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三章现代贸易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美国资本相对充裕,
劳动力相对短缺,按传统的H-O理论,美国 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这一理论和实际的矛盾称为Leontief 之迷。除美国外,其他工业国如日本、加拿 大等绝大多数国家也都存在这个迷。
(二)对Leontief之迷的各种解释
(3)技术生产要素──技术是生产力,是生产 要素
由于美国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技能,在生产 过程中投入了较高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因此 可以说美国生产的是技术密集型商品。── 这是美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表象——劳动力密集型
实质——技术密集型
3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说
H-O理论建立在完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的,而现 实中,国际贸易过程中充满着大量的关税和非 关税贸易壁垒。
2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说—Leontief自己的 解释 (1) Leontief的观点
Leontief认为:美国的劳动力和国外的劳动力 相比,具有较高的效率,如3倍,表明运用同 样数量的资本,美国工人可以多产出2倍。因 此,如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则美国将是劳动 力相对丰富、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它自然将 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资本密集型 产品。
返回目录
(一)Leontief之迷的产生
下表是Leontief发现的美国生产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使用的资本和劳动 量的比较。
1947年
1958年
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
资本(1947年不 变价)
劳动(年劳动人 数) 资本-劳动比例 (美圆/人)
$2550780 $182
$14092
$3091339 $1876000 $2132000
Leontief之迷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极大震惊。 导致它的原因可能有:过去的全部贸易理论尤 其是H-O理论出了差错?或者是美国等工业化 国家属于劳动力充裕、资本相对短缺的国家? 或者统计方法有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4个:
1自然资源说
(1)产品的要素构成
H-O理论只考虑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 而忽略了资源要素。(如土地、矿藏、森林和水 资源等)。某些产品是资源密集型的。如石油、 矿石、煤等。
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 其偏好也相同。
根据上述两条基本假设,我们可推断两国的消费 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即两国收入 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图中,横轴表示人均收入水 平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 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 表示二者的关系E和F之间的 商品,两国的重叠需求是两 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当两国 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 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 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 能成为贸易品。收入水平相 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 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一般是资本型) 的产品的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保护国内的就业机会)。特别受到保护的是 技术落后的产业和非熟练、半熟练的劳工集团, 如纺织业和鞋业等。
4要素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s)
H-O理论假设:商品的性质和技术条件决定该商 品是资本还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两国生产同一 种商品对要素比例是一样的。但实际中存在生 产要素密集型转换。
如小麦,在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密集型,在美 国是资本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美国 进口品
劳动密集型 其 他
国 劳动密集型
美国 出口品
资本密集型
国 家
生产要素密集型转化
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 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1.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 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 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
(2)自然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之间具有互补关系, 即生产某种商品的自然资源不足,就必须投 入较多的资本 (先进设备)。如阿拉伯半 岛的石油相对丰富,开采方便,所需要的设 备简单,因而投入的资本相对较少。而石油 稀缺的地方,即使投入大量的资本(设备和 技术),也只能生产出成本较高的石油。
(2)人力资本
美国劳动生产率高是因为美国的劳动生产者 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使他们获得了 较高的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而教育、职业培 训也是投资于教育的结果。因此,美国的劳动 力是比外国的劳动力包含了更多资本的劳动力。 即资本化的人(capital labor)。故从广义来看, 美国出口的商品仍然是资本密集型,进口商品 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
(3) 美国产品的要素结构
研究表明,美国的多数进口产品正是美国 资源稀缺的商品,作为进口商品在美国国内 生产,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本,而且生产成本 较高(对美国来说是资本密集型)。而对于 出口国来说,这些产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 所需要投入的资本相对较少,而且生产成本 较低。这就是Leontief之迷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现代ຫໍສະໝຸດ Baidu易理论
• Leontief之迷
在从1933195320年里,要素禀赋理论被公认为是经济 学中一颗“”,经济学家惊异于其逻辑的严密、模型精 巧,以及对诸多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美国经济学家Leontief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 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 推断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国家。依据H—O 定理,则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测算结果:
$170
$131
$119
$18184
$14320
$17916
可见:1947、1951年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与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 率之比分别为:
1947年:18184/14092=1.29 1951年:17916/14320=1.25
在1947、1951年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约为出口商品的1.3倍,即美国出 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生产要素密度逆转是指一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 丰富的国家,可以用劳动密集型方式进行生产; 而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可以用资本密集型方 式来进行生产。如小麦,在美国由于资本相对 充裕,可以用资本密集型(机械化)方式生产, 在中国由于劳动力相对充裕,则可用劳动密集 (手工作业)的方式生产。
美国进口品在其国内生产时,属于资本密集 型产品。而在其出口国来说,则属于劳动密 集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