取无虫潮湿细土将松茸淹埋,标准为细土盖住松茸,切勿重压,厚度不超过2厘米,2-3天后松茸生长发育将土层顶起,产生裂缝,等松茸长至6-7厘米,这时用手轻轻扒开细土,用塑料片(用饮料瓶、矿泉水瓶加工而成)卷成圆筒围住松茸菌盖,用细绳捆绑住顶部,用餐巾纸盖住,然后取无虫潮湿细土淹埋住,厚度仍是2厘米,塑料薄膜片圆筒的作用是防止上部的压力过重和防止菌盖开伞,潮湿细土的作用是防虫保湿遮光,以后每天定时进行观察,当盖住松茸的细土被松茸顶开裂缝0.5-1厘米时,扒开细土检查松茸,松开绳子上移塑料圆筒至菌盖处,用细绳捆住,菌顶部用餐巾纸盖住,然后用潮湿细土淹埋,重复以上过程进行操作。
3、适时采收,当松茸长至最大重量,菌盖未开伞,单重量在0.15公斤以上达到最佳的商品价值时采收出售。
4、注意留足适量的落叶松毛,腐叶层保持在3-5厘米,防止地表裸露、保持水土,保证松茸有足够的营养供应。
5、每隔5-10平方米内留一朵菌盖开伞的松茸,让孢子充分散开,有利于今后松茸数量的扩繁,在没有长松茸的地方,将开伞的松茸浸泡在清水中,用手轻轻搡菌褶部位,让孢子落入清水中,然后将清水泼洒在没有长松茸的山地松树下,以便今后几年产生菌塘从而长出松茸。
野生松茸只有通过保育和促繁措施的大力普及推广,才能实现可持续地采收,通过采收标准化的松茸个体,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更多食用菌栽培技术,请登录中国食用菌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