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4例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9例疗效观察

关 键词 :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慢 性 充血 性 心 力衰 竭 疗 效 观察
g o p o y d o s wh c h l o b l y d ma e c u e .B c u e t e v n rc e c n r c in f n to r p h o s t e b o d f n t n d ma e t e r u fs n r me ih t e b o d a i t a g a s s e a s h e t il o t a t u c i n d o s s o t h l o u c i a g , h i o o h a t r w fb o d q a tt a n ts tsy o g n s me a oi m h e d, h r a t eo g n z to l o r ia in i s f iin y, i la o sy a e r o o lo u n i c n o a i f r a im t b l y s t en e t eo g n, h r a i a in b o d ir t u f e c smu t ne u l p— g o n c p a st e p l n r ic lto n ( r t e b d ic l t n e c mo i , h ln c l n f s a i n ma n y i t e b e t i iu ta n a a l e d e r h u mo a y c r u a i n a d o ) h o y cr u a i c hy s s t e ci ia o ma i t to i l s h r a h df c l nd i c p b e s n s e f t e p y ia te g h a t iy t i t wih d o s . n c r an st a i n , h a d a s l h i k g or e si e mis b ec u e o s o tt e b o d h h sc l r n t c i t o lmi s v t r p y I e t i iu to s t e c r i c mu ce s rn a e f c t lp r s il a s st h o h l o l f n to i t n n e t e n r l b tb c u et e c r i cmu c ef r h u c i n b r irl f e til u l o p e se c p i n ly a v n e , a s s u c in man e a c o b o ma , u e a s h a d a s l o ms t ef n to a re e t n rc ef l t r s x e to al d a c s c u e v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6例

墨
垄
: 圭: 垄 Q
: 主: : 垄 Q
糖益气健脾 , 补脾 胃; 温 白芍缓急止痛 , 以治里有虚寒而致 的腹 中 急痛 ; 佐以丹参 活血化淤 ; 生姜温中散寒和 胃; 甘草与 白芍相配有 参考 文献 :
维普资讯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E R H20 O .8 O 1 I I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7V L1 .1 S H N
时珍国医国药 20 0 7年第 1 8卷第 1 期 1
关键 词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益肺温阳活血汤
中 图分 类号 :47 R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0 - 0 (07 l-8 1 2 1 80 5 20 ) l22 - 0 - 8 0
和里缓急 、 安中止痛的功能。诸药合用共奏温 中健脾 、 行气 止痛 、 [1 郑筱萸. ]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北京 : S. 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活 血化 淤 之 功 。 局 ,0 2 14 20 :2 . 益 胃康胶囊和温胃舒胶囊均以温 中健脾为主立 法 , 胃舒胶 [ ] 任光荣 , 温 2 龚正亮 , 孔样亭 , 黄芪建 中汤治疗 溃疡病 的机理 [ ] 南 等. J. 囊兼有温补肾阳之功 , 主要针对脾 肾阳虚的患者 , 而益 胃康 胶囊 京 中医学院学报,98,:8 19 11 .
组内与治疗前 比较 , P< .0 , O0 1 与对照组 比较 ,P< .5 O 0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胃镜改善情况比较 ( ) ±s 组 别 治疗 例数 4 2 治疗前 21 O4 .9± .0 治疗后 10 .2±O 1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43例临床观察

而射血分数可 以正常或异常 。导致心衰 的原 因包括心脏 本身 征无 明显改善 , 甚或加重 \ 或死亡。 疾患 , 同时与周 围血 管功能 、 肺动力 学改变 、 植物神 经功能和 1 . 计 学 方 法 5统 肾脏处理钠的功能有关 。所 以慢性心 衰患者药物治疗血液动 计量资料用(± ) s表示 , 采用 t 检验和 x 检验 。 2 力学改善, 可不会或者完全没有 改善 临床症状 。为了更好地提 2结 果 高改善症状 ,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我们于 2 0 0 7年 7月~ 00 21 2 1 .两组治疗前后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 比较见表 1 。治疗组 年1 0月采用 中医益气养心 后均 较治疗 前 改善 ( < . ) P 00 ,且治 疗组 5 者 4 例, 3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
1 . 疗方 法 2治
例( 9 6 , 2 . %)有效 2 2 O例 (8 8 , 4 . %)无效 9例( 1 5 , 7 2 . %)总有效 9
率 7 . %。 84 0
两组在原发病 ( 血压病予 以降压 、 高 冠心病予 以扩冠 等 ) 23 住 院 率 .再 对照组有 1 例 再住院 , 1 再住院率 2 . %; 68 治疗组有 4例 2 治疗 基础上 , 治疗组予 以 自拟方益气 养心 、 祛瘀泄浊法加 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观察

用t 检验 , ii分析 。 Rdt
4 疗 效 标 准
例, 高心病 1 例 , 6 扩张型心肌病 8 , 例 风心病 5 。对照组 4 例 8
例, 2 , 1 ; 男 9例 女 9例 年龄 2 7 9~ 6岁 , 平均 5 . ; 98岁 病程 6— 2 5年 , 平均 1 . 年 ; 5 1 心功能 Ⅲ级者 2 0例 , Ⅳ级 者 2 8例 ; 心 冠
诊断标 准。
2 治 疗方 法
对照组 : 治疗原发病 , 控制感染 , 限制钠盐及水分摄 入 , 纠 正 电解质紊乱 , 氧明显者 吸氧。常规使用正性肌力药 、 缺 利尿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 5 00 。
剂 、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 扩血管药等 。利尿剂用 氢氯噻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慢 性心 力 衰 竭 4 8例 观 察
王桂 华
( 油市 中 医院 , 川 江油 6 10 江 四 27 0)
[ 中图分类号] 5 15 R 4 .1 [ R 4 . ;5 1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04— 84 2 0 )9— 8 0 10 2 1 (0 7 0 50—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 关键词 ] 心力 衰竭 , 性 慢
美托 洛 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功能
中西 医结合
十味 温胆 汤
螺 内酯
卡托普利
1 引 言
两组 疗程均为 2周。
222 疗效判 断标 准 。.
治疗 1 日后 比较两 组疗效 。用药 4
期间 ,注意观察患者症状 、体征 的改变 及肝功能 、肾功能 、
Ⅲ级 l 例 、Ⅳ级 2 。对照组 男 l 例 、女 l 例 ,年龄 2 5例 5 0 2 6 0— 5岁,中位年龄 4 ; 5岁 病程 3— 3 1 个月 ,中位病程 6
级 7 ,Ⅳ级 1 例 。两组病 人的年龄 、病程 、 种 比例 及 侧 7 病
心功能 比较无 显著差异 ,具有 可比性 。
22 方 . 法
普通饮食。临床表现部分缓解标准:①心率虽有下降,但
2组 患 者 均 卧床 休 息 ,吸氧 ,心 电 监
2 2 1 治疗 方 法 ..
不稳定 , 体力活动时仍有上升;②某些心力衰竭征象仍然
个月 ;冠 心病 1 ,高心病 5例 ,心肌炎 、心肌 病 7例 , O例 风心病 2例 ,慢性肺心 病 1例 ;心功 能 I一Ⅱ级 1例 ,Ⅲ
电解质 、 心功能 的改 变 ,治疗前 和治疗 后 测 6分钟步 行试 验 以观察患者生 活质量改 善情 况。同时观 察有 否药物 不 莨 反应。依据 N H Y A及文献 [ ] 2 的心 功能 分级疗 效判 定标 准 来判断疗效 ,临床表 现完 全缓解 标 准 : 心率下 降 ,在一 ① 般体力活动后保持 稳定 ;② 心力衰 竭征 象完 全消 失;③ 水 肿消退 ;④能耐受一 般体 能活动 ,心功能 I ; 能耐受 级 ⑤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40例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相同的对症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复方煎剂辨证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相同的对症西药治疗,包括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
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复方煎剂辨证治疗。
具体如下:基本方药物:麻黄15克,杏仁12克,全瓜萎30克,薤白15克,法半夏15克,桔梗30克,甘草10克。
肺脾两虚证型,药物:基本方加广木香15克,砂仁15克,陈皮15克,党参30克,云苓15克,炒白术30克。
阳虚水泛证型,药物:基本方加云苓30克,桂枝15克,炒白术30克,泽泻30克。
水煎取200ml,每次口服100ml,每天口服2天。
两组都治疗1周。
1.3 疗效判定: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2级。
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好转或部分减轻,心功能改善1级。
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或加重[3]。
1.5 统计学分析:临床疗效显著性检验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值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20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20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
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
肺原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
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痰证”、“水肿”、“饮证”范畴[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

【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 病的最终归 宿 , 也是 最主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例
要的死亡原 因, 其发病率 和病死率 有逐年上 升之势 。 目前 西医
治疗主要 以利尿 、 强心及 血管紧张 素转换 酶抑制剂 ( C I 、 一 A E ) B 受体阻滞剂 的应用 , 临床 取得一 定疗 效 , 长期 预后及 生 活质 但
量仍较差 。2 0 0 7年至 20 09年采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 力衰
竭4 0例 ,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P < 0 0 .5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比较 ( ±s )
1 1 一般资料 :0例均为住院心力 衰竭 患者 , . 8 符合《 实用 内科
(V d 。 L D )
患病 日久 , 阴两虚 , 虚则无 以行血 , 气 气 阴虚则 脉络不 利 , 均可 使 血行 不畅 , 气血瘀滞 , 心脉失养 。由于心阻血 脉 , 无论 何种原
因的心悸 , 即使临床上瘀 血症候不 明显 , 总与“ 也 心脉痹 阻” 的 病 机有 关。“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 ” 心病迁 延不愈 , “ , 累及肺 、 脾、 肾等致水饮 、 痰浊 内生 , 可上凌 心肺 而致 喘, 外溢 肌肤 而为 肿 。最 主要 的病理 因素为气 虚血瘀 , 属本 虚标实证 。参 附注射
14 疗效评定标准 : 用《 . 采 心脏病 学》 于慢性 心力衰 竭治疗 关 的疗 效评 定标准 。显 效 : 能达 到完全缓 解 , 心功 能改 善 2级
以上 ; 有效 : 能达到部分缓解 , 心功能改善 1级以上 ; 效 : 功 无 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 意效 果,现报道如—
1 资 料 与 方 法
病程 、心功 能等方面 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 ) 尸 00 ,具 5
有 可 比性 。见 表 1 。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 诊断标 准 . 2
参照 《 中因 临床病证 诊断疗 效标 准 》 】 。气
对 照组 采用单 纯西 医治疗,治疗组在西 医治疗基 础上加用 补 阳还 五汤加减 治疗,对两组治 疗效 果进 行对 比分析。 结果 : 照组 总有效率为 对 7 . %,治疗组 总有效率为 9 . %,两组治疗效 果 比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 ) 结论 : 阳还五汤加减结 合西医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 77 2 55 4 较 P O 5。 0 补 衰竭疗 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c
疗 1 。 5d
虚 血瘀 型 :咳喘,心悸 ,胸腹 胀 满, 口唇 青 紫,肋下 痞块 , 或 痰中带血 ,乏力 ; 白、舌质紫暗,脉细涩或结代 。 苔
1 治疗 方法 . 3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给予吸氧 、抗感
1 疗 效评 价标准 - 4
依据 《 现代 心脏 内科学 》 1 效 : 。显 症
《 国 学 新》 卷第2期( 第2 期)0 年7 鍪 验体会 Jn y niu 中 医 创 第9 1 总 3 21 月 芑 1 2 ig a t i h
中西 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的 疗效分析
唐 义 志①
【 要 】 目的 : 中西 医结合治疗 肺 源性心脏病 进行观 察 分析,探 讨其 临床疗 效 。 摘 对 方法 : 8 例临床 患: 将 8 随机 分为对照 组与治疗组 ,
( 收稿 日 : 0: 0 —0 ( 期 2 1— 4 1) 本文编辑 : 2 李静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校对: 海平 本 刘 收 稿 日期 : 0 0—0 2 ) 21 1— 6
邪毒 留恋 , 日久 不愈 。现代 医学 认 为慢 性 淋 病 是 急性
淋病 未作 治疗或 治疗 不合 理 、 彻底 , 不 病原 菌呈潜 伏状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4 4例
白花蛇舌 草 3 g 重楼 2 g 穿心 莲 1 g 黄 芪 3 g 车前 0, 0, 0, 0,
子 1 g 白 术 1 g 菟 丝 子 1 g 大 枣 2 g 蒲 公 英 2 g 0, 0, 5, 0, 0。
每 日 1 , 煎 2次 , 剂 水 早晚分 服 , 连服 3 0天 。患者 治疗 5天后 症状 消失 , 疗程 结束 l周后 取 前 列腺 液 、 尿道 分
查尿 道分 泌物涂 片 镜检 , 到 淋病 双 球 菌 , 断为 “ 找 诊 慢
性 淋 病 ” 予 以 静 滴 头 孢 曲 松 钠 2 ,d 连 用 1 , gq , 0天 , 口
服 环 丙 沙 星 片 0 5 , i, 用 3 . g Bd 连 O天 。 同 时服 中 药 汤
剂 , 方 : 芩 1 g 黄 柏 1 g 金 银 花 3 g 土 茯 芩 3 g 处 黄 0, 0, 0, 0,
泌 物 涂 片 镜 检 未 找 到 淋 病 双 球 菌 , 访 1年 以 上 , 复 随 未
发。
孢 曲松钠 、 丙沙星 达 到杀菌作 用 。中西 医结合 , 环 取长 补 短 。中药弥 补病 菌对 西药 的耐药 性 , 增 强 自身免 并
疫力 , 同将 致病菌 根 除 。综合 上述 , 共 我们 运用 复方清
慢性 心力 衰竭 属 于 常见 的心 脏病 之 一 , 院 内科 我
病 房近 年来采 用 中医 辨证 治 疗 为 主 , 配合 西 药 治 疗慢
性 心力衰 竭 4 4例 取 得 了较 好 的 疗 效 , 结 如 下 : 总 1 资 料 与 方 法
染 、 部感染 、 血 、 尿病 等 并 发病 , 肺 贫 糖 但有 合 并 症 , 其
洁, 秽浊之 邪 由下焦 前 阴窍 口入 侵 , 成 湿 热 , 酿 湿热 毒
邪蕴 结 , 阻滞于前 阴 , 致局部 气血 运行 不畅 , 湿热 熏蒸 ,
精败 肉腐 而成脓 。进 而 湿 浊 之 邪侵 犯 膀 胱 , 膀胱 气 使 化失 司而 致小便 频 数 不 利 。如 失治 或 治 疗 不彻 底 , 致
态, 受到诱 发 因素 , 饮酒 、 如 吃鱼 腥等发 物 、 过食辛辣食 物、 性生 活过度 、 全身 抵 抗 力 下 降等 而 复 发 , 呈慢 性 经
过 。单纯 西药 治疗该 病 , 近数 年 来 耐药 菌 株 逐渐 增 因 多, 疗效 不理想 , 治愈 率较 低 。我们运 用 中西 医药 结合
淋 汤配合 西药 治疗 慢性 淋病 取 得 较满 意 疗 效 , 高 了 提
治 愈率 。
参 考 文 献
[ ] 张学军. 肤性 病学 ・ 1 皮 5版 [ ]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4: M . 人 20
2 6 2 7 2 .2 .
3 讨 论
淋病 属 中医 “ 浊 ” 畴 。其 主要 病 因是 外 阴不 淋 范
中房 颤 1 0例 , 腔积液 4例 , 胸 脑栓 塞后遗 症 2例 。
1 2 治 疗 方 法 .源自12 1 中医 辨证分 型与 治疗 . . 4 4例 患者 中男性 1 7例 , 性 2 女 7例 ;
本组 4 4例 心衰 患者 均
1 1 一般 资料 .
采用 5 G 5 m +参 麦针 3 m 静 脉滴 注 , % S2 0 l 0 l 然后 根据 症状 及舌 脉分 为 以下 四个类 型进 行 中药辨证 施治 。 12 1 1 心气 不足 , 阳闭阻 型 ( 0例 ) 心悸 、 短 , ... 心 1 : 气
卞金 河 河 南省孟 津县 中医院 内二科 ( 津 4 10 ) 孟 7 10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d i 1 . 9 9 ji n 1 0 —9 4 2 1 . 8 0 5 o:0 3 6 / .s . 0 3 8 1 .0 0 0 . 9 s 文 章 编 号 :0 3 8 1 ( 0 0 8 1 7 — 1 0 —9 4 2 1 ) —4 20 2
治疗 , 中药治 以清热 利湿 解毒 , 以扶 正 祛邪 。方 中黄 佐
芩、 黄柏 、 银 花 、 茯芩 、 金 土 白花 蛇舌 草 、 楼 、 心莲 、 重 穿 车前 子 、 蒲公 英等 清热 解 毒 , 湿 化 浊 , 利 黄芪 、 白术 、 大 枣、 菟丝 子等健 脾 , 肾 , 补 益气 , 正 祛 邪 ; 医 应用 头 扶 西
[ 边 天 羽 , 锡 钝 . 西 医 结 合 皮 肤 病 学 [ . 津 : 津 科 学 技 术 2] 俞 中 M] 天 天
出 版社 ,9 7:3 -4 . 1 8 3 93 1
[ ] 王少 金 . 编 中 医 外 科 临 床 手 册 [ . 西 : 西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3 新 M] 江 江
・
17 ‘ 4 2
光 明中医2 1 0 0年 8月第 2 5卷 第 8期
C G M A g s 2 1 . o 2 . J MC u u t 0 0 V l 5 8
茵 必治等 西 药治疗 , 均是 当时症状 消 失 , 但过 一段 时 间
后 喝酒或 吃 鱼 腥 发 物 等 又 复 发 , 作 间 隔 数 月不 等 。 发
最 大年 龄 7 0岁 , 小 l 最 6岁 , 均 4 . 平 6 2岁 ; 病程 1~ 0 3 年, 平均 1. 5 8年 ; 均住 院天数 8 5天 。 平 .
本组 4 4例 均根 据 病 史 、 理 体 征 、 物 x线 、 电 图 、 心 心 脏彩 超确 立诊 断。其 中高 血压 心脏病 1 5例 , 冠心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