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密封性设计地的要求的要求规范
乘用车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指南

乘用车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指南首先,乘用车车身的防腐密封设计需要考虑车辆各个部件的材料选择和密封方式。
车身的各个构件包括车门、车顶、车尾等,这些构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防腐能力。
因此,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能够有效抵御湿润环境和腐蚀性物质侵蚀的材料,如不锈钢、镀锌钢板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涂覆防腐油漆或防腐涂层的方式来增强车身的防腐能力。
其次,在乘用车车身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防水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设计。
这些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辆内部积水和雨水渗入车身,从而减少车辆受到腐蚀的风险。
在车门、车顶和车尾等部位都应设置排水孔或排水槽,以便及时排水。
同时,应将排水系统与车辆底盘的防锈涂层相结合,以确保车身的完整性和排水效果。
此外,还应对车辆底盘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和密封设计。
底盘是车辆最容易受到腐蚀的部位,特别是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与湿润的道路表面接触,因此需要进行特殊的防腐处理。
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采用防锈涂层或底盘防护板,以保护底盘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另外,在乘用车车身的设计中,还应注意门窗的密封性能。
门窗是车辆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密切的部位,其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内部的舒适性和防腐能力。
因此,在门窗的设计中应选择密封性好的材料,如橡胶密封条,并且确保门窗的安装紧密,以防止湿气和雨水的侵入。
最后,为了确保乘用车车身的防腐密封效果,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维护。
在生产过程中,应检测车身各个部位的密封性能和防腐涂层的质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和清洗车身,及时处理车身上的防腐涂层破损或受损的地方,保持其良好的防腐能力。
综上所述,乘用车车身的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对于车辆的耐久性和耐腐蚀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密封方式,布置合理的防水排水系统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维护,可以使乘用车车身在湿润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防腐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车身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车身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5-01-15发布 2015-01-15实施XXX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使本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满足冲压、装配、焊接、涂装等工艺要求,并且车身结构要满足强度、刚度、密封等需要,特参考国内外各种白车身结构及各种工艺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此规范,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在白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设计缺陷或错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成功率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节约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并便于技术交流、提高白车身结构设计的质量。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1.孔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1.3过线孔1.3.1过线孔翻边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
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1.4.11.5排水孔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1.7螺栓过孔1.8管道贯通孔2.圆角2.1对于在同一个件上喷涂两种不同颜色的零件,要设计分界特征,并且最小特征圆角为1.5mm。
3.边3.1密封边3.1.1行李箱下端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
汽车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

汽车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车身密封条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车身密封条不仅可以提供车辆的密封性和隔音性能,还可以防止水、灰尘、空气和噪音的进入。
因此,合理的车身密封条设计对于确保车辆安全、提高驾驶舒适性和保证车辆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设计汽车车身密封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车身密封条应使用耐磨损、耐高温、耐油、耐老化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橡胶、硅胶和聚氨酯等。
根据不同部位的需求,可选择不同材料的组合,以确保车辆密封性能的最佳效果。
2.结构设计:车身密封条的结构设计应合理,以适应车辆的形状和变形。
密封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以便适应车身的变形和振动。
同时,密封条的粘接和连接方式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密封条的牢固性。
3.密封性能:车身密封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优异的密封性能。
因此,在设计密封条时,应考虑到车身各个部位的密封需求,并在相应的部位设置合适的密封条。
例如,车门密封条应能有效防止水和空气的渗透,保持车内的干燥和静音。
车窗密封条则需要提供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噪音的进入。
4.防水性能:车身密封条应具备优异的防水性能,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如暴雨等。
因此,在设计密封条时,应考虑到雨水的流向和水压力,并在相应的部位设置排水孔,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车辆。
5.耐久性:车身密封条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在选择材料时,应优先选择耐老化和耐磨损的材料。
此外,密封条的安装方式也需严密,以确保密封条长期有效。
6.生产成本和工艺:车身密封条的设计应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工艺因素。
在确保密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并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汽车车身密封条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考虑到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密封性能、防水性能、耐久性以及生产成本和工艺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车辆的密封性和隔音性能,提高驾驶舒适性,保证车辆的性能和安全。
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来说,对车身密封条的设计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汽车的密封性设计

[1】王志亮 ,刘波 ,桑建兵,等 .汽车风噪声产生机理研究 [J].拖拉
试 验 方 法 :
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8(6):35—37,40.
1)将试验车辆停放在淋雨场地 内的指定位置,保证 车辆 [22J李 彤 ,王 绍 锐 ,麦 瑞 礼 .海 南 汽 车 试 验 研 究 所 QC /T 646.1— 2o00,
15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第 3期
图 l9为超 声 波 检 测 仪 、 图 20为 江 淮 某 款 车 型 前 期 设 计
阶段检测的问题点 ,超声波检测得出:
3、 结束 语
1)前 门劈水条处、与翼子板搭接 处、与加油 口盖搭接处、
影响整车 密封 性的部位 和环节很 多,在前期设计阶段就
更 正 声 明
《汽车 实用 技术 》2016年第 2期文章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可靠性优化设计》作者尤建祥 ,作者简介 原为: 就读 于盘锦职 业技术学院 ,现 改为就职 于盘锦职 业技 术学院。
特 此 声 明
《汽 车 实 用 技 术 》 编 辑 部
布 置 合 理 性 ,仪 作 为 车 辆 密 封 性 检 测 的 辅 助 试 验 ,不 做 详 细 [6】付 年 .整 车 静 态 气 密 性 试 验 的 分 析 及 应 用 【J】l企 业 科 技 与 发 展 :上
说明。粉尘试验 目前各整车厂未做要求检测 ,其中密封性试
半 月 ,201l(10): 12—14.
高整 车产 品 的质 量 。
进行淋雨检测的车辆状况较好,车 门及密封胶 条等安装
调整到完好状态 。试验车辆应处在 良好的技术状态 ,密封完 参 考 文 献
整 ,试 验 在 空 载 条 件 下 进 行 ;为 了方 便 观 察 试 验 时 应 将 内护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复习题答案(20200521124756)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复习题1.车身设计的特点是什么?车身设计是新车型开发的主要内容。
车身造型设计是车身设计的关键环节。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车身外形应重点体现空气动力学特征。
轻量化、安全性和高刚性是车身结构设计的主题。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促进车身设计的发展。
市场要素车身设计中选型的前提。
车身设计必须遵守有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2.现代汽车车身发展趋势主要是什么?车身设计及制造的数字化(1)虚拟造型技术(CAS)。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计算机辅助分析(CAE)。
(4)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流体分析CFD:车身静态刚度、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整车及零部件的模态分析:汽车安全性及碰撞分析:NHV(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分析:塑性成型模拟技术:(5)虚拟现实技术。
(6)人机工程模拟技术。
新型工程材料的应用及车身的轻量化更趋向于人性化和空间的有效利用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使整体形状最佳化采用连续流畅、圆滑多变的曲面采用平滑化设计车身结构的变革:取消中柱,前后车门改为对开;车内地板低平化;四轮尽量地布置在四个角大客车向轻量化和曲面圆滑方向发展将货车驾驶室和货箱的造型统一3.简述常用车身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钢板冷冲压钢板等。
汽车车身制造的主要材料,占总质量的50%。
主要用于外覆盖件和结构件,厚度为0.6-2.0mm。
车门、顶盖、底板等复盖件用薄钢板均是冷轧板,大梁、横粱、保险杆等均是热轧钢。
轻量化迭层钢板迭层钢板是在两层超薄钢板之间压入塑料的复合材料,表层钢板厚度为0.2~0.3mm,塑料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25%~65%。
与具有同样刚度的单层钢板相比,质量只有57%。
隔热防振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身底板等部件。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密度小( 2.7g/cm3)、比强度高、耐锈蚀、热稳定性好、易成形、可回收再生等优点。
镁合金在镁材中添加一些其它的金属元素,例如铝、锌或者铝、锰等,变成了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铸造性能和减振性能的轻质合金材料。
汽车设计-汽车用密封条设计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用密封条设计规范模板汽车用密封条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用密封条的设计规范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开发的M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文件。
2.1 密封系统密封系统最基本的目的是保证车体的密封,阻止车外的尘、沙、雨,雪及噪音进入车内。
4 密封系统分类对于汽车的密封,一般分为三大类。
对于密封系统的规范,本文只针对第三类进行描述。
4.1 车身本体的密封即车身骨架焊接总成时的钣金接触缝隙等的密封,一般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另外在钣金进行总成时或车身附件进行安装时所留的诸多工具过孔以及线束过孔,通常需要增加专门的堵盖进行密封;4.2 装配后非活动部件与车身钣金的密封如前风窗、后风窗、车门三角窗、侧围固定玻璃等,一般车门上的三角窗玻璃考虑到需要拆卸,因此采用注塑胶条进行密封与固定,其它在车身上的固定玻璃多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与紧固:车门护板、内外三角块及后视镜等塑料件的安装卡扣,在设计上也要有一定的密封功能;4.3 活动部件的密封如前、后车门、行李箱、车门玻璃等经常活动部件的密封,一般要设计专门的密封条进行密封;由于此类密封件对耐久和弹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一般都需要用橡胶材料或TPE材料制成。
5 密封条的设计要求5.1 密封系统的设计理念a) 满足密封要求:使密封条有合适的压缩量与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密封条在公差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b) 满足工艺要求:密封条断面及接角的实际应该利于工艺生产,且易于产品一致性的控制;c) 满足外观要求:密封条的设计外观应该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且外观质量一致性容易控制;d) 满足装配要求:满足插拔力要求,既能易于装配,又能保证不易脱落;e) 满足开关门力矩要求:整个车门的开关门力矩保持在25kgf 左右;f) 借鉴了公司以往的研发成果,并吸取其它车厂的优点;将大量的密封断面实现标准化,令它们可以在不同品牌和不同级别的车型中实现共享,这将极大地降低车型的开发费用、周期以及生产环节的制造成本。
标准计划 客车防雨密封性

标准计划客车防雨密封性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客车设计中,防雨密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汽车通用密封工艺规范完整

汽车通用密封工艺规范一、技术要求1密封条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密封条工作温度为-40 ℃~80 ℃。
3材料要求3.1 密封条用材料类别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密封条用材料类别4、橡胶密封条胶料性能按此标准执5、外观质量按照以下要求执行密实胶密封条外观质量海绵胶密封条外观质量6、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6.1密实胶密封条尺寸公差6.1.1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按此表进行,其中装配尺寸公差按E2级,非装配尺寸公差按E3级规定;密实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单位:mm)6.1.2密实胶密封条长度尺寸公差实心橡胶密封条长度尺寸公差按此表进行,其中接角、接头产品按L1级。
密实胶密封条长度公差(单位:mm)6.2海绵橡胶密封条尺寸公差6.2.1海绵橡胶密封条截面尺寸公差,安装尺寸按G1执行,非安装尺寸依照G3执行。
海绵橡胶截面尺寸公差(单位:mm)6.2.2海绵橡胶密封条的长度公差,依照G2执行。
海绵橡胶制品长度公差(单位:mm)6.2.3海绵橡胶接角的长度公差。
海绵橡胶接角部分长度公差(单位:mm)6.3海绵类密封条的尼龙扣钉孔距偏差按±1.5mm,排气孔距偏差按±10mm。
6.4密封条冲孔、冲槽、端头冲切尺寸偏差按GB/T 3672.1表7中EC2级的规定。
7、成品性能要求7.1橡胶密封条成品性能橡胶密封条成品性能8. 供方提供的产品需要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a) 禁限用有害物质:标准符合Q/CC JT098-2008《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中关于铅、镉、汞、六价铬、PBB、PBDE的限值要求。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详细检测方法依照IEC 62321、DIN3314执行。
试验周期为:“不定期抽检”。
b)针对内饰非金属件气味散发性应符合Q/CC JT001-2009《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散发性试验方法和限值》中4级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身密封性设计规范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以及提高车身防腐蚀性要求。
本规范所代替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首次制定。
车身密封性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乘用车车身密封性的设计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乘用车密封性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C/T 646.1-2000 汽车粉尘密封性试验粉尘洞法QC/T 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3 概述车身的密封性能是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NVH、防腐性能、空调的效率以及燃油经济性。
此外,车身的密封性还能作为一个检测手段,用来衡量和控制车身的制造质量。
良好的车身密封性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车身结构和密封设计,而且还需要良好的工艺保证及生产过程能力控制。
焊装车间对焊接零件间隙的控制、密封胶工艺的正确使用,以及涂装车间PVC胶的涂抹工艺和总装车间的装配工艺都会对整车的密封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整车的密封性能还是衡量一辆汽车的制造工艺水平、控制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并用来帮助发现生产过程中难以发现的一些隐形问题,以提升质量控制,这对于整车汽车厂具有重大的意义。
4 术语4.1 静态密封车身结构的各连接部分,设计要求对其间隙进行密封,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这种密封关系是固定不动的,一般采用涂敷密封胶的方法来实现。
4.2 动态密封对车身上的门、窗、孔盖等活动部位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密封。
靠密封条的压缩变形来实现,不仅能防止风、雨和尘埃的侵入,同时还能缓和车门关闭时测冲击和车辆行驶中的振动。
5 主要设计内容5.1 防止(雨)水、尘土、污染气体侵入室内的密封性设计。
5.2 防止振动、噪声、热量侵入室内的密封性设计。
5.3 防止腐蚀介质侵蚀车身板件的密封性设计。
6 设计规范6.1 车身密封类元件6.1.1 堵盖由于车身有系列的工艺孔、装配过孔,需要在油漆封堵的孔主要是电泳排液工艺孔和焊装工艺孔一般这些孔封堵后不再使用。
6.1.1.1 封闭这些孔的功能要求是密封隔音性能好,并且封闭部位有较高的强度要求。
6.1.1.2 由于油漆的特殊工艺要求,堵塞的材料要能够耐高温,一般要求是 160℃/h,设计中,涂装车间尽量不要使用橡胶类堵塞,橡胶类产品耐高温和耐溶剂性能不行,且容易对车身造成污染,导致油漆缺陷。
6.1.1.3 从成本和通用性考虑,在设计电泳排液孔和焊装工艺孔时要尽量统一这些孔的直径。
6.1.1.4 堵塞的形式和材料需要根据耐高温、耐老化、耐油、耐溶剂等使用环境以及装饰要求来确定。
对于一些密封要求较高的部位应使用热熔堵塞,如顶盖上的工艺孔,这些孔密封的不好会导致漏水。
热熔堵塞的材料一般为乙酸乙烯脂,随车辆进入涂装烘房时发生热熔,与钣金粘连在一起,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6.1.2 膨胀片膨胀片是一种预成形密封产品,经过电泳烘干炉后能够密封车体结构中的空腔,阻断声音在空腔内的传播,降低车内噪音。
6.1.2.1 膨胀片设计原理以塑料为支架,在支架的周边放置膨胀体,膨胀体在电泳烘干炉烘烤后完全膨胀,同周边的钢板粘接在一起形成隔断。
6.1.2.2 膨胀片设计原则6.1.2.2.1 卡脚固定牢靠,不会由于前处理和电泳槽的冲洗造成位置偏移或脱落。
6.1.2.2.2 确保各种槽液顺利通过,不在空腔内形成积流,一般要求膨胀体同钢板的间隙是 2 mm ~3mm。
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在支架上设计缺口,再在缺口周围设计膨胀体,以方便各种液体通过,并且烘烤后又能够封闭这些缺口。
6.1.3 密封条6.1.3.1 侧车门和侧围门框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 1/3~1/2 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
密封间隙一般取在 10mm~12mm,保证合理的压缩反弹力。
6.1.3.2 行李箱盖(或后背门)和行李箱盖框(或后背门框)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 1/3~1/2 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
6.1.3.3 机舱盖和相应的发动机舱密封配合板金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 1/3~1/2 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
6.1.3.4 密封条应和相关的汽车密封件厂家交流沟通,根据车身结构的具体情况,请供应厂家提供合理的相应密封条断面图,最后应予以校核确认。
6.1.4 密封胶6.1.4.1 对胶粘剂和密封胶性能要求6.1.4.1.1 充分满足汽车材料要求,在使用寿命里始终保持所承担的工作。
6.1.4.1.2 具有良好的耐寒性,耐热性,以满足汽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行驶所经受的考验和使用部位上的要求。
6.1.4.1.3 具有优异的耐湿、耐盐雾腐蚀的能力。
在潮湿、多盐的气候和高速公路行驶时不丧失机能。
6.1.4.1.4 具有良好的耐油性。
包括各种润滑油、汽油、柴油等,不被油所溶解,导致粘结失效,出现漏水、漏气现象。
6.1.4.2 对胶粘剂和密封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艺要求6.1.4.2.1 具有良好的施工工艺,涂布简单易行。
6.1.4.2.2 用生产装配线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初始强度和瞬时粘结能力。
6.1.4.2.3 若需加热固化,其固化温度应在汽车涂装烘干设备的加热温度及时间范围内,且此温度内不能分解,烘干前不流淌。
6.1.4.2.4 通过油漆前处理工序的粘结剂、密封胶,要经受住清洗、磷化液的冲击,不溃散、不污染电泳液,尤其不含有机硅树脂成分,以免影响涂装质量。
6.1.4.3 减振胶厚度不大于 5mm,密封胶厚度不大于 3mm。
6.1.4.4 大于 2.8mm 的焊缝使用焊缝密封胶无法保证密封质量,应通过使用胶带等其他方法来实现密封。
6.2 密封设计密封设计应满足QC/T 646.1-2000《汽车粉尘密封性试验粉尘洞法》及QC/T 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实验要求。
6.2.1 焊接结合面间的密封焊接结合面间的密封通常分为缝内密封和缝外密封两种型式,如图1:点焊缝隙内的密封属缝内密封,点焊部位的边缘密封属缝外密封。
6.2.1.1 在漏雨、漏气、漏灰严重的部位应采用缝内、缝外双重密封.如图 1(d):图16.2.1.2 缝内密封通常选用湿性密封胶,应具有不流淌、耐腐蚀、耐水性和耐候性,点焊密封胶还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6.2.1.3 缝外密封胶一般为室温固化型。
它除应具有缝内密封胶的特点外,还应具有与金属粘结性强、涂漆性能好,高温不流淌,低温不龟裂等特点。
6.2.2 焊缝密封处理方式6.2.2.1 焊缝搭接形式及涂胶要求焊缝的处理方式应依据焊缝的搭接形式,在进行涂胶密封处理时确保形成闭合的密封面,将搭接面完全封闭起来,对于角形和丁字型搭接涂胶直径应达到8mm,对于对接型及搭接型最低涂胶宽度要求2.5mm,涂胶高度需结合焊缝间隙确定,在车身结构中,常见的接头形式及涂胶要求如图2所示:6.2.2.2 焊缝大小及涂胶要求原则上各大总成或钣金搭接处焊缝越小越好,一般焊缝大小应控制在3mm以内。
焊缝的大小与胶条的涂敷要求如图3所示,对于地板与前围、后围的连接部位,地板与侧围的连接部位,侧围与顶盖的连接部位,前后地板搭接部位,前围与前风窗的连接的连接部位等重点对象,应确保密封部位不漏水、不漏气及不漏尘,要求胶条宽度30 mm~40mm,厚度不小于1.5mm。
胶条宽度和厚度主要依据搭接面的宽度及钣金间隙而确定。
图36.2.2.3 开闭件外覆盖件包边部位密封处理由于包边部位是直接暴露在使用环境中,易接触到腐蚀性介质,这些部门均应做密封处理,且应保证焊缝密封胶的外观质量,应涂敷成宽6mm~8mm,厚1.5mm~2.0mm的均匀条状形态,如图4所示:图46.2.2.4 潜在漏水部位密封处理侧围与侧围后部流水槽(如图5所示)的搭接部位,此处为整车潜在漏水部位的一个重点部分,前围、前机舱与轮罩连接处以及侧围、后围与尾灯搭接部位也是存在潜在漏水的部位,此类密封部位一般要求胶条宽度30mm~40 mm,厚度不小于1.5mm。
图56.3 防腐设计6.3.1 通用涂层定义6.3.1.1 镀锌层防腐原理以牺牲性材料保护钢板。
6.3.1.2 磷化层防腐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1.8um~2.5um的复合磷酸盐保护层,这层镀层是粘附在被碱腐蚀腐蚀出轻微刻痕的锌层表面,其耐大气腐蚀能力非常强,而且为电泳漆提供很好的底层。
6.3.1.3 电泳层防腐原理利用环氧树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8um~25um厚度的封闭膜,将金属同大气和各种介质隔离。
6.3.1.4 中涂层防腐原理主要成分是氨基树脂,成膜后有一定的弹性,在电泳漆表面形成30um~40um的涂层,当石子击打到车身上可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电泳漆膜被击穿。
6.3.2 石击区定义由于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石子经常撞击到车身,经常被石子撞击的部位定义为石击区。
车身外表面石击区一般是在前翼子板前部和机罩和顶篷的前部,具体的区域大小根据路试结果来定义。
6.3.2.1 外表面石击区涂层定义:电泳层厚度≥25um,中涂层厚度≥40um(非石击区≥30)。
6.3.2.2 车身底部石击区涂层定义(湿膜厚度):一般侵蚀区≥500um ,强侵蚀区≥800um。
6.3.3 防腐结构设计6.3.3.1 接缝处不应出现在外蒙皮上,应保证外观平整光滑了,依照汽车行进方向和飞溅方向,设计接缝开口,使之朝向水难以进入的方向;如图 6(b)、(d)为正确结构,不应采用(a)、(c)结构。
图66.3.3.2 端面锐角处,应在眼睛难以观察到的地方应向内侧折弯翻边,由于形成 R 角而大幅度提高漆的附着量,提高防腐蚀性。
如图 7:图76.3.3.3 应合理设置漏液孔,避免出现封闭空腔结构,以保证空腔内部电泳质量,详见《车身漏液孔设计技术规范》。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车身用密封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