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一、中国设计艺术起源,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中国古代青铜器设计

艺术设计史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2
第二节 青铜器设计
2.个性化和系列化的造型设计
商周青铜器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杂
接演变而来,大部分是商周时新创造。造型形 式主要有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两大类。
一、球形:有祭器也有食器,商周初圆鼎腹凸点偏低,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商周以来,活动在我国广大的北方草原地区的古代部族,大 都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的生活。他们不仅为发展畜牧经济付出了艰 辛劳动,而且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我国北方长城沿 线,尤其是鄂尔多斯地区,曾出土了大量的以动物纹为特征的青 铜艺术品,人们通常称之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它是我国北 方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具有这种艺术特征的器物,不仅 有种类繁多的装饰品,还有不少日常生活实用器。
艺术设计史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2.个性化和系列化的造型设计
四、异形:非对称。
艺术设计史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2.个性化和系列化的造型设计
五、象生形:祭器。辟邪。
艺术设计史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2
第二节 青铜器设计
3.成型工艺对造型的影响
青铜铸造:制模、塑出纹样——翻制泥芯——范芯自然干燥 和高温焙烧并经修整——范、芯的组装和糊泥——浇铸铜液—— 出范、出芯,清理——加工修整,成品。 早期一模一范,西周中期后一模数范,系列化统一成列鼎,具家 庭风格。
三、繁缛富丽,系统严谨。
司母戊[wù] 鼎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 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 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 戊大方鼎。
高133厘米、长110厘米、 宽78厘米、重约832千克,鼎 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 (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 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 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 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 器。
艺术设计史

第一节 工艺美术运动
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
英国伦敦1851年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示的工 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显示了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弊端及设计 水准下降的局面。从反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章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
第二节 青铜器时代
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是我国工艺设计史上最突出和最具艺术 性的艺术成就。 青铜工艺代表性代表了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第一章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青铜器设计
商代尊鬼神,崇拜祖先,所以商代青铜器设计多以表现神秘,严肃、恐怖。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龙虎尊 虎食人卣 人面纹铜方鼎
为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
第一章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石器时代
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积累,渐渐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 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判断、比较等自觉的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现了 早期的打制石器,虽然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粗陋得似乎与自然物并无多大差异,但从此人类不再像一般动 物那样本能地去满足它们所属物种的标准和需要,而是开始了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需要), 有目的地,自觉地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这是创造的开始,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开始。这个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
东汉以后,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接着有西晋与东晋 的前后交替,再就是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和南朝的宋、齐、 梁、陈国家分裂;割据愈演愈烈。但是作 为新兴产业浙江一带地 区渐渐发展起来——这就是著名的六朝青瓷。所谓“六朝青瓷” 是指当时生产于江南地区的青瓷器。六朝青瓷标志着中国制瓷业 的成熟。
中国艺术设计史大纲内容

中国艺术设计史大纲内容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2、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思考题:1)从原始的石器制作中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的起源有哪些启示。
2)原始居住设计揭示出中国建筑设计有哪些雏形。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青铜器2、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思考题:1)青铜器。
2)晚商都城的建筑格局。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2、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源泉思考题:1)结合时代背景简要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有哪些发展。
2)例举两篇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文献并简述古代设计思想。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秦汉时期的漆器业的兴盛极其启示2、汉代的思想家、美学家极其理论研究思考题:1)秦汉时期的陶瓷设计的艺术特色。
2)秦汉时期的设计理论要点。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印染服装业的恢复和发展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思考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染服装业设计特色。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刻工艺设计。
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2、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理论研究思考题:1)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工艺特色。
2)隋唐五代时期的思想理论研究。
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宋代丝织工艺极其品种设计2、宋代建筑、髹器工艺及其家具设计思考题:1)宋代染织工艺的发展与艺术特色。
2)宋代的设计思想与理论。
第八章:元代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元代的棉纺织工艺2、元代的印刷第九章: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及其艺术成就2、明清时期的家具工艺设计及其成就思考题:1)明清时期的建筑设计的艺术特色。
2)明清时期的家具成就。
3)列举李渔的美学思想,结合艺术设计的实例分析说明。
第十章:近代史上的艺术设计本章重点、难点:1、近代史上的新兴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2、近代史上的建筑艺术装饰思考题:1)近代陶瓷设计的特色。
设计概论2.2.2中国设计源流1 - 中国设计源流1

造物之美-青铜时代
(1)形状的象征性; (2)材料的象征性; (3)装饰的象征性;
四羊方尊
青铜爵
造物总是以人的需要为导 向的,它首先把为满足人 的生存基本需要放在第一 位。为适应人的不同层次 的需要,又导致造物生产 中诸如审美、装饰之类的 情感和精神文化因素的发 生和形成。
• 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 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 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 发展的最高水平。青铜是 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 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 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 硬度增高,可以铸造需要 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 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 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 泽度。
•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 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 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 手法,有人认为饕餮是由 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 鸡羊谐音,有“吉祥”之 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 (亦即通生死)”;有人 认为是“辟邪驱鬼”;有 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 敢、公正”。
• 饕餮纹,采用抽象和夸张 的手法,结构严谨,外貌 凶猛而庄重,气氛神秘, 充满神话般的宗教色彩, 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这 种艺术效果显现着当时奴 隶主阶级的威严,表明殷 商的青铜艺术带有明显的 阶级特征。
• 甗(yǎn)是两用的,上蒸下
煮,类似现今的蒸锅。有方、 圆两种。
• 鬲(lì)是指煮食器,《尔雅》
甗
“(鼎)款足者谓之鬲”。
鼎、甗、鬲都是三足器,这
是我国特有的造型,在世界上是首
创的,它便于在器体下用火加温。
鬲
酒器有爵、斝( jiǎ )、角( jué)、觚(gū)、觯
(zhì)、壶、卣(yǒu)、觥(gōng)、盉(hé)、
造物之美-青铜时代
古代青铜器工艺说明中国工艺美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章_艺术设计的历史中国(2)

和蓥盘组成盥器,流行时间不长。盉和蓥也见洒
器。
水器 盘 盛水器,青铜盘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 晚期。
青铜器设计
匜 (yi)与盘配套洗手用,一人捧匜 一人捧盘盛 水。 鉴 (jian)大型水器 ,盛水也可盛冰。
水器
盘: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则多为盘匜相配。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亦被“洗”替代。商
青铜器设计
青铜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和兵器五 大类。
青铜器设计
酒器 爵: 爵用于饮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 角: (jue) 饮酒器。 尊 :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 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 壶 :盛酒之用。使用时间从商至汉代或更晚。 铺首:衔 门环的底座,多为虎头、螭、龟、蛇等,起装饰壶身的
丽的风格,漆器制作技术也往富丽方向发展, 金银平脱、螺钿、雕漆等制作费时、价格昂贵 的技法在当时极为盛行。
漆、木、玉等器物的设计
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是 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当时不 仅官方设有专门生产机构, 民间制作漆器也很普遍。漆 器所制作的器皿,样式多且
富变化,造型简朴,表现谧为 主。
代以前盘用陶制商代早期出现了青铜盘,但为数不多,商代晚期才逐波罗的海充行。商代盘都 是敞口、圈足、无耳,变化仅在口缘及圈足上。西周时期特别是西周中期,盘的形制变化较大, 盘腹变浅,一般都增设双耳,有的还有宽流和鋬手,有的在圈足下另加附足,以增加盘的高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盘,流传和出土的数量较多,大体春秋早期与西周晚期的相似,春秋中期开始 有较多的变化。
水器
匜:是盥手注水之器。盘匜皆同用,故传世和
出土之器如宗仲匜、史颂匜、樊夫人龙赢匜、 奚子宿车匜、番昶伯者君匜等皆与盘同出。 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 期和春秋时期。
中国设计史,一、中国设计艺术起源,第二章青铜时代设计

―北京人”的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 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 的各种工具
•新石器时代
鹿角制成的鱼叉
石器设计的审美法则:
• 1.宜人性
• 2.形式感 • 3.实用性
为什么说石器是人类早期的设计活动? • 一、它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这既是为了适应使 用要求,也是由于要适应当时的技术和材料所限定的 条件。 • 二、它表明了原始人类对于石料的特点以及打制成形 方法的清楚认识。精致石器显示了卓越的美感和制作 者对于形的控制能力。
①用漩涡纹组成装饰 ②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区分数个单位。 ③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的各种工具
生 产 力
人 类 改 造 自 然 的 能 力
谁来改造
劳动者
利 用
怎么改造
人的因 素
生产工具
加 工 改造什么
劳动对象
生 产 资 料
物的 因素
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 积累,渐渐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 判断、比较等自觉的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
陶器的用途——器型
• 多数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埋葬小孩的例子, 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尖底瓶
• “彩陶文化”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 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 彩陶的做法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 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 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陶器图案的几大类型
• ⑴.半坡型
– 以西安半坡、临时漳姜寨、宝鸡北首岭为代表 – 底式平底钵、平底盆、彭腹罐、细颈瓶等施彩 – 花纹绘在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位置
中国艺术设计简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时期的艺术设1.自(夏代)起青铜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物质材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2.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艺术面貌的形成与其所采用的(陶范法)(或泥摸法)的铸造工艺不可分割。
3.西周时期的统治者重视礼制,大约在周穆王时期,一系列的祭祀,军事,飨宴、相见等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以维护其统治,并对不同身份等级者所拥有的物品材质、形状、尺度、数量以及色彩等均加以限定起到明贵贱、别尊卑的目的,成为后世多遵循追慕的“周礼”。
4.因为青铜器在西周礼仪中具有严格的标示作用,周人也由此形成(“藏礼于器”)的制度,组合有序的青铜容器又称之为(“礼器”)。
青铜器的占有状况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5.除陶文外,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汉子为(甲骨文)。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艺术设计1.商人重酒,(商代)的酒器十分发达。
(周代)禁酒,酒器的制作开始衰落。
2.(龙凤题材)是这一时期璧、璜最为常见的装饰题材。
3.(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礼记》)提出了(“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将主要殿堂建在中轴线上接近中心点的最重要的位置,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建筑群的中轴对称布局对于(烘托尊贵)的作用。
4.此外,最终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不仅全面的记述了长期以来手工业生产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经过整理归纳,力图探索规律,并加以科学的总结。
第四章秦汉时期艺术设计1.(纸的发明),(丝绸之路的畅通),(东汉晚期)佛教的传入等重大事件,都对于艺术设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秦汉时期还流行(茧形壶)(蒜头壶)(扁壶)等盛酒器。
3.简答:秦汉时期灯具的特点:1.造型的多样化是这时期灯具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
2进一步完善实用功能是秦汉灯具设计的另一个特点,以虹管灯设计最为巧妙。
3巧为装饰时秦汉灯具设计的第三个特点。
3.(汉代)熏香的风气极盛,由南至北逐步推广。
第一章:中国设计

2、青铜时代
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 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在社会进程上大致对应于努 力社会阶段。
3、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约 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 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 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 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 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一章:中国设计艺术的起源
第一节:从石器到玉器 一、从工具设计到文化的设计 1、设计史的开端—生产工具的制造 2、设计的发展动态 工具—饰物—礼器,从功能、形式感发展 到寓意、符号体系,逐渐形成文化体系。 3、设计艺术史蕴含着人类文化设计
二、通天的玉器
1、人们最早使用的装饰品之一,也是宗教活 动的用品。
二、陶器
三、原始瓷器
第三节 青铜时代
一、青铜器、青铜时代、青铜文化
1、青铜器:世界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铜 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经 几千年的化学反应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 锈,被今人称为青铜,文献记载称为“赐 金”、“受金”。熔点在700~900℃之间, 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 铜,硬度为红铜的 4.7倍,性能良好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璋:祭山的礼器
• 壁:祭天之用,圆形中间有空表示天的灵 通。
• 璇玑:西方学者认为是用于观察天象的仪 器。当代考古学家认为是装饰物,也不排 除有礼仪器、避邪的功能。
玦璜
通神的精物,作为祭品祭祀神灵礼器。
第二节 中国文字与陶器
一、文字 中国三种古老文字: 陶文:陶器上刻画的文字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刻在金属礼器上的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玉器
• 由石器演变而来,主要用于装饰品,其最早主要用于宗教 活动 • 良渚文化——玉琮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石器工具的加工制作技术也不断进步,由打 制到磨制,石器光滑的外表,对称的造型以及锋利的实用价值,体
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追求和对实用功能的理解,把实用性与审美结
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 动的基本特点。 虽然审美追求较之实用的目的性追求从自觉的角度来说要晚些, 而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当这种意识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升华 为自觉的追求时,人类的设计文明便进入了新的时期。
• 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高足杯
彩陶图案设计
这既是早期陶器中 编织物纹印以及鱼 网、水涡、树叶等 图案的延续和变化, 同时也是原始人内 心音乐涌动和视觉 表现
彩陶的象形图案
• 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 多样,最基本的主题 是生殖主题。有大量 的鱼、蛙、 植物果 实、花朵的描绘 • 对人类的象征意义
特殊图案
陶器的用途——器型
• 多数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埋葬小孩的例子, 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尖底瓶
• “彩陶文化”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 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 彩陶的做法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 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 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的各种工具
生 产 力
人 类 改 造 自 然 的 能 力
谁来改造
劳动者
利 用
怎么改造
人的因 素
生产工具
加 工 改造什么
劳动对象
生 产 资 料
物的 因素
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 积累,渐渐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 判断、比较等自觉的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
陶器图案的几大类型
• ⑴.半坡型
– 以西安半坡、临时漳姜寨、宝鸡北首岭为代表 – 底式平底钵、平底盆、彭腹罐、细颈瓶等施彩 – 花纹绘在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位置
人面鱼身纹
• ⑵.庙底沟类型的彩陶
流行手法:圆点、弧 边三角,带状纹、平 行条纹、圆点纹、垂 弧纹、回旋钩连纹、 网格纹、羽状叶纹等
―北京人”的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 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 的各种工具
•新石器时代
鹿角制成的鱼叉
石器设计的审美法则:
• 1.宜人性
• 2.形式感 • 3.实用性
为什么说石器是人类早期的设计活动? • 一、它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这既是为了适应使 用要求,也是由于要适应当时的技术和材料所限定的 条件。 • 二、它表明了原始人类对于石料的特点以及打制成形 方法的清楚认识。精致石器显示了卓越的美感和制作 者对于形的控制能力。
3
4
第一节 礼制的设计与礼制性设计艺术
一、礼制的设计 礼制:商周社会以“礼制”(严格 反映等级制度的规章意识)来维护 政治、经济权利。 祭祀:沟通人、神,使人间秩序神 圣化的中心环节。
礼制虽不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但礼制所需的媒介礼器是我们 研究的范围。
夏商周礼制社会的设计艺术正 是以这个礼制文化为背景的。
始画家还善于利用洞壁的凹凸不平创造出富有立体感的形象。
第一个被发现的旧石器艺术品 公元1834年法国人布劳伊莱在一个叫夏芳德的洞穴中发现了一块骨块,在骨
块上用利器刻有两只鹿,刀法肯定,造型真实,不仅形象准确,还在身体上刻画出脊
梁骨和细而有规则的毛,颇似出自现代人的手笔。
第二节:陶器设计
• 1、原始陶器: 使用粘土作原料,用手盘筑捏制或用捏制 或用轮制而成陶坯,然后用火烧成的器皿。
圭、琬圭、琰圭、璋、璧、琮cong、璇玑、玦jue、璜
第二节 中国文字与陶瓷
一、文字 中国的文字被公认为象形文字 陶文:最原始的汉字,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 字符号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 甲兽骨文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 是殷王室占卜记事的卜辞,有着优越 的生命力。
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经能够打制简单的
砍砸器、刮削器及三棱大尖状器等不同的器形。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二十万年前,山西丁村人。打制技术进步,类
型和品种多样,说明用途和打制手法有所提高。
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8000年以前。山顶洞人。骨角器、骨针、细
石器、细长石等复合工具。
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文化发
庙底沟型彩陶的典型 具象纹样是鸟纹
彩陶 曲腹盆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 ⑶.马家窑类型的彩陶
多瓮、瓶、盆罐等器型
装饰面积大
纹样以点、旋涡纹、波浪 纹、弧边三角纹居多,具 有构图繁密,回旋多变之 特色
彩陶鸟纹壶
• ⑷.半山型 • 半山型彩陶的代表形式是大敞口的盆和敛口 的(有颈或无颈)的罐。 • 其图案组织大体分为:
现了早期的打制石器,虽然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粗陋得似乎与自然物
并无多大差异,但从此人类不再像一般动物那样本能地去满足它们所属
物种的标准和需要,而是开始了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
(需要),有目的地,自觉地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 “把本身固有(或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 这是创造的开始,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开始,马克思的“自意识”论 述恰恰证明了人类设计意识产生的必然条件。
从地中海诸岛到大西洋沿岸地区,都有一些粗制的巨大石块的纪念物,
这些巨石有的高达70多英尺,重有百吨,有的排列长达两英里,极为壮 观。史学家称为巨石结构、巨石建筑、巨石碑。产生这些巨石结构的文 化称为巨石文化。 巨石文化分布很广,结构种类繁多,与其说是由于新的艺术形式,不如 说是由于新宗教和埋葬的习俗,即巨大的石块是用来标志神圣的地方和 坟墓的。可以推断各种式样的巨石结构是和当时的丧葬风俗及原始宗教 密切相关的。这些巨石结构各有其奇异的形态,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具
公元1940年,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三个儿童带着狗在追捉野兔。突 然野兔不见了,紧追的狗也不见了。孩子们这才发现兔和狗跑进一个山洞, 他们带着电筒和绳索也进入洞里,结果发现一个原始人庞大的画廊。它由一
条长长的、宽狭不等的通道组成,其中有一个外形不规则的圆厅最为壮观,
洞顶画有65头大型动物形象:有2米到3米长的野马、野牛、鹿,和4头巨大
• 女神庙遗址 红山文化遗址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又称史前时代 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是打制的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
经济活动。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打制石器过程中, 萌发出审美观念。 逐渐
二、玉文化—礼制性设计艺术范例
夏商周为玉文化核心观念形成的时期 玉被用于象征美德,这一切最初的源流 来自于夏商周形成的玉的礼制。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以德比玉
玉人骑兽佩 跪坐玉人 西周时期完善并记录了一套制度,严格按照等级名分 规定,使用不同的玉。
在夏商周时期成为国家的象征、区别人的社会身份等 级的礼器。
有抽象美的纪念碑。
巨石建筑 英国斯通亨治巨石圈
公元前2500年—前 1500年
原始的、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是设计的主要材料基础。 材料的加工过程主要体现为简易的组合关系。 设计中的功能要素,始终是原始设计的主导因素。 审美的要素逐渐萌醒。
出于对自然力的神秘感而产生的原始宗教,在人的精神生 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设计和制造工具之外,对于天文、历法、气象的规律也 逐渐认识和丰富起来。
原始社会的各种设计,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1、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2、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3、形式感的应用。
中 国 设 计 史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设计
1
2
第一节 时代背景——―百工”制度
第二节 文字与陶瓷设计 第三节 青铜器设计 第四节 织物与服装设计
来缝制衣服。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
它古墓里,层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 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
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 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
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
念。
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劳动
工具。工具是最早的人工制品,并贯穿于原始的始终。
从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主要劳动工
具是造型规整的磨制石器,在工艺领域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陶器,以“仰 韶文化”为主要代表。同时,牙、骨、石雕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
术,,均有一定的成就。
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
象复原的。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 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 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
器工具的出现便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利用----选择----组合----改造----创造---工具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快感和美感混沌一体的形态----工具制造意义---原始绘画的本质
早在1万7千年前,生 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 洞人就已开始利用钻孔、 刮削、磨光等技术,并 采用石块、兽物的牙齿、 海贝等自然材料来制作 装饰品。 它们是原始人类审美 观念的反映,体现了人 类对生活的信念和热爱。
中 国 设 计 史
第一章 中国设计艺术起源
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
石器设计
青铜器设计
第一节 石器设计溯源
• 石器是史前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
一、设计的萌芽时期的总体特征
这是人类的设计意识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和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 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逐步的改善和提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