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疏枝横斜的勃拉姆斯》阅读答案
飘逝的含蓄

《飘逝的含蓄》阅读答案肖复兴情感的表达方式,过去和现在,人与人,是极其不同的。
1859年,勃拉姆斯写下了他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
勃拉姆斯一生中只写了两首《小夜曲》,他当然会珍惜这第二号《小夜曲》。
这一年的9月13日,他将这首《小夜曲》的第二、第三乐章寄给了舒曼的夫人克拉拉。
这一天,是克拉拉40岁的生日。
这一年,是舒曼逝世后的第三年。
这一年勃拉姆斯26岁。
这几个数字,对于我们理解勃拉姆斯这首《小夜曲》很重要,是一种由数学方法而组成的音乐背景。
因为我们知道,舒曼是勃拉姆斯的老师,勃拉姆斯在他20岁那年第一次进舒曼家,就对克拉拉一见钟情。
舒曼的去世,应该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拉开大幕,但羞怯的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也未向克拉拉开口吐露这份感情。
在克拉拉去世的第二年,勃拉姆斯也与世长辞。
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间长达43年的生死恋,被传为一段佳话。
当然,勃拉姆斯虽始终没有向克拉拉开口,敏感的克拉拉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她也不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有了这样的背景,勃拉姆斯这首《小夜曲》寄到了克拉拉的手中,即使什么话不用说,其意义也是十分明了的,克拉拉是最能感知的。
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我们是如何的不同。
克拉拉收到这份生日礼物,给勃拉姆斯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只这样说那《小夜曲》美得:“就像我正在看着一朵美丽的花朵中的根根花蕊。
”说得是那样就事论事,那样平静而冷静,而将自己内心的感情掩藏在那根根花蕊的下面,水波不兴。
也许,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才是属于勃拉姆斯,才符合勃拉姆斯和克拉拉43年那种始终含而不露的感情。
勃拉姆斯既不在他的音乐中宣泄自己的感情,更不在他的生活中走漏一点风声(他曾经给克拉拉写过许多封情书,但一封也没有寄出,在他临终前全部烧毁了)。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份感情如同捧着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生怕被风雨伤害。
他的音乐总是这样充满内敛的精神,从不像瓦格纳那样张扬,也不像肖邦那样愿意陷入小猫小狗或细小雨滴之类琐碎情感的卿卿我我之中。
2020年北京市第一四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第一四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捉弄契诃夫一个晴朗的冬日中午,严寒,冻得树喀喀作响。
娜坚卡①挽着我的胳膊,两鬓的卷发、嘴上的茸毛上,蒙着薄薄的银霜。
我们站在高山上。
从脚下到平地伸展着一溜斜坡,雪坡在阳光的照耀下,镜子一样闪闪发光。
我们身边,放着小小的轻便雪橇。
“我们一块儿滑下去,娜杰日达·彼得罗夫娜!”我央求,“只滑一次!我保证:不会伤一根毫毛。
”可是娜坚卡害怕。
从她那小小的胶皮套鞋到冰山脚下这段距离,在她看来像深不可测的地穴。
我刚邀她坐上雪橇,她往下一看,倒抽一口冷气,连呼吸都停了。
要是她当真飞向深渊会怎祥?她会吓死的,吓疯的。
“求求您!”我又说,“不要害怕!您要明白,您这是缺少毅力,胆怯!”娜坚卡最后让步了,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是冒着生命危险让步的。
我扶她坐到小雪橇上,搂着这个脸色苍白、浑身打颤的姑娘,跟她跌进深渊。
雪橇飞去,劈开的空气迎面袭来,在耳衅怒吼,凶狠地撕扯着衣帽,刀割般刺痛脸颊。
风的压力下,几乎难以呼吸。
像魔鬼用铁爪把我们紧紧抓住,咆哮着要把我们拖进地狱。
周围的景物汇成一条长长的忽闪而过的带子……再过一秒钟,就要粉身碎骨了!“我爱你,娜佳!”我小声说。
雪橇越来越平缓,风的吼声和滑木的沙沙声已不那么可怕,呼吸也不再困难,终于到了山脚。
娜坚卡已经半死不活,脸色煞白,奄奄一息……我帮她站起来。
“说什么也不滑了,”她睁大恐惧的眼睛望着我,“一辈子也不滑了!”一会儿,她回过神来,眼睛探察我:那句话是我说的,还是旋风的呼啸中她的幻听?我呢,专心致志地检查手套。
她挽起我的胳膊,在山下又玩了好久。
那个谜显然搅得她心绪不宁。
那句话是说了吗?说了还是没说?这可是一个有关她的自尊心、名誉、生命和幸福的问题,世界上头等重要的问题。
娜坚卡不耐烦地、忧郁地打量我的脸,胡乱回答我的问话,等着我再说出那句话。
北京第一一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北京第一一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晚年雷诺阿肖复兴①在法国戛纳的家中,晚年的雷诺阿,枯叶一样萎缩在轮椅上,那情景会让所有看到的人感到吃惊。
雷诺阿本来个子就矮小,萎缩在轮椅里显得越发的瘦小,银须飘飘、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样子,实在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印象派的伟大画家雷诺阿。
②雷诺阿47岁开始患病,70岁时已经半身不遂,无法行走,只好坐上了轮椅。
就是这样老病缠身的雷诺阿,内心却依然如同一座火山一样,充满那样旺盛的创作力。
作画时,他要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穿着类似医生白大褂一样的画衣,衣服上沾满的油彩,显得脏兮兮的。
他的手臂如同枯枝,骨节变形的手指上长满节瘤,贴着胶布,缠着绷带,每画一笔都要比一般人费劲了不知多少倍,为了免去换画笔的麻烦,他不得不使用同一支画笔,每用完一次油彩后,在旁边的松节油里涮一涮,接着再画。
画架前的那种老迈、迟缓与艰难,和画面上画出的那些明亮的色彩,那些充满生气的人物,那些几乎都是阳光照透的树木花草湖水的景物,对比得那样的醒目,甚至触目惊心,似乎有意在展示人生艰难与美好的两种面貌。
③特别让人吃惊的是,雷诺阿的一双眼睛,竟然是那么的明亮。
已经是一个快80岁的老人了,居然还能有这样明亮的眼睛,实在是奇迹。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明亮的眼睛,才让他洞悉世界,将他所画的这个世界一样的明亮起来吧?④一个瘫痪在轮椅上的老人,一个画笔要绑在手上的画家,还能够画出这样多的画作,实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这需要才华,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更需要对于命运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命运对于每个人其实都会有阴阳两面,这两面其实就是都会有成全你的一面和折磨你的一面。
一般人,很容易在前一面春风得意,而在后一面垂头丧气。
雷诺阿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在面对后一面的时候,没有垂头丧气,而照样昂起了头来,依然把画笔绑在手上作画。
肖复兴散文 北京的树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题

肖复兴散文北京的树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试题、作文大全、写作练习、文学阅读、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诗词鉴赏、成语词典、时评借鉴、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books, writing exercises, literary reading,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oetry appreciation, idiom dictionary, time evaluation reference,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肖复兴散文北京的树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题北京的树肖复兴①老北京以前胡同和大街上没有树,树都在皇家园林、寺庙或私家花园里。
2022海淀一零一中初一(下)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北京一零一中初一(下)期中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8分)2022年4月,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不负春光,不忘先辈”为主题的清明系列活动。
请你根据活动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颐和园踏青赏春1.学校组织同学们游览了颐和园。
活动后,有同学写了一篇游记,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颐和园之美,①美在小巧玲珑的谐趣园,美在曲径通幽的长廊,美在阔大浩渺的昆明湖,更美在逶迤蜿蜒的西堤。
而春天,无疑又是西堤最美的季节。
春天的西堤,有着一年中最丰富的色彩。
粉色的桃花在绽放,白色的樱花在含笑,【甲】,构成了一幅“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美丽图画。
②清风拂过,湖边的柳树便有了舞者最柔软的腰肢和最深情的诉说。
还有那灰白色的玉带桥在碧绿的湖面投下自己弯弯的影子,有朱红色的四角如翼的亭榭在春风中静默,【乙】。
西堤春色之美,是值得远望的。
③碧绿的昆明湖,犹如一张巨大的画布,画布上那一条多彩的云带是西堤。
西堤春色之美,是值得近观的。
④看到那些被冻结了一个冬天的生命展现出不可遏止的力量和热情,你怎能不被深深的感动?(1)对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感强,语势强烈,表现了颐和园之美的多种多样,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B.第②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柳树模拟成人的情态,写出了舞者的柔美多情。
C.第③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昆明湖比作巨大的画布,把西堤比作多彩的云带,突出了西堤的远望之美。
D.第④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游人在看到西堤万物复苏的景色时,会产生深深的感动。
(2)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紫色的丁香在吐蕊暂来休憩的旅人都被它温柔地接纳B.紫色的丁香在吐蕊温柔地接纳着每一个暂来休憩的旅人C.紫色的吐蕊的丁香暂来休憩的旅人都被它温柔地接纳D.紫色的吐蕊的丁香温柔地接纳着每一个暂来休憩的旅人【活动二】参观名人故居2.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名人故居。
(2020编)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5_抒情性文体阅读(含解析)-推荐

专题15 抒情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3)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肖复兴①那天下午两点多钟,我和妻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突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生意很红火的朝鲜小饭馆,便去了这家小饭馆。
②因为不是吃饭点儿,小馆里空荡荡的,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笑着问我们吃点什么。
我想起上次儿子带我们来,点了一个土豆汤,非常好吃,很浓的汤,却很润滑细腻,特殊的清香味儿,撩人胃口。
不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我忘记是用鸡块炖的还是用牛肉炖的了,于是便对凄予嘀咕:“你还记得吗?”妻子也忘记了。
没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③我和妻子都惊住了,她居然记得这样清楚!更没想到的是,她接着用一种很肯定的口气对我们说:“那次你们要的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开玩笑地对她说:“你就这么肯定?”④她笑了:“没错,你们要的就是鸡块炖土豆汤。
”我也笑了:“那就要鸡块炖土豆汤。
”⑤刚才和小姑娘的对话,让我在那一瞬间都想起了儿子。
A思念,一下子变得那么近,近得可触可摸,仿佛一伸手就能够抓到。
B两个多月前,儿子要离开我们去美国读书,临走前特意带我们来到这家小馆,特别推荐这个鸡块炖土豆汤,所以,那一次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很慢,临行密密缝一般,彼此嘱咐着,一直从中午喝到了黄昏。
许多的味道,浓浓的,都搅拌在那土豆汤里了。
⑥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个小姑娘居然还能够如此清楚地记得我们坐的具体位置,而且还记得我们喝的是鸡块炖土豆汤,这确实让我百思不解。
汤上来了,我问小姑娘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她笑笑,望望我和妻子,没有说话,转身离开。
⑦我抿了一小口,两个多月前的味道和情景立刻又回到了眼前,熟悉而亲切,仿佛儿手就坐在面前。
⑧那天下午的土豆汤,我们喝得很慢。
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又问小姑娘,她还是那样抿着嘴微微笑着,没有回答。
⑨又过了好几个月,树叶渐渐变黄了,天也渐渐地冷了。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想念地坛(含解析)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十八)思念地坛( 时间: 40 分钟分值:40 分)一、基础累积( 每题 3 分,共15 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适合的一句是()A.我不是学者,读不了罗兰·巴特的法文原著应当不算是玩忽职责。
....B.教育工作者应当懂的,发展学生的智力,一定与培育学生的非智力要素联合起来,由于两者休戚有关。
....C.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仍旧不慌不忙,不为流光掠影所迷。
....D.江阴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域,北枕长江,南临太湖,是一座人文彬盛,生气盎然的滨江港口城市。
....分析:休戚有关:相互间祸福互有关系。
“智力”和“非智力”不存在祸福关系。
答案: B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固然天气十分严寒,我和哥哥仍是穿上厚棉衣和帽子到户外去看“超级蓝月”,因为这但是152 年才有一次的天象奇景。
B.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千家万户大年夜的一道大菜,向来是国内外华人共同期盼的,从节目的彩排到选用都是谨慎的。
C.上海已开通全世界第一个智能汽车试验区,试验区用摄像机、通讯基站和雷达系统来辅助智能汽车在近30 个模拟环境中行驶。
D.近期,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同偷窃案,对一位没法到庭作证的民警进行身份认证后,经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了远程作证。
分析: A 项,搭配不妥,不可以说穿上帽子,可改为“穿上厚棉衣,戴上帽子”。
B 项,语序不妥,应是先选用节目,再彩排节目,“彩排”和“选用”应调动地点。
D 项,偷换主语。
实现了远程作证的是民警,而不是越秀区人民法院。
答案: C3.某高校毕业生听完有名就业指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迪,马上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获取帮助。
下边四条短信顶用语适合、表达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张教授,您好!今日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迪。
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可以把邮箱地点告诉我?情急之中,不免有些冒昧,请见谅!学生××B.张教授,今日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枝横斜的勃拉姆斯
肖复兴
雪后的小年夜,去国家大剧院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出,心里充满雪一样晶莹的期待。
这一次,芝加哥交响乐团带来的是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和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选择,选择了交响乐的前期和中后期的代表作,足踏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让我们观赏相同的水脉涟漪和不同的沿岸风光。
一个晚上,度过了一百多年的时光。
勃拉姆斯一生只有四部交响出,听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是必选。
这部交响曲,勃拉姆斯在世时就红遍整个欧洲,迄今一直被认为是勃拉姆斯最经典的音乐。
一开始低音弦乐如蜂群在欲雨的低空下嗡嗡盘桓,便先声夺人。
接着,法国号和木管美丽动人地响起,撕破云层,洒下一道道柔和的光;然后,大提琴和中提琴响起热情又有些忧郁的歌,让那一道道的光既明亮又扑朔不定,真的是一唱三叠,有着那样层次分明的起伏,如同扯着一袭华丽的丝绸在风中在光中翩翩舞动,抖动得绸面上光斑闪烁,变幻迷离,绽开着缤纷层叠的花朵。
第三乐章,被公认为是勃拉姆斯天才的独创。
这一接近回旋曲的乐章,妩媚得如同勃拉姆斯的恋人克拉拉一样丰满迷人,它那来自民间舞曲的悠扬旋律,让人想起阳光下轻快地舞蹈,双簧管在大提琴的弹拨下的忧伤,宛若月光下迷离的疏影婆娑,木管和单簧管在弦乐的烘托下如夜色中的雾露一样轻轻地荡漾。
那种纯正的德意志味道,被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得有些怪怪的。
据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观众忍不住站起来向勃拉姆斯致意。
很多人都认为这部交响曲是勃拉姆斯的一部田园诗,沿承的是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之风。
但在我听来,田园诗只是花开的一瞬,便流云般飘散,第一乐章后半部分出现的撩人的长笛,沉痛的法国号,第二乐章最后出现的尖锐的长号,我是再也听不出田园的味道来了。
第四乐章,让芝加哥交响乐团久负盛名的铜管乐有了用武之地,尽管可以一扫前几乐章出现的丝丝阴霾,却依然让人在欢乐中有些感伤,在激荡中有些旁枝横逸的若有所思。
或许,这就是勃拉姆斯。
同他的前辈相比,他已经不是莫扎特和贝多芬时代的交响思维了;同他的同辈比,他不像柏辽兹的交响曲那样离经叛道,也不像浪漫派交响曲那样充满多汁起腻而泛溢的多愁善感。
当然,对充斥乐坛的交响乐大多是对贝多芬时代毫无表情和生气的拙劣模仿而言,他更是拉开了天壤之别的距离。
克制感情,尤其克制抒情性和戏剧性,却又不屑于感情单一和世俗;期待交响乐的新思维,不满足于单摆浮搁的交响乐的既定格式;使得勃拉姆斯的交响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其丰富,有了宽厚的延展性。
在浪漫主义后期,勃拉姆斯重大的贡献,除了弦乐四重奏,就是对交响乐身体力行的改
革。
这种改革,回归古典主义,又不尽是贝多芬式的古典主义,被称之为新古典主义。
对比贝多芬时代,对于音乐现实而言,音乐史家朗格曾经说:“同样的河流,在勃拉姆斯是向后倒流的,而在贝多芬则是向前涌进的。
”对于音乐主旨而言,朗格说:“贝多芬是歌德的副本,勃拉姆斯是易卜生。
”也就是说,勃拉姆斯更多内省,而不是贝多芬澎湃式的激流勇进,和他的后来者激进的马勒,也拉开了明显的距离。
因此,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很出名,但很难演绎,他不如贝多芬和马勒那样可以在瞬间激荡得水花四溢,也不如柴科夫斯基那样缠绵得泪水涟涟。
难就难在他的那种内省和古典精神的把握。
所以,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没有演奏贝多芬和马勒作品那样热门,那样讨喜。
在以前的版本中,卡拉扬和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都曾经受到过欢迎,被评为企鹅三星。
如今,要达到那样水准,有些难度。
在马泽尔指挥下,芝加哥交响乐团对勃拉姆斯这部第二交响曲的演绎,有能力、有节制、却随意。
久经沧海的马泽尔,像个老顽童,将一部内在潜台词和情感丰富的大戏般的音乐,处理得过于云淡风轻,特别是缺少了勃拉姆斯深埋内心的感情涌动。
说实在的,远不如最后加演的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两支曲子精彩,更能彰显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本色,和马泽尔本人的那么一点难得的幽默。
看他一手挥舞着指挥棒,一手扶着指挥台的栏杆,总觉得像看一幅丰子恺先生画的那种水墨人物画,带动得勃拉姆斯也如此一钩弯月,疏枝横斜起来。
同样的疏枝横斜,不同的是,马泽尔是抬头望月,勃拉姆斯则是低头沉思。
(选自《肖复兴散文新作》,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融形象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音乐随笔,主要讲述了作者小年夜在国家大剧院欣赏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的独特感受。
B. “一个晚上,度过了一百多年的时光” ,意指作者听到的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分别是交响乐前期和中后期这一百多年发展史的代表作。
C. 作者认为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虽然让人体验到了欢乐,但更多的是沉痛、伤感甚至激荡,并无田园诗的味道,也异于贝多芬时代的交响思维。
D.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被称作新古典主义,不好演绎,卡拉扬和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被评为企鹅三星,其他乐团很难达到那样的水准。
8.文章是如何描写勃拉姆斯交响乐乐曲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作者为什么说勃拉姆斯是“疏枝横斜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
7.C
8.正面描写:①用比喻修辞描写乐曲特点,如把低音弦乐比喻成蜂群在欲雨的低空下嗡嗡盘桓;把第三乐章比喻成妩媚的克拉克;②用通感修辞,比如用光亮的扑朔不定和丝绸被抖动时光斑闪烁,来表现音乐的一唱三叠和层次起伏,变幻迷离;③用比拟修辞描写乐器不同的演奏风格,如撩人的长笛,沉痛的法国号。
侧面描写:文章通过写包括“我”在内听众的感受,侧面烘托演奏的效果。
9.①勃拉姆斯具有自己的“独创”,乐曲中虽有田园风格的欢乐,但更多的是沉痛、伤感、激荡。
②勃拉姆斯交响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其丰富,具有宽厚的延展性。
③勃拉姆斯回归古典主义,又不尽是贝多芬式的古典主义,具有内省精神。
④马泽尔指挥下的芝加哥交响乐团演绎有能力,有节制,却也随意;把勃拉姆斯的作品处理得过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