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基础知识131p
合集下载
《推拿知识培训》PPT课件_OK

2021/8/21
20
— 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
分为指摩和掌摩法。
A、 动作要领:手指自然伸直
掌摩法--腕关节放松,掌面着力于一定部位 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 掌做直线或环形往返摩动。
指摩法--用食、中、无名指指腹着力于一定 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 性的环旋运动。
腑作用。 临床多用于腰背筋膜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病等病症
2021/8/21
43
第五节 震动类手法
抖法
A、动作要领: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者的上
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 度的上下抖动
2021/8/21
44
B、动作要领:
(1)操作时抖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2)施术时术者较一前一后、身体微屈、 患者肢体成60°角 。
15
二、滚法
—— 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 旋转运动复合而成。
A、动作要领:
腕关节的伸屈是以第2到第4掌指关节背
侧为轴来完成的;前臂的旋转运动是以尺
侧来完成。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这点附着
在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
摆动,带动前臂旋转和腕部作伸屈的复合
运动。
2021/8/21
16
B、要点:
2)推拿时要保持手的温暖和清洁,手上勿戴首饰, 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损伤自己及患者皮肤
3)推拿治疗时,精神要集中,手法轻重要适宜,要 随时询问和密切注意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
4 )每次的推拿时间,人体某一部位的局部推拿一
般需5~10分钟,全身几个部位的系统推拿则需要
20~30分钟,个别部位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2021/8/21
推拿基础知识(课堂PPT)

(二)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胀和瘀血严重者。
(三)传染性疾病售急性炎症。如急性肝炎,结核病及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四)严重的心,肺疾病及身体极度衰弱经不起推拿者。
(五)各种恶性肿瘤。
(六)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
(七)手法部位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者。如烧伤、烫伤.各种溃疡性皮肤病等o
(八)未愈合的骨折,脱位在固定期间,局部不宜推拿。
(九)孕妇及产后不久,不宜在腹部和腰骶部推拿。
(十)有精神病疾患不能和医生合作者
.
6
第三章 推拿的作用原理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推拿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可以疏通 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其中的疏 通作用有两层含义。首先,通过手法对 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 行。其次,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作功, 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动。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 统的主要部分。与推拿疗法有关的经络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 脉又称十四正经。十二正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 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 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
7
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手法作用于损 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 理气止痛;二是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 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 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三是适当的被动运 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 用。
.
8
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在体表上的相应经络腧 穴,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手法对 脏腑疾病的治疗有三个途径:一是在体表的相应 穴位上,施于手法,是通过经络的介导发生作用 的:二是脏腑的器质病变,是通过功能调节来发 生作用的:三是手法对脏腑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 用,手法操作要辨证得当。推拿手法通过对脏腑 功能的调整,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有利 于激发机体内的抗病因素,扶正祛邪。
推拿按摩ppt课件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推拿按摩师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 有有效执业资格证书。
了解客户情况
详细询问客户身体状况、既往 病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是否适 合接受推拿按摩。
环境准备
确保推拿按摩室内环境整洁、 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工具准备
根据推拿按摩需要,准备好相 应的按摩工具,如按摩油、毛
摩法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回旋摩擦。根据着力面不同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两种。
03
擦法
以手掌或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推法、拿法、捏法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 法;用肘称肘推法。
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 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 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用指腹在头皮上轻轻按压 ,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 ,有助于缓解头痛和紧张 。
穴位按摩
针对风池、风府、百会等 穴位进行点按,可达到疏 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 。
颈部揉捏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颈部两 侧肌肉,从上至下,可缓 解颈部僵硬和疼痛。
肩背部和腰部按摩技巧
滚法按摩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在肩 背部和腰部滚动,可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关节类手法
如摇法、扳法等,以被动活动关 节为主要特征。
叩击类手法
如拍法、击法等,以手或拳的叩 击动作为主。
振动类手法
如抖法、振法等,以高频率的振 动为主要特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按摩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 盘突出症等。
最新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精品】讲学课件

)Lo2Qu8Vzd!Fj(Ko2Qt7Vzd!Ei(Ko1Pt7Vzc#Ei(Jn1Pt7U yc#Eh*Jn1Ps6U ycZ Dh*Jn0Os6U xbZDh* Im0Os 5T xbZ Dg&Im0Nr5T xbYCg&Il+Nr5T waYCg%Hl+ Nr4S waYBf% Hl+Mq4Sw9XBf%H k- Mq4R v9XBf$Gk-Mp3R v9XAe$Gk) Lp3R v8WAe$Fj)Lp3Qu8WAd!Fj)Lo2Qu8Vzd!Fj(Ko2Qt7Vzd!Ei(Ko1Pt7Vzc#Ei( Jn1Pt7U yc#Eh*Jn1Ps6U ycZ De$Gj )Lp3Qu8WAe!Fj)Lo2Qu8Wz d!Fj(Ko2Qu7Vzd!Ei(Ko2Pt7Vzc#Ei( Kn1Pt7U yc#Ei *Jn1Ps 6U yc#Dh*Jn0Os6U ybZDh*Im0Os6T xbZDg&Im0Or5T xbYCg&Im+Nr5T waYCg&Hl+ Nr4SwaYCf% Hl+Mq4SwaXBf%H kMq4Sv9XBf$Gk-Mq3Rv9XAe$Gk-Lp3R v8WAe$Gj)Lp3Qu8WAe!Fj)Lo2Qu8Wzd!Fj(Ko2Qu7Vzd!Ei(Ko2Pt7Vz c#Ei(Kn1Pt7U yc#Ei*J n1Ps6U yc#Dh*Jn0Os6U ybZ Dh*Im0Os6T xbZDg&Im0Or 5T xbYCg&Im+Nr5T waYCg&Hl+Nr 4SwaYCf%Hl +Nq4SwaXBf%Hl-Mq4Sv9XBf%Gk-Mq3R v9XBe$Gk-Lp3R v9WAe$Gj )Lp3Ru8WAe!Fj)Lp2Qu8 Wz
推拿简史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 教学PPT课件

压痛的范围、部位、程度如何,可用来 鉴别是伤筋还是伤骨。压痛明显而尖锐者, 多为骨折;压痛较轻,范围广泛者,多为伤 筋。
▪
2.摸肿胀
肿胀较硬,肤色青紫者,为新鲜损伤;损伤日
久,瘀血凝滞不化,亦可肿胀而硬。肿胀较软,青
紫带黄者,为陈旧损伤;新鲜损伤溢于脉外之血,
瘀于皮下或由里及表,亦可肿胀而软。需根据病史
触诊
▪ 触诊又称摸诊,在骨伤科临床上属于重要 的检查方法,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 旨·手法总论》云:“以手扪之,自悉其情。” 浅表病变在摸查时不要过于用力,肌肉深层 必须用中等以上的力量才能找到痛点,骨骼 损伤往往用力较重才能发现。
▪ 1.触痛点
▪体情况, 必须依靠触诊,并要反复触摸,才能了解清 楚。在触诊时应分清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 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会相互转 化,应反复触摸,及时把握关键所在,才能 正确地指导临床的治疗。
推拿的定义
中医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根据病情,在人体体表特定 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 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调节机体 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疾病防 治目的的一种方法。
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
推拿是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 经过数千年的生活和医疗实践积累所产生 的一门临床科学,始终遵循着以中医基础 理论为指导的辨证施治原则。其治疗的作 用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推拿简史
•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案扤等,是中医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之一。
“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明代。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小儿推拿秘诀》等著作就把按摩改称为推拿。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又是一门年轻而 有发展前途的医疗科学。
《黄帝内经》、《黄帝歧伯按摩十卷》这两部书 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确立了按摩 作为一门医疗学科在中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
2.摸肿胀
肿胀较硬,肤色青紫者,为新鲜损伤;损伤日
久,瘀血凝滞不化,亦可肿胀而硬。肿胀较软,青
紫带黄者,为陈旧损伤;新鲜损伤溢于脉外之血,
瘀于皮下或由里及表,亦可肿胀而软。需根据病史
触诊
▪ 触诊又称摸诊,在骨伤科临床上属于重要 的检查方法,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 旨·手法总论》云:“以手扪之,自悉其情。” 浅表病变在摸查时不要过于用力,肌肉深层 必须用中等以上的力量才能找到痛点,骨骼 损伤往往用力较重才能发现。
▪ 1.触痛点
▪体情况, 必须依靠触诊,并要反复触摸,才能了解清 楚。在触诊时应分清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 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痛点和次要痛点会相互转 化,应反复触摸,及时把握关键所在,才能 正确地指导临床的治疗。
推拿的定义
中医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根据病情,在人体体表特定 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 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调节机体 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疾病防 治目的的一种方法。
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
推拿是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 经过数千年的生活和医疗实践积累所产生 的一门临床科学,始终遵循着以中医基础 理论为指导的辨证施治原则。其治疗的作 用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推拿简史
•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案扤等,是中医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之一。
“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明代。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小儿推拿秘诀》等著作就把按摩改称为推拿。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又是一门年轻而 有发展前途的医疗科学。
《黄帝内经》、《黄帝歧伯按摩十卷》这两部书 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确立了按摩 作为一门医疗学科在中医学体系中的地位。
《推拿》ppt课件

并且推拿具有简便、舒适、有效、安全性的特 点,所以推拿治疗疾病还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三、注意事项
推拿作为一种疗法,对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还 有循环系统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对每 一种病症推拿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也 要清楚
推拿时我们也要注意推拿意外
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向点:
1,诊断不明或误诊 2,对疾病的机理和手法作用的原理缺乏认识 3,手法操作者或者选用不当 4,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常用操作顺序: 1、先上肢,后头面,然后躯干,后下肢 2、先主穴,后配穴 3、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
三
一、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 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 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 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捏或住经某络一穴部位位上或一,穴沉位肩,。,逐在垂渐穴肘用位,力上手内施腕用悬点屈法,时前,臂一般
收的,主并动作摆持动续带的不动揉要拇捏移指动关作手节,指的称,屈为只伸拿是活控动制,力使量所的产增减。
法生。的力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的方法,
称为一指禅推法滚。法
拿法
用手臂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
2:按摩的功法训练是要根据按摩临床医疗的 需要,由按摩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 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按摩的功法训练对推拿专 业人员来说,专业人员必须进行自身功法训练, 以助手法的技巧性和熟练性,也同时要达到手法 的均匀、柔和、持久、渗透、有力。
二、前景
推拿医学是一种古老的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也 遇到了很多困难,面临其它各学科的冲击和挑战, 但是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治疗疾 病的方法正在从偏重于手术和合成药物,逐渐向 重视自然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转变。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推拿手法可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通过放松臀部肌肉、点按环跳等穴位 缓解疼痛,同时配合腰椎牵引和理疗。
网球肘
对于网球肘患者,推拿治疗可针对肘 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放松,同时点按曲 池、手三里等穴位以缓解疼痛。
06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培训目标及内容设置
掌握推拿基本理论知识
包括推拿的定义、原理、作用及适应症等。
《推拿手法》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推拿手法概述 • 常见推拿手法介绍 • 推拿手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治疗原则与选穴方法
目录
• 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 推拿手法培训与实践指导
01
推拿手法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推拿手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 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 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 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学科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对推拿手法研究的深入,推拿手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仅在中医领 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和认可,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影响
推拿手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 接受和应用推拿手法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推拿手法在国际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摩法
1 2
定义 以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的手法。
操作方法
指摩法、掌摩法。
3
注意事项 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推法
01
定义
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 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
动的手法。
02
操作方法
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

8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9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10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11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62
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患膝屈曲,术者站于患膝外侧, 一手从膝后托拿住患膝,拇指压住痛处,一手 拿住踝关节上方,屈伸和摇动膝关节。
63
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 一手握住足跟,一手 握住足趾,屈伸、内 外翻和环转摇动膝关 节。
64
65
15. 拔伸法
• 又称牵引法。 • 用力应稳而持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
67
指间关节拔伸法
• 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 两手同时做反方向用力拔伸。
• 滑利关节,缓解手指疼痛麻木。治疗指间关节 扭挫伤,肌腱复位、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68
膝关节拔伸法
• 受术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约90度(膝关节 交锁者在交锁位)。助手用前臂托抱住受术者 大腿下端,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两人向 相反方向用力拔伸膝关节。
10s 30s~1min
22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9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10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11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62
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患膝屈曲,术者站于患膝外侧, 一手从膝后托拿住患膝,拇指压住痛处,一手 拿住踝关节上方,屈伸和摇动膝关节。
63
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 一手握住足跟,一手 握住足趾,屈伸、内 外翻和环转摇动膝关 节。
64
65
15. 拔伸法
• 又称牵引法。 • 用力应稳而持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
67
指间关节拔伸法
• 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 两手同时做反方向用力拔伸。
• 滑利关节,缓解手指疼痛麻木。治疗指间关节 扭挫伤,肌腱复位、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68
膝关节拔伸法
• 受术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约90度(膝关节 交锁者在交锁位)。助手用前臂托抱住受术者 大腿下端,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两人向 相反方向用力拔伸膝关节。
10s 30s~1min
22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经
络穴位或部位上,肩肘关节及上肢肌肉放 松,通过腕部的连续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 伸活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 位或部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
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法刺激量中等,指面接触较小, 故适用于全身各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 痛、失眠、多梦、健忘、面瘫、眼疾、颈 项酸痛等。
一、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及治疗作用 • 调整阴阳 • 补虚泻实 • 活血化瘀 • 舒筋通络 • 理筋整复
二、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 精神集中。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勤剪指甲。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用手法。 4.操作时,一般由轻而重,以病人对手法反应
敏感度为准。
(二) 法
动作要领 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部分贴附于施术部位,
利用腕关节的伸屈和前臂内外旋转,使小 鱼际和手背做持续不断的滚动。
法
临床应用
适用于身体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颈项部、 肩背部、腰臀部、四肢部等。可治疗肢体、 肌肤麻木、瘫痪以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运 动功能障碍。
(三)揉法
动作要领 以指、掌吸定在施术部位,做轻柔缓
和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叫揉法。
掌揉法 以掌根或鱼际部位吸定于施术部 位,腕部放松,肘为支点,前臂旋转摆动, 带动腕部做轻柔和缓旋揉,称掌揉法。掌揉 法因手作用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鱼际揉法、 全掌揉法和掌根揉法。
7.推拿介质的选择
❖ 滑石粉 ❖ 冬青膏 ❖ 葱姜汁 ❖ 薄荷水 ❖ 麻油
❖ 白酒 ❖ 鸡蛋清 ❖ 按摩乳(油) ❖ 其他如红花油、松节
油、舒筋活络药水、 植物精华素
• 滑石粉
– 功效:干燥除湿,润滑皮肤。 – 适用: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
以及在炎热夏季手法 操作时应用。
• 冬青膏
– 配制:以冬青油(水杨酸甲酯)与凡士林按1:5 比例混合调匀而成。
7.化脓性关节疾患 8.妇女妊娠期、月经期腰骶部和腹部 9.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饥饿状态等,或极
度虚弱者 10.醉酒后神志不清者
第二节 推拿的基本治法
温、通、补、泻; 汗、和、散、清。
第三节 推拿的基本手法
手法 用手、肢体其他部位或手持器具,按各种
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做有规律、有节 奏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手 法。
• 薄荷水
– 配制:取鲜薄荷叶(可用于薄荷叶替代,浸泡 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停放1日后 去渣取汁液。
– 功效:清凉解表,祛暑除热。 – 适用:一切热病,如发热或局
部红肿热痛诸症,以及 夏日治疗时应用。
• 麻油
– 功效:祛风清热,和血补虚。 – 适用:久病虚损或年老体弱、婴幼儿等。
• 白酒
– 配制:浓度较高的粮食白酒或药酒。 – 功效:温通经络,活血止痛。 – 适用:损伤疼痛日久或麻木不仁,手足拘挛,
– 功效:消肿止痛,祛风散寒。 – 适用:跌打损伤的肿胀、
疼痛,以及陈旧性损 伤的寒性痛症等。
• 葱姜汁
– 配制:取葱白、鲜生姜等量切碎、捣烂,按1: 3比例浸入95%酒精中,停放3~5日后,取汁 液应用。
– 功效:通阳解表,温中行气。
– 适用:风寒引起的感冒、头痛等症,以及因寒 凝气滞而致的脘腹疼痛等。
推拿基础知识
按摩≠推拿
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明代,明以前 又称作按摩、按跷等。其中按摩这一名称 沿用至今。推拿一词的出现,不单纯是名 称的改变,更深一步看,它体现了手法的 提高和这一治疗方法的发展。
按摩这一名称逐渐被推拿这个更为明 确的概念所取代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的一 个很大飞跃。
推拿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医者通过手
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从而达到 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推拿是一种外治法,它的防治手段主要是 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
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 员指导患者进行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 的治疗效果。再者,医生需强健自己的体 魄。
五 禽 戏
第一节 推拿的原理和作用
一、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 持久—手法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 要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 续。
• 有力—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 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病人体质、 病证、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
• 均匀—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 稳性。动作不能时快时慢,用力不能时 轻时重。
5.操作时间
(1)病在经脉关节或是在脏腑气血。前者一般10
~ 20分钟,后者15 ~ 30分钟或更长。
(2)选用何种手法。一般使用摆动类及轻柔缓和 的手法,时间可稍长些,而压力大、刺激强的手 法,如按、压、点等手法,时间不宜太长,以免 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不良后果。
6.体位的选择 患者常用体位
– 卧位(仰卧位、俯卧位与侧卧位) – 坐位(端坐位、俯坐位) – 立位较少采用 术者常用体位 – 站立位 – 坐位
腰膝痿软无力及瘀肿等病症。
• 鸡蛋清
– 配制:将生鸡蛋(鸭蛋亦可)一端磕一小孔后, 悬置于容器上,取渗出蛋清应用。
– 功效:除烦去热,消积导滞。 – 适用:热病、久病后期,手足心热,烦躁失眠,
嗳气吐酸等。
三、禁忌症
1.恶性肿瘤部位 2.骨折部位 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患处 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6.骨与关节结核患者
• 柔和—指手法动作的稳柔灵活及力量的 缓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 力不是软弱无力,也不是生硬粗暴或用 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 深透—是指手法作用的最终效果不能局限 于体表,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 甚至达于脏腑,使手法的效应能传之于内。
深透
以上各点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久能使 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 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 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刚柔相济”。
二、手法的分类
动作形态特点分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 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
主要作用部位和功能特点分类:松解类、整复类
作用力的方向分类:垂直类、平面用力类、对称合 力类、对抗用力类、复合类
应用对象分类:成人推拿、小儿推拿等
一、摆动类手法
本类手法是以摆动为主要特征的手法。操 作时是以腕部、掌部或指部的连续摆动来完 成的。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 法和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