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分申请材料

创新学分申请材料
创新学分申请材料

项目认定内容学分认证材料备注

学科竞赛国家级

第1名或一等奖及以上5学分

证书

取前5名第2-3名或二等奖4学分取前4名

第4-8名或三等奖3学分取前3名单项或优胜(鼓励)奖3学分取前2名

区部级

第1或一等奖及以上3学分

证书

取前4名第2-3名或二等奖2学分取前3名

第4-8名或三等奖2学分取前2名单项奖或优胜(鼓励)奖2学分取前1名学校级

一等奖1学分

证书

取前1名

二等奖0.5学分取前1名

学术活动1

核心期刊第一作者3学分

期刊

SCI等五大检索6

分;核心期刊按《新

疆大学核心期刊目

录》确定;论文集

顺降一等;第二作

者及以下得分为以

第一作者学分乘以

70%后四舍五入取

整;

一般期刊第一作者2学分

内部刊物第一作者1学分

国家级报纸第一作者2学分

报纸

地方报纸第一作者1学分

校报或专刊第一作者0.5学分

学术活动2 国家发明专利第一专利发明人6学分

专利证书

第二专利发明人及

以下得分为第一专

利发明人的学分乘

以70%四舍五入取

国家级实用

新型专利

第一专利发明人5学分

国家级外观

设计专利

第一专利发明人5学分

科技成果转

让或被采纳

科技成果转让、采纳2学分

证书、协

议、证明

类项目认定内容学分认证材料备注

学术活动3

XJU-SRT

学生立项2学分

结题鉴定

学生参与1学分

实验室

开放项目

学生参与完成1学分

立项项目

结题材料

报学院教务

处备案

国家大学生

创新性实验

项目

学生立项2-4学分结题鉴定

按排名前后

获取学分

学术活动4

课外创新

自制或改进实验

仪器及设备

2学分

实物及相关部门

鉴定材料

报教务处备

案设计或创作作品1学分

实验项目创新1学分

读书报告撰写8篇折合1学分

由学院指定书籍并

报教务处审核同意

单项限1学分学术讲座参加8次折合1学分

学院提供

讲座记录

单项限1学分

学科竞赛

训练或培训

参加

累计32学时折

合1学分

学院提供

培训记录

单项限1学分

校内课外技

能证书培训

参加

累计32学时折

合1学分

单项限1学分

教师科研课

题或项目

参与

累计32学时折

合1学分

参与教师科研

鉴定材料

单项限1学分

各类社会实

践活动

参加

连续一周(或累

计两周)折合1

学分

校级集中组织活动

部门鉴定材料

单项限1学分

类型项目认定内容学分认证材料备注

专业证书全国大学外语

考试

CET6(425)分及以上3学分

成绩单

非英语专业(民

考民母语非汉语

按355分计算)CET4(425)分及以上2学分

全国专业外语8级2学分成绩单英语或俄语专业

全国汉语

水平考试

HSK8级1学分

证书

非汉语专业(汉

语专业对应级别

减1学分)

HSK 9级2学分

HSK 10级及以上3学分

全国计算机

等级考试

(NCRE)

一级证书1学分

证书

非计算机与电子

通信技术类专业

二级证书2学分

三级及以上证书3学分

中国计算机

软件专业技

术水平考试

初级程序员1学分

证书

计算机与电子通

信技术类专业

程序员级以上2学分

国家级注册水

平(资格)证

书类

中级证书5学分

证书

相当于区(部)

级职能管理厅

(局)认证

非学科大类专业

取得执业鉴定证

书可加1学分

(C照1学分,B

照2学分,A照3

学分)

(一甲一乙2学

分;二甲二乙1

学分)

初级证书4学分

其它1-2学分

操作技能类

驾驶执照1-3学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1-2学分

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合格证1学分

其他1-2学分

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

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

四川大学文件 川大教〔2008〕116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实施创新教育学分制是学分制改革条件下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学校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师生职工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⒈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⒉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 ⒊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⒋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 四川大学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1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实施办法 (修订)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评定获得的学分。本科生必须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 第三条创新教育学分主要通过评定在校生科研与实践成果、学习与竞赛成果、特长与技能证书和其他活动项目等四大类十二个项目(附件2)而获得。 第四条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和认定: 1.申请时间:每学期第12-16周。 2.申请材料:学生本人填写《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附件3)部分栏目,准备必要的证明材料各一份。 3.申请与认定、审批程序: (1)学生按以下要求请相关部门或教师审核申请材料,并在

创新与技能学分管理办法及创新学分认定表 (1)

辽东学院 本科学生创新与技能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实施创新、创造、创业教育,加强学生课外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与技能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技能竞赛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和技能的智力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认定后所取得的学分。 第三条为加强创新与技能学分的管理,学校将课外创新与实践活动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创新与技能学分的评定原则和认定标准,根据学生在创新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记载其成绩。 第四条创新与技能学分的构成范围包括: (一)学术论文类: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文学作品、书评、读书心得等。 (二)发明创造类:包括科技发明与发现、实用设计、商标设计、专利技术、科技奖励等。 (三)科研活动类:包括承担科研课题、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承担大学生创新性实践基金计划项目以及参加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活动等。 (四)学科技能竞赛类:包括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和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比赛和竞赛活动。 (五)等级资格证书类:包括省级以上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行业协会通过统一考试而取得的外语类等级证书、计算机类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从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 (六)社会实践活动类:包括学校统一组织的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等活动。 第五条创新与技能学分按以下基本原则予以认定: 1.学术论文以公开出版的刊物或学术会议出版的论文集为依据。 2.技术成果以校(市)级以上部门或单位组织专家鉴定会形成的科技成果鉴定文件为依据;技术转让以双方签订的技术成果转让合同为依据;技术成果开发与推广以学校或个人应收到的相应经费为依据;发明专利以正式的专利证书为依据。 3.科研课题、科研奖励以校(市)级以上部门或单位颁发的证书或文件为依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活动以课题立项合同书或主持人的证明为依据;参加学术交流、学

(创新管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申请

(创新管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申请

四川大学文件 川大教〔2008〕116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实施创新教育学分制是学分制改革条件下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举措。为进壹步加强和规范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学校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师生职工学习且遵照执行。 附件:⒈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⒉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 ⒊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⒋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 四川大学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1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实施办法 (修订) 第壹条为进壹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于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于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取得具有壹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评定获得的学分。本科生必须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 第三条创新教育学分主要通过评定于校生科研和实践成果、学习和竞赛成果、特长和技能证书和其他活动项目等四大类十二个项目(附件2)而获得。 第四条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和认定: 1.申请时间:每学期第12-16周。 2.申请材料:学生本人填写《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附件3)部分栏目,准备必要的证明材料各壹份。 3.申请和认定、审批程序: (1)学生按以下要求请关联部门或教师审核申请材料,且于“项目审核意见”栏目签字。 ①A.B.F.G.H.I.J.L1项由各院系审核。 ②E项由校团委审核。 ③C.D.K项由项目指导教师审核。 ④L2项由体育学院审核。 ⑤L3.L4项由教务处审核。 (2)各学院依据《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附件2),对申请创新教育学分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再次审核,且于申请表内认定。 (3)每学期结束前第2周,各学院将《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附件4)和学生申请材料报教务处实践科审批。

创新学分申请11071000

2011级创新实践学分申请 一、关于创新学分申请的相关规定 二、个人申请表(附件1) 三、创新实践活动的荣誉证书、奖状或证明、说明

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学分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创新实践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决定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对学生在第一课堂外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学分。从2007级学生开始,取得5个创新实践学分作为所有本科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第二条认定范围及内容: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参加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SIRTP)项目(包括校和院两级SIRTP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发表作品(含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并被录用或作报告);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文体活动;通过各种等级考试以及获得各种资格证书;其他创新实践活动。 第二章学分认定 第三条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经指导教师提供证明后,可以获得相应学分:(一)参与申报、承担纵向课题并由教师提供相关证明,每项课题计算学分的学生人数和获得相应学分分别为: 1.国家级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8人,每位学生可获1-6学分; 2.省级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6人,每位学生可获1-5学分; 3.市级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5人,每位学生可获1-4学分; 4.校级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3人,每位学生可获1-3学分。 (二)参与申报、承担横向课题并由教师提供相关证明,每项课题计算学分的学生人数和获得相应学分分别为: 1.课题经费10万元及以上,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6人,每位学生可获1-5学分; 2.课题经费5-10万元(含5万),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5人,每位学生可获1-4学分; 3.课题经费2-5万元(含2万),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4人,每位学生可获1-3学分; 4.其它横向课题每项人数不超过2人,每位学生可获1-2学分。 第四条参加SIRTP项目的学分认定: 学生申报科研项目每人可以获得0.5个创新学分,获学院批准每人可获得1个学分,获学校批准每人可获2个学分。如果院级批准项目结题,项目负责人可以获得2个学分,

创新学分申请说明

创新学分申请说明

四川大学文件 川大教〔2008〕116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实施创新教育学分制是学分制改革条件下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学校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师生职工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⒈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⒉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 ⒊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⒋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 四川大学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1 1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实施办法 (修订)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评定获得的学分。本科生必须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 第三条创新教育学分主要通过评定在校生科研与实践成果、学习与竞赛成果、特长与技能证书和其他活动项目等四大类十二个项目(附件2)而获得。 第四条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和认定: 1.申请时间:每学期第12-16周。 2.申请材料:学生本人填写《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附件3)部分栏目,准备必要的证明材料各一份。 3.申请与认定、审批程序: (1)学生按以下要求请相关部门或教师审核申请材料,并在“项目审核意见”栏目签字。 ①A.B.F.G.H.I.J.L1项由各院系审核。 2

最新创新学分申请列表

创新学分申请列表

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规定 (试行) 南工教字(2005)6号 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加强大学生课外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现对我院学生课外实践及科技活动做出如下规定: 1.学生参加在学院登记备案并获得批准的实践和创新活动均可获得综合能力培养及创新学分。 2.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学分是学生毕业资格审查条件之一,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学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1)参加在学院登记备案并获得批准的CAD、UG、Pro/E、数控、汽车驾驶、会计等各种课外技能培训班并取得相应证书。 (2)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 (3)参加各种科学研究活动、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并取得成果。 (4)发表研究论文及文学作品等。 (5)学期个人学习总结、学习状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6)参加各级文体类比赛获奖。 (7)担任班级教学信息员。

(8)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 (9)参与其它由教务处认定的实践和创新活动。 3.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学分按下列标准认定: (1)证书类 参加在学院登记备案并获得批准的CAD、UG、Pro/E、数控、汽车驾驶、会计等各种课外技能培训班并取得相应证书,每证书4学分。 (2)科技竞赛类 ①国际级:最高奖项10个学分,每降一级减少2个学分,最低不少于8个学分; ②国家级:最高奖项8个学分,每降一级减少1个学分,最低不少于4个学分; ③省部级:最高奖项5个学分,每降一级减少0.5个学分,最低不少于3个学分; ④校级:最高奖项3个学分,每降一级减少0.5个学分,最低不少于1个学分。 (3)科研活动类 ①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以立项书为准)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活动,每项2学分; ②鉴定成果:指通过教育或科技主管部门鉴定的项目。按鉴定水平记分:国际领先10个学分,国际先进8个学分,国内领先6

学分申请书怎么写

篇一:《学分申请报告》 黄河科技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系专业班级 说明申请材料原件交所在系审查。 申请表一式两份(附申请材料复印件),一份由所在系保存,一份由科技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办公室保存。 1 篇二:《学分转换申请书》 学分转换申请 尊敬的教务处领导 我叫杨小涛,系交通与工程系09级交通工程班学生,我的学号0913020028。由于我上学期(2011年9月-2012年1月)很荣幸被我校公派留学马来亚大学,故提出学分转换的申请。在马来亚大学学习期间,我顺利完成了所学课程,并获得了相应的学分,共计7学分,其中《初级马来语》7学分,《英语交流》4学分。具体学分详见成绩单。特此申请,恳请批准。 给老师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此致敬礼{学分申请书怎么写}. 交通与工程系09级交通工程班 杨小涛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附录 本人在青海民族大学2011-2012学年应修的课程及学分 篇三:《学分认证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院、校领导

本人汤紫婧,系外国语学院日语系2011级学生,学号2011221103310004,我于2013年参加湖北大学与早稻田大学开展的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于当年09月赴日本学习一年。现已顺利完成对方学业,恳请学校认可我在早稻田大学所学学分。 特此申请。 申请人 年月日 篇四:《学分申报申请》{学分申请书怎么写}. 学分申报申请 单位盖章 2014年11月05日 篇五:《学分申请报告》 湖南理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及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说明申请材料原件交所在系审查。 申请表一式两份(附申请材料复印件),一份由所在系保存,一份由科技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办公室保存。 1 篇六:《课外学分申请书》{学分申请书怎么写}. 电子工程学院课外学分申请书 题目基于单片机与PWM的呼吸灯设计 姓名学号 专业通信工程实验室开发实验室组别同组人员设计时间 2013 年 9 月 5 日—— 2013 年 11 月15日审批意见指导教师 设计方案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申请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学 分申请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四川大学文件 川大教〔2008〕116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实施创新教育学分制是学分制改革条件下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学校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师生职工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⒈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⒉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 ⒊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⒋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 四川大学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1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实施办法 (修订)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

的特长和爱好在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评定获得的学分。本科生必须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 第三条创新教育学分主要通过评定在校生科研与实践成果、学习与竞赛成果、特长与技能证书和其他活动项目等四大类十二个项目(附件2)而获得。 第四条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和认定: 1.申请时间:每学期第12-16周。 2.申请材料:学生本人填写《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附件3)部分栏目,准备必要的证明材料各一份。 3.申请与认定、审批程序: (1)学生按以下要求请相关部门或教师审核申请材料,并在“项目审核意见”栏目签字。 ②E项由校团委审核。 ④L2项由体育学院审核。 ⑤L3.L4项由教务处审核。 (2)各学院依据《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附件2),对申请创新教育学分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再次审核,并在申请表内认定。 (3)每学期结束前第2周,各学院将《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附件4)和学生申请材料报教务处实践科审批。 第五条创新教育学分的记载: 1.每学期成绩登录期间,学院将已审批的创新教育学分及成绩统一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

四川大学文件 川大教〔2008〕116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实施创新教育学分制是学分制改革条件下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学校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师生职工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⒈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⒉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 ⒊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⒋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 四川大学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1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实施办法 (修订)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评定获得的学分。本科生必须获得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 第三条创新教育学分主要通过评定在校生科研与实践成果、学习与竞赛成果、特长与技能证书和其他活动项目等四大类十二个项目(附件2)而获得。 第四条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和认定: 1.申请时间:每学期第12-16周。 2.申请材料:学生本人填写《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附件3)部分栏目,准备必要的证明材料各一份。 3.申请与认定、审批程序: (1)学生按以下要求请相关部门或教师审核申请材料,并在

江苏大学创新学分申请

沙强教学院长(1522476844) 11:07:17 09、10级同学请注意 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和认定: (一)申请时间:每学期开学第4周前。 (二)申请与认定程序: 1、学生本人填写《江苏大学本科生课外创新学分申请表》(附有关证明材料),申请材料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上交学院。 2、学院创新学分审核认定小组对申请创新学分学生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公示和认定。评审后报教务处审批。如遇特殊情况,报请学校组织专家审核,及时评定学生的创新成果。 3、在每学期成绩登录期间,学院根据教务处审批结果及时将学生所取得的创新学分上网录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同时将一份申请材料留学生所在学院保存,一份上报教务处备案。 江大校〔2009〕192号 关于印发《江苏大学本科生课外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江苏大学本科生课外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九月八日 主题词:本科生创新学分办法通知 江苏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9年9月8日印发 江苏大学本科生课外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 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规范本科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学分的认定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课外参加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申请和认定后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第三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修满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外,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学分,理工医科类专业学生不得低于2个学分,人文经管艺术类专业学生不得低于1个学分。 第四条各学院成立由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等组成的创新学分审核认定小组,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创新学分的评定。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各学院上报的学生创新学分认定结果进行审核。 第五条创新学分评定标准: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证明模板

无原件需开证明者,同一项目的,统一以班级为单位,以学院名义开证明。 学生申报时间11月03日截至。 范例1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证明 兹证明我院级班全体学生成功参加****学年度英语阅读比赛。 其中获一等奖的有以下学生: 获二等奖的有以下学生: 获三等奖的有以下学生: 特此证明。 ; 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年11月XX日 范例2: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证明 兹证明我院级班以下学生成功参加****学年度英语写作/合唱比赛。 成功参赛的学生有: 其中获****奖的有以下学生: 获****奖的有以下学生: 特此证明。 ! XXXX学院 2011年11月XX日

范例3: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证明 兹证明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动物科学班以下学生在(比赛或活动要填写具体时间)参加(主办方)组织的(活动名称,获奖及级别情况)。 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可获得创新实践学分(项目类别)1分。 特此证明。 【 附名单: XXXX学院(若校外单位名称) 2014年11月XX日 备注: 蓝色字体部分要根据《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量化表》等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如实填写。

范例4: <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申请 尊敬的学院老师: 我是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动物科学班的***,学号****。本人在201*年*月参加校团委、教务处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并获得校级三等奖成绩,活动证明材料附后。 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的规定,现向学院申请创新实践学分(学科竞赛项目)1分,请予认定。 特此申请。 申请人:**** 2014年11月**日 备注: ^ 蓝色字体部分要根据《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韶关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量化表》等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如实填写。

AA学分申请的类别及要求

AA学分申请的类别及要求 一、创新实践学分申请要求 根据《AA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本科期间必须修满2个创新实践学分。2012级学生执行学生手册中《AA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方案》。 二、创新实践学分申请类别 (一)技能类 对于各种竞赛获奖证书,需提交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对于学生个人报名参加非学校统一组织的赛事并且获奖的情况,除了要交证书原件与复印件外,还要提交参赛通知和参赛结果通报的复印件。 (二)科研类 1.研究成果获奖的,需提交获奖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 2.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含本科生自主科研立项),需提交结题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实验室开放项目,已经通过结题答辩的,由学校统一认定,不需要学生个人申请。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需提交结题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 3.发表学术论文与获得专利申请的,需提交报刊或授权证书的原件、复印件(期刊封面、相关目录页、正文)以及学生证的复印件。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 对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需提交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 (四)课外实践类 只对参加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相关成果进行认定。 1.对于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且获得符合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的奖项,需提交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并且要附有总结材料; 2.实践活动成果是调查报告的,要认真填写《社会实践类创新实践学分申请表》,并将相关成果用A4纸打印,附在申请表后装订;

3.对于参加学术报告会(是指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或学院聘请的校外专家进行的讲座)申请创新实践学分的,首先要填写《参加学术报告类创新实践学分申请表》,并对其中一个或两个报告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学习体会或论文(上报材料要按“申请表—学习体会—学习记录复印件”顺序装订)。此项申请只限定2012级和2013级学生。 4.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需提交证书原件与复印件。 三、汇总表填写要求 (一)学号:必须在excel表格中选择,不得自行输入,否则学分将不能正常记录。姓名、年级、专业会自动生成,无需更改。 (二)项目内容:比赛名称/论文名称/证书名称及编号等填写完整。 (三)主办单位:如果是发表论文,填写刊物名称和出版年月、期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请注明国家级、省级或校级。 (四)获奖等级(成果):如果成果是“项目论文”或“实验室开放论文”,填写指导教师姓名;如果是公开发表论文,此栏应填写“第几作者”。 (五)项目类别(表格内选择代码即可): 1.学科竞赛(a-1);期刊论文(a-2);非期刊论文等(a-3);专利申请(a-4); 2.科研实践训练项目论文(b-1);实验室开放论文(b-2);本科生自主科研立项(b-3);科研获奖(b-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b-5);科研课题(b-6); 3.职业资格证书类(c-1); 4.社会实践活动(e-1);学术报告类(e-2);创新创业大赛(e-3);创业活动(e-4); 5.文体活动(f-1); 6.电子版汇总表已经设置好格式,请不要更改,以免影响打印效果。 7.汇总表中未录入学生信息的记录行,请先删除,再打印。不明事宜请打电话:82158341。 四、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结果公示及查询 2016届本科毕业生在校4年中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结果的汇总表,将在2016年5月上旬发到学院负责人,届时请负责人通知学生核对确认。对于学生在核对中发现的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附件1: 杭电教[2010]294号 关于下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的 通知 各学院、处级部门: 现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予以下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创新学分决定办法通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12月29日印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和科研活动、创造发明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以我校学生名义,在学校认定的各类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发表论文及文学作品、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及文艺体育比赛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本人申请、学院认定和审核、教务处审批备案后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第三条凡就读于我校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均可申报创新学分。 第四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同一学生、同一学年、同一项目不累加得分,只记最高创新学分分值;集体奖项与个人奖项有重复的,取最高值计创新学分,不重复计算;同一项目跨年度再次获得更高档次奖励,以计算补差值的方式记录学分。 第二章创新学分的范围 第五条创新学分的范围包括:“学科竞赛学分”、“科研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 1.“学科竞赛学分”是指参加学校认定的大学生学科性竞赛,获校级或以上奖励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2.“科研学分”是指参加经学校认可的各类科技活动获奖,主持或主研科研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著、论文或作品,研究成果获奖,获国家专利等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