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中的中英文标点、拼写和格式的使用(详细汇总)

word中的中英文标点、拼写和格式的使用(详细汇总)
word中的中英文标点、拼写和格式的使用(详细汇总)

第十章不容忽视的细节:标点、拼写、和格式

?主要章节:10.1 细节的意义(P227)

10.2 标点符号(P227~241)

10.3 拼写(P241~243)

10.4 文件格式(P243~245)

10.5 其他细节(PP246)

10.6 练习答案(P246~249)

10.1 细节的意义(责任重大、微观要求)

10.2标点符号(目的:理清结构、划分意群、便于阅读)

10.2.1英汉标点符号和用法的主要差异

1)英文标点:①看起来较小;

②句号是圆点;

③破折号用两个连字符(--)表示;

④无顿号、书名号、间隔号(·);

2)汉译英时:①顿号转化为逗号或“and”;

②去掉书名号,但英语中书名号实词首字母大写;

③整个书名斜体;

3)英文标点的前后空格问题

①逗号、分好、句号、冒号、感叹号、问号→前无空格,后有空格

②圆括号、方括号、引号→内无空格,外有空格

③破折号、连字符→两端无空格

④撇号(’)→前后均无间隔

10.2.2 英语标点用法要点

1)句号、分号、逗号、括号、破折号(正式问题中不用破折号);

2)冒号→英语中的副标题不用破折号,用冒号

例如:《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3)连字符:①用于单词断行、构成复合词;

②避免意思含糊,出现误解;

例如:Mr. Green was a small-business man.

格林先生是位做小买卖的商人。

Mr. Green was a small business man

格林先生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商人。

4)省略号:①英语省略号一般是三个点,而且居下(…);

②MLA规定,省略号都用方括号括住;

③英语省略号三个点和前面的内容之间留一个空格,最后一个

点和后面的内容之间留一个空格;

④英语省略号如果出现在段落的最后,即省略号之后没有其他

句子时,应该在省略号之后再加上其他的标点。

5)直接引语:

①直接引语两边用单引号(英式英语)或者双引号(美式英语);

②“he said”之类的话:

a.“he said”之类的话放在直接引语之后,在右引号之前加逗号、

问好、感叹号等,但不能加句号;

例如:“Let’s go,” I whispered. (例子:P236)

b.“he said”之类的话放在句子中间,把引用的一句话一分为二,

则这引用的两句话都加引号,第一部分结束时用逗号,第二部

分开头用小写(除非本该用大写),逗号和句号都放在引号之内;

例如:“Frankly darling,” he murmured,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例子:P236)

c.“he said”之类的话放在句首,直接引语前用逗号,直接引语后

用句号、问号、感叹号,且放在右引号前面;

例如:He smiled and asked, “Are you her grandson?”

d.如果引用的句子结束之后接着引用两个另一个句子,则后半部分

开头大写,两端用引号;

例如:“Yes, yes,” he replied. “He’ll be all right.”(注意) 6)引用标题和短语

①在正式文体中,提到书名、电影名、剧本名、等标题名称,可用引号;

②在非正式文体中,书名、电影名、剧本名、等标题名称经常不用引号;

③在书和文章中,标题名称用斜体;

④注意:a. 英式英语中,句子本身的标点放在引号外面,但是如果

引用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把句号放在引号之前;

b. 美式英语中,句号、逗号放在右引号之前;(例子:P237)

⑤引语之内出现引语,如果外层的引语用双引号,内层的就用单引号,

反之,如果内层的引语用双引号,外层的就用单引号;(例子:P236)

7)斜体:在印刷的书籍和文章中,涉及标题和外来语或者需要强调时,经常使用斜体;

10.2.3 汉语标点用法要点

1)逗号(详细:P238~P239);

2)顿号(英译汉时,注意把原文用于表示停顿的逗号变为顿号);

3)分号用于:①复句内部之间、多重复句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②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4)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文字;

10.3 拼写

10.3.1 热身练习(P241)

10.3.1 注意事项

1)拼写一致性(注意:计算机无法检测出同音词拼写错误)

2)避免在一行的末尾断词;

3)注意外来词的拼写;

10.4 文件格式

?主要包括:纸张大小、各级标题的写法、正文的行距、字体、页边距、

页码、位置、表格、插图要求……

10.4.1 形式服务内容

10.4.2 多留空白(页边距、章节之间、段前段后、行距、分栏等)

10.4.3 字体字号

1)使用带有棱角的字体;

2)一份文件之内不超过三种字体(有点牵强);

3)举例或指示性语言可用斜体;

4)黑色字体易于阅读、价格便宜;

5)颜色对比度;

6)避免整个单词用大写或使用下划线;

7)不要通篇用大写字母;

8)字号大小适当、协调;

9)所有正文字体大小相同;

10.4.4 强调

1)标题字号大于正文字号或黑体;

2)使用不同颜色区分;

3)强调时用黑体或放在文字框里;

4)法律规定用黑体或较大字体;

?个人总结:

1.细节决定成败,本章节的阅读让我收获很大,标点、单词拼写和

文件格式在文档编辑中是对编者的微观要求,甚至会被认为是态

度问题;

2.本章节对于标点符号系统的介绍,以及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解决

了我很多在文本编辑中不太确定甚至打不出来的标点符号等问

题,如中英文破折号,直接引语中引号、逗号以及空格问题;

3.需要注意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混搭使用问题(P237),要非常

细心,分清文本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 高一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1、抓实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前句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后句动词有"将""归""贺",也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动词断句法的难点在于介于两个动词之间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们属上作前一动词的宾语还是属下作后一动词的主语,这要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推敲。如上句“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是断在“胡”后还是断在“人”后,是断在“归”后还是断在“人”后,颇费思量。根据语境,“胡”应为胡地,“归”意为自己家里,与后文“人皆贺之”意义关联。如果“归人”的话,就谈不上“贺”了。再从句式上看,“人皆吊之”与“人皆贺之”,句式整齐对称。根据以上分析,即可正确断句。 2、看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 ①“夫、其、惟、唯、盖、盍、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无论、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②“乎、哉、也、兮、耶、矣、耳、欤、焉、而已”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其后往往能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word中的中英文标点、拼写和格式的使用(详细汇总)

第十章不容忽视的细节:标点、拼写、和格式 主要章节:10.1 细节的意义(P227) 10.2 标点符号(P227~241) 10.3 拼写(P241~243) 10.4 文件格式(P243~245) 10.5 其他细节(PP246) 10.6 练习答案(P246~249) 10.1 细节的意义(责任重大、微观要求) 10.2标点符号(目的:理清结构、划分意群、便于阅读) 10.2.1英汉标点符号和用法的主要差异 1)英文标点:①看起来较小; ②句号是圆点; ③破折号用两个连字符(--)表示; ④无顿号、书名号、间隔号(·); 2)汉译英时:①顿号转化为逗号或“and”; ②去掉书名号,但英语中书名号实词首字母大写; ③整个书名斜体; 3)英文标点的前后空格问题 ①逗号、分好、句号、冒号、感叹号、问号→前无空格,后有空格 ②圆括号、方括号、引号→内无空格,外有空格 ③破折号、连字符→两端无空格 ④撇号(’)→前后均无间隔

10.2.2 英语标点用法要点 1)句号、分号、逗号、括号、破折号(正式问题中不用破折号); 2)冒号→英语中的副标题不用破折号,用冒号 例如:《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3)连字符:①用于单词断行、构成复合词; ②避免意思含糊,出现误解; 例如:Mr. Green was a small-business man. 格林先生是位做小买卖的商人。 Mr. Green was a small business man 格林先生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商人。 4)省略号:①英语省略号一般是三个点,而且居下(…); ②MLA规定,省略号都用方括号括住; ③英语省略号三个点和前面的内容之间留一个空格,最后一个 点和后面的内容之间留一个空格; ④英语省略号如果出现在段落的最后,即省略号之后没有其他 句子时,应该在省略号之后再加上其他的标点。 5)直接引语: ①直接引语两边用单引号(英式英语)或者双引号(美式英语); ②“he said”之类的话: a.“he said”之类的话放在直接引语之后,在右引号之前加逗号、 问好、感叹号等,但不能加句号; 例如:“Let’s go,” I whispered. (例子:P236)

英汉标点符号对比分析

英汉标点符号对比分析 重庆大学出版社周小群李奉栖 一、概说 什么是标点符号?汉语词典和英语词典分别对它下了定义。《现代汉语小词典》(1984)给出的定义是:用来标明句读、语气和专名的书写符号,包括句号(。)、分号(;)等。《朗文当代英语词典》(1987)在解释punctuation mark(标点符号)一词时用了以下的文字:a sign used in punctuating,e.g. a comma,a question mark,or a hyphen;而在解释punctuate(v.)一词时,它用了以下的文字:to divide (written matter)into sentences,phrases,etc. with punctuation marks.将两个解释结合起来,punctuation mark的定义就是:用来将书面语言分隔成句子、短语等的符号,如逗号、问号、连接号等。两种定义尽管文字表述不同,却道出了两种语言里标点符号的相同作用:分隔语言,区分句读。但英、汉标点符号的作用不止于此。除了表示语言中的停顿以外,它们还表示语气、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起修辞作用等(吴邦驹,1999)。 同时,我们从上述两个定义也隐约可以看出两种语言里标点符号的差异。汉语将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前者主要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等;后者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作用,包括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等。但英语里没有点号、标号之分,它更强调标点符号分隔语言、标明语气的功能。从总体上说,英语的标点符号种类没有汉语多,书写形式和占位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汉语句号为一个小圆圈,英语句号则为一实心圆点;汉语破折号占两个汉字的位置,英语破折号则只占约一个汉字的位置;汉语省略号为两组三个连点,且上下居中,英语省略号则只有一组三个连点,且居于下方;汉语连接号有“长横”(——)、“一字线”(—)、“半字线”(-)和“浪纹”(~)之分,前三者分别占两个汉字、一个汉字和半个汉字的位置,英语连接号则只占字母m宽度的1/3(–);等等。 二、英汉主要标点符号用法及作用比较与分析 英语、汉语中对应的标点符号之间用法与作用大体相同,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下面就差别较大的标点符号做一个对比分析,旨在从标点符号方面来揭示两种语言的差异,为编辑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对等翻译提供参考。 1.问号(question mark) 中、英文问号均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中文书面语的疑问语气若不包含疑问词、疑问语气词或特殊句式(如“难道……”“去不去”),则只能通过问号来表示,若去掉问号,我们无从判断句子的语气。如: 他就是你们常提起的李老师? 英语则不同,其疑问语气除了用问号体现以外,还可以通过词序来体现,即将助动词、情态动词等提到主语前面构成疑问句式。此时,即使去掉问号我们也知道句子的语气为疑问。如:Did you buy the book on Olympic Games yesterday? 但是在口语中,有时直接用陈述句的语序来表达疑问语气,此时若将句子写下来,就必须借助问号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如: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 —I went to the cinema. —You didn't go to visit your grandmother?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资料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口诀: 常用虚词是标志 抓住“曰”“云”“言” 习惯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借助修辞与骈句 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 根据句子结构成分 文言文断句规律: 一、常用虚词是标志 (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 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其后不能断句。 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 (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 二、抓住“曰”“云”“言”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古人句读的重要性 2、掌握高考对断句的要求和断句的基本方法 3、学会用断句的基本方法进行准确的断句 一、导入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的说法。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断句举例:标点不同,字句的解释可以在相反! 1、据说旧时有一个老头儿,只有一女。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那么,女婿和县官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呢?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因为照女婿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70老头生儿子,别人都怀疑不是我生的,家产全部给女婿,外人不能干预。县官的读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是:70老头生了一儿子,别人怀疑不是我生的,但家产全部还是给他,女婿和外人不得干预。 2、◇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如果你是友人怎么加标点? 断句比较: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一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如果是你,会这样添加?

浅谈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浅谈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摘要近几年的语文高考中,涉及文言断句与标点的不多。随着高考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文言文的考查会不会增加断句与标点呢?为了帮助学生们尽快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现将我多年来对文言文断句与标点这方面的知识的积累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文言文句读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人写文章都是不加标点的。现在新出版的文言读物,大都是后来加上去的。现在还有大量作品仍无标点,一旦我们要阅读原著,仍属困难,因此学习断句与标点不光是为了高考,更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怎样才能断开文言文的句读,进而给它点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呢? 第一,要统观全局。 拿到一篇古文,首先要求反复阅读全文。从段到篇,理解词义(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了解结构,揣摩语气,大致弄清文章所写的事情、所表达的观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切不可看一句点一点。 第二,要先断后点。 在基本了解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之后,便可按文章的文意和结构先用顿号断开,然后考虑该用什么标点符号。点标点时,可按先难后易的原则,先点容易的,然后逐步缩小范围,难点的地方要经推敲后再确定。 第三,要善于借助词、句、结构关系等断句。 在具体断句与标点时,要运用初、高中时学到的有关字、词义、句式等知识,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一)可以借助辨识句子断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和宾语。要从文中辨识句子,必须先找出主语来,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有时是代词)充当。为此我们首先要在文言文的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的名称中找准主语,然后由主语确定谓语,以及宾语。如有省略,要认准省略的是什么。还要注意倒装句中谓语、定语、宾语及介词结构的位置。例如: 管宁割席

WORD中批量转换中英文标点符号

先记下一个xx: 全角情况下,WORD中的空格为方格形状;半角情况下,空格为小黑点形状。 打开word,"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在主窗体复制以下内容后粘贴,保存.关闭编辑器,在"工具"→"宏"→"宏"里调用. Sub ToggleInterpunction()'中英文标点互换 Dim ChineseInterpunction() As Variant, EnglishInterpunction() As Variant Dim myArray1() As Variant, myArray2() As Variant, strFind As String, strRep As String Dim msgResult As VbMsgBoxResult, N As Byte '定义一个中文标点的数组对象 ChineseInterpunction = Array("、","。", ",", ";", ": ", "?", "!", "……", "—", "~","(", ")", "《", "》") '定义一个英文标点的数组对象 EnglishInterpunction = Array(",",".", ",", ";", ": ", "?", "!", "…", "-", "~", "(", ")", "<",">") '提示用户交互的MSGBOX对话框 msgResult = MsgBox("您想中英标点互换吗?按Y将中文标点转为英文标点,按N将英文标点转为中文标点!", vbYesNoCancel) Select Case msgResult Case vbCancel

中英标点符号的区别

中英标点符号的区别 标点符号是适应人类社会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在书面形式上,它也是表示停顿、语气和词语性质及作用的不可缺少的一套符号。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人类的思维越来越缜密,人们的情感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更加需要依赖标点符号正确地、精细地进行表达。小小的标点不可少,大大的讲究要知晓。 中文的常用标点符号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如句号、问号、逗号等。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如引号、括号、省略号等。中文常用标点符号有: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等。英文的标点符号共有14种,英文常用标点符号有:. full stop句号 ,comma :colon ; semicolon ? question mark ! exclamation point ' apostrophe -hyphen -- dash ...dots/ ellipsis " single quotation marks " " double quotation marks等。 中文标点和英文标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我总结为一下几点: 1.汉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英语所没有。 ⑴ 顿号(、):顿号在汉语中起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的作用;英语中没有顿号,分割句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号。 ⑵ 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⑶ 间隔号(?):汉语有间隔号,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等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 ⑷ 着重号:有时汉语用在文字下点实心圆点表示需要强调的词语,这些实心点就是着重号。而英语中没有这一符号,需强调某些成分时可借助文字斜体、某些强调性词汇、特殊句型、标点停顿等多种方法。 ⒉ 英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汉语所没有。 ⑴ 撇号--Apostrophe('): ⑵ 连字号--Hyphen(-): ⑶ 斜线号--Virgule或Slash(/):该符号主要起分割作用 ⒊ 某些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形式不同。 ⑴ 中文的句号是空心圈(。),英文的句号是实心点(.)。

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

文言文断句专项训练 【考点概述】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近几年,各地高考加强了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如北京卷历年都在考;辽宁卷、广东卷也都曾多次考查。全国新课标卷从今年起开始考查。 【突破策略】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学习中,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做这类断句题时,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许多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这种企图“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例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3.根据虚词进行断句。

英文标点符号翻译中英文对照

+ plus 加号;正号 - minus 减号;负号 ±plus or minus 正负号 ×is multiplied by 乘号 ÷is divided by 除号 =is equal to 等于号 ≠is not equal to 不等于号 ≡is equivalent to 全等于号 ≌is equal to or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等于或约等于号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号 <is less than 小于号 >is more than 大于号 ≮is not less than 不小于号 ≯is not more than 不大于号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于或等于号 ≥is more than or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号 % per cent 百分之… ‰per mill 千分之… ∞infinity 无限大号 ∝varies as 与…成比例 √(square) root 平方根 ∵since; because 因为 ∴hence 所以 ∷equals, as (proportion) 等于,成比例 ∠angle 角 ⌒semicircle 半圆 ⊙circle 圆 ○circumference 圆周 πpi 圆周率 △triangle 三角形 ⊥perpendicular to 垂直于 ∪union of 并,合集 ∩intersection of 交,通集 ∫the integral of …的积分 ∑(sigma) summation of 总和 °degree 度 ′minute 分 ″second 秒 ℃Celsius system 摄氏度 { open brace, open curly 左花括号 } close brace, close curly 右花括号 ( open parenthesis, open paren 左圆括号 ) close parenthesis, close paren 右圆括号() brakets/ parentheses 括号 [ open bracket 左方括号 ] close bracket 右方括号 [] square brackets 方括号 . period, dot 句号,点 | vertical bar, vertical virgule 竖线 & ampersand, and, reference, ref 和,引用 * asterisk, multiply, star, pointer 星号,乘号,星,指针 / slash, divide, oblique 斜线,斜杠,除号 // slash-slash, comment 双斜线,注释符 # pound 井号 \ backslash, sometimes escape 反斜线转义符,有时表示转义符或续行符 ~ tilde 波浪符 . full stop 句号 , comma 逗号 : colon 冒号 ; semicolon 分号 ? question mark 问号 ! exclamation mark (英式英语) exclamation point (美式英语) ' apostrophe 撇号 - hyphen 连字号 -- dash 破折号 ... dots/ ellipsis 省略号 " single quotation marks 单引号 "" double quotation marks 双引号 ‖ parallel 双线号 & ampersand = and ~swung dash 代字号 §section; division 分节号 →arrow 箭号;参见号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断句练习 (朝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6分)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崇一)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汉·马融撰) (东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妾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丰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 (海一)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西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蜊 (宣一)11.用斜线(/)给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朝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6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崇二)11.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东二)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取材自清姚鼐《游媚笔泉记》)(丰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按《汉书·艺文志》有

文言文断句标点的几种方式

文言文断句标点的几种方式 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又把几年前曾一度考查过的文言文断句列入今年的考查范围。题例: (1)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2)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其实,断句标点是最能体现学生文言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正确断句和标点的前提是对文意的理解,其次是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二者要相辅相成。断句的一般步骤是:①.先通读文意,理解材料大意;②.先易后难,先断后标,先大后小;③.进一步理解文意,检验断句标点的正确与否。 具体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查标志 a、句首标志词: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词,把握住它们有利于先找到句子的大层次,它下启一段或一个大句子,常常有提纲挈领之用。 如: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少卿书》 ②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③故曰弊在赂秦。《六国论》 ④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b、句尾标志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如: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祭十二郎文》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病梅馆记》 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亦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⑤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伶官传序》 c、关联标志词: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以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②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d、时间标志词:既而、未几、俄、少间、方、有顷等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促织》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③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 ④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柳毅传》 E、对话标志词:这常常作为断标记叙文中的人物对话、说明问题的常用语。如“曰、言、道、云”等。例如: 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逍遥游》 ②《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 当然,标志词毕竟只是从语言表面而言的,而语言本身又是比较复杂的,所

常用中文标点符号与键盘对照表

汉字输入方法与技巧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2.熟练掌握中英文切换、不同输入法间的切换方法 3.初步掌握中文标点的输入 4.会基本使用Windows 2000的应用程序写字板 二、相关知识要点 输入汉字是我们炎黄子孙学习计算机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必考的内容。快速的汉子输入将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智能ABC(标准)输入法具有使用方便、自动造词、智能处理等特点;其使用方法在教材中已有较详尽介绍,这里仅作一简单总结。 (一)中英文输入基本操作 1.中英文切换方法:Ctrl +空格 2.不同输入法间的切换方法:Ctrl + Shift 3.中文标点的输入 ?中英文标点的切换:通常在输入中文时应使用中文标点,而在输入英文时应使用英 文标点。切换的方法是用输入法状态窗口中的“”图标,当前显示的是中文表点。 或用快捷键“Ctrl +句号”进行切换。 ?常用中文标点符号与键盘对照表见表1。 表1 常用中文标点符号与键盘对照表 中文标点键位(ABC等) 紫光中文标点键位(ABC等) 紫光 。句号. . 《〈双、单书名号< < ,逗号, , 〉》单、双书名号> > ;分号; ; ……省略号^ ^ :冒号: : ——破折号_ _ 问号、顿号\ / !感叹号! ! ·间隔号@ “”双引号“”“”¥人民币符号$ $ ‘’单引号‘’‘’—连接号& ()括号( ) ( ) 说明:使用键盘中的上档键应按住“Shift”键 自动配对指第一次输入时为左引号、左书名号等,再输入时为右引号、左书名号

等; 自动嵌套指第一次输入时为双书名号,在配对前再按时为单书名号;注意在左“<” 右“>”键单独输入太多时,会感觉找不到配对符号。 (二)中文输入 1.输入汉字时一般用,前后翻页;也可设置为键盘上的“=”向后翻页和“-” 向前翻页; 2.在输入词组时可以用完全拼音,也可以省去韵母(或省去部分字的韵母)。 3.在输入姓名等常使用的文字时,可以造词,以提高输入速度;在造词时应一次输入 所有字的完全拼音,并按回车挑选各单字(紫光输入法只要直接挑选各单字即可)。 4.英文和数字的输入 ?大写字母的输入:按下大写锁定键(Caps Lock)即可输入大写字母; ?小写字母的输入:按下锁定键(Caps Lock)后按下Shift键则输入的为小写字母。 但更常用的是利用“Ctrl +空格”转换成英文后输入。(紫光输入法中只要直接输 入大小写英文,按回车输入) ?一般数字可在输入中文或英文时直接输入。 5.量词“七”、“柒”等的快速输入 量词“七”、“柒”等可以和一般汉字一样输入,但可以使用更为方便直接的方法,如在输入中文时直接键入“i7”则输入“七”,而键入“I7”时输入“柒”。

中英文标点符号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unctu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Ⅰ.Introduction A. The definition of the punctuation marks The punctuation marks are a series of marks which are used to separate the written language into sentences or phrases, thanks to which we can read fluently and understand easily. B. The origin of punctuation marks The origin of punctuation marks is lost in the mists of time. The Romans had neither punctuation marks nor spaces between their words and punctuation marks are not used in ancient China. The first known example of punctuation marks is found in Hamlet which contains most of the simple forms of punctuation marks. An earlier example in an Etruscan love letter is disputed, as it might just be a little heart over the “I”. Most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punctuation arose through gradual evolution.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original punctuation marks was a period formed by a mosquito swatted by an ancient scribe. The comma would then naturally arise from a swat which smeared the mosquito a colon from two mosquitoes and so on. Others, however, dispute this claim and assert that punctuations suitability for use is clear evidence of intelligent design likely carried out by either Oscar Wilde or the Flying Spaghetti Monster C. The function of the punctuation marks. The punctuation marks can separate the sentences and indicate where to stop. It is called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For example, I love my country. In this example, the full stop mark means the whole sentence is over. Another function is rhetorical function. Some punctuation marks can be used in rhetoric. For example, Women “suffer” at home. In this sentence, “suffer” not only means live badly in their dayflies, but also means that women are treated unequally. However, the functions of punctuation marks are more than those. It can also express the modal. For example, I loved the book, but I hated the movie. I loved the book; but I hated the movie. In these two examples, the former sentence is separated by a comma. It means that the judgments of the two thoughts are equal. But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更新时间2006-3-7 文言文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1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文言文断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 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练习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 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练习2、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练习4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练习5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练习6、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练习7 8、依对称,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