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及灭火对策实用版

合集下载

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灭火指南

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灭火指南

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灭火指南对于我国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建筑,其建筑材料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其防火性能相对较差。

因此,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不受到火灾的侵害,在古城古建筑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必须要特别注重防火安全,建立健全的灭火体系。

本文将分别从防火安全和灭火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古城古建筑的防火安全灭火指南。

防火安全1. 电气安全古代没有电气设备,但现代文化建筑普遍带有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是起火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特定的电气安全措施,如以下三个方面,被提出。

•合理的电气设计:应避免电线和电缆的交叉等,保证电气系统可靠。

•定期巡检:应定期做好电气设备检查,积极消除安全隐患。

•预防过载:应当避免电器过载,保证安全并减少火灾发生率。

2. 建筑材料安全•伸缩缝和热缩带:古城古建筑内的木材和石材由于受潮和遭受持久的挤压会发生变化,会引起砖石的龟裂、生水泡或遍布细小的空隙。

因此,需要在建筑材料上施工伸缩缝和热缩带等,以便让烧毁的区域不会延伸至其他部分,防止火势渐大。

•饰面和装饰品:建筑材料中的饰面和装饰品容易燃烧,需要注意选用耐火性能佳的材料引入建筑,另外,装饰品也要符合建筑要求,以减少火灾的发生。

•神龛庙宇:古建筑的神龛庙宇周围往往累积了大量的木屑、文物等易燃材料,因此需要定期清理。

3. 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和灭火器。

在古城古建筑中,需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以满足灭火需求,如消防水带、灭火器等。

而这些的位置和数量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4. 急救设施急救设施包括火警自动报警器、喷淋系统等。

在建筑消防方案制定过程中,应针对性地采用一定的急救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灭火1. 灭火方法在古城古建筑中,灭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见的灭火方法有:•水灭火:如果火势比较小,可以选择水灭火。

但需要注意,古城古建筑内一般都是木结构建筑,因此在使用水灭火时,需要细心谨慎,以避免进一步扩大灾情。

•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是一种常见的灭火方法,有良好的隔离性,适用于小火灾。

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

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

《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同学们,你们去过那些古老又漂亮的建筑吗?像故宫、长城,它们可都是咱们国家的宝贝。

但是,这些文物古建筑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消防工作特别重要。

先给大家讲个事儿。

有一座很有名的古寺庙,因为一个小小的烟头,引发了一场大火,好多漂亮的建筑都被烧毁了,太可惜啦。

那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工作到底该怎么做呢?第一,要注意用火用电。

这些古建筑里可不能随便乱拉电线,也不能使用大功率的电器。

比如说,有个古村落里,有人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结果引发了火灾。

第二,得做好消防设施的配备。

像灭火器、消火栓这些,一定要有,而且要保证能正常使用。

有一个古镇,因为灭火器过期了,着火的时候没办法灭火,损失可大了。

第三,要加强巡逻。

安排专人经常在古建筑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隐患。

曾经有个古城,因为巡逻人员及时发现了一处冒烟的地方,才避免了一场大火。

第四,对游客也要有要求。

不能在里面吸烟,也不能乱丢易燃的东西。

有一次,一个游客在古宅里吸烟,不小心把旁边的布帘点着了,幸亏发现得早。

第五,做好消防宣传也很重要。

让大家都知道保护文物古建筑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消防规定。

比如在入口处张贴消防宣传画,提醒大家注意。

还有哦,要给古建筑安装火灾报警系统,一旦有火情就能及时发现。

有个古老的园林,就是因为安装了灵敏的报警系统,在火灾刚发生的时候就被发现并扑灭了。

同学们,文物古建筑是咱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如果因为火灾让这些美丽的建筑受到破坏,那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它们原来的样子了。

所以,大家要多了解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知识,一起为保护它们出份力。

好啦,关于“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就跟大家说到这儿啦!。

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

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

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古建筑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顶尖的建筑技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由于其建造年代较早,施工技术和材料有限,导致古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因此,本文将探讨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及防火对策。

一、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特点1.结构松散。

古建筑一般采用木结构和砖石墙体结构,缺乏钢结构和混凝土墙体结构,建造材料容易受到火灾的破坏,导致建筑结构容易倒塌。

2.防火设备缺乏。

古建筑一般缺乏消防安全设备,如自动报警、自动喷水、防烟排烟技术等,对于火灾的及时监测和扑救存在较大难度。

3.火源密度大。

古建筑内部一般采光较差,照明电线也难以配置,导致民居内的火源密集度非常高,很容易引发火灾。

4.消防通道狭窄。

古建筑为了保护隐私和安全,内部通道较狭窄,容易堵塞和产生人员阻挡,加剧了灾难的损失和后果。

二、古建筑的防火对策1.加强灭火器材配备。

在古建筑内部增设灭火器材,保持高出火源的灭火设备,及时扑灭火源。

2.优化室内设施。

安装自动喷水、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装置、排烟等装置,提升火灾多项保障机制,加大火灾预警。

3.进行现有建筑改造。

通过钢结构、混凝土墙体等材料对古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抗火能力。

4.提升宣传教育意识。

增强居民防火意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科普和演习,组织居民具有快速反应和自我救援能力,减少火灾事件的发生。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技术保障需要全面实施,从防火预防到消防救援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管理和规范,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最大化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古建筑消防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古建筑消防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古建筑消防应急预案范文一、背景介绍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特殊结构和材料,其火灾风险较高,并且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很难扑灭,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古建筑消防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护古建筑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原则:(1)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古建筑的火灾防控工作,预防火灾的发生。

(2) 整体思维:将消防安全纳入古建筑全局考虑,形成合力。

(3)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古建筑消防提供保障。

(4) 积极救援:一旦火灾发生,积极组织救援,并尽快控制火势。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古建筑管理部门(1) 制定古建筑消防管理规程,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2) 负责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组织古建筑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消防队(1) 负责古建筑消防设施的安装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组织古建筑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古建筑内人员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3) 一旦发生火灾,快速赶到现场,尽快控制火势并救援被困人员。

四、火灾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古建筑的电气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 加强火灾隐患检查,防止居民在室内乱扔烟蒂等引发火灾的行为。

3. 加装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提高火灾发生时的报警速度。

4. 定期组织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居民的火灾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预案流程1. 火灾报警(1) 一旦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并按照指挥中心的要求提供必要的信息。

(2) 同时通过广播、电话等方式通知古建筑内的人员撤离。

2. 紧急疏散(1) 各楼层负责人立即组织居民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

(2) 疏散时要求居民不要乱闯乱蹦,保持队形,向指定地点撤离。

(3) 有特殊困难的人员要得到及时照顾和帮助。

3. 灭火救援(1) 火灾发生后,消防队迅速赶到现场,尽快控制火势。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文物古建筑防火措施
对于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一方面,文物古建
筑是历史的见证,我们需要保存它们;另一方面,文物古建筑多为
木质结构,火灾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为了保护文物古建筑,以下是一些防火措施。

一、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于文物古建筑,火灾一旦发生,控制和扑救都十分困难,因此自动
报警系统的安装显得格外重要。

二、设置防火电线、电器设施
防火电线、电器设施是防范火灾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杜绝因
为电气设备损坏引起的火灾。

对于文物古建筑,电气设施尤其要注
意安全,保证电器设施的正常工作。

三、加强火源管控
文物古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为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展文物保护,应该防止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尤其是控制易燃、易爆物品在文物古建筑中的使用和存储。

四、增强消防设备的装备和功能
对于古建筑,消防设备的设置和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加
装排烟设备、消防栓等消防设备,使得古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五、定期开展消防检查
对于文物古建筑,应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尤其要关注易发生火
灾的场所和环节,及时消除消防隐患,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措施要做到科学、精细、细心、周备,尽可能保证文物古建筑的安全,防止大火肆虐,从而更好地
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古建筑火灾特点及消防安全对策

古建筑火灾特点及消防安全对策

古建筑火灾特点及消防安全对策古建筑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性建筑,其风格独特、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质,一旦发生火灾,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不仅仅是物质财产的损失,更是对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的血脉的损坏,因此,对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古建筑火灾的特点1. 不易发现古建筑存在许多局部区域,如屋檐、挑廊、花窗雕刻等,常常藏匿着火源。

此外,古建筑的空间结构也十分复杂,消防人员在灭火的时候容易受到视线的限制,难以及时发现火灾。

2. 不易扑灭古建筑材料多为木材、石材、泥土等易燃材料,容易燃起,并且缺乏先进的灭火设备,扑灭起火点也比较困难,易造成火势迅速扩大。

3. 不易疏散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建筑和砖木结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猛烈,烟雾较多,疏散困难,尤其在隔间、拱门、窗户等处容易形成“火场重灾区”。

二、消防安全对策1. 设立专门的消防队伍对于古建筑区域,需要设立专门的消防队伍,实施24小时值守,提高发现火源的概率,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进行救火。

2. 配备专业的灭火设备对于重要的古建筑区域,需要配备专业的灭火设备,如高压水枪、灭火器等,提高灭火的效率,并且提高灭火的安全性。

3. 进行灭火演练在平时,需要组织消防演习,培养古建筑领域的消防人才,提高消防人员的应对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进行灭火。

4. 改进消防设施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需要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设备改进,如安装火灾报警设备、警铃警笛、灭火器等,提高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性。

5. 加强普及教育对于文化遗产人员、游客等相关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消防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其消防意识,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总之,古建筑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其保护和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火灾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

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及注意事项2、火灾现场的勘察和分析。

3、古建筑内部结构、材料、装饰等情况的了解。

4、消防通道的畅通情况和水源的保障。

5、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二)加强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主要包括:1、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

2、加强电气线路管理,防止私拉乱接。

3、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古建筑内使用明火。

4、加强消防通道的建设和维护。

三)提高消防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主要包括:1、加强消防队伍的训练和装备。

2、建立古建筑火灾应急预案。

3、加强与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等的协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

主要包括:1、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2、加强旅游管理,规范古建筑周边的商业经营。

3、强化公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减少火灾隐患。

三、结语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见证。

保护好古建筑,防止火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扑救火灾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广大市民也要加强火灾防范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为了制定古建筑火灾应对计划,需要考虑古建筑与责任消防中队之间的距离、火灾面积、难度和最不利情况,以及中队现有的灭火装备。

根据口径19mm水枪控制燃烧面积20m2的标准,确定供水量和泵数量。

对单体古建筑,应根据起火点和火势发展方向确定进攻力量和方法;对古建筑群,应制定布置力量的方案。

对较大的殿堂或建筑,灭火力量的布置应以承重桩、梁、枋为主要保护对象。

对重要的文物,需要研究疏散方法和路线,制定具体疏散方案,并采取保护措施和预定疏散力量。

为了提供准确情报,需要组织火情侦查,查明起火部位、火势发展方向、文物受火灾威胁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战术和疏散方案。

对不同形式的古建筑,侦查内容也有所不同。

对于单体古建筑,需要查明燃烧部位的承重构件是否受到威胁,楼梯、走廊、通道是否受阻,火势的趋势,火灾对文物的威胁和破坏程度等。

对于古塔起火,需要查明火灾的发生部位和各顶空洞是否堵塞,以隔绝空气流通。

凤凰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及灭火对策

凤凰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及灭火对策

凤凰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及灭火对策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优美水乡的代表之一。

凤凰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因为凤凰古城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凤凰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及灭火对策。

一、凤凰古城的古建筑构造凤凰古城建筑的特点是整个古城以木结构、砖木结构建筑为主,总体建筑风格为“黑瓦白墙,青砖红窗,米白色条石板路”。

这些古建筑都是经过几百年的历史风雨洗礼,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

二、凤凰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1、古建筑结构老化由于凤凰古城的大多数建筑都是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导致古建筑的木结构存在着、腐朽、开裂等老化问题,这会造成古建筑的结构不稳定。

2、地理位置和环境凤凰古城位于山区,周围被山头环绕,湖泊环绕,由于缺少许多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特点,极易发生火灾。

3、个人防火意识不强由于凤凰古城的居民属于老少辈分很重,属于传统思想的一部分,有很多居民对火灾的预防措施一知半解,还有一部分比较不重视这方面的事情。

三、凤凰古城的灭火措施和应急预案1、消防设施配备凤凰古城已经加强了城内的消防设施,配备了自来水管道、丰富的消防设备和专职人员,以及消防车辆等应急设备。

2、制定应急预案由于凤凰古城的古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且数量众多,因此,凤凰古城制定了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出动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扑救。

3、加强宣传教育为了防范火灾,凤凰古城还加强了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消防意识,对店主和居民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结论凤凰古城作为一座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城,其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有关部门也一直在不断地从消防设施的提升,到落实灭火应急预案,再到加强宣传防火和加强居民意识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只有持续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够保证凤凰古城的悠久历史文化能够永久传承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2372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及灭火对策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古城古建筑防火安全及灭火对策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古建筑一般是指古人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长历史年代的寺、庙、殿、楼、塔等建筑,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的历史资料,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对于研究我国历史,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城古建筑多为三、四级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低下,火灾荷载较大,如果发生火灾,火势较难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加强对古建筑的防火管理及火灾扑救,保护好古建筑不受火灾的侵害,是各级政府、全社会有关部门和消防大队官兵共同的职责。

针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古城的消防安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古建筑火灾危一、古城区道路狭窄,无消防车道,消火栓稀少,不利于火灾扑救。

古城区古建筑形体高大,坐落严密,构建在居民区内,极易造成火灾,而且方圆周围消防水源稀少或距离水源很远;大多数古城古建筑,因消防通道狭窄,台阶层叠,门窄、槛高,消防车无法驶入靠近,万一发生火灾,极其不利于火灾扑救,往往小火酿大灾,造成重大损失。

二、诱发火灾因素多。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类假期的不断延续,旅游和宗教活动越来越频繁,祠堂宗庙、名人故居等古建筑逐渐成为人们游玩和观光的胜地。

一些游人吸烟后乱扔烟头,举行大型活动时燃放烟花爆竹,古建筑内采用木板等可燃材料搭建临时建筑用作厨房、储藏室,祠堂宗庙,居民住宅内照明线路私拉乱接、任意拉接,以及古城区的家庭旅社、餐饮旅社……只要稍有疏忽,即可酿发古建筑火灾。

如今年3月25日凌晨5点26分,古城老菜场南门坨一居民住宅因私自乱拉乱接电线,导致火灾发生,该区居民及时发现火灾报警,消防队官兵快速赶到火场扑救,才及时控制了火势,阻止了火势蔓延,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木质结构,组群布局,容易火烧连营。

现有的古城古建筑除少数为砖石外,多数以木结构为主,失火后火势蔓延迅速。

像文庙、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等古建筑,它们在布局安排上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即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单座建筑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形式多样的组群。

其规模壮观,气势雄伟,但由于廊道相接,建筑物彼此相连,没有防火间距,建筑群内没有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后既不利于安全疏散,又极容易造成星星之火顷刻成燎原之势,后果不堪设想。

四、无消防组织或消防组织不健全,缺乏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没有自救能力。

现在古城古建筑在消防管理方面处于松懈状态,是引发火灾的最大隐患。

有不少贵为"国家级文物"的古建筑,实际处境是消防管理人员不到位;诸如文庙、朝阳宫等古建筑,虽有值班人员,但因防火意识不强、资金缺乏等原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不落实,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严重不足,有序和严格的防火管理成了一句空话。

古城古建筑如此对火魔不设防的现状,亟待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消防安全对策一、密切协调配合。

古城古建筑的保护应由政府牵头,消防、文物、文化、宗教、旅游、城建等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把防火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并落实到人,以便积极有效做好防火工作,才能有利于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火源管理。

禁止在古城区内利用古建筑开设娱乐和餐饮场所,古建筑内不宜作为游客食宿点,对游客的用电用火应实行严格控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互相监督执行;香烛火源应划定活动区域,且必须做到专人管理,检查清理以及采用防火措施加以控制;古建筑内必须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凡与古建筑毗连的其它房屋,应有防火分隔或开辟消防通道;古建筑需修缮时,应由管理和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制订消防安全措施,报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才能开工三、严防电器火灾。

在古建筑内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并严格执行国家规范。

对使用的电器设施、设备要落实专职电工定期检查和维修。

电源线穿管布置,并设置控制开关及自动保护装置,做到人离断电。

四、防止雷击起火。

高大的古建筑,应视地形、地物需要,安装不同的避雷设施,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必须对所有古建筑的避雷装置进行检查和测试,对不符合要求的避雷设施,必须立即修复。

五、配备消防设施。

古城古建筑管理单位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水源、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修筑足够容量的消防水池和配备消防自动给水、自动报警系统;古建筑内的各种木材及棉、麻、丝、毛等织物,要进行防火阻燃处理;在收藏、陈列珍贵文物的重要展厅必须要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并确保灵敏有效。

六、健全消防组织。

各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订立各级防火检查制度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消防管理,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开展消防训练、演习,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利用各种形式学习掌握防火知识、灭火本领,并经常性地组织自防和联防活动,扎实提高职工的自防自救能力,防火患于未然。

七、建立健全古城区各项管理制度,实施依法制治火。

尽快制定《古城保护管理规定》,用规定保护古城。

落实《消防法》,实施依法制治火,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发生率,保护古城安全。

火灾扑救对策一、深入古城区,熟悉水源道路及重点单位。

大队官兵应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古城区,对古城区所有道路、水源及重点单位进行仔细的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火灾处置资料,对水源进行检查,消火栓、水压、构件等进行检测,有无坏损等情况,清理堵塞的消防通道,为灭火行动创造条件。

对古城区内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熟悉,掌握单位建筑结构、室内外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为扑救古城区火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制定灭火预案,并实施战术训练、灭火演练。

在对古城辖区道路、水源深入熟悉的基础上,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制定灭火预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战术训练、灭火演练。

提高指挥员的火场指挥能力,战斗员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从而提高官兵的快速反应,为扑救古城火灾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从而减少火灾损失。

三、对古城区,按现有的道路水源分布情况,实施分区灭火划分,为每个辖区制定灭火预案,实施灭火演练、战术训练。

古城区建筑高大密集、道路狭窄,一旦发生火灾,蔓延迅速,扑救困难,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古城区内水源道路实际情况,将古城划分为10个区域,结合每个区域的重点单位及水源道路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灭火作战预案,组织官兵对10个区域进行熟悉,实施战术训练、灭火演练。

四、实施想定作业训练,增强官兵灭火指挥能力、协同作战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大队组织想定作业训练,由大队领导事先到达古城区某一位置,然后报警,中队接警后前往火场灭火。

通过想定作业训练,可增强指挥员的灭火决策和行动决策能力、随机指挥能力。

同时,也可增强战斗员的火场实战及组织协同作战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官兵对古城火灾扑救的实战随机应变能力。

五、加强官兵对古城古建筑的理论学习。

组织官兵学习古建筑构造知识,火灾危险性、扑救措施、火灾战术运用、火灾扑救注意事项等相关理论知识,使官兵掌握火灾扑救的相关知识,从理论上提高官兵的灭火战斗能力。

六、加强对水源道路及重点单位的管理。

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要加强对水源道路、重点单位及重点部位的管理。

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时,中队官兵应加强对古城区水源道路、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熟悉,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掌握火灾扑救相关资料,在火灾发生时可及时扑救,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损失。

七、大队官兵加强执勤备战,建立良好有序的执勤秩序。

大、中队建立正规有序的执勤备战秩序,所有执勤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好执勤备战工作,火灾发生时,大队官兵能够及时的赶赴火场,有效的扑救火灾。

八、统一领导,提高认识,及早成立古城管理、火灾事故指挥部。

古城管理、火灾事故指挥部的设置,可以在火灾发生时,第一赶赴火场实施统一指挥。

平时,可以发挥管理功能,实施防火检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加强对古城管理、火灾事故指挥部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古城管理、火灾事故指挥部对古城火灾扑救与抢险救援工作成功与否所起重要作用的认识,要把古城管理、火灾事故指挥部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

在古城管理、火灾事故指挥部领导下,及时制订预案进行实地演练。

要及时制订科学的预案,这些预案制订可以与部队的灭火作战方案结合起来,制定相应详细周密的预案,并适时开展演练,预案要结合部队多单位的合练,又要结合地方各部门的演练。

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科学辅助决策。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灭火演练,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作战能力。

九、在古城管理、火灾事故指挥部的领导下,建立古城火灾扑救社会化体制。

古城火灾扑救工作光靠消防部门一家是唱不好戏的。

当前一是要尽快按《消防法》有关火灾扑救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明确公安消防、医疗、救护、供电、供水、运输、通信等部门的职责,以保证火灾扑救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加快推进古城火灾现场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

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卫生、医疗、通信、供电、供水等部门的作用;三是要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共同探讨和研究古城火灾扑救工作,并适时开展综合性的演练,以利实战时的步调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