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分及作用

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分及作用
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分及作用

五大连池矿泉水主要成分及作用

饮用天然矿泉水首要的要求是,9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组分—锂、锶、锌、碘、硒、偏硅酸等,必须有一项以上达到所规定的界限指标要求,方可称其为饮用天然矿泉水。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游离二氧化碳和,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锌、碘化物均≥,硒≥,溴化物≥,偏≥25,游离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总固体≥1000。市场上大部分矿泉水属于锶(Sr)型和偏硅酸型。

五大连池矿泉水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北部的五大连池因火山熔岩堵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火山堰塞湖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其特产铁硅质重碳酸钙镁型低温火山冷矿泉,系在火山爆发过程中,地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于地下水,对周围岩石进行长期溶蚀孕育而形成,是世界三大著名冷矿泉(法国维希、俄罗斯高加索、中国五大连池)中品质最优异的矿泉水。

【1】低温含气,可达1500MG/L,具有浓重的矿化口感,清爽中略带微微苦涩,饮之清凉可口,深层解渴;

【2】富含多种重碳酸盐和钾、钠、钙、镁四种宏量元素以及钡、锡、氟、硅、锶、铁、铬、锌、钴、钼、硒、镍十余种微量元素,并且各种盐份和离子比例与人体所需基本一致,能很好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

五大连池矿泉水主要成分(MG/L):

钾(K)---- 铁(Fe)---- 钠(Na)---- 60-75 钴(Co)---- 镁(Mg)---- 75-90 碘(I)---- 钙(Ga)---- 95-110 硒(Se)---- 锌(Z n)---- 偏硅酸(H2SiO3)---- 65-75 锂(Li)---- 二氧化碳(CO2)---- >1500

锶(Sr)---- ----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五大连池矿泉水所含成分主要用途:

1,偏硅酸:硅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般以偏硅酸对人体、生长等具有保健功能。有关资料报道:偏硅酸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软化血管的功能,可使人的血管壁保持弹性,故对、心血管和心脏疾病能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水中硅含量高低与发率呈负相关。硅在骨骼化过程中具有生理上的作用,它对骨骼化的速度有影响。

2,钾

3,矿泉水富含钙,常饮矿泉水能弥补钙不足,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4,锶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中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锶。锶主要分布在骨骼中,约占人体锶总量99%.锶与血管的功能及构造也有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锶在人体内与钠竞争吸收有关,从而减少钠的吸收而增加钠的排泄,可防止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5,钠是维持人体体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对神经肌肉的兴奋起到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水中的钠对血压有影响,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美国心脏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制饮用水的钠含量在每升20毫克。

6,溶解性固体包括水中钾、钠、镁、碳酸盐、氯化物、重碳酸盐等微量元素。据资料显示,美国经对93个城市的调研,常饮溶解性总固体含量高的水,死于心血管病、心脏病、癌症和慢性病的机率比常饮溶解性总固体低的水要少些。

7,镁:心血管的正常功能需要镁。镁也是维持肌肉弹性所必需的,对神经的正常功能也有帮助。含镁的硫酸盐矿泉水可预防和治疗慢性便秘,很适于老年人饮用,最近的研究发现,镁可提高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的活性。它具有清除细胞过氧化物和保护细胞免于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还发现,镁可以抑制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过氧化脂质的升高。镁在我国的矿泉水中每升为几毫克到几十毫克。成人每日需要镁量约为200-300mg。研究发现,矿泉水中钙镁的比例是3:1时最为合适。这个信息无疑对矿泉水的生产厂家极为有利。

8,钾:对心脏跳动和神经传导也有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矿泉水也是钾的主要来源之一,不用到医院里去买,我们国家矿泉水中钾的含量还是比较高的。

9,锌:锌是一种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其丰度仅次于铁,处于第二位。它在人体里的总量为到克,约为铁的1/2。它参加了300多种酶的构成,因而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锌是睾丸维持正常生理作用必需的阳离子。人群调查发现,男性缺锌会引起性发育不良。锌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儿、儿童更为重要,还能够增强

儿童的食欲。在缺锌地区,青少年发育迟缓,表现为生长缓慢、侏儒、性器官发育不良。锌能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加速溃疡、痤疮、外伤愈合。所以,我们在受伤时补充一点锌是非常有必要的。锌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锌对阻止老年的神经性耳聋也有预防作用。成年人每天需锌10-15mg,儿童每天约需锌kg体重。动物蛋白中锌含量较多。大量研究证明,以谷类为主的国家,特别是落后地区,人群缺锌相当普遍。我国含锌矿泉水不太多,已发现的含锌矿泉水应很好地开发利用。

10,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的重要作用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结构中的必需成分。这种酶与维生素E在代谢方面的功能相似,在细胞抗氧化物防御机理中起着首要作用。硒的免疫功能作用是近两年研究的热门之一。这些研究证明硒在吞噬细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细胞膜,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硒有抗癌作用,某些癌症高发地区,已开始使用硒进行癌症的化学预防。目前推测,脂类的过氧化作用和伴随发生的细胞膜破裂,是引起白内障的原因。硒有增高视力的作用。北京空军总医院用硒维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000多例,总有效率达到%。硒已被列为可预防多种疾病的微量元素。所以,我们的矿泉水产品中如果含有硒的,也应该好好的开发利用,造福人类。

以我国天然矿泉水含量达标较多的偏硅酸、锂、锶为例,这些元素具有与钙、镁相似的生物学作用,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骨骼钙化,防治骨质疏松;还能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脏,降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偏硅酸含量高低,是世界各国评价矿泉水质量最常用、最重要的界限指标之一。矿泉水中的锂和溴能调节活动,具有安定情绪和镇静作用。长期饮用矿泉水还能补充膳食中钙、镁、锌、硒、碘等营养素的不足,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肿瘤,防治高血压,与也有着良好作用。此外,绝大多数矿泉水属微碱性,适合于人体

内环境的生理特点,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疲劳恢复。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器官口腔、咽、胃、肠和分泌消化液的肝、胆、胰组成。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经过系列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是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共同完成的,是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机械过程。食物经过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成食糜,增加与消化酶、肠粘膜的接触,以利分解和吸收。 食物的吸收是由胃、小肠、肝、胆、胰分泌的消化液、各种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最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经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中,输送到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吸收的全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消化和吸收是一个连续的以消化系统为主,多个系统参与调节和控制的综合性生物过程。 (一)咀嚼 人体对食物进行再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咀嚼和吞咽。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磨碎,舌头的充分搅拌,与唾液混合成滑润的食团,经食管送入胃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这就是馒头在口腔中反复咀嚼时,甜味的来源。 充分咀嚼对食物的消化十分重要。该过程将食物切磨成小颗粒,为下一步食物消化做好准备,如小颗粒可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对肠粘膜有保护作用;食物颗粒与肠粘膜接触面积可大大增加,营养物质可以充分被吸收。咀嚼动作和食物的香味可反射性刺激胃肠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为营养物质的吸收做好准备。老年人、牙齿脱落不全、口腔疾患、吞咽困难等均可以降低咀嚼效果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唾液是口腔分泌的一种无色的液体,全天约分泌0.8~1.5L,主要成分有99%的水,其他成分是K+、HC0 -、Na+、Cl-,其中K+’浓度是血浆浓度的7倍,呕吐、大量流涎等可丢失大量水和K’,也影响食物的消化。 (二)吞咽 食物经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称作吞咽。咽部、食管的组织结构完整、弹性良好

微生物培养基成分及其用途

[Note]:When cultivation of Bacillus,5mg of to MnSO4.H2O may be added . It is favorable to promote spore formation . 适用范围:产气气杆菌、粪产碱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变种、地衣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尘埃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深黑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戈尔斯德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产氨短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凸形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亚黄八叠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发酵单孢菌 3. Azotobacter Medium (固氮菌培养基) KH2PO4 0.2g K2HPO4 0.8g MgSO4.7H2O 0.2g CaSO4.2H2O 0.1g Na2MoO4.2H2O Trace(微量) Yeast axtract(酵母膏) 0.5g Mannitol(甘露醇) 20g FeCl3 Tract(微量)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gar (琼脂) 15g Adjust (调) pH to 7.2 适用范围:固氮菌、胶质芽孢杆菌 4. Corn Meal Medium (玉米粉培养基) Maize flour (玉米粉) 5g Peptone (蛋白胨) 0.1g Glucose (葡萄糖) 1g Tap water (自来水) 1000ml [Note]:Boil the mixture i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distribute the medium into 18ⅹ18 mm tubes , each contains 10 ml of the liquid , then autoclave at 121℃for 1 hr . again (15磅蒸煮1小时,分装入18ⅹ18毫米试管,每管深度达6厘米。15磅再次灭菌15小时。) 5. Lactic-bacteria Medium I (乳酸菌培养基I )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7.5g Peptone (蛋白胨) 7.5g Glucose (葡萄糖) 10g KH2PO4 2g Tomato juice (西红柿汁) 100ml Tween (吐温) 80 0.5ml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900ml pH 7.0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 6. Lactic-bacteria Midium Ⅱ(乳酸菌培养基Ⅱ) Lacto-casein peptone (乳酪蛋白胨) 10g Beef extract (蛋白胨) 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 5g Glucose (葡萄糖) 5g Tween (吐温) 80 1g K2HPO4 2g Na-acetate (醋酸钠) 5g Diamine citrate (柠檬酸二胺) 2g MgSO4.7H2O 0.2g MnSO4.H2O 0.0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 pH 6.5-6.8 适用范围:植物乳杆菌(胚芽乳杆菌) 7. Peotone Glucose Yeast extract Medium PGY (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Peptone(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 (酵母膏)5g Glucose (葡萄糖)1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1L 8. Glycerol Agar (甘油琼脂) Peptone (蛋白胨)5g Beef extract (酵母膏)3g Glycerol (甘油)20g Top water (自来水)1000ml Agar (琼脂)15g pH 7.0-7.2 9. Rhizobium medium (根瘤菌培养基)AS 9 Yeast eztract (酵母膏)1g Soil eztract (土壤浸提液)200ml Mannitol (甘露醇)10g Agar (琼脂)15g

53种常见缓冲液配制方法

53种常见缓冲液配制方法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pH3.7)取5 mol/L醋酸溶液15.0 ml,加乙醇60 ml和水20 ml,用10 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3.7,用水稀释至1000 ml,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 g,加水800 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用6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0,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取氯化钙0.294 g,加0.2 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 ml使溶解,用1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1,加水稀释至100 ml,即得。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9.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 g,加盐酸赖氨酸3.65 g、氯化钠5.8 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 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 ml,调节pH值至9.0,即得。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 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4.2 ml,再用水稀释至250 ml,即得。 巴比妥缓冲液(pH7.4)取巴比妥钠4.42 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 ml,用2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4,滤过,即得。 巴比妥缓冲液(pH8.6)取巴比妥5.52 g与巴比妥钠30.9 g,加水使溶解成2000 ml,即得。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pH7.8)取巴比妥钠5.05 g,加氯化钠3.7 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 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0.2 mol/L盐酸溶液调节pH 值至7.8,再用水稀释至500 ml,即得。 甲酸钠缓冲液(pH3.3)取2 mol/L甲酸溶液25 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 mol/L甲酸溶液75 ml,用水稀释至200 ml,调节pH值至3.25~3.30,即得。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pH5.6)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 g,加水900 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加水稀释至1000 ml,混匀,即得。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4.2 g,加1 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 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 ml,即得。 枸橼酸盐缓冲液(pH6.2)取2.1%枸橼酸水溶液,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2,即得。

几种常见培养基作用

1.中国蓝平板:含有牛肉粉、蛋白胨、乳糖、琼脂、氯化钠、中国蓝、玫瑰红等成份。是一种弱选择性(亦有学者称为无抑制性)选择培养基。成份中的中国蓝为指示剂,玫瑰红为弱抑制剂,仅能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而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发酵性革兰阴性杆菌因分解乳糖能力不同,在此平板上的菌落颜色不同,便于鉴别菌种。根据菌落形态,可做出相应的处理或报告。例如:大肠埃希菌菌落呈蓝色;痢疾志贺菌呈淡红色;鼠伤寒沙门菌呈淡红色。 2.巧克力平板:普通营养琼脂成份添加进氯化血红素,万古霉素,辅酶A。用途:除可以分离奈瑟菌,嗜血杆菌外,由于加入了万古霉素,可抑制绝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的生长,在分离培养上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用血平板来替代。巧克力平板含有嗜血杆菌生长需要的营养因子X因子和V因子。其原理为:绵羊血中的V因子通常处于被抑制状态,加热到80~90℃12Min即可破坏红细胞膜上的不耐热抑制物,可使V因子释放,故嗜血杆菌在加热的血琼脂培养基即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佳。 3. TCBS:含酵母膏粉蛋白胨氯化钠柠檬酸钠硫代硫酸钠胆酸钠牛胆粉蔗糖柠檬酸铁溴麝香草酚兰麝香草酚兰琼脂;其中:氯化钠可刺激弧菌的生长;蔗糖是可发酵的糖类;胆酸钠、牛胆粉、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钠及较高的pH(8.6)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菌群;霍乱弧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因此该pH值可增强其生长;硫代硫酸钠与柠檬酸铁反应作为检测硫化氢产生的指示剂;溴麝香草酚兰和麝香草酚兰是pH指示剂。利用指示剂来区分是否发酵蔗糖:副溶血性弧菌不发酵蔗糖,菌落呈蓝绿色。霍乱弧菌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TCBS常用于致病性弧菌的选择性分离,是GB2008、SN标准指定培养基。 4.MAC平板:即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的分离培养(05药典),主要成分:蛋白胨脙胨猪胆盐(或牛、羊胆盐) 氯化钠琼脂乳糖1%结晶紫水溶液0.5%中性红水溶液。麦康凯平板的原理:利用胆盐来抑制革兰阳性细菌的生长,而对伤寒等沙门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利用乳糖发酵,中性红的颜色可把分解乳糖和不分解乳糖的细菌区别开.沙门菌及志贺菌呈无色菌落,大肠埃希菌呈桃红色菌落. SS培养基 2.原理 培养基中牛肉膏、蛋白胨等为营养物;煌绿、胆盐、硫代硫酸钠、枸橼酸钠等抑制非病原菌生长,而胆盐能促进某些病原菌生长。因大肠埃希菌等能迅速分解乳糖产酸并与胆盐结合成胆酸,故形成中心混浊的粉红色菌落;病原菌不能分解乳糖。菌落呈透明无色,枸橼酸铁能指示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硫代硫酸钠有缓和胆盐对志贺菌及沙门菌的有害作用并中和煌绿和中性红染料的毒性作用,且能使大肠埃希菌的红色菌落颜色鲜明。 3.用途 用于分离肠道致病菌。 SS琼脂培养基是分离沙门菌及志贺菌属的强选择性培养基,它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 作用,而对肠道病原菌则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可以增加粪便等标本的接种量,从而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是目前公认比较满意的培养基。 附注:大肠埃希菌属细菌在此培养基虽不易生长,但亦不被杀灭,故挑选病原菌菌落时,应仅挑取菌落的中心部分,否则易将其四周的杂菌一并挑入,影响结果。

各种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大全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Na2HPO4分子量 = 14.98,0.2mol/L 溶液为28.40克/升。 Na2HPO4·2H2O 分子量 = 178.05,0.2mol/L 溶液含35.01克/升。 C4H2O7·H2O 分子量 = 210.14,0.1mol/L 溶液为21.01克/升 20%盐酸溶液如何配置: 取浓盐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6.5%)一个体积(如100毫升),加入到96.5毫升水中就可以了。 36.5%*100*1.17=20%*m m=213.5(克) 所需水的质量为;213.5-117=96.5克,也就是96.5毫升水。 PH 0.2mol/L Na2HPO4 (毫升) 0.1mol/L 柠檬酸 (毫升) pH 0.2mol/L Na2HPO4 (毫升) 0.1mol/L 柠檬酸 (毫升)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0.40 1.24 2.18 3.17 4.11 4.94 5.70 6.44 7.10 7.71 8.28 8.82 9.35 9.86 10.30 10.60 18.76 17.82 16.83 15.89 15.06 14.30 13.56 12.90 12.29 11.72 11.18 10.65 10.14 9.7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10.72 11.15 11.60 12.09 12.63 13.22 13.85 14.55 15.45 16.47 17.39 18.17 18.73 1 9.15 19.45 9.28 8.85 8.40 7.91 7.37 6.78 6.15 5.45 4.55 3.53 2.61 1.83 1.27 0.85 0.55

第八章 消化生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 一、填空题 1、消化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2、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是蠕动。小肠平滑肌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分节运动_。 3、不同性质的食物胃排空的速度是糖大于蛋白质大于脂肪。 4、排便反射基本中枢在脊髓腰骶段。 5、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粘液。 6、胰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 、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胃肠激素主要有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生长抑素等。 、交感神经系统对胃肠的作用是抑制。 11、胃的运动形式有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二、选择题(在下述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并把其序号填在括号中) 1、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C) 、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2、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D) 、Cl- B、K+ C、Na+ D、HCl 3、下列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B) 、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4、下列无直接消化作用的酶是:(D) 、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肠激酶 5、关于促胃液素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 、促进胃液分泌 B、促进胰岛素释放

、促进胆囊收缩 D、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6、小肠特有的运动方式是:(C) 、紧张性收缩 B、蠕动 C、分节运动 D、集团运动 7、以毛细淋巴管为主要吸收途径的物质是:(C) 、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微粒 D、无机盐 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胃液中缺乏(D) 、盐酸有关 B、胃蛋白酶有关 C、粘液有关 D、内因子有关 9、关于胃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壁细胞以酶原的形式分泌 B、由HCl激活胃蛋白酶原变成 、必须在酸性环境中起作用 D、能将蛋白质水解为月示和胨 10、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能够使:(C) 、唾液分泌增多 B、胃液分泌增多 C、胃肠蠕动减弱 D、吞咽困难 11、不属于胃防御功能的是:(C) 、HCl的杀菌作用 B、胃粘膜屏障作用 C、胃排空作用 D、胃粘液屏障作用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呕吐会失酸 B、患肝炎时脂肪消化吸收不良 C、腹泻会失碱 D、大肠内的细菌能制造维生素D 13、营养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C) 、十二指肠、胃、小肠、盲肠、大肠

缓冲溶液【(最全)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最全)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常见缓冲溶液配制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pH3.7):取5mol/L醋酸溶液15.0ml,加乙醇60ml和水20ml,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3.7,用水稀释至10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g,加水800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0。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取氯化钙0.294g,加 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ml使溶解,用1mol/L盐酸溶液 调节pH值至8.1,加水稀释至1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9.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加盐酸赖氨酸3.65g,氯化钠5.8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值至9.0。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4.2ml,再用水稀释至250ml。

巴比妥缓冲液(pH7.4):取巴比妥钠4.4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ml,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4,滤过。 巴比妥缓冲液(pH8.6):取巴比妥5.52g与巴比妥钠30.9g,加水使溶解成2000ml。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pH7.8):取巴比妥钠5.05g,加氯化钠3.7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0.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8,再用水稀释至500ml。 甲酸钠缓冲液(pH3.3):取2mol/L甲酸溶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mol/L甲酸溶液75ml,用水稀释至200ml,调节pH值至3.25~3.30。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pH5.6):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g,加水900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4.2g,加1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ml。

培养基成分及其作用

培养基成分及其作用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和生长调节物质,当其缺乏时,生长发育受阻,形态不正常。在植物组织快繁过程中,培养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生长因子,主要靠培养基供给。因此,完全培养基的成分除了水分外,还要包括无机营养、有机物营养、生长调节物质及其他附加物等。 一、无机营养物 无机营养物即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根据植物对无机盐需要的多少,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 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物重的0.1-10%,其浓度一般大于0.5mmol/L,包括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若加上碳(C)、氢(H)、氧(O),则有9种元素。在离体培养中,其C、H、O三元素是从人工加入的糖类获得的,H、O元素也可以从培养基所含的水分中获得,而其余6种矿质元素要从加入的适量的无机盐类来获取。无机氮常以硝态氮(如KNO3)和铵态氮(如NH4NO3)两种形式供应,多数培养基都是二者兼而有之。 2. 微量元素 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等,植物对其需要量极微,在植物体内含量占干物重的0.01%以下,起生长发育所需的浓度一般小于0.5mmol/L,稍多则产生毒害。碘(I)虽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几乎在所有的培养基中都含有碘元素,有些培养基还加入了钴(Co)、镍(Ni)、钛(Ti)、铍(Be),甚至铝(Al)等元素。 3. 铁盐 铁是用量较多的一种微量元素,是许多重要氧化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在植物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若以硫酸铁和氯化铁为供铁源,培养基的pH值会达到5.2以上,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使培养物无法吸收而出现缺铁症,故在培养基配制时,常用硫酸亚铁和EDTA二钠配成螯合态铁,成为有机态铁方被培养物吸收和利用;也可用EDTA铁盐,作为铁的供应源。 这些元素参与培养物机体的建造,构成植物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叶绿体、酶系统和生物膜所必需的元素。 二、有机营养成分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取5mol/L醋酸溶液,加乙醇60ml和水20ml,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用水稀释至10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g,加水800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取氯化钙0.294g,加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ml使溶解,用1mol/L 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加水稀释至1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加盐酸赖氨酸3.65g,氯化钠5.8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值至。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再用水稀释至250ml。 巴比妥缓冲液:取巴比妥钠4.4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ml,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滤过。 巴比妥缓冲液:取巴比妥5.52g与巴比妥钠30.9g,加水使溶解成2000ml。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取巴比妥钠5.05g,加氯化钠3.7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g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再用水稀释至500ml。 甲酸钠缓冲液:取2mol/L甲酸溶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mol/L甲酸溶液75ml,用水稀释至200ml,调节pH值至~。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g,加水900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4.2g,加1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ml。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水溶液,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 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甲液:取枸橼酸21g或无水枸橼酸19.2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置冰箱内保存。乙液:取磷酸氢二钠71.63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取上述甲液与乙液混合,摇匀。 氨-氯化铵缓冲液:取氯化铵1.07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再加稀氨溶液(1→30)调节pH值至。 氨-氯化铵缓冲液: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氯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 硼砂-氯化钙缓冲液:取硼砂0.572g与氯化钙2.94g,加水约800ml溶解后,用1mol/L盐酸溶液约调节pH值至,加水稀释至1000ml。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取无水碳酸钠5.30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另取硼砂1.9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临用前取碳酸钠溶液973ml与硼砂溶液27ml,混匀。 硼酸-氯化钾缓冲液:取硼酸3.09g,加L氯化钾溶液500ml使溶解,再加L氢氧化钠溶液210ml。 醋酸盐缓冲液: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锂盐缓冲液:取冰醋酸50ml,加水800ml混合后,用氢氧化锂调节pH值至,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无水醋酸钠20g,加水300ml溶解后,加溴酚蓝指示液1ml及冰醋酸60~80ml,至溶液从蓝色转变为纯绿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2mol/L醋酸钠溶液13ml与2mol/L醋酸溶液87ml,加每1ml含铜1mg的硫酸铜溶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18g,加冰醋酸,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5.4g,加水50ml使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再加水稀释至1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54.6g,加1mol/L醋酸溶液2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500ml。 醋酸-醋酸钾缓冲液:取醋酸钾14g,加冰醋酸,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取醋酸铵7.7g,加水50ml溶解后,加冰醋酸6ml与适量的水使成100ml。

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

资料分析 成人的小肠比大肠长许多。小肠内壁上有皱襞,小肠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密布在皱襞上,这些都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此外,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大肠内表面只有皱襞,没有绒毛状突起,因此,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小肠,而不是大肠。 技能训练 (1)消化道中从十二指肠开始才有消化脂肪的酶,所以,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 (3)D代表小肠,里面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练习 1. 2.小肠分泌的肠液在小肠中,胆汁和胰液也都流入小肠中,所以小肠的消化液最多,可达2 015 mL左右。 背景资料 关于小肠的吸收面积 小肠的全长约为5~6 m,小肠腔面有许多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形成的环形的皱襞,以及皱襞表面的绒毛。由于皱襞和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大了30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绒毛壁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细胞顶端(即面向肠腔的一端)有明显的纵纹。近年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看到上皮细胞顶端的纵纹是细胞膜突起,这叫做微绒毛。每个柱状上皮细胞可以有1 700条左右的微绒毛。微绒毛的存在,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上面所估计的数值增大20倍以上。总之,由于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表面积比原来的表面积增大了600倍左右。

胃的运动 胃的运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贮存食物胃壁内的平滑肌具有很大的伸展性,伸长时可达原来长度的2~3倍。因此,胃常可以容纳好几倍于自己原来容积的食物。胃的平滑肌具有持续而微弱的收缩功能,使胃保持一定的紧张性。当大量食物进入胃里时,胃的平滑肌主动放松,使胃的紧张性和胃内压不致有很大变化。如果胃壁的紧张性过度降低,进食后胃壁可以极度扩张或下垂,就会引起胃扩张或胃下垂。 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食物进入胃以后,胃体中部开始产生蠕动。蠕动的主要作用是使胃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形成食糜,便于消化酶发挥作用,并且把食糜推送到幽门部,然后经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叫胃的排空。胃的排空时间,与食物的量、质和胃的运动状况有关。一般地说水只需10 min就可以由胃排空,糖类需2 h以上,蛋白质较慢,脂肪更慢。吃了油性大的食物不容易感到饿,就是因为这种食物的胃排空时间长。一般混合食物的胃排空约需4~5 h。胃排空后不久,能出现强烈的空胃运动,产生饥饿的感觉。 小肠运动 小肠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分节运动和蠕动两 种。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 运动(图8)。由于一定间隔的环行肌同时收缩, 所以能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数秒以后,收缩 的部分舒张,原来舒张部分的中间收缩,于是食 糜形成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与消化 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分节运动还能使 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助于吸收。 蠕动是一种环行肌和纵行肌同时收缩的运 动,它的作用是把食糜向大肠方向推送。小肠蠕 动的速度很慢,每秒约1~2 cm。每个蠕动波把 食糜推进一段距离(约数厘米)后即消失,然后在 下一段又发生一个新的蠕动波,从而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过的食糜向前推进到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 正常情况下,小肠蠕动时,肠内的食糜和水、气体等被推动而发生一种“咕噜咕噜”的声音,叫肠鸣音。用听诊器可以在腹壁上听到。有时小肠蠕动加强,可以直接听到,即一般所谓的“肚子叫”,这种情况在肠炎腹泻时,尤为明显,称为肠鸣音亢进(增强)。 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 各种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不尽相同,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唾液唾液近于中性,pH为6.6~7.1,成人每日分泌的唾液约为1~1.5 L,其中约有99.4%是水,其余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少量的无机物(如含钠、钾、钙的无机盐)等。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促使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胃液胃液呈酸性,pH为0.9~1.5,成人每日分泌的胃液约为1.5~2.5 L。胃液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胃酸(即盐酸)和黏液。此外还含有钠盐、钾盐等无机物。胃蛋白酶能促使蛋白质分解为和胨以及少量的多肽。盐酸除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以外,还有以下的作用:为胃蛋白酶促使

细胞培养基种类及用途

基础细胞培养基通常指基础合成培养基,主要成分为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辅助物质(核酸降解物、氧化还原剂等)。 据不同细胞和研究目的,选用合适培养基,?还可补加新成分。?如杂交瘤中常用DMEM加丙酮酸钠、2-巯基乙醇(相当于胎牛血清可透析组分的作用)。 合成培养基使用时加5-30%血清。 1. 199细胞培养基及其改良品种 1950年Morgan等设计,除BSS外,含有53种成分,为全面培养基,广用于各类细胞培养,广泛用于病毒学、疫苗生产。 2. BME细胞培养基 基础Eagle培养基(Basal Medium Eagle),1955年Eagle设计,BSS+12种氨基酸+谷氨酰胺+8种维生素。简单、便于添加,适于各种传代细胞系和特殊研究用,在此基础上改良的细胞培养基品种有MEM、DMEM、IMEM等。 3. MEM细胞培养基 低限量Eagle培养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1959年修改,删去赖氨酸、生物素,氨基酸浓度增加,适合多种细胞单层生长,有可高压灭菌品种,是一种最基本、试用范围最广的培养基,但因其营养成分所限,针对生产之特定细胞培养与表达时,并不一定是使用效果最佳或者最经济的培养基。 4. DMEM细胞培养基及其改良品种 DMEM由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各成份量加倍,分低糖(1000mg/L)、高糖(4500mg/L)。生长快,附着稍差肿瘤细胞、克隆培养用高糖效果较好,常用杂交瘤的骨髓瘤细胞和DNA转染的转化细胞培养。例如CHO细胞表达生产乙肝疫苗、CHO细胞表达EPO。 5. IMEM细胞培养基 IMEM由Iscove's改良的Eagle培养基,增加了几种氨基酸和胱氨酸量。 6. RPMI-1640细胞培养基 Moore等人于1967年在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研制,针对淋巴细胞培养设计,BSS+21种氨基酸+维生素11种等,广泛适于许多种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也用做悬浮细胞培养 7.Fischer’s细胞培养基 用于白血病微粒细胞培养。 8. HamF10、F12细胞培养基 1963年、1969年Ham设计,含微量元素,可在血清含量低时用,适用于克隆化培养。F10适用于仓鼠、人二倍体细胞,特适于羊水细胞培养。 9. DMEM/F12细胞培养基 DMEM和F12细胞培养基按照1:1比例混合效果最佳,营养成分丰富,且可以使用较少血清,或作为无血清培养基的基础培养基。 10. McCoy5A培养基 1959年MeCoy为肉瘤细胞设计,

(最全)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常见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乙醇-醋酸铵缓冲液(pH3.7):取5mol/L醋酸溶液15.0ml,加乙醇60ml和水20ml,用10mol/L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值至3.7,用水稀释至10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2.14g,加水800ml,搅拌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0。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8.1):取氯化钙0.294g,加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40ml 使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溶解,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1,加水稀释至100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9.0):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6.06g,加盐酸赖氨酸3.65g,氯化钠5.8g,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37g,再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调节pH值至9.0。 乌洛托品缓冲液:取乌洛托品75g,加水溶解后,加浓氨溶液4.2ml,再用水稀释至250ml。 巴比妥缓冲液(pH7.4):取巴比妥钠4.4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400ml,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 值至7.4,滤过。 巴比妥缓冲液(pH8.6):取巴比妥5.52g与巴比妥钠30.9g,加水使溶解成2000ml。 巴比妥-氯化钠缓冲液(pH7.8):取巴比妥钠5.05g,加氯化钠3.7g及水适量使溶解,另取明胶0.5g 加水适量,加热溶解后并入上述溶液中。然后用0.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7.8,再用水稀释至500ml。 甲酸钠缓冲液(pH3.3):取2mol/L甲酸溶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入2mol/L甲酸溶液75ml,用水稀释至200ml,调节pH值至3.25~3.30。 邻苯二甲酸盐缓冲液(pH5.6):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g,加水900ml,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试液(必要时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6,加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枸橼酸盐缓冲液:取枸橼酸4.2g,加1mol/L的20%乙醇制氢氧化钠溶液40ml使溶解,再用20%乙醇稀释至100ml。 枸橼酸盐缓冲液(pH6.2):取2.1%枸橼酸水溶液,用5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2。 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4.0):甲液:取枸橼酸21g或无水枸橼酸19.2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置冰箱内保存。乙液:取磷酸氢二钠71.63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取上述甲液61.45ml与乙液38.55ml 混合,摇匀。 氨-氯化铵缓冲液(pH8.0):取氯化铵1.07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再加稀氨溶液(1→30)调节pH值至8.0。 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氯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 硼砂-氯化钙缓冲液(pH8.0):取硼砂0.572g与氯化钙2.94g,加水约800ml溶解后,用1mol/L盐酸溶液约2.5ml调节pH值至8.0,加水稀释至1000ml。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pH10.8~11.2):取无水碳酸钠5.30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另取硼砂1.9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临用前取碳酸钠溶液973ml与硼砂溶液27ml,混匀。 硼酸-氯化钾缓冲液(pH9.0):取硼酸3.09g,加0.1mol/L氯化钾溶液500ml使溶解,再加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210ml。 醋酸盐缓冲液(pH3.5):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醋酸-锂盐缓冲液(pH3.0):取冰醋酸50ml,加水800ml混合后,用氢氧化锂调节pH值至3.0,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6):取醋酸钠5.1g,加冰醋酸20ml,再加水稀释至25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7):取无水醋酸钠20g,加水300ml溶解后,加溴酚蓝指示液1ml及冰醋酸60~80ml,至溶液从蓝色转变为纯绿色,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3.8):取2mol/L醋酸钠溶液13ml与2mol/L醋酸溶液87ml,加每1ml含铜1mg的硫酸铜溶液0.5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 分和作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1)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HCl、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等。 1) 盐酸的作用 盐酸由泌酸腺壁细胞分泌作用:①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盐酸进入小肠后:③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质,主要分解产物是长链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 为2。随着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当pH升至6以上时,即发生不可逆的变性。 3) 粘液和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 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4) 内因子的主要作用 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由胃粘膜分泌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5万)可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外因子,extrinsic factor)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蛋白质水解酶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可与远端回肠粘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若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或内因子分泌不足,将会出现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胰液由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组成,无机成分主要为水、碳酸氢盐和多种离子;有机成分主要是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它们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 1) 胰液无机成分的作用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的pH环境(pH7~8)。 2) 胰液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胰淀粉酶:是人体重要的水解淀粉的酶。它可消化淀粉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它对生或熟的淀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其最适pH为~。 胰脂肪酶:能分解中性脂肪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其最适pH为~。胰脂肪酶分解脂肪的作用需依靠辅酯酶来完成。辅酯酶是胰腺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胰脂肪酶与辅酯酶在甘油三酯的表面形成一种高亲度的复合物,牢固地附在脂肪颗粒表面,防止胆盐把脂肪酶从脂肪表面置换下来。辅酯酶的另一作用是降低胰脂肪酶的最适pH,使之接近肠内的pH。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两者都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盐酸、胰蛋白酶本身和组织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生成的胰蛋白酶可激活糜蛋白酶原使其变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共同作用能使蛋白质分解为多种大小不等的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常见缓冲液的配方

一.常用贮液与溶液 1mol/L亚精胺(Spermidine): 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溶解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0mg/ml牛血清蛋白(BSA):加100mg的牛血清蛋白(组分V或分子生物学试剂级,无DNA酶)于9.5ml水中(为减少变性, 须将蛋白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蛋白),盖好盖后,轻轻摇动,直至牛血清蛋白完全溶解为止。不要涡旋混合。加水定容到10ml,然后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二硫苏糖醇(DTT):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至微量离心管,加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 acetate):溶解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溶解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3mol/L乙酸钠(sodium acetate):溶解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0.5mol/L EDTA:配制等摩尔的Na2EDTA和NaOH溶液(0.5mol/L),混合后形成EDTA的三钠盐。或称取186.1g的Na2EDTA?2H2O和20g的NaOH,

培养基成分知识

146种培养基成分 1. Acetobacter Medium (醋酸菌培养基) Glucose (葡萄糖) 100g Yeasst extract (酵母膏) 10g CaCO3 20g Agar (琼脂) 1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1000ml Adjust (调) pH to 6.8适用范围:恶臭醋酸杆菌混浊变种 2. Nutrient Agar (营养肉汁琼脂) Pepton (蛋白胨) 5g Beef extract (牛肉膏) 30g NaCl 5g Agar (琼脂) 15g Distilled water (蒸馏水) Adjust (调) pH to 7.0-7.2 [Note]:When cultivation of Bacillus,5mg of to MnSO4.H 2O may be added . It is favorable to promote spore formation .

适用范围:产气气杆菌、粪产碱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变种、地衣形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尘埃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深黑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戈尔斯德变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猝倒亚种、产氨短杆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北京棒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凸形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弯曲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假单胞杆菌、藤黄八叠球菌、亚黄八叠球菌、尿素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发酵单孢菌 3. Azotobacter Medium (固氮菌培养基) KH2PO4 0.2g K2HPO4 0.8g MgSO4.7H2O 0.2g CaSO4.2H2O 0.1g Na2MoO4.2H2O Trace(微量) Yeast axtract(酵母膏) 0.5g Mannitol(甘露醇) 20g FeCl3 Tract(微量)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胃液成分检查

胃粘膜具有复杂的分泌功能,胃液是由胃壁粘膜各种细胞分泌物组织成的液体。人的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酸性液体,其成分有无面物如盐酸、钾、钠、碳酸氢盐等;有机物有胃蛋白酶原、凝乳酶、内因子、分泌素、粘蛋白等。 1.盐酸:由壁细胞分泌,通常甩谓的胃酸即指盐酸。壁细胞可以从血浆中摄取氢离子分泌到胃液中,使胃液中氢离子浓度高出血浆百万倍以上。其分泌浓度即在未被其它分泌物稀释以前约为150mmol/L,在胃中和食物等其它物质混合后下降。胃盐酸的最林分泌量怀粘膜壁细胞量呈现正相关,可从盐酸分泌量推测壁细胞量,壁细胞分泌盐酸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至少知道它是一个跨膜的主动运输过程。 胃液中盐酸以解离的游离酸与结合的结合酸两种形式在,两者加在一起为交响曲盐酯。此外胃液中还有极少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其它酸性物质,如有机酸乳酸、乙酸等及酸性盐酸性磷酸盐。这些酸总和起来以总酸度表示,但目前多以总盐酸分泌量表示胃液酸排出量。 盐酸的主要消化功能是胃蛋白酶原的激活提供所必须的高度酸化条件,同时也能有限地水解少许多肽和多糖。胃酸还杀死食入细菌的能力,此钱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的分泌促进对钙和铁等物质的吸收。胃液过多或过少均可出现许多症状,或成为疾病的原因之一。测定胃盐酸分泌量是常用的测量胃分泌功能的试验。 2.胃蛋白酶:由胃腺的主细胞分泌,先以下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出来,在盐酸的作用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自身催化下转变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胃液内几种消化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因此以胃液中胃蛋白酥含量代表胃液的消化力。胃蛋白酶能水解除蛋白质,其最适合反应PH为2.随着PH的升高活性降低,池达到PH6以上时即可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因此当胃内容物进入小肠以后,胃蛋白酶即失去作用。患者胃酸缺乏和疾病,特别是恶性贫血患者可无胃蛋白酶。这是因为胃粘膜萎缩,使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又由于低酸或无酸,即使有少量酶原分泌,也不能成为吸活性的酶。 3.粘液:胃粘膜以常处于与胃液接触中,而只有食物被消化,胃组织不受损伤,其部分原因是因为覆盖于全胃表面的一层胶状粘液的保护作用。这种胶状物形成一种粘液屏障与胃粘膜屏障不同,保护胃沾膜免受酸、胃蛋白酶及其它的害物质侵蚀。这还人滑润作用,使胃粘膜不受机械性损伤。粘液不能阻挡水和电解质的通透。在基础状况下对胃酸有一定的中和作用,但在刺激后胃酸分泌时,此时作用微不足道。 4.碳酸氢盐:是覆盖于胃表面的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对粘膜起保护作用,这个屏障作为含有PH梯度的胶状物为上皮表面提供了一处中性微环境。碳酸氢盐由胃表面粘液细胞所分泌。 5.内因子:是胃粘膜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1.7万的粘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肠胃对维生素B12的吸收,1单位内因子可使1ng维生素B12被吸收。内因子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的病人内因子分泌量减少。刺激内因子分泌之物质与刺激胃酸分泌者相同,如五肽胃泌素、组织胺、胆碱能兴奋剂等,但内因子对刺激反应的程度与胃酸分泌封无关。正常情况下内因子不被蛋白分解酶和胃酸所破坏。 胃液中的成分很复杂,除胃泌素外还有许多内泌素。全身契约的电解质几乎都在胃液中出现。除消化酶外还有一些非消化酶。如LDH、AST、ALT、ALP等。除胃粘膜分泌物质外,胃液中还人少冼唾液中的物质,如淀粉酶等,但在胃液的PH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若有十二反映肠的反流,胃液中还会出现胆汁酸。 胃液分析可以了解胃的分泌,运动才消化功能;还可协助检查与胃液亿分改变有关的疾病如恶性贫血等,是多年来临床上研究与诊断胃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胃液分析包括空腹与给刺激剂后的胃液,其中胃酸分泌的检查占重要位置。虽然近年来有了内镜等更为直观的检查手段,胃液检查的必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个不能取化的检查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