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关于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样,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因为均衡发展、教育机会平等在法制层面和理论层面上,似已基本解决,但如何付诸实践,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由于各地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旺盛需求与长期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随着教育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矛盾正在逐步演化为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特别是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基础教育也出现了比较显着的非均衡发展趋势。有关人士认为:基础均衡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教育的社会定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以及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等,进一步探寻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市场经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引言

由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丰富,论者们见仁见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界定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它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资源调

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还有观点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最后,也有观点认为,在空间结构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时间进程上,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并能够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就其实质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受教育者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具体而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优质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就学过程中得到同等的对待与支持;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实现,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儿童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及条件。

结合研究者们的已有观点,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对教育横向结构方面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群体之间和教育纵向结构方面的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配置均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教育的社会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初我国就有了“基础教育”的提法,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基础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社

会定位还不够准确。什么是基础教育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国际教育组织对此的界定与揭示。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做出了一全新的界定。它指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1990年3 月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和基本的学习内容。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在1996 年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更是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显然应该包括可能接受其它各级教育所需的全部知识,不过,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从国际教育组织对基础教育本质的界定来看,它不仅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而且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存、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它集中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全民性”。

由此来看,笔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是每一个人能在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它的本质在于“基础性”和“全民性”。基础教育要奠定好儿童、青少年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生产劳动的基础,它是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

人而不是部分人,应该体现出“基础”的品性和“全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具有自己独立的、不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价值。从对社会的意义来看,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这意味着基础教育不仅承担有满足和促进每一个人获得发展能力的使命,同时也具有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价值,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使命。基础教育虽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和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这并不是基础教育的最根本价值。基础教育是对所有未来国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不是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而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不定向的非专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要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基。基础教育不仅是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需,它不仅要奠定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还要奠定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

二、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论者认为,“均衡”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用以指称物体在受力相等的情况下所处的静止状态。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歇尔引入经济学,主要指经济活动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相当的状况。为了合理地配置人类有限的资源,达到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均衡,经济学家提出了市场均衡理论。实际上,教育均衡发展不过是经济均衡发展的移植。也有论者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均衡”即是“平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也就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体现出平衡的特征。总体来说,论者们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认识是不一的,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过程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针对现实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它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即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

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分配,既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分配。①从宏观上讲,它主要是解决区域间办学条件的失衡问题,在区域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扶持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教育,缩短地区间教育条件差距,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讲,它主要解决区域内学校间教育质量的失衡问题,在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改造薄弱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缩小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也有论者指出,这里涉及的教育资源应该是优质教育资源,如良好的物质设备、充足的教育经费、合格的师资力量、相应的社会资源等。

2、受教育权平等实现的过程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以及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问题。它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资源调配,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②因此,从制度层面来说,它涉及到三个相互递进的层次:一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制订,确保每个人享有和承担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调整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为每个公民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三是学校通过公正的制度化管理,以及教师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确保教育结果的相对均等。

3、教育系统内外要素的均衡化

有论者认为,教育均衡发展涵盖教育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均衡发展,教育领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教育各要素内部的各组成单元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教育各阶

①《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34页

《教育均衡发展:一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38页

段之间的均衡发展。③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是指:教育系统内基础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类型教育的发展相比较要均衡;基础教育区域发展要均衡;参与基础教育活动、承担有基础教育任务和责任的中小学发展要均衡;基础教育之教育、教学活动发展要均衡,以实现基础教育对象即学生的均衡发展。

4、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化

从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着眼于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即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如一个县、地区,或省的范围内,在教育硬件投入方面,实现国家及地方政府投入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初步实现公民之间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公平。④也有论者着重提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认为它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提供充足的保证。⑤另有论者提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着眼点应主要放在县(市)一级,使县域内各类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论者们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不是平均化、一律化,也不是静态的、局部的,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整体的、特色纷呈的发展过程。其特点如下:一是相对性。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教育基础的差异性,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相对的状态,而不是搞绝对的“平均主义”。均衡发展的目标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促使所有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既要鼓励教育发达的地区,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的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发展速度

③《试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问题》,《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43页

④《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24页

《关于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思考》,《教育评论》,2002年第4期25页

慢、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的地区和学校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因而,这是一种积极发展、分类发展,而不是限制发展、平均发展。二是动态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静止的、机械的、短期的,而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又从均衡到新的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持续推进过程。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对孩子“能够上学”发展成“能够上好学校”,从过去的“有教师任教”发展成“择教师任教”。为此,基础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在迈向均衡化的过程中,实现阶梯式发展、螺旋式上升。三是整体性。这意味着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既要抓好物质层面的建设,也要抓好观念、制度层面的建设。在具体实践中,要在坚持观念、制度、物质等层面共同推进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寻求实现均衡的有效途径。可以首先选择改善办学条件、技术装备等“硬件”作为突破口,也可以从“软件”建设入手,以“软”补“硬”,以“软”促“硬”。也有论者认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指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也指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尽管在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可以突出物质条件的均衡,但这决不是教育均衡化的全部内容,而且其最终目标是基础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四是特色性。均衡发展不是要千校一面,而是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均衡发展与办出特色是不矛盾的,每一个学校都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要建立特色学校机制,学校通过形成特色来形成相对稳定的育人模式。从这种意义上说,均衡化的教育也就是特色纷呈、生机蓬勃的个性化教育。⑥为此,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存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五是历史性。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进《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江苏教育》,2002年第7A期,39页

步、经济的发展,其内涵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大多数国家为实现义务教育目标而努力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含义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大多数国家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基本的教育。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既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群体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又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均衡发展的机会,即满足所有人最基本的学习需要,给每个人所应得到的或应给予的。也有论者认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是要使基础教育的对象,即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成为合格的公民和劳动者,这在我国历史发展上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才能有这种明确的最求。⑦

认识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理论对实施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是教育权利问题,受教育者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或者也叫教育人权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但是目前对这一教育公平理念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不仅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老百姓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所谓“好学生上好学校”、“好学校招好学生”,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长期以来,精英主义思想一直在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这与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违背。第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教育具有平等化的功能,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衡器、稳定器,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它能够使处于弱势状态的人群向上层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稳定。第三,均衡发展价值取向是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强迫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机会均等的教育,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湖北教育》,2002年第16期,43页

政府有义务设置办学条件相对均衡的学校,在硬件投入、校舍、设施、办学经费……方面,实现投入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初步实现居民之间义务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公民发展权利的起点的公平。

三、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总体看来,在数量、质量、结构、区域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总体表现在:一是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失衡。从地域上看,我国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分布基本一致。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无论是师资力量的配备、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学设施的配置、教育机会的均等,西部地区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城市地区都明显优于农村地区。二是教育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从教育经费的配置来看,普通高中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形成了中等教育所占份额偏高、初等教育所占份额偏低的“倒金字塔”结构。此外,同一地区的“重点校”与“示范校”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惠的教育政策,给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土壤,导致学校之间在生源质量、资金融入方面出现极大差距。三是教育发展的供需性失衡。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广大乡村地区对基础教育的需求相对不足;城镇地区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却呈现出供给不足的局面。四是教育发展的总体性失衡。种失衡主要表现为教育投入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的数额,更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五是教育发展的实质性失衡。这种失衡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之间、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教育质量有极大差距,甚至来自不同阶层子女的成

功机会都存在不平等现象。有论者认为,由于收入的差距拉大、阶层的分化加剧,不同阶层对教育资源选择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这种不均衡必然导致教育不公平问题,造成不同阶层的子女在学业成功上的机会不均。⑧具体而言:

1、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需求与教育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从地理位置看,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呈现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逐渐递减的趋势;从教育内容看,普通教育,特别是普高教育持续升温,对区域经济具有强大的、现实的生产力功能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却是持续走低,在一些地区甚至是无人问津。重视正规教育,忽视技能培训等内容的非正规教育。教育效益的实用性和现实性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区域政府的投资热情;从人员结构看,教师队伍特别是小学教师存在年龄老化问题;管理队伍特别是教育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意识和管理素质较低,接受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层次较低,教育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没有纳入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课程体系。教育执法队伍、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明显不足;从经费投向看,高等教育是教育投入的重点,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财政性支出:城区多、农村少,基本建设多、教育装备少,教师工资多、基建和教育装备少;从经费来源看,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各级转移支付为辅,学杂费为辅,其中普通高中财政投入与学杂费相当。义务教育阶段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各级转移支付为辅,学杂费为零。政府投入为主,非政府投入为辅,这既与政府实际投资能力有限不符,又与丰富的社会闲散资金和资金暗流形成巨大反差;从教育体系看,学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

⑧《均衡: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取向》,《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34页

部分,正在履行整个教育体系的功能,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明显缺位,“大教育”的体系没有形成,制约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从教育体制看,教育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教育人事体制,成为阻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比如教育干部的任免机制、行业内教师的流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职能定位。教育监督部门的职能与重要性日益突显,但是却没有法律支撑。

2、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保持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以均衡发展作为目标取向和策略选择,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目标。否则,不仅基础教育的发展会受到直接影响,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宏观上讲,主要是解决区域向办学条件失衡问题,在区域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扶持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教育,缩短地区间教育条件差距,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讲,主要解决二个地区内学校间教育质量失衡问题,在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改造薄弱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缩小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教育差距明显。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情况任务不尽相同,实现的途径、对策的选择也不完全一致。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情况更特殊,问题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因此,研究探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对策,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江苏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在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省市县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人

民群众艰苦努力下,于199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两年,江苏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又达到了新水平,教育经费有所增长,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对苏北教育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化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然而,对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新时期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照全国教育先进省市的水平,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仍然明显,有的问题相当严重。由于历史和其它原因,我省基础教育形成相对区别的苏南、苏北、苏中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板块。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情况相当突出。此外,校际之间,群体之间、校内班级之间不均衡状态也很严重。我们将从六个方面描述这种不均衡状态。一是苏南苏北区域间基础教育发展很不均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员资金等流动更加畅通和频繁。作为教育质量保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质量。而近几年,苏北地区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流失越来越多,人们形象地概括为孔雀东南飞,即苏北贫困地区的优秀教师向苏南和东南地区流动。这些流动的优秀中小学教师中不少是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直接造成有的中小学教学和管理都十分困难。正常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无可置疑。问题是怎样流动的有法有序,怎么在贫困地区留住优秀教师,减少不均衡。二是苏北地区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情况严重。资料表明,不少苏北的县重点中学、实验小学,其校园校貌教学设施、师资状况、实际年教育经费与苏南苏中地区最好的中小学几乎相等。而苏北农村的中小学,尤其一些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设施之简陋,教学经费之缺乏,实在令人震惊和痛心。而师资状况方面更令人担忧。据报载:有一个贫困县两三年内中小

学骨干教师流失到外省市157人,还有很多流向本县市的城区中。流失教师中绝大部分是乡镇中小学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不少乡村小学靠代课教师和新分配的中师毕业生挑大梁。苏北地区,特别是贫困县,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情况,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后有所改观,但仍相当严重。同时,资金向重点中学和名牌初中、小学流动。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增加,家长渴望上重点中学和名牌学校是无可厚非的。这样重点中学和名牌学校利用品牌效应,不仅吸引了优秀教师而且收取了大量各种赞助和赞助费。形成了畸形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了苏北城乡之间的不均衡。三是城市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情况突出。除了前面所述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情况外,城市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情况也很突出。在一些省辖市,高中阶段的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存在的名校与一般中学的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今年省市人代会和政协会期间,基础教育问题成为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引起热烈讨论。在大中城市,校际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而引发了择校热,不少群众强烈不满,有的地方怨声载道。而且,择校热、赞助费等等还加大了教育部门的腐败,加剧了人们对教育部门的不满,损害了教育的形象。有的地方群众竟然在行风评比中,把教育列为最差的!现在教育不均衡已经造成一定的社会不安定,有的地方已经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很多县区,特别是苏北贫困县城区,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情况十分严重。往往是一所县中和一些名牌初中、小学是一花独放或几花齐放,而其他中小学则黯然失色,难以望其项背。校际之间校园校貌、教育设施、教育经费、师资状况差别之大,令人惊讶,似乎根本不象是同一座城市的学校!四是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不均衡问题应予高度重视。虽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弱势群体,如民工子女、城乡贫困人员子女、残疾弱智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仍然应该多加关注。一些民工学校,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设施、教育经费、师资条件、

管理水平都存在严重问题,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虽然城市下岗和贫困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相对好一些,但乡村贫困农民子女受教育,特别是受义务教育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五是校内班级之间教育不均衡现象不应忽视。一些重点学校盲目扩大招生,造成同一年级班级过多,班级人数过多,学生之间实际学习水平拉大,于是就办重点班;有的学校借改革实验为名,在起始年级就办起名目繁多的所谓实验班,实际就是重点班,目的为了留住本校的初中毕业生或为了学科竞赛出名;有的学校(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竟然按学生交赞助费的多少分班,并给予不同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配备,形成人为的教育不均衡现象。甚至有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办起各种收费的培训班。虽然省教育行政部门早就明令禁止,但仍有一些学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严重干扰了素质教育的推行,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是教育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了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并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失衡。由于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中国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极不均衡。再加上中国社会体制中城乡二元结构背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中心倾向,使城市与农村的差异越来越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严重失衡状态。教育的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以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为最主要,也是最根本原因。江苏基础教育特点也基本与此相似,形成苏南、苏北、苏中三个相对差距较大的区域板块,尤其是苏南与苏北区域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这是江苏基础教育不均衡发的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难点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自然和历史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应忽视。苏北很多地方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革命根据地,不仅战争破坏损失

大,而且老区人民也贡献了子弟兵和大量财物。解放后苏北做为农业产粮区,由于当时工农业剪刀差的影响,也使积累不够,经济后劲不足。这一切还造成了文化的相对落后。在改革开放前苏北地区就已经与苏南、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有相当的差距。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差距进一步拉大,基础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加剧。

二是基础教育的投入比较低

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和教育强省,如果以更高的要求来衡量并与其他经济教育发达省市相比,那么对教育特别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还应提高。

三是教育政策上的非均衡化倾向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穷国办教育,50多年来,用较少的钱办教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绩。当经济较落后,教育经费短缺时,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一些非均衡化政策,集中财力先办好一批重点中学、名牌小学,解决国家急需人才的困难,似乎有道理,也的确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当然这种政策到底利弊如何是否经济不发达国家唯有走这条路这里暂不作评论。但这种政策的确是造成今天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因素之一。我们江苏也不例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重点中学和名牌学校政策的确调动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增加了对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促进了发展。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隐性问题和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尤其是苏北贫困地区,一些重点中学、名牌学校负债千万元或几百万元,不堪重负;本来这些地区教育资源就很短缺,大量集中资源办极少数的重点校,更加剧了城乡和校际间的不均衡状态。接着,一些不均衡的收费政策和评估政策也随之而来。还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环境不够完善。

四是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模糊

为什么新时期基础教育要走均衡发展之路均衡发展的意义和内涵是什么如果均衡发展不能落实,它的严重影响和后果上什么怎么辩证认识均衡

发展,防止偏差和失误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位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十分清楚的。认识不清当然行动不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难以奏效。认识清晰到位,工作就能主动,就能创造条件推进。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四个环节上协调相关。首先是从区域经济的发展到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这是一个政府行为的过程,反映了一个区域政府在教育经济之间的直接作用;其次是由不断增加的教育投入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过程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是教育资源实行统筹兼顾的过程;再次是正是由于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导致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一过程反映了投入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教育体系自身的协调发展水平与发展能力;最后一个环节是由教育水平的量上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一过程则不仅是教育体系培养人才能力与效率的体现,亦是一个区域内教育体系人力资本转化能力的反映。在我国,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主要是由政府进行供给的。政府不仅通过财政支持以拨款的形式建立各种学校、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促进教育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税收等协调机制促进个人对教育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过程中不仅涉及教育投入总量上的变化,同时也含有政府教育投入方式上的转变与调整。对于教育部门而言,教育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不同层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协调等影响教育部门资源利用效率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基于以上对协调关系的认识和分析,可以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关系划分为以下四个基本命题:

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教育之于国家民族,之于经济的社会的发展进步,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份。但在有些时候,对教育的重视,往往又仅停留于“口惠而实不至”,

或者“打大雷下小雨”,结果是导致教育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不相适应甚至严重脱节、滞后,以致又反过来阻碍或拖慢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的决策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快,根本无力关注教育投入,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年来,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地在教育强省、教育强市的战略决策指导下,真抓实干办教育,无论是在政策导向上还是在财政的实际支持上,其力度都堪称前所未有。各级政府都明确了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的下限, 规定教育财政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保证教育财政支出与本级财政支出比例同步增长;保障财政教育经费总量的法定增长,并高于财政收入法定增长率;制定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地区)基本标准,规定政府农村教育投入必须保证中小学的基本生均经费。可以这么讲,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基础教育投入的不可缺失的先决条件。由此,政府要在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中占有主导地位,在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强化对困难地区和学校的政策倾斜,少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

二是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温家宝同志指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人现代社会。”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何等重要。仍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又是建立在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上的。没有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将是一句空话。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平衡分布、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装备、校园校舍的建设等等,都需要花钱,而且要花大钱。但办教育的效果,又不是立竿见影的。这就需要决策者具有立足当下、着眼将来的长远目光。同时,还要以大局思维来思考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关系这个问题。否则,便可能会被目前的利益遮蔽

双眼。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当前”。

三是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使得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教育基础的差异,基础教育的非均衡性是客观存在的。基础教育均衡只是一种教育的理想,其发展之路往往是一条从不均衡到均衡,又从均衡到新的不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探索发展之路。过去均衡的,发展到现在不一定均衡;现在均衡的,发展下去也不一定均衡。但综观这一轨迹,其不断发展是不容置疑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过去我们常做的狠抓示范,狠抓“点上开花”,也不是简单的“扶弱抑强”,以牺牲示范学校的发展、使示范学校“削峰填谷”作为代价,使所有学校都“齐步走”。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努力把低水平的教育抓上去,逐步减少直至消灭薄弱学校,不断壮大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高优质资源的共享度,使更多的人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不仅要鼓励部分学校勇于“冒尖”、先“富起来”,做“领头雁”,而且更注重“冒尖”的学校能够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带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共同提高。正是由于这样大面积的阶梯式发展,螺旋式上升,整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会成为可能,整个基础教育的水平将会由“聚沙成塔”实现整体的提升。

四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已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指出:“促进世界全体人民(不论国家、地区、种族、性别和贫富)的教育和技能发展,消除愚昧无知,大力培养人力资源,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自教育活动产生以来,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实,自古以来,有关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并不少见。泰雷克指出,“教育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健康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教

育可以使公民变为理性的人。”亚当·斯密认为,“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是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大卫·李嘉图指出,“教育是训练好习惯、培养上进心、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工具,如果没有教育,人们就会贫穷。”不仅西方学者,中国哲人先贤们早在2000多年以前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教育也是一种投资,而且这种投资符合经济发展趋势,是科学的。”一经济学家曾打了个这样的比方,“如果我们用10亿元集中投入一两个项目,很可能一两年就可以见效益;如今,我们用10亿元进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投入,一段时间或者若干年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仔细剖析这些论述,笔者以为,正是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受教育人的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从而为今后社会的发展创造财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反哺共生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后因,二者因果相承,相克相应。明确了这一关系,对推动区域经济条件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性发展的路径

教育进步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建立教育正常运行的秩序与规则。从上而下建立规则,从上而下健全法律法规,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宏观层面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教育行政监督的法律支撑缺位,虽然区域实践与探索带来区域性的短期繁荣,但却给区域经济社会与教育持续地、均衡地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或者消极的响。在今后教育体制改革中,政府行为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建立起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为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一)强化宏观调控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优质文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及意义

[优质文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及意义 (一)开展自评自查 对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评估表》(豫教督导【2012】199号附件 1),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自评自查。 (二)规范管理档案 总体要求: 1、全县需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2、档案标准要高。 3、一切数据必须以年报数据为准,重点关注学生人数、班额、图书仪器、辅助用房、设施设备及场地等指标。 4、所有佐证材料体现原始性、丰富性。 5、所有数据做到横平竖直,前后一致。 6、所有初中、成建制小学建档,具体以年报为准。各中心小学负责指导辖区成建制小学的建档工作。 7、各初中与对口小学要做好学籍衔接。 8、近六年是指:?09年7月—10年9月,?10年7月—11年9月,?11年7月—12年9月,?12年7月—13年9月,?13年7月—14年9月,?14年9月—15年7月。近三年是指:?12年7月—13年9月,?13年7月—14年9月,?14年9月—15年7月。 一、学校档案分类 (一)市、县、区和学校自评自查资料及相关证书、证件; (二)学校自存的档案资料; (三)学校相关处室应存放档案资料。

二、档案内容 (一)自评自查资料及相关证书、证件 1(对照评估细则《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试行)》逐项自评表; 2(对照评估细则表?-2: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自评表; 3(省辖市或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验收合格证书或相关资料; 4(省辖市或县(市、区)有关部门对学校实验室等验收合格证书或相关资料; 5(省辖市或县(市、区)卫生防疫部门对学校食堂检查验收合格证书; 6(学校平面图(显示布局、面积等数据)。 (二)学校自存的档案资料 1(小学近六年、初中近三年学籍档案(含各年级、班级学生名册及成绩册;近三年毕业生各科合格情况统计表;小学近六(五)年或初中近三年入学情况登记表;近三年小学六(五)年巩固率或初中三年巩固率资料;上一学年辍学情况登记表及统计表等); 2(小学近六年、初中近三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资料; 3(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达标情况统计表;(对口科室:体卫艺科) 4(学校总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 5(全校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含姓名、性别、年龄、教龄、学科、学历、职务或职称、工资等)及学历、职称情况统计表;教师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复印件); (二)学校自存的档案资料 6(校长、教师培训资料及校本研修(校本教研)资料;7(近三年来,每学期教师绩效考评及绩效工资发放资料; 8(近三年学校公用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含教师培训、教学设施设备购置经费明细情况等)、统计表及相关账册(复印件);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与原则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得重要手段。作为公共品得义务教育,其均衡发展得内涵有着内在得独特性,就是一个包括了区域均衡、学校均衡、个体发展均衡以及投入均衡、产出均衡等复杂得、多层次得概念。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坚持平等原则、弱势补偿原则、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参与原则与效率原则。 什么就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得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得,就是义务教育发展得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得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与普及性,就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得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得关键。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得同时,党与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 006年修订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得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得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得目标与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得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一就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得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得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得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就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得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与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得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与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得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三就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与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与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与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四就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知识资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什么是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一项既定不变的方针,更是一个螺旋式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办学条件的改善只是“初步均衡”,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才是“基本均衡”。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边远山区学校建设问题;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建设问题;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在当物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教师,实现教育公平。 三、国家确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

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一)一个门槛(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区)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区),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 (二)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 1、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差异化系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数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合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 2、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四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的17项指标来进行,每个指标赋一定分值,总分为1000分;达到85分以上的县方可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考虑到省情不同,要求省级在制定实施办法时,可适当增加对县(区)级政府工作评估指标。 (三)一个参考。指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一个县是否实现基本均衡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将会起到什么作用?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 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 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 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 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 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

均衡发展心得体会

均衡发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最近我校组织观看了“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展播”节目,让我深受感触,现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在养成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不等于“样样都要好”。对学生不要“求全责备”,应该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这方面行那方面不行,有的学生那方面行这方面不行,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行。“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对学生不要“抑长补短”,应该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落后一点,而在另外方面特别好一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长处。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和兴趣特长。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结构、内容、形式多样化的课程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和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发现、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得到不同方式的对待,支持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发挥个人所长,充分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实施者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其责任应主要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此外,改造薄弱学校、保障弱势群体子女享受同等义务教育待遇,也是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有,推进义教均衡发展中必然出现一些难点问题,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衔接问题,也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只能一马当先、主动作为。 均衡发展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庆幸自己能第二次参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有**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级讲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轻松搞好教学工作》、**讲师的《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副教授的《语文常用工具书》等以及太师三附小两位老师的作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听取了几位教授、讲师的报告,认真研究了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了心理健康指导,从理论上学习了教育科研方法,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莫过于**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她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中让我更加的体会到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为师之魂、育人之需,

浅析城乡基础教育如何均衡发展

浅析城乡基础教育如何均衡发展 金林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 在尊重和追求和谐的今天,教育公平被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教育公平的研究存在区域、民族、城乡、层次、性别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而教育公平又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观存在的地区、城乡和学校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这一现实,通过多方面详细的调查研究,从而提出以下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重点倾斜,同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推进农村学校合理化分布,以推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城乡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发展的缘由及我国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现状 一、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认识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 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知识大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为什么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两个平等一个公平”:一是教育权利平等,即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教育过程平等,即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学生在受教育年限、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同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教育条件。三是教育结果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4、“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申报认定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教育部于2012年5月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启动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河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受省政府委托,2013年组织部分省督学和专家对全省第一批符合条件的29个县进行了评估验收。 5、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的程序有哪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分为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四步。 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一级的责任主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分别是谁? 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下发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文件规定:“县级政府是本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县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县级发改、财政、建设、规划、国土、人力社保和教育等部门是具体责任单位”。 7、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一)一个门槛(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才有资格接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 (二)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 ①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评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现状及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基础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调研时间: .4.16—— .5.4 调研对象:语文老师(石老师)、数学老师(倪老师)、英语老师(雷老师)物理老师(李老师)调研目的:了解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调研方式:电话访问、网络、QQ访问 四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都曾经当过班主任老师。 对四位老师的采访过程如下: 我说:老师,你好,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能够问你几个问题吗? 答:好,我现在没事,你问吧。 问:老师,请问您认为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吗?有怎样的问题呢? 石老师答:中国当前的教育确实是出了问题。我认为有以下

几个问题:(1)教育的目标不正确了,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活得更有质量。可是教育却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甚至孩子会厌学逃学,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反抗。(2)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长期下来,几乎把有灵性的人培养成了能“适应环境的笨蛋和庸才”,都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教育下,当然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可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是必然的。(3)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是速成的。即为了高考,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学习计划。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去努力的学习。 问:老师,请问您觉得基础教育重要吗? 倪老师答:肯定是重要的。就比如说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特殊的。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每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它也是以后教育的基础。从每个孩子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能让她的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于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小学孩子是懵懂无知的,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能使她们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发展,更能让她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环境意识等。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黄金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思考建议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这一切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正如邓小平所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对人 类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生产力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比物质生产力显得更为重要。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和重要支撑。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是社会进步的保障,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公民依法享有基本人权的问题。就是要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不平衡发展,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地方化,以及某些政策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基础教育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二、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表现在:从空间结构看,反映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之间,具有不同学习潜质的学生之间所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对待的差异的存在与扩大;从时间进程看,表现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从教育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将长期存在;而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基于国际标准提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 (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必学知识)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①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②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③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一)一个门槛(一个前提) “一个门槛”(一个前提),就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10项指标:生均占地面积、生均绿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小学科学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音体美器材配备、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数、学生与教职工之比、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备注:以上具体数据详见《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两个文件。 (二)两个要素(两项评估) 两个要素(两项评估),就是校际间均衡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 1、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这8项指标,用专门公式,分别计算全县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得出小学、初中校际均衡状况。 验收标准为:差异系数小学≤0.65,初中≤0.55。 2、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督导评估,以量化打分方式进行。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项A级指标,23项B级指标,34个评价要点,总分100分。 验收标准为:评估分数必须达到85分以上。 (三)一个参考(一个重要参考) 一个参考(一个重要参考),就是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结果。 验收标准为:得分必须达到85分以上。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四个“一票否决” (1)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一年存在不达标情况; (2)教育系统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县不得申报; (3)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 (4)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