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教学案例
鼻饲法教案

鼻饲法呼吸内科【概念】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鼻饲饮食是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称为管饲饮食,是临床中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目的】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灌入流质食物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适应症】1.昏迷患者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3.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4.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腔疾患。
2.患者准备:了解鼻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愿意配合,鼻孔通畅。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无菌鼻饲包内备:治疗碗、镊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胃管或硅胶管、50m1注射器、治疗巾。
治疗盘内备: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38~40℃)、温开水适量(也可取患者饮水壶内的水)、水温计。
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5.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无异味。
6.操作要点:⑴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⑵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
⑶携用物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
⑷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⑸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⑹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
⑺灌注鼻饲液。
7.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2)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3)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4)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鼻饲法教案模板范文小学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鼻饲法,以及它的应用场景。
2. 让学生掌握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鼻饲法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2. 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鼻饲法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
2. 注意事项的理解和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鼻饲法图片、视频、操作流程图等)。
2. 胃管模型、模拟鼻饲操作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鼻饲法?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使用鼻饲法?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鼻饲法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二、讲授新课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鼻饲法的图片、视频和操作流程图,让学生直观了解鼻饲法。
2. 教师讲解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流程:a. 患者取舒适体位,头部偏向一侧。
b. 清洁鼻腔,涂抹石蜡油润滑胃管。
c. 将胃管沿鼻孔插入,至预定深度。
d. 固定胃管,连接营养液。
e. 观察患者反应,调整营养液流速。
3. 教师讲解鼻饲法注意事项:a. 操作前要确认患者病情,评估胃管插入深度。
b. 操作过程中要防止误吸,观察患者呼吸。
c. 操作后要保持胃管通畅,定期更换。
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鼻饲法操作过程,学生观摩。
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鼻饲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操作心得,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鼻饲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鼻饲法的更多应用场景。
2. 撰写一篇关于鼻饲法的科普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鼻饲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后,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撰写文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鼻饲法教案

鼻饲法呼吸内科【概念】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鼻饲饮食是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称为管饲饮食,是临床中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目的】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灌入流质食物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适应症】1.昏迷患者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3.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4.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腔疾患。
2.患者准备:了解鼻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愿意配合,鼻孔通畅。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无菌鼻饲包内备:治疗碗、镊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胃管或硅胶管、50m1注射器、治疗巾。
治疗盘内备: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38~40℃)、温开水适量(也可取患者饮水壶内的水)、水温计。
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5.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无异味。
6.操作要点:⑴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⑵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
⑶携用物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
⑷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⑸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⑹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
⑺灌注鼻饲液。
7.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2)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3)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4)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鼻饲法”操作流程讲课教案

鼻饲法”操作流程一、鼻饲:1、评估解释:护士手持饮食卡,来到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及手环,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向患者做好解释。
护士:“某某,让我看看您的手环。
根据医嘱,您需要从鼻腔插胃管至胃内进行鼻饲,以保证您的营养供应,请您配合”。
“您以前插过胃管吗?”“您有假牙吗?”“哦,没有。
那请您张口。
我帮您检查一下口腔和鼻腔。
”持手电筒认真观察口、鼻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等情况。
护士:“谢谢您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就来。
”环顾左右(观察病房内有无未处理的便盆或其它脏物)。
面对评委老师:“报告:现在病人意识清楚,愿意配合。
病房内清洁、整齐,适合病人进餐。
”洗手(口述)(推治疗车面向考官)仔细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口述:一般以38~40℃为宜。
用物符合操作要求。
)将治疗车推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护士:“某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给您插胃管了。
”治疗车放患者右侧,护士站立在患者右侧床头前,与患者目光接触。
护士:“某某,插管的时候会有些不舒服,如有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如有其它不适请举手告诉我。
戴口罩。
2、安置体位:①护士:“我帮您抬高床头。
(30—40度)。
”口述: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
②颌下铺治疗巾。
3、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检查和擦净鼻孔(要清洁到位)。
将治疗盘端至床头桌上,准备2~3条胶布。
4、量长润管:检查并打开鼻饲包,置一次性胃管和注射器于鼻饲包内的治疗碗和方盘内。
戴手套,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
检测胃管的型号与质量,是否通畅。
比量需插胃管的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水平45~55cm,(口述:成人45~55cm,婴幼儿14~18cm)取胶布做好标记。
润滑胃管15—20cm,用塞子盖好胃管末端。
5、插管验证:护士:“现在给您插胃管,请您配合。
”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用钳子夹住胃管前端,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
鼻饲法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鼻饲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进行鼻饲法的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病人、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1.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2. 鼻饲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鼻饲法操作中的技巧。
2. 鼻饲法注意事项中的易错点。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操演示设备(如胃管、注射器、治疗碗等)。
3. 模拟病人(如布娃娃)。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鼻饲法的概念,说明鼻饲法的应用场景。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知识讲解1. 鼻饲法的定义及适应症。
2.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1)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病情、生命体征、口鼻有无损伤等。
(2)准备用物:胃管、注射器、治疗碗、纱布、治疗巾、棉签、手套、听诊器、电筒等。
(3)体位: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4)清洁鼻腔:用棉签沾温开水清洁鼻腔。
(5)插入胃管:将胃管从鼻腔插入,进入胃内。
(6)注入食物:将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胃管。
(7)拔出胃管:将胃管拔出,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8)护理措施:观察病人反应,记录鼻饲量。
3. 鼻饲法的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
(2)注入食物时速度要慢,避免食物反流。
(3)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4)保持胃管通畅,定期更换胃管。
(5)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三、实操演示1. 教师演示鼻饲法操作流程。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鼻饲法操作过程中的易错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鼻饲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笔记。
2. 模拟病人进行鼻饲法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实操操作:评估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老年照护课程教学课件:失能老年照护—鼻饲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鼻饲评估
意识 鼻腔黏膜 鼻饲管
评估老人意识、状态,取得老人同意,确定鼻腔黏膜 无破损,鼻饲管无口腔内盘旋,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插管
安置体位:坐位、半坐卧位,仰卧位 无法坐位的:右侧卧位 昏迷患者:去枕仰卧,头后仰
测量长度:45-55cm 方法:前额发际线剑突处
验证固定: 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1.回抽胃液 2.听气过水声 3.胃管末端有无气泡溢出
灌注: 1.注食前打少量温开水,润滑 管腔。 2.每次灌注量,不超过200ml 3.再次注入时间问题:不少于2 小时 4.注食后打少量温开水,防止 鼻饲液堵塞管腔或者变质。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为失能老年人进行鼻饲进餐照护
步骤
流程
工作前准备
沟通观察
步骤1
摆体位
步骤2
检查胃管
步骤3
进行鼻饲
步骤4
整理记录
注意事项
相关(1)混合奶;(2)均浆混合奶(3) 要素饮食 2.鼻饲用物(1)鼻饲管(2)灌注器 3.判断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1)听气过水声; (2)看气泡; (3)抽吸见胃液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01
案例任务
目录
CONTENTS
02 鼻饲评估
03 鼻饲过程
04
失能老年人鼻 饲的注意事项
失能老年人照护—鼻饲
任务情景: 王爷爷,80岁,8年前因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吞咽 功能障碍,进食呛咳明显。近3个月仅能进食少量软 食并频繁呛咳,无法自主进食,遵医嘱给予留置鼻饲。
请针对王爷爷的情况给予进食照护
鼻饲法教案A4.doc-内蒙古民族大学

教案[Syllabus(teaching period plan)]也称课时计划。
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
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
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
由于学科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①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③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有所区别。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分册143~144页、1985年10月版)说明本教案以讲授一个单元(2~4学时)或一次实验(实习)为单位填写。
填写时要要用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晰、工整,按表中项目逐一填写。
教师要在授课前将本教案交教研室主任审阅,通过后方可授课。
在学期结课后将教案交教教研室保存。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案专业年级: 08 职护学科:护理学课程名程:基础护理学授课时间: 2009年 10 月 18日授课教师:吕群教研室:护理教研室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鼻饲术》课程教案

鼻饲术》课程教案学科类别:护理学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课程教案环节内容:病例:刘某,男,岁,因车祸意外而昏迷数日。
治疗期间除给与药物治疗外,1. 应选择何种方法进食2. 该病人插胃管时,护理人员应如何操作以病例为基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引出病例后设置任务任务一:什么是鼻饲法任务二:如何进行鼻饲法操作(重点)任务三:在插胃管过程会遇到什么难题怎么处理(难点)信息化技术:投影、多媒体课件二、学习行动、感悟新知鼻饲术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内,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需要的技术。
分钟20 分钟8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根据医嘱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及腕带。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
3.患者准备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使用便器;如戴眼镜或义齿,取下妥善放置;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的患者取右侧卧位,头颈自然伸直;将治疗巾及弯盘至于患者颌下;观察并清洁患者鼻腔。
4.准备插管备胶布2-3 条,打开鼻饲包,戴手套,测量胃管长度,并作一标记。
用石蜡油润滑胃管的前端,用血管钳夹闭胃管末端。
5.插胃管(1)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先稍向上平行,再向后下缓缓插入。
(2)插入至10-15cm 处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同时顺势将胃管轻轻插入。
(3)如果患者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可暂停插入,嘱其深呼吸或张口呼吸。
(4)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如遇阻力可将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小心插入。
(5)为昏迷患者插管:插管前先协助患者去枕,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将胃管沿后壁滑行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
(6)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①使用注射器抽吸,见胃内容物;②向胃管内注入10ml 空气,用听诊器在左上腹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至于盛水治疗碗内,无气泡溢出。
20分钟35分钟10 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标题:鼻饲法教学案例
作业内容:
护理学基础教学案例鼻饲法
一背景描述:
王某,73 岁,男性,因脑出血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目前患者意识清醒,但患者体质较弱,仍不能说话及正常吞咽。
医嘱要求给予鼻饲,补充营养。
请判断这位病人是否适合鼻饲。
二教学原理: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现状,本项目具备实施条件。
本节内容运用案例教学的优势,能使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最终解决实际临床护理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正确概述鼻饲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鼻饲术的操作过程和要点;能正确实施对昏迷病人的鼻饲术;准确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清洁和病人安全。
3 情感目标:操作过程中通过护士的解释,病人能主动配合护士操作;培养学生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鼻饲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使操作过程更加人性化。
五实施条件:
1 要求具有模拟临床环境的实验中心和操作用物。
2 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3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特别是决策和评价过程,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之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策略
1 学生能力基础分析:学生已经经过了临床基础课的学习,已掌握了相关的解剖生理知识,对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的方法已有一定的概念,掌握了医院感染防护技术的重要性,原则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医院饮食和病人的一般饮食护理的要求。
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护理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设计,尝试点拨和引导学生学习。
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识,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贴近临床,能更快的使学生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
七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课前预习,和学生共同复习消化系统解剖知识。
(二)讲授新课为一位清醒病人进行鼻饲,演示整个操作流程:插管
1.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检查腕带。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后告知患者操作方法及配合要点。
2.摆体位有义齿者取下义齿
能配合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3.保护床单位将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弯盘放于便于取用处。
4.鼻腔准备观察鼻腔是否通畅,选择通畅一侧,用棉签清洁鼻腔。
5.标记胃管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并标记。
6.润滑胃管将少许液体石蜡倒于纱布上,润滑胃管前端。
7.开始插管(1)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2)插入胃管约10~15cm(咽喉部)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插管1)清醒患者: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至预定长度2)昏迷患者:左手将患者头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缓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8.确认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
9.固定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用胶布固定在鼻翼及颊部。
10.灌注食物(1)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2)缓慢注入鼻饲液或药液(3)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11.处理胃管末端将胃管末端关闭,固定于大单、枕旁或患者衣领处。
12.整理用物(1)协助患者清洁鼻孔、口腔,整理床单位,嘱患者维持原卧位20~30 分钟(2)洗净鼻饲用的注射器,放于治疗盘内,用纱布盖好备用13.记录洗手,记录
拔管
1.拔管前准备置弯盘于患者颌下,夹紧胃管末端,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
2.拔出胃管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嘱患者深呼吸,在患者呼气时拔管,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到咽喉处快速拔出。
3.整理用物(1)将胃管放入弯盘,移出患者视线(2)清洁患者口鼻、面部,擦去胶布痕迹,协助患者漱口,采取舒适卧位(3)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4.记录洗手,记录
(三)课堂练习创设情境,提供案例给学生,学生分组,每组4-5人,教师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要求: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给病人做鼻饲,操作中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步骤严谨,注意清洁,病人安全,操作过程中体现人性化护理,注意与病人多沟通,多次反复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四)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判断病人适不适合做鼻饲?鼻饲时病人采用什么体位比较合适?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多少?如何证明胃管插入胃内?插管时发生特殊情况如何解决?给病人注入鼻饲液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操作完后要做哪些终末处理?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并进一步突出重点知识。
八教学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是否完成了教师的要求,各小组根据操作评分标准,组长进行打分并点评,小组互评,总结本次课的所得和感悟,比较本组与其他组的练习效果,教师了解各小组的互评情况,师生评价,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修正学生练习中的细节,提出修正意见,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改正。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情感意识,积极的和病人交流,提高沟通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本节课内容较多,时间较短,学生掌握不够深刻。
十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