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法研究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法研究
下. 非 常 积 极 地 展 开 思 考 和讨 论 , 很快 制订了三个方案 : 一 是 将 讲 桌 放 到学 生 的前 面 进 行 修 理 ;二 是 让 学 生 走 到 讲 桌前 进 行修理 ; 三是 将 讲 桌 与 学生 同时 移 动 到教 室 外 面 进 行 修理 。 通 过讨论 。 大 家 一 致 认 为方 案 二 更 加 实 用 和简 便 , 这时, 再 引出 学 习 内容 “ 坐标平移” , 并告诉学生 , 坐 标 平 移 实 际 上 就 是 与 方 案 二 类 似 的 一 种作 法 。 通过情境创设 , 学 生 不但 能够 直 观 地 认 识到“ 坐 标平 移 ” 的 数学 本质 , 而且通过动手实践 , 还 能 意 识 到 数 学 问题 普 遍 存 在 于 生 活 之 中 ,数学 是 解 决 现 实 问 题 最 好 的 工具 。采 用 这 种 方 法 , 学 生 在 体 验 的 过 程 中 激 发 了 学 习 兴趣 , 密切 了数 学 与 生 活 之 间 的联 系 。 二、 游戏教学。 在快 乐 的体 验 中加 快 理解 知 识 高中数学 的很多概念 、 定义 、 公式、 定理 , 都 让 学 生 在 学 习过 程 中 感 到 生 涩 难懂 。这 些 数 学 知 识 直接 传 授 起 来 是 较 为 抽象且枯 燥 的, 不 容易让学 生理解和 掌握 , 而 采 取 游 戏 教 学
通 过 图 的演 示 。学 生 意 识 到 图 中 所 列 出 的对 应 关 系实 际 上 可 以称 之 为 是 一个 从 ANB 的 函数 ,从 而 引 出 函数 的 概 念 。 这 种 游 戏 引入 的方 法 比教 材 中通 过 函 数 的 三 种 表 示方 法 引入 的形 式 更 能提 高 学 生 的 兴 趣 . 更 能加 深 学 生 对 概 念 的理 解 , 同 时也 为 接 下来 的学 习 做 好 了铺 垫 。 三、 问题 引导 . 让 学 生 体验 知 识 的 形 成 过 程 有 的 学 生 在学 习时 , 将 一些 定 义 、 公式 、 定理背得非常熟 , 但一 涉 及 具 体 运用 则 会 无 从 下 手 , 之 所 以会 发 生这 种 现 象 , 主 要原 因在 于 : 一 是 学 生 不 知 道 定 义 到 底 是 怎 么来 的 ; 二 是 学 生 不 知道 定 义 到 底什 么时 候 使 用 最合 适 。 采 用 问题 引 导 的方 法 , 学 生 在质 疑 、 解 疑 的过 程 中体 验 数 学 知 识 的 形 成 , 以 及 各 种 公 式、 定 理 的 应用 , 不 但 培 养 了 问题 意 识 , 还 养 成 了 自主 探 究 的 习惯 。 如在讲“ 双 曲线 ” 时, 可 以 利用 上 节 课 “ 椭 圆” 的知 识 设 置 问题 。 借 助 新 旧知 识 的 冲突 点 激 发 学 生 的 探 究 兴 趣 : 请大家 回 想一下 . 椭 圆 的定 义 、 椭 圆 的标 准 方 程分 别 是 什 么 ?( 教师 根 据 学 生 回答 进 行 板 书 。 ) 设 计 这 两 个 问题 的意 图 在 于 , 引入 双 曲 线 的定 义 和方 程 时 给 学 生 形 成 一 个 直 观 的 对 比 。然 后 继 续 导 人 问题 : 想 一想 。 椭 圆定 义 中 提 出 的 “ 距 离 的和 ” , 如 果 要 将 “ 和” 改为“ 差” , 那 么 点 的轨 迹 会 不 会 发 生 变 化 ? 方 程 是 怎样 的 ?这 种 为 学 生设 疑 , 鼓励 学 生 大胆 猜 想 的方 法 , 可 以让 他 们 的数 学 想 象 能 力得 到有 效 锻 炼 , 学 生 在一 个个 问题 的引 导 下 , 对知 识 形 成 的 全过 程 有 了 一个 完 整 的体 验 。 体 验 式 教 学是 一种 以培 养 高 中生 创 新 、 自主能 力 为 目标 , 以 注重 高 中生 自我体 验 为 手段 的教 学 方法 。 它所 强 调 的是 让 学 生 在 玩 中学 , 在 做 中学 , 它一 方 面 为学 生 提 供 了更 多 实 现 自我 的 机会 . 另 一 方 面使 学 生在 体 验 的过 程 中提 高 了运 用 数学 思 维 解决 现 实 问题 的能 力 , 这 与我 们 教育 改 革 的 最终 目标 一致 。

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摘要】体验教学法是当今社会十分流行的一种上课方法,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帮助教师从中获益。

本文重点介绍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几种应用。

【关键词】体验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体验式教学,即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结合老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再利用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构建出一个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积极交流,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教学情境中快速有效地学习相关的知识。

同时,这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一、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目前,传统的讲课方式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达的信息,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此没有热情,甚至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授课方法在进行20分钟左右时,学生就开始转移注意力,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老师的讲课当中,也就是积极性已经大大降低。

而运用体验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当中,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言,主动讨论,时刻调动学生的热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到被重视的感觉,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主动思考,这样,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交流、讨论。

在这样的过程中,大量的学生发言既能促进发言者本身的思考,也能刺激听者的思考,这样更能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往往在交流中迸发,所以不断的思考以及积极的交流,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已经有很多的应用,以下我选取三种相对常见的应用来介绍。

1.案例模拟法。

体验式案例教学法在案例上的引入可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在介绍基本理论知识之后,向学生们宣布任务。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探索

坌 :
Sci nce e and Tec hnol ogy nn I ovat o Her d i n al
创 新 教 育
高中数学体验式 教学探索
谭 志 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广西 环江 县高级 中学 广西 环江 5 7 0 ) 4 1 0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在 高中数学教 学 中引入体验 式教 学研 宄与 实践 , 当前基 础教育改革 的要求 和新课 程标准 下教 学理念 的推 广。 绍 是 介 了在体验 式教 学活动的 理论基 础,井探讨在 有限 的课 堂教 学时 间和课 堂空 间中,有效实施 体验 式教 学 的若干要点 。 关键 词 : 数 学 体验式教 学 高中 中图分 类号 : 3 6 G6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0 ( ) 0 9 - 1 1 7 - 9 X 2 1 ) 2b- 1 7 0 2
富 学 生 的 文 化 科 学 知 识 , 一 步 巩 固 课 内 进 所 学 的 知 识 , 重 要 的是 , 更 能满 足 和 发 展 学 生 的兴 趣 爱 好 , 拓 数学 视 野 , 强 数 学 实 开 增 践能 力、 验数学的应用 。 体
的 冲 突 , 此 迫 切 想 了解 所学 内 容 , 就 为 因 这 新 课 讲 授 创 造 了心 理 条 件 2 2鼓励学 生融于 情境 , . 体验 学 习 。 构知识 建 目的 。 教 师 在 课 堂 中 成 功 的 创设 了 教 学 情 境 可 见 , 高 中 数 学 教 学 中 开 展 体 验 式 后 , 励 学 生 体 验 情 境 、 动 参 与 动 手 操 在 鼓 主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 仅 是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和 作 , 此 过 程 中依 据 自己 的经 验 和 体 验 , 不 在 用 应 用 数 学 知 识 ,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进学 自 己的 思 维 方 式 建 构 的 数 学 知 识 , 而 达 激 促 从 生 成 长 的 需 要 ; 是 当前 基 础 教 育改 革 的 到 深 刻 体 验 数 学 知 识 生 成 过 程 的 目的 。 也 在 要求和新 课程标准 下教学理念的推 广。 此 过 程 中 , 师 应 充 分 估 计 学 生 可 能 遇 到 教 的问题 , 予以适 当地启发和指 导。 并 1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 学的理论基础 例如 , 讲 “ 圃的 定 义 ” 课 , 在 椭 一 为让 学 建 构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是 体 验 式 教 学 的 教 生 更 生 动 地 理 解 和 体 验 椭 圆 的 定 义 , 让 可 育 学 依 据 。 理 论 强 调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主 动 学 生 跟 随 老 师 一 起 动 手 画 图 : 一 条 定 长 该 取 探 索 , 动 发 现 和 对 所 学 知 识 意 义 的 主 动 的 细 线 , 其 两 端 固定 与 纸 上 的 两 点 : . 主 将 F、 建构 , 不忽 视 教 师的 指 导 作 用 , 师 是 意 F , 又 教 , 当线 长 大 于 两 点 间的 距 离 时 , 笔 将 线 用 义 建 构 的 帮 助 者 、 进 者 。 此 思 想 指 导 拉 紧 , 纸 上 慢 慢 移 动 , 画 出 的 图形 , 促 在 在 所 就 下 , 师 要 善 于 利 用 各 种 教 学 媒 体 来 创 设 是 椭 圆 。 教 情 境 、 行协 作学 习和 会 话 交流 ; 生 也 应 进 学 引导 学 生 一 起 探索 : 变 细 绳 的长 度 , 改 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 主动 学 习和 探 索 , 构 画 出的 图 形 有 什 么特 点 ? 迹 上 的 点 是 怎 建 轨 所 学知识 的正确意义 。 么 来 的 ? 画 椭 圆 的 过 程 中 , 变 的 是 什 在 不 在 数 学 体 验 教 学 中 强 调 的 “ 师 要 积 么 ? 教 极 创 设 情 境 、 生 自主 对 数 学 学 习 过 程 进 学 通 过 学 生 自己 动 手 操 作 画 出 椭 圆 , 体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方 式 ” 学 生 的数 学 学 习 活 动 不 应 只 限 于 接 受 、 忆 、 仿 和 练 , 记 模
《 学 心 理 学 》 为 : 要 使 教 学 信 息 有 效 地 传 递 , 现 教 学 教 认 “ 实
效 果 的最 优 化 , 须 合 理 地 设 计 教 学 的 信 息 必 环 境 , 教 学 的信 息 环 境 和学 生 的 心 理 环 境 使 之 间 形 成 和 谐 的统 一 .罗 杰 斯 认 为 : 有 效 ” 最 的 学 习 方 法 就 是 让 学 生 体 验 到 自 己面 临 的 实 际 问 题 . 教 学 过 程 中 , 设 一 个 恰 当 的 在 创 情 境 ,可 以 使 学 生 产 生 一 些 “ 识 冲突 ” 认 或 “ 理需求 ” 心 ,学 生 的 体 验 欲 望 油 然 而 生 , 学
师 应 根 据 教 学 内容 和 学 生 的 实 际情 况 , 当 恰 地 运 用 多 种 手 段 创 设 情 境 , 助 情 境 激 起 学 借 生 相 应 的直 觉 情 感 , 学 生 走 进 自己 的感 知 让 世界 , 体验 知识 背 景 , 知识 构 成 和 知 识 应 用 ,
习 , 中数 学 课 程 还 应 倡 导 自 主探 索 、 手 高 动 实 践 、 作 交 流 、 读 自学 等 学 习数 学 的方 合 阅
式 .这 些 方 式 有 助 于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程 成 为 在 教 师 引导 下 的 使 “ 创 造 ” 程 . 是 长 期 以 来 , 应 试 教 育 再 过 但 在 的 影 响 下 , 生被 动 学 习 , 习 兴 趣 不 高 , 学 学 对
题 意 识 和 创 新 精 神.
析. 程 目标 是 教 学 目标 的直 接 参 照 , 师 应 该 按 照课 程 目标 的 课 教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1体验 式教 学概述
体验式教学 , 顾名思义 , 强 调 体 验 的重 要性, 重 视实 践 在 学 习 中 的 作 用 要 求 教 师 在具 备 体 验 式 教 学 理 论 的 前 提 下 , 在 教 学 之具 备可 操作性 , 让 学 生 在 数 学 的 体 验 中 获得 知 识 , 发 展 提 出 问题 、 分 析 问 题 及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以更 加 积 极 的 态 度 学 习 数 学 ,
2 . 1确定 体验 目标 体 验式 教学 , 其 体 验 并 不 是 毫 无 目的 的体验 , 而 是 为 了 更好 地 实 现 教 学 目标 , 因
到的问题 , 并 在 学 生 学 习过 程 中 适 当 的给 化 , 使学生能更容易快速学习 、 理解知识 。
2体验 式教学法在 高 中数学教 学中的 予指导 。 例如 , 在 学 习 椭 圆 定 义时 , 可 以让 应 用 策 略 学生 和 教 师一 起 根 据 一 定 的 要 求 来 画 出椭 3结 论
每 年 可 以 按 照 五 万 元 标 准 领 取 养 过 程 中 有 意识 的 创 建 数 学 教 学 场 景 , 并 使 退 休 后 ,
2 . 5与 多媒 体技术 相 融合
随着 科学技 术的快速 发展 , 教 育 领 域 逐渐充实和很 多现代化的工具 , 多 媒 体 计 算 机 辅 助 技 术 逐 步 被 大 多 数 教 育 者 所 采 众多的优势 , 可 以 有 效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积

引 入 到 日常 教 学 中 , 结合 教 学 内 容 、 教学 目
教 师 在 课 堂 中 成 功 设 置 一 定 的 情 景 标 , 有 目的 、 有 目标 、 有 重 点 的 运 用 多 媒 体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作者:仇清钟来源:《江西教育C》2018年第12期摘要: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理解新知识,发展和形成新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敢于尝试应用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带来新型学习体验,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体验式教学比较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探索活动,以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为主,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以合理选择知识内容为依托,使其在体验中自主探索、分析和归纳数学知识的规律,初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营造真实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体验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营造真实学习情境是惯用的一种方式,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在情境中教师以固有的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图片、视频、故事、谈话等方式模仿数学家的思维活动。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高中生在体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难点与重点。

在开展“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学时,教师利用古诗《题西林壁》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不等量关系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数量关系,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初步体会不等关系的普遍存在,了解学习新知识的意义。

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情境:出示交通标志(限速、限高、限宽),商家打折海报(一折起、低至几折),产品含量指标等,搭配问题:这些信息表示什么含义?如何表示其中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分析各种不等关系,尝试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之后,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销售收入问题与实际生产安排问题,组织他们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同伴交流讨论结果,并说明式子的具体含义。

上述案例,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真實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使其在体验中发现新知识,让他们在情境中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关系。

二、选择日常生活素材,深化学生体验感悟高中生已拥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他们可将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整合在一起,将生活体验迁移至知识探索中。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作者:韩武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15期韩武瑞安市塘下中学,浙江温州 325204摘要:在新课改中,需要数学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更多教学活动,这就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有效地学习数学。

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兴趣,这就可以很好地提升数学学习体验感,有利于展开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常常会因为教学方式、内容的匮乏,让有些学生逐渐失去数学学习兴趣,这就说明学生的体验感较低。

而体验感与数学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关联,当学生拥有充足的体验感后,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可以起到促学作用。

1 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概述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可以在课堂中感受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自信感,又可以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产生乐趣,这就可以增强数学学习体验感。

并且,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中,需要教师可以体现出学生的能动作用,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2.1创设生活情境,带动学生进行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会用生活中存在的关系、事物进行举例,让学生可以尽快地学习教材课本中的数学知识。

那么,可以在该种方式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将多个生活事物结合教材知识,逐渐将学生引入情境中,既可以增强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就有利于展开数学教学。

比如,在教师教学《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时,在该部分内容中,要求学生可以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为了直观地让学生观看,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有这些结构特征的物体展示出来,带给学生较好的学习体验。

首先,教师可以展示多张平面图形,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问这些图形你们熟悉吗?分别是什么呢?”,这会帮助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知识。

然后,教师展示多个建筑物、物体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问这是什么建筑或物体呢?是什么形状呢?怎么区分呢?”,这会让学生思考各个物体的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探析【摘要】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认为只有学生学会了才能够去做,这种教学观念导致教学的成败仅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生不能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了学生学数学的“内化”作用,因此,教改中要求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数学的“内化”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可结合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开展一些具有实践性的数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在高中数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数学教学是进行数学抽象与数学应用的实践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数学实践方面需要大力加强,注重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1.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背景体验式教学,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庞大、内容较多较难,并且很多是抽象的概念和定理,不易理解和掌握,加之高考的比重较大,很多学校都采取题海战术不断地重复练习,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和畏难心理。

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恰当的应用体验式教学,能带给学生新的学习感受,改变传统课堂的弊端。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的推广。

介绍了在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堂空间中,有效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若干要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1]
此次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观察”、“探究”、“实践”、“实验”、“模拟制作”及“设计”等体验性活动。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及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合作交流,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的教学活动中理解和应用知识,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能力,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的推广。

1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体验式教学的教育学依据。

该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此思想指导下,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和探索,建构所学知识的正确意义。

在数学体验教学中强调的“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体验、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并积极参加实践探究活动”,正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正是这些理论,支撑着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2 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要点
2.1 创设教学情境: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高中教师在教学环境的制约下,把模仿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挖掘数学认识问题的动机、内在的联系以及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情节做为主体的教学手段。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数学,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的概念、重点和难点,从而激发其兴趣和内在的积极情感。

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成功应用体验式教学的关键。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可设计如下教学情境:[3]
很多同学的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不同的保险,如分红险、教育险、理财险等,以某同学购买的从1岁起每年交1万,连交20年,到60岁以后每年领取5万元的退休金,同时前20年每年返还1000元的险种为例,要求同学们将买保险和存银行利率为4%且活到80岁作比较,究竟是保险公司赚钱呢,还是同学获利多?待学生稍思考后,数学教师可点明两者之间可能会产生好几百万的差距,学生大惊,由此产生了认识上的冲突,因此迫切想了解所学内容,这就为新课讲授创造了心理条件
2.2 鼓励学生融于情境,体验学习,建构知识
教师在课堂中成功的创设了教学情境后,鼓励学生体验情境、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建构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深刻体验数学知识生成过程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予以适当地启发和指导。

例如,在讲“椭圆的定义”一课,为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和体验椭圆的定义,可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画图:取一条定长的细线,将其两端固定与纸上的两点:F1、F2,当线长大于两点间的距离时,用笔将线拉紧,在纸上慢慢移动,所画出的图形,就是椭圆。

引导学生一起探索:改变细绳的长度,画出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轨迹上的点是怎么来的?在画椭圆的过程中,不变的是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出椭圆,体验椭圆的形成过程,就很容易理解椭圆的定义了。

2.3 指导合作交流,加深感悟体验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同龄之间的交流是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

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一个好的数学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体验、沟通、合作与探究的课堂。

在学生通过教学情境和例题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能力之后,教师应该能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向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题材和情境,例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由浅到深的练习和变式练习,并在学生的讨论中适当的加以引导、点拨和评价。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体验。

2.4 课堂反思小结,实现知识内化
数学反思是自觉地对数学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和再体验的过程。

课堂反思小结是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一道重要的程序,通过反思总结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总结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以及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总结此题还有无其他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反思总结做错题的原因:是解题方法不对,还是审题不清或计算错误等等,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体悟,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2.5 安排课后作业,鼓励课外拓展体验
课后作业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

课后作业除了布置常规的练习册作业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如走进社会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组织数学讲座、组织数学趣味活动等。

成功的课外学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拓数学视野,增强数学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

3 结语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先进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还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上。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
[2] Kolb D.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4:41.
[3] 黄光荣.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4] 潘玥舟.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