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概论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概论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概论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地质、勘探章节)一、名词解释1、石油答:石油就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得不可再生得天然矿产资源,主要就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得、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得混合物,具有可燃性。

( P1 )2、天然气答:主要以气体形式存在得石油叫天然气。

( P1 )3、石油得凝固点答:原油在温度降低到某点时,由于油中溶解得蜡结晶析出,原油粘度增大,失去了流动能力,这时得温度叫凝固点或凝点。

( P2 )4、天然气水合物答:甲烷与水在低温与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可形成一种冰样得水合物,称为天然气水合物,亦称可燃冰。

(P4 )5、石油工业答:通常说得石油工业指得就是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得勘探、开发、储存与运输得生产部门。

(P5)6、岩浆岩答:岩浆岩就是由岩浆冷凝而成得岩石。

(P21 )7、变质岩答:变质岩就是原来得岩石在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等)作用下变质而形成得新岩石。

( P21 ) 8、沉积岩答:沉积岩就就是原来得母岩(岩浆岩、变质岩与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与成岩作用而形成得岩石。

(P21 )9、生、储、盖组合答:就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与盖层在空间上得搭配形式。

( P34 )10、有效圈闭答:在油气运移前形成、并处在油气运移通道上得圈闭,叫油气得有效圈闭。

( P37 )11、石油勘探答:就就是为了寻找与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手段了解地下得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得有利地区,找到储集油气得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与产出能力得过程。

( P41)12、地质储量答:就是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得资料估算求得得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得油气总量,并被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 20℃, 0、101兆帕)下得数量。

( P43) 13、探明储量答:就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估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得、确定性很大得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

构造地质学教案西安石油大学课程

构造地质学教案西安石油大学课程
构造地质学 教案
宋立军
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1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
院(系):油气资源学院
课程名称 总学时 专 业 宋立军 48 构造地质学 学分 3
教研室(系):基础地质教研室
课程类别 讲授 学时 班 职 48 级 称 副教授 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8
任课教师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 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 掌握观 教学目的 察、认识、描述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能力和方法,并能够应用力学原理分析地质构造的形成 和要求 和发展演化, 为学生学习有关的后继专业课程, 及在以后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解决有关 地质构造问题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讲述地壳中各类中、小尺度基本构造形态、分类、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地质构造的观察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为便于表达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层次,分别将其表述为“A”项—要求“掌握” 的内 难点 容; “B”项—要求“理解”或“初步掌握”的内容; “C”项—为“了解”的内容。 (见西安 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和课时备课)。 建议教材 [1]李忠权.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3. 教学参考书 [1]朱志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2]于在平.构造地质学概论(多媒体电子教材),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 [3]金性春.板块构造学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车自成、刘良、罗金海.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科学出版社,2002 [5]Hobbs B.E.,1976,构造地质学纲要,刘和甫等译,1982,石油工业出版社 [6]Park R. G., 1983,构造地质学基础,李东旭等译,1988 年,地质出版社 [7]Mattauer M., 1980,地壳变形,孙坦等译,1984,地质出版社 教材和参 考书 [8]Davis G. H.,1984,区域和岩石构造地质学,张樵英、宋鸿林等译,1985,地质出 版社 [9]Spencer E. W., 1977,地球构造导论,朱志澄等译,1981,地质出版社 [10]Ramsay J.G., 1967,岩石的褶皱作用和断裂作用,单文琅等译,1985,地质出版 社 [11]Ragan D. M., 1973,构造地质学几何方法导论,邓海泉,徐开礼等译,1984,地 质出版社 [12]Marre J., 1982,花岗岩类岩石构造分析方法,陈凤莲译,1985,地质出版社 [13]Turner F. J., Weiss L. E., 1963,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周金城等译,1978, 地质出版社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习题集樊玉光西安石油大学2007.1前言本习题集为配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设备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是编者在过去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整理编写而成,旨在帮助加深对课程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因此编写过程中力求选题广泛,突出重点,注重解题方法和工程概念的训练。

本书与《过程设备设计基础》教材中各章教学要求基本对应。

各章中包含思考题和习题。

目录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 (2)第一章思考题 (2)第二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3)第二章思考题 (3)第二章习题 (7)第三章压力容器材料及环境和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 (13)第三章思考题 (13)第四章压力容器设计 (14)第四章思考题 (14)第四章习题 (16)第五章储存设备 (19)第五章思考题 (19)第五章习题 (19)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1.1压力容器总体结构,1.2压力容器分类,1.3压力容器规范标准。

第一章思考题思考题1.1.压力容器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什么作用?思考题1.2.介质的毒性程度和易燃特性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有何影响?思考题1.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确定压力容器类别时,为什么不仅要根据压力高低,还要视压力与容积的乘积pV大小进行分类?思考题1.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与GB150的适用范围是否相同?为什么?思考题1.5.GB150、JB4732和JB/T4735三个标准有何不同?他们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思考题 1.6.化工容器和一般压力容器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点?为什么压力容器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要?思考题1.7.从容器的安全、制造、使用等方面说明对压力容器机械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思考题 1.8.为什么对压力容器分类时不仅要根据压力高低,还要考虑压力乘容积PV的大小?思考题1.9.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PV>0.2MP a·m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思考题1.10.所谓高温容器是指哪一种情况?第二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1 载荷分析,2.2回转薄壳应力分析,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2.4 平板应力分析,2.5 壳体的稳定性分析,2.6 典型局部应力。

《石油工业概论》教案(附件五)

《石油工业概论》教案(附件五)
四.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21世纪中国能源、环境与石油工业发展
一.中国能源发展基本原则
二.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三.我国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改善能源结构的对策
四. 21世纪前半时中国油气供应展望
多媒体中重点部分用图、表、录像片加深学生印象。
本章思考
题和习题
教材第64页:思考题1-5
主要
参考资料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首页)
院(系):石油工程学院教研室(系):油气田开发工程
课程名称
石油工业概论
课程类别
必修课()限选课()公共任选课()
总学时
28
学分
讲授
学时
28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职称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门课程是初步了解石油工业全行业基本内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针对的是石油工程专业新生及一些非石油专业学生。课程内容概括性地介绍了石油工业的上游——石油的勘探、开发到石油工业的下游——石油的储运、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和过程,同时还介绍了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及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石油工程专业一年级新生和非石油专业学生对石油工业有一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石油行业的兴趣和投身石油行业的热情,同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见教案首页1~8
备注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6
章节
第二章石油地质
知识点和分析方法
主要知识点:沉积岩、地质构造、石油的成因、油气藏、地质年龄等。
分析方法:以讲授石油的生成、运移、储集为主线,讲授相关的主要概念、方法和过程。

西安石油大学数值分析ppt 第1章

西安石油大学数值分析ppt 第1章
a11 A
11
a12 A12 ... a1n A1n
利用行列式展开法 乘法数目需n!个, 加法数目n个. 问题:估计计算100阶行列式的值所需时间。

上例说明:求解线性方程组的Cramer法则仅 有理论意义,无法应用于实际计算。
例2 n次多项式 an x n
第一章 数值计算中的误差分析


1 数值计算的对象、任务、特点 2 误差与误差估计 3 选择算法应遵循的原则
1.数值计算的对象、任务、特点

1.1 科学计算是继理论推导、科学实验后 的三大科研手段之一。

1.2 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过程 实际问题------假设简化------数学模型-----算 法设计----编程上机-----计算结果---分析应用
1.3

研究算法的意义
算法是数值分析研究的核心。
算法:在计算机上对数学问题的计算步骤(计 算方法)。
示例说明建立专门针对计算机的算法的必要性。
例1 n 阶行列式的计算
a11 D n a 21 ... a n1 a12 a 22 ... an2 ... a1n ... a 2 n ... ... a nn
乘法数目n
上例说明算法不断改进的意义; 算法速度的提高比计算机本身速度的提高更 有意义。

例3 计算正弦曲线一拱长度
2 误差与误差估计



2.1 误差的来源 模型误差 观测误差 截断误差 舍入误差
2.2误差与有效数字
绝对误差 E(x)=x-x * x* x x* 绝对误差限 * * * E ( x ) ( x x ) / x ( x x ) / x r 相对误差 * m 0.a1a2 ....an 10 有效数字 x 1 * x x 10 m n 若 ,称有n位有效数字。 2 有效数字与误差关系:

西安石油大学810信号与系统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安石油大学810信号与系统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安石油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10)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一、考察目标1.能够解释信号与系统的相关概念和术语,能利用常见基本信号的定义、性质、运算与变换方法,以及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特性,运用时域及变换域方法分析信号、系统的基本特征。

2.能够利用数学和电路相关知识建立电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够利用变换域方法描述并分析复杂系统,解决滤波、调制解调、系统稳定性等工程问题。

二、考试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1)信号、系统的常见分类,以及常用基本信号的时域描述方法,主要包括奇异函数的定义、特点与性质、相互间的关系;(2)信号的时域分解、变换与运算,会应用信号的基本特点与变换、运算方法对信号作相应的变换;(3)掌握线性非时变因果系统的性质,会利用性质分析求解不同状态下系统的响应。

第二章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利用数学和电路知识建立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微分方程,并会写出或者直接列写微分方程的算子形式,会求转移算子;(2)通过转移算子,会求解系统的自然频率,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3)会求解系统在不同类型自然频率下的系统零输入响应;(4)会利用卷积积分的定义、性质求信号的卷积积分,并利用卷积积分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5)利用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求解系统的全响应,并从最后的结果指出自然响应分量与受迫响应分量,暂态响应分量与稳态响应分量。

第三章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1)在了解周期信号频谱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非周期信号频谱的最大特点,即连续谱;(2)掌握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反变换的定义、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3)利用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求解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以及反变换。

第四章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对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即微分方程或者连续时间系统的电路模型,会利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知识建立方程或者电路的频域模型;(2)会求解系统的频域系统函数以及不同激励下系统响应;(3)利用频域法分析几类特殊系统,包括无失真传输系统的系统不失真的时域与频域条件,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与频域系统函数,调制与解调系统的基本性质,解决滤波、调制解调等工程问题。

西安石油大学802采油工程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安石油大学802采油工程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及名称:802 采油工程
适用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工程、非常规油气工程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采油工程》考试大纲适用于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工程、非常规油气工程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流体在油井生产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及其流动规律、油井生产的举升方式、注水工艺技术、增产增注措施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同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及井筒流动动态
(1)未饱和油藏的流入动态;
(2)饱和油藏完善井和非完善井的流入动态;
(3)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
(4)多层油藏的流入动态;
(5)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特征;
(6)井筒压力梯度基本方程;
(7)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方法。

第二章自喷和气举采油
(1)自喷井的生产系统分析;
(2)气举采油原理和设计方法。

第三章有杆泵抽油
(1)抽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2)悬点的运动规律及悬点所承受的各种载荷及计算;
(3)抽油机平衡、扭矩和功率计算;
(4)泵效计算与分析;
(5)有杆抽油系统设计。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典型习题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典型习题

DrH (2)=716.7kJ∙mol­1
(3) H2(g)®2H(g)
DrH (3)=436.0 kJ∙mol­1
(4) 2 C(石墨,s)+2 H2(g)® H2C═CH2(g) DrH (4)=52.3 kJ∙mol­1
计算DBH (C═C)。
解:由键焓的概念可知:
C═C(g)®2C(g)
DrH =DBH (C═C)
g)(DBH (O O)=498 kJ∙mol­1,CO2 中DBH (O═O)=803 kJ∙mol­1,其他键焓数据查
表(9—4)。
解:C3H8(g)的燃烧反应为 C3H8(g)+5O2(g)®3CO2(g)+4H2O(l)
水的气化反应为: 4H2O(l)®4H2O(g) DrH =176.05 kJ∙mol-1
将题中所列方程式加以组合,反应式[2(2)+2(3)-(1)-(4)]得上式,则
DBH (C═C)=2[DrH (2)+ DrH (3)]- DrH (1)-DrH (4)
50.5L
= 494kPa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 = p (CO) + p ( H2 )
= 249kPa + 494kPa
= 743kPa
此题(1)中在求得 p(CO)之后,可用下列方法计算氢气的分压:
p
( H2
)
=
n(H2 ) n (CO )
p
( CO )
= 9.90mol ´ 249kPa 5.00mol
= 493kPa
DrH
(N2H4(CH3)2,l)=
-1796.3kJ × mol 60.10g × mol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1.速度瞬心及其位置确定 (1)速度瞬心概念 两构件上的瞬时等速重 合点(即同速点),用Pij表示。 绝对瞬心:运动构件与机架组成 vP=0 相对瞬心:两运动构件组成vP≠0 V A1A2
B1(B2)
1 1 2
VA A B VB
A1(A2)
2
V B1B2
P12
VB3
大小: ? 3 方向: ⊥BD
VB2
1l AB
⊥AB
VB3B2
? ∥BC
p
.
D 4
3 2
逆时针
VB3 pb v 3 lBD lBD
b3
b1(b2)
. p’
(2)加速度分析
n'
' ' b( ) 2 b1
n t k r aB3 aB 3 aB3 aB 2 aB3B 2 aB3B 2
大小: 方向:
' b3
2 3 lBD
? ⊥BD
2 1 l AB
23VB3B 2
?
B
D
B
A
VB3B2沿3转90 ∥BC
k
'
3 2
t aB n' b3 ' 3 a lBD lBD
逆时针
P45题3-13
(a)
k aB 3B 2 23VB3B 2
k aB 3B 2 0即3 0或VB3B 2 0
c2 c1
1 c c
2 1
哥氏加速度 的方向: 将
c c
2 1
沿 1
转过90º 的方向。
机构处在不同位置时,哥氏加速度不同,在某些特殊位置 哥氏加速度可能为零。
思考题
1.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速度瞬心在 处;组成移动副 时,其瞬心在 处;组成兼有滚动和滑动的高副时,其瞬 心在 处。
2.
A
C
B
逆时针
aE a p' e'
2. 两构件上重合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1)速度分析
VA2 VA1 VA2 A1

1 2
1
2 A(A1A2)
VA2、VA1为两构件上A点的绝对速度,VA2A1为相对速度
VA2A1方向为平行于导路方向。
(2)加速度分析
r a A2 a A1 a k a A2 A1 A2 A1
3
1
6
P36
1 p36 p113 3 p16 p13
P16
作业:
3-3 3-4 3-6
1. 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及构件1的角速度ω1。要求:(1)标出 所有瞬心位置;(2)用瞬心法确定构件2的角速度ω2; (3) 确定构件2上C点的速度vC。
2 B 3 C A 1 ω1
2.已知图示机构的尺寸及构件1的角速度ω1。要求:(1)标 出所有瞬心位置;(2)用瞬心法确定构件3的角速度ω3。
例: 平面凸轮机构
求出构件3的角速度和E点的速度
P13
3
E
v p 23 2 p12 p23 3 p13 p23
P34
P23 P24
vE
3
2 2
v p 23
1
p12 p23 3 2 p13 p23 vE 3 p13 E
4
P14
P12
例:求出所有瞬心,构件2的角速度和M、N点的速度
c3 . c2
' c3
C 3
2
D A
1
B 1
p
d
p’
' ' b( 2 b1)
.
4
(1)速度分析 E
e
b( ) 2 b1
d'
e'
n'
VC 2 VC 3 VC 2C 3 VB 2 VC 2 B 2 1l AB 大小: ? 0 ? ?
方向: ? ∥BC ⊥AB ⊥BC (2)加速度分析
3
2
1
B(B1B2B3)
1 A
1
2 B(B1B2B3) 1
b1(b2)
p
C
.
b3
C
p
. b3
C
VB3 0, 3 0
VB3B 2 0
b1(b2)
(b)
k aB 3B 2 23VB3B 2
k 3 0, aB 3B 2 0
P45题3-14:求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D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 ∥BC
2 1 l AB
2 2 lBC
B A
C B
? ⊥BC
t aC n' c2 ' 2B2 a lBC lBC
逆时针
aD a p' d '
aE a p' e'
§3-3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 及加速度分析
1. 基本原理和作法 (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运动矢量关系
vC=vB+vCB t n aC=aB+aCB=aB+aCB +aCB
4 C 1
P14

P13
2
B
3
P34
4
P34 P24
CP
14
P12
A 1 P12

P13 P12
2 A 1
∞ P13
M
C 4

P23
3 4
P23
B
P14 P24
1
2
P14
P34
B
A
P12
题3-4:求 1 3
2
5
P23
P12
v p13 1 p16 p13 3 p36 p13
1
4
P13
⊥BC
2 1 l AB
23VB3B 2
?
' ' b( ) 2 b1
p’
.
' b3
B
C
B
A
VB3B2沿3转90 ∥BC
n'
k'
3
t aB a n' b3 ' 3 lBC lBC
顺时针
例:求构件2和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重合点扩大化
C 2 B(B1B2B3) 1 A
1
(1)速度分析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3-2 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3-3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 加速度分析 §3-5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返回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1.任务 根据机构的尺寸及原动件已知运动规律,求构件中从动件上 某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和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及角 加速度。 2.目的 了解已有机构的运动性能,设计新的机械和研究机械动力性 能的必要前提。 3.方法 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
M
P23
N
v p 23 3 p13 p23 2 p12 p23
2 P12
3
3 P13 1
p13 p23 2 3 p12 p23 vM 2 p12 M 2r2 2 v N 2 p12 N 2 r2 2
题3-3:求出所有瞬心

P13
B 2 A
3
P23 (P24)
以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为例介绍矩阵法作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
例3-9牛头刨床六杆机构
第三章 重点内容 速度瞬心及其在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第三章 难点内容
两构件上的重合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特别是哥氏加速度的确定 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 当机构中有两个构件具有共同转动且组成移动副时。 哥氏加速度的大小: a k 2
2. 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例3-4 柱塞唧筒六杆机构
作业: 3-13 3-14
§3-5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 矢量方程解析法
(1)矢量分析的有关知识 构件用杆矢量 l=le表示, 其单位矢、切向单位矢及法向单 位矢分别用e、e t、e n表示。 (2)矢量方程解析法 2. 复数法 3. 矩阵法
2
VC 2 B 2 vb2c2 lBC lBC
k'
' c2
顺时针
VE v pe
VD v pd
t aC 2B2
aC 2
大小: ? 方向: ?
2
k r n aC 3 aC 2C 3 aC 2C 3 aB 2 aC 2 B 2
0
23VC 2C 3
VC 2C3沿3转90
1) 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 2) 速度影像及加速度影像。
(2)两构件上重合点间的运动矢量关系 vD5=vD4+vD5D4 k r aD5=aD4+aD5D4 +aD5D4
k 哥氏加速度的大小:aD5D4 =2ω4vD 5D4 ;
方向:将vD5D4沿ω4转过90°的方向。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 及加速度分析(2/2)
1l AB
⊥AB
VB3B2
?
∥BC
顺时针
ω1 1 A
2 B(B1B2B3) 3
p
.
b3
3
VB3 pb v 3 lBC lBC
C
b1(b2)
(2)加速度分析
n t k r aB3 aB 3 aB3 aB 2 aB3B 2 aB3B 2
大小: 方向:
2 3 lBC
?
3.
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相同点是
;而不同点是

的各点,
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 而不能应用于机构 的各点。 何谓三心定理? 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的特征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