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爱玲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关于张爱玲小说研究

张爱玲,40年代上海名噪一时的才女,从50年代之后三十年间在大陆销声匿迹,不现于任何文学史著述,80年代重新浮出历史地表,受到专业阅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

1981年11月,张葆莘在《文汇月刊》发表《张爱玲传奇》,这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论及张爱玲的一篇文章,[1]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应。夏志清的英文版《中国现代小说史》首次把张爱玲与鲁迅、沈从文相提并论,使她的小说得以进入文学史的殿堂。在谈及张爱玲短篇小说的成就时,夏志清认为:“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尔(Katherine Mansfield)、泡特(Katherine Anne Porter)、韦尔蒂(Eudora Welty)、麦克勒斯(Carson Mc Cullers)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2]夏志清的中文版《中国现代小说史》在大陆出版,在大陆文学界掀起“读张”热潮,张爱玲正式进入文学史家和研究生论文的视野。

1984年,钱理群与温儒敏、吴福辉等合作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3]中论及“孤岛”与沦陷区文学时,指出张爱玲小说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有“市井小说色彩”,展现了“洋化”环境中仍存留的“封建心灵”和人们千疮百孔的“精神创伤”,这是首次将张爱玲写入大陆文学史,从此一些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史课程也有了张爱玲的位子。

80年代初期颜纯钧的《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赵园的《开向沪港洋场的窗口》,都用“比较”的视角考察了张爱玲小说在题材、手法和风格上的特点,肯定了张爱玲的文学成就。80年代中期,评论张爱玲小说手法的特异,多以意象、象征、心理分析等为切入点。胡凌芝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饶芃子和董仲年的《张爱玲小说艺术论》等在偏重于对张爱玲小说结构、语言和风格分析的同时还指出张爱玲揭示了十里洋场的阴暗面,指出其“反封建”的价值及其对现代都市文学的贡献。宋家宏的《一级一级的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和《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其创作》、张国祯的《张爱玲启悟小说的人性深层隐秘与人生观照》,触及到了张爱玲小说深层的人性内涵,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反映现实”的角度去肯定其价值,对她的现代性创作特征分析有了新的突破。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对张爱玲的学术研究逐步加深,研究论文既有文学眼光又有学理分析。金宏达的《论<十八春>》、潘学清的《张爱玲家园意识文化内涵解析》、赵宏顺的《论张爱玲小说的错位意识》、杨义的《论海派小说》以及吴福辉的《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这些论作注重解剖张

爱玲小说的题材价值、作家气质、创作心理状态、文化情结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开始注意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格局,重新思考张爱玲这类创作的“结构功能”与价值定位。90年代至今,众多的年轻学子(本科生和研究生)一窝蜂地做张爱玲的论文,关于张爱玲的论文在各大学中文系遍地开花。杜瑞华的《善辨的眼睛——关于<张爱玲的意象世界>》、许子东《物化苍凉——张爱玲意象技巧初探》、梅佳玲《烽火佳人的出走与回归——<倾城之恋>中参差对照的苍凉美学》[18]胡锦媛的《母亲,你在何方?——被虐狂、女性主体与阅读》以及王桂妹《中国文化、文学中的“色戒意识”与张爱玲的逆向书写》等,这些论文研究包括了张爱玲小说中意象和结构分析、心理描写、创作手法、女性主义的评论,由此张爱玲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扩展到了公共领域。

在小说背景早已消失的社会情境下,研究者凭借作家的创造历史原型,依据其背景,结合当下的人文环境、话语情境,对小说人物形象和作者创作心理进行了虚构与想象,取得了令人炫目的阶段性成果,但令人遗憾的是,致力于张爱玲小说的中国文化内涵研究论文却很少。这为张爱玲小说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注释]

[1]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夏志清.张爱玲短篇小说.台湾.文学杂志.1957

[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编. 中国现在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0.396 [参考文献]

[1]颜纯钧.评张爱玲的短片小说.文学评论丛刊.1982.21

[2]赵园.开向沪港洋场的窗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3

[3]胡凌芝.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抗战文艺研究.1987

[4]饶芃子、董仲年.张爱玲小说艺术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

[5]宋家宏.一级一级的走进没有光的所在.中国现在文学研究丛刊.1987

[6]宋家宏. 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其创作.文学评论.1988

[7]张国祯.张爱玲启悟小说的人性深层隐秘与人生观照.海峡杂志.1987

[8]金宏达.论《十八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

[9]潘学清.张爱玲家园意识文化内涵解析.上海文论.1991

[10]赵宏顺.论张爱玲小说的错位意识.华文文学.1990

[11]杨义.论海派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

[12]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文学评论.1994

[13]杜瑞华.善辨的眼睛—关于<张爱玲的意象世界>.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4]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5][16]杨泽编.阅读张爱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桂妹.中国文化、文学中的“色戒意识”与张爱玲的逆向书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