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参考资料

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参考资料
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参考资料

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乙二醇、丙三醇等。烷、烯、炔等烃类同系物相对密度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以上两点中以第2点最为重要,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

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四、滴定管压气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

河南宏力学校高中部胡乔木

在化学实验中,对于气体的化学实验,特别是有毒、有污染的气体的化学实验,它们的实验装置在发生反应之前必须要经过气密性检验这一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是气体的实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操作环节,它有时候往往影响着整个实验的成与败。在很多的实验题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单独对有关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的考查,其实,在实验题中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对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检验的重要考查形式。所以说,对于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我们应当引以足够的重视。同时,我们还应当重点掌握常见的几种重要的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以及这些检验方法的操作原

理。

现将中学化学常见的几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归纳如下。

1、微热法

这是中学化学检验装置气密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这种检验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受热膨胀之后从装置中逸出来,看到气泡冒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将导气管b的末端插入水槽中,用手握住试管a或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微热,这样试管a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在导气管末端会有气泡产生。在松开手或撤离酒精灯以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详见下图示。

2、液差法

液差法是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产生的“托力”将一段水柱托起,不再下降。对于不同的实验装置,利用液差法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时候,所采取的实验操作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液差法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1)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验:关闭导气管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得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后液面不再改变的时候即可证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

好。详见下图示。

(2)另一种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具体操作是这样的:连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得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静置片刻后,若液面保持不变则

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液封法

如下图所示,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这样的:关闭活塞K,向其中加入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若漏斗颈出现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若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形成一定的气压差而产生明显的现象,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装置中的某个可以加热的容器进行微热,再观察插入液体的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从而判断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2.工作原理(以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为例)

打开活塞,容器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球形漏斗内的稀硫酸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容器中,与锌粒接触,产生氢气;关上活塞后,由于酸液继续与锌粒接触,氢气依然生成,此时容器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压力将酸液压回球形漏斗,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氢气不再产生。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下划线的建议记下来(计算题经常要用到)。 Na 2O 62 Na 2 O 2 78 NaOH 40 NaCl 58.5 Na 2 CO 3 106 NaHCO 3 84 Na 2 S 78 Na 2SO 4 142 NaNO 3 85 NaClO 74.5 KOH 56 KCl 74.5 K 2CO 3 138 KHCO 3 100 K 2 SO 4 174 KNO 3 101 MgO 40 Mg(OH) 2 58 MgCl 2 95 MgCO 3 84 MgSO 4 120 CaO 56 Ca(OH) 2 74 CaCl 2 111 CaCO 3 100 Ca(HCO 3 ) 2 162 CaSO 4 136 Ca(ClO) 2 143 Ba(OH) 2 171 BaCl 2 208 BaCO 3 197 BaSO 4 233 Ba(NO 3 ) 2 164 Al 2O 3 102 Al(OH) 3 78 AlCl 3 133.5 Al 2 (SO 4 ) 3 342 KAl(SO 4 ) 2 ·12H 2 O 474 NaAlO 2 82 SiO 2 60 H 2 SiO 3 78 Na 2 SiO 3 122 SiCl 4 170 NH 3 17 N 2 H 4 32 NO 30 NO 2 46 HNO 3 63 NH 4 Cl 53.5 (NH 4 ) 2 CO 3 94 NH 4 HCO 3 79 (NH 4) 2 SO 4 132 NH 4 NO 3 80 CO(NH 2 ) 2 (尿素)60 P 2O 5 142 H 3 PO 4 98 Na 3 PO 4 164 Ca 3 (PO 4 ) 2 310 H 2O 18 H 2 O 2 34 H 2S 34 SO 2 64 SO 3 80 H 2 SO 4 98 HF 20 CaF 2 78 HCl 36.5 HClO 52.5 HBr 81 HI 128 MnO 2 87 KMnO 4 158 K 2 Cr 2 O 7 294 FeO 72 Fe 2O 3 160 Fe 3 O 4 232 Fe(OH) 3 107 FeCl 2 127 FeCl 3 162.5 FeS 88 FeS 2 120 FeSO 4 152 Fe 2 (SO 4 ) 3 400 CuO 80 Cu 2O 144 Cu(OH) 2 98 CuCl 2 135 CuS 96 Cu 2 S 160 CuSO 4 160 CuSO 4·5H 2 O 250 Cu(NO 3 ) 2 188 AgCl 143.5 AgBr 188 AgI 235 Ag 2SO 4 312 Ag 2 CO 3 276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看懂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一、导入新课 1.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 3O 4 ,据此你能知道关于Fe 3 O 4 的哪些信息?铁元 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2H;(2)H 2O;(3)2CO 2 。 3.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二、推进新课 1.相对分子质量 [设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具有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分子有相对分子质量吗? [讲解](1)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它的

符号是Mr,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请三位同学板演。 (1)氢氧化钙[Ca(OH) 2];(2)CuSO 4 ·5H 2 O;(3)5P 2 O 5 。 [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①“×”和“+”的应用。同种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不同元素之间应该用“+”相连接。②化学式中如果有括号(即含有多个原子团),不要忘记乘括号外的数字(即先算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再乘以原子团的个数)。 [设问]从化学式MnO 2 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讨论得出](1)组成的元素;(2)原子间的个数比;(3)原子的总个数。 [设问]MnO 2 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指导自学]阅读教科书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了解元素间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请三位同学板演。 水(H 2O);硝酸铵(NH 4 NO 3 );碱式碳酸铜[ Cu 2 (OH) 2 CO 3 ]。 [讨论交流]计算物质组成各元素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m(O)=(14×2)∶(4×1)∶(16×3)=7∶1∶12。②查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在计算Cu2(OH)2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m(Cu)∶m(O)∶m(H)∶m(C)∶m(O)=(64×2)∶(16×2)∶(1×2)∶(12×1)∶(16×3)=64∶16∶1∶6∶24(没把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在一起)。正确计算方法为m(Cu)∶m(O)∶m(H)∶m(C)=(64×2)∶(16×5)∶(1×2)∶(12×1)=64∶40∶1∶6。 [设问]知道元素间的质量比的表示方法,我们还能知道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吗? [模仿练习]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 2O 3 ,试计算:(1) 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2)氧化铁中铁、氧两元素的质量比;(3)氧化铁中铁

分子量及分布

分子量及分布 一、DLS(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 动态光散射 1.测试适用于:测量粒径,Zeta电位、大分子的分子量等 2.测试原理: 光通过胶体时,粒子会将光散射,在一定角度下可以检测到光信号,所检测到的信号是多个散射光子叠加后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瞬间光强不是固定值,在某一平均值下波动,但波动振幅与粒子粒径有关。某一时间的光强与另一时间的光强相比,在极短时间内,可以认识是相同的,我们可以认为相关度为1,在稍长时间后,光强相似度下降,时间无穷长时,光强完全与之前的不同,认为相关度为0。根据光学理论可得出光强相关议程。正在做布朗运动的粒子速度,与粒径(粒子大小)相关(Stokes - Einstein方程)。大颗粒运动缓慢,小粒子运动快速。如果测量大颗粒,那么由于它们运动缓慢,散射光斑的强度也将缓慢波动。类似地,如果测量小粒子,那么由于它们运动快速,散射光斑的密度也将快速波动。附件五显示了大颗粒和小粒子的相关关系函数。可以看到,相关关系函数衰减的速度与粒径相关,小粒子的衰减速度大大快于大颗粒的。最后通过光强波动变化和光强相关函数计算出粒径及其分布。 二、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 凝胶渗透色谱 1.测试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并且还可以分析

分子体积不同、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高分子同系物。 2.测试原理: 让被测量的高聚物溶液通过一根内装不同孔径的色谱柱,柱中可供分子通行的路径有粒子间的间隙(较大)和粒子内的通孔(较小)。当聚合物溶液流经色谱柱时,较大的分子被排除在粒子的小孔 之外,只能从粒子间的间隙通过,速率较快;而较小的分子可以进入粒子中的小孔,通过的速率要慢得多。经过一定长度的色谱柱,分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被分开,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在前面(即淋洗时间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在后面(即淋洗时间长)。自试样进柱到被淋洗出来,所接受到的淋出液总体积称为该试样的淋出体积。当仪器和实 验条件确定后,溶质的淋出体积与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愈大,其淋出体积愈小。 3.测试步骤: 直接法:在测定淋出液浓度的同时测定其粘度或光散射,从而求出其分子量。间接法:用一组分子量不等的、单分散的试样为 标准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淋出体积和分子量,则可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1).溶剂的选择:能溶解多种聚合物;不能腐蚀仪器部件;与检 测器相匹配。 2).把激光光散射与凝胶色谱仪联用,在得到浓度谱图的同时,还可得到散射光强对淋出体积的谱图,从而计算出分子量分布曲线和整个试样的各种平均分子量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题

1、下列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O(NH2)2 B.(NH4)2SO4 C.NH4NO3 D.KNO3 2、在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 C.D. 3、X和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A. XY B. XY3 C. X2Y3 D. X3Y 4、下列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的是 ( ) A. CaO+H2O=Ca(OH)2 B. H2O+CO2=H2CO3 C. CaCO3CaO+CO2 D. 2CO+O22CO2 5、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化合物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21∶8,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A3B4 B. A2B3 C. A3B2 D. AB 6、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 B、ClO2 C、SO2 D、NO2 7、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 ①SO2②SO2、CO 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8、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含有一种杂质,经分析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该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NH4)2SO4 B.CO(NH2)2 C.NH4HCO3 D.NaCl 9、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其式量为M,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B.C.D. 10、某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中只含有一种杂质,经测定该不纯的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5.8%,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Al2O3 B.MgO C.SiO2 D.CuO 11、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计算: ⑴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 ⑵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多少克高锰酸钾与71g硫酸钠(Na2SO4)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3分) 1、A 2、B 3、B 4、D 5、A 6、B 7、D 8、B 9、C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教学案

S %= 第四单元课题4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主备人 陈玉玺 审核人 使用人 备课时间 2009.10.29 上课时间 一、预习导学 1、 化学式H 2O 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那么H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O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例如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SO 2 Fe 2O 3 CO 2 P 2O 5 KClO 3 CaCO 3 2、化学式H 2O 表示的意义:表示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水中H ,O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如何计算?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之比。例如H 2O 中H :O=1×2:16×1 =1:8 计算下列各元素质量比 SO 2 Fe 2O 3 CO 2 P 2O 5 SO 3 MgO 3、SO 2是由 组成的,在SO 2中S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比上相对分子质量, 即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个数 ×100% 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SO 2中, S SO 2 =32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Fe 2O 3 SO 3 CaCO 3 MgO 二、预习检测

1、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中 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它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氮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三、学习探究 1、计算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NH4NO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18克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 4、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计算:多少克高锰酸钾与71 g硫酸钠(Na2SO4)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5、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分子个数相同的H2O与H2SO4之间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初中常用相对分子质量及计算公式

氢 气 H 2 2 五氧化二磷 P 2O 5 142 氧 气 O 2 32 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74 氯 气 Cl 2 71 氢氧化铜 Cu(OH)2 98 氨 气 NH 3 17 氢氧化钠 NaOH 40 氮 气 N 2 28 过氧化氢(双氧水) H 2O 2 34 一氧化碳 CO 28 碱式碳酸铜(绿) Cu 2(OH)2CO 3 222 二氧化碳 CO 2 44 盐酸(氯化氢) HCl 36.5 一氧化硫 SO 48 氯化钙 CaCl 2 111 二氧化硫 SO 2 64 氯化钾 KCl 74.5 三氧化硫 SO 3 80 氯化铁(淡黄溶) FeCl 3 162.5 二氧化锰 MnO 2 87 氯酸钾 KClO 3 122.5 碳 酸 H 2CO 3 62 高锰酸钾(灰锰氧) KMnO 4 158 碳酸钙 CaCO 3 100 硫酸铜(白固 蓝溶) CuSO 4 160 碳酸氢铵 NH 4HCO 3 79 硫酸钠 Na 2SO 4 142 硝 酸 HNO 3 63 硝酸铵 NH 4NO 3 80 硫 酸 H 2SO 4 98 甲 烷 CH 4 16 亚硫酸 H 2SO 3 82 尿 素 CO(NH 2)2 60 磷 酸 H 3PO 4 98 甲 醇 CH 3OH 32 水 H 2O 18 乙醇(酒精) C 2H 5OH 46

氧化铜(黑)CuO 80 乙炔C H226 2 氧化镁(白)MgO 40 乙酸(醋酸)CH COOH 60 3 氧化钙(白)CaO 56 四氧化三铁(黑)Fe O4232 3 氧化铁(红)Fe O3160 2 氧化亚铁(黑)FeO 72 硫酸亚铁(淡绿)FeSO 152 4 硫酸锌(白/无)ZnSO 161 4 初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一. 常用计算公式: (1)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 碳原子质量的1/12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 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 B的相对原子质量×n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化学式计算的典型题(2010年中考题精选) 1、求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KHCO3;(2)Cu2(OH)2CO3; (3)CuSO4·5H2O;(4)KAl(SO4)2·12H2O (5)2H2O;(6)4CO(NH2)2;(7)3Mg2+(8)5SO42-。 2、求下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1)CuSO4;(2)C2H5OH;(3)Fe2(SO4)3; 3、三硝基甲苯是TNT黄色炸药的主要成分,它的化学式为C6H5CH3(NO2)3,求三硝基甲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4、求下列常见氮肥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 (1)尿素[CO(NH2)2];(2)硝酸铵[NH4NO3];(3)碳酸氢铵[NH4HCO3]; (4)硫酸铵[(NH4)2SO4];(5)氯化铵[NH4Cl] 5、3.6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是多少g? 6、25g碳酸钙[CaCO3]含有的钙元素是多少g? 7、6kg尿素[CO(NH2)2]所含的氮元素是多少kg? 8、多少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是1g? 9、人们常采用吃含碳酸钙药物的方法补钙,若要补钙4mg,需要食用多少mg的碳酸钙? 10、多少g水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1.7g氨气[NH3]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11、多少g硝酸铵所含氮元素与12g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当? 12、多少g四氧化三铁所含铁元素质量是16g三氧化二铁质量的两倍? 13、农民用尿素给耕地的玉米施加氮肥,刚好需要120kg尿素,若改施用碳酸氢铵[NH4HCO3]达到相同的肥效,则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是多少?

14、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则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5、尿素[CO(NH2)2]中碳、氢、氧、氮四种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6、相同分子数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两者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7、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中,两者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8、各取n个二氧化硫分子和m个三氧化硫分子,两者的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19、如果水和二氧化碳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同,则水分子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0、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则二氧化硫分子和三氧化硫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1、氧气和臭氧所含的氧原子个数比是4:3,则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22、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则两者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23、取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则二氧化硫分子和三氧化硫所含的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 24、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是8:5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6、若要使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是______; 27、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硫元素的质量比是2:1,则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________。 28、将氯化钠粉末放在水中完全溶解,测定得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则钠元素在盐水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9、某地赤铁矿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是50%,杂质不含铁元素,则赤铁矿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30、某不纯的硝酸铵[NH4NO3]化肥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90%,杂质不含氮元素,则

第4章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量分布

第4章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量分布 4.1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意义 假定在某一高分子试样中含有若干种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的分子,该试样的总质量为w,总摩尔数为n,种类数用i表示,第I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i,摩尔数为ni,重量为wi,在整个试样中的重量分数为Wi,摩尔分数为Ni,则这些量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常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以数量为统计权重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定义为 以重量为统计权重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定义为 以z值为统计权重的z均相对分子质量,zi定义为wiMi,则z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为 用黏度法测得稀溶液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定义为 这里的a是指[η]=KMa公式中的指数。 根据定义式,很易证明:

数均、重均、Z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意义还可以分别理解为线均、面均和体均(即一维、二维、三维的统计平均)。 对于多分散试样, 对于单分散试样, (只有极少数象DNA等生物高分子才是单分散的) 用于表征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的参数主要有两个。 1、多分散系数(Heterodisperse Index,简称HI) 2、分布宽度指数 对于多分散试样,d>1或σn >0(σw>0) 对于单分散试样,d=1或σn=σw=0 表4-1比较了不同类型高分子的多分散性 表4-1合成高聚物中d的典型区间 4.2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1、端基分析法(end-group analysis,简称EA) 如果线形高分子的化学结构明确而且链端带有可以用化学方法(如滴定)或物理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分析的基团,那么测定一定重量高聚物中端基的数目,即可用下式求得试样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有关相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有关相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陈永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2)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要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将这部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难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下面我们主要学习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计算二氧化碳CO2的相对相对分子质量. 解:CO2的相对相对分子质量=12ⅹ1+16ⅹ2 =44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氧化三铁[Fe3O4] 五氧化二磷[P2O5]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尿素[CO(NH2)2] 硫酸铵[(NH4)2SO4] 例:计算胆矾[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64ⅹ1+32ⅹ1+16ⅹ4+5ⅹ(1ⅹ2+16ⅹ1) =160+90 =250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明矾[KAlSO412H2O] 绿矾[ZnSO47H2O]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计算水中元素的质量比 解:[H2O]中H:O的质量比=1ⅹ2:16 =1:8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硝酸铵[NH4NO3] 碳酸氢铵[NH4HCO3] 胆矾[CuSO4?5H2O]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计算硝酸铵[NH4NO3]中N的质量分数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 教学方法 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Cl 2二氧化硫SO 2 尿素CO(NH 2 ) 2 碳酸氢铵NH 4 HCO 3 说出上述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2、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在化学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分子质量也很小, 分子由原子构成,那么在化学中怎样表示分子的质量呢?(点题) 二、阅读学习目标(见学案)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自学指导(1)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阅读教材84—85页内容: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2、“总和”意味着用什么运算方法? 3、自学例题,并当堂训练:求Cl 2 、SO 2 、CO(NH 2 ) 2 、NH 4 HCO 3 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或=12+16+(14+1×2)×2=60 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一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4、强化训练:再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5、迁移发散: (1)求分子个数相等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2)求等质量的水和二氧化碳中的分子个数比。 自学指导(2): 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阅读教材85页内容 1、从字面上如何理解“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二氧化碳为例说明 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用化学式也可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自学例题,并当堂训练:求SO2、Ca(OH)2、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能否写成“=16×2:12=8:3”,为什么?注意前面所列元素的顺序与后面的计算顺序要一致。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二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4、强化训练:再求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5、迁移发散: 已知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7:4,求其化学式。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分子量及其分布习题

4.1 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意义 4.1.1 利用定义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4-1 假定A 与B 两聚合物试样中都含有三个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万、10万和20万,相应的重量分数分别为:A 是0.3、0.4和0.3,B 是0.1、0.8和0.1,计算此二试样的n M 、w M 和z M ,并求其分布宽度指数2 n σ、2 w σ和多分散系数d 。 解:(1)对于A 281691023.0104.0103.01 15 54=?++== ∑i i n M W M 103000 1023.0104.0103.0554=??+?+?==∑i i w M W M 155630 103000 1043.0104.0103.0101082 =??+?+?== ∑w i i z M M W M 66.3==n w M M d ()922 21090.266.3281691?=?=-=d M n n σ ()1022 21088.366.31030001?=?=-=d M w w σ (2)对于B 54054=n M 101000 =w M 118910=z M 87.1=d 921054.2?=n σ 92 1087.8?=w σ 例4-2 假定某聚合物试样中含有三个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万、2万和3万,今测得该试样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n M 为2万、重均相对分子质量w M 为2.3万,试计算此试样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和重量分数。 解:(1)221n i i i i i i i i w n i i i i i M N M N M W M N M M n M W M M N ?=??===?? ?=?∑∑∑∑∑ ?????=++?=?+?+?=?+?+1 106.41091041010210310210321 8 382818 4342414N N N N N N N N N 解得 3.01=N ,4.02=N ,3.03=N (2)??? ? ? ???? ====∑∑∑∑111i i i w n i i i i n W M W M M M W M W M 或 ???? ?????=++?=?+?+?=?+?+1 103.2103102101021103102103 214 3424144 434241 W W W W W W W W W 解得 15.01=W ,4.02=W ,45.03=W 例4-3 假定PMMA 样品由相对分子质量100,000和400,000两个单分散级分以1:2的重量比组成,求它的n M ,w M 和v M ,(假定a =0.5)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解:51 101000,1001-?== N 52105.0000 ,4002 -?==N ()()()() 5 55555104105.010101----??+?==∑i i n M n M 5 100.2?=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目录

编辑本段计算题 一、求相对分子质量 格式为: 解: XXX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数量*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结果 初三考生要注意这里一律以元素为单位分开计算,不能以原子团为单位整体计算,否则是没有分的。 例题 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 注意这里与摩尔质量不同,不可写为M(H2O) 例2:计算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 二、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格式为: XXX中X元素与X元素质量比=(X原子个数*X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X相对原子质量) 例1:求二氧化碳碳氧元素质量比 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 三、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格式为: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这里要注意写上100%,否则公式错误,考试时公式分扣除。 例:有MgO与MgSO4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已知镁的质量分数为33%,求氧化镁质量分数 解:设MgO质量分数X ( X·Mg + ( 1 - X )·Mg ) / ( X·MgO + ( 1 - X )·MgSO4 )=33% 解出X即为氧化镁质量分数 编辑本段计量 原子的质量计量一样,分子的质量计量也先后存在3个量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和分子量。众所周知,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质量之和。在日常专业工作中,不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们的分子

质量都是根据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周期表上查到)计算得到。既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单位为“1”的相对质量,那么由此计算得到的分子质量必然也是一个单位为“1”的相对质量。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往往都是通过电泳、离心或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得其近似分子质量,因而更是一个相对概念的量值。所以,我们过去长期习惯使用着的“分子量”实际上都是相对的分子质量。因此,国标指出“以前称为分子量”的即是“相对分子质 量”(relativemolecularmass),并将后者定义为“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相对分子质量是两个质量之比,也在计算表达形式上进一步明确了“相对”的含义。对于定义中的“特定单元”,主要是指空气等组成成分基本不变的特殊混合物,它们的相对质量可根据其组成成分(N2,O2,CO2,Ar等)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计算其平均质量,然后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即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的量符号为Mr.,单位为“1”。 常用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编辑本段1 .酸类 盐酸HCl = 1+ 硝酸HNO3 63 = 1+14+16*3 碳酸H2CO3 62 硫酸H2SO4 98 磷酸H3PO4 98 编辑本段2

相对分子质量(及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电子教案

氢气H2 2 氨气NH3 17 氮气N2 28 氧气O2 32 一氧化碳CO 28 二氧化碳CO2 44 一氧化硫SO 48 二氧化硫SO2 64 三氧化硫SO3 80 二氧化锰MnO2 87 二氧化硅SiO2 60 一氧化氮NO 30 二氧化氮NO2 46 三氧化钨WO3 232 二硫化碳CS276 二硫化亚铁FeS2 120 五氧化二磷P2O5 142 氧化铁Fe2O3 160 氧化亚铁FeO82 四氧化三铁Fe3O4 232 氧化铜CuO 80 氧化亚铜Cu2O 144 氧化钠Na2O 62 氧化镁MgO 40 氧化钙CaO 56 氧化铝Al2O3 102 氧化汞HgO 217 氧化银Ag2O 232 氧化铅PbO 223 氧化锌ZnO 81 过氧化氢H2O2 34 氯气Cl2 71 氯化钾KCl 74.5 氯化钠NaCl 58.5 氯化镁MgCl2 95 氯化钙CaCl2 111 氯化铜CuCl2 135 氯化锌ZnCl2 136 氯化钡BaCl2 208 氯化铝AlCl3 133.5 氯化铁FeCl3 162.5 氯化亚铁FeCl2 127 氯化银AgCl 143.5 氯化氢HCl 36.5 氯酸钾KClO3 122.5 氯化铵NH4Cl 53.5 硫酸

H2SO4 98 硫酸锌ZnSO4 161 硫酸铵(NH4)2SO4 132 硫酸铜CuSO4 160 硫酸钡BaSO4 233 硫酸钙CaSO4 136 硫酸钾KSO4 135 硫酸钠 Na2SO4142 硫酸镁MgSO4 120 硫酸铁Fe2(SO4)3 400 硫酸亚铁FeSO4 152 硫酸铝Al2(SO4)3 342 硫酸氢钠NaHSO4 120 硫酸氢钾KHSO4 136 亚硫酸H2SO3 82 亚硫酸钠NaSO3 103 亚硫酸铁Fe2(SO3)3 352 亚硫酸亚铁FeSO3 136 磷酸H3PO4 98 磷酸钠Na3PO4164 磷酸钙Ca3(PO4)2 310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115 羟基磷酸钙Ca5(OH)(PO4)3 502 硝酸HNO3 63 亚硝酸HNO2 47 硝酸钠NaNO3 85 硝酸钾KNO3 101 硝酸银AgNO3 170 硝酸镁MgNO3 86 硝酸铜Cu(NO3)2 188 硝酸铵NH4NO3 80 硝酸钙Ca(NO3)2 164 碳酸 H2CO3 62 碳酸钠Na2CO3 106 碳酸钙CaCO3 100 碳酸镁MgCO3 84 碳酸钾K2CO3 138 碳酸氢铵 NH4HCO3 79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222 氢氧化钠NaOH 40 氢氧化钙Ca(OH)2 74 氢氧化钡Ba(OH)2 171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 教学方法 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Cl 2二氧化硫SO 2 尿素CO(NH 2 ) 2 碳酸氢铵NH 4 HCO 3 说出上述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2、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在化学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分子质量也很小, 分子由原子构成,那么在化学中怎样表示分子的质量呢?(点题) 二、阅读学习目标(见学案)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自学指导(1)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阅读教材84—85页内容: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2、“总和”意味着用什么运算方法? 3、自学例题,并当堂训练:求Cl 2、SO 2 、CO(NH 2 ) 2 、NH 4 HCO 3 的相对 分子质量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或=12+16+(14+1×2)×2=60 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一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三部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涵盖了五种基本的计算,即:(1)求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这些内容 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 义的透彻理解基础之上,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策略,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是在课前复习中重点复习化学式的涵义。要求学生能熟练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 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知道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几种什么原子构成,并且能正确数出每种 原子的个数。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涵义 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限制难点个数的作用。 二是在引入课题时,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且让这个实例贯穿本课题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三是采用“学、议、练”的学习方式。就数学角度来看计算,本课题是比较简单的,教材中有例题,只要引导得当,学法指导到位,学生容易学会。设计合适的练习题,学生也容易暴露自学中的问题,通过“议”,这些问题又能及时得到解决。通过练,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学情,我们的学生长期习 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所以要让想学生完全自学,需要一个过程,作 为教师在本节课中将在指导学生自学上狠下功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以下五种计算(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 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相对分子质量(及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氢气H2 2 氨气NH3 17 氮气N2 28 氧气O2 32 一氧化碳CO 28 二氧化碳CO2 44 一氧化硫SO 48 二氧化硫SO2 64 三氧化硫SO3 80 二氧化锰MnO2 87 二氧化硅SiO2 60 一氧化氮NO 30 二氧化氮NO2 46 三氧化钨WO3 232 二硫化碳CS2 76 二硫化亚铁 FeS2 120 五氧化二磷 P2O5 142 氧化铁Fe2O3 160 氧化亚铁FeO 82 四氧化三铁 Fe3O4 232 氧化铜CuO 80 氧化亚铜Cu2O 144 氧化钠Na2O 62

. 氧化镁MgO 40 氧化钙CaO 56 氧化铝Al2O3 102 氧化汞HgO 217 氧化银Ag2O 232 氧化铅PbO 223 氧化锌ZnO 81 过氧化氢H2O2 34 氯气Cl2 71 氯化钾KCl 74.5 氯化钠NaCl 58.5 氯化镁MgCl2 95 氯化钙CaCl2 111 氯化铜CuCl2 135 氯化锌ZnCl2 136 氯化钡BaCl2 208 氯化铝AlCl3 133.5 氯化铁FeCl3 162.5 氯化亚铁FeCl2 127 氯化银AgCl 143.5 氯化氢HCl 36.5 氯酸钾KClO3 122.5

. 氯化铵NH4Cl 53.5 硫酸H2SO4 98 硫酸锌ZnSO4 161 硫酸铵(NH4)2SO4 132 硫酸铜CuSO4 160 硫酸钡BaSO4 233 硫酸钙CaSO4 136 硫酸钾KSO4 135 硫酸钠Na2SO4 142 硫酸镁MgSO4 120 硫酸铁Fe2(SO4)3 400 硫酸亚铁FeSO4 152 硫酸铝Al2(SO4)3 342 硫酸氢钠NaHSO4 120 硫酸氢钾KHSO4 136 亚硫酸H2SO3 82 亚硫酸钠NaSO3 103 亚硫酸铁Fe2(SO3)3 352 亚硫酸亚铁 FeSO3 136 磷酸H3PO4 98 磷酸钠Na3PO4 164 磷酸钙Ca3(PO4)2 310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练习题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练习题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计算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氯酸钾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氢氧化钙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4)计算硫酸铁Fe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 ※(5)已知R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R(NO3)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1)计算水H2O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氧化铁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1)计算水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2)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4.练习: 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各元素的质量比 (3)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已知元素质量分数与元素质量之间的关系 (1)计算36g水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 (2)50kg硝酸铵NH4NO3中含有多少kg的氮元素? (3)多少g尿素CO(NH2)2中含有70g的氮元素? (4)多少g硝酸铰与12g的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5)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计算: ①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③多少克尿素中含氮元素28克? ④30克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克? 6.290t铁矿石(含四氧化三铁Fe3O4 80%,杂质中不含铁) 中含有铁的质量为多少t? ※7.已知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含NH4NO3为90%(杂 质不含氮),求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8.已知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30%(杂质不含氮),求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初中常用相对分子质量及常用化学计算公式

初中常见分子量总结(根据颜色和可溶性,可以组合分离和除杂题自测) 氢气(无无)H2 2 硝酸HNO363 氧气(无无)O232 硝酸根离子团NO3-62 氨气(刺透)NH317 硝酸铵(白/无)NH4NO380 硝酸银Ag NO3170 水H2O 18 盐酸(氯化氢)HCl 36.5 二氧化碳(无无)CO244 两个氯化氢分子 2 HCl73 氧化钙(生石灰)白CaO 56 氯离子Cl1-35.5 一氧化碳(无无)CO 28 氯化钠(食盐)白NaCl 58.5 氧化镁(白)MgO 40 氯化铁(淡黄溶)FeCl3162.5 氧化铁(红)Fe2O3160 氯化钙(白/无)CaCl2111 氧化铜(黑)CuO 80 氯化钡(白/无)BaCl2208 四氧化三铁(黑)Fe3O4232 氯化银AgCl 143.5 氧化亚铁(黑)FeO 72 二氧化锰(黑)MnO287 二氧化硫(刺透)SO264 硫酸H2SO498 硫酸根离子团SO42-96 碳酸H2CO362 硫酸铜(白固蓝溶)CuSO4160 碳酸根CO32—60 硫酸钠(白/无)Na2SO4142 碳酸钙(白沉酸溶)CaCO3100 硫酸钡(白不溶沉)BaSO4233 碳酸钠(白/无)Na2CO3106 硫酸镁(白/无)MgSO4120 碳酸钡(白沉酸溶)BaCO3197 硫酸亚铁(淡绿)FeSO4152 碳酸氢铵(白/无)NH4HCO379 硫酸锌(白/无)ZnSO4161 碱式碳酸铜(绿)Cu2(OH)2CO3222 五水硫酸铜(蓝固蓝溶)Cu SO4 5H2O 250 ? 氯酸钾KClO3122.5 氢氧化钠NaOH 40 高锰酸钾(灰锰氧)KMnO4158 氢氧化钙(熟石灰微溶)Ca(OH)274 甲烷CH416 氢氧根 OH17 尿素CO(NH 2)260 氢氧化镁(白/无)Mg(OH)258 乙醇(酒精)C2H5OH 46 氢氧化铜(蓝沉酸溶)Cu(OH)298 乙酸(醋酸)CH3COOH 60 氨水NH3 H2O35 蔗糖C6H12O618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