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使用范围-卫生部
关于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公告(2010年 第3号)

关于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公告(2010年第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现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花生四烯酸油脂、白子菜、御米油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允许玫瑰花(重瓣红玫瑰Rose rugosa cv. Plena)、凉粉草(仙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允许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布渣叶(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cv.Acutifolia)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
生产经营上述食品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一○年三月九日附件:DHA藻油棉子低聚糖中文名称棉子低聚糖英文名称Raffino-oligosaccharide主要成分棉子糖基本信息来源:棉花的种子(棉籽)棉子糖结构式:分子式:C18H32O16分子量:504生产工艺简述以棉籽为原料,经浸油、脱酚、提糖、脱色、快速降温、干燥粉碎等步骤获得棉子低聚糖。
食用量≤5克/天质量要求性状淡黄色或白色粉末总糖≥70.0%棉子糖≥45.0%水分≤5.0%灰分≤5.0%游离棉酚≤10mg/kg溶剂残留正己烷≤1mg/kg乙醇≤10 mg/kg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植物甾醇酯中文名称 植物甾醇酯 英文名称 Plant sterol ester基本信息来源: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塔罗油 β-谷甾醇酯结构式: 菜油甾醇酯结构式:分子式:C 47O 2H 80 分子式:C 46O 2H 78 分子量:676 分子量:662豆甾醇酯结构式:分子式:C 47O 2H 78 分子量:674生产工艺简述利用大豆油等植物油馏分或塔罗油为原料,通过皂化、萃取、结晶等工艺得到植物甾醇,然后将植物甾醇和葵花籽油脂肪酸进行酯化生产得到植物甾醇酯。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类固醇物质,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降低胆固醇:植物甾醇可以竞争性地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形成复合物阻止其吸收。
这使得植物甾醇被用作一种有效的降低胆固醇水平的食物补充剂。
2.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由于其降低胆固醇的能力,摄入适量的植物甾醇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胆固醇水平的控制对于预防心脏病和高血压至关重要。
3. 保护肠道健康:植物甾醇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对于保护肠道黏膜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植物甾醇还可以预防结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4. 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植物甾醇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身体对抗病毒和感染的能力。
5. 抗氧化作用: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延缓细胞衰老过程。
6. 促进骨骼健康:适量的植物甾醇摄入有助于骨骼健康,维持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7. 改善皮肤健康:植物甾醇能够增强皮肤天然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改善皮肤干燥和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甾醇虽然有许多益处,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某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和消化问题。
因此,在使用植物甾醇补充剂或调整饮食时,应当遵循适量的原则,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应用进展

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应用进展植物甾醇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植物甾醇对前列腺疾病的治疗作用。
本文就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应用进展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主要的来源包括豆类、坚果、植物油等。
植物甾醇具有类似于人体胆固醇的结构,但在化学结构上有所不同。
它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的吸收,保持心血管健康,并有助于控制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发生。
目前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对于前列腺疾病的治疗作用非常显著。
植物甾醇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和活性,从而降低前列腺组织的增生速度,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
植物甾醇还可以抑制前列腺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口服、注射和外用等。
其中,口服植物甾醇是一种更为便捷的治疗方式。
植物甾醇可选择性地抑制胆固醇吸收,保持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平衡,与此同时,它也可以通过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注射植物甾醇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注射植物甾醇可以直接将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注射植物甾醇比口服植物甾醇更快更有效地提供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急性期前列腺炎症状明显的患者。
植物甾醇外用是一种较为经济实惠的治疗方式。
患者可以将植物甾醇的药膏或乳液涂于皮肤上,透过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植物甾醇外用刺激性小,适用于经常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
尽管植物甾醇在治疗前列腺疾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仍需要患者用药前咨询专业医生。
患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或红细胞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植物甾醇的副作用,包括腹泻、腹胀等。
总之,植物甾醇作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甾醇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包括口服、注射和外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甾醇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应用前景非常光明。
植物甾醇酯药用级

植物甾醇酯是一种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油脂中。
它是一种酯类化合物,由甾醇与脂肪酸酯化而成。
植物甾醇酯具有许多药用价值。
首先,植物甾醇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的血脂异常。
它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其次,植物甾醇酯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一些恶性肿瘤。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酯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化,有助于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力。
此外,植物甾醇酯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它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总之,植物甾醇酯药用级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癌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药物和保健品成分。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正确用药的剂量。
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的应用开发

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的应用开发饲料添加剂陈茂彬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摘要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可应用于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胆固醇的含量,具有增进动物蛋白质合成,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功能,还可作为畜禽饲养的肝功能改善剂.植物甾醇在饲料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植物甾醇饲料添加剂改善剂中图分类号:$81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13(2005)03—0032—03甾醇根据来源不同一般可分为3大类:动物甾醇,植物甾醇和菌类甾醇.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和植物种子中,也存在于其他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其中以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芝麻油和红花油的含量较高.植物甾醇产品主要从大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的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国内目前已有大规模生产,产品是B一谷甾醇(口一Sitostero1),菜油甾醇(Campestero1),豆甾醇(Stigmastero1)和菜籽甾醇(Brassicastero1)等4一无甲基甾醇组成的混合物.植物甾醇以环戊烷全氢菲为骨架,由3个六元环和1个五元环组成,C一3位连有一个羟基,c一17位连有8—10个碳原子构成的侧链,多数甾醇C一5位为双键.甾醇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收稿日期:2004—10—3032■辩研究)Rt{il:.j'为27~31,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6~456,甾醇熔点较高,都超过100℃最高达215℃.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C一3羟基是甾醇的重要活性基团,通过它甾醇可形成多种多样的衍生物,如甾醇脂肪酸酯,甾醇阿魏酸酯(谷维素),甾醇葡糖苷,酰基甾醇葡糖苷等.植物甾醇不溶于水,碱和酸,常温下微溶于丙酮和乙醇,溶解于乙醚, 苯,氯仿,乙酸乙酯,二硫化碳,石油醚.经溶剂结晶获得的植物甾醇通常为针状或鳞片状白色结晶, 其商品则多为粉末状或片状.植物甾醇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功能性食品基料,1999年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FDA)已经批准添加了植物甾醇的食品可以使用"有益健康"的标签.植物甾醇具有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用于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 此外,植物甾醇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一定的疗效,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中.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开始于20 世纪70年代,主要由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于家蚕人工饲养,家畜和鱼,虾等方面.l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胆固醇的含量目前,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高脂,高胆固醇膳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鸡蛋所含营养物质丰富且均匀,是人们喜爱的营养●■量■K■■■Il碳饲一能黝i罄i袋食品之一,不足之处是其蛋黄胆固醇含量高(200~300mg/枚),过多食用可能造成对身体的危害.鸡蛋是动物性食品中CHOIJ含量较高的一种,平均213mg/枚.为了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有重要的意义.低胆固醇鸡蛋的研制与开发,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通过在蛋鸡日粮中使用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降低鸡蛋胆固醇的含量,是开发低胆固酵鸡蛋的有效途径之一. 植物甾醇的结构与胆固醇极其相似,它们仅在分子骨架的侧链上存在差异,在生物体内以胆固醇相同的方式吸收;植物甾醇的吸收比率比胆固醇低,一般只有5%~1O%.植物甾醇能阻碍胆固醇吸收,从而起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①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②促进胆固醇的异化;③在肝脏内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其中,在肠道内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是最主要的方式. 植物甾醇用于饲料添加剂,具有高效,无毒,无药残,无副作用等特点,能改善肉,蛋白质的品质.曾有试验报道,在饲料中添加1%植物甾醇,发现肝脏血浆胆固醇量变小,表明降低胆固醇与胆汁酸的吸收作用明显.从试验中观察到,甾醇的吸收从小肠到结肠之间有显着的阻碍作用.用含植物甾醇的饲料喂鸡,有抑制鸡体内胆固醇合成的活性,能使鸡蛋和鸡肉中胆固醇含量减少.另有试验表明,豆甾醇可降低鸡血液胆固醇20%,鸡蛋黄胆固醇29%,但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控制饲料中的脂质含量,因为油脂可增加胆固醇的吸收.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加快胆固醇的周转率和通过胆汁排出而发挥其调节作用,但有部分研究认为植物甾醇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张丽英等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植物油对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研究时发现, 添加大豆油的日粮能够降低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大豆甾醇和PUFA共同作用的结果. 刘来亭,蔡风英等在进行低胆固醇鸡蛋复合饲料添加剂优化设计研究时,试验采用52周龄商品代海兰白蛋鸡150只,随机均分为15组,选择铜,植物甾醇,红花籽油,益生素4种添加物.益生素按0.1%的比例添加,其他设计为铜(120~130mg/kg),植物甾醇(2%~3%),红花籽油(3.5%~4.5%)3个水平,试验进行30d.结果表明, 铜水平145mg/kg,植物甾醇2.5%, 红花籽油4.o3%,添加到饲料中, 鸡蛋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可降至13.71mg/g.2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的作用含植物甾醇的动物生长剂不受温度的影响,不受酶的分解,可作混合饲料或饲料添加剂.过去人们所用的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激素作为动物生长剂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它们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化合物,不仅在生物体外,而且进入生物体内以后也容易饲料添加剂分解,往往在发挥其生理作用之前就变成不活泼的物质而逐渐失去效力.尤其是温度的影响很大,不仅是饲养温度而且动物本身的体温也有影响,这一点是植物生长激素在使用过程中一个最大的致命弱点.植物甾醇和植物生长激素与能在水中形成分子膜的脂质结合,生成植物激素一植物甾醇一核糖核蛋白.这种含有植物甾醇的核糖核蛋白具有促进动物性蛋白质合成功能,因而构成一种新型的动物生长激素.植物激素一植物甾醇一核糖核蛋白生成后,增加了原植物激素对环境温度,动物体温和体内分解的稳定性.如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单独使用时,在分解酶存在下于25℃,1h和5h的分解率为38.2%和82.9%,几乎完全分解.使用吲哚乙酸一核糖核蛋白时,在同样条件下,1h和5h的分解率仅为1.0%和3.2%,几乎不产生分解.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发现植物甾醇对家蚕具有显着的促进咀嚼和吞咽作用,并兼有一定的促进摄食作用后,开始将甾醇添加于正在开发的人工养蚕饲料中获得成功. 原来养蚕都用桑叶,由于桑叶逐年减少,又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改用混合饲料代替桑叶进行人工饲养是一项稳产而省力的养蚕革新技术,目前日本人工饲养比例,全国养蚕总数超过40%.混合饲料中蛋白质一般用脱脂大豆粉,但饲养时蚕不喜欢吃,加入植物甾醇后,蚕的食欲增加,从而为人工养蚕开辟了一饲科研究}l…,jt},}.-}..,:!33饲料添加剂条新的途径.镰田采用基本饲料添加动物生长剂方式从刚孵化的蚁蚕开始于29℃和25℃条件下进行了人工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添加植物激素一谷甾醇一核糖核蛋白的与无添加相比,第8天蚕平均体质量增加23.9%~25.3%,茧重增加3.1%~15.1%.甾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量开始用0.5%,后在制订的含桑叶粉的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量为0.3%,在无桑叶粉的合成人工饲料(低成本人工饲料)中为0.2%.用于不同龄期的饲料中添加甾醇的比例基本相同.作为蚕的人工饲料添加剂的甾醇为植物甾醇粗品,其甾醇含量约95%.综上所述,植物甾醇具有增进动物蛋白质合成,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功能.含植物甾醇动物生长剂可作混合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或通过注射由动物皮下吸收,或作为养殖池水添加剂,或表面喷雾由皮肤吸收.含植物甾醇动物生长剂不仅适用于蚕和鱼,也适用于虾,鸟,家禽,家畜,起到了促进动物生长,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良好经济效果.3植物甾醇作肝功能改善剂畜禽饲养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产业之一,但近年来, 该产业因家畜,家禽的肝部疾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例如泌乳初期产奶量高的奶牛,其产奶所得的营养量超出了摄入的营养量.作为能量补充,机体便大量动员体内脂肪,结果导致脂肪肝,引34饲料研究起种种代谢方面的障碍和某些感染病症.在妊娠后期肥胖的奶牛, 分娩后容易引发脂肪肝等肝功能障碍,结果抑制了卵巢活动,使发情,排卵和受孕延迟.另外家禽由于饲喂营养价值过高的饲料,使肝代谢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肝功能障碍,使产蛋量下降;肝脏脂肪蓄积进而引起肝脏黄色化等现象,造成经济损失.以植物甾醇作肝功能改善剂,不但可改善受损害的肝功能状况, 同时还可作为肝功能障碍的预防剂,且具有毒性低的特点.应用植物甾醇类肝功能改善剂的有效剂量,因家畜家禽的种类,体质量,年龄,性别,给药时间,植物甾醇的种类,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等不同而异.4小结植物甾醇可应用于降低禽蛋和禽肉中胆固醇的含量,开发和生产低胆固酵鸡蛋,鸭蛋.植物甾醇具有增进动物蛋白质合成,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功能.含植物甾醇动物生长剂可作混合饲料或饲料添加剂,适用于人工养蚕和鱼, 虾,鸟养殖,起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良好经济效果.此外,植物甾醇还可作为畜禽肝功能改善剂.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植物甾醇在饲料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还刚刚开始起步,需要做大量的而深入的基础研究工作.参考文献1吴时敏,吴谋成.植物甾醇的研究进展与趋向(I)一植物甾醇的基础研究.中国油脂,2002,27(2):73~752盛漪,华伟.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一植物甾醇类.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4):69~723李振,张子坤.饲料添加剂在低胆固醇鸡蛋生产中的应用.兽药与饲料添加荆,2004,9(1): 14~154张丽英.日粮中添加不同植物油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黄中PUFA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饲料研究,1997(8):7~85刘来亭,蔡风英,等.低胆固醇鸡蛋复合饲料添加剂优化设计.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 (5):19~216崔杨棣.甾醇生理特性及其应用.粮食与油脂,1993(2):32~427周宝兰.植物甾醇的应用.中国油脂,1992(4):33~388手岛新一,郗艳娟.谷甾醇对日本对虾的营养价值.河北渔业, 1990(3):16~199吕育齐.植物甾醇类畜禽肝功能改善剂.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7(5):44~45通讯地址:湖北武汉430068。
中国常见植物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居民摄入量初估

中国常见植物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居民摄入量初估
植物甾醇是一类植物性化合物,它们在植物细胞壁中存在,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甾醇在植物食物中的含量取决于植物的品种、生长环境和加工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中国常见植物食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大致为:大豆类植物中的植物甾醇含量为0.2%-0.5%,谷物类植物中的植物甾醇含
量为0.1%-0.2%,蔬菜类植物中的植物甾醇含量为0.1%-0.2%,水果类植物中的植
物甾醇含量为0.1%-0.2%。
根据国家营养与健康指南,居民每日植物甾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2-3毫克之间,这意味着每天摄入的植物食物中植物甾醇的量应该在2-3毫克之间。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植物甾醇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天然物质,也被称为植物甾醇类固醇(phytosterol)。
与动物来源的胆固醇相似,植物甾醇在植物体内起着类似的功能,但在人体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近年来,植物甾醇备受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对人体有着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菌,以及对肿瘤、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等。
本文将对植物甾醇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降低胆固醇水平植物甾醇在人体内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来降低胆固醇。
植物甾醇被吸收到肠道细胞中后,抑制了胆固醇在肠道内的吸收,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研究显示,植物甾醇摄入量每增加100-400mg,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就会降低约10%。
此外,植物甾醇还可以降低血液中三酰甘油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植物甾醇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非药物降血脂策略。
二、预防心血管疾病高胆固醇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植物甾醇可以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2-3g的植物甾醇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5-15%。
另外,将植物甾醇与低脂饮食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抗氧化作用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去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化学物质,具有氧化作用,易与细胞内的分子结合,造成细胞的损伤和老化。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植物甾醇还可以刺激天然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四、抗菌作用植物甾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对细菌和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植物甾醇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干扰细菌代谢和生长,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
国标对植物甾醇的定义

植物甾醇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油脂中的甾体化合物,它们是植物性甾醇酯和游离植物甾醇的总称。
根据中国标准,植物甾醇通常是指那些具有特定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甾醇及其衍生物。
在中国,植物甾醇通常按照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被归类为以下几类:
1. 植物甾醇:指的是未经化学修饰的天然植物甾醇,例如β-谷甾醇、菜籽甾醇等。
2. 植物甾醇酯:指的是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例如β-谷甾醇硬脂酸酯等。
3. 甾醇衍生物:指的是通过化学反应对植物甾醇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化合物,如甾醇抗氧化剂等。
植物甾醇在中国的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作为乳化剂、稳定剂、营养强化剂等。
同时,植物甾醇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抗炎等作用,因此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中也有应用。
中国对植物甾醇的定义和管理主要参照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规,例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文件。
这些标准规定了植物甾醇在不同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安全性要求以及标识要求等,确保了植物甾醇在食品中的应用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毫克/天(以纯花生四烯酸计)
质量要求
性状
无色至浅黄色油状液体
花生四烯酸含量
≥38g/100g
反式脂肪酸
≤1%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婴幼儿食品中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花生四烯酸油脂
中文名称
白子菜
拉丁名称
Gynura divaricata(L.)DC
基本信息
来源:人工种植的白子菜
种属:菊科、土三七属
推荐食用量
≤300毫克/天(以纯DHA计)
质量要求
性状
淡黄色到橙色油状液体
DHA含量
≥35g/100g
反式脂肪酸
<1%
水分及可挥发物
<0.05%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在婴幼儿食品中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中文名称
棉子低聚糖
英文名称
Raffino-oligosaccharide
主要成分
棉子糖
基本信息
来源:棉花的种子(棉籽)
乙醇
≤10 mg/kg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棉子低聚糖
植物甾醇酯
中文名称
植物甾醇酯
英文名称
Plant sterol ester
基本信息
来源: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塔罗油
β-谷甾醇酯结构式:菜油甾醇酯结构式:
分子式:C47O2H80分子式:C46O2H78
分子量:676分子量:662
8.9-10.2%
硬脂酸(C18:0)
1.5-2.7%
油酸(C18:1)
15.1-23.5%
亚油酸(C18:2)
60.0-81.0%
亚麻酸(C18:3)
0.42-0.90%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仅限用于食用油。不得再生产加工其他食品、食品添加剂。
2.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生产经营御米油应符合《关于加强罂粟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49号)的要求。
豆甾醇
≥12.0%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中文名称
花生四烯酸油脂
英文名称
Arochidonic Acid Oil
主要成分
花生四烯酸
基本信息
来源: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e)
生产工艺简述
以高山被孢霉为菌种,经发酵培养制得菌丝体,菌丝体经过滤、压榨、干燥、萃取及精制后得到花生四烯酸油脂。
豆甾醇酯结构式:
分子式:C47O2H78
分子量:674
生产工艺简述
利用大豆油等植物油馏分或塔罗油为原料,通过皂化、萃取、结晶等工艺得到植物甾醇,然后将植物甾醇和葵花籽油脂肪酸进行酯化生产得到植物甾醇酯。
食用量
≤3.9克/天
质量要求
性状
淡黄色粘稠油糊状
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醇(合计)
≥97%
植物甾醇酯
≥90%
食用部位:茎、叶
白子菜
御米油
中文名称
御米油
英文名称
Poppyseed oil
基本信息
来源:罂粟的种子
生产工艺
罂粟籽经清理、去壳,采用压榨等方法制油,并经脱水、脱色、脱臭、精滤等工艺精制而成。
食用量
≤25克/天
不适宜人群
婴幼儿
质量要求
性状
淡黄色半透明油状液体
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含量比)
棕榈酸(C16:0)
附件:
DHA藻油
中文名称
DHA藻油
英文名称
DHA Algal Oil
主要成分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基本信息
来源: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
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oeboida)
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生产工艺简述
以裂壶藻(或吾肯氏壶藻或寇氏隐甲藻)种为原料,通过发酵、分离、提纯等工艺生产DHA。
游离植物甾醇
≤6%
总植物甾醇
≥59% (w/w)
酸价
≤1 mgKOH/g
过氧化物价
≤5 meq/kg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植物甾醇
中文名称
植物甾醇
英文名称
Plant sterol
基本信息
来源: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塔罗油
HO
β-谷甾醇 结构式:菜油甾醇结构式:
HO
分子式:C29H50:400.66
豆甾醇结构式:
HO
分子式:C29H48O
分子量:412.69
生产工艺简述
利用大豆油等植物油馏分或者塔罗油为原料,通过皂化、萃取、结晶等工艺生产制得。
食用量
≤2.4克/天
质量要求
性状
白色粉末或颗粒
植物甾醇
≥90%
植物甾醇的组成比例
β-谷甾醇
≥30.0%
菜油甾醇
≥15.0%
棉子糖结构式:
分子式:C18H32O16
分子量:504
生产工艺简述
以棉籽为原料,经浸油、脱酚、提糖、脱色、快速降温、干燥粉碎等步骤获得棉子低聚糖。
食用量
≤5克/天
质量要求
性状
淡黄色或白色粉末
总糖
≥70.0%
棉子糖
≥45.0%
水分
≤5.0%
灰分
≤5.0%
游离棉酚
≤10mg/kg
溶剂残留
正己烷
≤1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