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

合集下载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简称VTE)是一种常见但危害巨大的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两种类型。

VTE的发生率在临床上非常高,特别是在内科住院患者中更为常见。

为了预防和降低VTE 的发生率,中国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首先,对于内科住院患者,了解其个体化的VTE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史、家族史等因素,可以评估其患VTE的风险程度。

对于高危患者,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

药物预防是VTE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专家建议,在高危患者中使用低份子肝素或者肝素类药物进行预防。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血液凝结,防止血栓的形成。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或者肿瘤患者,中国专家还推荐使用其他特定的药物进行预防。

除了药物预防,机械预防也是VTE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

机械预防包括弹力袜、气压泵等装置的使用。

这些装置能够通过增加下肢血流速度,减少血液滞留,从而降低VTE的发生率。

对于不能使用药物预防的患者,机械预防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此外,中国专家还强调了术后早期活动对于VTE预防的重要性。

术后患者应该及早进行主动的肌肉活动,避免长期卧床不动。

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对于无法进行活动的患者,应该采取其他措施,如进行被动活动或者使用机械装置进行预防。

此外,中国专家还提出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预防建议。

例如,对于长期飞行的旅客,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如穿着弹力袜、多喝水、活动等,以减少VTE的发生。

对于孕妇,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VTE风险。

总之,VTE是一种常见但危害巨大的疾病,对于内科住院患者来说尤其重要。

中国专家建议,在预防VTE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是常用的手段,而术后早期活动和特殊情况下的预防也需要重视。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

整理课件ppt
11
特殊临床情况下的VTE预防
• 1.恶性肿瘤:因内科急症入院的VTE高危恶性 肿瘤的患者,建议常规给予血栓预防;因化 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入院的恶性肿瘤的患 者,不建议常规予VTE预防治疗
• 2.AMI:不需常规进行VTE预防治疗,因其常 规治疗中已包括充分的抗凝治疗
• 3.AECOPD:合并感染、卧床、RBC增多症、 心衰、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者,需常规使用 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 2.机械预防禁忌:严重下肢动脉硬化性缺血; 充血性心衰、肺水肿、下肢DVT、血栓性静 脉炎、下肢局部严重病变
整理课件ppt
9
药物预防
• 1.低剂量普通肝素5000u,q12h • 禁忌症:活动性出血、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凝血功
能障碍、外伤与术后渗血、先兆流产、产后恶性高血 压、细菌性心内膜炎、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对肝素过 敏
整理课件ppt
13
内科患者VTE的治疗原则
1.PTE的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高危PTE(出现 休克和低血压者),且没有溶栓绝对禁忌症, 建议经外周静脉给药。
尿激酶:20000U/Kg,持续滴注2h rtPA:50mg,持续静滴2h 链激酶:150万U持续滴注2h 2.中-高危PTE(同时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 损伤),且没有溶栓禁忌症,应先抗凝治疗, 如病情恶化,可考虑溶栓。
2.内科患者患病率为5-15%; 3.ICU患者患病率为28-33%; 4.急性心梗22%; 5.慢性心衰26%,且危险性随左心射血分数降
低而增高;
6.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30-50%
整理课件ppt
3
内科住院患者VTE危险因素
• 1.导致急性入院的因素,如急性呼衰、急性脑卒 中、急性心衰、急性感染性疾病、AMI及其他活 动受限的情况(>3d)

【高质量】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要点解读PPT文档

【高质量】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要点解读PPT文档
②IC因U患化•者疗中或V糖TE皮的质患脑激病素卒率治为中疗27而患%入;者院为的恶12性.肿4%瘤~患2者1,7.不%建; 议常规进行VTE预防。 其a不次推是•荐急常性规脑监梗测死凝心(1血5血.因子管X疾a,病但患对于者特为殊4患%者;(如肾功能不全、肥胖)如有条件可进行测定,并据此调整剂量。 禁忌证•:对LMWH老过敏年,内其科余禁住忌院证患同普者通V肝T素E的。患病率为9.7%,其中PTE为1.9%;
• (二)、预防方法:

建议对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内科住院患者
和(或)Padua评分≥4分的VTE高风险内科住院患者
进行预防。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一种机械预防和(或
)一种药物预防措施;预防一般需6~14 d,目前
总死亡人数的10%。 心血管疾病患者为4%;
注:IPC(间歇充气加压泵)
内建科议住 对• 院所患有者符发合生上述V国T条E内的件危研的险内究因科素结住为院果:患显者示和(:或)Padua评分 4分的VTE高风险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预防。 (及2)易基栓础•症和等慢;性疾病I如CVUT患E病者史中、静VT脉E曲的张患、病慢性率心为力2衰7竭%、; 恶性肿瘤、偏瘫、年龄>75岁、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肥胖、胶原血管病

急性感染性疾病(重症感染或感染中毒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VTE病史

恶性肿瘤

炎性肠病

慢性肾脏疾病

下肢静脉曲张

肥胖(体质指数>30 kg/m2)

年龄>75岁。
• 评估方法之二:
• 2 、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内科患者VTE预防指南第9 版中Padua预测评分标准(表1):积分≥4的患者VTE患病风 险高,须按照推荐的措施进行VTE预防。

版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版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物理预防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改 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
风险。
药物预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 开具抗凝药物等预防性药物,
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定期检查
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静脉血
栓栓塞症。
06
版内科住院患者静脉 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 国专家建议
建立和完善预防体系
建立专门的预防管理团队
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预防方案。
灵活调整预防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防效果,及时调整预防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在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时,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确保患者积极配合 预防工作的实施。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进 行回顾和分析。
专家共识
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形成初 步的专家建议。
临床实践
将初步的专家建议应用于临床实践 ,根据实践效果进行修订和完善。
02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 害及预防意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
肺动脉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危害之一 是肺动脉栓塞,严重时可导致患
者死亡。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关于版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样本量较小、研究 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版内科住院患者VTE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措施的 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开发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预防和治疗VTE 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版内科住院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中国专家建议

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中国专家建议
《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解读
1
《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2015年4月最新发布
2
1.中华老年杂志.2015;34(4):345-352
《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制定初衷
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尚显不足:
VTE是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和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外科住院患者VTE的预 防已受到重视,与此相比,对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则尚显不足 内科住院患者VTE通常发病隐匿、诊治成本高;科学评估内科患者 VTE 风险,从而对高风险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2009年以来,大量新证据的涌现,比如新型抗凝药的应用(国外)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 内科患者VTE治疗原则
4
内科住院患者VTE发病率
• 因PE死亡的患者中,75%来源于内科制动的患者,仅 25%有近期手术史。
我国关于内科VTE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 30 VTE发病率(%) 25 20 15 10 27 12.4~21.7
5
0 ICU 脑卒中
4 心血管疾病
1.中华老年杂志.2015;34(4):345-352
8
主要内容
• • • •
内科住院患者VTE发病率、危险因素、预防现状 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效果评价 预防策略(指征及方法) 附件: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 内科患者VTE治疗原则
10
指南对以下VTE预防措施进行了证据回顾
• 机械预防 • 药物预防
UFH
普通肝素的疗效和使用方法
显著降低DVT发病率

使用2次/天 Vs. 3次/天 • LDUH的有效剂量为5000U, LDUH 3次/d的疗效是否优于2 次/d尚不明确。 • LDUH 3次/d组的主要出血事件 增加,而LDUH 2次/d组的VTE 事件虽有增加但不显著。 • 基于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 LDUH 2次/d可能优于3次/d。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
内者中.诊科静国疗住脉专方院血家案患栓建.栓议塞症预防的 皇《中目录概一蠹患12蠢价345预一嚣(D通一属三四附静tV兑重则杂成多们的讨述v痰嬲蒜eO.h.。一二攀TnhI倍截北o堡、r:内华中述、病防一二脉视尚多功,组患论Eur的s维怠o内机低维磺)作,京急重恶紧E怒o1篓相m糯0科版熬华内枣性需V机药一几:血)。[显变预还织病,m全治生.缝b者E朝科械帮分生达T剂性疵磅是1包b箜关mo荚3住学老结科与治要E械物:a阳姨点肝内栓临]不,防没国率形o是身有素髓e7i6蒌定住性量子素肝预心监肿能m,括se0李l医K卒b院会年核住悫疗进性预特说素科拴床足难内有、成im遗一/:兰义括o院预番肝K癸防普野静小院肌护瘤不与深sbc中l患老呼医和院险拮的行预劳m殊明诱塞上,以科破相危诧o传疾定壅抗鹰i北a患防逶素锇性通钠梗病全此静l.xs者年吸学呼患霞抗指V转往,y京临导癌,其及住内关险专Di、病的查裁mj@者措肝T治死房相脉Vs.,1m呼;静医病杂吸者素荆征E措治床的(外原时院科学因家Tm环。特0xiV发施素预疗s0.吸(v常比血),s!8脉学志杂静TV与施疗情I血e科霹识忠医素建和境无殊n5c疾i.E生譬跨的Cn霓,栓P3e!血分》志脉的方北i病况U小盔o住一别孝巍、议肺T及谤憾0釜2.V嚣性方)u并对形E5京研栓会编》血患T法4下板s院方发V镌专预,)行霹。!g—篓E预治法,o究发内T成在v9栓辑编病的者减患面生E普家防供为发0解.所整跨疗痘料的(内26塞委辑栓串危放c,V少者是遍对方临d撩等病.垫n幢璐T和住循e的军;E2症员委褰险E痰V内接法床e塞多者鲞0m0治内总王a预重T院的证p一9i鏊预会员症因麓E辩受科鼹菇种称.医聂l疗群防要的患高医组:0!防会(素1院,治住。师危特塑.cV的患性酶预者危学p血老1y0的T疗院有参u险发0h篓0E效者年0-治死防V资l栓10b中)原T患婺考m因性塾心2i的慕疗亡已E;料o栓0r圣国成,m刘的者于划。n索V@评原受二不a塞T管首2!专预病琵V进r共E6堡都3因到是Ty性,。家防情,E行同!医墨n建辩e复我了作t!犬暨议学:》瓣』露竺作!!组!£i!!!:!竺i:!!:基!:;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临床上,外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已受到重视Llj,而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则相对不足。

内科患者VTE通常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治成本高,因此,科学评估内科患者VTE风险从而对高风险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新的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出现,由此在2009年版本的基础上,我们再次组织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对内科住院患者VTE的患病率、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原则进行了讨论,形成此专家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概述(一)相关定义: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无症状或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

发生于腘静脉以上的近端DVT是PTE栓子的重要来源。

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

(二)内科住院患者VTE患病率与危险因素1.患病率:致死性PTE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医院死于PTE的患者中仅25%有近期手术史,其他均为因内科疾病而制动的患者,占内科患者总死亡人数的10%。

国际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内科住院患者如不采取血栓预防措施,VTE的患病率为4.96%~14.90%,约有5%可能患致死性PTE。

在危重患者中VTE的患病率更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VTE患病率为28%~33%;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2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26%,且其危险性随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减低而增加;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VTE的患病率达30%~50%。

对《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的解读

对《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的解读

对《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的解读李积凤;杨媛华【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16(0)4【摘要】2009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联合发布了《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建议》),2015年对该《中国专家建议》做了更新,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

该《中国专家建议》结合国际相关研究的数据和建议以及国内相关研究和临床实际情况,对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总页数】4页(P24-27)【作者】李积凤;杨媛华【作者单位】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北京 100020;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北京 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5【相关文献】1.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J], 倪晓飞2.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级预防 [J], 汪铮;李秀3.《胸部恶性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解读之高危患者筛查篇 [J], 李莉红; 李辉4.用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对比[J], 颜小艳;费欣;肖李娟;王小艳;庄小军;徐亮;彭世秀;余庆;何苏;陈蓉;唐铭;谢忠莲;雷志霞5.风险评估模型在预防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J], 王懿华;张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临床上,外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已受到重视Llj,而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则相对不足。

内科患者VTE通常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治成本高,因此,科学评估内科患者VTE风险从而对高风险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新的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出现,由此在2009年版本的基础上,我们再次组织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对内科住院患者VTE的患病率、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原则进行了讨论,形成此专家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概述(一)相关定义: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无症状或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

发生于腘静脉以上的近端DVT是PTE栓子的重要来源。

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

(二)内科住院患者VTE患病率与危险因素1.患病率:致死性PTE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医院死于PTE的患者中仅25%有近期手术史,其他均为因内科疾病而制动的患者,占内科患者总死亡人数的10%。

国际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内科住院患者如不采取血栓预防措施,VTE的患病率为4.96%~14.90%,约有5%可能患致死性PTE。

在危重患者中VTE的患病率更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VTE患病率为28%~33%;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2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26%,且其危险性随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减低而增加;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VTE的患病率达30%~50%。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至少增加6倍,并导致其生存率下降。

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会进一步增加VTE发生的风险,如手术、放疗、化疗、激素等治疗。

国内的研究结果显示,VTE患病率在ICU患者中为27%,在脑卒中患者为12.4%~21.7%,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为4.0%。

老年内科住院患者VTE的患病率为9.7%,其中PTE为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DVT的患病率为9.7%。

呼吸衰竭患者的VTE患病率为16.4%,接受机械通气者为23.5%,位居各疾病之首;其次是急性脑梗死(15.6%)和急性感染性疾病(14.3%)。

中国肺癌患者中,VTE发生率为13.2%,其中下肢DVT单独发生率6.2%,PTE单独发生率4.9%,同时发生DVT和PTE的患者为2.1%。

2.危险因素: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3个方面:(1)导致急性入院的因素,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感染性疾病、AMI及其他导致活动受限(>3 d)的情况等;(2)基础和慢性疾病,如VTE病史、静脉曲张、慢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偏瘫、年龄>75岁、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肥胖、胶原血管病及易栓症等;(3)能增加VTE患病危险的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抗肿瘤治疗、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激素替代治疗等。

存在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更高。

3.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现状:来自国际急症内科住院患者VTE调查结果显示,住院的VTE高危患者中仅39%~40%进行了预防。

我国内科VTE高危患者接受预防的仅为13.0%~20.2%,其中ICU的VTE预防比率为16.9%;COPD急性加重患者VTE预防率为26.6%。

(三)VTE预防效果评价:VTE预防包括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

1.机械预防效果评价:包括分级加压弹力袜(GCS)、间歇充气加压泵(IPC)和足底静脉泵(VFP)。

目前单独机械性预防措施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疗效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一项涉及全球9个国家的3 11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比较过膝长筒袜与膝下长筒袜预防VTE的效果,结果显示过膝长筒袜组VTE发生率(6.3%)低于膝下长筒袜组(8.8%),而皮肤破损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CS+IPC联合预防VTE与单用GCS相比,应用10d后经超声诊断的DVT发生率在联合预防组为4.7%,而单用组为15.9%。

单纯机械预防不能替代药物预防。

2.药物预防效果评价:包括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低分子肝素(IMWH)、磺达肝癸钠和新型口服抗凝药。

(1)LDUH:皮下注射LDUH可以预防VTE。

早期研究结果证实,与应用安慰剂比较使用LDUH降低无症状DVT的患病率,但住院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ICU患者中,与安慰剂组比较使用LDUH患者VTE发生的相对危险降低55.0%。

LDUH的有效剂量为5000U,LDUH 3次/d的疗效是否优于2次/d尚不明确。

LDUH 3次/d组的主要出血事件增加,而LDUH 2次/d组的VTE事件虽有增加但不显著。

基于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LDUH 2次/d可能优于3次/d。

(2)LMWH:LMWH皮下注射预防内科住院患者VTE的疗效明显。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LMWH 组的总体VTE危险比安慰剂组减少50%,有效剂量为依诺肝素40mg皮下注射,1次/d;达肝素5000U,1次/d。

在221例重症COPD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那屈肝素组较安慰剂组的DVT相对危险降低了45%,而大出血发生率未增加。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中,依诺肝素40 mg/d组的VTE患病率为4.0%,安慰剂组为14.6%。

采用GCS联合LMWH与单独采用OCS的预防VTE发生率低(0.8%比8.1%,P=0.01),提示机械预防联合药物预防可能优于单独机械预防。

LMWH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为6~14 d。

在一项超过4 000例患者延长使用LMWH的随机研究中,分别给予LMWH 6~14d和30 d,经下肢加压超声(CUS)筛查证实,VTE患病率分别为4.9%和2.8%,有症状的VTE分别为1.1%和0.3%,但延长预防组出血和大出血发生率增加,全因病死率无差异。

2010年一项入组6 085例急症内科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延长预防时间可能导致大出血风险增加。

直接比较LDUH和LMWH疗效的4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DVT患病率和出血事件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项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显示,用LDUH和LMWH进行血栓预防时二者大出血发生率相似。

但在另一项纳入8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LMWH比LDUH组大出血的发生率减低52%。

在1 7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MWH(依诺肝素,40 mg/d)较LDUH(5000 U,2次/d)预防DVT尤其是近端DVT的发生更有效,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症状DVT患病率在LDUH组为22%,而在达那肝素和依诺肝素组为13%。

由于LMWH的疗效不亚于LDUH.并且其生物利用度更好,蛋白结合率更低,不良反应更少,加之不需要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等凝血指标,临床应用简便易行。

(3)磺达肝癸钠:磺达肝癸钠2.5 mg 1次/d可有效预防内科住院患者VTE的发生。

6~14d后,磺达肝癸钠VTE 总患病率为5.2%,安慰剂组为10.5%。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入院时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中,磺达肝癸钠预防VTE的疗效优于安慰剂。

(4)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抗凝药物用于VTE预防主要应用在外科手术特别是骨科,用于内科患者VTE预防的研究较少。

尚无短期服用(<14 d)阿哌沙班进行内科患者VTE预防的研究结果。

内科急症住院患者服用阿哌沙班2.5 mg/d 30 d与应用依诺肝素40 mg/d 6~14 d比较,前者预防效果未显优势,但出血风险增加。

转移癌患者在化疗开始4周内服用不同剂量的阿哌沙班(5mg、10mg与20 mg)12周后对比发现,服用阿哌沙班者未发生VTE且出血风险无增加。

已抗凝治疗6~12个月的内科患者每天两次服用阿哌沙班2.5 mg或5.0mg观察12个月,与安慰剂比较,服用阿哌沙班的患者VTE复发率低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且出血风险无明显增加。

利伐沙班用于内科急症VTE预防不劣于依诺肝素,延长利伐沙班治疗期可降低VTE风险.但显著升高出血风险。

比较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对VTE的预防作用,纳入8 101例内科急症住院患者,10d时,利伐沙班(10 mg/d)组与依诺肝素(40 mg/d)组VTE发生率均为2.7%,临床相关性出血率分别为2.8%和1.2%;35 d时利伐沙班组与依诺肝素组VTE发生率分别4.4%和5.7%,出血率分别为4.1%和1.7%。

(5)维生素K拮抗剂(VKA):服用VKA预防内科住院患者VTE的研究较少。

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观察了311例进展期乳腺癌接受化疗患者口服华法林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有症状的VTE患病率在低剂量华法林组[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维持在1.3~1.9]为0.8%,而安慰剂组为4.5%。

对2185例肺癌患者荟萃分析发现,使用VKA 或普通肝素均可降低患者VTE发生率,但两者均增加了出血风险。

二、预防指征与方法(一)需要进行VTE预防的内科患者:应对所有内科住院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并考虑是否需要进行VTE 预防。

如何评估内科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各国指南推荐的风险因素和评估标准不尽相同,可考虑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VTE风险评估和预防。

1.关国胸科医师学院内科患者VTE预防指南第9版中Padua预测评分标准:见表1。

积分≥4的患者VTE患病风险高,须按照推荐的措施进行VTE预防。

表1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Padua评分标准危险因素评分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先前有局部或远端转移和(或)6个月内接受过化疗和放疗 3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 3制动,患者身体原因或遵医嘱需卧床休息至少3 d 33有血栓形成倾向,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或S缺乏,Leiden V因子、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近期(≤1个月)创伤或外科手术 2年龄≥70岁 1心脏和(或)呼吸衰竭 1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性脑卒中 1急性感染和(或)风湿性疾病 1肥胖(体质指数≥30 kg/m2) 1正在进行激素治疗 12.对下列内科住院患者进行VTE预防:40岁以上因急性内科疾病住院患者,卧床>3 d,同时合并下列病症或危险因素之一: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急性脑梗死、心力衰竭(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Ⅲ或Ⅳ级)、急性感染性疾病(重症感染或感染中毒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VTE病史、恶性肿瘤、炎性肠病、慢性肾脏疾病、下肢静脉曲张、肥胖(体质指数>30kg/m2)及年龄>7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