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摘要:地热资源勘查有很多常规方法,比如说高密度电法、联合剖面法等等,它们在某些地方受布极的限制束手无策,亦受到功率的限制在勘探深度上也不是很理想,这就在一些地热赋存较深的地方就无法使用常规方法探测到,本文通过列举应用CSAMT法在广东某度假村探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的例子,实现了寻找深部地热资源的目的,进而更广泛的将CSAMT应用于地热资源勘查中。
关键词:CSAMT,电阻率,深部地热Abstract: There are many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geothermal resource exploration, for example, high-density power law, the joint profile method, in some places by the cloth restrictions helpless, are also subject to power constraints in the exploration depth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whichwhere some of the ground heat occurrence deepe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o detect this article by List application CSAMT method in Guangdong a resort probe deep geotherm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of exampl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oking for deep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thus more widely the willthe CSAMT us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Key Words: CSAMT, resistivity, deep geothermal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于是寻找地热资源已经成为公益性的项目,于是在部分城市或休闲度假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城市地热资源勘查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还有利于节约能源,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规程对CSAMT成果报告编写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基本的规定,以保证报告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CSAMT成果报告的编写工作。
3.总则CSAMT成果报告编写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
4.实施步骤4.1分队在通过野外验收后一个月内拟定报告编写提纲报院物化探部审批。
4.2报告编写提纲已经审批,分队立即组织人员落实编写任务,报告编写时间规定为5个月。
4.3成果报告编写要求4.3.1成果报告应实事求是,内容全面,突出,立论有据,文字简练,逻辑严密,所用名词、术语、符号、格式等必须统一。
4.3.2报告的附图,附件,附表应目的明确,配置得当,文字说明简练。
4.4成果报告的内容4.4.1成果报告的正文应包括:a.承担地质任务及完成情况b.测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c.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d.资料的处理解释e.地质推断f.结论与建议4.4.2成果报告附图包括:a.交通位置图b.实际材料图c.曲线类型图d.电性参数剖面等值线图e.频率测深工作成果图f.电性-地质剖面图d.其他图件4.4.3成果报告附件包括:a.岩石电性资料说明b.正反演解释方法论述c.静态位移校正方法说明d.正反演解释结果数据表及软盘e.资料质量统计表f.其它4.5报告编写其间,分队要不定期开展讨论会,以便了解进展情况,处理有关问题。
对各章节,分队技术负责必须认真审阅修改,以达到各方面的统一,必要时责成编写人修改,补充。
4.6经技术负责统稿后的初稿,报送院有关部门初审,初审通过的报告复制(一式八份),同时向项目主管单位提交评审申请书。
4.7评审所需资料有:野外验收意见书和补充工作的报告,项目合同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文字报告及附图、附表、出身意见。
5.考评标准5.1资料归档符合有关要求5.2对野外验收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合理的更正5.3报告的论点、结论与野外实际资料无矛盾5.4报告章节齐全,内容详实,立论有据,突出了新发现、新进展、新认识,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标准化、数据化、图表化。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作业指导书1000字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它可以用于地下资源勘探、隧道、堤坝和坑道等大型工程的勘探,以及地下水、油气等资源的勘探和探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能够进行高质量的CSAMT勘探,以下是CSAMT作业指导书。
一、前期准备1.选择适合地理区域的勘探时间在勘探前应当认真研究地理环境,选择适合的勘探时间,避免在雨季和雪季进行测量。
2.选择合适的勘探设备选择符合勘探要求的CSAMT设备,包括采集设备、主控机、数据采集器等。
3.勘探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勘探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了解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勘探数据。
4.勘探线路的布置勘探线路选址应该根据勘探目的选定,避免建筑物等体积较大的物体对数据的干扰。
二、勘探过程1.电极安装和测量在CSAMT勘探过程中,应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电极布置和测量。
电极布置应合理、稳定,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电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紧密度,避免干扰影响数据准确性。
2.测量参数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包括测量时间、重复次数、频率等,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采集及文件存储勘探过程中应及时采集数据,并进行文件存储。
数据采集时应注意记录勘探线路位置和时间信息,保证采集的数据能够和勘探区域的地理位置一一对应。
三、后期处理1.数据的质量控制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并根据勘探结果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去掉可能存在的干扰数据。
2.数据的处理根据勘探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频谱分析、角度域反演等。
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应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做好数据的校正和标准化。
3.结果的解释和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确定勘探区的物性模型,得到相关的资源信息和构造信息。
以上就是CSAMT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勘探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仔细遵循,以确保获得可靠的勘探数据和准确的信息。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勘查设计资料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勘查方案设计单位:二〇〇八年四月第一章前言1.1 项目概况目标任务是:查明区内地层、及构造的分布情况………………………1.2位置与交通1.3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1.4以往开展的类似工作第二章工作区域地质及构造情况第三章工作方法3.1测网布设3.2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本次物探工作投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执行以下有关规范、规程:1) 《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SY/T 5772 – 2002)2)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1995)3) 《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0069 –1993)(1)工作中采用的仪器为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8多功能电法采集系统。
根据工作区要求的勘查深度大、附近人文干扰大等实际情况,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进行勘查,CSAMT法测量方式采用标量。
收发距暂定为3km,具体将按试验结果定。
了解300m深度范围内岩体、构造分布情况。
(2)数据处理采用V8多功能采集系统配套反演软件。
了解矿区内异常响应特征,包括异常强度、形态、范围、时间特性、频率特性、地质噪声及信噪比等,查明外来电磁噪声电平及干扰特征,检查设计工作精度工作装置等是否合理工方法是否有效等,并依据方法试验结果确认,确定最佳的装置和测量参数。
3.3 质量要求和评价3.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精度及质量要求1)本次CSAMT测量的质量评价将通过计算检查点与原始测量卡尼亚电阻率的均方相对误差Mr来衡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Mr<±5%为合格。
2)质量检查:总工作量的5%。
3)CSAMT工作精度综合CSAMT测地工作精度要求,CSAMT精度用电磁法测地精度表中B级精度。
3.5 仪器型号及主要技术指标3.5.1本项目拟使用以下几种物探仪器:V8多功能接收机、TXU-30多功能发射机、30KW发电机3.5.2各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V8多功能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V8是加拿大凤凰公司自1975年以来研制开发的第八代多功能电法系统,在非常成熟的系统2000和V5,V6A的基础上,V8更趋向于尽善尽美,包括轻便坚固的采集系统和GPS同步系统以及触摸式防水ASCII键盘和彩色的背光屏幕,让操作员可以轻松地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处理。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野外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野外作业指导书1. 目的本规范对CSAMT野外作业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作了具体的规定,以保证野外工作的质量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CSAMT在金属矿勘查,油气田勘查,地热,工程地质勘查等方面的野外作业工作。
3. 总则CSAMT野外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及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4. 实施步骤4.1仪器设备4.1.1基本要求4.1.1.1购进或领取仪器装备时应按仪器说明书的技术指标逐项检查验收。
仪器的另部件要齐全完好,易损坏部件有一定量的备品,工具齐全。
4.1.1.2所有仪器设备如发射机,接收机,磁传感器,发电机组,电台等都应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按说明书的规定使用,维护和管理。
4.1.1.3仪器设备必须建立专门档案,及时详细记载仪器故障情况和处理结果以及使用交接等事项。
4.1.1.4仪器设备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无腐蚀气味,无强磁场的地方。
使用中要保持仪器清洁,干燥,防潮,防震,防尘,防爆晒。
4.1.1.5仪器设备在搬运中必须轻拿轻放,长途运输时应放入垫有海绵的包装箱内,并由专人负责运送。
4.1.1.6每年开工前和收工后,对所有仪器设备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和校准。
4.1.1.7所有仪器设备在正常工作期间,除日常维护保养外,必须按期进行下列检查:a.每天施工前后,必须进行自检,并取得合格的自检打印记录;b.每天施工前必须将接收机和发射机控制器单位晶振电源预热一小时后,在进行同步校准。
仪器各系统电源应每天充电;c.仪器每月应置于基点进行校验,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设计指导书4.2.3.2.c甲级的要求,每月检查一次接收机的测程误差,不得大于3%;d.非生产期间,需每月应进行一次通电检查,检查打印记录应存入档案。
电瓶应按说明书要求定期充电。
4.1.1.8仪器设备所配的另部件,备件及工具要随仪器妥善保管,不得作其它使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双尖山矿区勘探中的应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双尖山矿区勘探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双尖山矿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地处河北省境内,是一个潜在的矿产资源富集区。
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多个矿体赋存的地质背景。
由于地下深部构造复杂,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在该区域已经难以满足勘探需求。
为了更好地解决双尖山矿区的地质勘探难题,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这是一种以高频电磁波为信号源的深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够有效地穿透地下覆盖层,获取更加准确的地下构造信息。
通过对矿区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应用实践,可以更好地揭示地下矿体的位置和规模,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双尖山矿区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域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类似地质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勘探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双尖山矿区是一个重要的矿业资源区域,地下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由于地下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传统的勘探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勘探需求。
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矿区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不仅可以验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双尖山矿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也有望为矿区勘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结果将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双尖山矿区勘探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验证其在矿区勘探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矿区内地下结构和矿藏分布进行精准探测,为矿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应用实践,总结其在实际勘探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在矿区勘探中更好地应用该技术提供经验和参考。
最终的目的是全面评估该方法在双尖山矿区勘探中的效益和应用价值,为矿区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资料整理解释作业指导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资料整理解释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规程对CSAMT资料整理和解释工作必须遵循作了具体的规定,以保证资料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CSAMT资料的整理和解释工作。
3.总则CSAMT资料的整理和解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及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4.实施步骤4.1资料整理4.1.1基本要求资料整理按工作进度可分为当日整理、阶段整理、野外验收前整理、最终验收前整理。
在各阶段上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为:4.1.1.1及时对各种原始记录、曲线、磁盘(带)、测线坐标进行编录。
4.1.1.2施工单位必须配备现场处理系统,现场处理系统应具备常规处理的基本模块,一般包括各类支曲线图,剖面图,平面图,一维正反演,振幅一相位转换,静态效应校正,相关滤波等。
4.1.1.3所有观测数据按处理系统要求的格式输入微机,并打印或汇成曲线4.1.1.4对所有数据进行100%检查,对可疑数据进行检查,确保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4.1.2数据的编辑与平滑4.1.2.2对测点中偏离太大,明显畸变的数据进行平滑差值。
4.1.2.2原则上不作自动平滑,不随意删除频点,对曲线首尾支畸变严重的频点,应参考相邻测点予以校正。
4.1.2.3应提交一套完整的编辑平滑后的数据。
4.1.3资料的平面波场处理4.1.3.1近场校正,一般应采用全区视电阻率校正法,也可根据相应仪器提供的校正软件进行校正。
4.1.3.2近场校正后的曲线应当平滑连续,没有超过45°陡峭上升现象,否则应采用采用多种校正方式做比较试验,以选择最佳校正方法。
4.1.4静态位移校正4.1.4.1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和原始断面等值线图(视电阻率,相位,电场,磁场等断面图)及地形起伏情况,判断可能静态位移现象及其严重性。
4.1.4.2选择最佳静态位移校正方法,对数据进行静态位移校正,校正后应当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
电磁法勘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2.1 电磁法勘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由于天然场源的随机性和信号微弱,MT 法需要花费巨大努力来记录和分析野外数据。
为克服MT 法的这个缺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 D.W.Strangway 和他的学生Myron Goldstein 提出了利用人工(可控)场源的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 )。
这种方法使用接地导线或不接地回线为场源,在波区测量相互正交的电、 磁场切向分量, 并计算卡尼亚电阻率,以保留AMT 法的一些数据解释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 CSAMT 法得到实际应用, 一些公司相继生产用于CSAMT 法测量的仪器和应用解释软件。
进入80年代后,该方法的理论和仪器得到很大发展,应用领域也扩展到普查、 勘探石油、 天然气、 地热、 金属矿产、 水文、 工程、 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从而成为受人重视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虽然CSAMT 法属于一种人工源的频率电磁深测, 但和通常的频率域电磁测深不同。
这主要因为CSAMT 法测量两个相互垂直的电磁场切向分量计算卡尼亚电阻率,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且更容易获得对地电变化较灵敏的相位差信息; 又由于波区电磁场十分接近平面波, 因而其资料处理、 解释也较为简便, 可以保留AMT 法中的许多解释方法。
CSAMT 和AMT 或MT 亦有不同, 根本原因是CSAMT 法使用了人工场源,因而极化方向明显,信噪比高,易于观测。
但是,由于使用了人工场源, CSAMT 法必然受场源效应影响, 这主要包括非平面波效应、 场源附加效应、 阴影效应和测深通道的弯曲。
2.2.1 CSAMT 基本理论CSAMT 有2种常用的场源——水平电偶极子和垂直磁偶极子,此处注重讨论其场的特征和快速计算方法。
2.2.1.1水平层状半空间上水平如图2.2.1所示, N 层水平层状介质中第n 层的电阻率和层厚度分别记为ρn 和h n 。
水平电偶极子(接地导线)位于层状介质表面,偶极矩为P=IdL (I 为谐变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章节号内容页码1. 立项作业指导书 (2)2. 设计编写作业指导书 (4)3. 野外作业指导书 (11)4. 资料整理作业指导书 (16)5. 资料野外验收作业指导书 (20)6. 成果报告编写作业指导书 (23)7. 成果报告评审作业指导书 (26)立项作业指导书1.目的立项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工作质量的起点,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成果质量和找矿效果。
本规范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立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了具体规定,以提高立项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申请上级主管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委托承包、招标承包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前期立项工作。
3.总则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立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及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4.实施步骤4.1 综合研究在确定任务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系统地收集和细致地研究目标区内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含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作到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不作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研究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地球物理前提及方法的有效性。
4.2 项目规划4.2.1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以下简称CSAMT)是利用人工源建立谐变电磁场,在固定发收距r的情况下人为的改变电磁场的频率f,以达到探测地下不同深度地层构造的目的。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能穿透高阻容屏蔽层,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
可用于金属矿勘探、油气田勘探、深部地层构造勘探和解决水文工程地质等问题。
4.2.2 CSAMT应用条件4.2.2.1勘查对象与周围地质体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电阻率差异。
4.2.2.2勘查对象产生的电性异常能从干扰背景中分辨出来。
4.2.2.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只宜列为试验研究项目a.方法有效性尚不明确的新区b.新装置、新参数的探索与使用c.外来电磁噪声干扰较严重,使用现有仪器及观测的效果受到影响的地区。
d.勘查对象与围岩之间电性差异较小,或勘查对象的相对规模不大,埋深较大,无法肯定是否能测出异常响应的地区。
4.3 项目论证在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工作中,必须按区划、区调、物化探、地质普查勘探与科研等“五统一”部署工作,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以减少CSAMT异常的多解性。
为此,应根据CSAMT方法本身的特点及所能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合理地确定CSAMT的具体任务及其在综合方法中的作用。
当目标区存在着多种CSAMT异常可能时,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目标任务,立项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主要对立项依据、指导思想、工作性质、部署原则、工作重点、地区安排、技术战略、预期成果、组织管理和经费概算等进行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4.4 项目发布发布立项计划,并根据资料占有情况,人员设备状况对拟定项目作出主要工作量安排和立项申请编制时间安排。
承担立项申请编制人员,根据安排意见及时组织收集地、物、化、遥资料和有关标准,编制立项申请。
4.5 立项申请根据专家的规划,论证意见和建议及立项指南及时编写和提交项目申报材料,项目申报材料的要求,按地质调查项目立项暂行规定及程序文件执行。
5.考评标准5.1申报材料齐全,符合立项相关要求。
5.2立项依据充分,任务目标恰当。
5.3技术路线先进,实施方案可行。
5.4工种、方法配置合理,主攻方向明确。
5.5经费概算合理。
设计编写作业指导书1.目的CSAMT项目设计是把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规范细化,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保证设计编写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CSAMT项目设计编审工作。
3.总则CSAMT设计编写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及DZ/T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总体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技术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办法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审查暂行办法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审查暂行办法4.实施步骤4.1 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综合研究)4.1.1 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书》,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系统收集,分析与任务有关的资料。
充分收集测区内所有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包括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图像资料及各种科研成果),详细研究各种资料的可信度和存在问题,了解测区地质构造轮廓及地层、火成岩、矿产的分布等性质,建立阅读卡片。
同时,应注意收集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管道设施及输变电网布局等资料。
作到充分利用以往资料,不作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技术,获得最大的地质找矿效果。
4.1.2设计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任务书进行评审,审查各项要求是否规定的合适,明确,充分理解各项要求和目标任务,了解各部的人员设备状况满足要求的能力,认真领会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有关地质效果的要求,若认为其某些要求不明确,应及时向下达任务书的单位进一步明确;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难以达到或不甚合理,应与任务书下达单位协商调整。
4.1.3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现场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试验,其主要内容为: a.实地考察测区地形、地貌、交通及生活条件 b.核对已收集的地质、物化探及测绘资料 c.测定电性参数,并分析它们于勘查对象的相关性 d.在某些典型地段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4.1.4落实编写部门和任务。
编写部门用两天时间起草编写的具体方案,报有关专业地质调查部门审核,经批准后着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4.2技术设计 4.2.1 CSAMT 装置AB 接地长导线为发射源,在r>3δ(趋肤深度)的扇形范围内布置测网,通过在接收点同时测量电场和磁场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平分量的振幅和相位,计算阻抗视电阻率P E/H 和相位差φE-H。
装置图如下:A4.2.2 CSAMT 装置的技术要求4.2.2.1利用场强单分量视电阻率时,装置必须满足偶极子条件,而利用单一的比值视电阻率时可放宽。
4.2.2.2确定r距(发射源到测量点的距离)的原则是确保勘探深度和分辨率能力的条件下宜小不宜大。
r距大小可通过正演模拟和实地试验来选择,一般要求如下:r≥3H(H 为目标物埋深) AB ≤21r MN<101r4.2.2.3 r方向应尽量和地层,构造走向一致,在未知区施测时,可待构造位置大致确定后再进行二次布置。
4.2.2.4测区基本收发距应统一,并应有3%的坐标点作r距观测,布置在主测线,已知地段和典型的地电断面上。
4.2.2.5需要同时勘查测区内不同深度的标志层时,对浅部标志层应另布置相应的小r距进行对比。
4.2.2.6记录点应选在接收中心。
4.2.2.7当用发射点固定的扇形装置观测比值视电阻率时,扇形角应控制在60°的范围内,观测单分量视电阻率时应为30°。
移动发射点位置时,至少有两个接受点衔接。
若衔接差异大,则要增加衔接点。
4.2.2.8发射点相对接收点位置,全区要统一。
4.2.3工作精度4.2.3.1 CSAMT 工作精度用全区质量评级标准衡量,全区质量评级标准包括系统质量和原始记录质量两部分。
全区质量评级标准如下:4.2.3.2系统检查工作的评价a.系统检查观测在全区不能少于总工作量的5%。
其中,不同日期重新布极检查观测不能少于1/3。
b.系统检查点应随机抽取,重点放在地质异常,质量疑义,曲线无规律的区段,并大体均匀分布全区。
c.系统检查评级标准d.均方相对误差用下列公式计算m=±21)(21/∑=-n i A A A ii i n 式中:n 频点数(i=1.2……n) A i :第i 个频点的电阻率或相位A i ′:检查观测第i 个频点的电阻率或相位注:单频点系列仪器(即频率按2倍递增)高频第一个频点和双频点系列仪器(加密)高频第一、第二频点检查可不参与评级。
4.2.3.3物理点原始记录评级标准 a.甲级、乙级评级标准注:(1)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频点系指不符合规范质量要求所观测的频点或记录不全,经涂改的频点。
(2) 畸变点指超过曲线圆滑值±5% 。
b.达不到乙级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为废品:(1)采用的装置达不到目的者。
(2)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频点连续出现三个。
(3)检查观测超限三个频点。
(4)观测所用仪器未按规定检验或校验未达到要求。
(5)未按设计施工,所观测的测点既无助于解决设计的地质任务,无助于方法,仪器的改进。
(6)定点、定线精度未达到规定要求。
4.2.4测网布置原则4.2.4.1测线要尽可能垂直于勘查对象的总体走向,并尽可能与已知点相接。
4.2.4.2勘探网度要与地质任务、勘探程度,最终成果平面图比例尺相适应。
要求对勘探区的最小勘查对象至少有两条测线,每条测线不少于两个相邻测点予以控制。
在构造复杂地区,测网可适当加密。
4.2.4.3测线及测点编号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顺序编录。
4.2.4.4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测线距宜选择和发收距r一致。
4.2.5测地工作4.2.5.1测点的平面位置其电位误差工作比例尺的成果图上应不大于2毫米;高程误差应满足:当勘查对象的最小埋深超过50米时,不得超过最小埋深的2% ;当勘查对象的最小埋深不足50米时,其高程误差应小于1米。
4.2.5.2测网基线或重要剖面端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并与测区附近的三角点或物探测网控制点联测。
4.2.6生产试验工作4.2.6.1开工初期应在测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电断面和观测条件尤其是有钻孔的已知地段进行多参数、变r距的生产试验工作。
4.2.6.2生产试验工作的目的a.了解勘查对象的异常响应特征。
b.查明外来电磁干扰特征。
c.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
d.检验工作精度,测网密度,工作装置等是否合理。
4.2.7设计书编写4.2.7.1设计编写时,项目负责人必须依据设计编写要求,编制详细的设计提纲,报项目实施单位审批。
项目负责人按批准的提纲,及时组织设计编写人员,参照有关标准,按时完成设计文稿编写工作。
4.2.7.2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工作地区,范围,比例尺,任务及目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工作方法与技术,提交的成果,技术经济指标与生产管理,设计附图,附表等。
5.设计评审5.1项目设计在规定期限内编制完备,上报院总工办,总工办组织人员初审,并填制初审意见表。
5.2初审未通过的设计,打回编制部门责令期限修改补充。
对于初审通过的设计进行复制,并汇同项目任务书,初审意见一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