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复习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 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
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 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 异》。 • 毕淑敏(1952——),女,作家,医师。 1952年出生于新疆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
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
•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 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 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 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 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作者简介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 1951年出生于上海。
•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 (fèi)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 文学家,小说、散文家,翻译家。 • 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 中篇小说:《憩园》《 寒夜》 • 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 •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 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福建长乐 人,因其一生刚好度过一个世纪,所以又 称为“世纪老人”
老舍 (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 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 等。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话剧《茶馆》等

苏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繁星》选自《巴金选集》,作者巴金,原名李尧堂,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本文是一篇散文,紧绕“看繁星” ,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抒写了作者爱星天、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的方法,即先写眼前景物,再写由此产生的联想与想像。

《冰心诗四首》选自《繁星春水》,作者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本文前两首诗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务奋斗、积极进取的小诗。

具体讲:《母亲》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纸船》抒发思念母亲的深情;《成功的花》告诉人们成功来自奋斗、牺牲。

《嫩绿的芽》讴歌青春与活力,催人奋进,富有积极意义。

冰心体诗特点:短小精悍,感情丰富,哲理朴素,格调自然柔和。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人代表人物。

本文是一则寓言,旨在说明做事,看问题不能迷信教条。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又名《吕览》。

编者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国相,杂家代表人物。

本文是一篇寓言,旨在说明做事看问题,应随情势变化而变化。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本诗为五律,描写了北固山山青水碧的壮丽春景,既表达出-欣喜之情,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思乡之意(诗的主旋律是欣喜的)。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非常精彩。

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眼中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小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

在诗人的笔下,既是美景,也是哲理。

苏教版语文七上文学常识汇总

苏教版语文七上文学常识汇总
《秋词》,七绝,一反悲秋传统,大力颂秋,抒发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豪情。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河南河阳人
唐代
《昌黎先生集》
文学家,哲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早春》,七绝,写出了早春的可爱,目的在邀约朋友出门赏春,也表达珍惜美好时光的意思。诗歌后两句由写景转入议论,以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
李白
东汉无名诗人
东汉
《古诗十九首》收入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中
《迢迢牵牛星》古体诗,表现离恨和相思之情。运用叠字,琅琅上口,增强了全诗缠绵的情调。
郦道元
字善长
范阳涿县人(今河北涿县人)
北魏
《水经注》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表现三峡壮美风光。
杜牧
字牧之
京兆万年人(陕西西安)
唐代
刘绍棠
当代
长篇小说《京门脸子》中篇小说《蒲柳人家》
当代作家
《本命年的回想》,散文。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梁衡
当代
当代作家
《夏》,散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山东历城人
南宋
《稼轩长短句》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诗歌多豪放之气,与苏轼并称“苏辛”。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作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词,表现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诗人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
沈括
字存中
浙江钱塘人
北宋
《梦溪笔谈》笔记体文集,
我国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其著作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部分【考点提示】1、熟记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出处。

2、了解有关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

3、理解重要作品中的重要文学形象以及主要故事情节(包括名著)。

4、从考查内容和形式上看,试题由单纯考查主要人物主要情节逐渐向名著的细节问题、对名著的内容概括、赏析和再创造等方面过渡。

主要考查内容集中在名著的书名、作者、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写作手法、语言特点、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

5、从题性上看,除了传统的填空题型外,还有向同学们推荐阅读书目、填写图书阅读卡等形式。

【创新题例】1、课外阅读小组要举行《水浒传》阅读沙龙,要求组员各自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评价书中的主要人物。

假如你也参加这个活动,请你在以下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作简要评价,点明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字数50字左右。

林冲鲁智深武松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名著人物、情节的掌握情况。

回答此题不仅要求熟记名著中的任务及其精彩的故事情节,还要善于归纳概括,对人物评价要恰如其分,有简要分析,语言通顺。

参考性格特点:林冲:有勇有谋,忍辱负重,有仁有义等。

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等。

武松:有勇有谋,崇尚忠义,爱憎分明等。

2、在文学社团组织的庆祝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情景:《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行来到荆州古城脚下观看奥运圣火的传递。

要你扮演猪八戒,请你写出他的扮相特点,写好猪八戒上场时自报家门的台词,40字左右。

(1)扮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十分新颖,不仅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掌握情况,还要结合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因此比较灵活,风趣。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而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的语文知识点又以苏教版为主。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的相关内容吧!一、基础语法1. 名词名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词汇,如人、动物、事物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名词的基本定义,还需要掌握其用法,如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等。

2. 动词动词是用来描述动作或状态的词汇,如跑、走、笑、哭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以及常用的不规则动词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如高、矮、胖、瘦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形容词的基本概念,还需要了解其级别、比较级、最高级以及与名词的搭配等方面的知识点。

4. 副词副词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句子的特征,如快、慢、好、坏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副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

5. 介词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如在、于、向、跟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介词的定义、分类、运用以及常见的介词短语等方面的知识点。

6.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句子或词语的词汇,如但是、并且、因为、所以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掌握连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关系等知识点。

7.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汇,如我、你、他、她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掌握代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名词的搭配等方面的知识点。

8. 数词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词汇,如一、二、三、十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数词的分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搭配等知识点。

二、阅读理解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同时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点来回答问题。

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自身的语文能力,也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试卷题目常见的一些术语(问题):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苏教版初一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一上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一上册知识点整理对于刚刚踏入初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初一上册的知识是构建后续学习基础的重要基石。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下苏教版初一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一、语文1、古诗词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能够背诵并理解经典古诗词,如《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等。

了解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文言文初一上册会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像《幼时记趣》《三峡》等。

需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理解文章的主旨。

3、现代文阅读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主旨、写作手法等。

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4、作文从小学的简单写作过渡到初中较为复杂的作文,要学会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二、数学1、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整式的加减认识单项式、多项式,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学会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

3、一元一次方程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等。

4、图形初步认识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角的度量和角的比较,认识余角和补角。

三、英语1、词汇积累大量的基础词汇,包括日常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常用单词。

2、语法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等。

3、听力与口语注重听力训练,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4、阅读理解培养阅读英语短文的能力,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四、生物1、生物与环境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绿色植物学习绿色植物的种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

五、地理1、地球与地图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一、应记住的根底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以下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衬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鼓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文学常识1.《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赵丽宏。

本文是一篇书序的节录,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青少年介绍文学。

围绕“打开”,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2.《繁星》选自《海行杂记》,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文章围绕看繁星,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等。

她的作品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永,艺术精巧。

4.《安恩和奶牛》作者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漫长的旅程》等。

这篇小说篇幅短小,却能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和动作描写,刻画出安恩鲜明的个性。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故事第一层写一个要买鞋的郑国人因为忘了带量好的尺寸,结果没有买到鞋。

第二层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韩非喜欢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其中不少故事已成为成语,如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此书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也称《吕览》。

故事第一层说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剑掉入江中,却在江边根据刻在船上的记号下水找剑。

第二层是议论,讥笑这种找剑的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这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6.《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将景物拟人化,富有生机。

这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7.《赤壁》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

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概叹,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8.《浣溪沙》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代表者之一。

浣溪沙是词牌名。

本词体现出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9.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飞鸟集》《新月集》和长篇小说《沉船》等。

10.《往事依依》作者于漪,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本文选材精当,语言优美,饱含深情,富有哲理。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11.《幼时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著有《浮生六记》。

文章生动记叙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12.《十三岁的际遇》是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自己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13.《伟人细胞》作者秦文君,当代女作家。

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男生贾里》,记叙了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

文章语言轻松活泼,诙谐幽默,采用大胆的夸张笔法,造成一种令人会心一笑的轻喜剧效果。

14.《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马克·吐温”在英语中是水手的术语,意为“水深12英尺”,表示轮船可以通过。

这部长篇小说以汤姆的传奇经历为线索,颂扬了汤姆和她的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心灵,鞭挞了印第安人乔之流的贪婪和凶残。

汤姆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马克·吐温从小缺少关爱,他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特别关心,他创作这部小说一是为了表示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二是为了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启发人们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15.《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在《社戏》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6.《端午日》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

作者注意渲染气氛,突出民乐。

17.《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刘绍棠,现代作家。

其文学创作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

本文写的是京郊运河地区过年的情景,充满了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本文线索清晰,特别是第4段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到除夕之夜,如数家珍地逐一述说了过年的10件事情,或明确交代时间,或以一定的语句承上启下,生动传神的述说中情致饱满,兴趣盎然。

18.《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代诗人。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上阕写月下饮酒。

下阕写对月怀人。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0.《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诗歌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21.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种类多,用途广,内容与语言风格丰富多样。

有春联、楹联、堂联、寿联、婚联、挽联、题画联、交谊联、名胜联等。

对联在语言形式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字数不限。

②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能完全对称。

③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同。

④上下联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对。

⑤对联的修辞技巧与诗文中的对偶句修辞相似,但又别具特色。

22.《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

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选用准确的词语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

②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的短语短句,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③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23.《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文章布局匠心独运,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语言简练生动。

24.《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5.《夏》作者梁衡。

当代作家。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2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2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豪放词派代表者之一,与苏轼合称“苏辛”。

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本篇是作者中年退闲上饶农村所作,描写农村夜景很有特点。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都是极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词人巧妙的组合,就显得形象生动且富有情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在夏夜里用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28.《秋词》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

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29.《斜塔上的实验》选自《中国学生必读文库》,作者是亨利·托马斯和达纳·李·托马斯,两位都是美国作家。

本文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

全文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

表现了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3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全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31.《宇宙里有些什么》选自《飞出地球去》,作者郑文光,科普作家。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

本文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宇宙的秘密。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采用了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作者在介绍“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热爱,对未知的科学世界的向往。

32.《梦溪笔谈》二则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梦溪笔谈》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

内容涉及广泛,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