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体的世界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

如何实现整体的世界
加强国际合作
国家之间应该加强在经济、政治、文 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
培养全球意识
人们应该培养全球意识,认识到人类 是一个整体,应该共同面对挑战和问 题,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家 之间的差异。
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 和友谊,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 发展。
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孤立的。
全球化
全球化是走向整体世界的表现之一,它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 、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相影响和依存的程度
越来越高。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向整体世界的理念之一,它强调人类是一 个整体,应该共同面对挑战和问题,共同发展与进步。
整体世界的重要性
促进全球发展
02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投资 协议等,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促 进共同发展。
03
推动文化交流与传 播
通过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方式 ,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共同繁荣。
全球视野
关注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 化交流能力。
课程背景
社会发展的需要
01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从整
体性角度思考和解决。
学科发展的趋势
02
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跨学科整合成为研
究的重要方向。
个人发展的要求
03
培养整体性思维和跨学科整合能力有助于个人在未来的职业和
整体世界的观念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政治合作和 文化交流,促进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解决全球问题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

文化全球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与融合日益频繁
政治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的变 化和全球治理的加强
世界观的转变:从孤立到相互联系 相互联系的世界观: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例子:全球化、互联网、气候变化等 相互联系的世界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促进合作、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整体性思维:将事物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其相互关系和影响 解决复杂问题:整体性思维有助于理解复杂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创新思维:整体性思维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 提高决策质量:整体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避免片面和短视
背景:全球化进 程加速,全球经 济治理体系面临 挑战
改革方向:加强 国际合作,推动 全球经济治理体 系改革
完善措施:建立 更加公正、平等、 包容的全球经济 治理体系
展望:全球经济 治理体系改革与 完善的前景和挑 战
气候变化:全 球变暖、极端 天气、海平面
上升等
挑战:对生态 系统、人类社 会和经济的影
国际安全合作的途径: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多边安全机制,推动全 球治理体系改革
国际安全合作的挑战: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国际安全合作的未来: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 全球安全与繁荣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 法律框架:完善国际法律框架,确保全球安全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技术进步:利用科技进步,提高全球安全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民间参与: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世 界 观 的 转 变 03 走 向 整 体 的 世 界 观 04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的 文 化 交 流 与 融 合 05 走 向 整 体 的 世 界 经 济 06 全 球 环 境 治 理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2023人民版必修2《走向整体的世界》ppt

2023人民版必修2《走向整体的世界》ppt

终 (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形 二 具体: 1、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跨国贸易和资本
成 ) 输出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 3、殖民主义

1、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
界 一 体 影响 化 最
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 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 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C、贝尔发明电话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2、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
A、飞机 B、汽船 C、火车 D、汽车 D
5、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
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A 6、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形式 经济侵略 世界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C中期
19C后期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蒸汽动力
电力

电、石油
机器制造业、铁路等
石油开采业、石油化 工业、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电信等
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
重工业得到发展
工厂制
垄断组织(大公司)
以输出商品为主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走向整体的世界
会考要求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 ③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
明 ④垄断组织出现 ⑤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

原因

走向整体的世界ppt5

走向整体的世界ppt5

(3)电信:(电话、电报) (4)石油化工
贝尔----1876,电话;
诺贝尔----炸药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 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2)促使产业结构新的变化:重工业成为主导
(3)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垄断组织产生:
(根本原因?特点?实质?)
(4)对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①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小结与升华】
★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主要特点。
(1)从发源地和进程看: (2)从发明基础看: (3)从代表性成就看: (4)从产业结构看:
【思维升华】
★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生产
组织形式和国际格局方面产生的重要 影响。
西 门 子
莱特兄弟及设计的飞机 爱迪生发明 的放映机 卡尔 · 本茨设计的第一辆汽车 贝尔试通电话成功 马可尼及试制的无线电报 “99%的汗水 +1% 的灵感 = 天才的成功” --爱迪 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的第一口油井 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①发源地:美国、德国 ②开始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在功率发电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1) 电力
西门子----1866,发电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车、留声机、 放映机、改进电话
(2)交通:(电车、汽车、飞机)
本茨----汽车;莱特亲兄弟----飞机

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积极
(1)促进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广泛 交流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世界劳动分工的格局:
粮食、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 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 (3)促进全球性思想文化的交流

统编版《走向整体的世界》PPT优秀课件2

统编版《走向整体的世界》PPT优秀课件2
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15、16世纪之交,西欧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英、法、荷等新兴的商业帝国的出现;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PART 01
1 全球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15、16世纪之交,西欧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 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 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隆庆开关
一、全球联系的 初步建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的殖民扩张
欧洲
亚洲
美洲
非洲
早期殖民扩张
1、对欧洲: 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产阶级阶级实力上升,封建制度濒
于解体,给商业资产阶级提供了活动的场所,促进了其资本的原始积累,总的来
说,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他航线的开辟示意图
PART 02
2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一、全球联系的建立 1、对欧洲:给商业资产阶级提供了活动的场所,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目的:开辟一条从海上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5、16世纪之交,西欧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目的:开辟一条从海上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了东西方传统的陆路交通要道; 2、社会根源: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扩大王权; 3、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 4、精神动力;(1)欧洲人对黄金、香料等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求;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说课课件(19张PPT)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说课课件(19张PPT)
问题设计:1、哥伦布远航寻找什么? 2、香料是什么?
设计意图: 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材料1 差不多每样肉、鱼和蔬菜都要加上香料,每顿饭从头到尾都离不 开 香料。除了物质上的必需以外,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从使用 香料本身 得到的愉悦之感,就是在未经腌制的肉类中往往也加香料。
香料的作用并不只用于主餐。通常在吃完正餐后还要食用水果、干 果和各种 香料蜜饯等。
1、以上的设计主要是第一课的内容,第二课除了整体的 思路之外,没有进行具体的环节设计。从整个单元设计 的角度,显得不够完整。
2、以“香料”为线索,还需要阅读查看更多的资料,选 取最合适的作为上课使用。另外,材料的使用是否过多, 如何取舍,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欢迎批评指教!
单元立意:文明的链接
开拓
交流
全 球
一、一段香料引发的冒险


二、口腹之欲驱动千舟竞发

开 辟
三、香料搜寻者
格步全 局建球 的立联 演与系 变世的
界初
一、人、物、病菌的交流 二、商品与白银的交流 三、血与火的交流
三、学情分析
1、初中《历史与社会》对新航路开辟的内容有一定的介绍, 但是并不全面与系统。
设计意图:感悟历史。通过结合航海家的经历,增添了趣味性,同时也能对 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问题设计:在空白地图上画出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并标出时间。 问题设计: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欧洲人还开辟了 哪些其他的航路?
设计意图:结合地图,对新开辟的航路加强了世界的空间地理 联系有更加直观的理解,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据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问题设计:除了香料,还有什么原因促使欧洲人要开辟新航路?

中小学优质课件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ppt

美国和德国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66年
电的发明和应用:
电气时代
成就 过程
钢铁工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兴起:
钢铁时代
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 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
特点
传统产业的发展:
推动了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多国同时进行 从重工业开始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外 新殖民主义
侵 倡导者和设
略 计者
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


“海权论”
措施和政策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
原因
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
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各自的势力范围 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
“ 门
提出 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7月3日,
巩固练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2、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D
A、飞机 B、汽船 C、火车 D、汽车
3、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表现为 B
①扩大生产规模
②改善经营管理
③提高生产效率
④加紧瓜分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美国确立西半球霸权地位是在(
)
D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革命的特点是( )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A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走向整体的世界PPT课件

走向整体的世界PPT课件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经济: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垄断资本家更多干涉国家政治生 活,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者。
影响 对外: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世界格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 加剧。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1)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
(2)条件:
大相量对积稳累定的的资政本治-局--面--—充—足良的好资的金政治环境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广阔市场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技术基础(直接推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后拉的第城市化进程——大量劳动力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材料三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外 殖民征服发生什么变化?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材料四 “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 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 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历史.必修2》
人们的生活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第一次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才素质 发明基础
工人或技师 劳动经验科学家或 Nhomakorabea程师 科学研究
发明的数量和质量
量多质高
科技含量
范围 时间 部门
生产组织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 正结合
从英国开始再扩展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以轻工业为主 工厂
科学与生产开始紧密
结合
课堂设问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 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 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 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 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 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 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1、标志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有了独立政策
2、使帝国主义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世 界 连 接 为 一 体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原因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 广泛、安全、便捷 3、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 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1、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 影响 2、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D A
)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 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9、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C、社会财富的日益集中
D、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10、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A)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
爱 迪 生 发 明 的 炭 丝 灯
留声机
电影放映机
诺贝尔
炸药
4、世界一体化导致了国际关系得紧张
巩固练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C、贝尔发明电话 A、飞机 B、汽船
A
B、爱迪生发明电灯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2、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C、火车
D
B
D、汽车
3、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表现为 ①扩大生产规模 ③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 B、①②③ ②改善经营管理 ④加紧瓜分世界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美国确立西半球霸权地位是在(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
)
C、19世纪末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ຫໍສະໝຸດ DD、20世纪初 )
A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泛美主义 6、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基础是( A、门户开放 B、门罗主义
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影 响
垄断组织的产生 社会关系 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 经济命脉
殖民扩张 ——瓜分世界的狂潮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原因 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
垄 断 组 织 的 产 生
概况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巨型企业
形式 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 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
原因
电 气 时 代 的 来 临
过程
影响
前提: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
美主要国家确立
原 因
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 市场:本形成
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资本: 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 劳动力
中心:
标志: 时间: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一战 2、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变的更加贫困和落后
影响
门罗主义
早期政策重点 ——建立美洲体系 泛美同盟
美 国 的 对 外 侵 略 扩 张
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公平”竞争,不搞 歧视和垄断 太平洋商业 “帝国”构想 新殖民主义 倡导者和设 计者
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美国和德国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66年 电的发明和应用: 钢铁工业的发展: 电气时代 钢铁时代 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 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
成就
过程
新兴产业的兴起:
传统产业的发展: 多国同时进行 特点 从重工业开始
推动了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
“海权论” 措施和政策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政策
1、新殖民主义的提出
原因
2、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各自的势力范围 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
“ 提出 美国国务卿约翰1899年9月6日提出“自由贸易”原则。次年7月3日, 门 重申“公平贸易”原则 户 开 1、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即得利益 放 内容 2、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利益 ” 均沾” 政 策 为了缓和列强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 实质 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C)
C、孤立主义
7、19世纪美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在不断调整,其主要原因是 ( B ) A、世界形势的变化 D、英国等国家的衰落的 B、美国经济的发展 C、自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8、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A、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原因 瓜 分 世 界 的 概况 狂 潮
1、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了帝国主义阶段
2、经济实力上升到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增大。
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 投资场所
1、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 里,人口达5.3亿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 求重新瓜分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