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2015中医护理方案及分析

合集下载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腰痛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突出,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而产生的腰腿部疼痛。

腰痛病的好发部位为L4、L5、S1等椎间盘。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发病史、诱因、各项检查结果。

(2)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情况。

(3)评估患者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及二便情况。

(4)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血瘀证。

证候:腰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

轻症俯仰不利,重症痛剧不能转侧,或有外伤、用力史。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②寒湿证。

证候:腰部冷痛重着,得热则减,转侧不利。

遇阴雨天疼痛发作或加重,静卧时腰痛不减甚或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或沉紧。

③湿热证。

证候:腰部弛痛,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疼痛加重。

小便短赤,甚或大便结。

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④肝肾亏虚证。

证候:腰部酸软或绵绵作痛,喜揉按,遇劳则甚,卧则痛减。

腰膝软弱无力,或少腹拘急,手足不温,或五心烦热,失眠少寐,口燥咽干。

舌苔少,脉虚细弱。

偏阳虚者舌淡,脉沉弱;偏阴虚者舌红,脉弦细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其疼痛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②患者疼痛剧烈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③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疼痛剧烈者可使用蠲痹方行穴位贴敷,慎用止痛剂。

(4)患者卧硬板软垫床,离床时用腰围保护,以巩固疗效。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姿势,进行腰背肌锻炼以利于减轻腰痛,避免弯腰,养成屈膝蹲下的习惯。

(5)患者每次按摩、推拿前后,应卧床休息。

(6)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用药期间忌生冷、寒凉食物。

(7)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多食动物内脏和温肾补气之药膳,忌生冷、辛辣、滋腻之品。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OOO)。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 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02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张三 年龄:45岁
职业:办公 室职员
婚姻状况: 已婚
性别:男
家族病史: 无
病情介绍
01
主诉
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持续时间约2周。
02 03
病史摘要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休息后可 缓解。患者曾自行热敷处理,但效果不佳。近来疼痛逐渐加重,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
汇报范围
病史及诊断
简要介绍患者的病史、诊断过 程及结果。
护理效果
评估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 包括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 等方面。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业等。
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所采取的中医护理措 施,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 拿、饮食调理等方面。
总结与建议
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结,提 出对中医腰痛病护理的建议和 展望。
体格检查
腰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腰椎活动度受限,直腿抬高试 验阳性。
诊断结果
诊断
中医腰痛病(气滞血瘀型)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史,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诊断为中医腰痛病( 气滞血瘀型)。该病多因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等因素导致腰部气滞血瘀 ,经络不通所致。
03
中医护理方案制定与实施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介绍 • 中医护理方案制定与实施 • 效果评估与反馈 • 中医护理经验总结与分享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中医腰痛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 康状况产生较大影响。中医治疗腰痛病的方法多样,包括中 药、针灸、推拿等,而护理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3)合理膳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提高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疗法: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艾灸疗法:选用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温经散寒,补益肾阳。
2.整体观念: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实施全面护理。
3.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4.治病求本: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4.功能锻炼:
(1)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等。
(2)逐渐增加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3)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损伤。
四、护理评估与监测
1.定期评估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2.观察患者腰部活动度、肌力、感觉等体征的变化。
3.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3)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按摩:采用推拿、揉捏等方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穴,如肾俞、大肠俞、委中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腰椎病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病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剧烈,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一)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遇寒痛增,伴下肢活动受限,舌质胖淡,苔白腻。

(三)肝肾亏虚证:腰腿痛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腰腿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

恢复期,佩戴腰托保护和支撑,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

3.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腰部予中药塌渍,TDP照射,观察治疗后的效果。

(二)肢体麻木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3.遵医嘱予穴位贴敷,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

(三)下肢活动受限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正确使用辅助工具行走,防止跌倒。

2.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及腰背肌运动,做好健康宣教。

3.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低频脉冲、穴位贴敷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腰椎牵引的护理1.牵引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2.遵医嘱选择合适的体位,牵引的重量、角度及固定带松紧要适宜。

3.随时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心慌等不适,及时调整。

若出现不适时,通知医生处理。

4.注意防寒保暖,腰椎牵引后患者宜平卧20分钟再翻身活动。

(二)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

(2)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术前2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俯卧位训练2.术后护理(1)术后搬运患者时,保持脊椎一条直线,防止扭曲。

翻身时,采取轴线翻身方法。

(2)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正确指导患者进食。

(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等神经功能的变化。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促进气血流通。 • 2. 内外相辅:内服药物调理体内,
外用贴敷药物缓解疼痛。 • 3.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03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方案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方案
• 案例背景 患者是一名45岁男性,有腰痛病症状已两年,近期加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
• 护理计划 1. 中药熏蒸:使用中药熏蒸配合按摩,舒缓腰部疼痛。 2. 针灸治疗:使用针灸疗法刺激穴位,调理气血,减轻炎症。 3. 中药药浴:每周进行中药药浴,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02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
• 中医诊断 • 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诊断
• 中医诊断腰痛病时,通常通过以下方法:
中医诊断腰痛病时,通常通过以下方法:
• 望诊:观察患者体态、颜色等 • 闻诊:嗅闻体味、呼吸等 • 问诊:询问患者症状、过往疾病等 • 切诊:通过脉搏的形态、节律等判断
中医治疗原则
• 中医治疗腰痛病的原则包括: • 1. 理运结合:调理体内运动功能,
• 护理效果
护理效果
•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期望达到以下 效果: 减轻腰痛症状 恢正常的活动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THE END
THANKS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
2023-08-22
• 病症介绍 • 中医治疗方法 • 中医腰痛病个案护理方案
01
病症介绍
病症介绍
• 腰痛病的定义 腰痛病是指腰背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多由腰肌劳损、间盘脱出、腰椎 退变等引起。
• 常见腰痛病症状
常见腰痛病症状
• 腰酸痛、背痛 • 活动受限 • 下肢放射痛等

【VIP专享】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

【VIP专享】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

活动方法 安全防护 功能锻炼
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熏蒸 中药贴敷 牵引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熏蒸 艾灸 中药熏蒸
中药离子导入应用频率高,分析其原因:中药离子导入是中药和中频相结
合的治疗,其操作简便、安全,治疗时间每次 20 分钟,疗效明显,患者乐于接
受。
中药贴敷技术应用频率高,分析其原因:中药贴敷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应用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 19 例。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 18 例:气滞血瘀证 54
例,肝肾亏虚 1 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卧硬板床、体位护理、活动方法、保暖、肢体
疼痛及感觉评估、功能锻炼指导、情志护理、辨证饮食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骨盆牵引、中药离子导入、中药贴敷、中药熏
-1-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腰痛病的中医护理

腰痛病的中医护理

腰痛病的中医护理腰痛是指腰部出现疼痛症状,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身体不适。

按照中医理论,腰痛通常属于“腰痹”范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肾虚、湿邪、血瘀等。

中医护理腰痛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疗效,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护理腰痛的方法与要点。

部分中医常用方法和手法如不仅可以舒缓腰痛,还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和功能:1.按摩:通过按摩腰部和相关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舒缓腰痛。

具体方法为,使用指腹或手掌轻柔地按摩腰部,每天坚持10-15分钟,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腰痛。

2.刮痧:刮痧是一种通过刮拭皮肤来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

适当的刮拭腰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消除湿邪和瘀血,改善腰痛。

在进行刮痧时,要注意保持手法适度,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3.拔罐:拔罐是一种利用罐子在皮肤上产生负压,从而使气血活动顺畅的疗法。

在治疗腰痛时,可以选择放置罐子在腰部特定穴位上,通过产生负压效应,促进气血循环,舒缓腰痛。

4.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体内气血的运行和平衡。

在治疗腰痛时,可以选择刺激与腰痛相关的穴位,如腰阳关、腰俞等,以舒缓腰痛。

除了上述方法外,中医还强调腰痛的预防和调理:1.饮食调理:中医认为,腰痛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在饮食调理上注重滋补肾气。

可以适量增加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E、维生素D、钙、铁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黑豆、黑芝麻、鱼类等。

2.良好的体位和姿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起居时尽量避免腰部长时间过度用力或低头久坐等不良姿势。

3.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同时要注意运动过程中的保护和引导,避免运动损伤。

4.避免寒湿侵袭:中医认为腰痛与寒湿侵袭有关,因此要注意保暖和避免湿邪侵袭。

在寒冷的季节或潮湿的环境中,要注意保持腰部的温暖,并避免湿气的侵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2季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院确定的康复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第一个病种,自2015年4月至6月,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在康复科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156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4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5天。

辩证分型统计如下:气滞血瘀型4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一般护理、疼痛评估、给药护理、
卧位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健康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电针、穴位按摩、中药熏药、灸疗、中药涂擦、磁振热、封包、奄包、牵引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其次是中药熏药、灸疗、中药涂擦。

分析其原因:1、电针、穴位按摩、牵引能明显的缓解疼痛,责任护士在操作中根据患者感受调整电流、手法、法码重量,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4、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技术,医保政策扶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

分析其原因:1、电针、穴位按摩、牵引能明显的缓解疼痛,责任护士在操作中根据患者感受调整电流、手法、法码重量,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4、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技术,医保政策扶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患者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技术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

分析其原因:它能明显减轻患者颈肩痛、腰腿痛的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4人(100%);一般0人;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首先是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中健康指导的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其次是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
加易懂,患者能感受到护理人员专业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从而
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实用性强4
人(100%);实用性较强0人;实用性一般0人;不适用0人。

分析其原因;1、首先是方案对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用药
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
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
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2、方案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
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择穴位、注意事项等做了明确规定,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
科学。

3、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业
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因为我院食堂不能提供有特色的中医辩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护理效果主要是通过责任护士的主观感受来评价的,缺少客观指标支撑。

3、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应性需要进一步论证:
本方案中的灸疗法,由于刺激性味道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舒适度、中药熏药因温差可致感冒、中药涂擦可能给患者的衣物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本操作依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