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之——1、手太阴肺经-完整版
中医经络之手太阴肺经

小结
手太阴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列缺经渠太渊别, 鱼际拇指白肉际, 少商甲角如韭叶。
23
手太阴肺经
刺灸注意事项: 中府不可深刺;少商治实证热证用三棱针刺出 血;尺泽、太渊不宜用直接灸。
24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 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 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特异性】
手太阴经之络穴
16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 痛;②头痛,颈项强痛,齿痛,口眼 喎斜;③上肢不遂。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可灸。
经渠 jinqu(LU 8)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
5
手太阴肺经
3.手太阴肺经异常时的身体表现 (肺,皮肤)
6
中府 zhongfu(LU 1)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
寸,平第 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痛 ;②肩背痛。 【特异性】 肺之募穴; 举例:《扁鹊心书》bi'a
7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不可向内侧深刺,防止伤及肺脏;可灸(艾炷 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配伍应用:中府配肺俞为“俞 募”配穴,治疗咳喘、胸痛;
云门Yunmen( LU2)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
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 距前正中线6寸。 【取法】
正坐位,以手叉腰,当锁 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陷的 中点处取穴。
十二经脉
人体的总理
--手太阴肺经
1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胸──手
2
手太阴肺经
3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感悟十二经脉之一

手太阴肺经——感悟十二经脉之一手太阴肺经——感悟十二经脉之一肺经走向:(如下图)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上口;向上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气管、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云门);向下沿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之前;向下到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下面的边缘;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向上到大鱼际;沿着鱼际的边际;出大指的内侧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一直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
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接。
每本书都会介绍每条经络的走向,看字闲乱就看图,一眼就看明白了。
能不能背下来无所谓,不过这里要强调很重要的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
什么叫相表里呢?说的白一点,就是肺与大肠关系非比寻常,有经络相连,它俩在五脏六腑里面最亲,是亲哥俩。
记住这一点就足够了。
肺经这条经络共11个穴位。
手外翻取手内侧外线即为肺经,中医理念讲求离穴不离经,先把这条经络的位置找到,穴位找不准也没关系,从上往下缕,哪疼摁哪,绝对不会出错,有人会问,我疼的这个地方对比穴位图怎么没穴位?这没关系,没有穴位的地方中医给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阿是穴。
意思就是:阿-叫的疼,是-是这里疼。
只要是痛点,就把它揉到不痛了,经络就通了,俗话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疼嘛。
会找经络了,也能找到痛点了,下一步就需要知道治什么病了。
既然是肺经,那就跟肺有关的病都可以找这条经络,如:咳嗽、支气管炎、咽喉炎、鼻炎、胸闷、哮喘等等。
还有肺主皮毛,这点也需要注意,皮肤问题也可以来找肺经。
大肠有一些疾病有时也要求助肺经,因为它俩是亲哥俩嘛,肺经是哥哥如果有事了,自己解决不了,只能找大肠弟弟来解决了,其他器官跟自己不是亲戚,想管也没那份闲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经络啥病都治了,那要穴位干啥用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拿一个房子中的电路来说,整个电路就相当于身体的经络,如果有电路出现问题,比如电灯不亮了,肯定要缕通过电灯的电线了,从头缕到尾,累得要命,不过也可以找到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而解决问题,而穴位就像是电路中每个节点的开关,电灯不亮,我第一个检查电灯的开关,开关没问题我再检查连接电灯的总开关,使解决问题简单化。
人体经络穴位图——手太阴肺经流注及养生

人体经络穴位图——手太阴肺经流注及养生人体经络穴位图——手太阴肺经流注及养生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0多个。
一、手太阴肺经1、经脉病候:手太阴肺经《灵枢·经脉》原文: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本经所主病候: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咽痛,缺盆部及手臂前侧桡侧缘痛,肩、背寒痛。
本经主治病证:肺、胸、咽喉。
2、手太阴肺经穴歌诀(左右共22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
流注线: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3、手太阴肺经经穴分寸歌距中六寸肺经行,中府前胸一肋平;肺系横行至腋下,三寸天府四侠白;尺泽肘弯纹凹处,孔最腕上一寸是;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取于寸口陷:太渊腕纹桡侧头,鱼际拇指本节后:斜出支脉交大肠,大指甲根止少商。
4、手太阴肺经药歌诀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苑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芪更参苓。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蒄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萎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5、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中医针灸经络穴位图解(手太阴肺经)

中医针灸经络穴位图解(手太阴肺经)肺手太阴之脉《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臂骨下廉,出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之端。
”上臂骨下廉之“臂”字,原缺拟补。
中府本经承肝经足厥阴之气,内循胃口,上膈,属肺。
肺为呼吸外气之府库。
又以本经之气,由本穴出中达表,因名“中府”。
本穴原名“府中俞”,又名“膺中俞”,后人简称“中府”。
盖以本经之气由内府输出也。
即出纳外气,经气随之通行之过栈也。
本穴功用与云门略同。
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
《针灸大成》谓治少气不得卧。
按中医病理,少气之人,多喜静卧。
今言不得卧,乃气郁于上,非气亏于中也。
刺本穴使气得升降,而疏利之也。
本穴为肺藏之募穴。
按“募”字之义,汇也,聚也。
古时招兵,曰募兵。
即聚集壮丁,而拣选之也。
按针灸治疗多在调气,如行气、导气、提气、降气,均以理气为务。
又针下有感谓之得气,捻转提插谓之行气,下针之时或在呼气,或在吸气;总不离乎调理其气。
故于穴位命名,多取气、水、云、天、海、泉、溪、泽。
虽曰丘、陵、关、室,亦怀通、降、容、泻之意。
•【特定穴】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取穴法】第1步:正立或正坐位,双手叉腰;第2步:在锁骨外侧下缘的三角窝处即是云门穴;第3步:从此窝正中垂直向下量1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症;②肩背痛。
•【艾灸参数】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经验应用】①现代常用于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配肺俞主治外感和内伤咳嗽;配复溜主治肺阴虚之干咳、肺痨等。
②《马氏温灸法》:治肺结核等各种肺病,亦用于下肢水肿。
内针丨经络基础丨手太阴肺经

内针丨经络基础丨手太阴肺经《灵枢》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暍,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我们需要记住经脉的循行路线,记住,这是六经辩证的基础除了记忆背诵,别无坦途不要走捷径,下一点苦工,一切都是值得的。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㰦,小便遗数。
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肺出于少商。
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
手太阴经也。
1.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2.手太阴络为列缺3.天枢大肠肺中府(墓穴)4.肺向孔最取(郄穴)5.列缺任脉行肺系(八脉交会穴)手太阴肺经主治胸、肺、咽喉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肺经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
肺经主管人体的营气和呼吸系统,可改善咽喉不适,气短,并且达到清除肺部垃圾的作用,经常调理疏通肺经可保证肺部的正常工作,有效预防肺部疾病。
肺为传道之官,治节出焉,有节度,有规律。
肺主皮毛,主忧,主魄,开窍在鼻,肺属金,其音为商(si),眉毛是肺在管,肺为气之本。
肺主秋,其正脉为浮脉。
肺经的气血流注时间为寅时(3:00-5:00),肺气从左向右走。
人体12经络之---手太阴肺经

人体12经络之---手太阴肺经一.手太阴肺经(11穴)流注时辰为清晨三至五点(寅时)1,循行: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2、主治病侯本经腑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如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寒冷、疼痛等证。
三、经穴分布本经经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桡侧和手掌及拇指的桡侧。
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 11个穴位。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修炼上相互影响,在攻击时相互为用。
手太阴肺经循行语音解说一手太阴是肺经,臂内拇侧上下循。
中府乳上数三肋,云门锁骨窝里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腹中行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肘上五寸擒,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寸口动脉行,太渊掌后纹头是,鱼际节后散脉索,少商穴在大指内,去指甲角韭叶明。
手太阴肺经1.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下行至脐联络大肠,,再上行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脏;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着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桡动脉搏处),沿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腕后分支:从列缺穴处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中医经络之-1、手太阴肺经-完整版

列缺 Lieque(LU 7)
*
【配穴】:
01
配风池、风门、合谷,有疏风解表止咳的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头痛,项强。
02
配照海,有降气平喘利咽的作用,主治咳喘,咽喉疼痛。
03
*
经渠 jinqu(LU 8)
*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02
【取法】
03
04
伸臂仰掌,于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距太渊穴7寸处取穴。
06
手太阴经之郄穴。
*
孔最 Kongzui(LU 6)
*
【功用】清热止血,润肺理气。
1
【主治病症】
2
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3
运动系统疾病:肘臂痛,手关节痛。
4
【刺灸法】
5
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臂部放散。
*
二、主治概要 1.主要病候: A 脏腑病: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咽喉肿痛 B 经脉病: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 寒冷、疼痛。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喉、胸、肺部病证,以及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
手太阴肺经
*
*
【配穴】:
太渊 Taiyuan(LU 9)
*
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
鱼际 Yuji(LU 10)
*
【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并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02
中医经络之—— 手太阴肺经 完整版

2020/7/11
散。
22
尺泽 Chize(LU 5)
【配穴】: 1 配合谷,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
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2 配肺俞,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
气喘。 3 配委中,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2020/7/11
23
孔最 Kongzui(LU 6)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
剌法: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
2020/7/11
10
中府 zhongfu(LU 1)
【配穴】:
1.配肺俞,为俞募穴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
止咳的作
用,主治外感咳嗽。
2.配复溜,有生津润燥的作用,主治肺燥热咳嗽。
3.配意舍,有降气宽胸的作用,主治胸满。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
前臂部放散。
2.针刺时应避开桡动、静脉,以防刺破血
管,引起出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
钟。 2020/7/11
25
孔最 Kongzui(LU 6)
【配穴】: 1 配肺俞、风门,有宣肺止咳定喘的作用,主
治咳嗽,气喘。 2 配合谷、大椎,有疏风解表,泻热止痛的作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2~0.3寸,局部酸胀;
2.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灸法:禁灸( 2020/7/11
)
31
经渠 jinqu(LU 8)
【配穴】
1.配行间治咳嗽,配丘墟治胸背急、胸中澎澎 (《千
金要方》)。
2.配丘墟,有肃降肺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咳 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灸法】
2018/8/6
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向前臂或手部放
散。
2.点刺出血,用于急性吐泻。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22
尺泽 Chize(LU 5)
【配穴】: 1
配合谷,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
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
腋前纹头下3寸处。
【取法】
坐位或卧位,在腋前皱壁上端下
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取穴。简便取 法: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 侧处是穴。
2018/8/6
15
天府 Tianfu ( LU 3 )
【功用】
调理肺气,安神定志。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煤气中毒; 3.其它:鼻出血,吐血,肩臂部疼痛。 剌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向臂部或肘 部放散。
2018/8/6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10
中府 zhongfu(LU 1)
【配穴】:
1.配肺俞,为俞募穴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
止 咳 的 作
用 , 主 治 外 感 咳 嗽 。
2.配复溜,有生津润燥的作用,主治肺燥热咳嗽。
3.配意舍,有降气宽胸的作用,主治胸满。
2018/8/6
宣肺理气,宽胸和胃。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其它:心动过速,上臂内侧神经痛。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向前臂部放 散
【刺灸法】
2018/8/6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9
侠白 Xiabai(LU 4)
【
配穴】
1.配曲池,肩髎治肩臂痛。
2018/8/6
中府 zhongfu(LU 1)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 2.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一
定的诊断价值。
【刺灸法】 剌法: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 3.针尖不可向内斜刺,以免误入胸腔,刺伤肺脏。
解郁散结的作用,主治瘿气。
2018/8/6 17
侠白 Xiabai(LU 4)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 桡侧缘,腋前纹头下 4寸,或 肘横纹上5寸处。
【取法】
坐位或卧位,在天府下 1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取穴。
18
2018/8/6
侠白 Xiabai(LU 4)
【功用】
列缺 Lieque(LU 7)
2018/8/6
【功用】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正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3.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脑血管后遗症,腕关节周围软组 织疾患; 4.其它:遗精,牙痛,高血压。 【刺灸法】 刺法:1.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 放散; 2.向下斜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2018/8/6 25
孔最 Kongzui(LU 6)
【配穴】: 1 2
配肺俞、风门,有宣肺止咳定喘的作用,主 治咳嗽,气喘。 配合谷、大椎,有疏风解表,泻热止痛的作 用,主治热病无汗,头痛。
3
配少商,有清热利咽,止痛的作用,主治咽 喉肿痛。
26
2018/8/6
列缺 Lieque(LU 7)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 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 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法】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 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 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特异性】 手太阴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 之一,通于任脉。
2018/8/6 27
8
中府 zhongfu(LU 1)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 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取法】
仰卧位,在胸壁的外上部,平第一肋 间隙,距胸骨正中线6寸处取穴。 【特异性】 肺之募穴;手、足太阴经之交会穴。 【功用】 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
9
31
【刺灸法】
2018/8/6
经渠 jinqu(LU 8)
【配穴】
1.配行间治咳嗽,配丘墟治胸背急、胸中澎澎 (《千
金要方》)。
2.配丘墟,有肃降肺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咳嗽
胸满,胸背急。
3.配丘墟、鱼际、昆仑、京骨,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
用,主治背痛。
2018/8/6 32
2018/8/6
21
尺泽 Chize(LU 5)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咯血,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咽喉肿痛,胸膜炎;
2.运动系统疾病:肘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前臂痉挛;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肩胛神经痛等,精神病,小儿抽搐; 4.其它:膀胱括约肌麻痹(小便失禁)。
2. 配郄门、间使、大陵、内关、天宗,通经活络止 痛 ,主治正中神经痛。
2018/8/6
20
尺泽 Chize(LU 5)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凹陷处。 【取法】 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横纹 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处取穴 【特异性】 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功用】 清热和胃,通络止痛。
2
配肺俞,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
气喘。
3
配委中,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23
2018/8/6
孔最 Kongzui(LU 6)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 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伸臂仰掌,于尺泽与太渊 的连线上,距太渊穴7寸处取穴。 手太阴经之郄穴。
24
【取法】
过敏性皮肤病、色斑、无光泽等。
2018/8/6 7
手太阴肺经
三、腧穴
肺经的主要穴位有( 11 个穴位)中府、云门、 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 少商等。 手太阴肺经穴歌
2018/8/6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列缺经渠太渊别,
鱼际拇指白肉际, 少商甲角如韭叶。
【主治病症】
【刺灸法】
2018/8/6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6
天府 Tianfu ( LU 3 )
【配穴】
1.配臑会、气舍治瘿瘤 (《千金要方》); 2.配合谷治鼻衄 (《百症赋》)。 3.配肩髃、曲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上臂疼痛 4.配合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5.配臑会、气舍、间使、太冲、太溪,有行气活血,
太渊 Taiyuan(LU 9)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 搏动处。 仰掌,在腕横纹上,于桡动 脉桡侧凹陷处取穴。 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 肺之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33
【取法】
【特异性】
2018/8/6
太渊 Taiyuan(LU 9)
【功用】
止咳化痰,通调血脉。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经络腧穴各论
2018/8/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十二经脉
1
十二经脉
人体的总理
--手太阴肺经
2018/8/6
2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 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 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 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 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 (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 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 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寒冷、疼痛。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喉、胸、肺部病证,以及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018/8/6 6
手太阴肺经
3.手太阴肺经异常时的身体表现 肺经异常不通时,人体易出现的毛病:
肺经异常时,会出现胸闷、咳嗽、气喘、气
短、心烦不安等症状。也会出现鼻塞,感冒,流
涕、伤风怕冷等症状。
肺经异常时,容易导致皮肤的改变,如一些
11
云门Yunmen( LU2)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 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 正中线6寸。
【取法】
正坐位,以手叉腰,当锁骨 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形凹陷的中点 处取穴。
清肺理气,泻四肢热。
12
【功用】
2018/8/6
云门Yunmen( LU2)
【主治病症】
36
【取法】
【特异性】
2018/8/6
鱼际 Yuji(LU 10)
【功用】
清热,利咽。
【主治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