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学案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5篇)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5篇)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学的蓝图和指南,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学生在以前就已经接触过估算,初步了解了估算的必要性。
并且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把一个数估算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
这节内容是引导学生理解“大约”的意思,学会用除法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更深入理解估算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题目,找关键字,列出正确的算式。
2、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并能根据关键字进行估算,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用除法估算的方法简便快速的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准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
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能准确的进行估算。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故事引入:最近天气真热呀!小红和爸爸妈妈决定出去旅游。
(出示情景图)2、提出问题旅游结束宾馆的服务员告诉他们住了3天一共消费了267元,小红想知道他们每天的住宿费大约多少钱?你能帮帮她吗?3、解决问题(1)阅读理解题目知道了一共住了3天,也就是住的天数。
还知道3天花了267元,也就是总的住宿费。
要求每天(一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找到关键字“大约”有“大概、差不多的意思”不需要求出准确值。
(2)解决问题求每天(一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就是把总的住宿费平均分成3份。
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
也就是要进行估算。
(估算要写约等号)列除法算式: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
267÷3≈(3)学生尝试计算(4)判断分析两种结果都合理吗?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两种方法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而且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果不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
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教学难点:估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估算概念,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2.学生分享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经验。
二、探究1.教师展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估算的方法。
三、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估算过程,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原理。
3.强调估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四、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错误。
3.学生再次练习,巩固估算方法。
五、应用1.教师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3.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七、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设计一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题目,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一、导入1.教师以购物找零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估算商品价格。
2.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取整数等。
二、探究1.教师展示题目:36÷4,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估算的方法。
三、讲解1.教师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如将除数和被除数都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
2.通过例题演示估算过程,如将36÷4估算为40÷4,得到1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1、口算下面各题。
640÷8= 500÷5=60÷3= 200÷4=4200÷6= 1200÷2=36÷3= 360÷9=80÷4= 300÷6=2400÷6= 42÷2=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76÷3= 386÷4=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节假日,小丽一家三口出去游玩,要在宾馆住三天,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帮帮他们吗生:能!1、初步学习估算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1:我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师:你真会读题目!仔细观察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问我们“大约”多少钱。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大约”是什么意思呢生:大概、差不多、估计…….师:所以我们是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的!谁会列式生1:267÷3师:为什么要用除法呢生1:把267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会估算吗生:会!师:请你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算一算,算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谁能把你的算法分享给大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计算方法)生1: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267÷3≈100(元)生2: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267÷3≈90(元) 生3:……….(方法合理均可)师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几种方法均正确,事实上估算方法具有多样性(师板书)。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页的例15、例16,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用处,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单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复习教科书第67页复习(1)、(2)、(3)。
在复习完了乘法估算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乘法估算的方法;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用什么方法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5。
教师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32÷4提问:(1)要求“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多少页?”是求精确的商还是求近似的商?(2)被除数最高位4够不够除?教师指出:百位上的4除以4,够商1,求432的近似数要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400。
(3)400除以4得多少?这个商在算式中用什么符号来连接上算式?为什么?板书:432÷4≈100(页)答: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100页书。
(4)如果把问题改为小丽平均每星期看了多少页,又应该怎么算呢?432÷4=108(页)(5)比较估算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看是不是很接近。
432÷4≈100(页)432÷4=108(页)(6)集体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
915÷3≈792÷4≈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第一步求什么,怎样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
2、教学例16。
(1)怎样看出题中只要求进行估算?(2)在黑板上列式3486÷7≈(3)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应看前几位?教师指出:被除数3486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除,就用它的前两位上的数除以7,这样才够除。
求3486的近似数要省略被除数百位后面的尾数,大约等于3500。
(4)应把3486看作多少?(看作3500)3486÷7≈500(千克)(5)引导学生看估算结果和实际除的结果是不是接近?(6)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5632÷7≈4780÷6≈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在求被除数的近似数时,两道题当中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年级的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doc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具体情境进行的估算。
教学建议:教材给出了两个学生对例 2 的不同解题策略,使学生明白: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具体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a.课一开始除了教材中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外还可以创设更多情境。
如: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 182 人,每 4 人发一顶帐篷,至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每听饮料 3 元, 100 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b. 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124318241003c.请学生逐一说说算式的意思,在说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
2、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A.一般方法a. 从上面的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估算之后展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生 1:124120,1203=40(或 340=120),每人大约运 40 箱。
生 2:124=120+4,1203=40,剩下的 4 箱中每人还可运 1 箱,每人大约运 41 箱。
b.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c.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B.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a. 再现一开始问题情境,每听饮料 3 元, 100 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 182 人,如果每 4 人发一顶帐篷,至少要准备多少顶?b. 组织讨论,能将 100 估成 120 吗?为什么?将 182 估成 160 合适还是估成 200 合适?通过对买饮料和准备帐篷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新三年级上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了解什么时候估大,什么时候估小。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方法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什么时候估大,什么时候估小。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新课学习1.出示教学主题图,呈现动物的情境图2.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大象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梅花鹿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3.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大象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把2716看成2700,2700÷3≈900(2)把2716拆成2700和16:2716=2700+16,2700÷3=900,大象的质量是小狗的900倍,还多16千克,又算了一次,最后16÷3≈5,大象的质量是小狗的905倍。
师板书:2700÷3≈900或者2716=2700+16,2700÷3=900,16÷3=5 (1)2700÷3≈9054.梅花鹿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除法估算教案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一、教学设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估算这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这堂课以三年级学生参加“春游”活动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贯穿整堂课的始终,通过解决“春游”中出现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完成教学,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既结合生活实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堂课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首先是基本题的教学,通过例题及尝试练习的学习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然后教师通过一组对比练习,渗透了估算力求简便的数学思想,估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千数,还是整百数,要遵循计算简便的原则。
最后,设计了“租船”这个拓展练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新旧知识的整合。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加、减、乘、除的估算,因此在课的最后设计了整合与提高的教学环节,力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升华。
二、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下个星期我们要去春游了,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出发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春游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出示:江桥中心校三年级学生去春游,每班去39人,7个班大约去多少人?师:谁能很快计算出结果?生:7个班大约去280人。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9×7≈280(人)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生:因为题目问“7个班大约去多少人?”我们可以估算。
师过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大概估计就可以。
像这里,我们把39看成40,估算非常简便。
(二)结合实际,学习新知。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微教案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微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学会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
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会用除法估算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会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复习口算除法,让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想乘法,把被除数看成
几个十。
2.求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提出问题,明确题意;通过自学提示尝试估算方法,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当堂检测
通过做两道检测题,复习巩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拓展延伸
通过拓展提高,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00元能估成120元吗?为什么?使学生了解了估算的实际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三年级上册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AA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复习
口算
240÷6= 180÷3= 7200÷9= 80÷2=
200÷4= 400÷5= 450÷9= 300÷6=
2.自主探究新知
观察教材情景图
(1)大象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
2716÷3≈
估算方法一:2716接近(),把2716看作(),再口算出()÷3的商。
所以2716÷3≈()
估算方法二:2716可以分成2700+16,2700÷3=900,剩下的16千克大约是3千克的3倍。
所以2716÷3≈()
(2)比较二种估算方法。
你更喜欢哪种估算方法?估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梅花鹿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
59÷3≈
估算方法一:59接近(),把59看作(),再口算出()÷3的商。
所以59÷3≈()
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拆数估算法。
把三位数拆成几百几十加几或几百几十加几十(拆成的数一般都是一位数的倍数),然后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3)想口诀估算。
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3.达标练习
(1)一共有180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篮子里,每个篮子大约放几个?
算式是:,我的估算方法:可以把180看成(),再让()除以4,
所以180÷4≈(个)
也可以把180看成(),再让()除以4,
所以180÷4≈(个)
(2)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中,某村有灾民482人,如果按每6人发一顶帐篷,至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算式:
答:。
4.总结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我在方面表现不够好。
以后要注意。
四、参考资料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少。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开。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
奇怪的是,古生物学业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