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总论(第四版)-OK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 总论

⒍变量是( )。 ①可变的质量指标 ②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③可变的品质指标 ④可变的数量指标
返回56
⒎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①调查单位 ②总体单位 ③调查对象 ④填报单位
返回56
⒏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 ①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②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④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
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 , 并在某一 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 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返回36
总体单位
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独立的个别事 物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返回36
二、标志与指标 标志
指标(指统计指标)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区别
返回36
三、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变异
变量和变量值
统计总体三个主要特点
变异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个单位具体表现上 的差别就是变异,包括质(性质、属性) 的变 异和量(数值)的变异。
返回41
变量和变量值 一般来说,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如工人家庭人口数、工人的工资等就是变 量。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变量值。 变量值按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与 离散变量两种。
计研究目的决定的。
返回12
(三)具体性
统计所研究对象的数量是具体 的数量,不是抽象的数量,这是统
计和数学的重要区别。
返回12
(四)社会性
统计研究的数量是社会现象的 数量,具有社会性。
返回4
三、统计的作用
(一)统计是社会认识的一种有力武器 (二)统计是制订计划、实行宏观调控的基础 (三)统计是制定政策的依据 (四)统计是实行管理的手段 (五)统计是认识世界、开展国际交流和科学 研究的工具
基础会计习题集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总论答案一、单项选择1、C2、C3、A4、C5、B6、C7、B8、D二、多项选择1、ABCD2、ABC3、ABCD4、ABCD5、BCD6、ABD7、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四、实务操作题该事务所的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是不正确的,主要表现为:(1)张新从事务所取钱用于私人开支,不属于事务所的业务,不能作为事务所的办公费支出。
因此,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2)6月15日,编制6月1——15日的财务报表是临时性的。
我国会计分期假设中,没有半月度的划分。
因此,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
(3)我国《会计法》规定,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的本位币。
但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而该事务所既然主要从事国内企业的会计业务,就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但该事务所直接将2000美元记账,因此,会计人员违背了货币计量假设。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A4、A5、C6、B7、C8、C9、D10、D 11、D 12、A 13、A 14、A 15、A 16、C 17、A 18、A 19、A 20、A 21、B 22、B 23、C 24、D 25、B 26、C 27、C 28、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3、ABC4、BC5、AB6、ACD7、ABC8、C 9、ABC 10、ABCD 11、ABC 12、BD 13、ABD14、CD 15、 ABD 16、AC 17、ABCD 18、ABCD 19、ABCD 20、BC 21、AB 22、BD 23、AB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四、业务题 习题一(1)实收资本 (2)使用费收入(3)管理费用 负债\-W(4)应收账款(5)商标权 所有者权益 (6)净利润 收入 (7)应付账款(8)盈余公积 费用 (9)短期借款(10)长期股权投资 利润 习题二习题三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800000 =210000 +590000 (1) 6000 =6000(2)-4000+4000(3) 70000 =0+ +70000(4) 40000 =40000(5)-20000+2000(6)-1000+1000(7) -30000 = -30000(8) 40000 =0+ +40000(9) 0 =+6000-6000(10)-30000 = -30000(11)-10000 = -10000(12)-4000+4000(13)0 =0 +10000-10000 合计:8860000 =186000 +700000习题四习题五习题六习题七习题八银行存款期初余额: 32840 (2) 28000(1) 40800 (3) 20000(4) 32000 (6) 48000(5) 45.75本期发生额: 72845.75 本期发生额:96000期末余额: 9685.75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A5、D6、B7、B8、A9、B10、C 11、B 12、A 13、D 14、D 15、B 16、B 17、A18、B 19、A 20、D 21、D 22、D 23、B 24、C 25、C二、多项选择题1、BC2、BCD3、ABD4、AD5、AC6、ABC7、ABCD8、ABC 9、BD 10、ABC 11、ABCD 12、ABCD 13、CD14、BC 15、BC 16、ABD 17、CD 18、CD 19、AB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四、实务操作题习题一1、310002、121503、32504、4047505、200006、528007、08、100000习题二1、借:库存现金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2、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实收资本 1000003、借:应交税费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4、借:原材料 100000贷:应付账款 1000005、借:应付账款 12000贷:银行存款 120006、借:银行存款 10000贷:应收账款 100007、借:银行存款 40000贷:短期借款 400008、借:固定资产 2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9、借:资本公积 8000贷:实收资本 800010、借:其他应收款——小李 20000贷:库存现金 20000 11、借:银行存款 1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12、借:银行存款 2000贷:库存现金 2000习题三会计分录如下:1、借:库存现金 300贷:银行存款 3002、借:其他应收款 300贷:库存现金 3003、借:应交税费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4、借:原材料 8000贷:应付账款 80005、借:固定资产 35000贷:实收资本 350006、借:银行存款 15000贷:短期借款 150007、借:应付账款 12000贷:银行存款 120008、借:生产成本 16000贷:原材料 160009、借:银行存款 2900贷:应收账款 290010、借:短期借款 9000贷:银行存款 9000试算平衡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习题四将上列三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合同法总论第四版第一章

合同法总论第四版第一章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合同法总论第一条合同概述a. 合同的定义: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b. 合同的特征: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平等自愿、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有效等特征。
c. 合同的种类:合同分为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电子合同等。
第二条合同的成立a. 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成立需要具备当事人、意思表示、标的、合法形式等要件。
b. 合同成立的效力: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c. 合同成立的变更与解除: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
第三条合同的效力a. 合同效力的种类:合同效力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等。
b. 合同有效的条件:合同有效需要具备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
c. 合同无效的处理:合同无效时,当事人不得依据合同主张权利。
第四条合同的履行a. 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履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原则、适当履行原则等。
b. 合同履行的期限:合同履行期限应当明确约定,未约定履行期限的,按照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确定。
c. 合同履行的地点:合同履行地点应当明确约定,未约定履行地点的,按照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确定。
第五条合同的变更与解除a. 合同变更的条件:合同变更需要具备当事人协商一致、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
2024版《经济法基础》(第四版)课件第一章总论

12
经济法的体系
2024/1/28
市场主体法
调整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内部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 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
市场运行法
调整市场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反不正当 竞争法、反垄断法等。
宏观调控法
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管理、调控 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财政法、税法等。
客体。
2024/1/28
行为
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如合 同的履行、侵权行为等。
智力成果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 识产权,以及商业秘密等。
24
经济法客体的意义
2024/1/28
明确经济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法客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明确经济法客体有助于明确经济法律关系中的权 利和义务的内容和范围。
平衡协调原则要求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应当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兼顾各方利益,实 现利益的均衡。
平衡协调原则还要求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应当注重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 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8
8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是指经济法应当保 障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防止和制止 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要求经济法在赋予市场主体权利的同时,也要明确其相应的责任 和义务,防止权利滥用和损害他人利益。
2024/1/28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还要求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应当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 权益,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
10
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
财务会计第四版参考答案

《财务会计》(第四版)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D2.C3.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D (3)ABC (4) ABCD第二章流动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D2.B3. B4.C5.C(二)多项选择题1. ABD2.ABD3. ABCD4. ABCD5.BCD(三)计算分析题1.(1)①借:银行存款480贷:营业外收入480②借:管理费用360贷:银行存款360(2)银行存款余调节表2008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2.(1)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2)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00 借:投资收益 2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3)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4)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5)借:银行存款825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公允价值变动 10投资收益15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贷:投资收益103.(1)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20 000-2 000+2 200+37 000+51 500+600)/(2 000+2 950+5 000+50)=109 300/10 000=10.93(元/公斤)(2)①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②借:原材料 2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贷:银行存款 2 506③借:在途物资37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120贷:银行存款43 120④借:原材料37 000贷:在途物资37 000⑤借:原材料5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415银行存款20 085贷:其他货币资金80 000⑥借:原材料600贷:生产成本 600⑦借:生产成本65 580制造费用10 930管理费用10 930贷:原材料87 4404.(1)借:应收账款4 000贷:坏账准备 4 000借:银行存款 4 000贷:应收账款 4 000(2)借:坏账准备 2 500贷:应收账款 2 500(3)2×15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账户已有余额=(1 000 000×5‰+4 000-2 500)=6 500(元)(贷方)2×15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账户应保留的余额=800 000×5‰=4 000(元)(贷方)2×15年12月31日应计提坏账准备=4 000—6 500=-2 500(元)借:坏账准备 2 500贷:资产减值损失 2 5005.(1)①-A 借:材料采购 5 0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8.5贷:银行存款 5 908.5①-B 借:原材料 5 000贷:材料采购 5 000②借:原材料 2 200贷:材料采购 2 200③借:材料采购 2 950贷:应付票据 2 950④-A 借:材料采购 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贷:银行存款 3 510④-B 借:原材料 3 000贷:材料采购 3 000⑤结转本期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5050—5000)+(2180-2200)= 30借:材料成本差异 30贷:材料采购 30(2)材料成本差异率=〔(-230+30)÷(9800+5000+2200+3000)〕×100%=-1%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 分摊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借: 生产成本 10 000制造费用 4 000管理费用 2 000贷:原材料 16 000借: 生产成本 -1 000制造费用 -400管理费用 -2006. (1)甲类商品第一季度的实际毛利率=600-510600=15% (2)①甲类商品2016年4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300×(1-15%)=255(万元)②甲类商品2016年5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500×(1-15%)=425(万元)③甲类商品2016年6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400+880-420-(255+425)=180(万元)第三章非流动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 B2. A3. B4.D5.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ABD4.A(AC)(三)计算分析题1.(1)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50——费用化支出 130贷:银行存款 280 (2)借:管理费用 13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30(3)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15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50 (4)2×15年7月专利权摊销金额=150÷5÷12=2.5(万元)借:管理费用 2.5贷:累计摊销 2.5 (5)至2×15年12月1日累计摊销额=2.5×5=12.5(万元)借:银行存款 160累计摊销 12.5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150 应交税费 8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14.5 2.(1)2×15年1月1日购入该债券(万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利息调整100贷:银行存款 1100(2)2×15年12月31日:投资收益=1100×6.4%=70.4(万元)应计利息=1000×10%=100(万元)利息调整的摊销额=100-70.4=29.6(万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100贷:投资收益70.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60(3)2×16年1月1日:净收入=955(万元)转出的面值=1 000×80%=800(万元)转出的应计利息=100×80%=80(万元)转出的利息调整=(100-29.6)×80%=56.32(万元)转出的账面余额合计=800+80+56.32=936.32(万元)或=(1 100+70.4)×80%=936.32(万元)净收益=955-936.32=18.68(万元)借:银行存款95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800——利息调整56.32——应计利息80投资收益18.683.(1)应收股利=580×0.25=145(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580×8-145+7=4 502(万元)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8 000×25%=4 500(万元)4 502>4 500,所以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的金额=4 502(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 502应收股利145贷:银行存款 4 647(2)借:银行存款145贷:应收股利145(3)投资收益=3 000×25%=75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50贷:投资收益750(4)应收股利=0.20×580=116(万元)借:应收股利116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16(5)借:银行存款116贷:应收股利116(6)借:银行存款 5 200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 502——损益调整634投资收益645.设:设备的原始成本为X;则应计折旧总额为(1—5%)X年数总和法=4+3+2+1=10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的折旧率=2×1/4=50%(1)2×15年:年限总和法:(1—5%)·X·4/10=38%X双倍余额递减法:50%·X=50%X故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的折旧额大。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编著: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目录总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编著: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案例:百年老院的现代管理启蒙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案例;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第二节系统原理第三节人本原理第四节责任原理第五节效益原理第六节伦理原理案例:1 人为本、争第一、零起点2 文化病变:人性与责任第四章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案例:西安杨森的人性化管理第二篇管理的前提和本质第五章管理伦理第一节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第二节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管理的因素第三节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第五节伦理行为的具体表现案例:1 南京冠生园事件2 荣事达的自律宣言第六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第三节组织文化的功能第四节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案例:1 TCL的企业文化2 华为基本法第七章管理信息第一节信息概述第二节信息系统第三节其他信息技术案例: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信息化管理第八章管理决策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点第三节决策的理论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第六节决策的方法案例:一个决策成功的案例第三篇计划第九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第二节计划的类型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案例;“A胶囊”商业计划书(纲要)第十章战略性计划第一节远景和使命陈述第二节战略环境分析第三节战略选择案例:战略决策是成功之母第十一章企业资源计划第一节物料需求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第二节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第三节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第四节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过程第五节业务流程再造月企业资源计划案例洛阳轴承集团ERP实施第十二章计划的实施第一节目标管理第二节滚动计划法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案例目标管理第四篇组织第十三章组织设计第一节组织设计概述第二节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三节部门化第四节集权与分权案例渤海液压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第十四章人员配备第一节人员配备的人物程序与原则第二节管理人员的选聘第三节管理人员的考评第四节管理人员的培训案例红桃K给员工补血第十五章组织力量整合第一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第二节直线与参谋第三节委员会案例员工为什么会不满意第五篇领导第十六章领导与领导者第一节领导的性质与作用第二节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第三节领导方式及其理论第四节领导艺术案例1 “闲可钓鱼”与“无暇吃鱼”2选举风波第十七章激励第一节激励的性质第二节激励的理论第三节激励实物案例:1 工资全额浮动为何失灵?2 EV A薪酬体系改革第十八章沟通第一节组织中的沟通第二节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第三节冲突与谈判案例高智力人群的管理防止小道消息传播的圆桌会议第六篇控制第十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第一节控制原理第二节控制的要求第三节控制过程案例施贵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第二十章控制方法第一节预算控制第二节非预算控制第三节成本控制案例华润公司运行6S管理体系第七篇创新第二十一章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创新的过程和组织案例小天鹅的“末日管理”第二十二章企业技术创新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第二节技术创新的源泉第三节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案例青岛澳柯玛的发展道路第二十三章企业组织创新第一节企业制度创新第二节企业层级结构创新第三节企业文化创新案例美特斯邦威:温州的虚拟企业《管理学》(第二版)编著:芮明杰目录第一篇管理的内涵第一章管理的概念第一节管理的定义与特性第二节管理的目标与基本手段第三节管理的创新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合并的烦恼第二章管理的基本问题第一节资源与资源配置第二节管理中的人性假定第三节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沃利科公司的“第二个模式选择”第三章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一节科学管理的兴起第二节行为科学的产生第三节管理科学的发展现代管理理论的进展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抱定服务大众的经营理念……彭奈连锁店的经营哲学第四章管理主体第一节管理者的角色第二节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经营企业需要演而不苛……医海工艺美术厂厂长王毅的教训第五章组织体系第二节组织目标第三节组织设计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董事长的五年目标第六章组织结构第一节部门化第二节岗位设定第三节管理层次第四节基本结构科层制与组织结构再设计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宏伟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组织结构第七章非正式组织第一节非正式组织的特征第二节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和作用非正式组织的引导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行动惯性”造成企业失败第八章组织运行第一节组织制度第二节组织协调第三节组织运行机制第四节组织运行过程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新上任的销售部王经理第九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第一节组织发展方向第二节组织变革的动因及阻力组织发展方式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美国银行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第二篇管理的过程第十章决策第二节决策责任与流程第三节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决策的方法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如何走出企业面临的困境第十一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与意义第二节计划体系第三节计划的事件和跨度计划流程和方法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明年的生产计划方案该怎么走第十二章领导第一节领导与权力第二节领导的内容领导的风俗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哪种领导类型最有效第十三章激励第一节激励的特性第二节激励的相容第三节激励的行为激励的制度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鄂尔多斯的激励金字塔第十四章控制第一节控制的系统第二节控制模式第三节控制过程第四节对控制者的监控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巴林银行的倒闭的教训第三篇管理的方式第十五章塑造共同愿景第十一章组织的共同愿景第十二章建立共同愿景的方式和途径第三节构建共同愿景的基础及步骤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第十三章案例圆500强之梦:挑战国际市场第十六章实施目标管理第一节目标与目标管理第二节目标管理的方式第三节目标管理的实施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目标考核管理第十七章改进人际沟通第一节人际沟通的过程模式第二节正式的人际沟通第三节非正式的人际沟通第四节人际沟通的改进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惠灵顿保险公司:员工沟通第十八章创新工作流程第一节流程的特性和功能第二节组织流程的构造和内核第三节再造工作流程的基本路径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施乐公司的流程再造第十九章以人为本的管理第一节人本管理的概念和原则第二节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第三节人本管理的方式本章小节复习思考题案例注重管“人”的英国组合国际电脑公司管理学教程(新版)编著:周建临目录第一章管理的挑战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组织与管理第二节组织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第三节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第四节学习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二章古典管理思想的演进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泰罗第三节法约尔第四节韦伯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行为管理理论第二节管理科学理论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四章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组织环境第二节组织文化第三节组织对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第四节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五章计划工作与目标的设置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计划和计划工作第二节计划工作的基础第三节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六章战略管理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战略性思考第二节战略管理过程第三节公司战略第四节业务战略第五节职能战略第六节战略管理的新趋势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七章有效的决策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决策的性质第二节决策的种类第三节决策过程第四节定量决策技术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八章组织工作基础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组织的性质第二节组织理论的基石第三节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第四节机械组织与有机组织第五节职务设计第六节工作制的选择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九章组织变革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变革的基础第二节变革应考虑的因素第三节变革与压力第四节企业再造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得与配置第四节培训与开发第五节考绩、晋升与报酬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管理与领导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领导者与管理者第二节领导特性理论第三节关于人性的理论及有关新学说第四节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第五节现代情景理论第六节领导理论的新观点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激励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激励的性质第二节激励与行为理论第三节激励技巧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十三章沟通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沟通概述第二节个人行为因素和沟通方式第三节组织沟通的类型第四节组织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方式第五节沟通的原则和方法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十四章控制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控制概述第二节控制的基本过程第三节控制的基本类型第四节有效控制的特征第五节控制技术和方法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十五章创新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企业家精神第二节创新理论第三节创新实践第四节创新技术列举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第十六章新世纪的管理学习目的与要求第一节国际管理第二节学习型组织第三节全面质量管理第四节新的生产率挑战本章提要复习思考题《管理学》(第七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目录Ⅰ篇绪论1章管理与组织导论谁是管理者什么是管理管理者做什么什么是组织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本章小结思考题2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管理的历史背景科学管理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管理的数量方法理解组织的行为当前的趋势和问题本章小结思考题Ⅱ篇3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管理者:万能的还是象征性的组织文化环境本章小结思考题4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谁是所有者你持有怎样的全球观理解全球环境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理是否会由您担任全球性职务本章小结思考题5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什么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管理的“绿色化”管理道德最后的思考本章小结思考题创业单元Ⅲ篇计划6章制定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质决策制定过程决策的普遍性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本章小结思考题7章计划的基础什么是计划工作为什么管理者要制定计划管理者如何制定计划计划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本章小结思考题8章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战略管理过程组织战略的类型本章小结思考题9章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评估环境的技术分配资源的技术现代计划技术本章小结思考题创业单元Ⅳ篇组织10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的定义组织设计的决策常见的组织设计本章小结思考题11章管理沟通与信息技术理解管理沟通人际沟通过程组织中的沟通理解信息技术本章小结思考题12章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很重要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解聘甄选员工培训薪酬与福利职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当前面临的问题本章小结思考题13章变革与创新什么是变革变革的力量变革过程的两种不同观点变革管理变革管理中的新问题激发创新本章小结思考题创业单元Ⅴ篇领导14章行为的基础为什么要了解个体行为态度人格知觉学习本章小结思考题15章理解群体与团队理解群体行为使群体转变为高效的团队开发和管理高效的团队本章小结思考题16章激励员工什么是动机早期的动机理论当代动机理论当代动机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激励员工的一些建议本章小结思考题17章领导管理者与领导者早期的领导理论权变的领导理论有关领导的最新观点有关领导的当前问题本章小结思考题创业单元Ⅵ篇控制18章控制的基础什么是控制控制为何重要控制过程控制的类别对管理者的意义当代控制问题本章小结思考题19章作业及价值链管理作业管理及其为何重要价值链管理当前作业管理的问题本章小结思考题20章控制组织绩效组织绩效监控和衡量组织绩效的工具在帮助组织获取高绩效水平中经理的角色本章小结思考题创业单元《现代企业管理》傅贤治轻工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目录第一章企业与企业制度第一节企业系统第二节企业制度第三节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第一节管理学的产生第二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第三节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第四节管理的本质第三章计划与控制第一节计划工作的概念和作用第二节计划工作的类型第三节计划工作的基本程序第四节目标管理第五节控制原理和控制类型第六节控制的步骤和原则第七节控制的技术与方法第四章组织与激励第一节组织概述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第三节集权、分权与授权第四节激励第五章市场营销第一节市场营销学的基本认识第二节市场营销观念第三节市场营销环境第四节市场营销管理程序第五节市场营销策略第六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第二节人员的招聘与选拔第三节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第七章新产品开发第一节新产品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新产品开发的原则与方式第三节新产品开发程序第四节新产品开发策略第八章生产管理第一节生产管理概述第二节生产组织形式第三节生产计划与控制第四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第五节生产过程优化方法第九章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管理概论第二节质量管理常用方法第三节质量认证与质量审核第四节ISO9000族标准第十章财务管理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第二节财务分析第三节流动资金和短期负俩管理第四节长期投资与长期融资第五节成本分析与控制第十一章战略管理第一节战略管理概述第二节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第三节企业内部条件战略分析第四节企业的竞争战略第十二章企业文化第一节企业文化概述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第三节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探寻第四节企业形象设计----CIS第十三章企业信息管理第一节信息管理第二节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第一篇总论

5.2.5 分析備選方案
一旦列出被選方案後,決策者依之前買手機的決策準則, 對每隻手機的每個準則作出原始評分。各準則再乘上權重, 便可得各備選方案的權重評分。 此步驟的重點是,大多數的決策中包含個人主觀的判斷。
5.2.6 選擇方案
基於所界定的評估準則、賦予的權重以及決策者對各款手 機在評準上的得分,HTC One V得到最高分(212分), 因此成為理論上的「最佳」方案 。 實務上,決策者不見得知道有多少備選方案,或知道每個 備選方案的可能結果,因此需進一步將方案選擇時會面臨 的情境分類。━ Nhomakorabea━
1. 2. 3. 4.
資料來源: 1.莊 蕙 嘉 編 譯 , 智 利 33 礦 工 重 生 工 頭 天 生 領 袖 , 聯 合 報 , 2010.10.14。 2.方素惠,工頭力量大,EMBA雜誌,第292期,2012.12。
決策(decision)就是在兩個以上的方案中做選擇。以早 餐為例,個人在想早餐要吃什麼時,會考慮要吃中式還是 西式、要自己煮還是要買現成的。 決策制定(decision making)指確認組織面臨的問題與 機會、提出解決方案、選擇最佳方案以達成預定目標的一 個行動過程。 組織內所有的管理活動都需要作決策,如要銷售什麼產品、 在哪裡生產、組織中要有哪些部門、要雇用什麼樣的人員 等。
此時所用的是預設性決策(programmed decision),即具 重複性或例行性處理方式、替代方案清楚之決策,管理者只 須遵循一套既有的流程、規則或政策便能解決問題。
非結構化問題 ( ill-structured problem )指決策者面 臨的問題是新的、不常見的、資訊不充足的問題,或目 標本身無法清楚地界定。
1第一篇-总论(第四版)-OKPPT课件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920~至今) 电镜:亚细胞结构,发现病毒。 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方法; 酶标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单克隆技术; 微生物核酸序列测定、核酸探针技术,PCR技术、基
因工程研究,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细菌形态结构 细菌生长繁殖 细菌生态学 消毒、灭菌与动物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 细菌感染和致病机理 细菌分类
稀释石炭酸复红(红色)
镜检
10-30秒,冲洗
G+菌染成紫色
结晶紫与G氏碘液形成复合物充斥于肽聚糖网状结 构之中。
95%的酒精具有收缩肽聚糖和溶解脂质作用,收缩 肽聚糖使网眼缩小,溶解脂质使网眼扩大。
G + 菌因肽聚糖多(40~60%) 、脂质少,网眼缩 小的力量大于网眼扩大的力量,最终使网眼缩小,将紫 色复合物牢固固着,不被洗脱。稀释石炭酸复红不被染 上,故呈紫色。
二、微生物学发展历史
(一)形态学时期(17世纪后叶~19世纪中叶) 荷兰吕文虎克( 1676 ):显微镜。 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1861):否定生物自然发生论。
开山鼻祖:吕文虎克
巴斯德的著名曲颈瓶实验
(二)生理学及免疫学时期: (1870~1920) 巴氏消毒法。 厌氧菌发现(厌氧生命活动过程)。 疫苗研制(炭疽杆菌苗、狂犬病疫苗)
革蓝氏阴性菌细胞壁
S tru ctu re o f a G ram -N eg ative C ell W all
肽聚糖结构
S tructure o f P ep tid oglycan
(二)革兰氏染色原理
1、染色步骤 结晶紫(紫色)
1-2分钟,冲洗
革兰氏碘液
2-3分钟,冲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检
10-30秒,冲洗
G+菌染成紫色
结晶紫与G氏碘液形成复合物充斥于肽聚糖网状结 构之中。
95%的酒精具有收缩肽聚糖和溶解脂质作用,收缩 肽聚糖使网眼缩小,溶解脂质使网眼扩大。
G + 菌因肽聚糖多(40~60%) 、脂质少,网眼缩 小的力量大于网眼扩大的力量,最终使网眼缩小,将紫 色复合物牢固固着,不被洗脱。稀释石炭酸复红不被染 上,故呈紫色。
2、质粒:细菌核体外的环状双链、小型DNA分子。与细菌的生命 无关,但携带一定量的基因,如控制产生菌毛、毒素、抗药性、 细菌素等。
核体
五、细胞内含物
1、异染颗粒:多聚偏磷酸盐。贮存磷酸盐。 2、类脂质:β-羟基丁酸多聚体或脂肪小滴,贮存
碳源和能源。 3、肝糖和淀粉粒:贮存碳源和能源。碘染色肝糖
呈红棕色,淀粉呈兰色。
革蓝氏阳性菌细胞壁
S tructure o f a G ram -P ositive C ell W all
T he G ram -positive cell w all appears as dense layer typically com posed of num erous row s of peptidoglycan, and m olecules of lipoteichoic acid, w all teichoic acid and surface proteins.
因工程研究,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细菌形态结构 细菌生长繁殖 细菌生态学 消毒、灭菌与动物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 细菌感染和致病机理 细菌分类
第一章 细菌形态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细菌形态 细菌基本结构 细菌特殊结构
第一节 细菌形态
一、细菌大小
最适温度、最适培养基、幼龄细菌。 单位:微米(um)。 球菌:直径。 杆菌和螺旋菌:长*宽。
保护功能;贮存碳源和能源;处理代谢废物;具有抗原性。 4、观察:不易染色,普通染色法,只见菌体周围一圈透明环,特
殊荚膜染色法,可染上色。
细菌荚膜
细菌荚膜
二、细菌S层(s-layer)
是某些细菌的特殊表层结构,完整包围菌体, 由单一蛋白质亚单位组成,规则排列,呈类晶格 结构。许多致病菌或菌株有S层。
周鞭毛
S alm onella w ith a peritrichous arrangem ent of flagella
微免课件音影\总论音影\鞭毛类型.swf
周鞭毛
四、菌毛(pilus)
位于菌体外,比鞭毛短细较硬的毛发状细丝。 1、化学组成:空心的蛋白质管 2、分类:稍长而数量少的(1~4根)为性菌毛,
第三节 细菌特殊结构
一、荚膜(capsule) 一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壁外面产生一
种黏液样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荚膜。 多个细菌的荚膜融合成一团胶状物,内含多
个细菌称为菌胶团。
1、组成:90%水分,有的含多糖,有的含多肽。 2、形成:荚膜的产生具有种的特征,但也与环境条件有关。动物
体内或营养丰富(加血、血清或腹水)的培养基上初代分离易形 成荚膜。 3、功能
稳定的,能生长繁殖的。
二、细胞膜
1、结构:脂质双层结构。亲水基向外、疏水基向 内。
2、功能:渗透屏障、参与菌体新陈代谢、参与细 菌分裂繁殖 。
3、间体: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的囊状或管状物。
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结构
D iagram of a C ytoplasm ic M em brane
三、细胞质
革蓝氏阴性菌
G ram S tain o f E sch erich ia co li
(三)功能
1、定形作用 2、保护作用 3、选择性屏障作用 4、对鞭毛支撑作用 5、分裂繁殖上起作用
(四)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
G+菌经青霉素或溶菌酶处理,完全失去细胞 壁,仅由细胞膜包围细胞质的菌体,称为原生质 体(protoplast)。
粘稠、透明胶体。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 类脂、多糖、核酸及少量无机盐。
四、核体与质粒
1、核体:无核膜、核仁、无线状染色体,属原核细胞。 细长、共价闭合、环状双链的大型DNA分子。一搬均是单倍体。
与真核细胞染色体相似,有将细菌核体称为细菌染色体的。 有的致密,呈球状、卵形或哑铃形; 有的疏松,似网状或海绵状。
其余为普通菌毛。
3、功能 吸附功能:吸附于寄主细胞吸取营养,致病菌 失去菌毛就失去致病性。 彼此黏附:利于表面生长,以吸取更多氧气 在表面形成菌膜。 凝集动物红细胞。 性菌毛在细菌接合传递中起通道作用。
菌毛
B acterial P ili
菌毛
E le ctro n M icro g rap h o f E s ch erich ia co li w ith P ili
开山鼻祖:吕文虎克
巴斯德的著名曲颈瓶实验
(二)生理学及免疫学时期: (1870~1920) 巴氏消毒法。 厌氧菌发现(厌氧生命活动过程)。 疫苗研制(炭疽杆菌苗、狂犬病疫苗)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920~至今) 电镜:亚细胞结构,发现病毒。 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方法; 酶标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单克隆技术; 微生物核酸序列测定、核酸探针技术,PCR技术、基
各种鞭毛
B acterial Flagellar A rran gem ents 单生鞭毛、丛生鞭毛、对生鞭毛、周生鞭毛
单端单鞭毛
M onotrichous Flagellum of Vibrio cholerae
单端丛鞭毛
单端丛鞭毛
Transm ission Electron M icrograph of Escherichia coli O 157:H 7
(三)螺形菌
1、螺菌:几个弯曲
2、弧菌(霍乱弧菌):一个弯曲
三、细菌群体形态-菌落
无性分裂繁殖:同形分裂和异形分裂。 1、菌落: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肉 眼可见的细菌群体堆积物。又称“克隆”,根据菌落数 量,进行细菌计数,用菌落形成单位(CFU:colony forming unit)表示。 2、菌落特征:菌落大小、 菌落形状、边缘形状、表面 形状、隆起度、颜色、透明度、粘稠度、血平板上溶血 情况
细菌繁殖
细菌繁殖示意图 球菌分裂电镜图
大肠杆菌粉红色菌落
细菌菌落特征
第三节 细菌基本结构
细菌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体 细胞内含物
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
一、细胞壁
(一)结构 1、革兰氏阳性菌 (1)无分层结构。 (2) 40~60%为肽聚糖(peptidoglycan),磷壁酸 (teichoic acid:TA;包括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d 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ce protein:OMP)等充满于网状结构之中。 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形成网状结构。 TA是特异的表面抗原。
G-菌经溶菌酶处理,仅能失去细胞壁内层的 肽聚糖,形成仍有外膜包围的菌体,称为原生质 球(spheroplast)。
将两个不同的原生质体或原生质球融合,生 成一个细菌的技术,称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都是不能再繁殖的。
(五)细菌L型
细胞壁缺陷型菌株。 广义上:包括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 狭义上:细菌自发的、或诱导剂诱导形成的遗传
革蓝氏阳性菌
G ram S tain o f S tap hylo co ccu s au reu s
G—菌染成红色
G—菌肽聚糖少,脂质多; 95%酒精脱色时,收缩肽聚糖使网眼缩小的力量小 于溶解脂质使网眼扩大的力量,最终网眼扩大; 结晶紫与G氏碘液的复合物不能固着而被脱去,然 后被红色的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而呈红色。
二、细菌基本形态及变化
(一)球菌 1、双球菌
2、四联球菌
3、八叠球菌
4、链球菌
鸡血中兽 疫链球菌
5、葡萄球菌
(二)杆菌
1、单杆菌(大肠杆菌) 2、链杆菌(炭疽杆菌) 3、芽胞杆菌(破伤风梭菌) 4、梭菌(魏氏梭菌)
5、球杆菌(布氏杆菌) 6、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7、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 8、弯杆菌(空肠弯曲菌)
2、革兰氏阴性菌
(1)有分层结构 。 (2)外膜由外膜蛋白(OMP)(包括微孔蛋白、脂蛋 白)、脂多糖(LPS) 构成;周质间隙(外膜与细胞膜 之间的间隙)中有1-2层肽聚糖及多种蛋白酶、核酸酶。 (3)肽聚糖占细胞壁干重的10~20%。 LPS由类脂A、核心多糖、侧链多糖组成。类脂A是内 毒素的主要毒性成份,侧链多糖为菌体O抗原。
1 9 16 10 10 2 27 5 48+27+5=80
绪论
一、微生物概念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多细胞或单细胞甚
至无细胞结构、繁殖快、分布广。
9大类:细菌、真菌(霉菌和酵母菌)、放 线菌、螺旋体、支原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病毒、朊病毒。
二、微生物学发展历史
(一)形态学时期(17世纪后叶~19世纪中叶) 荷兰吕文虎克( 1676 ):显微镜。 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1861):否定生物自然发生论。
性菌毛
E le ctro n M icro g rap h o f E s ch erich ia co li w ith a C o n ju g atio n P ilu s
五、芽胞(spore)
细菌在生长发育的一定阶段,胞浆浓缩而成 的一个内生孢子称芽孢。
1、形成 旺盛生长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耗尽时形成。 2、性质
功能:分子筛、离子通道、类荚膜作用。
三、鞭毛(flagellum)
细菌细胞外面的毛状的、波浪状的丝状物。比菌体长 细,光镜不易见,特殊鞭毛染色法,人为增大其直径方 能见到。 1、组成:蛋白质(鞭毛素),少量糖类、脂类 。 2、功能:鞭毛收缩、菌体运动。 具有抗原性(H抗原) 3、类型:单端单鞭毛、单端丛鞭毛、双端单鞭毛、双端 丛鞭毛 、周鞭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