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活动制度_






校本教研活动制度


一、目标与要求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而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旋律。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师成长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章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构建理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校本教研具体讲就是发现“小现象,小问题,研究小策略”,昨天的小问题就是今天的大课题,是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课堂效益的的有效途径,搞好此项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教研组长例会制度,研究工作思路,商讨培训重点。二是通过讲课、听课搜集小问题,小现象,确立教研课题。三是建立教研活动长效机制,依据课程标准,在备课中研究问题,在听课中发现小现象,在评课中制定小策略,解决小问题。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构建理想课堂。

二、具体做法
要讲好一节课,备好课是前提。本学期我校全部采用集体备课制度。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做到五统一(进度、目标、步骤环节、教学训练检测、教案)具体做法是“提前一周备课,同年级同学科首先在一起探讨教材,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再由一名教师拿出书写的教案相互交流。执笔教师对所执笔教学内容采用方法用一个初步设想,在每周半天的教研日中,提出供大家讨论、交流,参与备课的要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达成共识。然后再由另一名教师讲课,其余教师听课评课。通过讲评找出优点和不足,进行修改。最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采用同一份教案讲课,课后写出教学反思。通过“备课——研讨——体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真正构建理想课堂。

1 .加强教研管理
包年级领导要深入备课组,参与“备、讲、评”活动的全过程,做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
2 .保证教研时间
确保每周有 0.5 天的教研时间。星期三早上综合教研,星期四下午是数学教研,星期五下午是语文教研。
3 .讲求实效
讲课必须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讲求实效,有针对性,内容由任课教师定,每周解决什么问题要具体明确。

4 .具体步骤
• 定初稿前学科组进行研讨,初步定出讲课的框架。
• 主备人讲自己的教学设想,其他教师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进行第一次修改,最后达成共识。
• 讲课教师讲自己的讲课思路,学科组进行评课,进一步修改。
• 确定下周讲课人,主备人不能定为讲课人。
• 采用抽卡的方法确定备课、讲课和评课人。分为 A 、 B 、 C 三类, A 卡为讲课教师, B
卡为主评课教师, C 卡为听课教师。讲课教师记 3 分,主评教师记 2 分,听课教师记 1 分。

学校定期为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检查评比,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对表现突出的教研级长及教师给予表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