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1.1.2 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

高中化学: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电子云 ①概念:描述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 概率大小 的图形。 ②含义:用单位体积内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 外出现 概率 的大小。
首页
些方面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提示:从电子层、能级、原子轨道、自旋运动状态、电子云
立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20 世纪 20 年代产生了量子力学模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原子轨道
(1)电子层(n) 分层标准
电子离核的远近
n 的取值 1 2 3 4 5 6 7
符号 能量
K LM N O P Q 由低 到 高 ―――→
离核
由 近到远 ―――→
(1)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并发现元素周期律。
(× )
(2)氢原子外围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光谱只有一条谱线。( × )
(3)氢原子光谱属于线状光谱。
(√ )
(4)基态氢原子转变成激发态氢原子时释放能量。
(×)
(5)焰色反应与电子跃迁有关,属于化学变化。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若干个阶段,下列是这几个阶段
同电子层不同能级:nf>nd>np>ns; 不同电子层同能级:ns>(n-1)s>(n-2)s>(n-3)s; 同电子层同能级:npx=npy=npz。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第2课时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课件鲁科版选修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第2课时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课件鲁科版选修

(4)基态Cl-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共__1_8___种。 解析 Cl-有18个电子,每个电子运动状态不同,共18种运动状态。
解析答案
123456
(5)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__M__,该电子层具有的原 子轨道数为___9___,电子数为___4___。 解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电子层运动,基态Si 原子有K、L、M三个电子层,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为M层。该层有1个 3s轨道、3个3p轨道和5个3d轨道共9个轨道,Si原子M层有4个电子。 (6)符号2px的意义是__2_p_x表__示__主__量__子__数__n_为__2_,__角__量__子__数__l_为__1_,__沿__x轴__方__向_____ _伸__展__的__p_轨__道__。
n(电子层)
取值
符号
1
K
能级种类 符号 s
原子轨道
符号
数目
1s
1
答案
s 2L
p
s
3M
p
d
s
p 4N
d
f
2s
1
2px、2py、2p
3
3s
1
3px、3py、3pz
3Hale Waihona Puke 54s14px、4py、4pz
3
5
7
4.自旋运动状态 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只有2 种,分别用符号“↑ ”和 “ ↓ ”表示。
答案
2.电子云 (1)概念:描述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称为电子云图。 (2)方法: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 疏密程度 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单位体积 内出现概率的大小。
答案
议一议 1.结合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子云图中,每个小点代表1个电子吗?小点的疏密表示电子的多少吗? 答案 不代表1个电子。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单位体积内出 现的概率的大小,而不是表示电子的多少。 (2)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有什么规律? 答案 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电子云越密集。如2s电子云比1s 电子云疏散。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一章 原子结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 2.4 原子轨道的图形
py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py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其它两个p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状相同.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 2.4 原子轨道的图形
波函数的角度分布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 2.4 原子轨道的图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2.2 量子数
角量子数就是描述电子云的不同形状. l取值: n值确定后, l = 0,1,(n-1)正整数. l值 0 1 2 3 4 5 p d f g h l值符号 s 形状 球形 哑铃形 花瓣形 当n值相同时,能量相对高低为ns < np < nd < nf . (3)磁量子数(m): l值相同的电子,具有确定的电子云形状,但可以有不 同的伸展方向. 磁量子数就是描述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
E E 终 E始 h h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 s).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1.1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例如当氢原子中电子从n=3的轨道跃迁回n=2的轨 道时所发射光的波长为:
hc 6.626 1034 3.00 108 109 = 656.0nm. 19 19 E 2.42 10 ( 5.45 10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 2.4 原子轨道的图形
将不同的代入,可求得相应的Y(pz):
(º ) 0
Y ( p z) R
30 0.866R 135
45 0.707R 150
60 0.5R 180 -R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件:第1章 原子结构1.1.2 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46张)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课件:第1章 原子结构1.1.2 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46张)

解析 A项中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C项中不同电子层中的s能级容纳的最多电子数都是2个;
D项中1个原子轨道里容纳的2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应相反。
易错警示 解析 答案
二、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1)电子的质量很小(9.1×10-31 kg),带 负电荷;
(2)相对于原子和电子的体积而言,电子运动的空间很大 。
归纳总结
1.电子云图
(1)电子云图中的小点不代表电子。小点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
外出现 概率 的大小。
(2)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 概率越大,电子云越密集。如 1s 电子云比
2s电子云更密集,2s电子云比1s电子云疏散。
(3)s能级的电子云为球形,只有一种空间伸展方向。p 能级的电子云
为哑铃形,有三种空间伸展方向。

A.各电子层的原子轨道数按s、p、d的顺序分别为1、3、5
B.各电子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到f能级结束
C.各电子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电子层含有的原子轨道数为2n2
方法规律
解析
答案
2.下列关于电子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B.电子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电子层序数 √ D.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但自旋方向相同 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电子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的图形称为电子云图。
(2)电子在1s轨道的电子云图如图所示。
1s轨道上的电子云图呈 球形对称 ,离核越近,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 概率越 大 。
相关视频
3.几种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 图1给出的是1s原子轨道、2s原子轨道和3s原子轨道的示意图,图2给出 的是同能级中三个p原子轨道的示意图。

高中化学教学课件教学设计——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课件教学设计——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原子轨道时,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存在如下规律:
(1)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ns<np<nd
(2)不同电子层上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1s<2s<3s
2p<3p<4p
(3)相同电子层上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2px=2py=2pz
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单个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化学 · 选择性必修 2
1.1.2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复习回顾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德谟克利特:朴素原子观 道尔顿:实心球 原子学说 汤姆生:“葡萄干布丁” 模型 卢瑟福:核式原子模型 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模型
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太阳光的连续光谱
[联想·质疑]
1K 2L
3M
4N
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单个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电子层数n 能级(亚层)
取值 符号 数量 种类
1 K1
s
s
2 L2
p
s
3 M3
p
d
s
p
4 N4
d
f
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单个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电子层(n)
(2)能级
(空间的伸展取向)
(3)原子轨道:原子中单个电子的 空间运动 状态。
能能 准级确描述层
量子力学 核外电子运动 图形 描述 状态的描述 描述
电子云轮廓图
ns 球形 np 哑铃形
原子轨道空 间分布状态
nd
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单个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练习
1、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轨道能量的是( B ) A.电子层 B.电子层和能级 C.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空间分布 D.原子轨道空间分布和电子自旋方向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教师版)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教师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1)含义:根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将核外电子分为不同的能层(电子层)。

(2)序号及符号:能层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分别用K、L、M、N、O、P、Q……表示,其中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 个。

(3)能量关系: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K)<E(L)<E(M) <E(N)<E(O)<E(P)<E(Q)。

2、能级(1)含义:根据多电子原子的同一能层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能级。

(2)表示方法:分别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等表示,如n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n s、n p、n d、n f等。

3、能层、能级与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能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5s……………………最多电子数22626102610142……………………281832………………2n2(1)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 3 个能级。

(2)s、p、d、f 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分别为 1 、3、5、7 的2倍。

(3)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n为能层的序数)。

二、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光谱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

(2)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它的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2、光谱(1)光谱的成因及分类(2)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 特征谱线 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1)含义以 光谱学 事实为基础,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 能级 的顺序称为构造原理。

(2)示意图2、电子排布式将 能级 上所容纳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 右上角 ,并按照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1.2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1.1.2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电子云与原子轨道一、A组向巩固向巩固一、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B.原子光谱只有发射光谱C.通过原子光谱可以发现的元素D.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某些元素,并以光的形式体现,用光谱仪摄取得到光谱。

电子从基态向激发态的跃迁会吸收能量,形成吸收光谱;电子从激发态向基态的跃迁会放出能量,形成发射光谱,B错误。

2.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到( )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像B.原子的吸收光谱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像D.原子的发射光谱4p能级的能量要高于3d能级的能量,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需要吸收能量,故得到的是原子的吸收光谱。

向巩固二、电子原子轨道3.下列各能级中轨道数最多的是( )A.7sB.6pC.5dD.4f轨道是球形对称的,p轨道有3种伸展方向,而d轨道有5种伸展方向,f轨道有7种伸展方向。

因此7s、6p、5d、4f的原子轨道数分别为1、3、5、7。

4.下面是s能级、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问题:(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形,每个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分别相对于x、y、z轴,每个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

(2)s电子原子轨道、p电子原子轨道的半径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轨道在空间分布的图形为球形,p轨道空间分布的图形分别相对于x、y、z轴对称,原子轨道的半径与电子层数有关,并随电子层数增大而增大。

球 1 对称3(2)原子轨道的半径与电子层数有关,并随电子层数增大而增大。

向巩固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5.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基态锰原子的电子排布图,其中最能准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是( )A.B.C.D.解析:M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其中3d轨道上排布了5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各电子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教案2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教案2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通过了解有关核外电子运动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2。

知道电子运动的能量状态具有量子化的特征(能量不连续),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3.知道电子的运动状态(空间分布及能量)可通过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模型来描述。

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2.光谱和氢原子光谱(1)光谱①概念:利用原子光谱仪将物质吸收的光或发射的光的频率(或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的谱线。

②形成原因:电子在不同轨道间跃迁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2)氢原子光谱:属于线状光谱。

氢原子外围只有1个电子,故氢原子光谱只有一条谱线,对吗?提示:不对.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基本观点运动轨迹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2)贡献①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②阐明了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指出了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原子轨道(1)电子层将量子数n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

离核越来越远(2)能级:在同一电子层中,电子所具有的能量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电子层可分成不同的能级,用s、p、d、f等来表示。

微点拨:能级数=电子层序数,如n=2时,有2个能级。

(3)原子轨道概念单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状态各能级上对应的原子轨道数n s n p n d n f 1357微点拨:处于同一能级的原子轨道能量相同;电子层为n 的状态含有n2个原子轨道。

(4)自旋运动: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状态只有两种,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2.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3.电子在核外的空间分布(1)电子云图: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的概率分布的图形.(2)意义: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在此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点稀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在此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小.微点拨:量子力学中轨道的含义与玻尔轨道的含义不同,它既不是圆周轨道,也不是其他经典意义上的固定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思考 2.引入角量子数 l 解决了什么问题? 提示:引入角量子数 l 解决了多电子原子多条谱线的问题,例如钠原子, 处于 n=4 状态的电子跃迁到 n=3 的状态时,会产生多条谱线的问题。
一二
(3)磁量子数 m:在没有外磁场时,量子数 n、l 相同的状态的能量是相同 的;有外磁场时,这些状态的能量就不同,我们用磁量子数 m 来标记这些状态, 对于每一个确定的 l,m 值可取 0,±1,±2,…±l,共(2l+1)个状态。磁量子数用来 描述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方向。
一二
2.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和电子云 (1)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 s 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布的图形为球形,即该原子轨道具有球对称性;p 轨 道空间分布的特点是分别相对于 x、y、z 轴对称,因此,p 原子轨道在空间的 分布分别沿 x、y、z 方向。 (2)电子云。 由于电子的质量非常小、运行速度极快,人们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它的 位置和速度。但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状态表现出按概率分布的统计规律, 可以形象地用电子云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这种形象地描述电子在 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称为电子云图。 注意:量子力学中的轨道的含义是电子在核外空间经常出现的区域轮 廓,与玻尔轨道的含义完全不同,它既不是圆周轨道,也不是其他经典意义上 的固定轨迹。
探究一
探究二
提示:原子的线状光谱产生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能量量子化的 轨道之间的跃迁。多电子原子光谱中原有的谱线之所以能分裂为多条谱线, 可能是量子数 n 标记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包含多个能量不同的“轨道”,电 子在不同能量的“轨道”之间跃迁时产生的谱线就会增多。
探究一
探究二
2.如何比较电子的能量的高低? 提示: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原子轨道时,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 如下规律: (1)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np<nd。 (2)不同电子层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2p<3p<4p。 (3)相同电子层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2px=2py=2pz。
一二
1.原子轨道与四个量子数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中的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可以用原子轨
道来描述,而每个原子轨道由三个只能取整数的量子数 n、l、m 共同描述。 (1)主量子数 n: n 的取值为正整数 1,2,3,4,5,6…对应的符号为
K,L,M,N,O,P 等。一般而言,n 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能量越高,因 此,将 n 值所表示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
探究一
探究二
原子轨道 ●问题导引●
1.玻尔只引入一个量子数 n,能比较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线状光谱产生的
原因;但复杂的光谱解释不了。实验事实:在氢原子中 n=2
n=1 时,
得到两条靠得很近的谱线,与此类比,在钠原子中 n=4 靠得很近的谱线。
n=3 得到两条
钠原子的部分光谱
为什么在通常条件下,钠原子中的处于 n=4 的电子跃迁到 n=3 的状态 时,在高分辨光谱仪上看到的不是一条谱线,而是两条谱线?
自主思考 3.引入磁量子数 m 解决了什么问题? 提示:引入磁量子数 m 解决了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某一特定跃迁原来产 生的一条谱线都可能分裂为多条的问题。
一二
(4)自旋磁量子数 ms:高分辨光谱实验事实揭示核外电子还存在着一种 奇特的量子化运动,人们称其为自旋运动。人们用自旋磁量子数 ms 来标记 电子的自旋运动状态,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只能有两 种,分别用“↑”和“↓”来表示。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电子层: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往往是不同的。人 们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认为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 同的电子层(或能层)上。原子中由里向外的电子层数 n 可取 1,2,3,4,5 等正 整数,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 K,L,M,N,O 等,能量依次升高。 2.能级:处于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 级,并用 s,p,d,f 等符号表示。每一电子层的能级数等于该层的层数(n):第一 层只有 1 个能级(1s),第二层有 2 个能级(2s 和 2p),第三层有 3 个能级 (3s,3p,3d),依次类推。
第2课时 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 动状态的描述
情境导入 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
特点?
课程目标
1.能说出: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了解电 子云的概念。 2.能知道:原子轨道的图像是原子轨道在空间的 一种形象化表示,并能辨认不同的原子轨道示意 图。 3.能利用:n、l、m、ms 这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 子的运动状态。
一二
小结:主量子数 n 对应着电子层;主量子数 n 和角量子数 l 对应着 n 电 子层中的能级;主量子数 n,角量子数 l 和磁量子数 m 对应着 n 电子层中 l 能 级中的原子轨道;自旋磁量子数 ms 描述的是电子的自旋性质。这样,原子中 的单电子运动状态可用由量子数 n、l、m 确定的原子轨道来描述,并取两种 自旋状态中的一种。所以,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要用四个量子数:n,l,m 和 ms。
自主思考 1.引入主量子数 n 解决了什么问题? 提示:引入主量子数 n 解决了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 的问题。
一二
(2)角量子数 l:对于确定的 n 值,l 共有 n 个值:0,1,2,3…,(n-1),对应的符 号分别为 s、p、d、f 等。若两个电子所取的 n、l 值均相同,就表明这两个 电子具有相同的能量。我们用能级来表示具有相同 n、l 值的电子运动状态, 在一个电子层中,l 有多少个取值,就表示该电子层有多少个能级。可见,同一 电子层内的电子根据能量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级,第 n 电子层内有 n 个能级,如在 K 层中只有 1 个 s 能级;在 L 层中有 1 个 s 能级和 1 个 p 能 级;在 M 层中有 1 个 s 能级、1 个 p 能级和 1 个 d 能级;等等。
(5)原子轨道:我们通常把 n、l 和 m 共同确定的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 动状态称为原子轨道。
若 l=0,表示 s 能级,m=0,即 s 能级中有 1 个原子轨道。 若 l=1,表示 p 能级,m=0,+1,-1,代表在空间有三个伸展方向,即 p 能级中 有 3 个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 若 l=2,表示 d 能级,m=0,+1,-1,+2,-2,代表在空间有五个伸展方向,即 d 能 级中有 5 个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 若 l=3,表示 f 能级,f 能级有 7 个伸展方向不同的轨道。 对于第 n 层的 s 轨道,记作 ns;对于第 n 层的 3 个 p 轨道,分别记作 npx、 npy、np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