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光下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观察

合集下载

煤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煤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煤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煤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煤化学答案】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p6 答:煤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和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和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

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2.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p12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

腐植煤:高等植物腐泥煤:低等植物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3. 简述成煤条件。

p20-21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条件。

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古气候: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古地理:沼泽和湖泊古构造:合适的地壳升降运动4. 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p22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5. 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p22、p25、p26 答: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

成岩作用: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沉的速度超过植物堆积速度时,泥炭将被黏土、泥砂等沉积物覆盖。

无定形的泥炭在上覆无机沉积物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和物理化学变化,转变为具有岩石特征的褐煤的过程。

变质作用:褐煤沉降到地壳深处,受长时间地热和高压作用,组成、结构、性质发生变化,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

6. 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几大类?它们有哪些区分标志?答: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个大类。

2煤的物质组成

2煤的物质组成

光泽暗淡,主要为暗煤,镜煤和亮煤含量小于20%,有时
有少量丝炭和矿物质。通常成块状、致密、坚硬、韧性大、 密度大,内生裂隙不发育。镜质组含量一般低于40%,惰质 组含量可达50%以上。矿物质含量相对最高。
2.1 煤的岩石组成-褐煤的岩石类型
根据煤化程度,褐煤可以分为软、暗、亮褐煤三个煤级。
其中后两者统称为硬褐煤。因亮褐煤的宏观特征与烟煤近似,
2.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煤岩组成(烟煤)
镜煤vitrain:光亮、均一、常具有内生裂隙的宏观煤岩成分。
识别标志:煤中颜色最黑,光泽最亮,成分均一,性脆,贝壳状断 口,轮廓清晰,垂直于条带的内生裂隙发育
分布特征:一般以条带状、透镜状出现,厚度几mm至1~2cm
性质:V、H含量高,粘结性强,矿物质含量少
2.1 煤的岩石组成-有机显微组分(硬煤)

镜质组:也称为凝胶化组分,是腐植煤中最主要的显微组分
(50-80%)。由植物中茎、根、叶及薄壁组织细胞壁的木质纤
维组织经过凝胶化作用形成。(无)烟煤中的镜质组的前身 是泥炭和褐煤中的腐植质,是经历腐植化、凝胶化作用而形
成的。
可分为结构镜质体、无结构镜质体(均质镜质体、基质 镜质体、团块镜质体以及胶质镜质体)、镜屑体。 Δ 腐植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植物细胞壁的木质纤维素首先 受到腐木菌等真菌的侵蚀,后受到喜氧细菌的作用,形成黄
2. 煤的物质组成
2. 煤的物质组成
内 容 提 要
1.煤的岩石组成
2.煤的化学组成
2.1 煤的岩石组成-宏观、微观特征
煤是由古代植物死亡后的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
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产。 从岩石学观点看,煤属于沉积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程3.4煤的显微组分鉴定与定量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程3.4煤的显微组分鉴定与定量

显微镜观察
数据整理
将观察到的显微组分信息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
定量分析
根据观察结果,对各显微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组分的比例。
结果分析
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分析煤样的性质、结构、成因等信息。
实验报告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及结论。
数据记录与处理
04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鉴定,可以确定煤样中的显微组分,如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等。
煤的显微组分通常包括有机显微组分和无机显微组分两大类。有机显微组分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形成的,包括镜质组、木质组和壳质组等;无机显微组分则是由矿物质形成,包括黏土矿物、方解石、黄铁矿等。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
镜质组
由植物的木质部分经过腐殖化作用转化而成,是煤中最重要的有机显微组分,占煤中有机质总量的50%~90%。镜质组的煤化程度最高,具有较高的氢含量和挥发分,是燃料燃烧的主要物质。
研磨与筛分
将研磨后的煤样制成薄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制备薄片
对薄片进行染色处理,以便更好地观察显微组分。
染色处理
样品准备
根据需要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源亮度等参数。
调整显微镜参数
在显微镜下观察煤样的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惰质组和矿物组。
观察显微组分
详细记录各显微组分的形态、大小、分布等信息。
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目的达成情况
实验操作流程规范,从样品制备到显微镜观察和数据记录,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指导,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结果清晰,能够反映出不同煤的显微组分含量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煤质评价和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小问题,如样品研磨不够均匀、显微镜操作不够熟练等,需要在后续实验中加以改进。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
煤的理化性质是其应用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对煤的显微组成和矿物组成的研究可以更客观准确地反映煤的理化性质,为煤的成分组
分和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介绍了煤的显微组分分析及矿物
测定方法,以期为煤质量提供参考。

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是评价煤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显微组分组的原理是把煤在一定的条件下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如有机质
组分、无机组分和混合组分等;矿物测定的标准方法是用显微镜观察
定煤样的矿物成份,确定煤的热值等对煤因素的要求如有机质的类别、性质和含量等。

同时,还可以运用控制调节手段,如数字处理技术,
用于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以提高煤品质检测精度。

显微组分
组和矿物测定也可以用于测定煤粉尘、悬浮微粒和溶解氧等,以控制
大气污染物扩散以及控制水污染等。

通过对煤的各种分析,为改善煤
质量和促进安全煤矿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透射光下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观察煤田地质与勘探试验中心

透射光下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观察煤田地质与勘探试验中心


惰性组

Company Logo
二、鉴定标志
2.结构和形态: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观察硬煤显微组分组分的特征,并作 简要描述和简单素描图
镜质组:结构镜质体、结构镜质体 、均质
镜质体、基质镜质体、团块镜质体
稳定组:孢子体、胶质体、树脂体、木栓
质体、藻类体、碎屑稳定体、
惰性组:丝质体、粗粒体、菌类体、碎屑
惰性体
Company Logo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2.组分描述的主要内容 颜色(透光色) 透明度 植物组织结构保存的完好程度 形态 轮廓
Company Logo
四、实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显微镜及煤薄片的安全
五、思考题
显微煤岩组分分类和命名的原则是什么?
煤LO地GO质学
透射光下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观察
煤田地质与勘探实验中心
一、实验目的
认识煤的有机显 微组分在透射光下 的基本特征, 掌握其鉴定标志,学 会鉴定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的方法。
Company Logo
二、鉴定标志
1.成因和工艺性质:
褐煤 腐植组 稳定组 惰性组
硬 煤 鉴定标志(颜色)
镜质组

稳定组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pany Logo

煤岩显微组分划分

煤岩显微组分划分

煤岩显微组分划分A1 镜质组镜质组是由成煤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腐植化作用和凝胶化作用而形成的显微组分组。

在低煤化烟煤中,镜质组的透光色为橙色一橙红色,油浸反射光下呈深灰色,无突起。

随煤化程度增加,反射力增大,反射色变浅,可由深灰色变为白色;透光色变深,可由橙红色变为棕色,直至不透明;正交偏光下光学各向异性明显增强。

镜质组有时具弱荧光性。

根据细胞结构保存程度及形态、大小等特征,分为3个显微组分和若干个显微亚组分。

A1.1 结构镜质体显微镜下显示植物细胞结构的镜质组显微组分(指细胞壁部分)。

根据细胞结构保存的完好程度,又分为2个亚组分。

A1. 1.1 结构镜质体1细胞结构保存完好的结构镜质体。

细胞壁未膨胀或微膨胀,细胞腔清晰可见,细胞排列规则。

细胞腔中空,或为矿物和其他显微组分充填。

A1. 1. 2 结构镜质体2细胞壁强烈膨胀,细胞腔完全变形或几乎消失,但可见细胞结构残迹。

细胞腔闭合后常呈线条状结构。

由树叶形成的结构镜质体2,常具角质体镶边,有时显示团块状结构。

A1.2 无结构镜质体显微镜下不显示植物细胞结构的镜质组分。

根据形态特征,无结构镜质体又分为4个亚组分。

A1.2. 1 均质镜质体在垂直层理切面中呈宽窄不等的条带状或透镜状,均一、纯净.常见垂直层理方向的裂纹。

低煤级烟煤中有时可见不清晰隐结构,经氧化腐蚀,可见清晰的细胞结构。

该组分为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标准组分之一。

A1.2. 2 基质镜质体没有固定形态,胶结其他显微组分或共生矿物。

均匀基质镜质体显示均一结构,颜色均匀;不均匀基质镜质体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颜色略有深浅变化的团块状或斑点状集合体。

与均质镜质体相比,反射率略低,透光色略浅。

该组分亦为反射率测定标准组分之一。

A1.2. 3 团块镜质体多呈圆形、椭圆形、纺锤形或略带棱角状、轮廓清晰的均质块体。

常充填细胞腔,其大小与细胞腔一致;也可单独出现,最大者可达300 um。

油浸反射光下呈深灰色或浅灰色,透射光下为红色--红褐色。

安全工程实验3.4煤的显微组分鉴定与定量

安全工程实验3.4煤的显微组分鉴定与定量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星蓝海学习网
六、注意事项
• (1)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对褐煤和低阶烟煤宜借助荧光特征加确区分星蓝海学习网
又称稳定组、类脂组。壳质组包括孢子体、角质体、 木栓质体、树脂体、渗出沥青体。蜡质体、荧光质体、藻类 体、碎屑壳质体、沥青质体和叶绿素体等。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星蓝海学习网
三、主要仪器与耗材
偏光显微镜,载物台推动尺,计数器,试样安装器材。 载片,胶泥,油浸液。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星蓝海学习网
四、实验步骤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星蓝海学习网
二、实验原理
(一)镜质组 镜质组是煤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显微组分组。
它是由植物的根、茎、叶在复水的还原条件下,经 过凝胶化作用而形成。低中煤阶时,镜质组在透射 光下具橙红、褐红色、反射光下呈灰至浅灰色。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星蓝海学习网
二、实验原理
(二)惰性组(丝质组)
是煤中常见的显微组分组。它是由植物的根,茎、 叶等组织在比较干燥的氧化条件下,经过丝炭化作 用后在泥炭沼泽中沉积下来所形成;也可以由泥炭 表面经炭化、氧化、腐败作用和真菌的腐蚀所造成。 惰性组在透射光下为黑色不透明,反射光下为亮白 色至黄白色。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星蓝海学习网
二、实验原理
(三)壳质组
• 4、用统计法进行三大组分的定量。
© 安全工程实验教程
星蓝海学习网
五、实验结果处理
以各种显微组分组和矿物的统计点数占总有效点数的百分 数(视为体积百分数)为最终测定结果,数值保留到小数点 后一位。测定结果以如下几种形式报出:
去矿物基:a.镜质组+半镜质组+壳质组十惰质组=100%; 含矿物(M)基:b.镜质组+半镜质组+壳质组+惰质组+矿 物(M)=100%; C.显微组分组总量+粘土矿物+硫化物矿物+碳酸盐矿物+氧 化硅类矿物+其他; 计算矿物质(MM):d.镜质组+半镜质组+壳质组+惰质 组十矿物质(MM)=100%。

煤的显微组成

煤的显微组成

第二节煤的显微组成在显微镜下才能识别的煤的组分,叫做显微组分。

由植物转变而成的是有机显微组分,而矿物质是无机显微组分。

显微镜下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观察煤片:一种是在透射光下观察煤的薄片,鉴定标志主要是颜色(透光色)、形态和结构等;另一种是在反射光下观察煤的光片,鉴定标志除颜色(反光色)、形态和结构外,还有突起等。

反射光下用油浸物镜代替干物镜时,由于浸油的折光率与物镜透镜光学玻璃的折光率相近,使物镜透镜与光片之间形成一个介质均匀的整体,使射入物镜的成象光线增多,减少了有害的反射光,提高了视野中各显微组分影象的反差和清晰度,使之更易于识别。

因此,反射光下通常用油浸物镜进行观察。

当前国外岩石学研究发展趋势是较多地以反光透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代替单独透光或单独反光的研究方法。

透反两用的光薄片除了用于镜下鉴定外,还便于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的研究。

在研究煤中某些特殊组分和显微组分的细微结构时,运用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腐植煤的各种显微组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凝胶化组分、丝炭化组分和稳定组分。

腐泥煤主要是由藻类及其分解产物组成。

现分述其特征:(一)凝胶化组分凝胶化组分是腐植煤中最主要的显微组分。

它是植物茎、叶的木质纤维组织经过凝胶化作用形成的各种凝胶体。

透射光下,凝胶化组分透明,具有橙红色(指低变质程度的烟煤而言,下同),反光色为灰色,油浸反光色为深灰色,没有突起。

我国大多数煤田的煤都以凝胶化组分为主,一般占50~80%,有些中、新生代煤甚至达90%以上。

凝胶化组分由于凝胶化作用深浅不同,分解程度不同,可分出木煤、木质镜煤、镜煤以及凝胶化基质等组分。

1.木煤特点是细胞结构保存完好,细胞壁保持原厚或稍有膨胀,胞腔清晰,排列整齐,横切面呈圆形、椭圆形,纵切面呈长条形,通常是空腔,但也可能被矿物质或有机质所充填(图版Ⅱ‒7)。

正交偏光下具有明显的条带状消光现象。

木煤是木质纤维组织在沼泽中吸水膨胀的初期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体、藻类体、碎屑稳定体、
惰性组:丝质体、粗粒体、菌类体、碎屑
惰性体
Company Logo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2.组分描述的主要内容 颜色(透光色) 透明度
植物组织结构保存的完好程度
形态
轮廓
Company Logo
四、实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显微镜及煤薄片的安全
五、思考题
显微煤岩组分分类和命名的原则是什么?
LOGO 煤地质学
透射光下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观察
煤田地质与勘探实验中心
一、实验目的
认识煤的有机显 微组分在透射光下
的基本特征, 掌握其鉴定标志,学 会鉴定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的方法。
Company Logo
二、鉴定标志
1.成因和工艺性质:
褐 煤 硬 煤 鉴定标志(颜色)
腐植组 稳定组
惰性组
镜质组 稳定组
惰性组
红 黄

Company Logo
二、鉴定标志
2.结构和形态:
Company Logo
Compa分组分的特征,并作 简要描述和简单素描图 镜质组:结构镜质体、结构镜质体 、均质
镜质体、基质镜质体、团块镜质体
稳定组:孢子体、胶质体、树脂体、木栓
Company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