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有疗效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探讨

XU Mig S NG L i W l a , t l n , O e, E h e a Y
s y Na tn 2 0 ) i , no g2 6 01 t
( a t gFr e pe optlteS c n fl tdH si l f a t gU i r N no i t o l SH s i ,h e o d A f i e o pt no n e — n sP a ia a oN n v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类三角形,冠状位扫描时鼻颌缝不能同时显示,或不能同时跨越 ,因
此在 冠状位扫描 时鼻颌缝 出现在 连续层 面上 ,由近 至远 ,骨缝 的近侧
误诊8 例,误诊率1 6 %I漏诊1 例 ,漏诊率2 %;误漏诊共9 例 ,误漏
诊率1 8 %)。双螺旋 C T 再行 冠状位 检查 及三维 重建 后 ,诊 断准 确率 1 0 0 %,无 I 例误诊 和漏诊 。 3讨 论
( 2) : 2 1 7 — 2 2 3 .
羽毛状及蜂窝状影 ,误为骨折 l ,⑤由于图像重叠 ,对于鼻骨骨折是
单侧还是双侧 ,单发还是 多发难 以定性 ;⑥ 由于不能 空间定位 ,对于 骨折移位程度 ,粉碎性骨折 片数不能定量分 析 ;⑦对于 鼻骨骨折 是否
【 3 】 王锡增, 肖 德贵, 宿透峰, 等钼 靶x 线放 大摄影诊断鼻骨骨折[ J ] . 中
2 o 0 ・临床研究 ・
把伴有移位的线型骨折的6 例,判断为可疑粉碎骨折与粉碎骨折各3 例 ;把粉碎型骨折的1 0 例,误诊为线型移位骨折5 例,其 中另5 例为复
合骨折 不能判 断 ;把 无骨折 的1 例 ,误诊为 线型骨折 ;鼻额 部骨折 漏 诊 ,没有 发现的有 2 例。 ( D R 误诊 1 5 例 ,误诊率 3 0 %;漏诊 7 例 ,漏 诊率 1 4 % ;误漏诊共2 2 例 ,误漏诊率4 4 %)。双螺旋C T 横轴位检 查 ,
为 鼻骨 孔 ,内有动 、静 脉与 神经 通过 ,鼻 骨孔 影像 出现 率为 7 0 %, C T 横 断扫描表现为纵 行线样骨质 不连续 】 。鼻 区骨结 构复杂且骨 质较
总 之 ,鼻 区结 构细微而 稍复 杂 ,放 射科 医师一 定要对其解 剖结构 熟练掌握 ,以减少误诊 和漏诊 ;鼻骨 孔 、鼻上 颌缝 ,鼻额 缝 、血管 沟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观察与护理

现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0 年 1 ~20 年 1月6 例 H E 儿 ,均 . 1 04 月 0 9 2 6 I患
儿活动 ,减少体温波动 ;由于患儿体温降低,皮肤抵抗力下降,
易 出现 红臀 、冻伤 、硬肿 ,保 持皮 肤 清洁 干燥 ,做好 皮 肤抚触 及
康 复。
1 评 定方 法 :用鲍 秀 兰 等制 订 的2 项 新 生 儿 神经 测查 法 对 所 . 3 0
有 患儿 生后7d 4 、2 进行 N N 、1 8d d B A评价 。N N 】 B A内容 包括 行 为 能力 6 、被动 肌 张力4 、主动 肌张 力4 、原 始反 射3 项 项 项 项和 一
4 1 86
吉林 医学 2 1年9 第3 卷第2 期 00 月 1 7
选择 性头部 亚低 温治疗 新 生儿 缺 氧缺血性 脑病 3  ̄ 观 察 与护理 61 J
冯 娟 ,高 洁 (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 ,陕西 榆林 7 90 10 0)
【 要】目的 :观察 选择 性头 部亚 低 温治疗 新 生儿 缺氧 缺血 性脑 病 ( I 摘 H E)的疗 效 ,总结 护理 经验 。方 法 :选 择6 例H E O I 患儿 ,随 机 分 为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观察 组 于生后 6h 内行 选择 性头 部亚 低温 ,并 回顾 分 析护 理方 法 。结果 :出生后 7d 1 、2 进行 N N 评 、 4d 8d B A 分 比较 ,观察 组高 于对 照组 ,两组 比较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5)。结论 :低 温治 疗HI对 神经 有保 护作 用 ,可 以减 轻或 预 防后 遗 . 0 E
组3 例 ,两 组 间一 般 资料 比较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0 P>00 .5),
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恢复作用

2℃ , 6 头部温度 3 2—3 ℃ , 温在 3 3 肛 6—3 .  ̄ 6 5C。身 体用暖
注 :2=1 .6 查 表 0f】 . 1P<o 0 X 92 , l2 =92 , .1
床保 温。或者 自制冰帽 , 每三小时换 1次。 14 生后 1 7天给予 上述患者颅 脑 B超 或头颅 c . ~ T检查 ,
17 随访 .
出院后前半年每月来 院复诊一次 , 后半年每 2~
现低灌 流 , 随之出现脑小动 脉扩张 以保持脑血供恒定 , 出现一
过性脑血流增加 , 次灌注 将损害脑 细胞 。从颅脑 B超在 窒 再 息后 3~ 小 时脑血流显著降低 , 生儿 窒息对机体的影响主 5 新
3 个月 随诊一次 , 从运 动功 能, 认知功 能 , 情感交 往 , 语言 , 神 经发育状 况 , 听力 , 视力 , 病死率等 对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 脑病 亚低温治疗疗效评价 , 神经发 育状 况对是否 出现 四肢痉 挛麻 痹、 癫痫发作 、 脑瘫等 临床症状进行 衡量。凡遗 留有语言 、 听 力、 视力 、 排泄 、 动障碍 、 运 癫痫 、 严重精神障碍 、 智力低 下的患 儿为重症后遗症病例 ; 凡遗 留有多动 、 进食 、 运动技 能障碍 、 精
表2
见表 2 。
温治疗设定为 Ⅱ组 , 所有病例都将先天性疾病 、 重度宫内生长
迟缓 病 危 患 儿 排 除 在 外 。
I、 ¨组 后 遗症 百 分 率 比较 结 果
12 主要设备 . 动生化分析仪 。
电脑控 制颅脑 降温 仪 、 颅脑 B超 、T、 自 C 全
13 亚低 温 头部用 电脑控制颅脑降温仪亚低温设定 为 2 . 4
史者 ,07年 7月 ~ 0 8年 1 出生窒息 病 例 2 20 20 2月 6例 , 给 均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前景

神 经 死 亡 。Haln aa d组 织 病 理 学 研 究表 明 , 低 温 治 疗 组 脑 亚
皮质 、 白质 、 脑干 、 马处 的脑损 害较 NT 组下 降 5 左右 。 海 o
丘 脑 、 底 节 损 害 轻 微 l 。E wad的 研 究 发 现 , 低 温 治 疗 基 4 d r ] 亚 组 与 NT 体 温 组 相 比 , 生 动 物 HI 的 脑 细 胞 死 亡 数 目明 新 后 显下降 , 机制 可能与 阻断凋亡通 路 、 缓凋亡 发生有关 。 其 延 亚 低 温 可 抑 制 导 致 凋 亡 的 细 咆 内 通 道 , 机 制 可 能 通 过 对 其 C 和 c sae 的 抑 制 实 现 。 究表 明 , 细 胞 坏 死 , 亡 的 D a p ss 研 脑 凋 发 生 和 程 度 与 其 种 类 、 熟 度 、 伤 的严 重 程 度 密 切 相 关 ] 成 损 。
( ATP 磷 酸肌酸 ) 竭和 乳酸 积聚 的严重 程度 , 、 耗 直接 影 响新
生 动 物 神 经 系统 的 远 期 发 育 。Ames 急 性 重 度 H s将 I新 生 猪 的 直 肠 温 度 降 至 3 维 持 1 . 现 可 降 低 神 经 元 中 乳 酸 5 C, 2h 发
尚未 完 全 明确 。 目前 主 要 认 为 有 以下 几 方 面 :
1 .降低脑细 胞代谢 : 脑部温度 下降 1 C脑 代谢率 可降低
5 。 低 温 可 降 低 脑 细 胞 耗 能 和 无 氧 酵 解 , 少 脑 细 胞 亚 减 ATP消 耗 和 乳 酸 积 聚 。W iims等 采 用 磁 共 振 波 谱 ( R ) la l M S 分 析新 生动物 H I后 的 脑 能 量 代 谢 , 现 复 苏 后 脑 细 胞 能 量 发 代 谢 即 刻 恢 复 , 持 相 当 平 稳 一 定 时 间 后 , 在 HI9 2 维 约 ~ 4h 后 继 发 能 量 衰 竭 ; 研 究 还 表 明 . 复 苏 4 其 在 2h内 亚 低 温 治 疗 组 和 正 常 体 温 ( T) 脑 代 谢 参 数 、 水 肿 情 况 相 比 差 异 有 N 组 脑 显 著 性 l 。 高 能 量 代 谢 是 脑 损 伤 的 前 奏 , 高 能 磷 酸 化 物 质 2 ] 而
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4 )adnr lram n ru ( 3 ) Alh h de ai t w r ie nrc na d cmpes n y nt , itiigai 9 n o et et op n= 3 . lteci rnptns eeg nit r i eo rso ,hp oc man nn c ma t g l e v aa l i i a d—bs a nead aeb a c n l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表时间:2012-06-15T11:46:45.0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蔡桂花孙玉红[导读] 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目前仍是新生儿领域最现实的问题。
蔡桂花孙玉红(潮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521011)【摘要】目的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5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7例及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干预,亚低温组于生后6小时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后基本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生化(血糖、血电解质及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
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失常、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亚低温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0%),亚低温组的MDI和PDl分别从9月龄及6月龄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有效的、安全的。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中图分类号】R4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149-0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造成智力低下、瘫痪、癫痫、共济失调等后遗症,如何改善其预后乃当务之急。
我科对27例中重度HIE患儿进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住我院新生儿科的中、重度HIE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于2004年11月在长沙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协诊,并除外以下情况:生后>6小时、大剂量苯巴比妥的预防性应用、先天畸形、其他颅内损伤及颅骨骨折、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严重贫血。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新生儿一区;广西柳州545001)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由于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病死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1] ,我国新生儿 HIE 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3‰~6‰,其中15%~20%的HIE患儿在新生儿期内病死,存活者中 20%~30%可能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因此对HIE 患儿的神经保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多项研究[2-5]证明,全身亚低温疗法能有效降低HIE患儿病死率改善其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是目前最值得推广的神经保护措施。
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对25例患儿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6]:(1)生后6 h以内,越早越好。
(2)胎龄≥35周,体重≥1800g。
(3)有围产期窒息的证据,至少满足下列一项:①生后10minApgar评分≤5分);②脐带血或生后1 h内动脉血/静脉血/毛细血管血血气分析pH<7.0或BE≤-12 mmol/L;③生后10 min仍需机械通气或正压通气。
(4)生后6小时内有中到重度HIE表现,如惊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自主活动减少、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多器官损伤。
aEEG脑功能监测异常。
符合入选标准患儿25例;男14例,女11例;胎龄36+3W~40+2W;出生时间1~6小时;出生体重2500g~3800g;生后10minApgar评分≤5分10例,6~8分15例;均有中到重度的HIE临床表现。
1.2 亚低温治疗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采用医用控温仪BLANKETROL超级恒温系统,通过热传导器降低患儿的体温或将患儿体温维持在某一定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有疗
效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新
生儿在围产期(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是因
在围生期出现窒息从而导致新生儿的脑部出现缺氧缺血性的损伤,包含神经病变
和病理生理病变,部分的患儿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截止到目前
为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和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此
现阶段要加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重视程度,通过提高预防和加强治疗的
方式来避免因脑损伤造成的死亡和损伤。
婴儿期指一岁以内的小儿,因此在一岁以内的小孩,任何导致婴儿缺氧的因
素都可能会引起婴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这里面主要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它的核心是缺氧,缺氧新生儿它分为生前生时和生后,生
前缺氧的主要因素是包括,孕母胎盘和胎儿,孕母合并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孕母
有妊高症孕母有糖尿病,孕母严重的营养不良,胎盘的因素,胎盘功能不成熟胎
盘过小,脐带受压脐带打劫脐带过长,脐带过细导致胎儿缺氧,胎儿本身的原因,有严重的心脏病,胎儿有严重遗传代谢病,也导致生前新生儿缺氧,生后和生时
的新生儿缺氧,也会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生时新生儿缺氧可能是生前新
生儿,胎儿缺氧的一种延续,也可能是在分娩时因为复苏,不及时或者复苏的措
施不得当,或者复苏效果不良引起,新生儿呼吸循环抑制,导致缺氧引起脑损伤,生后新生儿的缺氧,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几率比较小,主要可能的因素发生误
吸或者喉梗阻,或者呼吸道的异常,导致新生儿生后缺氧缺血引起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脑血流分布不平衡。
缺氧缺血时,全身血流重新分配,血液优先供应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脑、肾上
腺等。
尽管脑血流量增加,但并非脑内各区域的供血都均匀增加,首先保证代谢
最旺盛的部位,如基底核、丘脑、脑干和小脑等,而在脑动脉终末供血区域仍然
是血流分布最薄弱部位。
因此,一旦体内的代偿机制丧失,使脑血流量减少,脑
动脉终末供血区域将最先受累,故足月儿易发生矢状旁区损伤,早产儿易发生PVL。
第二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不完善。
正常来说,我们的脑血流具有自动调节
的功能,但是新生儿的自主调节范围较少,即便是较为轻微的血压波动也会出现
脑部过度灌注或者是缺血的情况。
在缺氧缺血情况出现的时候,将会导致脑血管
的自动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形成被动性的脑循环,也就是说脑血液灌注随全身血
压的变化而波动,若血压增高,可因脑血流的过度灌注而发生出血,若血压下降,可因脑血流的减少而发生缺血性脑损伤。
第三脑组织代谢改变。
葡萄糖是脑组织
能量的主要来源,在缺氧的时候脑组织的无氧酵解将会增加,组织当中的乳酸会
出现堆积的情况,ATP将会减少,细胞膜上因分子减少将会出现功能不足的情况,导致钠离子和钙离子进入到细胞内,从而导致脑组织出现毒性脑水肿的情况,严
重的时候还会发生坏死和凋亡的情况。
目前临床中多是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以及亚低温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次
重点介绍亚低温的治疗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中的治疗成效。
亚低温治疗
主要是通过人为的方式诱导体温下降,在足月生产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疾
病治疗中较为广泛,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降低新生儿的体温来降低脑组织的基础代谢,从而对新生儿的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压低温治疗中有几个关键
点需要注意:第一需要重视亚低温治疗的时机选择。
针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
生儿,一旦发现临床症状,要及时的进行亚低温的治疗,确保对脑组织进行有效
的保护,通过头部和全身的低温治疗显著的减少新生儿的脑损伤危害。
第二要加
强对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一般来说需要将脑温控制在32-34℃,在治
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观察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将脑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因温度的过高过低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造成影响。
第三需要重视亚低温
治疗的降温部位。
在临床中一般是采用头部或者是全身方式的亚低温对新生儿缺
氧缺血性的脑损伤进行治疗。
通过头部亚低温的状况能够促使新生儿的脑温控制
在较为理想的水平,采取全身亚低温的治疗方式也会有效的控制新生儿的脑温,
但是全身亚低温则会导致新生儿发生硬肿症的情况,而头部亚低温的治疗则能够
有效的规避此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建议临床中可以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头部
亚低温治疗的方法。
除此之外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过程中,临床的医护人员
要熟练的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机制,严密的管控新生儿在治疗中各项生命体征,针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措施。
另外还要严格的控制亚低温治疗的时间,
在治疗结束之后需要缓慢的复温,时间要控制在五个小时之内。
总而言之,亚低温治疗最适宜是在生后六个小时之内进行,越早越好,且亚低温治疗复温后至少严密临床观察24个小时。
总的来说新生儿缺氧缺血脑损伤还需要通过早期的预防和干预从而减少伤亡的发生。
对HIE的新生儿,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早进行智能与体能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