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系统复习学案教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掌握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3.了解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三、教学难点1.金属的电子结构和金属键的形成;2.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教学内容1. 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1 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元素。
金属的基本性质包括:•密度大:金属的密度一般比非金属元素大,例如铁的密度为7.87g/cm³,而氧气的密度只有1.43g/cm³;•导电性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移动;•延展性好: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光泽度高: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可以制成各种装饰品;•熔点高:金属的熔点一般比非金属元素高,例如铁的熔点为1535℃,而氧气的熔点只有-218℃。
1.2 金属的分类根据金属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以将金属分为以下几类:•碱金属:包括锂、钠、钾、铷、铯和钫,具有低密度、低熔点、极强的还原性和极强的活泼性等特点;•碱土金属:包括镁、钙、锶、钡和镭,具有高密度、高熔点、较强的还原性和较强的活泼性等特点;•过渡金属:包括铁、铜、锌、银、金等,具有较高的密度、较高的熔点、较强的还原性和较强的化学活性等特点;•稀土金属: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具有较高的密度、较高的熔点、较强的还原性和较强的化学活性等特点;•其他金属:包括铝、锡、铅、汞等,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2.1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如铁氧化物(Fe2O3)、铜氧化物(CuO)等。
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包括:•酸碱性: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或碱反应,产生盐和水;•氧化性: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反应,例如铁氧化物可以与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铁;•还原性:金属氧化物可以被还原为金属,例如铁氧化物可以被还原为铁。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讲

第三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1.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一种0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02柔软,是03热和04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的05小,比煤油的06大,熔点07低。
2.钠的化学性质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钠具有很强的01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如O2、S、Cl2等)反应O2:024Na+O2===2Na2O(常温)△Na2O2(加热)032Na+O2=====S:042Na+S===Na2S(研磨爆炸)△2NaClCl2:052Na+Cl2=====(2)钠与水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062Na+2H2O===2Na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操作现象原理或解释向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07小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反应08放热,钠的熔点较09低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到处游动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产生的10气体推动小球游动与水反应伴有“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有11碱性物质生成(3)钠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22Na +2H +===2Na ++H 2↑。
(4)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一般考虑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与该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CuSO 4溶液反应:13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与FeCl 3溶液反应:146Na +6H 2O +2FeCl 3===2Fe(OH)3↓+6NaCl +3H 2↑。
(5)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有机物发生置换反应①与乙醇反应:15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与丙酸反应:2CH 3CH 2COOH +2Na ―→2CH 3CH 2COONa +H 2↑。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一轮复习教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应用;2.掌握铁的提取方法;3.理解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铁的提取方法;2.铁的基本性质;3.铁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难点:1.铁的提取方法的详细步骤;2.铁的应用及其原理。
教学步骤:一、引入课题铁是地壳中的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铁还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二、讲授铁的提取方法1.自然界中铁的存在形式:铁在自然界中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是赤铁矿和磁铁矿。
2.铁的提取方法:a.赤铁矿的提取:(1)块矿中的杂质去除:块矿经碎磨后,用磁选法去除磁性杂质;(2)过热风煅烧:将去除杂质的块矿加热到800℃以上,使其分解成氧化铁和硬质焙烧渣;(3)过湿法或通气法还原:用湿法或通气法将分解后的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
b.磁铁矿的提取:经磁选法,将磁性矿物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三、讲授铁的基本性质1.物理性质:a.铁是一种银白色的、有延展性的金属;b.铁的熔点为1535℃;c. 铁的密度为7.86g/cm³,属于重金属;d.铁在常温下具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a.铁能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b.铁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c.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氧化铁。
四、讲授铁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铁:常见的氧化铁有三种,分别是Fe₂O₃、Fe₃O₄和FeO。
2.硫化铁:FeS₂,也被称为黄铁矿,是一种重要的硫化物矿石。
3.氯化铁:FeCl₂和FeCl₃,常用于净化水和制备其他铁化合物。
五、学生练习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以下练习:1.写出铁的提取方法的详细步骤。
2.列举铁的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用途。
3.分析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其应用的影响。
教学拓展:1.铁和钢的区别:铁是一种金属元素,而钢是由铁和其他元素(如碳、镍、铬等)组成的合金。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8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目标1.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及应用。
4.理解化工流程及实验室中实现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原理和条件分析。
考点一铁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必备知识整理1.单质铁(1)位置与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________,主要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价。
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②与水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酸的反应(写离子方程式)④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写离子方程式)微点拨(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而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Fe3O4。
(2)铁遇冷的浓硝酸、浓硫酸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层铁的继续反应,化学上称之为钝化,属于化学变化。
(1)FeO、Fe3O4、Fe(OH)2与足量HNO3反应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HNO3氧化生成Fe3+。
(2)Fe2O3、Fe3O4、Fe(OH)3与足量HI反应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被I-还原生成Fe2+。
[正误判断](1)Fe分别与氯气和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2)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3)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所以铁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4)根据铁与Cl2、S反应的条件及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判断氯元素和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5)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所以可用于制作红色染料()(6)Fe3O4中Fe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可表示为FeO ·Fe2O3,因而Fe3O4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7)既可通过复分解反应,又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取Fe(OH)3()(8)饱和FeCl3溶液为红褐色,Fe(OH)2为灰绿色()对点题组训练题组一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物质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B.Fe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H)2和H2C.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杂质,可以在溶液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D.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2Fe===2Fe3++3Cu2.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
初中化学金属复习课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性质及分类,掌握金属的一些常见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教学难点:金属的一些常见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装置、实验原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本节课将学习金属的性质和分类,请同学们回想一下金属的一些性质,并谈谈你们对金属的认识。
二、讲解金属的性质和分类(15分钟)
1.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强度大等;
2. 金属的分类:可划分为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金属的蚀刻实验,观察不同金属在盐酸溶液中的反应情况。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铝制品、铁制品等。
五、总结(5分钟)
总结金属的性质和分类,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相应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金属的性质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继续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件(人教版)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2)用途:①氧化铝是冶炼铝的原料,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铝是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_____和耐高温的________ 等。 2. 氢氧化铝 (1)两性氢氧化物: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铝发 生____,加热 时剧烈反应
3. 镁、铝的制备
工业制备均用电解法,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银白 金属 较软 较小 < < < 2. 2Mg+O2==2MgO 4Al+3O2==2Al2O3 Mg+Cl2==MgCl2 2Al+3Cl2==2AlCl3 Mg+S==MgS
(1)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 (2)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
1. 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理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 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1∶1 2. 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 3. 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1) 则必定是: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二.在物理性质上金属有哪些共性?
(常温下除汞外均为晶体,有金属光泽,是热、电的良导体,大多有良好的延展性。)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单质 化学式 单质
O2 H20 氧化物
( 2O3) Fe
Na
Al
Fe
溶液中相互转化
钠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学案
第二节《铁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一.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高 三 化 学
编号:3G10HX007 编写: 孙文军 审核: 高三化学备课组 编写时间:2012 年 9 月 班级 姓名 姓名
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性质 俗称 水溶性 溶液酸碱性 热稳定性 与酸反应(HCl) 与碱反应 Ca(OH)2 少 量 过 量 Na2CO3 NaHCO3 Na2CO3 NaHCO3 Na2CO3(Na2CO3·10H2O) ( 粉末 ) (晶体) NaHCO3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Na2O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Na2O
(2)铝的化合物
化学式 物 理 性 质 色态 溶解性 热稳定性 化 酸(HCl) 学 性 质 盐 (BaCl2) 碱(NaOH) Al2O3 Al(OH)3 KAl(SO)4.12H2O
N a2O ④ ⑨ N a2S ③ Na ⑤ N a2O 2 ⑥ ⑦ ① ② ⒃ ⒂ ⒁ N aC l N aH C O 3 ⑾ N aO H ⑩ ⒀ ⑿ ⑧ N a2C O 3
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考点分布]考点一 钠、镁的性质及用途[学生用书P30]一、钠的性质、制取及用途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ρ(H 2O)>ρ(Na)>ρ(煤油);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在空气中钠表面很快变暗)点燃:2Na +O 2=====△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做热交换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二、镁的存在、工业制法及性质1.镁的存在自然界中的镁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地壳和海水中,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 。
2.镁的工业制法 海水――→石灰乳①海水沉淀池Mg(OH)2――→HCl ②MgCl 2――→蒸发结晶③MgCl 2·6H 2O ――→HCl 气流中△④MgCl 2――→电解⑤Mg3.镁的性质(1)与N 2、O 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Mg +N 2=====点燃Mg 3N 2、2Mg +O 2=====点燃2MgO 。
(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 +2H +===Mg 2++H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 1 页 共 4 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还原性
金属最外层电子数通常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作为还原剂,能与常见的氧化剂(如O 2,Cl 2等)反应 1.Na 与O 2的反应
Na 非常活泼,常温下即与空气中的成分(如:O 2,H 2O)发生反应,因此,在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 中,以隔绝空气。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在加热条件下,钠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
名 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生成条件 [来源:学+科+网Z+X+X+K][来]
颜色状态 _____色_____体
_____色_____体
与水反应 与CO 2反应
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金属通性一:与O 2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物(Pt,Au 除外)
与Cl 2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
【达标练习】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B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 .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通性二:位于H 之前的金属(活泼金属),能与稀酸(H 2SO 4,HCl 等)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M+m H +===M m ++
2
m
H 2↑
通性三: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H 2O
如:CuO 与H 2SO 4反应
Fe 2O 3与HCl 反应
通性四:金属氢氧化物(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H 2O
如:Al(OH)3与HCl 反应
通性五:难溶性碱[除NaOH ,KOH ,Ba(OH)2,Ca(OH)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物和H 2O
如:Al(OH)3
2.Na 与H 2O 的反应
方程式
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冷水剧烈) (热水)
K Ca Na ∣ Mg Al ∣ Zn Fe Sn Pb ∣ (H)Cu Hg Ag Pt Au (与水反应,生成碱和H 2) (水蒸气加热,生成氧化物和H 2)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 2 页 共 4 页
3.Na 2CO 3和NaHCO 3 ①与酸(H +)反应反应:
②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相互转化:
③难溶性碳酸盐高温条件下分解:
④HCO 3—
与OH —
的反应: 三、铝及其化合物
1.Al 与NaOH 反应:
2.Al 2O 3与NaOH 反应:
3. Al(OH)3与NaOH 反应:
4. Al(OH)3的实验室制备:
【思考】向Al 2(SO 4)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有什么实验现象?并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能力迁移】向含有0.1mol HCl 和0.1mol AlCl 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试画出此过程中产生沉淀物质的量(n 沉淀)与滴入NaOH 的物质的量(n NaOH )之间的关系。
如果是向含0.1mol MgCl 2和0.1mol AlCl 3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 呢? 四、铁及其化合物
1.向装有FeSO 4溶液中的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及原因?
2.Fe 3+的检验:含有Fe 3+的盐溶液遇到KSCN 溶液时变成红色
Fe 3++3SCN —
===Fe(SCN)3(血红色络合物)
3.转化关系图
五、铜及其化合物 n 沉淀
NaOH n 沉淀
NaOH Fe 2+
Fe 3+
Fe
Fe(OH)2 Fe(OH)3
⑧
⑦ ⑥
⑤ ③ ②
①
④
⑨
2
【章节练习】
1.元素在自然界分布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
从整个地球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铝B.硅C.钙D.铁
2.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
A.氧化性B.还原性C.导电性D.导热性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碳酸钠B.氢氧化铝C.氧化钙D.碳酸钡
4.下列氧化物投入稀盐酸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MgO
B. CuO
C. Fe2O3
D. FeO
5.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是( )
A. K
B. Mg
C. Fe
D. Cu
6.现在MgCl2、AlCl3、CuCl2、FeCl3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氨水B.AgNO3C.NaOH溶液D.NaCl
7.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 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碳酸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D. 硫酸钠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8.下列各试剂中,不能用来鉴别Fe2+溶液和Fe3+溶液的是( )
A.NaOH 溶液B.盐酸C.NH4SCN 溶液D.KSCN 溶液
9.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B.Fe(OH)3中含有少量Al(OH)3可用NaOH除去
C.NaCl中混有难溶于水的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D.Na2CO3中含有少量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 = 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 = 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 = 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3H2↑
11.为了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
A.铁粉B.铜粉C.锌粉D.Fe2(SO4)3
1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改变反应的条件或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生成的产物不变的是( ) A.Na与氧气B.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C.碳与氧气D.过氧化钠和水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 页共 4 页
13.下列有关Na2CO3与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B.碱性:Na2CO3 < NaHCO3
C.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 NaHCO3D.Na2CO3与NaHCO3可相互转化
14.把一块生锈的铁片投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里,待铁片完全溶解后,往烧杯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然后过滤,并充分灼烧不溶物,则最终留下的固体是( )
A.Na2O B.Fe2O3和Fe C.Fe2O3 D.Fe2O3和NaOH
15.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铁丝置于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1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1)Fe2O3 [ Fe(OH)3 ]
(2)Fe2O3(Al2O3)
(3)Fe(Al)
(4)Na2CO3(NaHCO3)
17.物质A、B、C、D、E、F、G、H、I、J、K存在下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H为单质,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B是,C是,K是。
(2)写出反应“E→F”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F→G”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反应“I→J”的离子方程式:。
18.
19.将Cu片放入0.1mol/L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此时在溶液中有c (Fe3+)︰c(Fe2+)=2︰3,则Fe3+与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